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地理八上《交通运输》同课异构教案 (1)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

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

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案例5篇地理教案的内容应该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相一致,涵盖了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概念。

教案中应该合理选择和组织地理内容,使其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应的地理认知和思维结构。

下面给大家分享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欢迎阅读!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篇1一、设计思想通过实例和新闻材料及亲身体会等,让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能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刻苦学习、掌握科技、立志报国的思想以及环保观念。

三、教学重点: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四、教学难点:学会举例说明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五、教学方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六、课前准备:学生:搜集能说明交通运输重要性的信息和资料。

教师: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

七、教学课时 3课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交通运输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那么,什么是交通运输呢?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展示投影】这组投影片说明了什么?1.贵州有西南煤海之称,煤炭探明储量有几百亿吨,居南方各省区之首,然而,丰富的煤炭资源受交通限制,有些煤炭运不出去;贵州林木总蓄积量有1亿多立方米,由于交通不畅,有的地区采伐的木材,腐烂和运出的一样多。

因此,贵州民间流传这样的说法:“要致富,先修路。

”2.新中国成立以前,从成都到拉萨,翻山越岭,要走好几个月。

现在坐汽车只需几天,乘飞机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了。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同时形成感性认识──交通运输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非常重要。

)【学生回答】说明交通运输业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这两个事例分别从货运、客运两个方面说明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发展旅游事业,加强各地区、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等,都要优先发展运输业。

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

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课程标准】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

2.了解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3.掌握我国主要的铁路线,了解铁路线的命名方法。

4.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大致分布,了解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比较、分析、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归纳、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2.初步学会运用归纳、读图分析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关心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增进爱国情感。

【重点与难点】1.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2.“五纵三横”的铁路干线的分布。

3.重要的铁路枢纽的分布。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实践演练、读图分析。

对比、分析、讨论。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人们常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说明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什么作用?当你乘坐飞机、轮船、火车、汽车外出旅游时,什么最贵?什么速度最慢?每天你是怎样到达学校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交通运输》中寻找答案吧!二、新课学习(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视频:交通运输的重要性1.交通运输的作用交通运输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们把交通运输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先行官”。

2.现代运输的概念指使用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运输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

3.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古代运输方式:观察分析古代运输方式有什么特点?(运量小、速度慢、效益低;)现代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是主要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观察分析现代运输方式有什么特点?(运量大、速度快、效益高;)我来说!你能说出下列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输工具吗?参考答案4.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1)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应考虑的因素讨论:从他们的谈论中,你能说出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应考虑的因素吗?运送什么呢?运量有多大?运送距离有多远?需要多长时间?是否安全呢?运费贵吗?其他还有什么呢?应考虑的因素:出行的目的,货物本身的性质,运输价格的高低,运输速度的快慢,运量的多少……(2)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不同运输工具运输量有多大差别?一艘散装货轮,一次运量可达几万吨至几十万吨一列货运列车,一次运量可达上千吨一辆载货卡车,一次运量可达几吨一架大型客机,一次可搭载乘客400人以上不同运输工具票价上有何差别?旅客从上海到武汉的交通费用比较(2019)小结:不同运输工具的一般速度怎样?不同运输工具的一般速度比较火车80~350千米/时汽车60~120千米/时海轮30~40千米/时飞机400~1000千米/时总结: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3)客、货运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拓展延伸:歌诀助记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贵重急需数量少,航空运送为最好;易腐变质鲜活货,短程公路最可靠;远程最少飞机运,量大专用火车跑;大宗笨重远不急,铁路水运均可到。

人教地理八上《交通运输》同课异构教案 (18)

人教地理八上《交通运输》同课异构教案 (18)

