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 环境功能区划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题库附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单选题(共50题)1、(2018年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在预测范围内,应重点设置的预测点位可不包括( )。
A.饮用水取水口处B.支流汇入口处C.拟建项目排污口处D.调查河段末端【答案】 D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背景调查应重点调查()。
A.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和过程B.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C.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建群种和特有种以及天然的重要经济物种D.主要生态问题【答案】 C3、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中的臭气浓度的单位是()。
A.mg/LB.mg/mC.量纲为1D.kg/h【答案】 C4、(2019年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关于第一类水污染物当量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总锌的污染物当量值为0.2kgB.六价铬、总砷、总银的污染物当量值相同C.总镉、总铅的污染物当量值不同D.总铬的污染物当量值为0.04kg【答案】 A5、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时,在水面下0. 5m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 处,各取样()个。
A.1B.2C.3D.4【答案】 A6、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生产周期为20h的某工厂污水采样频率应为( )。
A.每2h采样一次B.每4h采样一次C.每6h采样一次D.每8h采样一次【答案】 B7、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必须有足够大的可使用面积以保证填埋场建成后具有( )或更长的使用期,在使用期内能充分接纳所产生的危险废物。
A.10年B.20年C.30年D.40年【答案】 A8、下列污染源中不属于面源的是()。
A.工艺过程中的无组织排放B.屋顶天窗C.储存堆D.渣场【答案】 B9、关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是( )。
A.适用于危险废物的产生者B.适用于危险废物的经营者C.适用于产生医疗废物的医院D.适用于铜矿浮选尾矿的管理者【答案】 D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
第六章 声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章声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声环境影响评价概述一、基本定义1.环境噪声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频率在20Hz~20kHz的可听声范围内)。
2.环境噪声污染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3. 固定声源在声源发声时间内,声源位置不发生移动的声源。
4. 流动声源在声源发声时间内,声源位置按一定轨迹移动的声源。
5. 点声源以球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在声环评中,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最大几何尺寸2倍时,该声源可近似为点声源。
6. 线声源:以柱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
7. 面声源:以平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
8. 贡献值:由建设项目自身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级。
9. 背景值:不含建设项目自身声源影响的环境声级。
10. 预测值:预测点的贡献值和背景值按能量叠加方法计算得到的声级。
二、基本任务1. 评价建设项目实施引起的声环境质量变化;2. 评价外界噪声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影响程度;3. 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把噪声污染降低到允许水平;4. 从声环境影响角度评价建设项目实施的可行性;5. 为建设项目优化选址、选线、合理布局以及城镇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三、评价类别按评价对象分:1.建设项目声源对外环境的环境影响评价2. 外环境声源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按声源种类划分:1. 固定声源环境影响评价指的是工矿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场、铁路、公路、航运等交通运输部门所拥有的固定声源的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2. 流动声源环境影响评价指在城市道路、公路、铁路、轨道交通上行驶的车辆以及从事航空和水运等运输工具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四、评价量1. 声环境质量评价量声环境功能区:昼间等效声级(L d)夜间等效声级(L n)突发噪声为最大A声级(L max)机场周围区域: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 WECPN)2. 声源源强表达量A声功率级(L AW)距离声源r处的A声级(L A(r))等效感觉噪声级(L EPN)3. 厂界、场界、边界噪声评价量工业企业厂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昼间等效声级(L d)夜间等效声级(L n)频发、偶发噪声为最大A声级(L max)铁路边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噪声:昼间等效声级(L d)夜间等效声级(L n)社会生活噪声源边界噪声:昼间等效声级(L d)夜间等效声级(L n)非稳态噪声为最大A声级(L max)第二节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一、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1.划分依据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的依据包括:(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声环境功能区类别:0类: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1类: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2类: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3类: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4类: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
中山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模板】
《**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单位反馈意见及采纳情况序号部门反馈意见采纳情况说明人民政府议。
建议细化该划分图,在声环境功能区内补充详细的道路,以便于开展执法和审批等工作。
2、参照《**市神湾镇总体规划(2015-2020)》,建议将神湾大道中(怡高企业(中山)有限公司至**市煌光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路段)的工业区调整为2类区。
3、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图中的“神湾大道北”标注在“斗门大桥”处(斗门大桥实际位于神湾大道南尾),该标注有误,建议根据实际位置进行修改。
的描述,补充了更为详细的边界和道路说明,尽可能减少邻近边界的边界争议问题。
2、根据神湾镇规划,怡高企业有限公司和煌光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为神湾大道所分割,怡高企业占地面积0.03km2,煌光玻璃、金跃电热五金、艾维励家具三家企业占地面积为0.13km2,均小于规范所规定0.5km2以上要求,只能与周边声功能区划保持一致。
怡高企业周边已划分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因此怡高企业所在区域被划入2类区,而煌光玻璃三家企业为丫鬟山片区,因此企业所在区域被并入丫鬟山与神湾政府所在1类声环境功能区。
该划分符合规范要求。
3、已修改。
图1序号部门反馈意见采纳情况说明图27板芙镇人民政府1、建议编制单位进一步核对用地产权信息并细化功能区划分方案,根据我镇实际用地性质及功能分区(尤其是顺景工业园片区)进行合理规划。
2、建议环境功能区划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以配合镇区发展需求。
采纳1、根据板芙镇用地规划,顺景工业区已整体划分为3类声环境功能区,编号III-55,总面积2km2。
