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林下种植及开发利用技术

合集下载

刺五加育苗与栽培管理技术

刺五加育苗与栽培管理技术

Z a i p e i j i s h u本文从播种、田间管理、栽植管理方面总结了刺五加栽培管理技术,旨在为广大林农提供技术参考。

刺五加又名刺拐棒,为五加科刺五加属落叶灌木。

根、茎、皮可入药,植株皂甙含量高,有“木本人参”之称,能祛风湿、健筋骨,可治风湿痛、遗尿、四肢不遂等症,还可调节神经机能和血压等,是重要的药材资源。

种子可榨油、制皂,刺五加还可食用,幼芽和嫩叶炒炖做汤均可,是十分珍贵的绿色菜肴。

刺五加通常高1米-2米,高达5米。

树皮浅灰色,纵裂,密生细刺。

一、播种育苗1、选地、整地、施肥育苗地选择排水好的阴坡和半阴坡,土质较肥沃的沙壤土为宜,ph值6.0-7.5,并且种植前要清场整地,做到既能排又能灌,地要平,土要碎。

秋翻春耙,做成高床,床高15-18cm,床面宽为1m,底部宽为1.4m,床长为10m-30m均可,床间步道宽为40cm。

翻地前每667m2施入腐熟农家肥6m3左右和甲拌磷1-2Kg 拌200倍土,均匀撒于地表。

耙后做床前每667m2施入过磷酸钙30kg、复合肥30kg。

2、种子采集与催芽处理9月中下旬采集成熟、饱满均匀的果实,用清水浸泡2-3d,捣烂浆果,漂洗去除果肉、杂质。

3、播种(1)土壤消毒:播种前在做好的床面上每667m2用菌虫速杀50%可湿性粉剂2kg或用五氯硝基苯2.5kg,混拌细河沙200倍均匀撒于床面进行土壤消毒。

(2)时间:一般在4月末-5月初,当土壤5cm深处土温稳定在10℃或者气温不低于5℃时即可播种。

(3)播种量:种子纯度达到90%,发芽率60%,每667m2播种量为15kg(湿种)为宜,产苗量为2万株/667m2。

(4)播种方法:以条播为主,先将消毒后的床面用耙子搂平,顺床开沟,行距15cm-20cm,每床4-5行,沟深2cm-3cm,然后将种子按床等量分开,均匀撒入沟内,覆土1cm-2cm,然后用木磙子镇压1次,播后立即浇水,并盖上草帘遮荫。

二、田间管理1、浇水播后出苗前要采取少量多次的浇水方法,保证床面湿润,时间应在温度较低的早晚进行,避免天气晴朗温度较高的中午。

刺五加的栽培和管理

刺五加的栽培和管理

刺五加的栽培和管理刺五加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具有降血脂、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多种药用功能。

种植刺五加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刺五加的栽培和管理方法。

一、土壤选择刺五加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性良好的土壤中。

最适宜的土壤 pH 值为 6.5~8.0。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尽量选择土质疏松、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积水和积冻。

二、种子播种刺五加的播种时间一般为春季,适宜气温为10~20摄氏度。

播种前,需将种子进行浸水,让其充分吸水后再进行播种。

播种密度一般为每亩 10~15公斤,播种深度约为种子直径的 1~2倍,播后压实土壤并覆盖稀薄的松针屑或稻草,有利于保持土壤湿润和气温适宜。

三、施肥刺五加生长期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在播种后需进行适量的施肥。

一般而言,播种后的第一个月,每隔 7~10天施一次腐熟有机肥,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

生长季节,可适量施入复合肥或者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肥料,有利于提高幼苗的抗病能力和生长速度。

四、灌溉管理刺五加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在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壤湿润。

一般情况下,生长季节每隔 3~5天浇一次水,每次浇水量应适量掌握,以避免土壤积水。

雨季应及时排水,避免积水对刺五加的伤害。

五、病虫害防治在刺五加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关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枯顶病、叶枯病等,而常见的虫害有棉蚜、蚜虫等。

在发现病害和虫害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菌剂、杀虫剂等,有利于保持刺五加的生长健康。

