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超短波通信距离分析

合集下载

超短波通信距离浅析

超短波通信距离浅析

超短波通信距离浅析摘要:本文分析了超短波的传播特点,以及影响机载超短波电台通信距离的相关因素;并从理论和工程应用两方面对超短通信距离加以分析。

希望能为工程应用人员,在超短波通信设备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提供帮助。

关键词:超短波传播特性影响因素传播距离超短波通信:利用超短波频段的无线电波传送信息的无线电通信。

超短波波段的波长范围为10~1 m,对应的频率范围为30~300 MHz,为甚高频(VHF)频段,故又叫甚高频通信。

由于微波低端的特高频(UHF)中300~1000 MHz这部分频段的传播特点及应用范围与VHF大致相同,因此广义的超短波通信的频段范围包括VHF全部频段和UHF低端部分频段。

超短波传播主要靠空间波直线传播,也有一定的绕射能力,但随着波长的缩短,绕射能力越来越微弱,因此在这一波段中的通信主要是视距范围内空/空、空/地话音和数据的传输。

1 超短波的传播特性超短波与短波传播不同,无电离层反射,通常也称为视距传播。

所谓视距传播就是对那些地波传播能力很弱,天波又基本不存在的电波的传播方式。

视距是接收和发射两点之间处在可视范围之间,能互相“看见”的距离。

如图1所示。

这种传播方式的特点是:地面衰减大、无天波,信号基本上按直线传播;其频率传输特性上与短波有很大差别,由于频率较高,发射的天波一般将穿透电离层射向太空,而不能被电离层反射回地面,所以主要依靠空间直射波传播(只有有限的绕射能力)。

像光线一样,传播距离不仅受视距的限制,还要受高山和高大建筑物的影响。

用于地面通信时:如架设几百米高的电视塔,服务半径最大也只能达150 km左右。

要想传播的更远,就必须依靠中继站转发或者将其发射天线和接受天线都架设的足够高;而用于空地通信时:由于电台和天线随飞机的高度升高而升高,受地物影响较小,可以传播的更远。

2 影响超短波通信距离的因素影响超短波通信距离和效果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系统参数(1)受发射机输出功率越强,发射信号的覆盖范围越大,通信距离也就越远;但发射功率也不能过大,发射功率过大不仅耗电,而且影响功放元器件的寿命,同时干扰性强,影响他人的通话效果,还会产生辐射污染。

船用通信技术简介

船用通信技术简介

船用通信技术简介一、引言由于地球上四分之三的面积是海洋, 因此争夺海上优势通讯至关重要。

船作为一种能在水下作战的手段, 已愈来愈成为争夺制海权的重要力量。

随着大船使用能力的日益增强, 船自身固有的一些弱点也日渐暴露。

二、水下短波通信现状及特点1.短波通信概述无线电短波是指波长在10米以上100米以下的电磁波, 其频率为3~30兆赫兹。

在这个频段, 电波可以通过高层大气的电离层进行折射或反射而回到地面达到远距离通信, 当电波被地面再次反射而由天空二次返回时, 传送距离更远, 多次反射的电波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短波通信可以传送电报、电话、传真、低速数据和语音广播等多种信息。

短波在国际通信、防汛救灾、海难救援以及通信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

2.水下通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岸对水下通信。

岸对水下的通信联络主要是用于从岸基广播站到水中的各型大船的信息交换, 这类通信联络由ELF/VLF/LF和用户卫星通信系统提供。

(2)船对岸通信。

船对岸基台站的通信联络电路是为支持船到岸上指挥节点间的信息交换而建立的。

通常使用卫星通信手段, 并且均需采用突发方式。

(3)船对水下船通信。

船对水下船的通信联络, 主要是为支持工作群中的某一船与直接支援通信指挥的船间的信息交换, 较常使用船用数据链。

因其基本上在近程线路上进行, 所以可采用HF/VHF/UHF无线电路和卫星通信。

(4)水下船对船通信。

水下船对船的通信联络通常使用近程通信线路, 支援船到通信群中某一船间的信息交换, 主要使用HF/VHF/UHF无线通信线路以及卫星通信。

(5)飞机对船通信。

飞机对船的通信联络, 主要是为船载机与直接支援通信群的船之间提供信息交换线路以确保其间的协同工作。

(6)船对飞机通信。

船对飞机的通信联络是为通信群中的直接支援船与船通信间提供信息交换, 它类似于船对船的通信联络。

使用HF/VHF/UHF近程、低截获率的通信线路。

(7)水下船对水下船通信。

渔船安全避险知识(三篇)