2、《**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中“4 其他规定”,“4.1 ”已明确规定“对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批准的机场、交通干线等项目建设导致区域用地性质和声环境质量发生重大变化的,相关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划可按程序调整”,保证了声环境功能区划的动态调整。
1、已核实。
本次划分主要以民众镇总体规划图为底图,依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9150-2014)》进行划分。
水环境功能区区划及执行的环境标准(环评)
(1)水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位于珠江广州河段前航道峨眉沙岛和大蚝沙岛,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珠江广州河段前航道(从广州大桥~广州大蚝沙,全长19.8km)水体功能为工农业景观航运,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黄埔航道(从广州洛溪大桥~广州莲花山,全长34km)水体功能为工农业航运景观,水环境质量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见表1.5-1,水系及水功能区划见图1.5-1。
表1.5-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除外)注:SS参考《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的水作标准。
(2)尾水排放标准根据淤泥有机质成分含量,本项目采用日本淤泥搅拌固化工艺(处理量约3/5)和美国一体式淤泥脱水干化工艺(处理量约2/5)对淤泥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尾水经防渗防漏处理的集水池(或沉淀塔)收集沉淀处理后,全部用水泵抽到装载淤泥的船上,用作运泥船淤泥的上岸用水,不外排。
(注:由于从河涌清理出来的淤泥平均含水量约70%,呈固态状,用挖机装船密封运至临时码头后,需加水将淤泥打散并混合均匀,才能通过淤泥泵泵至岛上的淤泥堆放池,因此,本环评将这部分泵入船上的水简称泵泥上岸用水,下同),淤泥处置期间员工的生活废水经污水收集罐收集后,运往岛外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不外排。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本项目位于广州市峨眉沙岛和大蚝沙岛,根据《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穗府【1999】23号文件),项目所在区域属二类环境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二级标准。
淤泥处理过程中释放的氨、硫化氢参照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限值。
本评价所采用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见表1.5-2。
表1.5-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mg/m3(2)大气排放标准淤泥处置过程中排放的H2S、NH3和臭气采用《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规定的厂界二级标准限值,柴油发电机废气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厨房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小型规模标准(2个炉头)。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格式要求(房地产类)1
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格式指引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任务由来 (1)1.2编制依据 (1)1.2.1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1)1.2.2技术导则以及规范 (1)1.2.3项目相关资料 (1)1.3区域环境功能属性 (1)1.4评价标准 (1)1.5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2)1.5.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2)1.5.2评价因子筛选 (2)1.6评价等级 (4)1.7评价范围 (4)1.8评价时段 (4)1.9评价重点 (4)1.10环境敏感点及环境保护目标 (4)1.1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5)第二章工程概况 (7)2.1项目基本情况 (7)2.2项目建设内容 (7)2.3设计方案与总图布置 (8)2.4公用工程 (9)2.4.1给水工程 (9)2.4.2排水工程 (9)2.4.3供电系统 (9)2.4.4供气工程 (9)2.4.5道路交通 (9)2.4.6生活垃圾处置工程 (9)2.5工程进度 (9)第三章工程分析 (10)3.1工艺流程分析 (10)3.2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11)3.3项目污染源强 (11)3.3.1项目施工期污染源强 (11)3.3.2项目运行期污染源强 (12)3.4工程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13)3.5外环境污染源 (15)第四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6)4.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6)4.2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6)4.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7)4.3.1历史监测资料和常规监测资料 (17)4.3.2环境质量现状现场监测与评价 (17)4.4评价区域环境问题 (17)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8)5.1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8)5.1.1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8)5.1.2环境空气影响预测评价 (18)5.1.3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8)5.1.4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18)5.1.5水土流失 (18)5.1.6生态影响评价 (18)5.2运行期影响预测评价 (19)5.2.1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9)5.2.2环境空气影响预测评价 (19)5.2.3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9)5.2.4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19)5.2.5生态适宜性评价 (19)5.2.6其他影响评价 (20)5.3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评价 (20)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论证 (21)6.1环境保护措施技术可行性分析 (21)6.2环境保护措施经济可行性分析 (21)第七章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22)第八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23)第九章环境管理与环境监理 (24)9.1环境管理 (24)9.2环境监理 (24)9.3环境保护验收 (24)第十章公众参与 (25)10.1公众参与阶段与方式 (25)10.2公众参与结果统计与分析 (25)10.3公众意见采纳或不采纳的说明 (25)10.4公众意见调查结论 (25)第十一章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及选址合理性分析 (26)11.1项目与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26)11.2项目与相关规划、环境管理要求相符性分析 (26)11.3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26)11.4总图布局合理性分析 (26)第十二章结论 (27)12.1项目建设概况 (27)12.2环境现状和主要环境问题 (27)12.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 (27)12.4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27)12.4.1产业政策以及规划符合性 (27)12.4.2项目选址和总图布置合理性 (27)12.4.3清洁生产水平 (27)12.4.4污染物达标排放 (27)12.4.5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 (27)12.4.6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投资 (28)12.4.7总量控制 (28)12.4.8公众参与 (28)12.5综合结论与建议 (28)附件要求 (29)图件要求 (30)第一章总论1.1任务由来说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或重要性、意义),项目基本情况,前期工作,委托环评情况,环评工作过程等。
生态环境数据分类目录与代码、编码示例
