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九单元 溶液复习 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ppt复习课件(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ppt复习课件(34页)

第九单元┃ 溶液 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室温下向一定量水中逐渐加入食盐晶 体,并用筷子搅拌,当加到一定量时发现食盐不再溶解了,此 时的溶液我们将它称为________ 溶液,若还能继续溶解食盐晶 饱和 不饱和 溶液。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量都会 体,该溶液称为__________ 不饱和 使原来的饱和溶液转变为__________ 溶液,因此说溶液的“饱 一定温度 和______________ 一定量溶剂 和”或“不饱和”必须指明____________ 。 当改变外界条件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如对大多数固体物质来说:将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 加溶剂、升高温度 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 降低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 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化学·新课标(RJ)
第九单元┃ 溶液
化学·新课标(RJ)
第九单元┃ 溶液
分散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_________ 均一的、 1.一种或几种物质________ ______ 稳定 的混合物,叫作溶液;溶液是由________ 溶质 和________ 溶剂 两 混合物 部分组成的,由此推知溶液属于__________( 填物质分类),溶 溶质 质量+________ 溶剂 质量。 液的质量=________
(量取)、溶解,需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 ____________________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 等。 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新课标(RJ)
第九单元┃ 溶液
典例1:溶液的概念、组成及性质
例1

第九单元 溶液(复习课件)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第九单元  溶液(复习课件)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A.碘酒溶液
B.生理盐水
C.过氧化氢溶液
D.葡萄糖注射液
典例精讲
【答案】A【解析】A、碘酒溶液中碘单质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故A符合题意;B、生理盐水中,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故B 不符合题意;C、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是溶质,水是溶剂, 故C不符合题意;D、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是溶质,水是溶剂, 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新课讲解
溶解度曲线应用2:溶质和溶剂质量的比较 1. t4℃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A、B、C的饱
和溶液,需溶质质量大小为:A__>__B_>__C____; 2. t4℃时,分别用等质量的A、B、C配制成饱
和溶液,需溶剂质量大小为__C__>__B_>__A___; 3. t4℃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所
典例精讲
例2.(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 确的是( ) A.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打开汽水瓶盖后有气泡冒出,主要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 溶解度减小 D.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典例精讲
【答案】A【解析】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混合而成的均一、稳 定的混合物,符合题意;B、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是常温下, 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是稀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常 温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是浓溶液,不符合题意;C、打开汽水瓶 盖后有气泡冒出,主要是因为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不符 合题意;D、溶液是透明的,但是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 是蓝色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
典例精讲
【答案】D【解析】A.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比硝酸钾大,则将等质量的氯化钾 和硝酸钾加入100g水中,氯化钾溶解的多,而图中乙烧杯中有固体剩余,说明是 硝酸钾,则甲烧杯中的溶质为氯化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t2℃时,硝酸钾的溶 解度和氯化钾相等,则将温度升高到t2℃时,乙烧杯中也没有固体剩余,该选项说 法不正确;C.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硝酸钾受温度影响 比较大,则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该选项说 法不正确;D.降温时,硝酸钾溶解度减少的比氯化钾大,则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 化钾的饱和溶液由t3℃时降温至t2℃时,硝酸钾析出晶体比较多,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复习课件(共3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复习课件(共37张PPT)

2、特征 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我会解答: zxxkw
学科网
1、一瓶长期存放的学茅科网台酒,若倒出第 一 杯酒其酒精
度为54度,那么倒出第二杯酒的酒精度为( )
A大于54度
B小于54度
C等于54度
D无法判断
2.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KNO3溶液放置一年时
间后, KNO3将( )
A会沉降下来
B不会分离出来
数减少一zxx半kw ,应加学入科网 水的质量为
g100
学 科网
解:(1)设蒸发掉水的质量为x,或加入氯化钠的质量为为y
100g×10%=(100g-x) ×20% 100g×10%+y=(100g+y) ×20%
x=50g
y=12.5g
(2)设为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一半,应加入水的质量为z
100g×10%=(100g+z) ×5%
• 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 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知识回顾
3、气体的溶解度 是指该zxx气kw 体在压学强科网 为101kPa,一定温度时,
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学 科到网 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规律
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随 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
Exercises
C会浮上水面
D不能确定
知识回顾
溶解时的热效

zxxkw
学科网
扩散学 科(网吸热)
溶解过程
水合(放热)
二者的相对大 小决定热效应
◆溶解时的能量变化
1.扩散吸热 > 水合放热时,溶液温度降低; 2.扩散吸热 = 水合放热时,溶液温度不变; 3.扩散吸热 zxxkw < 水学科合网 放热时,溶液温度升高。

第九单元溶液复习课件-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共33张PPT)

