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相关性呕吐(CINV)研究进展
化疗相关性呕吐CINV防治临床研究护理课件
CINV的症状与影响
总结词
CINV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对患者的 生活质量、营养状况以及治疗依从性产生不良影响。
详细描述
CINV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 可以持续数天甚至数周。CINV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 严重影响,如导致疲劳、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持续 的恶心和呕吐还会导致患者营养状况的恶化,影响治 疗的依从性。对于肿瘤患者而言,保持良好的生活质 量和治疗依从性对于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防治CINV对于肿瘤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
案例讨论
鼓励护理人员对案例进行深入讨论 ,探讨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提 高护理人员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护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培训计划
制定针对CINV防治的临床护理 培训计划,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
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内容。
教育材料
编写和制作针对CINV防治的临 床护理教育材料,包括教材、视 频、PPT等,方便护理人员学习
治疗性止吐药物包括苯海拉明、氯丙 嗪等,这些药物通过镇静、抗组胺等 作用机制,有助于缓解恶心和呕吐的 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非药物治疗方法
非药物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饮食调整等方式来缓解恶心和呕吐的症 状。
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保持水分充足、避免过度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减轻恶心和呕吐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通过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和优化护 理服务流程和标准,提高护理服务质 量和效率。
护理实践的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
分享一些成功的CINV防治临床实 践案例,包括患者情况、护理措 施、治疗效果等方面的详细介绍
芳香疗法防治化疗后恶心呕吐的研究进展
当代护士 2020年 6月第 27卷第 17期(中旬)
·9·
较对照组轻,术后疼痛评分相对较低,总体满意度较高,同时作 为薰衣草主要成分的芳樟醇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对于缓解预 期性恶心呕吐有一定作用。 3.2 生姜 姜的植物化学物质,特别是姜酚,姜烯酮,一方面可 能发挥 5羟色胺(5HT)拮抗剂、神经激肽[10](NK1)拮抗剂,抗 组胺剂的作用,另一方面可能与调整胃肠机能有关,其保护机制 可能是与生姜刺激胃黏膜合成和释放,具有保护作用的内源性 胃蛋白酶原;另外生姜通过抑制消化道(包括胆囊)平滑肌运动 来抑制胃动过速,从而达到止吐作用,并有镇静镇痛的作用[11]。 Lua等[12]研究发现,吸入生姜精油对于缓解乳腺癌患者化疗后 恶心呕吐具有明显效果,对于急性期的恶心效果明显,但对于迟 发型呕吐效果不佳。另有国内研究报道通过咀嚼鲜生姜片可以 有效缓解患者化疗后的恶心呕吐[13]。程梦惠等人对 56例乳腺 癌化疗后恶心呕吐的随机对照实验表明,实验组在新鲜生姜柠 檬汁雾化吸入后对缓解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明显,并能明显改 善负性情绪以 及 头 晕、头 痛 伴 随 症 状,并 能 明 显 改 善 患 者 依 从 性 。 [14] 3.3 薄荷 薄荷中的薄荷醇、薄荷酮对胃肠有解痉、祛风的作 用,荷兰薄荷同样具有止吐作[15]。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这些精油 分子被吸入鼻腔后,通过鼻道从咽喉后部传到黏膜区,即位于鼻 腔上部由受体细胞 (嗅觉细胞)组成的鼻上皮,产生生物学信 号,再作用到嗅 脑 上 (大 脑 的 嗅 觉 区 ),促 发 神 经 化 学 物 质 的 释 放,如 5羟色胺、内啡肽等,从而产生镇定、放松、愉悦或兴奋的 效果[16] 3.4 罗勒 罗勒是一种包括 150多种植物的属,分布于热带到 亚热带地区。许多罗勒属植物精油用于治疗头痛、腹泻、蠕虫感 染、炎症和疼痛。由于其气味、杀菌剂和驱虫剂的特性,它也被 用在制药、香水和化妆品工业中。香精油的色谱分析表明,该属 植物含有丰富的挥发性成分,如芳樟醇、香叶醇、柠檬醛、芦丁、 丁香酚、麝香草酚、1,8-桉树脑、乙酸橙花酯。它对呼吸道和风 湿性疾病、呕吐和胃痛都有积极作用。不仅可以治疗肠胃不适、 恶心、呕吐,还对咳嗽、感冒、头痛、偏头痛、支气管炎、发烧有极 佳疗效。傅宏等人的研究显示复方丁香罗勒混悬液对小儿急性 腹泻引发的消化不良,呕吐有明显的缓解 。 [17] 3.5 柠檬柑橘 水果含胶质成分,通过气味经鼻腔吸收后作用 于交感神经于副交感神经,促进人体神经与体液调节达到止吐 作用 [18]。徐燕燕 [19]等 人 的 研 究
化疗相关性呕吐的研究进展-精选文档
帕洛诺司琼特有新结合位点
28%
19%
5-HT3受体3D构型
诱发5-HT3受体内陷,受体结合位点减少54% ,从而发挥长效拮抗作用
帕洛诺司琼与5-HT3受体结合
帕洛诺司琼 3D构型
帕洛诺司琼特有新结合位点是高亲和力和超长半衰期的物质基础
22%
帕洛诺司琼提高中度致吐化疗延迟性呕吐CR 14-19%
进一步亚组分析表明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预防延迟性呕吐无论化疗方案(DDP或AC或EC)、年龄(<55岁或≥55岁)还是性别分层均显著优于格拉司琼+地塞米松
CR
CR指无呕吐和无解救用药
帕洛诺司琼常见不良反应
注:无患者退出试验
患者比例 N(%)
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
1天给药 N=24
连续2天给药 N=24
