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对策及建议
谈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控制措施
谈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控制措施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控制措施是保障污染源普查工作准确、全面、及时完成的重要保障。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措施:1. 确立普查目标和任务:在普查工作开始前,应明确普查的目标和任务,确定普查的覆盖范围、内容和方法,明确普查对象和普查指标,以便在普查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2. 制定普查工作方案:制定普查工作方案是普查质量控制的基础。
根据普查目标和任务,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明确普查的时间要求、人员配置、调查方法和数据处理等内容。
3. 建立完善的普查制度和规范:为了保证普查质量,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普查制度和规范,明确普查工作的各项程序和操作要求,确保普查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规范性。
4. 增加普查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普查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普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要提高普查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对普查工作相关政策法规、调查技术和操作流程的培训,提升普查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5. 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监督和检查: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对普查工作进行全程、全方位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普查工作的质量。
6. 采用科学合理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普查工作中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法和工具,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在数据处理方面,要建立统一的数据处理标准和流程,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7.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污染源普查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和领域,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共同制定普查方案和工作计划,互通信息,共享资源,提高普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8. 加强对普查结果的分析和评估:普查结果的分析和评估是普查工作的重要环节。
要对普查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控制措施是综合性的、系统性的,需要多个方面的配合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手段,加强普查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才能确保污染源普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业农村污染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尤其是在我国农业大国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村地区农田面积大、农业生产活动频繁,导致了农田面源污染的严重问题。
农业化肥、农药、畜禽养殖粪便等会造成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 农村生活污染问题突出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问题比较突出,农村生活污染严重。
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方式简单粗糙,大量垃圾未经处理直接堆放或者随意倾倒,导致土壤和水体受到污染;污水处理设施不足,部分地区甚至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导致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3. 农村环保意识普遍较低农村地区的居民环保意识相对较低,对环境污染问题认识不足,环保意识薄弱。
一些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没有意识到对环境的保护,依旧采用传统的施肥、灌溉方式,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4. 相关政策法规执行不到位一些地方对于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的政策法规执行不到位,相关法律的执行力度不够,导致了一些污染企业或农户得不到有效的约束和处罚。
二、对策建议1. 提升环保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村地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宣传教育,提升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使其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可以通过举办宣传讲座、发放环保手册、开展环保知识竞赛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水平。
2.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和治理,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倡有机农业,推广循环农业,减少农田面源污染的排放。
3. 完善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设施加强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提升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水平。
4. 加强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强对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相关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企业或农户的处罚力度,强化环境保护执法力度,确保环保政策法规的有效实施。
谈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控制措施
谈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控制措施污染源普查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准确了解和掌握污染源的分布、类型、排放情况以及产生的污染物等信息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控制措施。
完善普查方案。
普查方案是进行污染源普查的基础,应合理确定普查的目标、内容和范围,明确普查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以及普查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式等。
只有合理设置普查方案,才能提高普查工作的质量。
加强普查人员培训。
普查人员是普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直接参与普查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需要对普查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提高其对普查工作的理解和认识,熟悉普查工作的流程和操作技能,提高数据收集的准确性。
强化普查数据监督和审核。