渔船安全避险知识(三篇)

渔船安全避险知识1、渔船在航行时应加强了望、锚泊时应加强值班;值班人员不得擅离岗位,交接班应履行相应手续;2、渔船通常不得在航道及其附近锚泊,不得不锚泊时应按规定显示信号;3、渔船在海上航行、作业时应严格遵守《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正确显示号灯、号型,按规定鸣放声号,准确表明自己船舶的动态。

(三)渔船出海生产应注意什么?1、海洋捕捞渔船应尽可能编组结队出海作业;2、捕捞渔船不得载客,不得超航区、不得超抗风等级航行作业;3、捕捞渔船在海上作业期间必须定时收听天气预报,恶劣天气到来之前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4、船员在甲板作业时应穿好救生衣、配戴安全帽,不得穿拖鞋等;(四)渔船航行到事故多发海区应注意什么?渔船航行到事故多发水域时,船长必须亲自值班,准确测定船位,要根据当时的风力、风向、浪高、流向等情况,谨慎驾驶。

2.渔船消防有关知识(一)渔业船舶在港停泊期间应注意什么?1、必须安排专人值班;2、不得燃放烟花爆竹,不得擅自燃放求救信号;3、在油库附近严禁一切“明火”作业;4、渔船必须加注标准燃油,防止发生爆燃事故。

(二)渔业船舶发生火灾后,怎么办?1、减速并改变方向,使失火部位转向下风;2、关闭通往火场的所有通道;3、移走火场附近可燃物,用水冷却火场周围舱壁和甲板;4、根据火灾源的不同,选择灭火器材的种类;5、火灾扑灭后,清理现场,彻底扑灭余火,防止复燃;6、船员身上衣服着火,应迅速脱下着火的衣服,或就地打滚灭火,或跳进就近水源中。

(三)哪些物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水扑灭?轻金属、电、硫酸、油类、未切断电源的电器设备等引起的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四)船舶厨房失火,应如何扑灭?如果使用燃油的,首先要切断油路;如果使用燃气的,首先要切断气源;如果使用电器,首先要切断电源,然后根据现场情况采取适当措施,锅内着火的可迅速用锅盖罩住,锅外着火可用泡沫灭火机,1211灭火机等扑灭。

(五)机舱灭火的方法有哪些?1、先关闭油料的进出阀门和通风系统,切断燃料和空气的来源。

机载超短波电台通信距离近原因分析及排查方法

机载超短波电台通信距离近原因分析及排查方法

机载超短波电台通信距离近原因分析及排查方法摘要:一般来说,通信距离是由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发射/接收天线性能、天线布局以及电磁传播路线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一个综合指标。

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影响超短波作用距离的各种因素超短波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的特点,电波沿地面传播时衰减很快,遇到障碍物绕射能力很弱,故不能利用地波作较远距离的传播,而高空中电离层不能将其反射回地面,也不能利用天波传播方式,因此,超短波的传播途径通常是利用视距传播。

关键词:超短波电台;通信距离分析1 引言本文主要介绍了机载超短波电台通信的理论分析和远距离通信的应用。

阐述了超短波传播的原理、特性以及地形环境等因素对机载超短波电台远距离通信的影响,不仅需要考虑的这些因素的影响,还要考虑电磁环境(信噪比)对机载超短波电台通信的影响。

2 影响通信距离的原因分析(1)视距出现自然障碍在理想情况下,超短波地空通信距离与天线高度、飞机高度有关。

距离计算公式如下:式中S为通信距离(Km),H1为天线高度(m),H2为飞机高度(m)。

通常在0.7S的视距范围内能够满足超短波通信的通畅。

由于地球表面起伏不平、地球曲率影响,当天线架设高度不足、飞行空域视距范围内有高山、高建筑物、飞机飞行高度较低以及飞机飞行姿态不断转换等原因,会形成视距障碍,会造成超短波通信联络暂时间断现象。

