蒙古族通史

合集下载

蒙古史研究的标志性成果——评《蒙古民族通史》

蒙古史研究的标志性成果——评《蒙古民族通史》
由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政府赞助 ,义都合西格 任 主编 , 内蒙
古大学 出版社
出 版 的 《蒙 古 民 族 通 史 》, 全 书 五
卷六



百万
言 ,详尽地 描述 了蒙古 民族形成和 发展 的历 史进程 .为读者展
示 了一 幅波澜壮 阔的历 史画卷 。
系统 、 完 整 的历 史描述 。 蒙古史 研 究在 国 际 、 国 内都 有 着 重
班 牙 文 等文 字撰 写 的史 著 、传记游记、 Nhomakorabea、
调 查 报告 、考古 资料等史 料 . 同时对史 料
的真伪和价值进行 了认真的甄 别和考


蒙占民族通史 金 和 清 朝 的 关 系 清 王 朝 统 一 ,
蒙古各部 的过程 ,清代蒙古族在
中国北 方地 区 的活 动 ,及 清代我 国北 方疆 域 的形成 , 乃 至 中华


的 形 成 . 下 迄 内 蒙 古 自治 区 的 建 立 , 客 观 、 真 实 地 勾 勒 出 蒙 古 民
的 若 干 重 要 问 题 。 第 五 卷 中 作 , 者 大 量 使
族作 为中华 民 族 的一 员 在 中国历 史发 展 过程 中的作用 与 地 位 ,
用 历 史 档 案 馆 的 档 案 资料 、 当时 的 报 刊 资料 、 当事 人 回忆 录 以
资料 及蒙文 史 料 外 , 还 充分 利用 国外学
者用蒙文
英文

俄文

波斯文


El

西


明代蒙古史研 究 中蒙文 史料 不 足 、 汉 文史料 芜 杂 的缺陷 ,填 补 了 蒙 古 族 通 史 研 究£中 i的芰空 白。{ 。 i J

介绍蒙古族最权威的书

介绍蒙古族最权威的书

介绍蒙古族最权威的书《介绍蒙古族最权威的书》篇一在探寻蒙古族文化的浩瀚海洋中,有一本书犹如一座巍峨的灯塔,那就是《蒙古秘史》。

这本书可算得上是介绍蒙古族相当权威的著作了。

我第一次接触到《蒙古秘史》的时候,说实话,就像是一个懵懂的小孩闯进了一个神秘的大观园。

那满纸的文字,感觉就像一个个神秘的符号在向我招手,又像是一个个古老的精灵在诉说着千百年前的故事。

《蒙古秘史》不仅仅是一部史书,它更像是一部蒙古族的生活画卷。

你能从里面看到蒙古族的起源,那像是一条涓涓细流逐渐汇聚成奔腾大河的过程。

想象一下,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那片广袤的草原上,一个个部落就像繁星点点散落在大地。

他们逐水草而居,就像草原上的风,自由却又有着自己的规律。

这里面详细地记载了成吉思汗家族的谱系,从他的祖先开始,一代又一代,像是一条坚韧的锁链,把家族的荣耀和传承紧紧相连。

这本书里描写的战争场面,那叫一个惊心动魄。

勇士们骑着马,挥舞着弯刀,就像一群凶猛的雄鹰扑向猎物。

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喊杀声仿佛能把天都震破。

也许有人会说,这都是过去的战争,有啥可看的呢?嘿,这你就不懂了吧。

这可不仅仅是战争,这是一个民族崛起的历程,从这些战争中能看到蒙古族的智慧、勇敢和团结。

不过呢,《蒙古秘史》也有它让我头疼的地方。

它的文字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有点晦涩难懂。

有时候我看着看着,就像走进了一团迷雾,完全不知道自己在看啥。

我就想啊,要是能有个通俗易懂的翻译版本就好了,最好再加上一些有趣的插画,就像那些漫画版的历史书一样。

但是呢,它的权威性是不可撼动的。

就像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上的冠军,是经过重重考验才站到那个位置的。

它是研究蒙古族历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重要依据。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蒙古族的人来说,这就像是一把珍贵的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草原文化的大门。

你要是想了解蒙古族,不看《蒙古秘史》,那就好比想去巴黎却不看埃菲尔铁塔,总觉得缺了点啥。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介绍蒙古族最权威的书》篇二说起介绍蒙古族最权威的书,那《蒙古族通史》可不能被忽视。

辛亥革命前后蒙古民主运动_呼伦贝尔“独立”事件

辛亥革命前后蒙古民主运动_呼伦贝尔“独立”事件

辛亥革命前后蒙古民主运动_呼伦贝尔“独立”事件一、沙俄觊觎呼伦贝尔的野心呼伦贝尔位于黑龙江的西部和内蒙古的东北部,以呼伦、贝尔两湖而得名。

东据兴安岭,西以额尔古纳河与俄国为界,北连黑龙江,南以兴安岭的索岳尔济山为界,与锡林郭勒盟、哲里木盟、兴安盟的部分地区接壤,西南与外蒙古的车臣汗部交界。

呼伦贝尔全境"南北长约一千五百余里,东西宽约七、八百余里。

土地肥沃,可耕可牧,物产丰富,予取予求";"深林矿藏,尤为无穷"(郭道甫《呼伦贝尔问题》第2页,民国二十年上海大东书局出版)。

呼伦贝尔作为中国北疆的边防要地,北起额尔古纳河口,南迄海拉尔河口,这是中俄东部边界西段的水路边界线。

这一长达750千米的中俄国境线,是根据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的。

后来,中俄两国根据1727年(雍正五年)签订的《布连斯奇条约》和《阿巴该图界约》,从而又划定了中俄中部边界。

其中,自塔尔巴干达山所设第五十八号鄂博起,往东至阿巴该图第六十三号鄂博,即对海拉尔河口之鄂博,是为中俄东部边界的陆路边界线。

如把这段陆路边界线与水路边界线连接起来,就是我们所通称的中俄东部边界西段的国境线。

清初以来,清廷为防止沙俄东侵和俄人越界,就在呼伦贝尔地区设官驻兵防守。

1732年(雍正十年),经黑龙江将军珠尔海奏准:"由布特哈拨来索伦一千六百三十六名,达呼尔七百五十九名,陈巴尔虎二百七十五名,鄂伦春三百五十九名。

此项兵丁计三千名,归并索伦一部,编联五十牛录(一牛录为一佐领),分隶八旗,统以左、右两翼。

左翼四旗沿抵俄罗斯路(即中俄边界线)及与俄交界处分防游牧;右翼四旗沿喀勒喀河并喀尔喀一带分防游牧"(张家燔《呼伦贝尔志略·军备》)。

同年,又由阿尔泰旗下兼管之额鲁特拨来100名蒙古兵丁,置一旗。

1734年(雍正十二年),"由喀尔喀部车臣汗旗下之新巴尔虎拨来二千四百八十四名,此项兵丁由管理车臣汗大臣扎克丹送来伦,按照索伦兵制编成四十牛录,分隶八旗两翼,划界分防游牧"(同上)。

蒙古民族历史概况

蒙古民族历史概况

蒙古民族历史概况蒙古民族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民族和自治民族。

蒙古民族在繁衍生息、兴盛发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俗。

一、族源与族称(一)蒙古民族族源蒙古族起源于东胡系诸部族。

即包括东胡、鲜卑、契丹、室韦——达怛。

东胡人大约与匈奴同时见于史乘。

东胡,是华夏人对当时内蒙古东部地区族属相同或相近的各部落的总称。

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征服了东胡人,把他们划归左贤王统治。

东胡人及其后裔的居地大体上就是内蒙古东部地区。

从昭乌达沙漠到额尔古纳河流域,是以东胡人和他们的后裔——鲜卑、后来的契丹、室韦——达怛人为主体的语言相同或相近,地域相连,风俗习惯也相似的各个部落的居住地。

东胡后裔鲜卑人乘匈奴的衰败,占据了蒙古高原,强盛一时。

“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人进入内地,并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秦、南凉等几个割据政权,后来拓跋鲜卑统一了黄河流域,建立了北魏王朝。

7世纪以后,进入内地的所有鲜卑人最终同化于汉族之中。

在鲜卑人迁进内蒙古西部地区和内地以后,北魏时期在东胡故地居住的主要有契丹和室韦人。

契丹人属于地道的蒙古人种。

起初在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共有八个部落。

他们在内部的争战、唐朝和突厥的统治、同邻族的战争中改变自己民族学面貌。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契丹国辽王朝后,其统治遍及蒙古高原,许多部落都向辽王朝称臣纳贡。