沙利度胺预防化疗诱导的延迟性恶心呕吐 —Ⅱ期随机单中心交叉对照研究 刘云鹏,张敬东,滕月娥,张凌云,于萍,金波,赵明芳,石晶,刘世州,宋娜,李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
方法: 43例患者入组,41例可评价(95%) A组: 雷莫司琼0.3mg及地塞米松 10mg化疗前30分静注; B组:A 组止吐方案+反应停 150mg日二次口服,化疗第1至5天和B-A组(化疗第一周期止吐方案为B组,第二周期为A 组)
CINV的发生机制、分类、影响因素 5-HT3拮抗剂 CINV的治疗进展
内 容
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的病理生理学
预期性呕吐 Anticipatory
急性呕吐 Acute
迟发性呕吐 Delayed
分代
英文名
通用中文名 (商品名)
研发与上市公司
首次上市时间
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的防治进展
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的防治进展化疗是目前恶性肿瘤治疗的手段之一,然而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cinv)不良反应日渐普遍且严重,已成为临床不得不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如果控制不理想,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治疗的依从性。
化疗患者出现cinv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化疗药物成分、性别(女性)、年龄(低于50岁)及恶心或呕吐史。
一、机制呕吐中枢位于延髓内,有两种不同的呕吐机制:一种是神经反射中枢,另一种是化学诱导区(CTZ),它接收引起呕吐的各种化学刺激。
化疗药物刺激胃肠粘膜,使粘膜上的嗜铬细胞释放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5-HT)。
5-HT和5-HT3受体结合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传递到呕吐中枢;化疗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直接刺激CTZ,然后通过神经递质受体进入呕吐中枢引起呕吐;感觉和精神直接刺激大脑皮层通路,导致呕吐,这在预期性呕吐中更常见。
5-HT、多巴胺和P物质是引起化疗呕吐反射的主要神经递质。
2、恶心呕吐的分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可分为急性恶心呕吐、迟发性恶心呕吐和预期性恶心呕吐三类。
1、急性恶心呕吐:是指发生于给予化疗药物后24小时以内发生的恶心呕吐。
一般而言,该类型恶心呕吐的程度常常最为严重。
2、迟发恶心呕吐:是指发生在给予化疗药物24小时以后的恶心呕吐。
尽管其严重程度多较急性恶心呕吐减轻,但往往持续时间较长,对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造成恶劣影响。
3、预期性恶心呕吐:常见于既往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症状控制不良的患者,其特点是恶心呕吐多发生于化疗前或化疗给药的同时。
此类型为条件反射所致,如患者看到医院的环境、医生乃至白大衣即可诱发恶心呕吐。
临床上,恶心呕吐的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化疗药物的呕吐强度、药物的剂量和用法,以及合理有效地使用止吐药物。
根据呕吐强度,常见的化疗药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
高度催吐药物:顺铂、丙咪嗪、环磷酰胺(≥ 1000毫克)/m2)。
2、中度致吐药:卡铂、异环磷酰胺、阿霉素、紫杉醇、阿糖胞苷。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相关进展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相关进展
张宇恒;李国元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进展》
【年(卷),期】2024(14)1
【摘要】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CINV)是化疗的严重副作用,对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并与化疗的致吐风险有关,因此预防和治疗CINV就显得至关重要。
结合国内外关于CINV指南最新的变化,本文从CINV的病理生理学、CINV的相关止吐药物,以及中高致吐性CINV的相关止吐方案、奥氮平防治CINV的进展等方
面予以综述。
本文就CINV的发生机制、分型、影响因素、致吐药物分级和止吐药进行综述,并重点阐述止吐药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肿瘤科医师提供指导。
【总页数】6页(P345-350)
【作者】张宇恒;李国元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研究生院西宁;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二科西宁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妇科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2.白血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相关因素分析
3.阿瑞匹坦在预防肺癌含铂化疗方案所致化疗相
关性恶心呕吐的疗效研究4.阿瑞匹坦在肺癌含铂化疗方案所致化疗相关性恶心呕
吐中的预防效果5.乙醛脱氢酶2基因rs671位点多态性与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相
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摘要:化疗是治疗肿瘤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生存期,但在抗肿瘤过程中可导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hemotherapy 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是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影响抗肿瘤治疗的效果。