(2)电磁环境不良电磁环境,是指在给定场所的电磁现象的总和,包括自然界电磁现象、人为电磁现象、飞机机体内电磁现象等。

超短波通信要满足一定的信噪比,噪声电平高低直接影响到通信距离。

可以认为噪声电平就是接收灵敏度降为零时的电平,噪声电平的计算公式为:噪声电平=接收灵敏度–信纳比–带宽在常规明话地空通信时,满足接收灵敏度–101dBm(2μv),信纳比10dB,带宽19kHz条件时:噪声电平(dBm)=–101–10–10lg(19×2×103)=–155.79式中可以看出,在满足超短波信噪比要求的情况下,噪声电平上升1倍,接收灵敏度就降低3dB,通信距离就降为技术指标要求的0.7倍。

海上短波通信频率优选技术现状与分析

海上短波通信频率优选技术现状与分析

海上短波通信频率优选技术现状与分析作者:柳勇刚来源:《中国新通信》2016年第11期【摘要】短波通信是人类最早发现的无线通信方法,是远距离通信必不可少的手段。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短波通信频率优选技术的主要类型,对海上短波远程通信频率优选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一种综合了预测与探测功能的新模式,希望能够为推动海上远距离通信频率优选技术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频率优选技术短波通信预测探测现状分析短波通信具有机动灵活、通信距离远、通信能力强的特点,在现代军事战略通信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随着短波通信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短波通信技术开始向数字化方向发展,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人们发现通信频率优选技术始终是制约短波通信效果的重要因素,尽管引入了较为先进的差错控制技术,应用了调制解调器,短波信道仍然存在较强的窗口效应。

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短波远程通信频率优选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有效的频率优选手段。

一、频率优选技术的类别分析短波频率优选技术按照其作用划分,可分为频率探测、频率预测及认知无线电感知三种技术类型。

其中,频率优选预测与探测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最佳通信宽带,缓解频谱源不足等问题。

在短波远距离通信过程中,频谱源不足会对短波通信的系统容量产生影响。

有相关研究指出,在时空领域上,短波频谱存在很多频谱空洞。

频谱空洞直接关系到短波频率的应用效率,如何发现这些空洞,已经成为短波长距离通信频率优选技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

与此同时,无线电感应技术开始在短波通信中出现和应用,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感知外界不断变化的无线通信环境,借助一定算法来实时变更自身参数,对授权用户的闲置频率空穴进行动态跟踪感知,进而达到充分利用频谱资源的目的。

二、海上短波远程通信频率优选技术应用现状2.1频率预测技术应用短波频率预测技术既包括长期预测,又包括短期预测,CCIR组织曾经提出了三种独立的短波信道模型评估算法,分别为报告 894、报告252及报告252补编的方法。

舰艇间短波通信链路的分析与计算

舰艇间短波通信链路的分析与计算

式 , 对地波场强和天波场强进行了计算仿真。为水面舰艇之间建立有效通信提供了 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Ana lysis and Calculation for HF Com m un ication C ircuit bet w een Ships
W ang P eng fei
( D epa rt m ent o f Comm unicatio n Eng ineer ing , N ava lU nive rsity o f Eng ineer ing , W uhan 430033)
84
王鹏飞 : 舰艇间短波通信链路的分析与计 算
总第 170 期
设 E d 为接收点的信号强度 , 单位为 dB !v /m; P 为通信发射功率, 单位为 kw; D 为地波传播的大 圆距离 , 单位为 km; f 为通信频率 , 单位为 M H z。 1) 当海面地波传播距离在 50km 以内 E d = 116 + 10 lgP - 201 lgD - 10 D( 10 300 lg ( ) 3 f
3) 当海面地波传播距离在 200~ 400k m内 10 300 E d = 135 + 10 lgP - 301 lgD lg ( ) 3 f - 10 D ( 300 ) f 频率小于 15 M H z时 E d = 262 + 10 lgP - 80 lg D- 10 D ( 300 ) f
பைடு நூலகம்
图 1 地波场强
图 3 自由 空间基本损耗
图中给出了不同距离地波场强随通信频率变 化的曲线, 从图 中可以看出, 随着频率、 距离的增 大 , 场强是减小的 , 这与前面的分析一致。同时场 [ 1] 强值与 CC I R 建议 368- 2 海面地波场强值相吻 合。