六、修剪管理在刺五加生长期间,需要定期对植株进行修剪,有利于促进分枝生长和顶部生长,提高植株的产量和品质。

修剪时应选择晴天进行,将生长过密或者生长不良的枝条修剪掉,保持植株的平衡生长。

七、收获和加工刺五加一般在生长 3~4 年后进行收获,适宜的收获期为每年的 7~8 月。

在进行收获时,应选择早晨或者晚上进行,以避免植株中的有效成分被太阳光分解。

收获后,需要对植株进行晾晒或者蒸汽处理,以保持其药用成分的稳定。

刺五加药用价值及育苗栽培技术

刺五加药用价值及育苗栽培技术
பைடு நூலகம்
1 、 种 子 育 苗 ( 1 ) 种子 的采 集 、 调 制 及 层 积
刺五加果实 8月下旬开始成熟 , 在 9月上中旬分别采集长梗 五加 、 短梗五加的成熟球果。 采收 的球果应立即入容器中揉搓 , 用 清水 清洗 , 漂净果 肉、 果皮 、 瘪种及 杂质 , 将沉 于容器底部 的种涝 沥 干水分 , 置 于 背 阴 处 理 的 违 席 上 阴干 , 不 得 暴 晒 或 用 火 烘 1 、 特征 。 刺 五加 是多年生落叶灌木 , 株高 1 ~3米 。 根茎发达 , 起, 呈不规则 圆柱 形, 表面黄褐色或黑褐色 。它的茎及根都具 有一股 干 。 特异 的香气 。 茎枝通常密 生细长倒刺 , 有的时候也少刺或没有刺 。 于1 1月下旬或 1 2月上旬 ( 播种 前 l 7周) 用清 水浸种 4 d, 叶是 掌形状状 的复 叶, 互 生, 叶柄有细刺 或疏毛 ; 小 叶 5枚, 椭 圆 每 天换水 , 再用 5 0 ×1 0 % 的赤霉 素液浸种 4 d后 捞 出, 混 3倍细 状 倒 卵 形 到长 圆 形 , 叶背 面 沿 叶 脉 有 淡 褐 色 刺 , 边 缘 有 锐 尖 重 锯 河沙拌均 。先进行 2 个 月的暧湿处理 , 然后转入冷湿处理 , 2个后 齿, 小叶柄被是褐色毛 。伞形花序单 个顶 生或 2 ~4个聚生 、 花多 将种 子取 出, 置温棚 中处理 3 ~5 d , 当有 3 0 % 的种子裂嘴 吐 白时 而密 ; 花 萼无 毛 , 有不 明显 5齿 或几无 齿 ; 花瓣 5 , 黄 白色 , 卵形 。 即可 进 行 播 种 。 核果 为浆 果状 , 近 球形 或卵 形 , 紫 黑色 , 干 后具 明显 5 棱 。种 子 ( 2 ) 播种育苗 4 ~5个 , 薄而 扁 , 新 月形 。花 期 6 ~7月 , 果期 7 ~l O月 , 种子 在 在时 间上 , 4月下旬至 5 月上旬 可 以播种 。刺 五加 播种地要 9 ~l O月成熟 。 施足基肥 , 结合翻 地每 公顷施用腐熟厩肥 7 5立方米。 要求床上土 2 、 生长环境及适宜气候 。刺 五加适宜生长在土 壤较为湿润 、 细, 床面平整 。在 已经 做好 的苗床上按照行距 2 0厘米 , 开启宽 5 腐殖质层深厚 、微 酸性的杂木林下及林缘 ,种植在 排水 良好 、 疏 厘米 的沟 , 沟深 3 厘米 , 播种 以后需要覆土镇压。 如果有条件 的应 松、 肥沃的夹沙土壤 中最好 。其对气候要求 不严 , 即喜欢温暖 , 又 该覆盖草帘 , 并适 当量浇水 , 这样用来保持床 面湿 润。 播种量视种 能能 耐得住严 寒: 喜欢 阳光 , 也能耐得住轻微荫蔽 。 子质 量而 定, 一般 刺五加 种子成 熟度只有 5 0 % 左 右, 播 种 时根据 但是还是 以夏季温 暖湿 润多雨、 冬季严 寒的大陆兼海洋 性气 种子优 良成熟度确定 , 一般 要求每平方米 出苗 1 5 0  ̄2 0 0株 , 也就 候最佳 。刺五加有 极强 的生存能力, 无 需太 多的管理而且病 虫害 是每沟约有 4 0 粒优 良种子就可 以了。 发生也少 , 容易栽培成活 。 刺五 加虽然耐寒 , 但幼苗 出土时易遭晚霜 冻害 , 出苗后应 严 3 、 产量效益 。根据 我们 目前 调查结果分析 , 按每亩 保苗 1 1 1 0 防晚霜冻 。 ( 3 ) 田 间管 理 株计算 ,刺五加定植第 二年 每亩可产嫩 叶 3 3 0千 克,果实 1 5千 克, 按 目前市场价格嫩叶每公斤 2元钱 , 嫩茎每 公斤 6元钱 , 果实 在刺五加幼苗 出齐、 长 出 3片真 叶时可 结合 除草松 土进行 间 每公 斤 1 O元钱 计算 , 每亩 年收入可 达 2 0 0 0元 以上 , 随着 苗龄 的 苗 , 每平 方米 留苗 l 0 o ~1 5 0 株 。应视土壤墒情及浇水 。刺五加抗 增长 , 茎 叶、 果 以及茎产量将逐渐提 高, 效益更加显著 。 性较强, 播种 的幼 苗很少发生病虫害 。 二、 刺五加 的营养 及药用价值 2 、 栽 培 1 、 刺五加嫩茎和鲜 叶食用价值很 高, 每百克含胡萝素 于春季发 芽前 ( 5月份) , 按 5 0厘米 ×1 0 0厘 米的株行 距, 直 5 . 4毫 克、 核黄 素 0 . 5 2毫克 、 抗血 酸 1 2 1毫 克 、 此外 还含 有 接栽植于造林地中 。栽植后的每穴刺五加可发 出多个萌芽 , 可任 丰 富 的维 生 素 , 其嫩茎风味独特 , 清香微苦 , 是 一 种 珍 稀 的绿 色 保 其生长 。在秋季进行修剪, 每株保 留 5个左右的萌条为宜。 健疏菜 , 它可 以炝拌清炒 , 做馅煨 汤等 , 近年来 , 倍受人们 青睐, 已 刺五加虽然较耐庇荫 , 但幼苗时需充足 的阳光 。要及 时对林 地进行抚育, 割除影响刺五加生长的杂草、 藤、 灌。 成为宾馆饭店 、 家庭餐桌一道美食佳肴 。 2 、 刺 五加的根 皮及叶均可 作药用 , 根状茎 含刺 五加甙 、 异秦 3 、 收 获 刺五加幼苗定植 后, 萌条长到 5厘米 的时候时可根据市场行 皮啶 、 绿 原酸 、 白芥子醛 、 葡萄糖甙 、 黄 酮类 化合物 , 皮可加工成 五 加皮 。刺五加性温 , 味辛、 微苦 , 有益气健脾 、 补 肾安神 、 扶正 固本 情的需求 及时进行处理 , 进行摘 叶加工绿色 山菜 或茶 叶 , 秋天落 的功效。 主治胃腹胀痛、 黄疽 、 尿血、 月经不 调、 神经衰弱 、 高血压、 叶后, 可 以将将剪除的茎干销售出去。 冠心病、 高血脂 、 糖尿病 、 动 脉硬化等有 良好的疗效 。 市场根皮价格 能卖好 时, 可根据 植株丛大小 , 采用 侧面刨出。 3 、 刺五加还具有人参 的药理 作用 , 常称为“ 五加参 ” 。 在调节神 取出根以后, 要把周 围的腐殖土填平填好, 埋严踏 实, 让保 留下来 经机 能和血压 , 改善冠心病引起的诸病状优于人参久服 能增强进 的 部 分 根 系 继 续 不 断 地 生 长发 芽 。 食食欲 、 状体力 , 促 进新陈代谢 , 增 强性机 能, 提 高机体 的抗 病能 在土壤肥沃 的地块 ,刺五加茎干 的价格好 时可全 部剪 除, 不 力。 仅增加 收入 , 而且新萌发的技条长势旺盛 。 三、 刺 五 加 育 苗 及 栽 培 技术