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是普查质量的关键,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和审核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普查数据中的问题和错误。
可以通过数据的比对、交叉验证和抽查等方式,确保普查数据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第五,加强普查管理和督导。
对于污染源普查工作,需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和督导机制。
可以通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工,清晰分工和责任,确保普查工作的有序进行。
加强督导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普查工作的质量。
第六,建立普查结果公开和反馈机制。
普查结果的公开和反馈可以提高普查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也可以增加普查工作的社会认可度。
可以通过定期发布普查数据和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和评价,及时反馈普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推动普查工作的质量提升。
要控制污染源普查质量,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这些控制措施旨在提高普查方案的完善性,加强普查人员的培训,加强普查数据的监督和审核,加强普查数据的抽查和核实,加强普查管理和督导,建立普查结果的公开和反馈机制,共同提升污染源普查工作的质量。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相关建议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相关建议关于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相关建议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农膜残留,造成土壤污染;畜禽养殖业粪便、尿液、污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水产养殖业鱼类粪便和防治药物随水流动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治理现状一是在广大农村,分布着规模不一的养殖场(户),一般都实行粗放式管理,污染物处理能力有限,易造成周边环境污染。
二是随着农膜使用率越来越多,蔬菜大棚、弓棚、地膜覆盖等种植所造成的农膜污染目前仍无法完全回收。
残留膜累积增加,自然降解缓慢,严重影响土壤通透性,造成土地板结。
三是农作物秸秆污染、生活垃圾收运不及时等问题虽然有所改善,但仍需要加强管理。
二、面临困难一是污染控制难。
肥料使用不合理,施肥时期集中在农作物生长前期,许多养分得不到充分的吸收就流失。
农药通常采用喷雾的方式,部分农药漂浮在空气中,也是造成面源污染的一个方面,农药废弃物处理难以实施,无证经营农药流动摊点管理困难,滥用农药现象仍然存在。
多数乡镇使用的地膜绝大多数抗拉能力差、易碎、不易回收,导致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白色污染。
二是机构不健全。
相关机构认识不到位,缺乏注重农产品质量长远理念和专业人员的相关培训,导致专业队伍不够健全,市场监管水平不高,检查监管手段落后,许多农业先进生产地区的管理经验不能因地制宜地结合实际运用。
三是机制不完善。
地膜的回收目前只是靠小商小贩回收,未建立完善的回收机制,加上从事回收地膜资源化利用的企业比较少,价格偏低,致使企业和农民双方对资源化回收地膜的积极性不高,存在随意丢弃,甚至露天焚烧的现象,直接的污染了大气和水。
四是规模程度低。
常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但是在农业规模化生产方面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零星的小作坊式农业生产模式更容易造成污染。
许多老百姓对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上还存在偏差,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谈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控制措施
谈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控制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为了管控和减少污染源的排放,各国纷纷实施了污染源普查的政策。
污染源普查是指对污染源的排放情况、使用情况、处理情况等有关信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及时的调查。
污染源普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环境管理的成效,同时也影响着政策的制定和监管的实施。
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经验和实践,提出几点污染源普查质量控制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普查保障机制污染源普查是一项复杂、精细的工作,需要在各个环节中保证信息的准确和及时性。
要建立起健全的普查保障机制,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2.组织架构:组织架构应该合理,责任清晰。
要明确普查的管理、技术、质量等方面的职责,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进度表,确保任务的及时落实。
3.技术支持: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使普查工作能够实现全面、系统、准确、及时。
技术支持包括设备的配备和更新、软件的开发和升级等。
4.培训和考核:要对普查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普查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普查人员应具备操作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填报统计表格等必要的技能。
二、制定科学的普查方案普查方案是进行普查的重要依据,方案制订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直接影响普查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要对普查方案进行科学制订和实际控制,以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1.确定普查内容:在制定普查方案时,要根据具体的普查任务,明确普查的内容、范围和指标。
包括污染源类型、规模和性质等,确保普查数据的完备性和科学性。
3.设立质量控制点:制定普查方案前,要根据普查任务的特点和要求,设立质量控制点。
质量控制点包括工作计划、数据采集、数据统计和分析等方面的质量控制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加强普查数据质量控制普查数据的质量控制是指对普查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加强普查数据质量的控制,必须要有以下措施。
谈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控制措施
谈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控制措施污染源普查是指对特定区域内的污染源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收集、记录、整理汇总和分析评价,以获得有关当地污染状况和污染源的基础数据。
污染源普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污染治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控制措施来确保污染源普查的质量。
具体措施如下: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首要任务是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确保污染源普查工作有明确的工作程序、标准和评价制度。
应将相关行业专家和学者列为普查工作骨干,组建强有力的污染源普查专业队伍,负责统筹、调度和督导工作。
二、科学选用普查方法要科学选用普查方法。
在普查前要对研究区域的污染类型、总量和分布情况进行准确分析,根据不同污染类型选择合适的方法。
对于固定源,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对地质资料进行研究、基于历年数据或台账资料的分析等方法进行普查。
对于非固定源,应选择近年来广泛应用的遥感图像、GPS定位和移动普查等方法进行普查。
