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绘画与音乐艺术理论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绘画与音乐艺术理论论文

著名代表作品有《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等,

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范宽的绘画风格被历代画家

竞相模仿,现当代画家依然在画风上会受到范宽绘画风格的影响,其

影响不仅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绘画历史中也非常突出。在范宽的作

品中,《溪山行旅图》最为著名,这幅作品也在中国绘画史上颇具影

响力。《溪山行旅图》轴,绢本,是由两块宽约52厘米的绢丝拼成,画

幅长206.3厘米,宽103.3厘米,画作上方题有“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董其昌观”十四字,此画还得到了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的题跋,现

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从画面上看,巍峨巨大的峰峦平地矗立,占

有三分之一的画面,矗立在画面正中,顶天立地,壁立千仞,具有撼

人的视觉冲击力,历代观者很少不为其雄伟威重,浑厚坚实的浩壮之

气所震慑。山头灌木丛生,结成密林,状若覃菌,两侧有扈从似的高

山簇拥着,把大山刻画得坚实与传神。树林中巨石纵横,有楼观微露,从外形看上去像是道观,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是道教名山,此楼如是宗

教建筑也在情理之中。在岩石和上方的树林之间出现了一条曲折蜿蜒

的夹杂着泥泞的山路,小丘与岩石间一队商旅驮队正沿路艰难行进。

走在前面的是一个手拿鞭子的人,此人坦露上身,腰中系着黑色的腰带,头部向后扭着,似乎在招呼同伴紧跟队伍,四头毛驴紧随其后,

身托重物,步履矫健,队伍最后的人头裹包巾,手拿鞭子,背后扛着

货物。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画中在静谧的山野中仿佛使人听到

水声和驴蹄声。细如弦丝的瀑布一泻千尺,潺潺的溪声在山谷间回荡,景物的描写极为雄壮逼真。全幅山石以密如雨点的墨痕和锯齿般的岩

石皴纹,刻画出山石浑厚苍劲之感。整个画面充满幽深、静谧和伟大

的气象。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之所以给人以雄伟壮观,天人合一的

和谐意境,不是以描绘人物的渺小来凸显山的巍峨,关键是在于对近

景的处理。作品中近景的逐渐推远,在每一层次的转折处都处理得微

妙精准,使得一层比一层远,到达主峰山麓时,已经缈不可测。当人们

的视觉从极度虚远的山麓再转向画面中的主峰时,主峰那种由远及近

的撼人视觉冲击力就由此产生了。人们越是能体验到山麓的虚远,越

是能够感受到山体的无限之大,体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刘道醇

在《宋朝名画评》对《溪山行旅图》大为赞赏,并列为神品,谓:

“宋有天下,为山水者,惟中正与成称绝,至今无及之者”,“范宽

之笔,远望不离座外”,“范宽以山水知名,为天下重”。《宣和画谱》评价《溪山行旅图》“恍然如行山阴道中”,使人感觉身临其境

一般。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令其爱徒王时敏将此图缩小临摹,精心与

其他作品装订成册,以便传播。郭若虚对《溪山行旅图》赞赏有加,

把范宽、关同和李成列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的“三家山水”。《平生壮观》中评价:“山头直上,而接于水涯。不作琐碎断续之状,俯视但一气焉。树石简略,设色深沉,真大手也。谛视此本,则举世

所谓宽者,不足记也”。徐邦达评:“此图绢本,墨笔画,浓重粗壮,气象雄伟”。徐悲鸿对此画更是推崇:“中国所有之宝,故宫有其二:吾所最郭熙的《早春图〉,画中峰峦叠嶂,流泉飞瀑,林木参差,行

人隐于山中,整幅画淡且润,包含早春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生机。

画中的蟹爪树枝用笔柔韧挺健,秀拔舒展,山石以卷云皴和披麻皴相

结合,虚实相生,浓淡相宜,轻岚薄雾的早春景象跃然纸上,扑面而来。应物象形倾倒者,则为范中立的《溪山行旅图》,大气磅礴,沉

雄高古,诚辟易万人之作,此幅画系巨帧,而一山头,几占全幅面积

之二,章法突兀,使人咋舌,全幅整写,无一败笔,北宋人治艺之精,真令人拜倒”。《溪山行旅图》是涵盖范宽独到笔墨技法的经典之作,此画在当时乃至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礼记乐记》论音乐起源时,则明确指出:“凡音之起,由人心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在我们民族的审

美心理结构中,是把宇宙境界与艺术意境视为浑然一体的同构关系,

是一种生命形式,中国传统音乐所表现的对宇宙境界的体验就是一种

生命律动的体验,而音乐意境恰恰就是这种生命律动的表现。《乐记》的“音由心生”的观点,则强调心的作用,重视内心感悟的审美取向,认为音乐意境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现象,一种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中

国传统音乐在长期的发展中因独特的审美取向,展现出优雅美妙的生

命弦律。在每一个社会、每一个历史时期,音乐在各民族的日常生活

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古代,音乐是最为发达的一门

艺术,是各门艺术的中心和源泉,因此《乐记》中的“物感说”既出,便成为包括“意境”在内的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范畴和主体精神。作

为六朝时期卓越的文论家,刘勰主张“情以物兴”,“物以情观”,

认为由感物抒情,必然会导致物情相观,心物交融,基本提出了关于“意境”的概念和内涵。与刘勰同时期的诗论家钟嵘,在《诗品序》

篇首即讲:“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

论诗,极推崇诗的“滋味”,钟嵘所说的“滋味”,指的就是诗的形

象和感情。他除了强调“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之外,更

看重感情与形象的有机融合即意境的创造,这从他评论范云和丘迟诗

作的见解中可窥斑知豹。刘勰和钟嵘,一个论文,一个论诗,各自都

承袭了《乐记》的“物感说”的观念,可见《乐记》的“物感说”为“意境说”美学概念的提出做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中国古代的

音乐一般是以追求幽婉深邃、淡泊含蓄,虚实相生和意象共存为最高

艺术境界。在“意境”理论提出之前,中国的古琴音乐已经在作品中

呈现出含有深刻意蕴的“意境”,特别是以山水创作作为题材并形成

独特“意境”的音乐作品要比文学与绘画作品出现的早的多。如后世

传诵的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早在《吕氏春秋》和《列子汤问》等文献

都有记载。《列子汤问》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风俗通》亦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而意在高山……倾之间,而意在流水”,“及其所通达而用事,则著之于琴以抒其意。”曲中表现“意在

高山”“意在流水”“抒其意”,可见古琴是作为一种寄意的表现方式

来到达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中国古代及传统的音乐意境的风貌完全

可以从古琴这门艺术中找到阐释。古琴艺术是一种儒道思想相互融合

的艺术,在古琴音乐中既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温柔敦厚、平和雅正,

又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顺应自然、大音希声与清微淡远。古琴曲采用

的是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正五音,而在《乐记》中

的说法则为: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这五音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