刺五加的开发利用与资源培育

刺五加的开发利用与资源培育
12 2 保 健 功 能 ..
刺五 加是 我蠲重要 的 天然资源 , 国家二 类保 护植 蝴 贰碴 虹多 本文 柱怠缝贰 人 }
硪 瓮 成 果呐 基如 上 纯 合 当贰 的 蔽取趋 赘 提浊 了刺五加 在人工 资源培 育 方 面需要 深入 碍 免和 糠诗 蚋 景 }
开发利用与资源培育
程云 吉林 省 柳 河县 林 业局 15 0 50 5
F、 等 ,茎含糖甙量 ( G) 干重 )的0 6 .%一 15 根皮所含糖甙量为0 6 .%, .% 0 9 葡 .%, 萄 糖 、 糖 、糖 溶性 多糖 2 3 蔗 .%一 5 7 维 .%, 生素 C、维生素 E 、L一芝麻素等。果实含 刺 五 加 甙 A、C 、D、E, 溶性 多糖 、果 胶 水 和 挥 发 油 。 含 刺 五加 甙 (e t oie , 叶 Sni s sA c d B 、 C、 D 、 E、 F )等 , 六 个 齐 墩 果 酸 ( lo l ai ) 皂甙 、 萜 皂 甙 、刺 五加 O ent cd 的 c 三 甙、黄酮及金丝桃甙 ( p r )等 。 Hy ei n 刺 五 加 是 我 国 医药 珍 品 ,根 、茎 、叶 、 花、 果均可入 药。 别是刺五加所含的糖类 特 和 甙 类 正 在 引 起 国 内外 学 者 的重 视 ,认 为 多 糖 类 及 刺 五 加 甙 类 是 理 想 的 干 扰 素 ( N) 诱 生 剂 , 提 高 机 体 内 IN水 平 , I F 促 可 F 增 强机 体 免 疫 力。 12 药 用价 值 及 保 健 功 能 . 12 1药 用价 值 .. 刺五 加 可 直 接制 成 糖 浆 、 囊 、冲剂 、 胶 片 剂 、 剂 等 多种 剂 型 , 床 上 广 泛用 于神 针 临 经 衰 弱 、糖 尿病 、 脉 硬 化 、 湿 症 、风湿 动 风 性心脏病 、心血 管病 、老年慢性 支气管炎 、 急性 高 原 反应 、 在 肿瘤 综 合 防治 治 疗 中可 在 一 定程 度 上 预 防 机 体 的损 伤 。

刺五加林下无公害栽培技术

刺五加林下无公害栽培技术

刺五加林下无公害栽培技术刺五加隶属于五加科,为多年生落叶灌木,是一种药用价值较高的中草药,经常生长在林地下、林边。

刺五加的树皮、根、茎、果实等均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供药用,在咳嗽、高血压等常见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良好功效。

目前各地为了更好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生态效益和生态经济,正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产业规模,提高林农种植积极性,增加林农收入。

笔者从当地实际出发,对林下刺五加无公害种植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为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提供技术参考。

1.林地选择及整地。

刺五加为落叶类灌木植物,林下栽植的地块要求为阴坡、半阴坡,疏林地、林地的边缘地带较好,林间树种建议为针叶林、针叶与阔叶混交林、阔叶林,林分上方郁闭度以0.3~0.5为宜,不可密度过大。

林地选好后进行土壤的深翻处理,与此同时施入底肥,并浇透水1次。

宁夏地区干旱少雨,可选择新高脂膜600~800倍液等对准林地表面进行喷施,可以减缓土壤水分的蒸发、达到保水、保墒、保温目的。

林地内的杂草灌木要全面清除,灌木的高度控制在低于6厘米,枯枝落叶也要及时清理干净。

2.繁殖方式。

刺五加常见的繁殖有两种方式,即扦插繁殖、种子繁殖。

宁夏地区目前主要采取种子繁殖的方式。

①种子繁殖。

从野生的刺五加植株上采集种子,宁夏地区刺五加种子成熟的时间从9月开始,果实表面颜色转为黑色、变软,此时可收获,按照成熟度的不同可分批采收。

刺五加种子有后熟休眠的特点,因此果实采回来后要在水中浸2~3天,确保果肉与种子脱离开,之后搓掉种子外附着的果肉,并清洗干净,选择其中饱满的籽粒晾干备用。

自然条件下,刺五加种子难以萌发,需要人工创造高温环境促使种子后熟,并创造低温条件促使种子生理成熟:一是种胚形成发育始期。

此阶段温度应控制在18~20℃,42天左右种子胚芽长度一般为3~5毫米。

二是胚芽伸长生长期。

此阶段的温度应控制在15~18℃,持续28天左右种子即可出芽,之后将温度调节到10℃左右,一直到种子中的95%出芽即可。

刺五加经济林培育技术

刺五加经济林培育技术

刺五加经济林培育技术摘要:刺五加为东北地区重要的药食兼用植物,又是较好的森林地被物种,是林区发展林下经济林的首选树种之一。

本文重点论述了刺五加的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刺五加;栽培;管理;技术刺五加为五加科五加属多年生木本植物,俗称五加参、刺拐棒、老虎镣子、刺花棒等。

刺五加的根皮供药用,具有人参同样的强壮作用,故常称为“五加参”,而在调节神经机能和血压、改善冠心病引起的诸病状方面优于人参,久服能增食欲、壮体力,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性机能,提高肌体的抗病能力,特别对因脑力劳动过度所致的神经衰弱、冠心病有较高的疗效,并且长期服用无副作用。

其嫩枝皮及叶可代茶,无苦味,并有特异的清香味;种子含油率为12.3 %,可供工业用。

所以说刺五加有着的很大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

刺五加为落叶灌木,多分枝;高达1~3 m,有的可达5 m;一、二年生枝通常密生针状刺,老枝刺少;叶为掌状复叶,互生,有小叶5枚;花两性,伞形花序,具多数花,排列成球形;果为浆果状核果,近球形,紫黑色。

花期6~7月,果期8~9月。

刺五加性耐阴,喜湿润和较肥沃土壤,散生或丛生于针阔叶混交林或阔叶林内,萌发力强,构成林内常见灌木之一,在采伐迹地或林缘也常见生长。

1 苗木培育1.1 播种育苗刺五加浆果出籽率3.8 %~9.6 %,浆果出籽率的高低与年度气候、种子虫害关系很大,千粒重10.4~11.4 g。

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出苗率很低,野生主要以根孽延续种群,几乎难以找到实生苗,故有“老虎镣十年难见苗”之说。

1.1.1种子调制9月上旬刺五加浆果由绿色变为黑色,此时即可采集。

然后用手揉搓或用木棒轻轻捣碎,使浆果与种子分离,再用水选的方法将沉在水底的种粒捞出晾干,最后采用风选的方法选出饱满种粒,称重。

1.1.2种子处理采用混沙变温层积处理。

按1∶3种沙比混拌均匀,用300倍液多菌灵或百菌清杀菌剂灭菌,种沙湿度55 %左右,在20 ℃温度下处理100天左右,经常翻动浇水,观察其种胚形成情况,然后置于3 ℃~5 ℃低温处理。