三、严格管控普查数据目前,普查数据已成为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和监控污染源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
为了避免数据的虚假、低估和重复,应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普查数据的严格管控。
首先,应根据不同污染源的属性和产生方式确定普查范围,并整合相关信息,确保普查数据的完整、准确和科学。
其次,应对已经存在的部分数据进行筛选和淘汰,以确保普查数据的真实可靠。
另外,应加强数据流程中的管理和监控,避免重复录入和泄露数据,确保保密性和安全性。
四、质量评价和改进质量评价是普查数据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对普查数据的质量评价,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评价时应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纠正数据的不足和缺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以确保普查数据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总之,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控制措施的实施,为科学制定污染治理计划和措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断完善污染源普查的管理制度,科学选用普查方法,严格管控普查数据,开展质量评价和改进工作,是保障污染源普查质量的必要途径,必须得到广泛重视和推广。
谈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控制措施
谈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控制措施污染源普查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对于掌握污染源的分布、排放和污染程度等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污染源普查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以下是一些控制措施的介绍:1. 严格制定普查方案:制定详细的普查方案是保证普查质量的重要基础。
方案应包括普查范围、对象、时间、技术规范等内容,确保普查工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2. 建立普查专业团队:普查工作需要一支专业、高素质的团队来完成。
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经验,并接受过专门的培训,以确保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污染源普查需要应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在线监测仪器等,以提高普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4. 制定标准化的普查指导:制定普查指导文件和技术标准,明确普查过程中的操作规范,确保不同地区普查工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5. 加强监督和质量检查:在普查工作中,应加强监督和检查,对普查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
可以通过抽查数据、现场考核等方式,确保普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6. 数据审核和核查:普查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进行数据审核和核查。
通过与其他数据对比、与实际情况对照等方式,检查数据的一致性和合理性,排除错误和偏差。
7. 建立数据管理系统: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系统,对普查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归档,保证数据的保存和应用。
8. 定期更新普查数据:污染源普查工作需要定期进行,及时更新普查数据,反映污染源的变化和演变趋势。
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控制措施需要从制定方案、建立专业团队、采用先进技术、制定标准化指导、加强监督和质量检查、数据审核和核查、建立数据管理系统、定期更新普查数据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措施的落实,确保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普查工作的质量。
辽宁地区种植业污染源调查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就 易破 碎 , 易破 碎 的地 膜将 导致 耕 地 土壤 中地膜 残 留
量增加 。 近年来 , 我国个别地膜生产企业偷工减料 , 地
病虫就治 ; 二是随意增加用药次数 , 滥用农药 ; 三是随
意增 加 用药 品种 、 用药 量 ; 四是抓 不 住最 佳 防 治时 期 , 打药 不及 时 。 () 4 农药 施用 效 率 低 。大 多 数农 户 采用 手 动 机 械 施 药 , 、 、 、 现 象严 重 , 跑 冒 滴 漏 导致 大 部 分农 药 以 大气
畜禽排泄物也就越来越多 , 造成蚊蝇 、 蚊虫的滋生蔓 延, 这不仅影响了农村整体的村容村貌环境卫生 , 而且
严 重 污染 了农 村 的地 下 水 、 土壤 , 成农 业 面源污 染 。 形
1 .农药施用存在 的问题 .2 1 () 1农药施用量偏高 。 据调查 , 辽宁省各地区农作
物农 药 年用量 超过 1 总体偏 高 , 4 , 0t 全省农 药用 量呈 逐 年上 升趋势 , 的 9 调查 种农 药施 用强度 为 2 3 gh , . ・m 4k 与 国家 级生 态 区建设农 药 减控 目标 还有 较 大距 离 。 ( ) 药施 用 品种 、 构 不尽 合 理 。据 调 查 , 虫 2农 结 杀
沉降和雨水 冲刷 的形式进入水体 、 土壤 、 空气 和农产
品 中。据调 查 , 本省农 药 用量 超过 1 , 省植 保站 得 0t从
和撒施为主 , 很少使用深施 、 浇施 、 叶面喷施等措施 ,
不规 范 施 肥 现 象 十 分 普 遍 , 由此 , 剧 了肥 料 的 流 失 加 和垂 向淋 溶 。在化 肥施 用 方法 上 , 肥 所 占 比重 过 大 , 基
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控措施
化肥和农药减量化实施案例
总结词
化肥和农药的减量化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有效降低化肥和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详细描述
在化肥和农药减量化实施中,应注重科学施肥和用药,推广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等 环保型农资,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和残留量。同时,要加强宣传和培训,提 高农民的科学施肥和用药意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总结词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详细描述
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肥 料、生物质能源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 污染。同时,这也有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水产养殖环境监管
总结词
保护水生态环境
详细描述
加强水产养殖环境监管,可以保护水生态环境,减少 水体污染。同时,这也有助于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实施化肥和农药减量化行动,可以减少化肥 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 。同时,这也有助于降低农产品中的农药残
留,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要点一
总结词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可以将畜禽粪污转化为有机 肥料、生物燃料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 污染。同时,这也有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05
结论和建议
研究结论
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多样化
该省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农药、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 农田固体废弃物。