目前临床上常使用止吐剂等治疗CINV,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中医药治疗CINV手段多样,包括中药、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且具有明显优势。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INV的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治疗CINV提高更多、更有效的方案。
关键词:肿瘤;化疗;恶心呕吐;中药;外治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指出2020年全球预计新发癌症1929万余例,新发死亡人数995万余例[1],严重危及患者的健康。
现阶段化疗依然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实施过程中可引起一系列毒副作用,如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CINV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影响患者化疗的周期性及依从性。
目前,西医临床上用于防治CINV的药物主要包括皮质类固醇激素、5-HT3受体阻滞剂、NK-1受体拮抗剂等,但效果欠佳,且存在一定副反应。
中医在防治CINV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且操作简单,副作用少。
现就CINV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CINV属于“呕吐”范畴,其病位在于脾胃,病机多与气机升降失常有关。
正如《诸病源候论》中所说:“呕吐之病者,由脾胃有邪,谷气不治所为也,胃受邪,气逆则呕”。
不同的医家对CINV有着不同的见解。
花金宝[2]认为CINV的发生与气机气化密切相关,CINV病位在中焦,化疗药物的毒性可损伤中焦脾胃,致气机失调、恶心呕吐。
邱颂平[3]认为化疗药物属外来之“药毒”,可损伤脾胃、扰乱气机,因此CINV的病机多责之于脾胃失和、气机不畅。
化疗相关性呕吐的研究进展
呕吐
24小时发作 一次
24小时发作2-5次; IV 24小时发作≥6次; 危及生命的后果
补液指征为发病<24小 IV 补液或TPN
时
指征为发病≥24小时
IV=静脉内; TPN=全肠外营养.
1. NCI 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 2008年11月3日访问
v3.0;
2006.
http://ctep.精ca品nc医e学r.gpopvt/forms/CTCAEv3.pdf.
上市时间 1990年 1994年 1992年 1996年 1994年 1997年 2003 .7.25
精品医学ppt
生产公司 葛兰素史克 罗氏 诺华公司 日本山之内公司 日本烟草 安万特公司 Helsinn Healthcare
12
独特分子构型——变构性拮抗剂
既往的“司琼”模拟5-HT的吲哚环; 帕洛诺司琼突破了传统结构,构建为非吲哚类三环骨架,增强了分子的刚性,提高
紫杉醇 多西他赛 (iv & 口服)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吉西他滨
5-Fu 多柔比星脂质体 培美曲塞
VP-16
西妥昔单抗 赫赛汀(曲妥珠单抗) 贝伐单抗 吉非替尼 索拉非尼 希罗达(卡培他滨)
PRN推荐(口服抗肿瘤药)
精品医学ppt
7
CINV类型
(根据呕吐时间分类)
阿霉素类
预期性呕吐 急性呕吐 Anticipatory Acute
特异性; 这种结构基础决定了帕洛诺司琼与第一代5-HT3受体拮抗剂不同的药理作用。
N OH
NS S
H
第一代5-HT3竞争性拮抗剂(Competitive Antagonists )*分子结构
帕5洛-HT诺3变司构性琼拮(抗欧剂赛* )
化疗性呕吐的防治及护理进展
化疗性呕吐的防治及护理进展化疗性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CINV)是癌症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和不适。
虽然近年来针对CINV的药物治疗不断更新,但高发生率和高复发率仍然是难以避免的问题。
因此,除了药物治疗外,护理干预对于CINV的防治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本文将介绍CINV的病理生理、药物治疗及相关护理干预,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CINV的病理生理CINV是针对化疗药物对化学感受器、胃肠道运动、消化道黏膜和肠道透明质酸水平等多个方面的影响所产生的呕吐反应。
临床上按照发生的时间分为急性期和延迟期两种类型。
1、急性期CINV急性期CINV发生时间为化疗后0.5~24 h,到24 h后逐渐减轻,并最终消失。
对化疗药物敏感的区域包括:中枢化学感受器(化学缺乏现象)、血脑屏障破裂及血液中激素水平的变化等。
其中,血浆中的5-HT(5-羟色胺)、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对呕吐反应发挥着重要作用。
2、延迟期CINV延迟期CINV的发生时间为化疗后24~120 h。
它涉及到多种因素,包括神经信号、胃肠道运动和黏膜细胞的改变等,其中血浆中的血小板激活因子、炎症细胞及代谢产物等均可能使胃肠道运动变慢。
二、CINV的药物治疗1、5-羟色胺拮抗剂5-羟色胺拮抗剂(5-HT3RA)是目前用于CINV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
可通过阻断中枢神经元和末梢5-羟色胺受体来预防急性期CINV和其延迟。
临床上,早期应用5-HT3RA在预防急性期CINV中显著优于对照组,但对延迟期CINV的防治效果较差。
此外,可以联合其它药物如地塞米松或兰索拉唑等,以增强其有效性。
2、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D2RA)是另外一类预防和治疗CINV的药物,包括丙氨酸、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
D2RA作用于化学感受器区域和迷走神经胆碱受体。
临床研究表明,D2RA在预防急性期和延迟期CINV中有一定的效果,一些D2RA如多塞平、甲氨蝶呤和丙氨酸等治疗急性呕吐效果较为显著。
化疗相关性呕吐
即使进行 了预防处 理但仍出 现的呕吐, 并需要进 行“解救 性治疗”
以往的化 疗周期中 使用预防 性和/或解 救性止吐 治疗失败, 而在接下 来的化疗 中仍然出 现呕吐
参与CINV的受体及神经递质
2条关键途径,2种关键神经递质
中枢途径
➢ 经P物质激活 ➢ 由脑中高度聚集的神经激肽1(NK-1)受体介导
常见的副作用: 头晕/头痛,腹部不适,便秘, 嗜睡,腹泻,
偶有转氨酶升高
CR: 无呕吐和没有明显的恶心
第二代5-HT3受体拮抗剂
(Palonosetron 帕洛诺司琼)
第二代5-HT3受体拮抗剂的特点: • 5-HT3受体亲和力是第一代的30-100倍