第九单元溶液复习课件-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共33张PPT)
②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不大(如NaCl)
③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如Ca(OH)2)
4.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难(不)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 . .
0.01g 1g
10g
20℃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S >10克 10克~1克 1克~0.01克 <0.01克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
温 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 溶 解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度/g
【实验用品】 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胶头 滴管。氯化钠、蒸馏水。
思考
如何配制50克6%的NaCl溶液 在实验操作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左“物”右“码” 选用适合量程的量筒 注意药品的名称
托盘天平使用
注意事项:
(1)使用前要调零 (2)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称量纸 (3)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4)用镊子夹取砝码应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 (5)称量完毕应将砝码放回盒中,游码归零
答:略。
或= 150kg ×(1-16% )=126kg。
例2: 化学实验室现在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 用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 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
分析: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解: 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 50g× 98%= x × 20% x=245g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 钾的质量为31.6克;
20℃时,100克水中溶了31.6克的硝 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该饱和溶液中: m溶质:m溶剂:m溶液= 31.6g:100g:131.6g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复习:第9单元《溶液》ppt课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复习:第9单元《溶液》ppt课件

4.分类。 (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 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____________;还 饱和溶液 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_____________不_。饱和溶液 注意:蒸发溶剂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不一定是___________浓_,溶不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 ____稀__溶__液____。同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 液的浓度_______大_____。
第九单元 溶 液
一、溶液 1.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________另__一里种,物形质成________ 、 ___稳__定___的_______混_物合叫做溶液。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 ___溶__剂___,被溶解的物质叫做________。 溶质 溶质可以是______气__体、________或固__体______,但没液有体被溶 解的物质不是溶液的一部分,不能认为是溶质。溶剂通常是液 体,不指明溶剂的溶液其溶剂是水。
八、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固体配制。 以配制 100 g 15% 的氯化钠溶液为例,如下图所示:
(1)实验步骤。 ①计算:100 g 此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________ g,溶 15 剂质量______8_5_ g。
②称量、量取:用_______托_盘__天称平取氯化钠,用____________100 mL 量筒 量取______8_5_ mL 水。
均一
2.特征。 溶液具有_____均__一_性、________性稳,定是________物。混合 3.组成。 溶液由______溶__质和________ 溶组剂成。一种溶液中只有一种 ___溶__剂___,可以有多种________。溶质 注意:在溶液里的反应,一般是________参加溶反质应。

人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溶液单元复习.PPT(27张ppt)

人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溶液单元复习.PPT(27张ppt)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浓硫酸
D.硝酸铵
10
要点2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 自主学习: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 _一_定__量__溶__剂_ 中加入某种溶质, 当溶质 不__能__继__续_溶__解__ 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 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不__饱__和__溶_液__ 。 2.判断依据:
• 小组交流:
①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吗?为什么?
不一定,如水等
②溶液一定都是无色的吗?为什么? ③不溶一质定一,定Cu为SO固4溶体液吗为,蓝为色什,F么eC?l2溶液为浅绿色,FeCl3溶液为黄色。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④水是唯一的溶剂吗?为什么?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做溶剂。
低,如__硝_酸__铵__等。 (2)放热:一些物质溶解于水后,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升
高,如_氢_氧__化__钠_等。 (3)吸放热不明显:多数物质溶解于水后,整个过程中溶液
温度变化不明显,如氯化钠。
•【特别提醒】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通常会引起密闭容器中的 压强变化。
【针对训练2】
1.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 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 可能是 ( ) D
【针对训练5】 1、 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A.t1℃,将A、B、C各a g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
拌,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B. t2oC时,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t3℃时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B > A > C。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九单元 溶液复习 课件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九单元  溶液复习  课件

⑵乳化作用:( 洗涤剂 )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 细小的液滴 )使油不再分层的现象;其特点是
能( 稳定存在
)。
基础知识自主梳理
二、溶质的质量分数
1.溶质的质量分数
⑴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溶质质量 )与(溶液质量
⑵公式:
溶质质量
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 ×100%
②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质量+( 溶液)质质量量 =溶质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体积、密度 的关系
溶液的质量 = 溶液的体积 × 溶液的密度
溶液稀释Leabharlann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应