污染负荷较大
该省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较大,对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造成不同 程度的污染。
地区差异明显
不同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存在明显差异,需因地制宜制定防控 措施。
2021年关于加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建议
关于加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建议近年来,肥东县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但由于现代农业整体水平不高,在部分地区,农民片面追求高产,导致农业生产中过量施用农药、化肥、农膜等生产资料,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农业面源污染。
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在为人民群众提供大量畜禽和水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农业面源污染,如不及时引起重视,加强治理,将会加重对饮用水源的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因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已刻不容缓,xx镇人大组织开展专题调研,积极建言献策。
一、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从农业污染源角度来看,污染主要来自于种植业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畜禽养殖废水排放、高位池养殖废水排放等。
主要原因是(一)种植业方面。
肥料施用、农药施用量水平过高,农药化肥过量施用导致大量营养物质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造成水体的污染。
(二)水产养殖业方面。
水产养殖废水基本上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盐,导致水体生物种群多样化的改变和水华,随着xx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布局不合理,在同一区域内养殖密集的现象很普遍。
(三)畜禽养殖业方面。
大量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进入水体,加剧了河流、水库的富营养化,对水体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据调查估测,化肥、农药及畜禽养殖目前畜禽废弃物中氮、磷的流失量已大于化肥等的流失量。
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一)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意识薄弱。
从源头看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还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政府部门没有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工作重点。
农民群众防治意识普遍较差,责任感不强,随意施用农药、化肥及随意排放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废水的不良习惯一时难改。
(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投入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到城镇的环境卫生污染治理之中,而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历史欠账较多,直接导致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加剧。
(三)农业面源污染监管不力。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现状问题及工作建议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现状、问题及工作建议近年来,随着农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如何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针对辖区内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根据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提出了一些工作建议。
一、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面临的问题1、污染源多且分散。
现在,农业面源的污染物主要有以下几类:团畜牧养殖场产生的粪污;团带有残留的农药包装;团未降解的塑料薄膜;团秸秆落叶等农业生产垃圾等。
这些污染源在田间地头、坑塘沟渠随处可见,可以说遍布农村的角角落落,总量巨大,分布范围极广。
例如养殖粪污:崇文有大小养殖场户几百家,产生的粪污量以百吨计;农药包装物:崇文的果园有两万多亩,蔬菜上千亩,每年使用的农药数量以吨计,而农药一般是小包装,体积小但数量惊人,一般使用后都是随手扔在田间地头,没有回收且很难降解,日积月累,现在的农药瓶、农药袋在田间已随处可见;塑料薄膜也属于很难降解的垃圾,常年积累下来,白色污染很多年前已成为农村重要污染源;秸秆落叶等生产垃圾原则上不属于污染源,但是农民在处理这些垃圾时,一般都是采取焚烧的方式,对大气形成污染,所以也成为一种新增污染源。
2、危害大且持久。
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危害对象主要是土地、地下水和空气,这些都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对每个人的身体健康都有直接影响。
例如养殖场粪污,如果不经过无害化处理,即使是做为肥料还田,也会造成重金属和激素污染,间接影响农作物的质量,长远来说会影响地下水,进而影响我们的健康。
农业残留也是这样,在土壤中积累后,一个是向农作物上转移,一个是向地下渗透,对环境的影响有很长的时间周期。
3、治理难度大,成本高。
农业面源污染物的特点,造成了整个治理过程难点重重。
一是收集难:如农药包装物、白色污染等,分布面广且零散,很难将他们收集起来进行处理。
二是处理成本高: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成本很低,但治理起来难度很大,成本很高,有些污染物的治理成本甚至要超过其原本价值。
谈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控制措施
谈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控制措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首先要掌握污染源的真实情况。
对污染源进行普查是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工作。
普查质量的控制是普查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下面就谈谈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控制措施。
要加强普查组织的领导。
在开展普查工作之前,应该成立专门的普查组织,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组织管理。
普查组织领导者应该具有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对普查工作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能够有效地组织、协调和指导普查工作。
要建立健全的普查质量控制体系。
普查质量的控制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可行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在普查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现场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操作规程,以确保普查数据的真实准确,避免因为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不规范造成的数据失真。
要加强对普查人员的培训。
普查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实施,要求普查人员具有一定的环境保护和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地识别和判断污染源的类型和程度。