超短波通信在未来舰船编队中应用分析

超短波通信在未来舰船编队中应用分析

总第170期2008年第8期 舰船电子工程S hi p E lectronic Engineering V ol .28N o .8 9 超短波通信在未来舰船编队中应用分析3鲁远曙(海军驻荆州地区通信军事代表室 荆州 434007)摘 要 根据未来作战样式和战争形态的发展变化,简要分析了超短波通信的发展趋势,介绍未来超短波通信中可能出现的超短波战术互联网、战术集群、空中转信三种典型的组织运用方式。

关键词 超短波;战术互联网;战术集群;空中转信中图分类号 E967.3U ltra -short W ave Co m m unication in Future ShipsForm ation App lied A nalysisL u Yuanshu(N avy C o mm unicati on M ilitary Rep resenta tive O ffice i n J ingzhou,Jingzhou 434007)A b s tra c t This a rticle according t o the future for m of operations and the pa tte rn of w a r deve lop m ent change,has briefly an 2alyzed the ultra -short w ave co mm uni ca tion trend of deve l opm ent ,i ntroduced in the future ultra -shortw ave comm unication w ill possibly appea r the ultrashort w ave t ac tic Int e rnet,the t ac tical colony,the spatia l re lay le tte r w ill believe three ki nd of typical or 2ganizations t o utilize t he w ay .Ke y w o rd s ultrashort w ave,tac tical internet,tac tical colony,spatia l relay letter C l a s s N um be r E967.31 引言在舰船编队航行、训练、作战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联合作战能力,有效地联合开展各种战斗群,建立无缝隙综合信息网络的必要性显而易见。

舰船超短波通信系统初探

舰船超短波通信系统初探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9年第3期 中图分类号:TN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52(2009)03-0104-04舰船超短波通信系统初探郭晋宏,李建涛(中国人民解放军91635部队,北京102249)摘 要:对舰船超短波通信系统进行了介绍,讨论了海上舰船超短波视距通信的特点,并分析了舰船超短波通信的抗干扰、反侦察能力,最后对舰载超短波通信的发展趋势作了探讨。

关键词:舰船超短波通信;视距通信;抗干扰;反侦察Study of shipboard ultrashort 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GUO Jin-hong,LI Jian-tao(91635Troops of PLA,Beijing102249,C hina)Abstract:This paper mad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hipboard ultrashort 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and discus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ipboard ultrashort wave L OS communication,and analyzed the capability of counter-countermeasure and anti-r econnaissance.At last,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shipboard ultrashort 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 was discussed.Key words:shipboard ultrashort wave communication;LOS communication;counter-countermeasure;anti-reconnaissance0 引言军事领域一直是超短波通信最重要的应用范围。

舰艇超短波跳频通信抗干扰能力增强技术探析

舰艇超短波跳频通信抗干扰能力增强技术探析

舰艇超短波跳频通信抗干扰能力增强技术探析舰艇作为现代海上作战的重要武器装备,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对于保障舰艇作战能力至关重要。

而舰艇超短波跳频通信抗干扰能力增强技术,正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舰艇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

本文将对舰艇超短波跳频通信抗干扰能力增强技术进行探析,介绍其原理、特点以及应用前景,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技术,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超短波跳频通信抗干扰能力增强技术。

超短波跳频通信是一种将频率分布与时间跳跃相结合的通信方式,它通过在发送和接收之间快速切换频率和扩频码,以达到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的目的。

抗干扰能力增强技术则是指在这种通信方式下,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提升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包括信号处理、天线设计、仿真建模等方面的技术手段。

为了提高舰艇超短波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首先需要对系统进行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技术可以通过对通信信号进行干扰检测和抑制,识别出并消除外部干扰信号,从而保障通信质量。

