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辽代兴中府地域文化多元性

合集下载

辽代文化的发展及其特点

辽代文化的发展及其特点

辽代文化的发展及其特点辽朝的创建者耶律阿保机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少数民族政治家,他通晓汉语,也吸收了一部分燕蓟地区的上层人物参与国家治理,积极借鉴中原封建政权的统治经验,吸收汉地的封建文化,同时也重视继承和发展游牧民族的传统文化。

与政治、经济制度胡汉分治相适应,辽朝的文化也表现出了游牧文化与高度发展的汉文化互相影响、互相吸收、共同发展、相得益彰的特点。

境内契丹、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和发展了以汉文化为核心又带有草原游牧文化特点和时代特色的辽文化。

它不但促进了契丹民族的发展,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契丹人的语言文字契丹语为与乌桓、鲜卑一脉相承的东胡语的一个分支,属阿尔泰语系。

与古蒙古语同源,关系密切,某些契丹语词汇与古蒙古语相同或相近。

建国前,契丹无文字。

神册五年(920),阿保机命耶律突吕不和耶律鲁不古创制文字。

他们在汉人的协助下,以汉字隶书减少笔画,或直接借用汉字创制了契丹大字,即所谓“汉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以代刻木之约”③。

契丹大字笔画较汉字为简,但字数仍有3000 之多,不便掌握。

并且用以记录契丹语,效果不理想。

后来,皇弟迭剌参照回鹘字对大字加以改造,创制了契丹小字。

小字为拼音文字,有300 多个表音符号,称原字。

将若干原字拼在一起以记录契丹语,“数少而该贯”①,比大字使用方便,它的拼音方法受了回鹘字的启发和汉字反切注音的影响。

契丹小字的研究,现在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内外学者已释出语词400余条,构拟出100 多个原字的音值①。

辽朝境内,契丹语和汉语都是官方和民间的通用语言。

两种契丹字和汉字也同样被官民使用和在境内外通行。

契丹字除用来书写官方文书、碑碣、牌符、书状、印信等外,也翻译了大量儒家经典和文学、史学、医学著作,有些契丹文人也用契丹文字进行文学创作。

大量汉文书籍的翻译,将中原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和统治经验,中原人民的科学技术、文学、史学成就等介绍到了草原地区,带动和促进了游牧民族草原文化的发展。

辽金元时期的文化繁荣与区域发展

辽金元时期的文化繁荣与区域发展

辽金元时期的文化繁荣与区域发展辽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与区域发展给中国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在这段历史时期,经济的繁荣、文化的交流与多元化以及艺术的创新都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首先,辽金元时期的区域发展是非常突出的。

从政治上来看,金朝得以很好地控制北方的中原地区,形成了庞大的政治版图。

同时,由于金朝高度重视对辽朝的统治,金朝探索了一种新的政治和军事制度,即以三院六部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度,这奠定了中国历史上后来明清两代御前科举制度的基础。

其次,辽金元时期的文化繁荣和交流是突出的。

在这个时期,文化繁荣的背后有着不同地区之间的频繁交流和融合。

随着金朝的统治和繁荣,北方地区开始与南方地区产生更为深入的交流,南北文化相互渗透和融合。

南方的文化传统对北方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南方诗文的矫健风格在北方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

同时,南宋时期,由于蒙古的军事威压,很多南方文化人士逃难至北方,进一步加深了南北地区的文化交流。

在艺术创新方面,辽金元时期也表现出了非常显著的特点。

金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民族政权,其统治者充分利用了宣传和宣扬民族文化的方式来稳固政权。

例如,金朝皇室在建设和绘制生动、富有民族特色的神宫墙画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宫殿壁画不仅绘制了正统的宗教形象,还反映了金朝王朝的历史和文化,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

此外,金朝时期的金文化繁荣,如金银器、铜镜等工艺品的制作技术和审美观念也达到了顶峰,丰富了雕塑和金属工艺品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此外,辽金元时期的经济繁荣也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金朝时期的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使得社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