4.1 交通运输(第1课时)学校课题名称教学课时第1 课时学生年级八年级学习科目人教版地理八年级执教教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2、知道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3、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中实例了解交通运输的重要性.2、能够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理经济的交通运输方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感受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2、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二、学情分析:交通运输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因此学生会很容易引起共鸣. 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比较强. 因此我在设计交通运输的地位、发展历史以及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等内容时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完成简单的信息查找之后,再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共同得出正确的答案. 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这部分知识学生可能感觉会比较困难,因为他们年龄较小,体验过的交通方式还不够多样,因此这方面的知识是本节课的难点,适当的练习是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三、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重难点:(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选自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 第四章介绍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交通、农业与工业三方面的内容. 由于工业和农业的分布都受到交通的制约,所以要了解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就必须掌握好交通运输的知识. 因此这节课的内容在整章来说比较重要. 而且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是学生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同时也能够着力体现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基本理念.(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教学难点:能够依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四、课前准备《交通运输》的课件、自主学习卡五、教学方法讲解法、启发式教学法、对比法和讨论法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境情境导入(视频导入多媒体展示)淮安涟水机场的建成和投入使用结束了淮安没有航空运输的历史,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出行. 在生活中,我们离得开交通运输吗?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学生观看,感受交通运输的进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自学或检查课前预习情况1.引导学生朗读学习目标,带着明确的问题去阅读课本,并找出重要的知识.2.教师板书.3.巡视、督促、个别指导、反馈学情.1. 朗读学习目标,带着问题阅读课本.2.独立完成自主卡导学提纲,自学课P84—P85,图文结合;画记书中重要的知识点和关键词.3.对教材内容进行自质疑,把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让学生有目的性地阅读和学习,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知识的归纳小结能力.小组讨论交流自主卡教师督促、小组指导、反馈学情.交流导学提纲答案,小组内讨论疑难问题,组内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质疑,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难点,小组组长记录下来.学会探索问题的技巧,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并养成合作探究的习惯.学习成果展示请小组代表到黑板展示或语言展示学生板书答案或者说出展现自己,体现价值学生点评同学展示情况各小组代表点评小组代表发言. 培养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老师适时点拨精讲(包括拓展延伸)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路是指什么?这说明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人们把交通运输称为?思考回答.以同学生熟悉的俗语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亲切感,拉近和课本的距离.同学们来看一下,交通运输有哪些方式?现代交通运输有哪些方式?现代运输工具有学生回答.从图片里面找出答案,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哪些?各种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表格. 学生对照课本说出表格答案.引导学生看课本文字以及资料独立完成表格,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总结能力.了解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怎么来根据需要选择最合适的交通方式呢?多媒体展示各种例子. 学生做出判断.当堂反馈,学以致用.学生质疑释疑略略解答疑惑,提高效率,因材施教,取长补短课堂总结请学生说出即可. 如果不够完善,教师补充. 学生总结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会总结归纳能力,自己建立知识网络的能力.课堂检测略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即可. 及时反馈,学以致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本节教材是自然地理中关于气候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地理现象,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分析现象和问题,并利用所学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二、学习与导学目标1、知识积累与疏导: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降水的分布差异. 认知率达100%2、技能掌握与指导:利用雨量器和量杯等仪器,测出降水量,运用图表资料,说出降水分布和季节变化规律,学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利用率达100%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共同探讨,小组合作发现问题,解决疑难,发展智能. 举例说明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互动率达100%4、情意修炼与开导:组织调查降水(本地区)的特点,及与南通生产、生活的关系,关心家乡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 投入率95%5、观念确认与引导: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必须服务于生活. 认同率达100%三、障碍与生成关注对教材中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分布不容易理解和归纳,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目标偏离,应着重在图的阅读分析上下功夫.四、学程与导程活动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南通地区降水资料(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1、录像:降水的各种类型,某地特大暴雨造成的损失.2、引出问题: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你从中有何感想?地理新课标要求将学生从科学世界回到他们的生活世界,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创设这一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地理现象,能充分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二)合作交流,分析影响设置多张小卡片,每张小卡片上都有描述降水的句子,参照第一张小卡片,用实例或者推测的方法,在其他小卡片的空白处写出这种降水状况可能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全面,能说出两三个方面就值得肯定. 关键是由此项活动使学生加深认识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阅读图表,自主学习,展开讨论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阅读北半球某地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回答该图反映了哪些地理信息.2、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判断推理世界各地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四)绘制图表,提高能力用资料中给出的降水量数据,参照“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画一幅降水量柱状图.在以上两个教学情景场中,教师适时启发,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并始终以学为主线,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经历和活动的框架,重视学生的领悟与感受过程,优化深化教学情景,为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留下解决的空间.五、笔记与板书提纲(一)降水与生活1、什么是降水2、降水量的测定(二)降水的季节变化(三)降水的分布1、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六、练习与拓展选题1、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两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七、个别与重点辅导学生姓名略.八、反思与点评记录下面我谈谈关于设计此教案时的几点体会和思考:1、关于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新观念下的教学设计核心是“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前的主要任务是设计策划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这一载体,使之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环境背景相吻合,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在本教案设计中,我更多地思考怎样灵活处理教材,充分考虑本人教学特色、学生特点和现实环境特征,设计营造出耳目一新的课堂教学. 只有此时,教师的作用才大大提升,教什么,怎样教,更多的取决于教师,而不是教材,作为教师,我在教学设计的创造中也得到更多的喜悦体验.2、从“施工图纸”式向“预案”式的教案变革教学过程是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可预见的特点,而“施工图”式的教案,必然是教师按设计来提问,学生作答,从指导思想上就忽视学生的问题发现,学生也就只可被动相随. 久之,学生的创造力被抹杀,积极性被削弱. “没有问就没有学生真正的学”,“学常常以问而起”所以设计本教案时,我采用“预案”的方式,引导学生提问,师生共同随问而动,在争论质疑中,最后做到“拨云见日”,解惑释疑,甚至有时可以没有真正答案,学生带着问题课后再探究,好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而持续地学.。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第1节《交通运输》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第1节《交通运输》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第1节《交通运输》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第1节《交通运输》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第1节《交通运输》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节交通运输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相关资料了解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2.知道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类型。