通过采用自适应滤波和解调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系统对于干扰信号的抵抗能力,保障通信信号的可靠传输。

在天线设计方面,舰艇超短波跳频通信系统需要考虑到海上环境的复杂性,包括海浪、海水、沿岸地形等因素可能对信号传输产生的影响。

在天线设计上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采取多种天线布置和方向选择策略,来提高系统的覆盖范围和信号接收质量,从而增强系统对干扰的抵抗能力。

仿真建模技术也是提高舰艇超短波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仿真模拟不同环境下的通信情况,可以在实际系统部署前进行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

在仿真建模中,可以考虑不同的干扰源、不同的海况、不同的通信距离等多种因素,为系统设计和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舰艇超短波跳频通信抗干扰能力增强技术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随着海上作战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不断更新,舰艇通信系统所面临的干扰源日益复杂,要求通信系统具备更高的抗干扰能力。

分析海面超短波传输信道

分析海面超短波传输信道

分析海面超短波传输信道作者:王劲夫来源:《数码设计》2020年第06期摘要:本文针对海面超短波传输信道进行分析。

超短波通常是以地波、空间波这两种方式进行传输,但是由于地波在传输时的绕射能力无法达到标准要求,所以其自身的整个传播距离相对比较短。

因此,本文在针对超短波传输信道进行分析,主要是围绕空间波传播展开深入探究。

关键词:海面超短波;传输信道;传输质量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6-0050-01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seasurfaceultrashortwavetransmissionchannel.Ultrashortwaveisusuallytransmitte dbygroundwaveandspacewave,butthewholepropagationdistanceofgroundwaveisrelativelyshortbecausethediffractionabilityofgroundw avecannotmeetthestandardrequirements.Therefore,theanalysisofultrashortwavetransmissionchannelinthispapermainlyfocusesonspatialwavepropagation.Keywords:Seasurfaceultrashortwave;Transmissionchannel;Transmissionquality超短波通信是近年来应用范围比较广新型技术之一,在海面信号传输时,通过超短波通信技术的合理应用,有利于实现有效的传播。

超短波通信通常情况下是指处于30至300MHz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对范围内电磁波可以实现无线通信处理。

也就是超短波传输技术在应用时,主要是实现短波与微波之间的有效传输。

海上无线组网解决方案(3篇)

海上无线组网解决方案(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海上运输、海上油气开采、海洋资源开发等海上活动日益增多,对海上无线通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海上环境复杂多变,海上无线通信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针对海上无线通信的特点和需求,提出一种海上无线组网解决方案,旨在提高海上无线通信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海上无线通信特点与需求1. 特点(1)环境恶劣:海上环境复杂多变,包括风、浪、雨、雾等,对无线通信设备造成严重影响。

(2)距离远:海上无线通信距离远,信号衰减大,对无线通信设备的性能要求较高。

(3)移动性强:海上船舶、平台等移动性强,对无线通信设备的跟踪、切换等技术要求较高。

(4)干扰复杂:海上无线通信容易受到船舶、飞机、雷达等设备的干扰。

2. 需求(1)高可靠性:确保海上无线通信在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

(2)高稳定性:满足海上移动通信的需求,实现无缝切换。

(3)高安全性:保障海上无线通信数据的安全传输。

(4)低成本:降低海上无线通信设备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海上无线组网解决方案1. 网络架构海上无线组网采用分层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层次:(1)物理层:负责无线信号的传输,包括无线发射、接收、调制、解调等功能。

(2)链路层:负责无线信号的传输控制,包括信道分配、数据传输、错误检测与纠正等功能。

(3)网络层:负责无线网络的连接、路由、交换等功能。

(4)应用层:提供各类应用服务,如语音、数据、视频等。

2. 技术方案(1)物理层技术采用高性能的无线通信技术,如OFDM、MIMO等,提高无线信号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2)链路层技术采用自适应调制、编码、功率控制等技术,适应海上环境变化,提高无线通信的稳定性。