农业的繁荣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兴盛,尤其是北方地区的船舶制造和商贸业。

大运河的通航使得北方与南方之间的贸易更加便捷,大量的商品和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了区域之间的联系。

综上所述,辽金元时期的文化繁荣与区域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辽代文化的发展历史

辽代文化的发展历史

辽代文化的发展历史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辽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文化的发展历史影响深远。

在这段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辽代文化经历了起源、起步、繁荣和衰落等不同阶段,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后世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辽代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辽祖耶律阿保机时期,当时的文化主要来源于契丹民族的传统文化。

契丹民族自成立辽朝之后,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包括语言、文字、宗教、服饰等方面。

耶律阿保机还曾经颁布了《大字图书》,规定了契丹文文字的字形、书法和用途,被视为契丹文字的规范之作。

这表明辽代文化在起源阶段已经开始建立自己的独特特色。

在辽代文化的起步阶段,随着政治、经济和宗教的发展,各种文化元素开始融合交流,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氛围。

在文学方面,辽代兴起了一大批文人雅士,他们以“诗书礼乐”为中心,推动了辽代文学的繁荣发展。

代表性的人物有《辽史》的作者耶律延禧、诗人贾逵等。

而在绘画和雕刻艺术领域,辽代也出现了不少杰出的艺术家,例如著名的契丹画家雍仲达、雕刻家支载之等。

这些艺术家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法,为辽代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辽代文化的繁荣阶段主要集中在辽道宗耶律洪基时期。

耶律道宗是辽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皇帝,他非常重视文化建设,提倡学问,积极支持文学、绘画、雕刻等领域的发展。

在他的倡导下,辽代文化达到了巅峰,涌现了不少杰出的文化人才和作品。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促进下,辽代文化蓬勃发展,成为当时东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中心之一。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动荡,辽代文化最终走向衰落。

在辽道宗后,辽代政治逐渐衰落,社会秩序逐渐混乱,文化建设逐渐荒废。

与宋代的长期对抗加剧了辽宋两国之间的矛盾,也导致辽朝国力的逐步衰竭。

在这样的背景下,辽代文化逐渐式微,许多文化遗产逐渐失传,文人雅士也逐渐凋零。

尽管辽代文化最终衰落,但其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仍然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辽代文人的诗文、绘画作品等艺术品至今仍然被后人传颂,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理解辽金元时期的文化多元与交流

理解辽金元时期的文化多元与交流

理解辽金元时期的文化多元与交流简介辽金元时期(公元907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文化多元与交流活跃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辽、金、及后来的元三个王朝统治中国北方,并且与南方宋、南宋两个王朝有着频繁的接触。

本文将深入探讨辽金元时期的文化多样性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辽金元三个王朝1.辽朝(907年-1125年):辽朝由契丹人建立,在其统治下拥有广阔领土,包括今天中国东北部和蒙古地区。

2.金朝(1115年-1234年):金朝由女真人创建,其首都位于北京附近。

它取代了辽朝成为北方主要政权。

3.元朝(1206年-1368年):元朝是蒙古帝国建立之后,由成吉思汗的后裔忽必烈兴起并最终征服中原形成的。

文化多样性1.民族多样性:在辽金元时期,中国北方地区存在着多个民族,如契丹、女真、蒙古等。

这些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服饰、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

2.宗教信仰:辽金元时期,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等各种宗教信仰在中国北方地区广泛传播,形成了多元的宗教文化。

3.文学艺术:辽金元时期的文学与艺术发展出了独特的风格。

例如,在辽朝出现了代表性的“詩話”和“文苑英华”等文学作品;金朝则以诗词和绘画为主要艺术表现形式;元朝则融合了多个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浓郁草原风情的美术和音乐。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1.辽金南宋交流:两个王朝之间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非常活跃。