溶液配制 ⑴实验用品: 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药匙。 ⑵实验步骤: 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
溶质的)质量分数
对应训练
• 某化学活动小组需要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和锌粒反 应来制取氢气,但实验室现有的是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 试计算: ⑴将10g浓硫酸配制成所需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多少?
同学们再见
答:氯化钠称多了、水量少了等。
对应训练
• 小华实验操作考试的题目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并测定其酸碱度。 考试时,小华进行了入下图所示的操作。
⑴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a:( 玻璃棒 ); b:( 药匙 )。 ⑵以上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⑶上图所示的操作中,若c中砝码的质量为10g,有游码的读书为3.5g,则碳酸钠的 实际质量为( 6.5 )g。 (4)小华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再进行试验,则测得溶液的 PH(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y
98÷(20g×19.6%) ×19.6%=2×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复习
知识回顾
一.溶液 1.概念 : 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质 )分散(溶解)到
另一种物质 (溶剂)里所形成的均一、 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溶剂和溶质 固、气+液溶液 , 液为剂。 液液互溶 , 多为剂。 水多水少 , 水为剂; 不指溶剂 , 总为水。
知识回顾
3.特征 均一性: 各部分浓度和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外界条件(温度,压强,溶剂量)不变
好题回放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肯定是较浓的溶液
C、饱和溶液肯定要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要大一些
D、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叫饱和溶液
2. 某同学用37﹪的浓盐酸配制一定质量5﹪的稀盐酸, 在量取浓盐酸时,对量筒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结 果他配制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5﹪相比( B )
④悬浊液: 小固体分散(不溶解)到液体中形成 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静置后固体下沉。
乳浊液: 小液滴分散(不溶解)到液体中形成 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静置后两液体分层。 洗涤剂(如:洗洁精,肥皂等)具有乳化功能,使 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随水一起流走。
知识回顾
4.溶解时的热效应
溶解过程
扩散(吸热) 水合(放热)
饱和溶液
记准
升温、加溶剂
特殊溶质:Ca(OH)2
不饱和溶液 升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饱和溶液 降温、加溶剂
练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里,形成均一的溶液.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酒精和水以任意比例互相溶解时,均称为酒精的水溶液. D、植物油溶于汽油中形成不稳定的乳浊液. 2.如图所示,向试管中的水中加入下列某物质后,U形管中原来相
巩固练习
4.观察右图,有一烧杯装有某种液体,液面上漂浮 有一木块,烧杯底有少量该液体所含溶质的未溶 物,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液体是Ca(OH)2 溶液,
杯底是未溶的Ca(OH)2固体, 现在对杯底加热,木块如何变 化? 下降 (填上升或下降,下同) (2)若该液体是KNO3溶液,杯底是未溶的KNO3固体,
平的红墨水液面出现了左高右低的水位差,则该物质可能是( C )
A.苛性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活性炭
练习
3.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B )
A.20℃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 B.20℃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取少量溶液降温至10℃有固体析出. D.取少量溶液至50℃无固体析出.
2.固体的溶解度(S)
(1)概念的理解:
抓四点: 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 ②标准:100克溶剂 ③状态:饱和状态 ④单位:克
(2)与溶解性的关系
S(20℃) ∕g 0
0.01
1
10
溶解性 不(难)溶 微溶 可溶
(3)影响因素
内因
溶质的性质 溶剂的性质
外因: 温度
易溶
(4)表示方法
①列表法
②溶解度曲线
练习
1.下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 高于t1℃ 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2) 高于t2℃ 时,A、C、B三者溶解度是按由大到
小的顺序排列;
(3)A,B,C三种物质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变小的是 B
溶解度
A
C
t1 t2
B 温度
2. 在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克.在20℃时,把20克
二者的相对大 小决定热效应
知识回顾
二.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不能 (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
条件下这种溶质的饱和(不饱和)溶液。
强调
讲溶液饱和或不饱和,一定要 指明温度,溶剂质量和溶质。
知识回顾
2、相互转化
一般规律:
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不饱和溶液
曲线上的点: 该点温度下的溶解度 点
交点: 两物质在该点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线: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曲线下面: 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面 曲线上面: 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有晶体)
知识回顾
3、气体的溶解度 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
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规律
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随温 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
现在对杯底加热,木块 如何变化 ?___上__升____
知识回顾 四、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步骤
仪器
计算
称量
固体: 托盘天平,药匙 液体: 量筒,胶头滴管
溶解 —— 烧杯,玻璃棒
装瓶贴标签
注意:结晶水合物形成溶液时,无水部分作溶质。 如:取25g蓝矾(CuSO4 ·5H2O)完全溶于75g水中配制硫酸铜 溶液时,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ω (CuSO4)=(25g × 160/250)/(25g+75g) ×100%=16%
4.有下列物质:①牛奶;②无水酒精;③澄清石灰 水;④泥水;⑤向澄清石灰水中通人少量二氧化碳后 静置过滤所得的液体;⑥锌溶解在适量的稀硫酸中形 成的液体,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③ ⑤ ⑥ ,溶液中 的溶质分别是 Ca(OH)2 ,Ca(OH)2,ZnSO4 。
知识回顾
三、溶解度 1.溶解性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 力叫做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和 溶剂的性质,温度和压强等有关。
时,溶液长时间放置,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 出来。 注意: ①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透明不一定无色。 例如:Cu2+ 溶液是蓝色,Fe2+ 溶液是浅绿色, Fe3+ 溶液是黄色,MnO4- 溶液是紫色。
知识回顾
②溶液质量等于实际溶解的溶质和溶剂质量 之和,但体积不等于二者之和。
③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而形成 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的生成物。
NaCl投人到50克水中充 分溶解后,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 确的是( A ) A.制成了70克饱和溶液 B.制成了68克饱和溶液 C. 有18克NaCl发生溶解 D.还剩余2克固体NaCl(未溶解)
3.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
小的是( C )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冒 出. B.喝下汽水时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 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 . 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游出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