3.能够结合具体的实例掌握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征.4.能够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掌握运用比较法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1.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征。

2.选择合适交通运输方式的原则。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下面两个情境):情境一:某旅行社有两个去广州的团,一个是四日游,双飞;另一个是六日游,双卧.如果一位公司职员想用五一假期旅游,但又不能太累,应选择哪一种运输方式?情境二:某地发生了地震,需要从远处运送救援物资,应选用哪种交通方式?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为两种情境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师:看来同学们的意见不统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探究新知:板书: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教师:原来我国的大街小巷都出现过一句标语,其上句是“要想富”,下一句是什么?教师:交通运输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形象地称其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但是从古至今,交通运输工具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4页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02 第一节 交通运输【教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

02  第一节 交通运输【教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

交通运输第1课时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设计说明本节课程设计以案例分析创设情境的方式展开学习:案例分析1认识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案例分析2对比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案例分析3创设各种情境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上述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对地理知识灵活运用,掌握解决各种生活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地理实践能力。

学习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的定义及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2.能够结合具体的实例掌握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3.学会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重点难点重点:1.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难点:根据不同的运输特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创设情境法、比较分析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检查学生调查情况。

1.你平时上学乘坐哪种交通工具?2.你父母上下班乘坐哪种交通工具?3.你知道或了解哪些交通工具?模块学生:航空最贵,其次是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较便宜。

(提示:可以分别从时间和费用两方面来分析)教师:按运输费用从高到低依次是航空、高铁、长途客车、普通列车,而所用时间正好相反。

展示运输量数据:一架货运飞机,一次载重可在100吨以上。

一艘散装货轮,一次运量可达几万吨至几十万吨。

一辆载货卡车,一次运量可达几吨至几十吨。

一列货运列车,一次运量可达上千吨。

按运量从大到小,依次是货轮、货运列车、载货卡车、货运飞机。

展示交通运输速度数据:飞机:时速400~1 000千米。

火车:时速80~350千米。

汽车:时速60~120千米。

海轮:时速30~40千米。

学生回答。

按速度从高到低,依次是飞机、火车、汽车、海轮。

教师出示五种运输方式图片,补充点拨运输方式的优点和不足。

三、过程性评价随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我们要在掌握合理利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理论知识以后,积极将理论落实到现实生活中,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同时为在与家人、朋友出行的时候出一份力,体会地理就在我们身边的乐趣。

五、布置作业建议所有学生完成《作业》本课时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1 交通运输(第1课时)》教案教学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1 交通运输(第1课时)》教案教学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
3.播放视频《改革开放四十年交通运
输跨越式发展》
(三)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学生尝试回答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
考虑因素,教师予以补充
1.课堂活动,启发学生思考交通运输方式选择时考虑的因素
学生比较说明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
2.教师讲解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1)铁路运输
(2)公路运输
(3)水路运输
(4)航空运输
(5)管道运输
(6)教师总结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与选择规则
学生讨论并说出不同的交通运输方
式选择结果
3.课堂活动,创设不同出行需求,学生拟出运输方式的选择结果
三、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四、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作业及教辅资料作业




