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白鹿原》朱先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鹿原》一书描写了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世世代代在这里生存繁衍,随着时代的变迁,两大家族以及周围的各色人等,为温饱、为脸面、为光宗耀祖、为争抢风水……祖辈三代纠缠在财、权、利、欲的无休止的谋算与争斗之中。作者陈忠实一改正史的叙述模式,通过写家族史来解构这一宏大的历史结构,描绘出一群不同典型的主人公的命运悲喜剧,反映了民族悲壮秘史的一角。

在《白鹿原》中,白鹿是贯穿始终的精灵,它不仅仅是祥瑞的化身,更是人神一体的精灵,神性仅是其外壳,它的内核则是人性中的善良与正义。无疑,陈忠实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将白鹿所代表的美好、希望与兴盛融为一种无形的精魂,并将之寄赋予朱先生。

作为末代的大儒,朱先生和白鹿在神性上一脉相通: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言人,朱先生秉承着“仁、义、礼、智、信”的美德,他开办书院,传道授业并保持桃李不言的谦和;撰写县志不虚美,不隐恶;并试图用大仁大义去感化教育变乱中的民众,以求达到精神上的大同,实现儒家的最高理想。朱先生身上体现出一种圣人的风度,他,博学多才,深明大义,他,清高儒雅;一身正气;他国忧民,洞察时世;他能卜会卦,无一有失。他具有历史目光,又具有哲人思维;他不独是高蹈于世的表率者,同时也是历史的评定者,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仁义”是做人的根本。朱先生就是恪守着“仁义”的原则,践行着仁义的内蕴。他给自己的孩子起名为“怀仁”、“怀义”,意即将仁代代流传下去,充分表现了儒家的道德观念、社会观念和人生态度。

总而言之,朱先生身上浸透了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优秀神髓。华山赋诗“踏破白云万千重,仰天池上水溶溶。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既是他个人情怀、抱负的抒发,也是他自我精神的写照。

但是在我看来,从文学理论分析,朱先生这个人物是一个超越现实的存在,并非是一个刻画的栩栩如生的人物,而是一个扁形人物,没有明显的思想变化,他作为一个人物已经被符号化和象征化,贯穿了整段血淋淋的历史,也贯穿了“白鹿精魂”,在《白鹿原》三十二章中,朱白氏之口曾说“只剩下半根黑的辣,上半截变白了,下半截还是黑的——你成了一只白鹿了……”

在朱先生去世时,朱白氏“看见前院里腾起一只白鹿,掠上房檐飘过屋脊便在原坡上消失了。”作者多次将朱先生与白鹿契合在一起,可见作者已将这一人物符号化、象征化甚至神化。

《白鹿原》对朱先生寄予了很高的君子言行理想和为民请命情怀,他已经不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具体人物形象,而是“白鹿”精灵的化身,儒家精神的象征。他的一生诠释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我觉得他在小说中仿佛就是为了象征、诠释、践行儒家文化而存在,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一个民族的智慧,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种信仰,一个目标,一个支撑。因而这一人物不具有立体性、独特性和形象性。正是作者似乎对于他寄寓了太多太深太重的期望,导致他太过于抽象性、概括性和单一性。作者对他的神化使先他的形象带有明显的魔幻现实主义和神话色彩。在乡人的心中,他是神;在白嘉轩的眼中,他是“圣人”。他在白鹿原、滋水县甚至整个关中的文化影响力,甚至成为了一种绝对的精神统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