• 药物血浆半衰期长达40小时 临床疗效:
• 对急性恶心/呕吐的控制率并不优于第一代拮抗剂 • 预防和治疗迟发性CINV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同类5-HT3
CINV指南要点
共同点:
①强调CINV 的处理应以预防为主。
②主张根据化疗药物及方案的致吐风险进行分级管理。对于HEC 提倡 采用最强的三联标准疗法(5-HT3RA 联合地塞米松及NK-1RA),MEC 可采用二联疗法(5-HT3RA 联合地塞米松),而低致吐风险药物可采 用单药预防,轻微致吐风险药物则不主张常规进行预防。NCCN指南既 往将顺铂50mg·m-2 作为中度及高度致吐性的分界,而自2013 年起则与 其他指南相一致,将任意剂量顺铂均归于HEC;另外各家指南均将口服 药物的致吐性强度及处理单独归类,并对分子靶向药物的致吐性风险进 行分级。
②预防中度致吐性化疗的急性呕吐,地塞米松与5-HT3受 体拮抗剂两药联合,于化疗当天预防用药;预防其延迟性 呕吐,地塞米松连续用药2天。
③预防低度致吐性化疗的呕吐,地塞米松于化疗当天用药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影响因素研究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影响因素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2020年1月-7月在我科行住院化疗的421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调查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问卷(PG-SGA)进行调查。
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任何程度的恶心呕吐为CINV组(病例组289例),未发生CINV为无CINV组(对照组132例)。
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CINV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有晕车史、有预期性恶心呕吐、有抑郁、有营养风险是CINV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无便秘和三联止吐方案是CINV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5)。
结论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CINV发生风险较高,其中有晕车史、有预期性恶心呕吐、抑郁、有营养风险成为重点关注因素,使用三联止吐方案,预防便秘是预防CINV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影响因素;营养妇科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子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绒毛膜癌等,约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18%[1,2],化疗是治疗妇科肿瘤的方法之一,但是治疗同时也会造成如骨髓抑制、免疫功能下降、消化道反应、脱发等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是患者最为惧怕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率约为70%~90%。
常使患者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并且极大影响患者的耐受程度,导致化疗中断、减少剂量或早期停用,进而影响疗效,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现代医学对妇科肿瘤患者化疗所致呕吐相当重视,研究了许多中西医疗法去减轻患者呕吐的症状。
中医如使用小夏半汤协同防治[3]、耳穴埋籽[4]、等方法;西医根据相关指南里规定的药物,及护理干预和建立CINV症状管理团队等,都能或多或少减轻呕吐症状[5~7]。
但是在CINV相关影响因素方面,研究较少。
本文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调查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问卷(PG-SGA)进行调查,对CINV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医护对CINV相关影响因素的认识,为相关研究提供资料。
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通讯作者(C orresponding author ),e -mail :zhang -pin @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张晓静张频#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北京100021●摘要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 NV )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如果没有镇吐治疗,70%~80%接受化疗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其程度受化疗药物致吐强弱等多因素的影响。
在20世纪90年代5-HT 3受体阻滞剂和地塞米松的联合应用使得70%的急性CI NV 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近年来开发了新一代半衰期更长、亲和力更高的5-HT 3受体阻滞剂palonosetron (帕洛诺司琼)。
此外,随着对P 物质和NK -1受体研究的深入以及NK -1受体阻滞剂aprepitant 的问世,急性和迟发性CI NV 的完全缓解率有了进一步提高。