教学课题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交通运输
教学内容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选择出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交通运输线的建设成就和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一、知识讲解
(一)什么是交通运输
1. 教师讲解交通运输的概念
2.课堂活动,学生讨论“要致富,先
修路。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的汉含义
学生进行讨论,并说出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3.教师讲解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4.播放太行山挂壁公路视频
二、教学过程
(二)交通运输的发展
1.教师讲解交通运输的发展历史
2.教师讲解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第1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

《交通运输(第1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

《交通运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第一节交通运输,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发展的进程,掌握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分布情况。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够结合具体的实例掌握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征;2.能够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3.依据相关资料了解我国铁路网的分布;4.掌握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习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掌握运用比较法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2.通过学习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进一步熟练读图、用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丰富学生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征;2.选择合适交通运输方式的原则;3.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

【教学难点】1.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2.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1课时【课程引入】河北省的南就水村物产丰富,四面的山上有板栗、核桃、柿子等果树近10万株,年产各种水果十多万公斤。

场景一(2000年)小明与小芳的通话:小芳:嗨!老同学,你们家乡一定很富吧,满山都是水果。

小明:唉!因为交通困难,很多东西运不出去都烂掉了,村民们守着满山的宝贝却过着穷日子。

场景一(2009年)小明与小芳的通话:小芳:你们家乡还是老样子吗?小明:这几年变化可大了,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水果远销国内外,人均年收入已近万元啦!师(总结):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交通运输是联系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生产与消费、地域与地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板书:第一节交通运输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讲授新课】师:交通运输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八年级地理上册 41 交通运输(第1课时)参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41 交通运输(第1课时)参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交通运输》参考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线,几株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

3.了解铁路线命名的方法,了解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格局;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2.能够设计合理、经济的旅游路线。

3.学会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树立遵守交通规则,爱护交通设施,注意交通安全的观念。

教学重点1.我国主要铁路线的名称,我国重要交通枢纽名称。

2.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地区分布特点。

3.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难点“五纵三横”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练习本,有条件的同学准备高速公路和铁路的特点等资料。

教师:中国铁路分布图,我国的交通运输网。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

这里的路指的是什么呢?(交通)我国的交通情况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交通。

(板书)第一节交通运输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教师指导】读图4.1了解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了解现代运输方式包含哪些。

(学生自读,教师总结)【教师承转】学习了各种交通运输工具,那么我们来比较一下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劣,然后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有利于我们的生产与生活的出行方式和路线。

【教师引导】客运和货运根据需要在选择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时要考虑哪些因素呢?【学生活动】结合P85和图4.3讨论比较【归纳】学生归纳因素并列表:1.山东济南某公司的王经理,必须在两天内赶到北京签订一份合同。

2.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

她们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游方案。

3.500吨钢材从上海运往济南。

4.一吨活鱼从跋山水库运往沂水县城。

【学生活动】学生在各小组内进行热烈讨论,说出选择的方式并说明理由。

(从多角度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从客运和货运两方面引导。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 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交通运输的定义、作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以及交通运输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关键知识点。
(2)视频:播放有关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相关内容。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地图和交通运输模拟软件,让学生实时观察和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行情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材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交通运输的定义和作用
2.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比较
4.交通运输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内容逻辑关系
①交通运输的定义和作用
-重点知识点:交通运输是指人和货物在不同地点之间的空间移动。它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交通运输、定义、作用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交通运输的定义,并用箭头指向其作用,突出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②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5.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交通运输志愿服务活动,如交通引导、环保宣传等,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与改进
每节课后,我都会进行教学反思,思考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在《交通运输》这一节课中,我觉得整体效果还不错,但也有几点需要改进。
首先,我觉得在导入新课时,提出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更容易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但在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与自己生活实际联系不大。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尽量选择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让他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之前的地理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地图阅读、地理位置的基本知识,对我国的主要交通干线有所了解。同时,学生也学习了简单的人口、城市、经济发展与交通的关系。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八年级的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充满好奇,对于交通运输这一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从地图和案例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评价。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喜欢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方式学习,对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有较高的参与度。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交通运输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交通运输新课呈现结束后,对交通运输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交通运输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交通运输知识的掌握情况。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知识点梳理
1. 交通运输方式
- 铁路运输:特点、优势、局限
- 公路运输:特点、优势、局限
- 航空运输:特点、优势、局限
- 水运:特点、优势、局限
- 管道运输:特点、优势、局限
2. 交通运输网络
- 交通线路的布局原则
- 交通枢纽的选择与建设
- 交通运输网络的优化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4.1 交通运输》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4.1 交通运输》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4.1 交通运输》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交通运输》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以及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图的阅读和运用,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交通运输的深入了解可能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补充和拓展。