DBXX/ XXXXX—XXXX附录 A(规范性附录)生态环境数据分类目录与代码表A.1 生态环境数据分类目录与代码8DBXX/ XXXXX—XXXX 表A.1 生态环境数据分类目录与代码(续)9DBXX/ XXXXX—XXXX 表A.1 生态环境数据分类目录与代码(续)10DBXX/ XXXXX—XXXX 表A.1 生态环境数据分类目录与代码(续)11DBXX/ XXXXX—XXXX 表A.1 生态环境数据分类目录与代码(续)12DBXX/ XXXXX—XXXX 表A.1 生态环境数据分类目录与代码(续)13DBXX/ XXXXX—XXXX 表A.1 生态环境数据分类目录与代码(续)14DBXX/ XXXXX—XXXX 表A.1 生态环境数据分类目录与代码(续)15DBXX/ XXXXX—XXXX 表A.1 生态环境数据分类目录与代码(续)16DBXX/ XXXXX—XXXX 表A.1 生态环境数据分类目录与代码(续)17DBXX/ XXXXX—XXXX附录 B(资料性附录)生态环境数据编码示例B.1 新能源资源分布数据0300134010301/201900001【说明】:1)前段码中的前6位为资源目录分类。
第一位到第三位数字“030”表示“省政府部门及有关部门”,第四位到第六位数字“013”表示数据来自“省生态环境厅”;2)前段码中的中部7位数字“4010301”为生态环境数据分类编码。
表示该数据的分类为:生态环境信息(一级目录)\自然生态(二级目录)\森林生态(三级目录)\天然林(四级目录);3)后段码中,前4位数字“2019”代表年份“2019年”,第五位到第九位数字代表生态环境数据的顺序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word版)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区域和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亦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HJ 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TJ 36——7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使用于本标准。
3.1 环境空气敏感区指评价范围内按GB 3095规定划分为一类功能区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功能区中的居民区、文化区等人群较集中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以及对项目排放大气污染物敏感的区域。
3.2常规污染物指GB 3095中所规定的二氧化硫(SO2)、颗粒物(TSP、PM10)、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等污染物。
3.3特征污染物指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中除常规污染物以外的特有污染物。
主要指项目实施后可能导致潜在污染或对周边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产生影响的特有污染物。
3.5大气污染源分类按预测模式的模拟形式分为点源、面源、线源、体源四中类别。
点源:通过某种装置集中排放的固定的点状源,如烟囱、集气筒等。
面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低矮密集的方式自地面或近地面的高度排放污染物的源,如工艺过程中的无组织排放、储存堆、渣场等排放源。
线源:污染物呈线装排放或者由移动源构成线装排放的源,如城市道路的机动车排放源等。
体源:由源本身或附近建筑物的空气动力学作用使污染物呈一定体积向大气排放的源,如焦炉炉体、屋顶天窗等。
3.5大气污染分类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按存在形态分为颗粒物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其中粒径小于15um的颗粒物亦可划为气态污染物。
3.6排气筒指通过有组织形式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各种类型的装置,包括烟囱、集气筒等。
3.7简单地形距污染源中心点5km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低于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简单地形,见图1。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下列选项中()的常规污染物日平均浓度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要求每天至少有18小时的采样时间。
A.NOB.SOC.NOD.SO【答案】 B2、大气环境线源预测不可选择()进行预测。
A.AUSTAL2000B.AERMOD模型C.ADMS模型D.CALPUFF模型【答案】 A3、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污染物中,属于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浓度限值控制指标的是()。
A.COB.NOxC.TSPD.Pb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某北方大型河流上的水力发电项目,库区涉及珍稀鱼类产卵场,繁殖期在3~4月份,地面水评价等级为一级,评价时期至少包括()A.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B.平水期和枯水期C.丰水期和枯水期D.枯水期【答案】 A5、(2017年)下列炉窑中,污染物排放适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
A.电石炉B.炼钢电炉C.生活垃圾焚烧炉D.铅冶炼焙烧炉【答案】 A6、(2018年)关于《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适用于生活垃圾焚烧厂设计B.适用于生活垃圾焚烧厂环境影响评价C.适用于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经处理后填埋的污染控制D.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绅士污泥专用焚烧炉的污染控制7、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和专题设置应与规划对环境影响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一致,应与规划涉及领域和区域的环境管理要求相适应。
其符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中的()。
A.全程互动原则B.整体性原则C.一致性原则D.层次性原则【答案】 C8、依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关于危险废物焚烧厂选址,符合要求的是()。
A.厂址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实验区B.厂址位于城市商业区C.厂址远离地表水体,邻近400m有一座化肥厂D.厂址下风向500m处有一村镇【答案】 C9、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某排气筒高30m,周围200m半径范围内有一建筑物高26m,对该排气筒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是()。
环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38页)
环境承载力是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 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 (2)研究对象和内容 ①对象:
区域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对象就是区域社会经济-区域 环境结构系统。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区域环境系统的 微观结构、特征和功能,一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向 规模。
对区域污染物 总量控制分析, 目前尚无统一 要求和方法, 一般可按图示 技术路线进行。
5.4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要点
(1) 选择合适的总量控制因子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选择:粉尘、烟尘和SO2;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选择:COD、NH3、TN、TP 以及受纳水体最为敏感的特征因子。 (2) 确证污染物达标排放 (3)确证环境质量是否达标 (4) 确证是否符合指令性总量控制要求 (5) 贯彻“增产不增污,以新带老,集中治理”原则 (6)经济技术可行
评价专题设置。
2.8基本专题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规划方案分析与污染源分析;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与评价; ■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固体废弃物管理与处置; ■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 ■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开发区总体规划的综合论证与环境保护措施; ■公众参与; ■环境监测和管理计划。
②内容: · 区域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 · 区域环境承载力大小表征模型及求解; · 区域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估; · 与区域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区域社会经济活