对普查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环境污染的认识、普查技术的掌握、工作规范和标准的执行等。
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普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普查工作已经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数据采集和管理,如使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
利用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普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人为因素对数据的影响,保证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要加强对普查结果的审核和评估。
普查工作完成之后,还需要对普查结果进行仔细的审核和评估。
对需要核实的数据和情况,需要及时进行现场核查和比对,以确保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还需要对普查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今后的普查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普查质量的控制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严格规范的普查工作,才能真实、全面地掌握污染源的情况,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大气和土壤等环境介质的过程。
由于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特点是农田、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和农药使用等活动多、强度大、分布广,因此农业面源污染对我国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进行估计,并提出一些控制对策。
首先,我国农田面源污染严重。
农田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农田灌溉和土壤侵蚀等。
据国家农业部统计,我国每年使用的农药和化肥数量庞大,很大一部分未经合理使用而流失到环境中,导致地下水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
此外,农田灌溉过程中的农药和化肥也会随水流进入水体,进一步加剧了水体污染的程度。
同时,农田土壤侵蚀也造成了大量的土壤流失和养分流失,对土壤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其次,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突出。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畜禽粪便中的氨气、氮、磷等营养物质和微生物等,通过堆积、直接排放和沉积等途径进入土壤和水体中,引发水体富营养化、水体黑臭等问题。
此外,养殖业中常使用的抗生素和激素也会通过农田和水体进入环境,对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同时,畜禽养殖所需的大量饲料和水资源也造成一定的压力。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
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污水处理设施不足、水处理技术滞后等问题,导致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引发水体污染。
尤其是一些小城镇和村庄,由于人口密集和基础设施不完善,污水处理问题更加突出。
针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严峻形势,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控制对策来减少污染的发生。
首先,加强农田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利用率,并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土壤侵蚀。
同时,加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科学种植指导和技术支持,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存在困难和政策建议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存在困难和政策建议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如何更好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城乡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
水富县农业局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城乡人居为目标,组织工作组到镇(办)、村(社区)进行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整理如下:一、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主要做法及成效水富是典型的农业小县,全县共辖三镇一办,10.59万人,其中有农户19474户,农业人口70080人。
现有耕地面积8.5410万亩,二轮土地承包面积8.5410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为1.221亩。
近年来,我局持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生态环境效益明显。
我局从2008年底开始农村沼气建设,截止2016年底,完成新建户用沼气池4833口、50m3养殖小区沼气工程9个,计划申报2017年1500m3大型沼气工程项目1个。
通过不断建设农村沼气项目,清洁能源(沼气)逐步代替传统燃料,农村生活用能结构有了很大改善,为农民节约生活支出的同时有效保护了我县森林资源。
由于采用了农村沼气清洁能源,平均每口沼气池年均减少C02排放量1.3吨,全县4833口户用沼气池,每年可减少C02排放量6282.9吨,有利地净化了空气。
二是大力推广以沼气工程为代表的生态循环型农业技术。
“果(菜)-沼—畜”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为切实推进我县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清洁化生产、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持续推进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
2012年至2015年,按照省、市农业部门的安排,我局主要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前期基础性普查工作,为我县下步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代表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奠定了科学依据。
完成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三类区域土样采集79个(其中,三类重点区域点位43个,一般农区普查点位36个),土样加密采集点位15个(其中污灌区5个、工矿区10个),主要水稻产区完成20个水稻样品监测点的取样工作。
谈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控制措施
谈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控制措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挑战。
为了有效控制污染,了解污染源的分布和排放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污染源普查作为了解污染源情况的基础工作,其质量控制举足轻重。
本文将对污染源普查质量控制的措施进行介绍。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污染源普查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明确分工,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