根据近年的新进展和NCC N 止吐治疗指南新版本的修订,本文综述了CI NV 的机制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CI NV 止吐药物治疗5-HT 3受体拮抗剂NK 1受体拮抗剂中图分类号R730153 文献标识码 AAdvances in mechanism and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 -inducednausea and vomitingZhang X iaojing Zhang PinCancer H ospital ,CAMS &PUMC ,Beijing 100021,ChinaAbstract Chem otherapy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combined therapy of tum our.Chem otherapeutic regimens have im proved and are m ore finely targeted than in the past ,but chem otherapy -induced nausea and v omiting (CI NV )remains a major obstacle and affects patients πsatis faction with treatment.About 70%~80%patients will face CI NV without pretreatment.E fforts to im prove antiemetic control further are ong oing.First -generation serotonin receptor antag onists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 one greatly im proved the control of CI NV during the 1990s.The new advancement inv olves the use of a new 5-HT 3receptor antag onist (palono 2setron )that differs from available serotonin antag onists in its markedly longer half -life (40h )and greater binding affinity for the type -three serotonin receptor.Another very promising area focuses on substance P as a therapeutic target.Substance P exerts its effects by binding to the neurokinin NK -1receptor.Studies with综述selective NK-1antag onists have dem onstrated promising antiemetic activity.One agent in this new therapeuticclass(aprepitant)recently received regulatory approval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use in combination with a5-HT3antag onist and dexamethas one,defining a new standard of care for highly-emetogenic chem otherapy.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advances in mechanism and treatment of CI NV.K ey w ords CI NV antiemetic therapy 5-HT3antag onist NK-1antag onistOncol Prog,2006,4(4)恶心、呕吐(CI NV)是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也是很多肿瘤病人恐惧化疗的重要原因之一。
化疗相关性恶性呕吐的研究进展
化疗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其不良反应诸多,其中,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hem ot her apy-I nduced N aus ea and V om i t i ng ,CI N V )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CI N V 是指由化疗药物引起或与化疗药物相关的恶心和呕吐[1]。
根据恶心呕吐发生的时间和治疗效果,通常将CI N V 分为急性恶心呕吐、延迟性恶心呕吐、预期性恶心呕吐、爆发性恶心呕吐及难治性恶心呕吐5种类型。
据文献统计,化疗过程中发生CI N V 的风险高达60%~80%[2]。
严重的恶心呕吐会造成营养不良、脱水、水电解质紊乱,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部分患者甚至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对治疗产生抗拒,不仅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尽管药物止吐方案及非药物干预手段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仍有30%~50%的CI N V 未得到有效控制[3-4],对CI N V 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的防治方案,降低CI N V 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将从CI N V 的危险因素、风险评估、综合防治进行阐述,以期为CI N V 的综合管理提供依据。
1CI N V 的风险因素1.1化疗方案与化疗周期根据化疗药物引起急性恶心呕吐的风险,将其分为高致吐风险、中致吐风险、低致吐风险及轻微致吐风险,急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90%、30%~90%、10%~30%、<10%。
与使用中、低致吐风险的化疗药物相比,高致吐风险药物引起的延迟性恶心呕吐高出3~4倍[5]。
对比不同的化疗周期,第二周期的CI N V 风险明显低于第一周期的化疗,在化疗第一周期有效的治疗和预防CI N V ,对于预防后续化疗周期CI N V 的发生具有显著作用。
1.2个体因素年龄、性别和BM I与CI N V 发生相关,多项研究结果均证实[6-8],女性发生CI N V 的风险明显高于男性,Chan等[9]研究显示女性发生CI N V 的风险是男性的1.5倍,这与女性体内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水平不同有关,女性体内性激素黄体酮的含量是发生CI N V 的主要原因[10]。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防治进展及规范
24小时
突破性呕吐
难治性呕吐
解救性止吐
预防性止吐
治疗失败
治疗失败
化疗诱发呕吐可能机制
化疗
大脑皮层
延髓
小肠
化学诱导区 呕吐中枢
神经冲动传入至化学诱导区和呕吐中枢
细胞破坏
释放神经递质
激活迷走神经和内脏神经
Navari RM. Expert Opinion on Pharmacotherapy. 2009;10(4):629-644.