动的方向、规模和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的对策 措施。
(3)环境承载能力指标体系具 体指标一般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自然资源供给类指标,如水资源、土 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第二类,社会条件支持类指标,如经济实力、 公用设施、交通条件等。
第三类,污染承受能力类指标,如污染物的迁 移、扩散和转化能力,绿化状况等。
环评 环境功能区划
阅读材料:城市的合理布局
水面、绿化
防护带隔开
防
工业区和生护活区 Nhomakorabea带
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区: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鱼 类保护区、一般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一般景观水域。
功能区
范围
执行地表 水环境质 量标准
Ⅰ类区
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Ⅰ类
Ⅱ类区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 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准
0类区 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区域
0类
1类区
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 位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1类
2类区
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 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2类
3类区
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 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重点保护区:一般指城市中风景游览、文物古迹、疗养、旅游和度假等 综合环境质量要求高的地区。
一般保护区:主要是以居住、商业活动为主的综合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 地区。
污染控制区:一般指目前环境质量相对较好,须严格控制新污染的工业 区,这类地区应逐步建成清洁工业区。
重点污染治理区:主要指现状污染比较严重,在规划中要加强治理的工 业区。
补充: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的要求
一、二类功能区不得小于4km2。
三类区中的生活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可能,有计划地分期分批从
三类区迁出。
三类区不应设在一、二类功能区的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一类区与三类区之间,一类区与二类区之间,二类区与三类区之间
设置一定宽度的缓冲带。缓冲带的宽度根据区划面积,污染源分布、大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要求汇总
环评报告书编制要求一、章节设置及要求前言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的特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1、总则1.1编制依据:包括建设项目应执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及规划、相关导则及技术规范、有关技术文件和工作文件,以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中引用的资料等。
1.2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分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评价因子,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其他标准及具体限值1.3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重点:各专项评价工作等级,重点评价内容1.4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以图表形式说明评价范围和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功能类别或级别,各环境要素环境敏感区和功能及其与建设项目的相对位置关系等1.5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附图列表说明建设项目所在城镇、区域或流域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或保护区规划等2、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质量、区域污染源(最新信息)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预测时段、预测内容、预测范围、预测方法及预测结果,根据环境质量标准或评价指标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人文景观、人群健康、文物古迹、基础设施(如交通、水利、通讯)等方面的影响评价6、环境风险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识别、分析情况,给出环境风险评价后果、环境风险的可接受程度,从环境风险角度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提出具体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7、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明确建设项目拟采取的具体环境保护措施。
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论证建设项目拟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并按技术先进、适用、有效的原则,进行多方案比选,推荐最佳方案按工程实施不同时段,分别列出其环境保护投资额,并分析其合理性。
给出各项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
8、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9、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根据国家和地方总量控制要求、区域总量控制的实际情况及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分析情况,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提标建议和满足指标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2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25
土地沙漠化发展的生态学特征(标准)
植被盖度 (%) >60 59-30 29-10 9-0
农田系统能量 产投比(%) >80 79-60 59-30 29-0
生物生产量 (t/hm2·a)
3-4.5 2.9-1.5 1.4-1.0 0.9-0
沙漠化程度
潜在 正在发展 强烈发展
2
2、两大类
❖ 评价开发建设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 响;对象:纯粹自然的生态系统
❖ 不仅评价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还进一步分析预测对经济、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影 响,对象: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3
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7项)
❖ 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其深远影响——个体层次
❖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
❖ 其他问题: 历史变迁及动态功能变化
人类主要干扰及干扰方式
经济发展规划对生态资源的利用
人文景观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27
2、资料来源与调查方法
❖ 资料来源 野外调查(含样方调查) 室内模拟或实验分析 定位或非定位观察 地图、航片、卫片(RS-GIS-GPS) 有关部门收集的资料:科研院校、设计院、行政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9
2、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 作用主体: 全面性(主、辅、配、公、环、运) (建设项目) 全过程(勘、选、设、施、运、闭、退)
2020年环评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详解
2020年环评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D,《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累积影响:指当一种活动的影响与过去、现在及将来可预见活动的影响叠加时,造成环境影响的后果。