此外,学生可能对某些交通运输方式有直观的认识,但对其他方式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重要性;能够识别和比较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了解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事业的认同感,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建设和改革的关注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重要性;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难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的比较;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具体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交通运输案例,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交通运输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表格;交通运输案例。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笔记本电脑等。

关于八年级上册地理交通运输教案7篇

关于八年级上册地理交通运输教案7篇

关于八年级上册地理交通运输教案7篇关于八年级上册地理交通运输教案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教案模板参考,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地理交通运输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

2. 能力目标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3. 情感目标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2.使学生了解大陆漂移假说以及其提出的过程教学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教学难点:寻找大陆源移的证据教学方法:演示、分析、讨论、推理为主的教学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海陆是变迁的导入:地中海曾经有座美丽的小岛,它有一个神秘而古怪的名字“幽灵岛”,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这么美丽的小岛却有一个古怪的名字呢?幽灵岛究竟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呢?难道真的是幽灵在作怪吗?今天我们就揭开幽灵岛的神秘面纱。

师: 在我们生活的美丽星球上,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陆地和海洋也不例外。

歌曲<东方之珠>引出"沧海桑田"这个成语。

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生:大海变成耕种田,耕种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师:其实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

其实古人久已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因而在我国就有了"沧海桑田"的成语。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的动态课件。

(可以出示地中海、喜马拉雅山、我国东部海底、荷兰围海造田图片。

) 活动:(观察、分析、讨论)提示:1、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交通运输》是学生在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知识的重要一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它们在人们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图的阅读和理解有一定的掌握。

但学生对交通运输方式的了解可能局限于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它们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人们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对人们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人们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难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直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知识。

2.对比教学法:通过比较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交通运输在人们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图片、地图和实例资料。

2.制作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1交通运输(第1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_1

4.1交通运输(第1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_1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交通运输(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课程目标】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现代的主要运输方式。

2.学会根据运输需求选择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3.能够运用图标和相关资料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4.通过选择对交通方式,感受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1.重点: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难点: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练结合法,读图分析法。

【课时设计】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展示国产飞机C919的图片,并提问:你知道国产大飞机吗?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2023年5月28日是中国民航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这一天,国产大型客机c919从上海虹桥机场飞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首航成功。

这标志着国产大型客机走通了设计、研制、取证、首航的完整历程,从此,中国的蓝天上有了自己的大型客机。

引导:我国现在的交通运输非常发达,可是我国的交通运输方式也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发展过程,接下列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中国的交通运输。

二、新课讲授(一)认识我国的交通方式1.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提问:说一说在生活中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你是在什么方式在乘坐的?(明确交通运输的工具和在现实中出现的频率,让学生感受交通运输方式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引导过渡:从大家的回答中不难看出我国的不同的交通工具因为性质的不同我们在日常选择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考虑。

活动:探究学习——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活动安排:阅读下面的资料,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分析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材料一:2023年2月7日,装有286吨新鲜蔬菜的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从昆明王家营西集装箱中心站缓缓驶出。

截至1月31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千万人次,进出口货物31.6万吨,同比增长3.5倍。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交通运输(1)》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交通运输(1)》教案

课题名称:第三章中国的经济发展——交通运输(1)课时:1【教学目标】1、根据材料能分析交通运输的作用;2、了解我国主要的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及交通运输方式;3、根据材料分析各类交通运输工具的特点,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重、难点】掌握各交通运输工具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练习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教辅资料(高分突破)、地图册。

【教学过程】1、出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阅读课文P84—86页。

重点图幅:图4.32、先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促。

完成《高分突破》P65课前预习1-3题,组内交流答案。

(10分钟)3、后教:合作探究,突破重点和难点。

(15分钟)核对课前预习答案,对错题重点讲解。

课件配套讲解重难点知识。

如:掌握各交通运输工具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4、巩固记忆。

(10分钟)①交通运输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起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们把交通运输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②现代运输是指使用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运输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