高致吐化疗止吐治疗
化疗前给药 阿瑞匹坦 125 mg PO day 1 或 fosaprepitant 115 mg IV day 1 , 80 mg PO daily days 2-3 和 地塞米松 12 mg PO or IV days 1 – 4 和 5-HT3受体拮抗剂 昂丹司琼 16-24 mg PO or 8-12 mg (最大 32 mg) IV day 1 或 格拉司琼 2 mg PO or 1 mg PO bid 或 0.01 mg/kg (最大 1 mg) IV day 1 或透皮剂包含 34.3 mg 在首次化疗前使用格拉司琼 24-48 h 或 多拉司琼 100 mg PO 或 1.8 mg/kg IV 或 100 mg IV day 1 或 帕洛诺司琼 0.5mg PO 或 0.25 mg IV day 1 和 ±劳拉西泮0.5-2 mg PO or IV 或舌下每4或6h prn days 1 – 4 ± 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替莫唑胺≤75mg/m2/d 巯嘌呤 来那度胺 伏立诺他 托泊替康 沙立度胺 硫鸟嘌呤 维甲酸
急性恶心/呕吐 迟发性恶心/呕吐 预期性恶心/呕吐 突破性恶心/呕吐 难治性恶心/呕吐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高危风险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高危风险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摘要:对于国内外化疗相关性恶性呕吐的影响因素和风险风评估工作进行总结。
对于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恶心呕吐症状,对其产生主要影响的因素包括了患者的年龄、性别、饮酒史以及妊娠相关等个人因素有着较大的关系,同时还与化疗的方案、恶性肿瘤的分期、既往是否出现过化疗相关性恶性、呕吐症状与治疗的相关因素有关系。
化疗相关性恶性、呕吐风险评估工具会对相应的风险因素进行赋值,并根据最终的评分结果将其判定为高危;或者是患者满足了其中某几项的相关标准则将其划分为高危。
现针对该研究报告的内容进行综述,主旨是为了能够将进行化疗治疗的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水平提升到新的阶梯。
关键词: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高危风险;评估工具对于处于中晚期肿瘤疾病的患者来说主要的治疗方式均是通过化疗进行,在使用化疗药物的过程中不仅会将肿瘤细胞进行杀灭,还会队人体的正常组织与细胞产生较为严重的破坏作用,对于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1]。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症状是在进行化疗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化疗患者主观感受最害怕的症状之一,该症状的发生率达到了70%,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有着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2]。
同时也导致患者在进行化疗治疗的过程中依从性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在最近几年的时间内对于化疗药物的研究更加深入,患者所出现的CINV症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控制,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患者在使用止吐药物之后出现该症状。
所以需要在早期阶段识别出产生CINV这一症状的高危因素,并对容易发生该症状的人群进行提前的风险干预工作,从而对其进行预防,达到减少CINV症状出现的目的。
1 CINV危险因素1.1患者因素在临床的相关研究中显示,出现肿瘤症状的患者其年龄会对CINV的产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更加年轻的患者出现该症状的概率要明显高于高龄患者。
同时患者的性别也会对该症状的产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女性的该症状发生率要高于男性。
CINV化疗相关呕吐
3. Bradley JD et al. J Clin Oncol. 2005;23:3480–3487. 4. Tournigand C et al. J Clin Oncol. 2004;22:229–237.
17
CINV的危险因素1
• 患者特征 • 化疗-特异性因素
1. Navari RM. J Support Oncol. 2003;1(2):89–103.
CINV的发生风险。4
1. Lau PM et al. Support Care Cancer. 2004;12(9):626–633.
2. Kris MG et al. J Clin Oncol. 2006;24(33):2932–2947.
3. Osoba D et al. Support Care Cancer. 1997;5(4):307–313.
1. Warr DG et al. J Clin Oncol. 2005;23:2822–2830.
13
CINV的发生率: 高致吐性化疗1
尽管使用了5-HT3受体拮抗剂和皮质类固醇,临床试验显示患者仍会发生CINV。a
第 1–5天
止吐疗法
第1天: 第2-4天:
昂丹司琼 (32 mg I.V.) and 地塞米松 (20 mg P.O.) 昂丹司琼 (8 mg P.O. bid)