刺五加的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刺五加的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刺五加的种植管理技术要点刺五加是什么?刺五加怎么种?刺五加又叫做一百针,花期6-7月,果期8-10月。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河北、黑龙江、山西等地区,根皮可祛风湿、强筋骨等。

一、选地整地选择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或者疏林地,郁闭度在0.3-0.5之间,也可以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荒山荒地造林种植。

选好种植地块后,要对地块进行全方面的清理消毒处理,将杂草、灌木清除干净,在做好消毒工作后,采用穴状整地方法,每穴大小在50×50cm规格,而造林的行间距在100×150cm,每亩控制在400-500株。

二、播种育苗每年9月份是刺五加果实成熟的时期,这时将果实采收,采收后去除杂质和劣种,再将果实放在清水中浸泡1-2天,将捞出搓去果皮和果肉,留下种子。

将种子用清水漂洗后晾干,再搅拌湿沙放在在室内越冬,待来年开春时将其取出晾晒,当有三分之一种子有裂口时,即可进行播种。

播种时间一般在4-5月,播种前将苗床浇透水,再将种子均匀的撒施在床面上,覆土1cm,再覆盖地膜或稻草保温保湿,当出苗后要及时揭除覆盖物。

当幼苗生长到3-5cm时要及时间苗,生长到10cm以上可以进行定苗。

三、栽植当幼苗生长到50-100cm时就可以移栽了,移栽时随起随栽,起苗时要带土地苗,注意不要伤害到根系,以免影响成活率。

在运输过程中药精心护理,不要幼苗受到风吹日晒,在运到栽植地方要及时进行假植,以免水分流失影响到成活率。

栽植时要将幼苗扶正,将根系舒展开,在覆土踩实,在浇一次缓苗水。

四、田间管理在幼树定植后一定要定期的进行松土除草,以免杂草或灌木影响到树苗的生长,松土能使根系生长更好。

在6月时要追施一次完全腐熟有机肥或农家肥,在根部采取放射状沟施,施肥要覆土浇水,稀释肥料,使其更易被根系吸收,还能避免肥力过浓引起的烧根现象。

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合理的进行修剪,将密枝、枯死枝、衰老枝、病腐枝和畸形枝等修剪掉,避免植株养分消耗,使其生长旺盛。

刺五加栽培技术规范

刺五加栽培技术规范

刺五加栽培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刺五加栽培的适宜条件、繁育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采收的具体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抚顺地区刺五加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标准NY5010 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3 适宜地块野生刺五加多分布在林下或林缘腐殖土中。

人工繁育、栽培应选择土层深厚的腐殖土或沙壤土、土层厚的荒山坡地、林边空地、溪流两侧为主,也可选择房前屋后的园田地或耕地.4 繁殖方式4。

1 有性繁殖(种子繁殖)4.1.1 种子的采收与处理8月下旬至9月中旬,采摘成熟变黑的刺五加果实,趁鲜时揉搓,漂洗出成熟饱满的种子。

播种用刺五加种子千粒重为10。

4—11.4克,种子用多菌灵或百毒清300倍液消毒后用3倍量的湿沙混拌均匀在10—20度左右温度下沙藏3个月,每隔7-10天翻动一次,约有50%左右的种子裂口时移至3度以下低温储藏2个月左右。

4。

1。

2 播种4。

1.2.1 选地整地育苗地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腐殖土或沙质壤土,地势要平坦、高燥。

深翻25—30厘米,施足底肥。

南北向或东西向作床,床宽100—120厘米,床高15-20厘米,床长视其地块情况,有利于灌水排水即可。

床土细碎,床面平整。

4。

1。

2。

2 播种于4月中旬播种。

播前浇透底水。

采用横床开沟条播,按行距10—15厘米开沟,沟深4—5厘米,将沟底压平,将处理好的种子撒于沟内,种子间距离2厘米左右;也可按株行距8厘米×8厘米穴播,每穴播种子2—3粒。

刺五加苗木繁育及丰产栽培技术

刺五加苗木繁育及丰产栽培技术

刺五加苗木繁育及丰产栽培技术摘要:刺五加,俗称刺拐棒、老虎撩子。

是五加科植物。

刺五加在吉林东部山区广泛分布,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

刺五加全株均可入药,其根含刺五加皂甙,根叶茎含绿原酸、葡萄糖甙、刺五加甙,果含异秦皮啶水深性多糖,根皮称五加皮,含谷甾醇刺五加甙。

药用及保健价值极大。

主要功效有补气益精,祛风湿强筋骨,补肾安神,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与人参相似。

人们近几年来已采其嫩芽叶食用,现已成为山野菜的上品。

刺五加喜温湿润环境,极耐贫瘠土壤,喜欢生长于阔叶林下,针阔混交林下及林边缘地带,是适于林下发展经济的首选药材之一。

现将其繁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关键词:刺五加;繁殖技术;栽培技术1 刺五加繁殖技术1.1 种子繁殖刺五加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出苗率很低,林区有“老虎钌,十年难见苗”之说,主要原因是由于刺五加果实虽然已形态成熟,但胚尚未发育成熟,未达到生理成熟,所以,其种子落地后即使用得到种子发育所需的条件也不能萌发,因此,就出现了刺五加实生幼苗在自然状态下极少见到这一现象。

经过多年研究,目前已解决了促进种子生理后熟和多种种子层积技术方法,为大量育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1.2 种子调制刺五加种子一般在每年9月上旬基本成熟,这时的浆果为黑紫色。

采收以后要及时对种子进行调制,将浆果搓碾,种子与果肉分开后要用清水进行多次漂洗,将沉在水汁的种子粒捞出,放在通风的暗处阴干,然后风选1次,最后选出品质上好的种子粒。

刺五加浆果正常年份出种率4.5%左右,种子千粒重10.4g-11.4g,好坏与年度气象、害虫危害程度等因素关系很大。

1.3 种子处理经实验研究证明,刺五加种子在高温和恒低温处理的情况下效果最好。

前期高温可促进种子成熟,后期低温是打破休眠的最直接的途径。

将调制后的种子称重,温水浸种24小时,捞出沥干水,按1:3的比例掺入纯净的小粒河沙,同时用1:500的50%多菌灵对种子河沙消毒,种沙湿度约55%左右,置于室内17℃-19℃温度下进行堆积,并且不定时翻动,保持种沙的湿度,观察其种胚发育状况。