③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5、当堂训练,及时反馈。

(5分钟)独立完成课堂精练P65页。

1—5题。

6、作业布置。

复习本课知识,并提前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后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交通运输》教案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交通运输》教案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交通运输》教案1一. 教材分析《交通运输》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综合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关注交通问题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对地理环境、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实际应用和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搜集资料等方法,分析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会从地理角度关注交通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意识,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

2.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交通案例,使学生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

2.调查法:让学生搜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关注度。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关注交通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交通运输案例资料。

2.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的了解程度。

3.准备投影仪、课件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交通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介绍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交通运输业的基本原理。

3.操练(10分钟)分发调查问卷,让学生搜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4.1交通运输(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4.1交通运输(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交通运输(第1课时)教案一、课标解读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输方式;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第一点课标要求学生在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基础上,能够从运量、运速等方面加以比较,进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而第二点在本节课中则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地图,明确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基于以上课标要求,本节课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为导向,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落实核心素养。

二、教材分析“交通运输(第1课时)”选自人教版地理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

教材中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其一是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其二是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从地理视角,看待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同时本节内容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制约工业与农业的重要条件。

因此学习本节内容也为后期农业与工业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学情分析交通运输与学生生活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加之在七年级下册的世界区域地理教学中,交通运输的内容已有所涉及,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相对而言,本节课的知识较为通俗易懂,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教师运用小组合作探究与任务驱动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四、教学目标区域认知:通过阅读“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明确我国铁路的分布特点。

综合思维:针对不同情境和要求,依靠时空综合的方法,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利用要素综合的方法,分析影响我国铁路干线分布的主要因素。

地理实践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信息检索与社会调查,总结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在运速、运价、运量等方面的特点;通过合作探究,能够在所提供地图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分析影响我国铁路干线分布的主要因素。

人地协调观:阐述交通运输的作用,结合实际任务选择合适交通运输方式,领会人类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意义;在分析我国铁路干线分布的成因中,明确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4.1《交通运输》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4.1《交通运输》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第一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莱阳市姜疃中心初级中学宋燕飞■学习目标1.结合体会,并通过列表比较,明确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结合生活实例和真实情境,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3.通过阅读材料,了解我国和家乡的交通运输状况,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社会的情感,能养成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学会立足现状,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难点】学会立足现状,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景法、比较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一谈:你都到什么地方旅游过?怎么去的?直达还是中途有停转?引出交通运输,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一)自主学习1.什么是交通运输方式?2.古代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3.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工具有哪些?引导、点拨学生归纳交通运输的含义及交通运输方式。

(二)感悟体会假如没有便捷的运输工具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路,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谈谈交通运输对生活的影响。

教师引导点拨: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承转:你到外地探访亲友或旅游,在选择运输方式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一)自主思考: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1.自由发言,交流对各种运输的速度、价格等的直观认识。

2.自主学习:请结合生活经验及课本85页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进行比较。

并把结果填入表格。

学生交流研讨,教师点拨归纳。

承转:根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你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吗?(二)课堂练兵(一)请根据下列情境,为这几位旅客出谋划策(客运)。