1125年辽亡于金,而辽宗室耶律大石又在中亚建立了西辽国。

这样,契丹人大部分同化于汉族以外,一部加入了形成中的蒙古族。

室韦——达怛人居住在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东西、额尔古纳河与黑龙江两岸。

史籍称其“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室韦”。

6世纪时,室韦——达怛人分为五大部,曾受突厥的统治,后与唐朝保持密切关系。

室韦、达怛这两个名称在汉籍中可以互通互易,所以,我们可以称他们为室韦——达怛人。

唐朝时,称室韦为“十三姓达怛”。

室韦——达怛人的语言,保持东胡后裔语言的特点和方言,这种语言和方言,叫作原蒙古语。

北元时期察哈尔部东迁原因及驻牧地简析

北元时期察哈尔部东迁原因及驻牧地简析

北元时期察哈尔部东迁原因及驻牧地简析樊永贞;钢土牧尔;潘小平【摘要】蒙古察哈尔部于16世纪中叶举部东迁,最初的博迪阿拉克汗率察哈尔等部众从现大同北部的乌兰察布市中部地区,东迁到了现锡林郭勒盟的南部沙漠和赤峰市的北部一带.后来达赉逊库登汗率领蒙古左翼万户再次东迁到兴安岭以东的西拉木伦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广袤草原地带,使蒙古的政治中心东移.察哈尔等部众大规模东迁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躲避强盛的右翼蒙古之侵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选择优良的牧场,还有辽东兀良合、泰宁、福余三卫封建主的欢迎等,既有被动因素也有主动因素.【期刊名称】《集宁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9)005【总页数】4页(P39-42)【关键词】蒙古族;北元;察哈尔;驻牧地;东迁【作者】樊永贞;钢土牧尔;潘小平【作者单位】察哈尔右翼后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察哈尔文化研究促进会,内蒙古白音查干 012400;察哈尔文化研究促进会,内蒙古白音查干 012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89北元时期蒙古左翼万户东迁,在察哈尔部的历史上是一件大事。

此事件不但在蒙古族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对蒙古北元政权未来的走向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但是,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在蒙古文献中缺少记载,而在明朝的一些档案资料中有一些零星的记录。

本文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对察哈尔部东迁的原因及其驻牧地作一简要分析。

北元时期,达延汗曾经统一蒙古各部,并建立了六个万户,分为右翼三万户、左翼三万户,汗廷驻帐于左翼察哈尔万户。

达延汗去世后,其长孙博迪即蒙古汗位,称阿拉克汗,仍驻帐于左翼察哈尔万户。

博迪在位期间,秉承了其祖父达延汗的遗志,领导蒙古各部,也曾经强盛一时,并受到明朝朝廷和北部守将的瞩目和重视。

由于博迪汗即位时(正德十四年,1519年)只有14岁,①所以当时的明人称博迪汗为察哈尔小王子。

据《明史》记载:“时小王子最富强,控弦十余万”。

②当时博迪汗领有察哈尔万户之克什克腾、浩齐特、敖汉、奈曼、翁牛特、乌珠穆沁、苏尼特、阿拉克卓特、主亦惕、乌齐叶特等部。

内蒙古师范大学初试参考书目

内蒙古师范大学初试参考书目
《日本语通论》崔崟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717中外音乐史
《欧洲音乐史》张洪岛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
《西方音乐史简编》沈旋等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
《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
《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孙继南、周柱铨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音乐史略》吴钊、刘东升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
《美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王宏建2000年
《艺术导论》邹跃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720艺术史论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新世纪出版社2001年
《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
721高等代数
《高等代数》(第四版)张禾瑞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726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周世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727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上、下册宋天佑、程鹏、王杏乔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28政治学
《政治学原理》王惠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729中国共产党历史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胡绳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
730思想政治教育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万柏、章耀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基础和声学》金铁宏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7年
《曲式与作品分析》吴祖强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年
824中外美术史论
《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外国美术简史》(增订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中国美术史教程》薄松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蒙古人的历史发展史

蒙古人的历史发展史

蒙古人的历史发展史蒙古人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之一,其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古代蒙古古代蒙古主要是指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7世纪蒙古草原上的部落联盟。

这一时期的蒙古人是以游牧为生,在草原上放牧牛羊,以马为交通工具。

经济上主要依靠畜牧业和贸易,政治上则以部落联盟为基础,无中央集权。

2. 回鹘时期回鹘是指公元6世纪至公元10世纪活跃在东亚和中亚的游牧民族,与蒙古人相互渗透。

公元744年,回鹘内部分裂,东回鹘被吐蕃(今西藏)收编,而西回鹘则被蒙古人所吞并,蒙古人开始对外扩张,建立了一个以中央集权的政治体系为基础的国家。

3. 成吉思汗帝国成吉思汗是一位伟大的统治者,他在13世纪建立了一个称霸世界的大帝国——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帝国的核心领土主要集中在中国北方、中亚和欧洲东部,统治区域广大。

该帝国政治和文化上的发展对于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胡尔赛时期胡尔赛是指14世纪至15世纪蒙古的一个政治组织。

该组织最初是在成吉思汗帝国灭亡后的混乱时期出现的,曾一度称霸蒙古草原。

但是,由于胡尔赛内部的权力斗争和经济问题,该组织最终瓦解。

5.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蒙古地区分别成为明朝和清朝的附属国。

在这一时期,蒙古人开始逐渐从游牧民族向农牧民族转变,在经济上逐渐从畜牧业向农业发展,同时也受到了汉文化和满文化的影响。

6. 现代蒙古20世纪初,蒙古成为中国的附属国,并在1911年宣布独立。

20世纪30年代,蒙古成为苏联的卫星国家。

1990年,蒙古宣布重新建立独立国家,成为了一个以民主制度为基础的国家,经济和文化发展开始获得迅速发展。

《蒙古世系谱》

《蒙古世系谱》

作者: 喀喇沁夫
出版物刊名: 内蒙古社会科学
页码: 11-11页
主题词: 蒙古史研究;成吉思汗;喀喇沁;世系;蒙古族;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整理出版;西藏;氏族
摘要: <正>《蒙古世系谱》,又名《蒙古族谱》,亦称《蒙古博尔吉济忒氏族谱》,作者喀喇沁蒙古罗密,写于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

该书包括印度、西藏和蒙古史两大部。

全书主要以世系谱体例编著。

它是一部详载自成吉思汗至林丹汗的蒙古族通史,卷末特别记载蒙古各部各旗的关系及其世系,尤详成吉思汗世系、达延汗后裔世系。

该书蒙文版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史研究所付研究员纳古单夫及阿尔达扎布同志合作校注整理出版。