2、A,《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以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预测与环境质量现状进行比较,从环境影响的正负两方面,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后果(包括直接和间接影响、不利和有利影响)进行货币化经济损益核算,估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经济价值。
3、C,《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指环境风险评价、人群健康风险评价、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固体废物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4、C,《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规定,对仅有8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或年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可分别按2倍、3倍、6倍折算为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
5、B,《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根据监测因子的污染特征,选择污染较重的季节进行现状监测。
补充监测原则上应取得7d有效数据。
6、B,《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规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为SO2、NO2、PM10、PM2.5、CO和O3,六项污染物全部达标即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
7、B,《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见各推荐模型适用范围、适用情况表。
8、B,《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当模拟二次PM2.5时,可采用系数法进行估算,采用AERMOD模型时输出结果为短期和长期平均质量浓度及分布。
注意:采用AERMOD、ADMS等模型模拟PM2.5时,需将模型模拟的PM2.5一次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同步叠加按SO2、NO2等前体物转化比率估算的二次PM2.5质量浓度,得到PM2.5的贡献浓度。
10、C,《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规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达的图表与内容要求:(1)基本信息底图。
环境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划关系的思考
环境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划关系的思考观蔡与思莺环境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划关系的思考环境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划都是功能区划,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科学认识两者的异同,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平衡国家主体战略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新阶段的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引导.■文l卢亚灵蒋洪强王金南徐毅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要根据"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国土开发密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定位各区域的主体功能.主体功能区划在思路,内涵,特征等方面与传统地理区划存在本质差别,是综合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区划,是地理区划的新方向.编制环境功能区划是环境保护部门实施环境分区,分类和科学管理,提高环境保护综合决策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环境功能区划主要考虑环境的自然属性,如环境结构,状态,使用功能方面的差异,同时兼顾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对区域进行合理划分.虽然与主体功能区划一样,都是同时从社会和自然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相关功能区的划分,但是环境功能区划属于部门区划中的综合性区划,与主体功能区划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个区划的内涵主体功能区划主体功能区划是把我国的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新型战略发展格局的区域分工行为,其划分依据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土现有开发密度及其未来发展潜力",同时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和城镇化格局",目的是为了"规范空间开发秩序,调整区域政策,完善绩效评价制度".主体功能区划体现了我国政府区域发展的新思想,即区域发展要以当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和前提,而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要实现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资源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因此,主体功能区划最后形成地理空间格局,区域发展职能格局与国家战略政策格局的复合区域划分.环境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是从环境保护与管理的角度出发,依据不同地区环境结构,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同时考虑经济社会对环境的影响,对区域进行科学合理划分,保证经济社会发展不会对环境系统和功能造成损害,是兼具结构性与功能性的部门综合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第一,基础性:这是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控制和管理的基础平台.第二,约束性:人类生活和生产给环境带来的压力都不能超出根本的承载能力约束. 第三,层次性:环境功能区划分是一个分层体系,可分为国家层面的综合环境功能区划和区域层面环境功能区划.第四:尺度性.环境功能区划将整体区域空问划分为多个不同的"4, 区"进行管理.第五,综合性:环境功能区划是综合了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方面,集结构性与功能性为一体的区划形式.两个区划的异同相同点都是基础性区划与规划相比,功能区划一般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是编制相关规划的依据.主体功能区划是形成空间发展结构的基础和依据,是制定经济规划,区域发展规划以及其他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基础和依据;环境功能区划以环境功能为导向,是环境规划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也是制定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管理措施如污染物控制,环境分区管理的基础,也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都是综合性区划与一般的专项区划相比,两项区划都综合考虑了经济社会系统,自然环境系统的因素.与经济区划相比,主体功能区划不单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国家发展战略,还综合考虑了自然地理,资源环境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发展方向;与自然区划等区划类型相比,环境功能区划除了注重空间区域的自然i托淼耵29薅察与思考和环境特征之外,还充分考虑了经济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容量制约下的经济发展和污染物排放问题. 都是空间管制手段主体功能区划是对不同地区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上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格局等主体功能的划分;而环境功能区划则是对环境容量基础上的环境质量,污染水平和经济结构的功能划分.两项区划都是明确区域功能定位,规范开发秩序,调整现有开发模式的空间管理手段,是实现科学决策管理的创新之举. 不同点性质不同:"专项性"和"综合性"环境功能区划是在自然区划,生态区划等自然区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特别是早期的一些区划,虽然综合考虑了社会经济等其他人为因素, 但是还是把自然环境放在突出和重要的位置,与主体功能区划相比,具有"专项性";主体功能区划除考虑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自然属性外, 还考虑了经济发展特征,区域发展潜力甚至是文化特征,具有"综合性".