(3)网络层技术采用动态路由、多路径传输等技术,提高无线网络的可靠性。

(4)应用层技术提供各类应用服务,如语音、数据、视频等,满足海上用户需求。

3. 安全保障措施(1)数据加密: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海上超短波通信距离分析

海上超短波通信距离分析

海上超短波通信距离分析海上超短波通信是船舶通信中最常用的一种通信方式,其具有通信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有效的保障了海上通信的顺畅性。

但是,由于不同频率的海上超短波通信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其通信距离会有所差别,因此,在使用海上超短波通信时,需要对其通信距离进行分析。

在海上超短波通信中,不同频率的电波具有不同的传播距离。

一般而言,频率越高,波长越短,传播距离也就越短。

以海上通信中常用的海事电台为例,其分别包括了LF、MF、HF、VHF和UHF等多种频率段,其通信距离如下:1. LF频率段:通常在30kHz-300kHz之间,适用于近海和岸边通信,其通信距离在100-300海里之间。

2. MF频率段:通常在300kHz-3000kHz之间,适用于一些较远的通信,其通信距离在300-1000海里之间。

3. HF频率段:通常在3MHz-30MHz之间,是最常用的频段之一,适用于中远距离通信,其通信距离在1000-3000海里之间。

4. VHF频率段:通常在30MHz-300MHz之间,适用于近距离的通信,其通信距离在30海里左右。

5. UHF频率段:通常在300MHz-3GHz之间,适用于短距离的通信,其通信距离在10海里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通信距离只是估算值,在具体的通信中,风浪和气象条件等因素也会对通信距离产生影响。

因此,在实际使用海上超短波通信时,需要进行不同频率段的测试,以确定其具体的通信距离。

在进行海上超短波通信时,还需要注意到信号衰减的问题。

随着距离的增加,海上超短波的信号强度会逐渐下降,直到无法接收。

因此,在长距离通信时,需要注意信号强度的检测和增强,以保证通信的质量。

总之,海上超短波通信是保证海上通信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对不同频率段的通信距离进行分析,以确定最佳的通信频率和通信距离,以保证海上通信的成功和顺畅。

在实际使用海上超短波通信时,需要对不同频率段的通信距离进行分析。

超短波电台在渔政执法中的应用

超短波电台在渔政执法中的应用

超短波电台在渔政执法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超短波电台已经成为了渔政执法中的重要工具。

超短波电台具有频率稳定、通信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渔政执法的效率和效果。

本文将从超短波电台的使用场景、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来探讨其在渔政执法中的应用。

一、超短波电台在渔政执法中的使用场景超短波电台在渔政执法中的使用场景非常广泛。

一方面,在海上执法行动中,渔政执法人员经常需要与巡逻船、渔船等进行通信。

超短波电台能够提供远距离的无线通信,使得渔政执法人员可以与各个船只保持联系,及时了解海上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渔政执法行动中,渔政执法人员还需要与渔民、渔民协会等进行沟通和协调工作。

超短波电台可以提供稳定的通信信号,方便渔政执法人员与渔民进行交流,有效解决问题,维护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二、超短波电台在渔政执法中的优势超短波电台在渔政执法中有着许多优势。

首先,超短波电台具有频率稳定的特点,可以保证通信质量的稳定性。

无论是在海上还是在岸上,无论是在平静的天气还是在恶劣的环境下,超短波电台都能够提供稳定的通信信号,确保渔政执法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与其他人进行沟通。

其次,超短波电台的通信距离远,可以覆盖较大的海域范围。

这对于渔政执法人员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可以通过超短波电台与更远处的巡逻船和渔船进行通信,及时获得重要的情报和指示。

再次,超短波电台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保持通信畅通。

在海上,存在大量的电磁干扰源,如雷电、雷达等,这对通信信号的传输会造成很大的干扰。

超短波电台可以通过抗干扰技术来降低干扰,保证通信的可靠性。

三、超短波电台在渔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虽然超短波电台在渔政执法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超短波电台的频率资源有限,随着通信需求的增加,频谱资源可能会出现紧张的情况。

其次,超短波电台的使用需要相关的技术和操作知识,对于一些不熟悉电台操作的渔政执法人员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学习成本。