全书二十万。

察哈尔及察哈尔八部鄂托克

察哈尔及察哈尔八部鄂托克

察哈尔及察哈尔八部鄂托克察哈尔部:关于“察哈尔”的词义,目前学术界有多种解释,据蒙文文献,“察哈尔”是古突厥语,意为“汗之宫殿的侍卫”,全称为“好陈察罕儿”,起源于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鲁禾帖尼的属民;察哈尔在蒙古各部落中,应该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民主体始于成吉思汗创立怯薛军,建散衰微;成吉思汗的怯薛军,是蒙古民族的精华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从万户长、千户长、百户长和自由人的儿子中挑选的品行端正、武艺高强、相貌端庄的人组成的大汗护卫亲军;在战争中,怯薛军具有极强的战斗力,是成吉思汗大军的中流砥柱,披坚执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怯薛军的英雄主义精神,成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怯薛军的英雄主义精神,在达延汗建立的大汗护卫军身上得到继承和弘扬;北元大汗脱脱不花、满都鲁、达延汗等直接统治着察罕儿万户;古代蒙古察哈尔部,原驻牧于阿尔泰山,公元1480年成化十六年至公元1510年,巴图孟克达延汗重新统一了蒙古各部,分封诸子统治左右翼六个万户;达延汗自驻察哈尔,为左翼三万户之首,统领全蒙古,大汗直接统领的就是察哈尔万户,因此,察哈尔部成为居正统地位的宗主部,成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尔领主世袭蒙古汗位,此后共经历六主大汗;“察哈尔万户驻牧于可可易里速一带,也就是今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中南部;博迪汗就驻帐于此,以可可易里速为中心,东至应昌府,西接土默特万户的东界,应当是察哈尔万户八部的领属范围,老哈河以东,辽河以西,西拉木伦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广袤草原地带,皆属察哈尔万户的驻牧地”蒙古族通史;明末察哈尔曾一度称雄漠南;十七世纪初,后金崛起之后,努尔哈赤采取武力打击与政治拉拢的手段,对蒙古诸部进行分化瓦解;察哈尔万户的敖汉、奈曼等部先后归附了后金,努尔哈赤南下时,察哈尔的林丹汗与之进行了殊死战斗,1634年,林丹汗兵败,走殁于甘肃大草滩;次年,其子额尔克孔果尔额哲在后金的围困下率部投降;从此,蒙古的正统汗权被女真贵族攫取,普天下的蒙古人没有了自己民族的大汗;额哲降清后,仍保留部众,被封为察哈尔札萨克旗的固伦额驸和硕亲王札萨克,蒙古语“执政官”的意思;额驸,“驸马”之意,驻地在辽东义州;崇德元年1636年,清朝经过派人多次稽查、改变,将原察哈尔八部分设为8个札萨克旗;将部改改编为旗时,原察哈尔八部被拆散、分割,或分别并入他旗,或将蒙古其他部众安插于察哈尔各旗内;随着旗的建立,原来部界的管辖范围也被全部打乱,按照新建的旗重新划定了管辖范围;额哲去世后,其弟阿布鼐袭爵;第三任札萨克和硕亲王布尔尼是阿布鼐的儿子;康熙十四年1675年3月,察哈尔林丹汗之孙布尔尼、罗卜藏兄弟二人乘南方“三藩之乱”,联合奈曼旗王札木山起义反清失败,被科尔沁额驸沙津以箭射死,察哈尔汗裔嗣遂绝,札萨克旗亦被削,因之察哈尔的地位骤然降低,把原驻牧地义州收回,“犁其牧地为牧场,归内务府太仆寺管辖,移其余众到宣化,大同边外驻牧”,其牧地东南距京师430里;其地东界克什克腾;西界归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隶独石口、张家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苏尼特及四子部落;清朝对察哈尔部甚为担心,便并将归降的喀尔喀、厄鲁特编成佐领归其管辖,废除察哈尔部的王公札萨克旗制,改为总管制,将察哈尔编为左、右翼各4旗;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设都统驻张家口管辖察哈尔八旗,依八旗满洲和八旗蒙古制度,旗分黄白蓝红,又各分为正旗镶旗,称正黄旗察哈尔、镶黄旗察哈尔等旗,各旗设总管,乾隆时设都统,驻张家口统领;其后,清朝又将其它各部归附的蒙古人,搀插于察哈尔各旗内;把新疆伊犁“额拉得”姓氏,安排在镶蓝旗八苏木;呼伦贝尔新巴尔虎旗的“巴尔虎”蒙古人分散安排在察哈尔8个旗,每个旗两个苏木;从青海来的“和和塔娜”姓氏蒙古安排在镶蓝旗的八苏木;从昭乌达盟喀喇沁旗来的“朱氏”蒙古安排在正黄旗三、四苏木和十四苏木;此外,还迁来一些如伊伊斯得、明萨绕拉、贺夏若高拉、肖肖得、金埃日得、赫赫若图如特、武武那个青、武武文得、梅梅尔根哈拉等姓氏的蒙古人,此后,察哈尔愈成了多姓部族;察哈尔八旗为清朝统治下的一个特殊的区域;他们的地位虽略高于其它蒙古八旗及汉八旗;但却低于科尔沁六旗,只相当于哲里木盟十旗中的后四旗;清朝皇帝又将察哈尔部蒙古以分散驻防等形式,迁居于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兴安岭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尔部蒙古;察哈尔八部:明朝时期,察哈尔本部有8个鄂托克部组成,统称察哈尔八部,明人称之为八大营;按蒙古源流出现的顺序排列则为:1、察哈尔呼拉巴特鄂托克;2、察哈尔克什克腾鄂托克;3、察哈尔浩齐鄂托克;4、察哈尔敖罕鄂托克;5、察哈尔察罕塔塔尔部鄂托克;6、察哈尔奈曼鄂托克;7、察哈尔札固特鄂托克;8、察哈尔克木齐古特鄂托克;到明朝末期,乌珠穆沁、苏尼特也成了察哈尔部的成员,说明经分化、改组察哈尔八部的成员又有新的演变;察哈尔八部与清代所设的察哈尔八札萨克旗制和总管八旗制不同;这些鄂拓克和部,只有浩齐特由大汗自己统领,其余的或屑大汗的弟侄,或属答言罕之子阿赤赖台吉、格哷博罗特等人的后裔;察哈尔八部左翼又被称为山阳察罕儿,由阿剌处阿喇克卓特、敖汉、乃蛮奈曼、兀鲁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组成;右翼又被称为阿鲁山阴察罕儿,由浩齐特、乌珠穆沁、苏尼特、克什旦克什克腾四大鄂托克组成;当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汗为首的军事力量向西方发展的时候,蒙古左翼察哈尔万户和喀尔喀万户的军事力量,在达赉逊库登大汗统率下,向东方迁移兀良哈三卫驻牧地区;鄂托克名称流传下来的有浩齐特、苏尼特、乌珠穆沁、敖汉、奈曼、克什旦克什克腾,其它鄂拓克以及属于察罕儿的众多的部名到明末清初都消失了,例如塔塔儿、兀鲁、阿速、克木齐古特、阿喇克绰忒、打刺明安、实纳明安等;明末清初察哈尔万户各鄂托克的驻牧地分别是:1克什克腾部由达延汗第六子斡齐尔博罗特所领有;在古北口外,至京师八百有十里;东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里;东翁牛特及巴林,西浩齐特及察哈尔正蓝旗牧厂,南翁牛特,北乌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孙鄂齐尔博罗特,再传至沙喇勒达,称墨尔根诺颜,号所部曰克什克腾,服属於察哈尔;据明代史料记载,克什克腾部驻牧地距蓟州边墙大约1250千米;由此可知,当时这个部大概是察哈尔万户驻牧地之最北边;鄂齐尔博罗特之子为达赉台吉;他们的驻牧地距离明朝边境甚为遥远,似乎他们不曾同明朝发生过任何关系;“克什克”也做“却薛”,意既“值班”,克什克腾意既“值班人”;蒙古汗国时,克什克腾是护卫值勤部队,分班轮流值勤;护卫军成员来自万户长、千户长的子弟,任务繁重,待遇很高;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北元末;达延汗时,克什克腾隶属察哈尔万户,是亲军中的护卫军;克什克腾对北元汗忠贞不二,1634年额哲孔果尔降清后,才由成吉思汗后裔沙拉勒答率领降清,成为漠南最后一个降清的部落;清顺治九年1652年始建克什克腾旗;2浩齐特部浩齐特一词含意是天长日久,旧的不是新的等;元太祖16世孙图鲁博罗特由杭爱山徙牧瀚海南,子博第阿喇克继之,其生三子,长子库登号所部为浩齐特,巴图孟克达延汗之后,浩齐特部划其七子阿鲁博鲁特,阿鲁博罗特之长子纳楚台吉和次子头喇台吉二人治理浩齐特部族;但是,在记述蒙古各部变迁较为详细的蒙古王公表传一书中,又作为达延汗长子图鲁博罗特后裔达赉逊库登汗领有的部落,谓库登汗“号其所部曰浩齐特”;清太宗实录卷17曰:“遣尼堪往迎喀尔喀所属蒿齐忒部落归降额林臣台吉、巴特玛塔布囊;”该部归入喀尔喀万户;后人认为浩齐特又称“好陈察哈尔”,即旧察哈尔;在蒙古历史上,由于封建世袭关系的中断,导致某一部的领属关系的变迁,是屡见不鲜的事;因而,有浩齐特部从最初达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罗特领有的部,后又隶属于达延汗长子图鲁博罗特后裔达赉逊库登汗的变化;达赉逊库登汗以后,领有浩齐特部的图们汗同他的9个儿子,皆驻牧于明朝广宁卫今辽宁省北镇县的正北边一带;当时,图们汗的汗帐设于“山后地名阿力素”武备志所引兵略之地;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山后”所指,即今辽宁省的松岭山脉之北;在松岭山脉之南,为图们汗叔父埃塔必系博迪汗之弟乜密力长子和其诸子的驻牧地;他们的驻牧地东南端,距广宁卫约有七百余里;埃塔必有10个儿子,其中以长子挪门达脑毛大黄台吉清译蒙古源流作阿穆岱洪台吉和幼子宫图台吉最着名;他们兄弟十人,拥有部众万骑;宫图台吉的驻牧地位于最南端,其牧地的东南边距锦州西边的边墙约有250千米;宫图台吉经常率领部众前往锦州西边墙的大福堡地方,同明朝进行互市贸易;