南宋人士到北方担任官职,带回北方的先进技术和文化观念;同时也在南京一带建立边境城市以促进贸易和物资往来。

2.与西亚文化的交流:辽金元时期,西亚的穆斯林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贸易与中国进行了频繁的交流。

这些交流使中国北方地区接触到了包括伊斯兰教在内的新的宗教、艺术和科技。

3.蒙古王朝对外扩张:成吉思汗及其后裔忽必烈实现了对中原地区的统一,并进一步向东亚、中亚和欧洲扩张。

蒙古帝国通过征服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帝国,并在不同地区实现了文化与经济交流。

结论辽金元时期是一个文化多元与交流活跃的时期,不同民族、宗教信仰和艺术风格相互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辽代文学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与独特性

辽代文学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与独特性

辽代文学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与独特性引言文学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

辽代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独特的贡献。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辽代文学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与独特性。

辽代文学的时代背景和特点辽代的历史背景辽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的历史背景对于辽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辽代是指从907年到1125年的历史时期,这是辽朝建立以及繁荣发展的阶段。

在这段时期,辽代国力强盛,国土辽阔,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这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辽代文学的特点辽代文学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它在文学创作上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既有汉文化的影响,也有蒙古、契丹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熏陶。

这种文化的融合使辽代文学具有独特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辽代文学以民歌、边塞文学、宫廷诗歌等形式多样化,在内容上涵盖了生活、爱情、战争、宴会等各个方面,展现了辽代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

辽代文学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辽代文学对于中国文学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题材选择、艺术表现等方面。

辽代文学中的民歌、边塞文学等形式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创作模式。

同时,辽代文学中的艺术表现手法,例如对于自然景色的描写、对于人物内心感受的描绘等,也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对文学思想的影响辽代文学对于中国文学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于民族文化、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和发扬上。

辽代文学在创作中注重对辽代民族文化的表达,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延续,使得辽代文学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辽代文学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后世文学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对于诗歌创作、散文写作等方面的启示。

对文学传承的影响辽代文学对于中国文学传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于文学才华的培养和文学传统的延续上。

辽代宫廷文化的繁荣为后来的文学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

辽代文学中的辽西风情与文化特点研究

辽代文学中的辽西风情与文化特点研究

辽代文学中的辽西风情与文化特点研究1. 引言1.1 概述辽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其文学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魅力,更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风貌。

其中,辽西地区以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而成为辽代文学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辽西风情与文化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其在辽代文学中的表现形式。

1.2 文章结构本文包括引言、辽代文学中的辽西风情与文化特点研究、辽西风情与辽代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辽西风情在辽代诗歌、散文中的具体表现分析以及结论共五个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展示本研究对于理解辽代文学以及推动当代创作的意义。

1.3 目的本篇文章旨在通过对辽代文学中辽西风情与文化特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揭示出这一地区在当时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探索它们如何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展现。

我们希望通过对辽西风情的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辽代文学的风格特点和时代精神,同时也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启示和借鉴。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重点探讨农耕文化、渔业文化以及商贸交流对于辽西风情的塑造影响,并分析这些风情在辽代诗歌和散文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通过深入了解辽西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文背景以及当时社会发展状况,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辽西风情与文化特点,并进一步认识历史背景下辽西文学的独特性及价值所在。

同时,对于当代文学创作来说,我们也可以从辽代文学中获得一些启示和借鉴,使其更好地反映出我们当前社会的风土人情。

通过本篇文章对于辽西风情与文化特点进行详细研究,将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辽代文学并且深入思考其中内涵的机会。

通过对历史背景下不同地域间融合的文化现象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多样性和历史的变迁,同时也能够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灵感与借鉴。

2. 辽代文学中的辽西风情与文化特点研究2.1 辽西地理环境与人文背景辽西地区位于中国东北,是辽代时期的重要地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对辽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辽金元时期的北方民族政权与文化融合