刺五加育苗及栽培技术

刺五加育苗及栽培技术

刺五加育苗及栽培技术xxxxxx林业局刺五加育苗及栽培技术摘要:刺五加为重要中药材,其嫩茎叶又是味道鲜美的山野菜。

本文从种子采集、调剂、实生苗育苗、栽培、管理、采收等放苗介绍了刺五加人工栽培技术。

关键词:刺五加、栽培技术1种子育苗1.1种子的采集、调制及层积刺五加果实8月下旬开始成熟,在9月上旬分别采集长梗五加、短梗五加的成熟球果。

采收的球果应立即放容器中揉搓,用清水清洗,漂净果肉、果皮、瘪种及杂质,将沉于容器底部的种子涝起,沥干水分,置于背阴处的苇席上阴干,不得暴晒或用火坑烘干。

于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播种前17周)用清水浸种4d,每天换水,再用50×10的赤毒素液浸泡1d后捞出,混3倍细河沙拌均。

先进行2个月后将种子取出,置温棚中处理3-5d,当有30%的种子裂嘴吐白时即可进行播种。

1.2播种育苗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

刺五加播种地要施足基肥,结合翻地每公顷施用腐熟厩肥75㎡。

要求床地细,床面平。

在做好苗床上按行距20㎝开宽5㎝的沟,沟深3㎝,播种后覆地镇压。

有条件应覆盖草帘,并适量浇水,以保持床面湿润。

播种量视种子质量而定,一般刺五加种子成熟度只有50%左右,播种时应根据种子的优良成熟度确定。

一般要求每平方米出苗150-200株,即每沟有40粒优良种子即可。

刺五加虽然耐寒,但幼苗出土时易遭晚霜冻害,出苗后应防晚霜冻。

1.3田间管理在刺五加幼苗出齐、长出3片真叶时可结合除草松土进行间苗,每平方米留苗100-150株。

应视土壤墒情及时浇水。

刺五加抗性较强,播种的幼苗很少发生病虫害。

3栽培于春季发芽前(5月份),按50㎝X100㎝的株行距,直接于造林地中。

栽植后的每穴刺五加可发出多个萌芽,可任其生长。

在秋季进行修剪,每株保留5个左右的萌条为宜。

刺五加虽较耐庇荫,但幼苗时需要充足的阳光。

要及时对林地进行抚育,割除影响剌五加生长的杂草、藤、灌。

3收获刺五加幼苗定植后,萌条长至50㎝时可视市场的需要及行情,进行摘叶加工绿色出菜或茶叶,秋季落叶后可将剪除的茎干销售。

东北地区刺五加的绿色育苗技术

东北地区刺五加的绿色育苗技术

东北地区刺五加的绿色育苗技术摘要:刺五加是一种可食用且具有保健功效的植物,并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不仅可益气延年,还可延缓衰老,缓解人体疲劳,提升对氧气匮乏的抵御能力。

为提高刺五加应用功效,文章从刺五加的形态特征了解入手,对其生物学特性、育苗技术进行全面的了解,希望可通过绿色育苗技术的科学应用,提高刺五加产量及质量,从而发挥出其经济价值,进一步推进天保工程的开展成效。

关键词:刺五加;绿色育苗技术;东北地区;应用功效刺五加属于五加科,是一种落叶灌木,是常于东北地区栽种的经济树种。

在林业的大量采伐下,林间野生的刺五加数量显著下降。

为提高刺五加种植面积,需要探寻经济性强、高效快速的人工培育方法,以提高刺五加栽种产量,从而确保刺五加经济价值与药用价值的最大化发挥。

1.刺五加的形态特征刺五加是一种落叶灌木,分枝较多,树高为1至3m左右,最高可达5m。

一至二年生枝,并且枝上遍布针形尖刺,新枝比老枝刺多,叶片呈掌形,叶多,小叶为5枚左右,属于两性花,花序呈伞形,呈球形排布。

果实为圆球形核果,颜色偏黑紫。

6至7月是刺五加的开花期,8至9月为结果期。

2.刺五加的生物学特性刺五加适于在温湿气候中生长,对光照需求较高,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水肥充足长势良好,但也可适于在土壤贫瘠的土质中生长。

通常在微酸性杂木林的湿润性且腐殖质层较深的土壤中生长,也可生长于林缘地带,野生刺五加,通常在山地针叶与阔叶混交林中较为常见。

刺五加适用于多种土壤栽种,对土质要求不高,并且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栽植后成活率较高。

3.东北地区刺五加的绿色育苗技术分析3.1种子催芽处理由于五加科植物具有深休眠特性,因而在刺五加育苗时首要环节是进行种子催芽处理。

通常果实成熟期间,种胚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属于胚胎发育的初期,此时细胞结构为团状,因此种子采收之后需要在温湿度适宜环境下进行催芽处理。

通过长期后熟并经过物质转化之后,刺五加的种子才会出芽。

因此,在东北地区进行刺五加栽种,应采用变温处理法进行种子催芽处理。

刺五加的栽培和管理

刺五加的栽培和管理

Z a i p e i j i s h u刺五加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珍贵植物,其根、茎、皮均可入药,具有祛风湿、强筋骨、调节神经机能、补中益精、强壮筋骨等功效,对治疗三高、肾虚、失眠等效果显著。

其嫩叶可加工刺五加茶,嫩茎可食用。

同时,经研究,它和人参有相似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它的药用价值早已被广泛认可。

其含有挥发油、鞣质、棕桐酸、亚麻仁油酸、维生素A和维生素B1。

刺五加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地,常生于山坡灌丛中。

目前,药圃也多有栽培。

一、生长特性刺五加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微荫蔽,耐寒能力强,在海拔数百米至2000米处均可生长。

人工栽培以选择腐殖质层深厚,土壤养分充足,土层深厚,向阳的微酸性砂质壤土为宜。

二、刺五加的栽培1、选地与整地。

宜选在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或者疏林地,林木的郁闭度以0.3~0.5为宜,郁闭度偏低或偏高都不利于刺五加的生长。