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浩齐特部族归附满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博罗特额尔德尼王被封为札萨克多罗贝勒,保留额尔德尼号;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晋升为札萨克多罗郡王,世袭统治浩齐特左翼旗;至此浩齐特部旗之名成为旗名;辖域相当于今锡林浩特东北和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西部各一部分地区;旗札萨克府原设在图力格胡都嘎的王爷庙;民国三年至民国十七年1914年—1928年属口北三厅察哈尔特区,民国十八年至民国二十二年1929年—1933年归绥远省管辖,1934—1944年归属伪蒙疆自治政府;1949年2月中共锡林郭勒盟工委决定将乌珠穆沁左翼旗、乌珠穆沁右翼旗、浩齐特左旗合并为东部联合旗,旗政府驻地为乌珠穆沁右翼旗乌兰哈拉嘎庙现在的西乌旗乌兰哈拉嘎苏木;1956年7月,撤销东部联合旗建制,分设为东、西乌珠穆沁旗至今;3敖汉部敖汉为蒙古语“力”、“权力”、“年长者”之意;拖雷长子蒙哥,人称“兀干王”,他的一支亲军很有名,称兀干王亲军;这支亲军的番号逐渐成为这部分人的名号;原为达延汗第八子格列博罗特领有,后来,博迪汗之弟乜密力之次子贝玛土谢图的长子岱青杜楞号所部曰敖汉;敖汉部的驻牧地,位于距义州今辽宁省义县西边墙约200千米的地方;敖汉部经常在义州西边墙的大康堡地方同明朝进行互市贸易;岱青杜楞统率下的敖汉部,拥有部众5000余骑,实力比较强大,十六世纪隶属察哈尔,先在义州西大康堡,后移老哈河,经常活动于大凌河流域;天聪元年,贝勒塞臣卓礼克图举部降清,后封郡王,世袭;东界奈曼,南界土默特,西界喀喇沁,北界翁牛特;4奈曼乃蛮部奈曼也作“乃蛮”,“粘八葛”、“乃亦木德”、“耐曼”等;奈曼人原居乞儿吉斯地区,辽时移牧于阿尔泰山和杭爱山之间;经济和文化发展较早,很早使用文字和玉玺,政治制度也较健全,在成吉思汗征服之前已形成为国家类型的集团;据称,“奈曼”一词是数量“八”的意思,因其内分八部而得名;早期的史料多以“乃蛮”二字出现,清初始用“奈曼”的写法;当时的辽、金等国,对奈曼的地位非常关注,其首领台布花受金封为“大王”,蒙古语讹为“太阳汗”;1204年奈曼部被蒙古部征服;太阳汗之子屈出律逃奔西辽,篡其政自立;1218年被哲别、速布台所灭;清史载: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孙达延车臣汗达延汗,游牧瀚海北杭爱山,称其部曰喀尔喀;其长子图鲁博罗特,于明代由杭爱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图鲁博罗特之次子纳密克,纳密克之子贝玛土谢图生子二,长子岱青杜楞,号所部曰敖汉;次子额森伟徵诺颜,以奈曼为部号;额森伟徵统率下的奈曼部,拥有部众5000余骑;察额森伟徵其子衮楚克又称衮出斯,称巴图鲁台吉,服属于当时势力最强的察哈尔部该部当时在辽西;察哈尔部酋长林丹汗侵略科尔沁部,所行无道,引起奈曼等部不满;皇太极天聪元年1627年,衮楚克率全部人民归附后金,受到皇太极的嘉奖;赐之牧地为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东界科尔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汉,北界翁牛特;广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北极高四十三度十五分;京师偏东五度;”天聪八年,又明确划定奈曼部界;崇德元年1636年,依据衮楚克多年的功勋,皇帝赐授之扎萨克多罗达尔汉郡王的爵位,世袭罔替;在奈曼旗札萨克治理旗政的300年中,曾有12世16人世袭多罗达尔汉郡王爵位,充任了旗札萨克职务; 哈尔地区的奈曼氏表述为“耐曼”,宁城一带表述为“乃亦木德”5苏尼特部苏尼特部落是包尔吉根氏族形成以前的部落之一,最早居于贝加尔湖南部,与巴尔虎、布力亚特接邻,是具有历史悠久游牧生活的蒙古民族氏族部落的名称;“苏尼特”一词的来历有三种解释:一说:苏尼特部落是从蒙古国腹地迁来,日行夜宿而得名,“苏尼”指夜,“特”指数量词,表示多;二说:“苏尼特”来源于“苏尼古奇”古时音:苏尼古德一词,意为好奇;据说此部落的人好奇心强,善于猎奇;三说:据蒙古秘史记载,1206年成吉思汗将整个蒙古汗国分为东,西两翼,把人口按兵力划分为十,百,千,万为数,以十进位方法,共分为九十五个千户,命名九十五名立功将领,统一蒙古立过汗马功劳而划地赐名,其中把苏尼特首领格鲁根巴特尔排在第五位,为此可以看到苏尼特部落在历史上蒙古汗国时期的重要地位;据历史文献记载第三种解释接近事实,但仍需考证;元太祖十六世孙图噜博罗特,再传至库克齐图墨尔根台吉,号其部曰苏尼特;蒙古汗国时期,苏尼特部落从蒙古中部迁址南部,即现张家口以北地带,属察哈尔八部敖特克;巴图孟克达延汗时期,苏尼特部落居于南从现阿巴嘎旗库尔查干淖尔北岸到杭盖戈壁,东从浩齐特到西边四子王旗的广阔地域;宝迪阿拉克汗时期,他的长子达力顺首领乌珠慕沁部;次子呼和楚台首领苏尼特部;林丹汗时期,因满清侵占北元而无法统领全部蒙古,只能管理察哈尔万户,当时西部三万户叛乱,东部科尔沁,哈拉沁归满清,政权不稳定,林丹汗征服西部三万户时,察哈尔部的乌珠穆沁,浩齐特,苏尼特,阿巴嘎敖特克迁址到杭盖依靠哈拉哈而去;苏尼特部于1627年迁往杭盖时已分为左,右翼两个旗,由宝尔海楚胡儿之子达布海胡舒其首领苏尼特左旗,由宝音之子朝尔洪台吉首领苏尼特右旗;1634年,林丹汗去世后,他的夫人和儿子额日和洪格尔投靠满清,献传国玉玺,从而整个察哈尔敖特克归满清管辖;1637年苏尼特左旗首领达布海胡舒其之子唐吉思与满清汗取得联系,并于1639年9月26日满清政府同意建立苏尼特左旗,实行王朝旗制;清史稿载:“天聪九年,其济农叟塞、贝勒滕吉思来朝,后封叟塞郡王,主右翼,滕吉思弟滕吉泰郡王,主左翼,袭封;”从1639年至1946年共约十七代郡王统治了苏尼特左右旗;苏尼特左旗位于锡林郭勒盟西部,旗地东接阿巴噶右旗今阿巴嘎旗西部,南接察哈尔正白旗和镶白旗,西与苏尼特右旗今苏尼特右旗及二连浩特市接壤,北同喀尔喀土谢图汗部毗连;相当于今天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位于锡林郭勒盟西部;东接苏尼特左旗,南接镶黄旗察哈尔,西与四子部落旗接壤,北和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交界;相当于今天苏尼特右旗和二连浩特市;现今的苏尼特蒙古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和二连浩特市,现有人口为43000多人;6乌珠穆沁部成吉思汗16世孙图罗博罗特由杭爱山徙牧戈壁南,达赉逊库登汗三弟翁衮都喇尔史料或作堵剌儿所率之部;乌珠穆沁是蒙古民族古老部落卫拉特人小部落之一,蒙古语为“葡萄山人”,因为他们原在阿尔泰山脉葡萄山一带驻牧,故名;明代时,漠北的蒙古部族间发生纷争,乌珠穆沁山下的蒙古人被迫南迁漠南;他们看中了大兴安岭以西、宝格达山以南的草场,即在此驻牧下来;世宗嘉靖年间,头领翁衮都喇尔诺颜将所辖部落,沿用此名称,始定名为,号乌珠穆沁部,这就是现代乌珠穆沁草原名称的由来;翁衮都喇尔在政治舞台上曾经十分活跃,几乎参加了图们汗组织的所有军事活动;到目前为止,对于乌珠穆沁部当时的驻牧地,还不能确定;17世纪,后金太祖努尔哈赤年间,乌珠穆沁部落首领道尔吉与林丹汗不合,率所部迁到克鲁伦河一带驻牧;崇德元年1636归附满清;清朝崇德年间1636—1643年设乌珠穆沁左、右两翼旗,直沿至民国年间;左翼扎萨克执政王驻在鄂尔虎河乌拉盖河畔之奎苏陀罗海乌拉盖苏木东北;1945年东乌珠穆沁旗6个苏木在西乌道尔吉王和其弟东乌扎萨克带领下与乌兰夫部冲突兵败,北迁蒙古国,两年后驻牧于蒙古国道尔诺特省克鲁伦河附近,至今游牧于布日干等三个苏木中;原东乌珠穆沁旗只剩下今天的乌拉盖、额仁高比等两个半苏木人口;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东部联合旗东乌、西乌,1956年分设为东乌、西乌两个旗约一半西乌人口、地域并入东乌珠穆沁旗; 7察哈尔万户的阿喇克卓特部、主亦惕部不知是由哪位台吉领有,其驻牧地何在;但是,上述图鲁博罗特后裔中,其次子贝玛土谢图长子埃塔必一支和图们汗之弟威正达尔罕一支,在察哈尔万户中实力雄厚,举足轻重,所以此二部很可能是他们领有的鄂托克名称;1631年林丹汗率察哈尔部队出征之际,阿鲁部一名济农派遣三百人组成的哨探,对其后方的阿喇克绰特部进行袭击,把阿喇克绰特部奥鲁中的老弱妇幼斩尽杀绝后,携带林丹汗管领阿喇克绰特部事的太后扬长而去;从此林丹汗六万户之一的阿喇克绰特部不成形了;1632年土巴济农北遁,林丹汗妹婿杀害桑哈儿寨济农以后逃入明边;脑毛大之孙桑哈儿寨洪台吉在林丹汗西迁以前掌管阿喇克绰特部,因为他被牵连到敖汉、奈曼二部与爱新国联盟之事,同克什可腾部一起受到林丹汗的讨伐,从此阿喇克绰特部失去相对独立的地位,在西迁过程中逐渐被合并到察哈尔本部;8多罗特部多罗特部全力支持林丹汗联明抗女真的政策,它的地理位置在察哈尔部中离明边最近,与明朝的关系也是最和睦者;林丹汗兼并阿喇克绰特等察哈尔所属部落是没有碰多罗特部;多罗特部控弦5000人马;天聪二年皇太极袭击多罗特部的敖木林战役中所获之人多说为妇幼,很明显,他所袭击的时多罗特部之后营地——“奥鲁”;此时的多罗特部兵丁跟随林丹汗与右翼作战;归附爱新国时多罗特部以察哈尔本部名义投奔爱新国,没有建立单独的扎萨克旗,从此多罗特之名消失;显然它融合到察哈尔本部中了;以上基本涵盖了现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和乌兰察布几个察哈尔旗,赤峰克什克腾旗,锡林郭勒苏尼特、乌珠穆沁旗的来源;文中所述奈曼部是否为现在的通辽奈曼旗还有些疑点,因没有进一步资料,未能证实;。