1.乌鲁木齐某学校的王校长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

2.上海有一位患者需要移植骨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
根据新课标修改后的新教材,《交通运输》这一节的编写相比老教材内容少了许多,提高了实用性,降低了难度,同时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比较符合中学生感性思维活跃的年龄特点. 下面对比旧教材,分析一下新教材中本节内容的安排和特点.
一、内容大量删减,突出课标要求,降低教学难度
内容方面教材做了大量的删减,教材的内容由“逐步发展的先行官”“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四个标题的内容删减为新教材两个黑字标题的内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两大部分.
新教材在交通运输的作用方面一语带过,删除了两个举例和两个活动,删除了我国的交通运输网、我国主要高速公路的分布图及文字描述,以及阅读材料中的“乘火车要注意火车运行的车次和时刻表”的内容. “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这个黑字标题在新教材中不再作为小标题出现,删除了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相关内容. 新教材的内容编排紧紧围绕课标进行──要求学生能够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从新教材内容的安排上,不难看出学生学习的难度大大降低了,同时突出了重点.
旧教材活动式课文内容比较多,新教材根据修订后的课标要求和老师们教学的实际情况,删除了高速公路、各种交通运输网、运输枢纽等内容,突出了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重点突出,给了老师们充分的教学空间,同时也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
二、新教材内容的处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1.原教材的本节标题是“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新教材采用了“交通运输”作为章节标题. 本章节内容里含有交通运输方式及选择、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交通枢纽等知识点,采用“交通运输”更加简明扼要,比较全面.
2.关于本节教材内容的顺序,原教材采用交通作用──交通运输网──交通枢纽──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布局这样一条主线来体现课标内容. 新教材则根据修订后的课标,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删减多余内容,将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和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做了调换,符合学生从易到难的认知特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3.新教材明确给出了运输工具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内涵,让学生明晰运输工具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区别,这也是在地理学习中学生经常口误或者容易出错的地方.
三、局部内容增加了深度和广度
1.新教材虽然做了大量的删减,但在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方面又相对增加了深度和广度.
深度方面:关于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新教材给出了全国铁路干线的分布特点,相比旧教材增加了这种分布格局的成因提示. 这样的安排一来可以让学生明白人文现象和自然条
件的相互关系,由自然地理的学习过渡到人文地理的学习;二来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稍作拓展,分析交通布局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广度方面:新教材增加了关于我国高速铁路的相关内容,体现了教材与时俱进的思想,贴近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本节教材是自然地理中关于气候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地理现象,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分析现象和问题,并利用所学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降水的分布差异. 认
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利用雨量器和量杯等仪器,测出降水量,运用图表资料,说出降
水分布和季节变化规律,学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共同探讨,小组合作发现问题,解决疑难,发展智能. 举
例说明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组织调查降水(本地区)的特点,及与南通生产、生活的关系,
关心家乡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 投入率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必须服务于生活. 认同率达100%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对教材中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分布不容易理解和归纳,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目标偏离,应着重在图的阅读分析上下功夫.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南通地区降水资料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录像:降水的各种类型,某地特大暴雨造成的损失.
2、引出问题: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你从中有何感想?
地理新课标要求将学生从科学世界回到他们的生活世界,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创设这一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地理现象,能充分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
(二)合作交流,分析影响
设置多张小卡片,每张小卡片上都有描述降水的句子,参照第一张小卡片,用实例或者推测的方法,在其他小卡片的空白处写出这种降水状况可能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全面,能说出两三个方面就值得肯定. 关键是由此项活动使学生加深认识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阅读图表,自主学习,展开讨论
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阅读北半球某地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
回答该图反映了哪些地理信息.
2、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判断推理世界各地年降水量分布的规
律.
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四)绘制图表,提高能力
用资料中给出的降水量数据,参照“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画一幅降水量柱状图.
在以上两个教学情景场中,教师适时启发,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并始终以学为主线,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经历和活动的框架,重视学生的领悟与感受过程,优化深化教学情景,
为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留下解决的空间.
五、笔记与板书提纲
(一)降水与生活
1、什么是降水
2、降水量的测定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三)降水的分布
1、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
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六、练习与拓展选题
1、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两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七、个别与重点辅导
学生姓名略.
八、反思与点评记录
下面我谈谈关于设计此教案时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1、关于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
新观念下的教学设计核心是“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前的主要任务是设计策划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这一载体,使之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环境背景相吻合,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在本教案设计中,我更多地思考怎样灵活处理教材,充分考虑本人教学特色、学生特点和现实环境特征,设计营造出耳目一新的课堂教学. 只有此时,教师的作用才大大提升,教什么,怎样教,更多的取决于教师,而不是教材,作为教师,我在教学设计的创造中也得到更多的喜悦体验.
2、从“施工图纸”式向“预案”式的教案变革
教学过程是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可预见的特点,而“施工图”式的教案,必然是教师按设计来提问,学生作答,从指导思想上就忽视学生的问题发现,学生也就只可被动相随. 久之,学生的创造力被抹杀,积极性被削弱. “没有问就没有学生真正的学”,“学常常以问而起”所以设计本教案时,我采用“预案”的方式,引导学生提问,师生共同随问而动,在争论质疑中,最后做到“拨云见日”,解惑释疑,甚至有时可以没有真正答案,学生带着问题课后再探究,好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而持续地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