或选在腐殖质层深厚,土壤养分充足,土层深厚,排水畅通,向阳的荒山荒地,林地坡度不超过25度,微酸性砂质壤土种植。

地块选好后,要彻底清除灌木和杂草,疏松土壤,然后撒施草木灰,能有效杀菌。

做穴50×50cm,造林行间距1×1.5m。

结合整地施足底肥,可亩施优质农家肥1800~2000kg。

2、备种育苗。

9月中下旬果实成熟后,及时采收。

搓去果肉后放入清水里漂洗。

优选良种,去除杂质秕粒。

再用400~500倍的多菌灵液浸种10~12小时后捞出晾干。

将种子和湿砂以1:3的比例翻拌均匀,置于室内阴凉处,室温宜保持在18~20℃,湿度宜保持在60%,每隔7天将种子翻拌1次,利于通风。

次年春季解冻时取出种子,置于干净向阳的地方晒种,每天翻动3~4次,种子裂口率在30%以上,就可进行播种。

亩播种量12~13kg,以条播撒播方式播种,播后覆盖稻草或松针,然后镇压,覆层宜在1~2cm,过薄或过厚都不利于种子萌发破土。

一般在4月上、中旬播种。

播前浇水,水要浇透,水渗透后播种。

刺五加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刺五加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刺五加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11月01日实施的一项行业标准
01 起草人
03 适用范围
目录
02 起草单位 04 主要内容
《刺五加林下栽培技术规程》是2020年11月01日实施的一项行业标准。
起草人
白春霞、吴文艳、杨海潮、赵飞、郝曙光、王晓聪、秦晓杰、刘琼、闫开杰、李玺家、王俊燕。
起草单位
平山县宇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平山县神农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平山县利军兄弟种植园、平山县金富农 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Biblioteka 本文件规定了刺五加林下栽培的选地、整地、选苗、栽植、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档案管理。本文件适 用于刺五加林下栽培。
主要内容
4 选地 5 整地 6 选苗 7 栽植 8 管理 9 病虫害防治 10 采收 11 档案管理
感谢观看

林下无公害刺五加栽培技术

林下无公害刺五加栽培技术

a p c s a o tt sf r s u tv to e h q e o l to s e t b u hi o e tc li ain t c niu sp lu i n,Ac h a 口 e tc s t e u d r t r sd — 口 £ 0 n z s n io us h n e so y i e sg e o p o t h e wa e s r s e d i g b e d n e h o o y,p lu i n fe u tv to e h o — i n d t r mo et er ne l a u e ,s e ln r e i g t c n l g m o l to -r ec li ai n t c n l
作 ; - i:utn l @ y h o c r. n E malc i gi o n ao .o c 。 n
37
幼 树 。在 栽 植 后 的头 3 适 时 进 行 除草 松 土 。二 是 加 年
强 病 虫 害 防治 , 树 的 病 虫 害 主要 有 以 下 几 种 : 1 危 楸 ()
带 状 整 地 的带 宽 1 0 1 5 块 状 整 地 的 规 格 是 ( 0 . H . m, 5 ~ 8 ) m× ( 0~ 8 ) m。栽 植 穴 规 格 为 ( 0 5 ) m × 0c 5 0c 4~ 0 e ( 0 5 ) m× ( 0 5 ) m。表 土 和 心 土 分 开 堆 放 , 4~ 0e 4~ 0c 拣
第 4期 ( 第 1 9期 ) 总 1
21 0 2年 8月
中 国 林 副 特 产
For s — od ta e i lt n Chi a e tBy Pr uc nd Sp ca iy i n

刺五加的栽培和管理

刺五加的栽培和管理

刺五加的栽培和管理刺五加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材,具有滋补强壮、补肾壮阳、增强免疫、抗癌抗疲劳等功效,因此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关注刺五加的种植和管理技术。

本文将从刺五加的栽培环境选择、种植技术、管理要点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栽培环境选择1.土壤选择刺五加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是最好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5.5-7.5之间,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为佳。

不宜种植在盐碱地和酸性土壤上。

2.地块选择刺五加的生长状况相对耐寒,但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较高,因此选择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多风的地块进行种植。

同时也需要考虑周边环境是否适合刺五加的生长,比如是否有其他作物造成的病虫害影响。

二、种植技术1.播种刺五加的繁殖方式主要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方式。

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3-4月份或秋季8-9月份,一般采用播种密度300-400颗/亩。

播种前需要将刺五加种子浸泡在温水中24小时,然后再进行播种。

2.栽培刺五加的栽培主要通过管理土壤、施肥、灌溉等技术进行。

在刺五加长势稳定之后,需要注意及时松土除草,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施肥,增加养分供应,促进植株生长。

3.修剪在刺五加生长过程中,需要适时剪除病虫叶,保持通风透光,并且及时修整植株形态,促进生长发育。

三、管理要点1.灌溉管理刺五加生长期需要大量水分,但对土壤湿度又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需要合理控制浇水的数量和频率,避免土壤过湿或者过干。

在干旱季节要加强水分供应,在雨季要保持排水良好,避免水分积聚。

2.施肥管理刺五加施肥要注意量力而行,避免一次性施肥太多。

通常采用有机肥和磷钾肥进行追肥,一年施肥2-3次,促进植株生长和养分吸收。

3.病虫害防治刺五加比较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常见的病害有纹枯病、炭疽病等,常见的虫害有叶蝉、刺五加蚜等。

因此在刺五加的种植过程中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定期喷施农药,以保证植株的生长健康。

4.采收管理刺五加一般在生长3-4年时达到采收的条件,采收时要选择天气晴朗的时候进行,要先将根系露在土面上,然后采用铁铲或铲子将植株连根拔起。

干旱地区林下种植刺五加技术

干旱地区林下种植刺五加技术

462021.2干旱地区林下种植刺五加技术王凤芝(国有北票市大黑山林场,辽宁 北票 122100)摘要:林下种植中草药是北方提升林下经济的一个重要措施。

本文对北方干旱地区林下种植刺五加技术进行了概括,为加快林下经济发展提供技术理论支持。

关键词:干旱地区;林下经济;刺五加刺五加是一种药用价值较高的中草药,在我国东北和河北地区都有分布。

目前我国加强森林保护,如何提高林业经济是当务之急。

林下种植刺五加已经推广多年,但是各地推广力度和实际自然条件不同,产生的效益也不同。

本文对北方干旱地区林下刺五加种植技术进行研究,从整地,育苗至林间管理进行概述,以期为提升林下经济做出贡献。

1 选地整地为了避免土壤水分蒸发过快、墒情不够的情况,可对准土壤表面喷施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在保墒、保水、防晒抗旱、保温防冻、避免土壤板结等方面有明显作用。

对林地进行全面清理,砍除灌木、杂草等,割灌的高度在6厘米以下,并清除林间的枯枝、落叶、树根等杂物,中耕松土。

整地结合气候特点,选择穴状整地,挖50厘米见方的穴,造林穴的株行距为1米×1.5米。

2 育苗2.1 种子繁殖在自然温度、湿度条件下,刺五加种子的萌发率不高,需要经过高温形态的后熟作用以及低温的生理成熟阶段,主要经历的阶段可以划分为3个,种胚形成发育始期、胚芽伸长生长期和生理后熟期。