蒙古族简介

蒙古族简介

摔 跤

射箭
弓箭是古代蒙古人狩猎的工具和重要的军 事武器,逐步变为体育活动器材,形成射箭 运动,流传至今。 历史上,蒙古族射箭使用的是牛角弓、 皮筋弦、木制箭,距离一般为15米至20米。 箭靶,是五种颜色的“毡牌靶”,靶心是活 的,箭射中后就掉下来。还有一种比赛是不 设箭靶,从几十米处射堆在地上的目标。该 目标是堆砌起来的,呈塔形,箭射中并全部 倒塌,算优胜。
射 箭

饮食习俗
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大致有四类,即面食、肉食、 奶食、茶食。通常,蒙古族称肉食为“红食”,蒙 语叫“乌兰伊德”;称奶食为“白食”,蒙语叫“ 查干伊德”(纯洁、吉祥、崇高之意)。而农区多 以谷物蔬菜为主食,以肉食为辅。
(1)奶类食品
蒙古族把奶食习惯地称为白食(查干伊德)以奶 为原料制成的食品。分为饮用的:鲜奶、酸奶、奶 酒。食用的:奶皮子、奶酪、奶酥、奶油、奶酪丹 (奶豆腐)等。白食美味可口,营养特别丰富。

语言
蒙古人拥有自己的语 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 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 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科 尔沁四种方言。通用的文字 是13世纪初以回鹘文为基础 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 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 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 的蒙古文。云南的蒙古族会 彝语和汉语,其蒙古语与北 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
祝词完毕后,主宾将木盘调转,使羊头面向主人。 主人从身上抽出精致的蒙古刀,在全羊四周割少 许放入小杯中,向天泼洒,意为将圣洁的食品先敬 上苍和大地。然后把全羊肉极熟练地卸成不大不小 的五十多块,摆放好再将羊头放上去,调转木盘, 把刀柄递到客人手里,恭恭敬敬地站立,两手举起 掌心向上,说:"诸位用膳"后,便倒着退出门外, 主宾将羊头取下去,把全羊荐骨部两侧各切下三条 肉,左右交换放下,然后请大家用餐。丰盛的全羊 肉,浓郁的气氛,使客人置身于蒙古

蒙古简史(1)——大蒙古国时期(1206年-1271年)

蒙古简史(1)——大蒙古国时期(1206年-1271年)

蒙古简史(1)——大蒙古国时期(1206年-1271年)蒙古人的祖先是漠北上的游牧民族之一。

唐朝后期,蒙古祖先逐渐与突厥人融合。

10-12世纪,蒙古诸部臣服于辽金,铁器普及,生产力较快发展,氏族社会逐步瓦解12世纪初,蒙古各部逐渐迁徙到蒙古高原,1170年,随着金国衰落,蒙古的势力壮大起来,不再臣服于金国。

1204年,以尼伦和迭列斤两大部落组成的蒙兀王国的乞颜部领袖铁木真,征服了塔塔尔、泰赤乌、蔑儿乞、乃蛮、克烈、汪古部等部落。

大汗令维吾尔人塔塔统阿以维吾尔字母拼写蒙语,创制出蒙古文字,促进了民族文化凝聚力,统一的蒙古民族开始形成。

1206年,铁木真获得尊号“成吉思汗”,建国于漠北,国号“大蒙古国”。

1211年,新疆各地归属蒙古。

1218年,蒙古开始第一次西征。

成吉思汗遣勇将哲别率精骑2万,一举击破西域契丹国家西辽,杀死屈出律。

西边是中亚新兴大国花剌子模。

花剌子模原为塞尔柱突厥人的1个行省,后独立称国。

据有北界阿姆河上游,南临波斯湾,东起印度河,西抵两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一时称盛。

1219年,花剌子模讹答刺守将劫杀蒙古商队和使臣,成吉思汗率大军20万,攻入花剌子模。

花剌子模国王穆罕默德西逃,死于里海一个小岛上。

花剌子模王国灭亡。

花剌子模七十多个城市被蒙古军大规模屠杀和摧毁村庄,有的城市甚至被多次屠杀。

蒙古铁骑乘胜进击,越高加索山进入顿河流域的草原地带。

1223年5月,蒙军在卡尔卡河畔与波洛伏齐人和俄罗斯人的联军会战,大胜后长驱直入,攻掠俄罗斯各地,入克里米亚,溯伏尔加河而上,途中为保加尔人所败,年末,东归蒙古高原。