3. Hesketh PJ et al. Eur J Cancer. 2003;39(8):1074–1080.
4. Hesketh PJ. Support Care Cancer. 2001;9(5):350–354.
11
常见药物呕吐类型中 CINV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
12
CINV的发生率: 中致吐性化疗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NIMAL (轻微致吐风险)
博来霉素 α-干扰素 奈拉滨 氟达拉滨 克拉屈滨 地西他滨 来那度胺 喷司他丁 Panitumumab Temsirolimus 沙立度胺 硫鸟嘌呤 (口服) 戊柔比星 白消安 苯丁酸氮芥 (口服) 地尼白介素2 右丙亚胺 门冬酰胺酶 硼替佐米
止吐药物分类
通过阻断介导呕吐的神经递质而发挥止吐作用,可分为: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皮质类固醇 苯二氮卓类
恩丹西酮 格拉司琼
第一代5-HT3受体拮抗剂的特点: • 与5-HT3受体亲和力相似,半衰期均<9小时
托烷司琼 雷莫司琼 阿扎司琼
多拉司琼
Palonosetron 帕洛诺司琼
• 肝肾功能异常不必调整剂量
• 个体差异大, 建议用最小有效剂量 对各类呕吐疗控制率: • 高剂量顺铂: 48%-73% • 中致吐性抗癌药物: 60%-85% • 对迟发性呕吐控制不佳: CR率:28% • 对预期性恶心/呕吐控制不佳 常见的副作用: 头晕/头痛,腹部不适,便秘, 嗜睡,腹泻, 偶有转氨酶升高 CR: 无呕吐和没有明显的恶心
CINV的治疗进展
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的病理生理学
CINV类型
预期性呕吐 Anticipatory
急性呕吐 Acute
具有中高度催吐反应的化疗引起 的恶心呕吐反应至少持续3天
迟发性呕吐 Delayed
化疗
24 hours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CINV):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
影响呕吐的因素
化疗药物种类、剂量、给药途径和方法
既往化疗史
性别: 女性病人呕吐重
年龄: 年轻人呕吐重
儿童和老年人呕吐轻 饮酒量:常大量饮酒者呕吐轻
2004年意大利佩鲁贾会议达成共识
确立4个致吐风险等级 先后被MASCC / NCCN / ASCO 所采用
致吐风险等级 HIGH MODERATE LOW MINIMAL (高度致吐风险) (中度致吐风险) (轻度致吐风险) (轻微致吐风险) 患者呕吐发生风险 >90% 30-90% 10- 30% <10%
第一代5-HT3受体拮抗剂单药对顺铂引起的迟发性呕吐无明显疗效 第二代5-HT3受体拮抗剂帕洛诺司琼对中致吐性化疗药物引起的迟发性 呕吐有效 地塞米松对迟发性呕吐有肯定的疗效(CR45%)
地塞米松+5-HT3受体拮抗剂 > 单一5-HT3受体拮抗剂 格拉司琼或昂丹司琼+地塞米松≈地塞米松单药
81%:69%
74%:55%
急性期(D1)
延迟期(D2-5)
P=0.0085
P<0.001
86%:79%
64%:50%
P>0.05
P<0.05
欧洲570例 III期临床
无地塞米松
中国223例III期临床
无地塞米松
CR:无呕吐和无解救药物
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提高重度致吐化疗延迟性呕吐CR12%
Study 3:帕洛诺司琼 0.25mg d1+DEX VS 昂丹司琼+DEX
分代
英文名 Ondansetron Granisetron
上市国家 英美 美国 瑞士
第一代 短效5-HT3受体 拮抗剂
Tropisetron
Azasetron
Ramosetron Dolasetron
阿扎司琼 (苏罗同)
雷莫司琼 (奈西雅) 多拉司琼
日本吉富制药
日本山之内 法国sanofiaventis公司
在应用中度或高度致吐化疗药物前一天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
每天口服或静脉使用地塞米松,最后一次化疗结束后继续使用2-3天地塞
米松。 在三天化疗方案前可一次静脉或口服应用帕洛诺司琼,代替其它5-HT3受
体拮抗剂每天口服和静脉使用
在应用高度致吐化疗方案和可导致迟发性恶心呕吐的多日化疗方案时, 可选用阿瑞吡坦。在化疗前1小时口服阿瑞吡坦125mg+5-HT3受体拮抗
大麻类
抗胆碱能药和抗组胺药 5-HT3受体拮抗剂
NK-1(P物质)受体拮抗剂
内
容
CINV的发生机制、分类、影响因素
5-HT3拮抗剂 CINV的治疗进展
5-HT3受体拮抗剂上市历史
通用中文名 (商品名) 昂丹司琼 ( 枢复宁) 格拉司琼 (凯特瑞) 托烷司琼 (呕必停) 研发与上市公 司 葛兰素史克 罗氏 诺华 首次上 市时间 1991 1994 1992 国内 上市时间 1995 1996 1997
6(25%)
4(16.7%) 4(16.7%) 3(12.5%) 3(12.5%)
6(24%)