目的不同:"环境管理"和"综合决策"环境功能区划与传统区划的目的更为一致,是为了认识地域环境特征,为了不同地区环境保护和管理的目的而进行的;而主体功能区划是随着人们对区域发展认识的深化, 随着我国区域发展而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的,目的是从宏观层面上对区域发展进行综合决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功能不同:"具体功能"和"主体功能"环境功能区划主要是为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保护区域的资源和生态环境而进行的,侧重于考虑生态环境本身特征;相对而言,主体功能区划是建立在自然区划和经济区划基础之上,具有更广的作用范围和较强的作用力,它不仅是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根本保障,更通过明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建立和完善多种政策手段,缩小不同区域间的差距.30{纥冉秒◆环境功能区划以环境功能为导向,是环境规划的基础兼核心,也是制定环保目标,环境管理措施以及开展环评的基础.单元不同:"自然空间"和"行政单元"环境功能区划的单元注重强调环境属性,虽然兼顾了经济社会属性,会参考行政边界的存在,但是基本上还是以空间单元的自然边界为主,比如水环境功能区划一般以流域和水系作为划分的依据.主体功能区划为了政策实施和管理的方便,编制过程以行政单元作为基本单元,同时参考自然和经济单元,如省级层面的区划一般以县级作为最小分析单元,西部个别自然条件差异大的地区可能特殊处理,以乡镇作为最小分析单元.怎样处理好二者关系技术层面相互借鉴由于环境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划是基础与保障的关系,在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时,可在定量分析环节,把环境功能区划涉及到的环境现状,环境敏感性和服务功能等因素作为主体功能区划"自下而上"计算环境承载力的指标;在划分方法上,环境功能区划的分类分析,生态承载力评价等方法都可作为主体功能区划的方法借鉴.反过来,主体功能区划作为具有主体功能的综合区划,其结果可以作为环境功能区划"自上而下"定性分析的依据.管理层面目标一致环境功能区划是在考虑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环境,生态环境等进行综合管理,对生态环境敏感地区加以管理和保护, 对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进行引导和规范.主体功能区划是在"社会一经济一环境"复合系统中对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和制约措施.两者的目标和功能侧重虽然有所不同,但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使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所以两项区划在相同区域内制定相同或相近的环境保护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政策措施, 避免矛盾;在管理执行时,两个区划的执行部门也要及时沟通,本着相同目标,实现综合管理.政策层面统筹协调由于部门利益和制定者专业上的偏好的不同,造成了各区划之间政策上的不协调,实施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制定环境功能区划的各项管理政策时,要考虑主体功能区划各项政策的影响,特别是要考虑主体功能区划中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政策(如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不同资源与环境保护政策),使其保持一致,以保障主体功能区划的落实;在制定主体功能区划的管理政=¨,岛£功舵l】×帕坝.{f=埔政策当0ff,瑚艟划埔功能划的管理政小敛幢上生行协渊,避免"各自山政.环境功能区划编制该注意什么提高对环境功能区划的认识我国环境功能区划的有关研究仡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开始,发展至今,对其,人识还存在着些小足,如埘其必要i性认识深,对其复朵性认小清,对其相天范畴理解/1到.此,耍允分发挥环境功能划的作,白'先要刘环境功能区划』确深刻的1认识,要新的思维利来解决环境题,既要充分认以环境功能'划的必要性,义要考虑到编制任务!的艰巨性,浅入深,山粗剑细,从简单到复杂,从理沦钊应用,从试点到全商推广,逐步制定时地环境l自利义能促进环境…经济渊发』的lLxJ划.加强环境功能区划基础数据收集分析¨f的±1境功能划赴建一2i.富准确的基_『j;f}数之1.的,凶此需j 耍唰佥,收集,总人量数资料.经济礼会方面的数据包括经济总釜, 产业结构,产,l分,八【]模,城镇化等,资源境向的数包水资源量,环境容量,污染物排放量,l污染源分布,排污【_1分伽,环境质量; 监测数,牛态系统等.外,辽rff收集些部门分【义划的资料.对这获耿的数据资料需要进行综合对比分忻以及术米发趋势分忻,从『m逆f 行定量和定性的分忻价.建立环境功能区划的评价指标体系环境功能划具体划分时强调环境所具台的自然牛念服务功能干[1 经济.会服务功能综合分析.此,环境功能区划的评价指标体系建:建议从两血考虑:是环境的自然,{i『态服务功能,它可以通过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沙,牛物多样性保护,水州篇奄务j『J能的垣要n心指蚪境鸯,蚪境质量,水,}地资源』.f,垃资源的稀缺性啦卅米表,J;'足环境的经}}会能为_l[农业生产和生活服务),它以通过单位面的企业分_弁』和数量,人口密度,单位面积GDP 或工业增JJ【j值,位面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建设用地面积占区域国土面秋的比重等现状指标和未来发展趋势指标米反映.明确环境功能区划的分类分级标准基环境功能区划具有的多尺发,多要素,多手段的特点,建'义从』卒『日j要素l进行分类分级.第,从空问尺度,分为国家综合,境功能区划,省(巾)级,区域L流域)环境功能区划等.在国家尺度l=重关注宏性的引导,区划单几范相刈较人;而区域尺度(跨省域,省域,巾域)则重点关注具体的要桌控制,f)(划单儿范围相对较小r省级境功ilix~划作要在国家统'进,时婴强与国家耶境功iL-[4~.Ij的衔接一巾县级境功能,划作要省级耶境功能区规划础I'_进仃第,从』1境要素L,町分为水环境功能划,人气环境功能划,卜壤境功能.划,噪声境助隧{≮划,态环境功能划等1j川的尺瞍}:的环境功能划,存若针列环境要素的功能区划,j案,小要素功能划划分法,功能炎型,『甘J范等能台较人差异完善环境功能区划划分技术方法r逊环境能划的编制时,垦奉的技术路线足"白I,JL"利"自['f卜"相结合"『I'f町一h"的,J'过指地.指标数士}ifIj他础资科进行分忻,根lx_域卞H似性逐级j 归并,在域差异性的础进行功能lx-的划分."自L向卜"的方法足!从宏域开始进行分忻,把目标逐步落实到I域,这种方法容易抓住l丰『素,iH使_j区域问的协调.南j观骥与思鬻于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所以建议两种方法结合使用,首先根据自上而下的方法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在自下而上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计算,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白上而下的区域间的统筹.国家综合环境功能区划也要做到国家与地方白上而下,上下结合,国家级环境功能区划和省级环境功能区划联动开展.制定环境功能区划的配套管理政策环境功能区划编制完后,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基础状况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对不同环境区域实行红线,黄线,绿线的分区管理,分别采用不问的政策和措施,同时要注意加强环保部门和其他部门的衔接,加强国家与地方环境功能区划配套政策的衔接.要宵针对性的建立不同功能分区的环境综合管理政策体系,从国家层面上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保证环境功能区划这项制度的有效实施;在环境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确定保护治理目标和开发强度目标,并使之成为指导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岗的法规文件.搭建环境功能区划的组织实施平台为了避免环境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划及其他有关区划规划的冲突, 也为了避免国家综合性环境功能区划与地方区域性环境功能区划的不协渊,需要进行跨学科研究,各部门之问,各课题组之问以及国家地方之间需要协调配合.白'先,要在组织形式卜搭建由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国上资源部,水利部,城乡建设部,工信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等有关部『J参加的统工作平台,共同制定工作方案,加紧开展专题研究,试点及实施』=作.其次,要组建跨学科的研究队伍.分别选择熟悉全国,地方和不同专业的有关专家学者,组建成环境功能划的研究队伍,设置不同课题分类开展研究.盘(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环评项目中的环境敏感区划
环评项目中的环境敏感区划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是一项旨在评估和预测新建、改建或拆除工程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程序。
作为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精确划定环境敏感区在EIA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环评项目中的环境敏感区划的意义、内容以及方法。