1227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病逝。

西夏灭亡。

1229年,窝阔台继任大汗。

1231年,征服高丽,高丽王朝归顺,成为附庸国。

1233年,灭东夏。

1234年,联合南宋灭金国。

1235年,蒙古大军开始第二次西征。

窝阔台汗派术赤长子拔都为帅,窝阔台长子贵由、拖雷长子蒙哥等从之。

1236年,蒙军进入钦察草原,扫荡波洛伏齐人,继而冲入俄罗斯平原,连败俄罗斯诸王公,先后攻陷梁赞、莫斯科、弗拉基米尔、车尔尼戈夫等地。

蒙古部族历史及分布

蒙古部族历史及分布

蒙古部族历史及分布蒙古部族历史及分布第一部分蒙古与蒙古人一、蒙古概述蒙古”是蒙古族的自称。

原为蒙古诸部落中一个部落的名称,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逐渐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

据载,蒙古族属于东胡系,是由室韦部落的一支发展而来的。

到12世纪分衍出乞颜、札答兰、泰赤乌、塔塔尔、翁吉剌、蔑儿乞、斡亦剌、克烈、乃蛮等许多部落,直到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后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蒙古”也就由原来一个部落的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在汉文史籍中就统称他们为“蒙古”。

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分内蒙古、卫拉特和巴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

在我国人口约300万人。

在国外,主要是蒙古人民共和国。

中国蒙古语可划分为3个方言:内蒙古方言,包括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地区蒙古族所使用的察哈尔、巴林、鄂尔多斯、额济纳阿拉善、科尔沁特等土语;巴尔虎布里亚特方言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新巴尔虎、布里亚特等土语;卫拉特方言,包括新疆、青海、甘肃等地蒙古族所使用的土尔扈特、额鲁特、察哈尔土语。

我国的蒙古族现使用着两种文字,一种是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等地的蒙古族所使用的“胡德木文”,另一种是居住在新疆的蒙古族所使用的“托忒文”,“托忒”是“清楚、明了”之意。

“真正的蒙古人,从狭义上讲,该词的历史含义是指成吉思汗是其中之一员的蒙古人,他们在今外蒙古东北,在鄂嫩河[斡难河]和克鲁伦[怯绿连]河之间作季节性的迁徙。

在随着成吉思汗的出现而将“蒙古”一名称给予了整个种族的这些部落出现以前,历史上早就记载了那些几乎可以肯定是说蒙古语的各民族的存在,在说蒙古语的民族中,我们应该追溯到3世纪的鲜卑人,5世纪的柔然和厌哒人,以及欧洲的阿瓦尔人(6至9世纪)。

还应该承认,8至12世纪时期在历史上起着很大作用的契丹人也是说一种蒙古方言,尽管在这些前蒙古民族中有许多民族建立过广泛的统治,但是,没有一支取得像真正的蒙古人(或者说成吉思汗的后裔)那样的世界性的名声。

蒙古人的起源历史与世界分布

蒙古人的起源历史与世界分布

蒙古人的起源历史与世界分布蒙古人概述历史上成吉思汗及其后人建立了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

除元朝外,还有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及金帐(钦察)汗国。

所以,当今世界上除中国、外蒙古有蒙古人外,在俄罗斯联邦、中亚诸国都有蒙古人或蒙古人与当地人融合后形成的蒙古民族后裔。

蒙古人起源蒙古人的起源,众说纷纭。

何健民译白鸟库吉《匈奴民族考》序云:“在目前计有十一说:一为神话说,二为汉族说,三为室韦说,四为狼鹿相配说,五为西藏说,六为蒙难说,七为非纯粹之突厥说,八为鞑靼说,九为混种说,十为突厥说,十一为匈奴说是也”。

各有所据,又都以偏概全。

如果不了解生物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不理解民族的信仰系统,不考虑政治因素的影响,单纯的学术研究很难阐明民族的起源与认同。

“蒙兀室韦”始见于《唐书》。

屠寄《蒙兀儿史记》开宗明义将室韦作为蒙古的族源。

王国维、林干等肯定或支持蒙古室韦说。

张久和进行了系统论证,蒙古室韦说成了学术界较流行的一家之说。

但是蒙古族老百姓似乎不知道“室韦”为何物。

蒙古室韦说解释不了狼图腾和游牧生活方式的来源,说明不了成吉思汗可能是突厥人的事实。

这样就腰斩了蒙古民族的整个历史。

不少蒙古人愿意追认突厥、匈奴,乃至北狄为祖先。

《蒙古族简史》将蒙古族兴起以前的匈奴与东胡、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回鹃、契丹、女真做了介绍,认为它们对蒙古族的形成都有影响。

《蒙古人民共和国通史》从石器时代“原始公社制度”一直写到“为建设社会主义而斗争”的1954年,被认为是关于蒙古人民历史的一部好书。

麦高文《中亚古国史》和西诺尔主编的《剑桥内亚古代史》实质上是蒙古族史前史,而格鲁塞《草原帝国》是一部蒙古族通史。

因此,亦邻真从中国北方民族历史发展的大背景来研究蒙古族族源是十分明智的。

蒙古族或游牧民族的历史只是人类历史的组成部分。

拉施特致力于编撰以蒙古族为中心的人类史,《史集》是一部前所未有的世界通史,当之无愧的亚欧历史百科全书。

其中第一编《蒙古史》最有价值,第二编《亚欧各国史》、第三编《世系谱》和第四编《地理志》不是过于简略就是没有完成。

蒙古民族渊源及历史衍绎简说(上)

蒙古民族渊源及历史衍绎简说(上)

蒙古民族渊源及历史衍绎简说(上)古老的蒙古高原,骀荡万里的莽莽碧野,豪迈千古,魅力无边。

这不仅是因为她有天苍苍野茫茫的浩然外貌,气度阳刚而又不失阴柔,更因为她哺育了一个神勇、剽悍的民族,哺育了共和国的第一个自治区。

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总是顶着一个灵气十足、万人敬仰的光环。

正是靠着这些天赋独禀,以气吞山河、发聋震脯的气势,为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刻画大大的一卷。

任其独树一帜,任其风光无限。

蒙古包的缕缕炊烟/轻轻地飘向蓝天/茫茫的绿草地/是我成长的摇篮清清河水连着遥远/好象乳汁滋润心田/茫茫的绿草地/是我成长的摇篮这是蒙古人/热爱草原/这是蒙古人/热爱祖国河山/这是蒙古人……豪迈的歌声是高原情调的真实写照。

是啊!白云蓝天。

大漠孤烟。

茫茫草地。

篝火点点。

那独具特色的悠扬长调和神秘呼麦,使整个高原都流动着—种自豪,回荡着那—声声“这是蒙古人”肃穆庄严,委实让人神往、陶然。

远古的蒙古高原数亿年前,广袤的蒙古高原在古生代是一片汪洋大海,大海中有着丰富的海洋生物。

内蒙古现在依然遗存着很多古海岸、古生物化石、火山堆等形态各异的地貌景观。

它告诉我们随着地壳的变动,沉陆逐渐上升,造山运动把杭爱山、肯特山、阴山、大兴安岭和燕山几条山脉隆起抬升,形成了蒙古高原,切断了与大海的联系,慢慢变成了内陆沼泽,浩淼无边。

冰川期前后内蒙古大地的气候条件湿润温暖,地理环境从整体上看是一片广袤的平畴旷野,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森林茂密,土壤肥沃,有十分丰富的植物和动物种类。

体骼庞大的恐龙在这里出没。

6500万年以前,这里的恐龙与地球上其他地方的恐龙一样都突然灭绝,陆地继续不断上升,沼泽渐渐干涸,出现了绵延的山脉和干燥的原野,只有在内蒙古博物馆里,还耸立着在这里出土的完整巨大的恐龙化石。

考古证明:这祖国正北方的雄奇高原,远古时代也不仅仅曾是恐龙的乐园,而且早被无数史学家认定,还是亚洲人类的起源“圣地”之一,是中华民族较早的发祥地之一。

几百万年以前,这里完成了由猿到人的漫长的转化过程之后,好景不长,气候开始发生剧烈的变化,原始人类在距今1万年前的末次冰川期,属于蒙古人种的古人类,开始成批地从内蒙古东北部,以及华北地区北上,开始了人类历史上首次跨洲大迁徙。