2(8%) 3(12%) 2(8%) 1(4%)
帕洛诺司琼的特点
强效 长效 迟发性呕吐
帕洛诺司琼治疗急性呕吐略优于第一代短效5-HT3受体拮抗剂
延迟性呕吐具有绝对优势
帕洛诺司琼与昂丹司琼和格拉司琼相比提高中度致吐化疗延迟性 呕吐CR 14-19%,联合地塞米松提高重度致吐化疗延迟性呕吐 CR 12-16%
帕洛诺司琼 3D构型
帕洛诺司琼提高中度致吐化疗延迟性呕吐CR 14-19%
Study 1:帕洛诺司琼 0.25/0.75 mg iv d1 vs 昂丹司琼 32mg iv d1 Study 2:帕洛诺司琼 0.25 mg iv d1 vs 格拉司琼 3mg iv d1
19%
16%
急性期(D1)
延迟期(D2-5)
LOW (轻度致吐风险)
紫杉醇 多西他赛 (iv & 口服) 吉西他滨 卡培他滨 培美曲塞 CPT-11 VP-16 5-Fu 阿糖胞苷 (低剂量) 100-200 mg/m2 甲氨蝶呤 50-250 mg/m2 丝裂霉素 氨磷汀≤300 mg/m2 多柔比星脂质体 贝沙罗汀 米托蒽醌 尼罗替尼 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 Vorinostat Ixabepilone 西妥昔单抗 曲妥珠单抗 利妥昔单抗 吉妥珠单抗 阿仑珠单抗 贝伐单抗 吉非替尼 索拉非尼 舒尼替尼 拉帕替尼 达沙替尼 厄洛替尼 长春碱 长春新碱 长春瑞滨 美法仑 (口服低剂量) 甲氨蝶呤≤50 mg/m2 羟基脲 (口服)
• 中高致吐性化疗药物引起的急性呕吐
• 中致吐性化疗药物引起的迟发性呕吐
帕洛诺司琼特有新结合
5-HT3受体3D构型
位点是高亲和力和超长
半衰期的物质基础
经 典 结 合 位 点
28%
22% 帕洛诺司琼与5-HT3受 体结合 帕洛诺司琼特有新结合位 点
19%
诱发5-HT3受体内陷,受体结合位点减少54% ,从而发挥长效拮抗作用
帕洛诺司琼已经被MASCC 、ASCO、NCCN、ESMO等多个国 际顶级学术组织列入止吐标准治疗方案
NCCN(2009 V2)和MASCC推荐帕洛诺司琼作为单日中度化疗、3 日和多日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的首选5-HT3受体拮抗剂
内
容
CINV的发生机制、分类、影响因素 5-HT3拮抗剂
CINV的治疗进展
阿瑞吡坦+地塞米松提高疗效(CR 68%) 在具体情况下可采用地塞米松+胃复安或苯海拉明
沙利度胺预防化疗诱导的延迟性恶心呕吐
—Ⅱ期随机单中心交叉对照研究
刘云鹏,张敬东,滕月娥,张凌云,于萍,金波,赵明芳,石晶,刘世州,宋娜,李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
方法: 43例患者入组,41例可评价(95%) A组: 雷莫司琼0.3mg及地塞米松 10mg化疗前30分静注; B组:A 组止吐方案+反应停 150mg日二次口服,化疗第1至5天
止吐治疗研究的发展史
1979 类固醇
1981
1983 1987 1990 1993 2003
大剂量胃复安
大剂量胃复安与类固醇并用 5-HT3拮抗剂 5-HT3拮抗剂与类固醇并用 5-HT3与多巴胺D2拮抗剂并用 第二代5-HT3拮抗剂(帕洛诺司琼)、NK-1拮抗剂
NCCN推荐选择止吐药物原则
化疗相关性呕吐(CINV)
研究进展
宗 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呕吐所产生的危害
病人
– – – – 脱水,电解质紊乱,吸入性肺炎,病情加重 虚弱,精神抑郁 无法忍受呕吐,畏惧甚至拒绝化疗 更改治疗方案
家属
– 增加家属心理负担 – 加重经济负担 – 增加护理工作量
内
容
CINV的发生机制、分类、影响因素 5-HT3拮抗剂
第二代5-HT3受体拮抗剂的特点
(Palonosetron 帕洛诺司琼)
第二代5-HT3受体拮抗剂的特点: • 5-HT3受体亲和力是第一代的30-100倍 • 药物血浆半衰期长达40小时 临床疗效: • 对急性恶心/呕吐的控制率并不优于第一代拮抗剂 • 对中致吐性抗癌药物所致迟发性呕吐的控制率明显优于第一代 • 副作用与第一代5-HT3受体拮抗剂相似或较轻 FDA批准的适应症(2003.7.25):
HIGH (高度致吐风险)
AC方案(蒽环类+环磷酰胺) 顺铂 ≥ 50 mg/m2 环磷酰胺 > 1500 mg/m2 卡莫司汀 > 250 mg/m2 六甲蜜胺 氮烯咪胺 氮芥 丙卡巴肼(口服) 链脲霉素
MODERATE (中度致吐风险)
顺铂 < 50 mg/m2 卡铂 奥沙利铂 > 75 mg/m2 伊立替康 长春瑞滨 (口服) 阿霉素 表阿霉素 环磷酰胺≤1500 mg/m2 环磷酰胺 (口服) 异环磷酰胺 白消安 > 4 mg/d 阿糖胞苷 > 1 g/m2 阿扎胞苷 白介素-2 > 12-15 万U/m2 三氧化二砷 苯达莫司汀 柔红霉素 洛莫司汀 卡莫司汀≤250 mg/m2 Vp-16 (口服) 伊达比星 伊马替尼 (口服) 放线菌素D 美法仑 > 50 mg/m2 甲氨蝶呤 250-1000 mg/m2 替莫唑胺 (口服) 氨磷汀 > 300 mg/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