海上短波通信链路计算与分析

海上短波通信链路计算与分析

海上短波通信链路计算与分析章节1: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2 目的与主要内容章节2:海上短波通信链路特点分析2.1 短波通信的特点2.2 海上短波通信的特点章节3:海上短波通信链路计算模型建立与参数设计3.1 建立模型的理论依据3.2 参数设计与计算方法章节4:海上短波通信链路计算与分析4.1 路径损耗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4.2 信噪比与误码率分析4.3 功率和天线高度的影响分析章节5:结论与展望5.1 结论5.2 存在问题与展望参考文献附录:相关数据与代码章节1: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上通信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海上通信的基础就是海上短波通信。

与陆地短波通信相比,海上短波通信的环境更加复杂,信号传输更为困难。

海上短波通信通常采用高频(HF)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传输远距离的信号,但是它的频带窄,且容易受到电离层的影响。

因此,如何计算和优化海上短波通信链路,以提高海上通信的可靠性和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目的与主要内容本论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海上短波通信链路的特点,建立海上短波通信链路计算模型,并基于此模型进行实际计算和分析。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首先,我们将介绍海上短波通信的特点,并比较其与陆地短波通信的区别,以更好地理解为何海上短波通信需要不同的计算模型。

其次,我们将建立海上短波通信链路的计算模型,并根据其特点设计相应的参数。

这一步骤是本论文的关键,将决定本文的实际计算和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接着,我们将进行海上短波通信链路的计算和分析,并讨论计算模型中各个参数的影响。

具体而言,我们将分析海上短波通信中的路径损耗、信噪比和误码率等因素,以及功率和天线高度对其的影响等。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并讨论进一步优化海上短波通信链路的方向和挑战。

章节2:海上短波通信链路特点分析2.1 短波通信的特点短波通信是指频率在3-30MHz之间的无线电通信技术。

它具有的以下特点:首先,短波通信的传输距离远。

舰艇短波通信干扰距离的计算

舰艇短波通信干扰距离的计算

舰艇短波通信干扰距离的计算韩龙【摘要】针对常用通信干扰距离估算方法精度不高、适应性不强且不便于利用计算机计算的问题,以短波场强计算为基础,结合舰艇通信对抗战术计算方法,推导并给出了地波最大干扰距离、天波最小和最大干扰距离的计算模型、方法和步骤,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并通过定性分析和与实际数据的定量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为实际应用中利用计算机估算有效通信干扰距离提供了有效可靠方法.【期刊名称】《通信技术》【年(卷),期】2015(048)006【总页数】5页(P682-686)【关键词】干扰距离;场强;地波;天波【作者】韩龙【作者单位】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通信系,辽宁大连116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1Key words:jammed distance; field strength; HF ground wave HF sky wave 舰艇短波通信干扰距离是水面舰艇通信对抗的重要指标,是给定条件下能否实施有效干扰的判断依据,是干扰兵力阵位选择时必须考虑的重要战术指标。

目前干扰距离的确定通常是依据经验估计、查询有关图表或通过演习获取[1];这种方法往往精确度不高,适应性不强且效率低,很难满足实际需要,从而限制了通信干扰资源效能的充分发挥。

为了给出能够满足实际使用要求的估算方法,结合舰艇通信对抗的作战实际,以短波地波和天波场强的计算为基础,推导并给出了舰艇短波通信干扰距离估算法方法和步骤,为软件编程和利用计算机估算干扰距离提供了方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方法的不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无线电传播理论,短波传播有地波和天波两种途径,下面分别给出两种途径下场强的计算公式。