《四部医典》蒙古译文版的考证研究

《四部医典》蒙古译文版的考证研究
三 、《四 部 医 典》蒙 古 文 版 的 考 证
1. 16 世纪之前的相关考证 根据 《苏联医 学百科全书 》记载: “13 世纪已 将 《据 悉 》 由 藏 文 翻 译 成 蒙 古 文 ”[1]。 《蒙 古 人 民 共 和 国 史 》上 亦 云 “有 消 息 表 示 14 世 纪 时 却 吉 敖 斯 尔 首 先 翻译过《据悉 》”[2]。这是最早翻 译说的两种 提法。但是 种种迹象表明此两种说法可靠性均较差。主要是因 最 早 、最 通 行 的 藏 文 版 《札 塘 据 悉 》刻 板 于 1546 年 [3]。 这 种 情 况 下 16 世 纪 以 前 整 体 蒙 古 文 版 《四 部 医 典 》面 世 的 可 能 性 很 小 , 这 与 公 认 的 喇 嘛 黄 教 16 世 纪以后大量传入蒙古地区的历史也相吻合。
献 , 广 泛 听 取 和 研 究 各 位 学 者 的 相 关 观 点 , 对 不 同 时 藏民族间的特殊历史文化关系 , 大约 16 世纪下半叶
期 、各 种 蒙 古 译 文 版 本 《四 部 医 典 》进 行 了 认 真 考 证 后此部医学巨著随喇嘛黄教而传入蒙古地区 , 从而深
研究, 为下一步开展数字化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四部医典 蒙古文版 考证研究
蒙医药古籍文献, 记录了蒙医药学数百年积累的 节 , 全 书 简 明 扼 要 地 叙 述 了 人 体 生 理 、病 理 知 识 及 疾
丰富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 是传统蒙医药文化最重要 的承载物, 属于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是蒙医药学实
病 的 诊 断 、 治 疗 。 即 俗 说 中 的 3 根 , 9 树 , 47 枝 , 224 叶, 2 花, 3 果; 第二部论说医典, 共 31 节, 详细讲述了
黄 教 的 兴 盛 影 响 了 蒙 古 社 会 政 治 、经 济 、军 事 、 文化等各个方面 , 蒙古民族传统医学也不例外。随着 黄教众多经典著作的传播, 古老的藏族传统医药著 作也在此时大量涌入蒙古地区, 这对于略显雏形的 蒙古民族的传统医药学犹如雪中送炭, 影响之大是 前 所 未 有 的 , 为 蒙 医 学 的 进 一 步 发 展 、完 善 与 成 熟 提 供了极好的机遇。那些深居寺院, 身披袈裟, 口诵经 文的蒙古喇嘛, 不仅努力修习佛教各种经文, 而且还 以崇敬的心情认真学习与研究这些传来的藏医学著 作 , 起 初 用 藏 文 藏 语 进 行 学 习 , 后 来 到 18 世 纪 中 叶 , 其中的有些重要著作被译成蒙古文, 用木刻版印刷 之 后 也 可 以 用 本 民 族 语 言 文 字 进 行 学 习 、研 究 。与 此 同 时 , 这 些 学 习 、研 究 藏 医 学 著 作 的 喇 嘛 们 , 多 数 也 在本地区内开始了看病行医, 他们将传统蒙医学总 纲性的 寒热理 论 与 《四 部 医 典 》中 的 “三 素 七 元 ”等 理 论同时应用于临床, 结合于实践, 创造性地发挥于蒙 古高原人民的防病治病事业中。

驻京蒙古王公的政治活动

驻京蒙古王公的政治活动
驻京"蒙古王公联合会"还通电南京政府,正式宣布:"由本会代表全蒙推项城任统一新政府临时大总统"。民国成立后,驻京蒙古王公的政治活动并未结束,在民国初期的政治舞台上,有的在袁世凯政权笼络下加封晋爵;有的妄图借助外力搞"独立"而另寻出路;有的离开北京,返回本旗策动"起事",或者直赴库伦,投入到了外蒙古"独立"运动之中(资料来源: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01年发行版)。
御前会议之所以未能达成接受共和的"决议",其中重要因素之一,是与那彦图、贡桑诺尔布等蒙古王公竭力反对分不开的。应该说,这些蒙古王பைடு நூலகம்同皇族"宗社党"一起,在推迟清帝退位的时间问题上,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可是,当1月26日"宗社党"头目良弼被革命党炸伤身亡后,袁世凯勾结北洋军阀势力催逼清帝退位,清王朝的命运实无可挽救的时候,驻京蒙古王公不得不急忙转舵。1月29日将召开御前会议时,他们则表示:"若以中国国体而论,本宜于君主,而不宜于民主。惟今日全国人心既皆坚持共和,且各亲贵亦多赞成此事,我辈又何所用其反对。今惟全听御前会议如何解决,如决定共和,我蒙古自无不加入大共和国家"(《辛亥革命始末记·要件》)。
清朝覆亡前夜,当时驻京蒙古王公有:"清廷御前大臣中的喀尔喀赛音诺颜札萨克亲王、科尔沁辅国公博迪苏;八旗都统、副都统的科尔沁札萨克亲王阿穆尔灵圭、土默特札萨克贝子棍布札布、科尔沁辅国公达赉、喀尔喀亲王那彦图之子祺诚武;资政院钦选议员中的喀喇沁札萨克郡王贡桑诺尔布、喀尔喀车臣汗部郡王多尔济帕拉穆;新疆旧土尔扈特部札萨克郡王帕拉塔、科尔沁札萨克宾图郡王棍楚克苏隆、巴林札萨克郡王扎噶尔、奈曼札萨克郡王苏珠克图巴图尔等"(参阅《宣统政纪》、《东方杂志》第二辑;陈仲言《近代史资料》总48号)。其中,那彦图是清朝前期平定准噶尔的著名功臣超勇襄亲王策凌的后裔,阿穆尔灵圭亲王是近代有名的博多勒噶台忠亲王僧格林沁的曾孙,贡桑诺尔布是以"兴业变革"而闻名的蒙古王公,帕拉塔是留学日本后"入京当差"又兼任陆军贵胄学堂的蒙旗监学,棍楚克苏隆也在本旗兴办民团、学校,并曾以学业第一毕业于陆军贵胄学堂。他们真可谓是思想颇为活跃、踌躇满志的人物。但从阶级属性上分析,他们仍然是蒙古封建上层统治阶级的代表,政治上同清廷命运与共,利害关系十分紧密。因此,在清亡民兴的历史转折关头,纷纷站在清廷一边,反对新的共和制度,这是必然的。

蒙古族通史读后感

蒙古族通史读后感

蒙古族通史读后感
新年期间,抽闲读书。

自己民族历史总是能带来极大的兴趣的。

一页一页翻过,总有新的收获。

耶律楚材说,“以儒治国,以佛治心”。

斯言是之。

蒙古民族提倡宗教宽容,道教、基督教、佛教都先后登场。

而今天,藏传佛教是深入人心的宗教信仰,也把蒙藏两个民族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宗教、民族和国家的关系。

宗教的民族性
民族的宗教性
宗教的历史性
想起在西班牙的托莱多,阿方索十世,提倡宗教宽容。

在1083年阿方索六世占領馬德里之後,馬德里最終被並入卡斯蒂利亞-萊昂天主教統治區。

城市並沒經歷什麼改變,在那里天主教徒、摩爾人和猶太人和平共處。

不知为什么,我格外欣赏宗教宽容,也钦佩那些力行于此的君主。

我想,这才是一个人类的大花园,大家都有各自的安身立命之所。

另外一个有关宗教宽容的标志性事件就是亨利四世1598年4月13日签署颁布的一条敕令:南特敕令。

这条敕令承认了法国国内胡格诺教徒的信仰自由,并在法律上享有和公民同等的权利。

这条敕令也是世界上第一份有关宗教宽容的敕令。

虽然亨利四世之孙路易十四在1685年颁布《枫丹白露敕令》,宣布基督新教为非法,南特敕令亦因此而被废除,但有了一个开始,无论有怎样的曲折,历史终究会有正确的选择。

人是民族的,人的内心世界是民族的精神文化浇灌的,因此,我们无法评判文化的先进落后,一切有益于人的精神富足的东西我们都应该予以应有的尊
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对蒙政策对蒙古后期发展的影响
满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得以统一全国并统治中国长达二百余年,这里虽然原因很多,但其中它妥善处理了与蒙古民族的关系,和蒙古封建主广泛建立联盟,使之成为其政权的可靠支柱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清王朝初期,统治阶级的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首先拉拢周围的蒙古族贵族,采取一些联姻等手段并且恩威并施将漠南的蒙古族臣服于旗下,在利用这些力来对付其他蒙古族各部。

因为蒙古族分别有漠南、漠北和漠西三大部系。

蒙古族三大部系在祖国的边疆过着游牧的生活。

清朝入关之前,为了防止蒙古族各部时期成为边疆势力,采取了一系列镇压与怀柔并举的政策,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终于使蒙古族各部成为了大清王朝的臣属。