应当成立专门的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工作任务,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还应当建立定期汇报、督查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普查工作中的问题,保证普查数据的真实可靠。
二、完善污染源普查技术标准和方法污染源普查需要运用一系列专业的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要建立完善的污染源普查技术标准和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应当明确各类污染源的评估指标和监测方法,规范污染源排放的监测设备和方法,确保普查数据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三、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普查人员素质污染源普查工作需要一支专业素质高、技术过硬的队伍。
要加强对污染源普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素质。
培训内容包括污染源的识别和分类、普查技术和方法、数据采集和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培训,提高普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确保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加强数据质量监控,确保数据真实可靠污染源普查数据的真实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环境治理工作的效果。
要建立完善的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普查数据的审核和核查。
可以通过建立数据采集一致性检验机制、现场抽查核实机制等方式,对普查数据进行检验和监控,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五、加强对污染源普查成果的利用和管理污染源普查的成果是环境保护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要加强对污染源普查成果的利用和管理。
可以通过建立污染源普查数据库、制定污染源普查数据管理办法等方式,实现对普查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利用。
只有做到对普查成果的充分利用和管理,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普查工作的效益。
谈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控制措施
谈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控制措施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控制措施是指在污染源普查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保证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控制措施:1. 建立科学规范的普查计划:制定详细的普查计划,包括普查的范围、目标、方法和时间安排等,确保普查工作的有序进行。
2. 人员培训和管理:为参与普查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使其熟悉普查的目的、方法和操作规程,并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按照要求进行普查工作。
3.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普查:采用多种普查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包括实地调查、问卷调查、数据收集与分析等多种手段,以获取全面、准确的污染源数据。
4. 双向验证:准备阶段,污染源普查组与被普查单位进行沟通,共同确认普查范围、普查对象和普查内容,确保双方对普查要求和目标的理解一致;实施阶段,普查组对被普查单位的数据进行验证,比对其与其他渠道获取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5. 抽样调查:针对大范围的污染源,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普查。
通过科学合理的抽样方法,选取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普查,以降低普查成本、提高效率,并保证普查结果的代表性。
6. 数据核查和审查:普查结束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核查和审查。
通过比对、分析、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识别出潜在的错误和问题,并及时进行修正和补充。
7. 建立质量控制制度和评估体系: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制度,包括质量管理手册、作业规则、标准操作程序等,以确保普查工作的规范运行。
建立质量评估体系,通过定期的质量评估和监督,对普查数据的质量进行监控和改进。
8. 制定处罚措施:对于不合规的普查数据和工作人员,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以形成普查工作的约束力和威慑力。
通过以上措施的有效运用,可以提高污染源普查数据的质量,确保普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环境管理和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污染源普查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农业污染源普查结果的分析与应用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带来了农业污染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农业污染现状,我们进行了农业污染源普查,并对普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与应用。
本文将简要介绍普查结果的分析过程,并提出一些应用建议,以期为农业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一、普查结果分析1.污染物种类及来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业污染主要包括化肥、农药、农膜、养殖业废弃物和农村生活污水等。
其中,化肥和农药施用量过大,农膜使用量逐年增加,养殖业废弃物处理不当,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严重。
2.污染区域分布普查数据表明,农业污染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河流域等地。
这些区域的农业生产规模较大,污染源较为集中。
3.污染程度及影响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业污染程度较重,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
土壤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日益严重。
农业污染还可能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影响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普查结果应用建议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根据普查结果,我们应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
对于污染严重的地区,可以适当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推广有机农业和生物防治技术。
同时,加大力度发展设施农业,减少农膜使用。
2.加强养殖业废弃物处理针对普查结果中养殖业废弃物处理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养殖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推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还要加强养殖业环境保护法规制定和执法力度,规范养殖业废弃物排放。
3.改善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普查结果显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是农业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能力。
同时,加大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4.推广农业环保技术根据普查结果,我们应该加大农业环保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