1.1 地波场强的计算地波是指沿地球表面传播的电磁波,其传播主要受地表(海面)电特性的影响,地波场强的计算公式[2](忽略地球曲率影响时)为:式中:E为地波场强,P为发射天线辐射功率,D为发射天线的方向性系数,r为传播距离,λ为波长,εr 为相对介电常数,σ为电导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理论支撑 。
关 键 词 : 超 短 波 ;通 信 距 离 ;天 线 高度
中 图 分 类 号 : T 9 N7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7 7 4 (0 0 0 0 8 0 D :0 30 /.s . 6 2—74 . 0 0 0 . 2 6 2— 6 9 2 1 ) 6— 0 8— 3 OI 1 .4 4 ji n 17 s 6 9 2 1. 6 0 0
wa e c mm u iai n d sa c st e a tn a heg t tgv s t e ma h d o l a s otwa e c m mu iai n v o n c t it n e i h n e n ih ;i ie h t o fu t —h r v o o r nc t o a tn ih d sg whih r vd s t e r tc l u p r o lr -h r wa e o n e na heg t e i n, c p o i e a h oe ia s p o t u ta s o t t v c mm u iai n n e n nc to a tn a
t e a tn a n prv d s h d t i d acu in o re f a tn a a it d o r, n e n e ce c h n e n a d o i e t e eal c l lso c u s o ne n r d ae p we a tn a f i n y, e i
ul a s r v o t - ho t wa e c mmun c to t u e s a c n l so h t t r i a i n, h s g t o c u i n t a he ma n f c o i h a f c s ma i e u ta s o i a t r wh c fe t r n lr - h r t
de in. hi a e n r d c st e c r ce itc fu ta ho v o mu iai n c a ne n o s t h sg T s p p ri to u e h ha a trsiso lr s r wa e c m t n c t h n la d c me ot e o
素 是 天 线 高 度 且 给 出 天 线 高 度 的设 计 方 法 。介 绍 了 超短 波 通 信 的 信 道 特 性 , 出 了 无 线 视 距 传 播 的 几 何 视 距 及 有 给 效 视 距 的计 算 方 法 ; 析 了 通 信 天 线 的特 性 参 数 , 出 了 天 线 辐 射 功 率 、 线 效 率 、 线 方 向性 系 数 及 天 线 增 益 的 分 给 天 天 详 细计 算 过 程 ; 影 响 海 上 超 短 波 通 信 距 离 的 各 种 因 素 进 行 了 理 论 分 析 , 出 了 影 响 海 上 超 短 波 通 信 距 离 的 主 要 对 得 因 素 是 天 线 高 度 的结 论 ; 出 了 超 短 波 通 信 天 线 高 度 设 计 的方 法 , 海 军 舰 艇 超 短 波 通 信 天 线 的 设 计 及 架 设 提 供 给 为
a tn ie tvt n n e n an c e ce t i a ay e a iu a tr i h gv mp cs o a ie n e na d r ciiy a d a tn a g i o f i n ; t n l s s v ro s f co s wh c ie i a t n m rn i
第3 2卷第 6期
21 0 0年 6月 . 2,No 6 13 .
S I H P SCI ENCE AND TECH NOL OGY
J n ,2 1 u . 00
海 上 超 短波 通信 距 离 分析
陈 波, 金 瓯, 涂 娟
( 国船舶 重工 集 团公 司第七 二二研 究所 , 中 湖北 武汉 4 0 7 ) 3 0 9 摘 要 : 以海上超短波通信为背景, 分析了影响海上超短波通信距离的几种相关因素, 并得出了其主要因
A n l sso a i e ulr — h r v o m un c to it c a y i fm r n t a s o twa e c m ia i n d san e
C HEN B o,JN O I u,T u n U Ja
( h 2 eerhIs t eo C I Wu a 3 0 9 C ia T e7 2R sac ntu f SC, hn 4 0 7 , hn ) it
c ll so fg o erc sg ta d efc ie sg to he wie e s r d o; i a s s c a a trsi a a ee s o ac u in o e m ti i h n fe t ih ft r ls a i v t na e h r ce itc p rm tr f
Absr c : ta t Ta ng ul a h r ki t s o t r wa e o v c mmu c to a s a s a k r u d,a ay e s v r l eae niain t e a b c g o n n ls s e e a r lt d
f co swh c ie mp cs o ma i VHF c mmu i ain d sa c a d g t h c n l so h ta tn a a tr ih g v s i a t n rne o n c to itn e n e s t e o cu in t a n e n heg t i h cuca a tr I lo p o ie h to o l a s o v c mmu c to ne n e g t ih s t e r il fc o . t as r vd s e mah d f u t —h r wa e o r t niain a tn a h i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