如何联合和治理蒙古,历史的经验教训是深刻的。

与匈奴的“和亲政策”,也不同于北宋与契丹的“城下之盟”,如果采取明朝修长城的办法,想用一条军事上的防御工事做为分界线,扼守蒙古人南侵,结果徒劳无益。

明朝时,蒙古瓦刺部打到北京德胜门,清初,皇太极突破长城直袭山东充州等地,都说明,只靠一条军事设施,来解决中央王朝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不会得到圆满结果。

所以,清王朝主张,“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藩,而较长城更为坚固”的方针,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整套管理措施。

但是这些政策也给后来的蒙古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联姻是清帝笼络蒙古的重要措施,长期的满蒙联姻,使蒙古很多部的领主贵族世代与清皇家保持姻亲关系,皇家格格、公主与她们的蒙古额驸,又繁衍大量的子孙后裔王公台吉,他们都与清帝有甥舅或外孙外祖父等关系,不少人又被清帝指婚,招为额驸,每年,他们还要轮班到北京或承德觐见皇帝,接受宴赏。

累世联姻,扯不断的血脉亲情,进一步增进了蒙古王公贵族与皇家的情感。

这些皇家姻亲领主贵族,是蒙古稳固隶属清中央的重要向心势力。

作为与清室联姻较多的喀喇沁部,更是如此。

据《清朝公主下嫁赤峰实录》中的史料记载,有清一代,清王朝与喀喇沁部蒙古的联姻次数达到一百多次。

这种联姻行为的频繁,使得喀喇沁与清廷的联系更加密切起来。

满蒙联姻在喀喇沁蒙古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清朝满蒙联姻规定,公主和贵族女子嫁往蒙古时,有一定数量的陪伴人员,凡公主下嫁,必具媵送。

大量的陪送人员在蒙古草原安家落户,他们将内地的比较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带到了当地,推广农耕技术,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到18 世纪后半叶,在长城沿线的归化、热河、察哈尔一带,形成了相当数量的农业区,改变了当地单一的游牧经济格局,促进了半农业化的进程,很多蒙古牧民开始转向务农。

如卓索图盟土默特旗、喀喇沁三旗,到1749 年有耕地二千五百五十六顷,主要种植作物有小麦、大麦、青稞等作物。

公主、格格的下嫁,她们带来的陪嫁户开始在喀喇沁这一传统的游牧区种地、种菜、开荒务农,使当地蒙古人逐渐意识到农业的重要性,它不仅增加了当地的税收,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原来喀喇沁地区蒙古人粗放型耕种。

受汉族移民潜移默化的影响,喀喇沁地区的蒙古人“渐染汉俗,操作亦如汉人”。

这些外来人口,对于喀喇沁地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移民的迁入,解决了喀喇沁地区人少地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荒地的大量开垦,加速了喀喇沁地区的农业得到开发和发展。

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工商业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

清朝时期,蒙古地区形成了诸如归化、恰克图、绥远等著名的商业城镇。

凡出嫁蒙古的皇家公主、格格等,都要媵送奴仆人户及人口,以供服侍,使她们在异乡的草原游牧地区,仍能保持在京时的贵族生活方式。

此外,公主、格格的下嫁也带来
了很多手工业者,他们将这些技术在喀喇沁地区不断地传播和应用,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

此外,驿站交通的建立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满蒙联姻使得清朝统治者重视喀喇沁蒙古贵族的教育,而喀喇沁地区自身也很重视本地区的教育。

其典型代表是贡桑诺尔布和他的福晋善坤———清宗室肃亲王善耆之妹,贡桑诺尔布好诗文、工书法,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大力推行文化教育改革。

尤其是与清廷联姻后,他与其福晋建立了蒙古第一所女子学校———毓正女子学堂,由贡王福晋善坤亲自主持校务。

贡桑诺尔布还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自费办崇正学堂,招收旗民青少年免费上学。

“光绪二十九年办守正武学堂,并聘请日本陆军大尉伊腾柳太郎、中尉吉原四郎为教官,按日本陆军操典教学,培养初级军官”,11为喀喇沁培养了大批人才。

他一生致力于蒙古民族的改革、复兴大业,做了很多前人没做过的事情。

除此之外,喀喇沁中旗于1927 年末创立了喀喇沁中旗公立小学,1929 年开始免费招生,学校初具规模,学校有校旗、校徽、校歌、校训。

1943 年建立了大城子女子学校,使妇女开始走向社会。

喀喇沁左翼旗于光绪三十二年在南宫营子东仓创办了左旗第一所学校,这是喀左旗创办教育的开始。

此后,还创办了“喀喇沁左旗东仓国民优级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有识之士。

对教育的重视,使喀喇沁蒙古逐渐摆脱了愚昧落后的局面,文化程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出现了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其中很多人的文化底蕴很深,颇有造诣。

同时,它也促进了蒙古族文化的繁荣,使汉族、满族、蒙古族的文化进一步融合,加速了喀喇沁地区的近代化进程,使喀喇沁地区不断走向文明开化,而且对邻近蒙古地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清初的统治对于喇嘛教,实行的是尊崇和保护的政策,他们对蒙古上层极尽怀柔和笼络之能事,清统治者试图利用喇嘛教对蒙古人民进行精神奴役,麻醉蒙古族人民,使他们放弃反抗斗争"也就是所谓的“以黄教柔驯蒙古”的政策。

清朝统治阶层希望借蒙古地区的稳定来加强借其北部疆域。

同时,清朝统治者又深怕喇嘛教的发展壮大影响清朝政府对蒙古地区的统治,所以又采取限制的政策,削减宗教上层的权力,达到“政教分离”的目的。

清朝政府以免除兵役和赋税的方法鼓励蒙古人民去当喇嘛"这一政策使得清末时,蒙古男子当喇嘛的人数占蒙古男子总人数很大比例,由于黄教禁止喇嘛娶妻,造成了蒙古人口显著下降。

清代二百多年利用喇嘛教对蒙古的统治,严重阻碍了蒙古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有害于蒙古人民,这是其主要的方面。

但它在一定程度上还为蒙古族保留了部分文化遗产,他对蒙古族文学、历法、文化艺术、喇嘛艺术的绘画、雕塑、装饰图案产生了很多影响。

清朝对蒙古王公的年班制度是清政府针对蒙古王公贵族及其上层人士制定的每逢年节来京朝见皇帝的一种朝觐制度。

来京者要给皇帝带来贡品以示恭顺。

皇帝则给他们相应的赏赐。

由于是轮班来朝,年年如此,故称年班。

蒙古王公的年班制度,对促进蒙古与中原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对开阔蒙古王公的眼界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是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

首先,加速了蒙古王公的腐化,久居边塞的蒙古王公通过年班进京感受到皇族贵豪华奢侈的生活回到草原后也纷纷效仿。

其次,加重了旗内属民的负担和经济困难。

清政府规定年班朝觐的蒙古王公要进献贡品。

应此,王公贵族加重了对属民的摊派和盘剥。

十九世纪后期清朝政府实行移民实边政策。

清政府通过移植内地破产流亡的农民与手工业生产者来北部边疆蒙古地区开垦定居,借以达到缓和内地日益激化、尖锐的阶级矛盾,同时,将内地的汉族农民迁移到蒙古边疆地区,有利于充实边防,应救边疆空虚的危机,将有助于加强北部边疆地区的防务力量,这在当时北部
边疆地区的安全正受到帝国主义的吞并,瓜分严重威胁的情势下,具有发动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来侵略的积极意义。

移民实边政策的推行给蒙古地区带来了深刻的社会经济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来讲,它促进了蒙古地区的经济结构逐渐由单一的游牧经济转化为多种经济,并加速了蒙古封建领主制的瓦解,但同时清代后期移民实边政策的失控,不仅使草原畜牧业和草原生态得到极大破坏,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也日益加剧。

总之,清朝作为一个封建朝代,它对蒙古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在本质上只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但是,这些政策却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蒙古地区各个方面的发展,同时,一些政策的实行也对蒙古地区带来了不利影响,泯灭了蒙古人身上很多可贵的品质,给蒙古地区带来一些灾难和损失。

蒙古族通史作业
题目:清朝对蒙政策对蒙古后期发展影响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班级:历史(汉)班
姓名:骆作杰
学号:201111062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