一、环境敏感区划的意义环境敏感区划是指根据环境质量和环境功能特点,将项目所在地区划分为不同敏感程度的区域。
环境敏感区划能够识别出对环境影响较为敏感的区域,并对环保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敏感区划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指导环评工作:环境敏感区划结果可以指导环评工作的开展。
针对环境更敏感的区域,需要更加详细、全面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而确保环境风险的准确评估和有效控制。
2. 科学制定环保措施:环境敏感区划结果为科学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对于高度敏感的区域,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污染防治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 保护生态环境:环境敏感区划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合理划定环境敏感区,能够保护珍稀濒危物种、重要生态系统和环境敏感区域,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
二、环境敏感区划的内容环境敏感区划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域环境敏感区:主要针对水源地、自然保护区、湿地、河流和湖泊等,对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敏感性进行评估。
水域的环境敏感区划有助于保护并管理水资源,避免水质受到污染。
2. 土地环境敏感区:主要考虑土壤质量、耕地、森林、湿地、自然灾害易发区等因素,评估其对建设项目影响的敏感性。
对于土地环境敏感区,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土地破坏、土壤污染和地质灾害等风险。
3. 生态环境敏感区:主要关注自然保护区、湿地、森林、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特殊生态系统,评估项目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
生态环境敏感区划有助于保护生态多样性和生物栖息地,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
4. 灾害环境敏感区:重点考虑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和水害等灾害风险区域,评估建设项目对灾害的敏感程度。
关于“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的实施方案(最新)
关于“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的实施方案(最新)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改革实效,根据《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的指导意见》(X政办发〔X〕57号)、《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的若干意见》(X 政办发〔X〕59号)、《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X市建设全市域大气“清洁排放区”的实施意见》(X政办〔X〕2号)等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全面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围绕“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对符合条件的区域实施“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
加强规划环评宏观管理,积极推行“三线一单”加强规划和项目环评管理,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约束,制定项目准入环境标准,编制环评审批负面清单,加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机制,发挥规划环评的主导作用。
简化项目环评,提高环评审批效率,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实体经济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二、实施范围X运河X小镇规划区内,规划范围约3.3平方公里,小镇规划范围东至X路,西至X路,南至X河,北至X街。
三、改革内容依托《X运河X小镇概念性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和X市环境保护局审查意见(X环函〔X〕61号),制定X运河X小镇项目准入环境标准和环评审批负面清单,根据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实行以下改革措施:(一)深化规划环评工作。
在符合有关技术规范,优化规划区定位和布局的基础上,明确空间、总量和环境准入等具体要求,加强规划环评对项目环评的指导与约束作用。
1、明确生态空间清单。
基于生态空间保护要求,结合环境功能区划,优化区域内空间布局,明确各类空间的四至范围和管控要求。
2、实施污染物总量管控限值清单。
根据环境质量现状,提出规划范围内水、气主要常规污染因子和特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上限清单及危险废物产生总量控制清单,原则上不得新建、扩建排放VOCs (挥发性有机物)的工业项目。
环评 保护目标
环评保护目标
首先说环境保护目标。
一般环评报告中的环境保护目标是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规定:
(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
(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其次说保护类别。
问属于几级,就是外行话了。
保护类别是按照环境要素来分别确定的。
就楼主题干中所说的中学和医院,都属于环境保护目标。
至于具体保护类别,首先看当地的环境功能区划,其次查询不同环境要素的质量标准,看是属于哪一类。
就以楼主题干中的学校和医院来说,比如环境空气要素,通过查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其属于二类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等;就声环境要素来说,通过查询《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其属于1类或2类声环境功能区,具体的你可以看标准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 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分。
(二)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
环境规划中进行功能区的划分,一是为了合理布局,二 是为确定具体的环境目标,三是为便于目标的管理和执行。 对于未建成区或新开发区、新兴城市等来说,环境功能区
划对其未来环境状态有决定性影响。
4.建立环境信息库,以便将生产、生活和环境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及时掌 握环境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并通过反馈作出合理的控制决策。
(三)环境功能区划的类型
1.按其范围可分为城市环境规划的功能区。
一般包括:工业区、居民区、商业区、机场、港口和车站 等交通枢纽区,风景旅游或文化娱乐区,特殊历史文化纪
念地,水源区,卫星城,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污灌区,污 染处理地,绿化区或绿化隔离带,文化教育区,新科技经 济区,新经济开发区和旅游度假区。
第三节 环境功能区划
宫少燕
本节主要内容
一 、环境功能区划的含义与目的
(一)环境功能区划的含义 (二)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
二 、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和内容
(一)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 (二)环境功能区划的内容 (三)环境功能区划的类型
一、环境功能区划的含义与目的
(一)环境功能区划的含义
环境功能区划是环境实现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它
感建筑物执行4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二)环境功能区划的内容
1.在所研究的范围内,根据各环境要素的组成、自净能力等条件,合理
确定使用功能的不同类型区,确定界面、设立监测控制点位。
2.在所研究范围的层次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以功能区为单元, 提出生活和生产布局以及相应的环境目标与环境标准的建议:
3.在各功能区内,根据和环境信息流。
(2)部门环境功能区划
主要包括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区划、噪
声功能区划。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所谓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并不是指对大气环境的区划,而
是指为确定研究地区的大气环境规划目标而对这些地区进行的功能区划。一
般来说,城市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包括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文化区、交