例如,研发高效低毒农药,推广施用有机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环保技术水平。
5.完善农业环保政策体系针对普查结果中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应该完善农业环保政策体系,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县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县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县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农业综合执法力度弱。
农业综合执法涉及农药、种子、水产、畜禽等领域,面广,工作量大,导致环保执法能力弱、执法力度不够。
二是监督管理不够,长效机制不健全。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涉及面广,治理难度大、工作推进较慢、效果不明显,党委在行业监督管理方面还做得不够,环境监督管理措施不完善,监督管理缺乏长效机制,由于执法人员少、各项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面源污染治理工作进展缓慢、行动滞后。
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工作推进困难。
一是农业面源污染面广、量大,分散面广,监管难度大,加之缺乏项目支撑,治污设施、防治新技术、新工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推广,致使治理难度大。
(六)力量整合不足,统筹协调不够。
一是人员力量薄弱。
由于面源污染治理工作面广、量大,具体负责的业务股室人员较少,工作开展困难,还急需从其他业务股室抽调人员充实整合力量。
二、措施及建议一是推进畜禽粪污、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
开展摸底调查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情况,及时提供指导和服务,对条件不具备的要及时整改。
规模较大的养殖场粪污要经过发酵处理后,再进行利用,病死动物尸体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坚决禁止乱弃乱埋。
对村庄散养畜禽进行规范,做到动物粪污和病死动物及时清理,统一收集,无害化处理。
探索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
二是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加大示范和政策引导力度,设施小麦玉米秸秆还田,确保达到90%以上。
统筹设置果树枝条定点收购,大力开展推广果树枝条原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利用,力争果树枝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加大整治秸秆乱扔、乱堆、乱放现象。
重点整治秸秆焚烧行为,对交通干道等重点区域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巡查、检查。
三是广泛宣传教育,营造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社会氛围。
要重视舆论宣传,充分发挥电台、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的作用,因地制宜地设计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多层次、多形式地普及农业生态环境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度、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谈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控制措施
谈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控制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我国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和规模大小,对环境污染进行管控,我国开展了污染源普查工作。
由于普查工作的复杂性和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其质量的控制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污染源普查质量的控制措施展开讨论。
一、建立完善的污染源普查标准体系污染源普查工作是对整个环境监测体系的一次全面检验,对于提高环境监测的精准度和真实性至关重要。
需要建立起符合国家环保法规的污染源普查标准体系,并且要根据全国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修订和完善。
只有建立起严格的标准体系,才能确保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从而提高普查工作的质量。
二、加强污染源普查技术手段和设备的更新换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污染源普查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和换代。
在进行普查工作时,应该选择最新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比如遥感技术、无人机等,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发现和监测污染源。
只有使用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才能提高普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加强污染源普查人员培训和素质提升污染源普查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这就要求污染源普查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只有提高污染源普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才能确保普查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应该加强对污染源普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使其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战能力,从而保障普查工作的质量。
四、强化污染源普查数据的质量管控污染源普查工作涉及到的数据很大,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直接关系到普查结果的可信度。
需要对普查数据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建立起相应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和流程。
要严格把关每一步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录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只有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才能保障普查工作的质量和可信度。
五、加强污染源普查数据共享和公开透明普查工作取得的数据属于公共资源,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对策及建议作者:岳虹岳志强曾维庆等
来源:《云南农业》 2019年第6期
岳虹岳志强曾维庆等
农业污染源普查是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
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点多、面广、数据量大,对普查数据质量要求很高。
但在国家的质控手册上,对几个农业污染普查数据质控关键点没有明确的技术要求或者要求不详细、完整。
本文结合实际的普查工作经验,对影响污染普查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并提出对策及建议。
农业污染普查的区域主要是农村。
农村社会具有分散性、种植、养殖品种差异大、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统计台账资料不全、调查的季节性强等特点,增加了农业污染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的难度,对农业污染普查数据质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实施技术标准和手册》对农业污染普查数据原则是“全流程、全要素、可追溯”;《关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选聘及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普查员、指导员选聘的要求及职能职责。