第一个阶段为种胚形成发育始期,适宜的温度条件在18~20℃,经过6周左右的时间,种子的胚芽长度即可达到3~5毫米。

第二阶段是胚芽伸长生长期,适宜的温度条件为 15~18℃,保持此温度条件到4成左右的种子出芽时,之后降低温度到10℃左右,保持到95%的种子出芽。

第三阶段是生理后熟期,当95%左右的种子出芽时,将种子置于0~5℃的低温条件下储藏,以完成生理成熟的过程。

正是因为刺五加的这一特性,为了提高萌发率,辽西地区头年采种后经过生理成熟,在第二年春季进行播种。

刺五加如果选择播种育苗,由于其种子发芽率不高,因此,尽量选择饱满、品质优良、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种衣剂拌种后即可适时播种。

北方特产刺五加栽培的关键技术

北方特产刺五加栽培的关键技术

1 刺五加种苗繁育
1 . 1 种子繁殖
1 . 1 . 1 种子采收 一般在 9月下旬 ,种子全部成熟。果实集 中采收后 ,在水 中浸泡 2 4 h ,搓掉果皮 ,反复用清水 洗净 种
子 ,捞 出晒干备用 。 1 . 1 . 2 种子处理 ( 1 ) 室内埋藏 :刺 五加 种子播种前必 须经
苗床 3 0 e m左右 的高度 ,以免幼苗出土后钻 到草帘 内 ,撤草 帘时把幼苗带 出。待幼苗基本 出齐 ,并有部分 幼苗 长出第 1 片真叶时 ,于每天 9 : 0 0 ~ 1 6 : 0 0前放帘遮 阳,早晚弱光及 阴雨 天把帘卷起 ,使 幼苗受弱光照射 ,这样可增强光合作 用 ,还 可使幼苗受到锻 炼 ,增强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促进 幼苗健 壮生长 。大部分幼苗 长出第 1片真 叶后 ,可在阴天时将草帘 全部撤 除 。( 3 ) 间苗补苗 :间苗是为 了调整幼苗 之间 的疏 密 程度 ,使每 1 株苗都 能保持一3 0 e m成丘状 。从沟底 向上竖 1 草把 ,以利种子呼吸和 发 育。露天埋藏 的种子在次年大地解冻后取 出,在 向阳处摊 晒 ,每 天翻动几 次 ,待种子有 3 0 %裂 口时就可播种 。
1 . 2 分株繁殖
刺五加 每年 在母株 周 围能分蘖 出 1 - 3个幼 苗 ,这些 幼
C Hl NE S E H ORT l CU L T URE A B ST RA CT S
北方特产刺五加栽培的关键技术
王晓娜
( 黑龙江省龙江县华民 乡农 业站,黑龙江 龙江 1 6 1 1 2 1 )

要 从种苗繁 育、 刺五加 的栽植 、 田间管理 、 病害防治及 采收与加 工方面, 总结北方特产刺五加 栽培 的关键技术 。

中药材刺五加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

中药材刺五加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

中药材刺五加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1、选地整地:刺五加为落叶灌木,宜选排灌条件较好的平地或向阳坡地,深翻土地,施足基肥,浇透水,用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喷雾土壤表面,可保墒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保温防冻、防土层板结,窒息和隔离病虫源。

2、繁育栽植:刺五加的繁育方式有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

用种子繁殖时,要选籽粒饱满优良抗病型品种,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种衣剂拌种后(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适时播种。

扦插繁殖,在6-8月剪取枝条,截成10-15cm长,并用新高脂膜800倍液浸蘸处理(可防伤口腐溃,病毒感染,恢复植物生理元气,促根芽发育),插入砂土中,于秋季或第2年春季定植。

定植后要及时给田块喷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隔绝病虫害,缩短缓苗期,快速适应新环境,健康成长。

3、田间管理:在幼苗期,要适时中耕除草,疏松土壤,促根系发育。

要及时追肥,根据植株生长发育情况保证各类需求元素的合理匹配。

要保持较稳定的墒情,及时、合理排灌,利于作物生长。

进入生长发育旺盛期时要喷施药材根大灵,可促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有效物质含量大大提高。

4、防病虫害:刺五加的虫害主要是蚜虫,为害嫩梢及叶片,多在5---6月份发生,要及时喷施针对性药物加新高脂膜进行灭杀防治。

在秋末冬初要对园地进行深翻、施肥、灌水,可促使诱发新根,强化根系功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改良土壤结构,有效灭杀越冬虫卵,要喷洒"新成果区"新高脂膜,可有效保温防寒,提高土壤冬季保水保墒能力,可保安全越冬。

林下刺五加种植可行性报告

林下刺五加种植可行性报告

林下刺五加种植可行性报告简介林下种植刺五加是一种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农业实践。

刺五加,又称为西洋参,是一种草药植物,被广泛用于中药材和保健品制作。

本报告旨在评估林下刺五加种植的可行性,包括市场需求、生长环境、种植技术、经济效益等方面。

市场需求分析刺五加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稳定的需求。

随着人们对保健品和天然药物的关注增加,刺五加的市场需求呈现出增长趋势。

尤其是在北美和欧洲市场,对刺五加的需求持续上升,这为林下种植刺五加提供了良好的出口机会。

生长环境评估刺五加适宜生长于凉爽湿润的环境中,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强。

林下种植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生长环境,可以有效利用森林资源,同时减少土地利用压力。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考虑海拔、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以确保刺五加的健康生长。

种植技术与管理品种选择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环境的刺五加品种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耐阴性强、抗逆性好的品种更适合于林下种植。

同时,要考虑到品种的药用价值和市场认可度,以确保产出的刺五加符合市场需求。

地块准备在选择种植地块时,需要充分考虑土壤条件和水源供应。

进行适当的土壤改良和排水工程,确保土壤肥沃并具备良好的通气性。

同时,合理规划水源供应系统,保证刺五加在生长期间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

栽培管理刺五加的栽培管理包括定植、施肥、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在林下种植中,要注意避免采取过度施肥和过量浇水的做法,以免对森林生态造成负面影响。