通稠密区(50m)和清洁区6种类型。
二 、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和内容
(一)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
1.保证功能与规划相匹配:保证区域或城市总体功能的发挥与区域或城
市总体规划相匹配。 2.依据自然条件划分功能区:依据地理、气候、生态特点或环境单元的
自然条件划分功能区。如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水源区或河流及其
岸带、海域及其岸带等。 3.依据环境的开发利用潜力划分功能区:如新经济开发区、绿色食品基 地、名贵花卉基地和绿地等。
2.区域 (省区)环境规划的功能区
其一般包括:工业区或工业城市,矿业开发区,新经济开 发区或开放城市,水系或水域,水源保护区和水源林区, 林、牧、农区,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或风景旅游城市,
历史文化纪念地或文化古城,其他特殊地区。
3.按其内容来分 (1)综合环境区划 城市综合环境区划主要以城市中人群的活动方式以及对环境
注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注 明 : 地 表 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GB3838-2002
噪声功能区划:0类声环境功能区、 1类声环境功能区、2类声环境功能区、3类声环境功能区、4类声环境 功能区。
注明: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
功能区 0类区 1类区
范
防
护
带
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区: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鱼 类保护区、一般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一般景观水域。
功能区 Ⅰ类区 Ⅱ类区
范
围
执行地表 水环境质 量标准 Ⅰ类 Ⅱ类
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 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和轻轨交通道路两侧区域。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94)
7.2 乡村声环境功能的确定
乡村区域一般不划分声环境功能区,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按以下要求确定乡村区域适用的声环境质量要求:
a)位于乡村的康复疗养区执行0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围
执行环 境噪声 质量标 准 0类 1类
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区域 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 位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 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 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的要求为分类准则。一般可以分为重点环境保护区、一般环 境保护区、污染控制区和重点污染治理区等。
重点保护区:一般指城市中风景游览、文物古迹、疗养、旅游和度假等 综合环境质量要求高的地区。
一般保护区:主要是以居住、商业活动为主的综合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
地区。 污染控制区:一般指目前环境质量相对较好,须严格控制新污染的工业
b)村庄原则上执行1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工业活动较多的村庄以及有交通干 线经过的村庄(指执行4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以外的地区)可局部或全部执
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c)集镇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d)独立于村庄、集镇之外的工业、仓储集中区执行 3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e)位于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参考GB/T 15190 第8.3条规定)内的噪声敏
2类区
3类区
2类
3类
4类区
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 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 4类 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 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
补充: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要求
7.1 城市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 城市区域应按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94) 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
500m,其它类别功能区之间的缓冲带宽度不小于300m。缓冲带内的环境
空气质量应向要求高的区域靠。 位于缓冲带内的污染源,应根据其对环境空气质量要求高的功能区
的影响情况,确定该污染源执行排放标准的级别。
注明: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T 14-1996
阅读材料:城市的合理布局
水面、绿化 防护带隔开 工业区和生 活区
区,这类地区应逐步建成清洁工业区。
重点污染治理区:主要指现状污染比较严重,在规划中要加强治理的工 业区。 新建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技术开发区以其发展速度快、规模大、土地
开发强度高和土地利用功能复杂为主要特征,应单独划出。该区的环境
质量要求以及环境管理现状水平根据开发区的功能确定,但应从严要求。
GB3095-2012)
GB3095-2012
(GB3095--1996) 一、 取消氮氧化物 (NOX)指标。 二、 二氧化氮(NO2) 的二级标准的年平均 浓度限值0.04mg/m3改 为0.08mg/m3;日平均 浓度限值由0.08mg/m3 改为0.12mg/m3;小时 平均浓度限值由 0.12mg/m3改为 0.24mg/m3。 三、 臭氧(O3)的一 级标准的小时平均浓 度限值由0.12mg/m3改 为0.16mg/m3;二级标 准的小时平均浓度限 值由0.16mg/m3改为 0.20mg/m3。
功能区 一类区
二类区
范
围
执行大气 质量标准 一级
二级 三级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 特殊保护的地区
规划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
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 特定工业区
注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区别于(GB3095-2012)2016年开始 实施,只有2种功能区类型,无三类区
Ⅲ类区 Ⅳ类区 Ⅴ类区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 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区域
Ⅲ类 Ⅳ类 Ⅴ类
注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注 明 : 地 表 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GB3838-2002
0类标准适用区域:疗养区、高级宾馆区和别墅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标准适用区域:居民区、文教区、居民集中区以及机关、事业单位集中
的区域 2类标准适用区域:居住、商业与工业混合区,规划商业区
3类标准适用区域:规划工业区和业已形成的工业集中地带 4类标准适用区域;城市道路中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
补充: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的要求
一、二类功能区不得小于4km2。 三类区中的生活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可能,有计划地分期分批从
三类区迁出。 三类区不应设在一、二类功能区的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一类区与三类区之间,一类区与二类区之间,二类区与三类区之间
设置一定宽度的缓冲带。缓冲带的宽度根据区划面积,污染源分布、大 气扩散能力确定,一般情况下一类区与三类区之间的缓冲带宽度不小于
4.依据社会经济的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划分功能区:如工业区、
居民区、科技开发区、教育文化区和经济开发区等。 5.依据行政辖区划分功能区:行政辖区往往不仅反映环境的地理特点,
而且也反映某些经济社会特点。按一定层次的行政辖区划分功能区,有 时不仅有经济、社会和环境合理性,而且亦便于管理。
6.依据环境保护的重点和特点划分功能区:一般可分为重点保护区、 一般保护区、污染控制区和重点污染治理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