上述两个技术文件,在调查样本的选择上、工作人员的选聘上要求过于简单,数据采集过程质控技术要求不完整。
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调查样本、普查工作人员、数据采集到审核等质控每个环节都是缺一不可。
对污染普查数据质量,影响也是同等重要,没有主次之分。
要真正做到农业污染普查数据有一定的广泛性、代表性并能客观反映当前的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在今后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及各种农业活动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必须对现有农业污染数据质控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
一、农业污染普查数据质控的意义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农业污染源普查目的作了明确阐述,主要是掌握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种植、养殖业产生的污染类型,产生量的排放及去向,获取各方面的数据建立相应的资料、信息库便于监管,为优化农业布局,指导产业结构调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绿色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所以可靠、准确、高质量的污染普查数据,不但能真实、客观的反映现阶段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还能为政府决策和管理者正确地把握形势,客观地剖析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作出科学的农业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二、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质控技术存在的问题
《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实施技术标准和手册》对农业污染普查数据的质控作了一定的要求,原则是“全流程、全要素、可追溯”,核心内容是进度控制与进度保证和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工作重点:一是各级农业污染源普查机构逐级开展资料查验;二是对数据收集过程进行复核。
《关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选聘及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聘在条件上、职能职责等内容上作了简单的要求。
这两个文件在技术上都存在:
(一)调查样本问题
《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实施技术标准和手册》2.2、2.4两个章节中,对样本提出“在按一定程序从总体中抽取的一组(一个或多个)个体(或抽样单元)。
筛选条件为“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地膜、秸秆等各专题的调查对象需要满足的调查条
件”。
对调查样本要求极其简单,导致普查员在选取调查对象时,技术性不强,随意性大。
在
种植业的实际普查工作中就存在同一区域出现几个典型地块模式被普查的问题。
(二)数据现场填报质控的问题
《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实施技术标准和手册》4.2章节中,对现场数
据采集阶段技术要求基本满足现场数据采集的质控要求,但是在具体的技术要求上表述复杂、
不清晰,存在一个重要的缺陷是对现场数据填报的数据间逻辑关系没有要求。
在5.2 这个针对
数据采集阶段的质控的章节中,明确了数据的质控原则。
在实际工作中,这种现场填报技术要
求跟质控要求的不一致,导致普查员在这个环节填报的数据错误率很高,修改频次多,严重影
响了填报的数据质量和工作进度。
(三)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选聘问题
在《关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选聘及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普
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选聘主要是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二是熟悉当地基本情况;三是责任心强。
由以上可以看出,国家对污染源普查人员的要求偏低,特别是在专业上竟
然没有要求。
此次污染员普查涉及的农业生产技术面广、技术知识点多、填报数据量大、数据
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求高,“两员”的专业素质决定了填报数据的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非专业
的普查员填报的数据问题很多,数据质量差且进度慢,增加了后期普查指导员的审核工作量。
三、数据质控技术理论模型及建议
基于存在的问题,根据《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实施技术标准和手册》
的要求及实际入户普查工作的情况,提出影响普查数据的因子构建理论框架(图1)。
影响污染普查数据质量的因子主要有:普查样本、合格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普查过程
的普查数据管理以及普查结束后的数据审核工作。
数据质量控制是指对上述4个层面多个影响
数据质量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最终达到质控的要求。
选择的普查区域和养殖场(户)要合理,并全面代表该区域种植模式和养殖的水平。
精准确定普查对象,主要是需要考虑该农户在普查
区域的种植、养殖水平情况,年龄结构、受教育水平。
选定的普查对象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广
泛性,能真正的反映出该区域种植、养殖情况,最后得出的数据能真实的反应该地区的农业活
动对环境的影响。
选聘合格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要求在工作中,普查员要掌握当地种植、
养殖情况,熟练掌握各调查表的指标的解释及其间的逻辑关系。
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对被调查
对象表述或者普查员自己填报的错误要能正确识别,提高填报的数据质量和数据质控工作。
数
据管理是指在填报中和填报后的数据审核中,发现错误的数据、提高数据正确率。
因此要根据影响因子来验证和修正、完善该理论框架。
(一)普查样本选择
在选择调查样本时,要根据典型调查区域分布的均衡性、调查对象的精准性两个条件来确定。
对以上两个条件进行分类和归纳,可以分出2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表1)。
在具体的工作中,不仅要根据调查的具体要求,确定不同的调查对象,还要依靠以下指标对调查的对象做出一定的评判。
(二)普查员、指导员的选聘
污染源普查数据的采集工作主要是靠普查人员完成。
普查人员的业务素质、专业水平决定了数据的采集质量。
农业污染普查中,涉及种植、养殖等多个行业,指标内容多,技术要求高。
要想完整、正确的填报种植、养殖户提供的数据,保证数据质量。
要达到4.2.数据采集阶段和5.2针对数据采集阶段质控的技术要求。
在国家对“两员”选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以下要求(表2)。
(三)数据质控
1)数据填报。
质控手册上在该阶段的质量保证目标是:程序规范、样本有代表性、信息充分、有据可依、减少失误。
在技术的细节上是根据上述原则来制定的。
质控手册在4.2.2章节的质控要求偏低,跟整个污染普查的质控要求不匹配。
但是在4.2.3章节要求又提高了一个量级,很不科学。
分析原因主要是《关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选聘及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调查人员的低要求跟数据质控的高要求相矛盾导致的。
为了提高数据质量、减少填报数据的错误和后期数据审核的工作量,在此要提高数据质控要求,技术上跟针对数据采集阶段质控要求相一致。
即按照填报数据真实性、准确规范性、完整性、一致性的要求进行现场数据质控工作。
但是在现场的数据填报中对数据真实性、准确规范性、完整性、一致性的要求与针对数据采集阶段质控要求有所不同。
根据技术要求,可以分为4个要求8个影响因素(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