定期除草和病虫害防治是确保刺五加健康生长的关键措施。

经济效益分析林下种植刺五加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潜力。

首先,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森林资源,降低土地租赁成本。

其次,刺五加的市场价格稳定且较高,种植者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

同时,刺五加的种植周期较短,投资回报周期相对较短,对于农户来说具有吸引力。

风险与挑战尽管林下种植刺五加具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市场需求的波动性可能影响刺五加的价格和销售情况,种植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预测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 3 . 2 需 求连 年 增 长 。刺 五 加 以根 、 根茎 、 茎 及 皮 人药 , 具有 祛风 湿益 智 安 神 、 健 脾 补 肾等 功 效 , 我 国
用其 开发 的新 中成 药在 3 0 0种 以 上 , 同时保 健 、 饮 品
润 多雨 、 冬季 严寒 的大 陆 兼 海洋 性 气 候 最佳 。刺 五
加 生存 能力很 强 , 不 需 太 多 的管 理 且病 虫 害 发 生 也
少, 容 易栽 培成活 。但 是其繁 殖能 力差 , 因此 制约 了
刺 五加种 群 的发展 和开 发利 用 。 3 开发 利 用价值
3 . 1 药 用 价 值
和食 品市 场用量 也 在逐年 上升 。 3 . 3 . 3 后 市持 续 看 好 。 由于 国 内外 制 药 厂 开发 药 品的需求 , 以及 野菜 市场 的需求 升温 , 刺五 加市 场缺 口逐 年加 大 , 短 期 难 以缓 解 , 后 市 持 续 走 强 已成 定 局 。业 内人士称 , 野 生资源 越来 越少 , 供需 矛盾 日益
第 1期 ( 总第 1 2 2期 )
2 0 1 3年 2月
中 国 林 副 特 产
Fo r e s t By — Pr o du c t a nd Sp e c i a l i t y i n Chi n a
N0 .1( G SN0 .1 2 2) Fe b . 2 O1 3
枚, 有短 柄 , 椭 圆状 倒 卵 形 至矩 圆形 , 边 缘 有 双 重锐 尖锯 齿 , 上 面散 生 毛 , 下 面幼 时 沿 叶 脉 有 带 褐 色 细 毛 。伞形 花 序单个 顶 生 或 2 ~ 4个 聚 生 , 具 多花 , 开 紫 黄色 花 ; 花梗长 1 . 2 ~2 . 5 c m, 单性异株或杂株 。 果 实近球 形 , 五棱 型 , 为浆果状 核 果 , 径约 6 ~9 mm。 花期 6 ~8月 , 果熟 9 ~1 0月 。 适 宜生 长在 土壤较 为湿 润 、 腐 殖质 层深厚 、 微 酸 性 的杂木 林 下及林 缘 , 种植 在 排 水 良好 、 疏松 、 肥 沃
品, 其特 点与 人参 基本相 同 , 具 有调 节机体 紊乱 的功
能, 有 良好 的抗疲 劳作用 , 并 能 明显 的提 高耐 缺氧 能
力。
3 . 2 食 用价 值
嫩芽、 鲜 叶可 用于制 作美 味佳 肴和 清凉饮 料 , 经
科, 是 多年 生 落 叶灌 木 , 生 于地 林 下 、 林 边 。刺 五加 又名 刺拐 棒 、 老 虎镣 子 、 刺木 棒 , 主要 生 长 在 寒温 带
生品, 少 有 家 种 。市 场 的旺 销 , 使得 连 年滥 采 滥 挖 , 资源几 近枯 竭 。人 工栽 植 刚 刚 起 步 , 难 以 满足 市 场
需求 。
的夹沙 土壤 中最好 。其 对气 候要求 不严 , 喜温 暖 , 也
能 耐寒 ; 喜 阳光 , 又 能耐 轻 微 荫蔽 , 但 以夏 季 温 暖湿
东南 部等 地也 有分 布 。
2 生 理 特 性
制成风 味小 菜 ; 除此 之 外还 可 以制 成各 种 风 味 开 袋 即食 的软包 装罐 头销售 。 3 . 3 野 生资 源现 状及 市场 需求 历史 以来 , 刺 五加 野 生资 源 为 我 国 中医药 事 业
的发展 提供 了大 量 的原 料 , 对 人 类 的 卫生 医疗 做 出 了巨大贡献 。然 而 由于人 们 长 期 以来 的 自由采 挖 , 野生 资源遭 到严 重破 坏 。蕴藏量 和 可采收量 逐 年锐
减, 市 场 供 需 矛 盾 日益 突 出 , 价格 大 幅上涨 。 3 . 3 . 1 产 量 大 幅 下 滑 。市 场 上 的 刺 五 加 9 5 是 野
刺 五加 个 体 高 1 ~3 m; 1 、 2年 生 枝 通 常 密 生 向 下 的针 状 刺 , 通常老枝无刺 ; 掌状复 叶, 小叶 3 ~5
的 大陆东 北及 俄 国西 伯 利 亚 , 其 中 以 国黑 龙 江 省流 域产 量最 大 。在 中国之吉林 、 辽宁 、 河北 、 陕西 , 甘肃
济价值 很高 。嫩 茎 叶亦 有药 效 , 食 用价 值很 高 , 其 特
有 的香 气 和苦味 是其风 味所 在 , 备 受人们 的青 睐 , 被 视为强 壮食 品 。其食 用 方 法 多 种 多样 , 可 以配 以 肉 丝、 葱花、 蒜 片等 做成 炒 菜 或 炖 菜 ; 可 以配 以鸡 蛋 油 炒或裹 以鸡 蛋油 炸 ; 可 以用 少 量 食 盐 配 以 香辛 料 腌
有类 似人 参 的“ 扶正 固本 ” 作用 。它 主治 : 风寒 湿痹 、 筋 骨挛 急 、 腰痛、 阳痿 、 疮疽肿毒、 跌 打损 伤 , 尤 其对 于 脾脏 虚弱 , 体 虚 乏力 , 食 欲不 振 , 腰膝酸 软 、 多梦尤 为有效 。刺 五加是 一种珍 加 林 下 种植 及开 发 利 用技 术
李 录林
( 甘 肃 省 小 陇 山林 业 实 验 局 , 甘肃 天水 7 4 1 0 2 0 )
集 体林 权制 度 改革 , 实行 林 地 开 发经 营使 用 权
7 0年不 变 , 为 林业 规模 经营 和承 包 租赁 流 转创 造 了 条件 ; 一些 有远见 有 胆 识 的企 业 家 开 始把 投 资 方 向 转 向林 特 产开发 利 用 , 刺 五加 规 模 化 种植 具 有 产 量
高、 质 量好 、 经济 效益 高 、 社 会效 益 、 生 态效 益显 著等
优点 。为 种植业 结 构 调 整 , 林 权 制 度 改 革 提 出 了一 个新 思路 、 新项 目。
1 生 物 特 性 束 0 五力 口( Ac 口 ^ 0 口 n n j E s e n t i c o s u s ) 属 于五 力 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