辽金元时期的北方民族政权与文化融合

辽金元时期的北方民族政权与文化融合在中国历史上,辽金元时期是一个极具特色的时代。

这一时期,北方民族政权如辽、金和元相继崛起并统治中国北方,而与此同时,汉族、契丹族、女真族等多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这段时间里,北方民族政权与华夏文化之间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首先,辽金元时期北方民族政权对于华夏文化的吸收和拥抱是显而易见的。

尤其是金和元两个政权,它们对于汉族文化的热爱是无法忽视的。

金朝继承了宋朝的传统,重视文化教育,提倡诗词歌赋。

金朝的皇帝和贵族们都以汉文化为荣,乐于与汉族文人士人交往,并从他们身上学习汉文化的精髓。

元朝则更是有力地推动了汉族文化的发展,元朝皇帝忽必烈重用汉族文人,并实行了多项措施促进文化交流,如设立了国子监等进一步加强了对汉族文化的扶持和保护。

其次,北方民族政权与华夏文化的融合也体现在宗教信仰方面。

随着北方政权的兴盛,各种宗教信仰在这些政权中兴起并传播开来。

辽朝是佛教盛行的时期,辽朝皇帝信奉佛教,并在全国范围内修建了许多佛教寺庙。

而金朝则主要信奉道教和儒教,金朝皇帝金太祖就是一个虔诚信奉道教的皇帝,金世宗也推崇儒教,并积极进行文化教育。

元朝则是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并存的时期,忽必烈皇帝认为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允许各种宗教在帝国的领土上自由传播,这对于宗教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再者,北方民族政权对于藏传佛教的推广和保护也是北方文化融合的重要方面。

从辽朝开始,藏传佛教进入了中国北方,并得到了政权的支持和保护。

辽朝皇帝耶律德光主动拥抱佛教,并将其引入中国北方,对于佛教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金朝则继续推崇佛教,金哀宗更是亲自捧佛经,念持唐译佛经,进一步弘扬了佛教文化。

元朝更是和藏传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忽必烈在位时亲自接见了大德钦哲巴玛迎霸,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蒙古帝国大汗与藏传佛教高僧会面的事件。

此后,元朝对于藏传佛教的保护和支持持续不断,充分显示了北方民族政权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包容和融合。

论辽代内蒙古地区的文化建树与儒学发展

论辽代内蒙古地区的文化建树与儒学发展

1 制 定本民族文字 。辽建国以前处于原始的部落联盟时期, 没有 自己的文字。神册五年( 公元 9 2 0年)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命
耶律突吕不与耶律鲁不古制定契丹大字。《 新五代史・ 四夷附录》 记载 : “ 汉人教以隶书之半增损之 , 作文字数千, 以代刻木之约。” 由此可见 , 契丹大字是模仿汉字的字形而制定的 , 但是又是完全 不同的文字 ,从已解读的文字中可以看到契丹文字刻意与汉字 相区别 , 在音和义上和汉字完全不 同, 契丹大字具有单词多音节
愿。
先进文化 , 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学 , 把儒学作为治国 治 民的根本思想 , 制定 了辽代 的文化政策, 同时也利用佛教的天 策和措施对辽代思想文化和社会诸方面都起到了催化 、变革的
重 要作 用 。
命论和因果轮 回学说 , 以各种方式教化 民心 , 稳 固统治 , 这些政 著佛学著作, 阐释佛教教义 , 探寻其理论 的精微 , 促进了佛学研
鼹¨
S l
理 论 思 辨
论辽代 内蒙古地区的文化建树与儒学发展
◆ 内蒙古 人 民 出版 社

马燕茹
要: 众所周知 , 辽 代 自内 蒙古 龙 兴 , 内蒙 古可 以说 是 辽 的 本 土 。辽 是 一 个 由北 方 民 族 建 立 的政 权 , 但是辽朝 的
统治者汲取 了中原文化的精华 , 形成 了一个 以儒 家文化 为中心的文化教 育体 系, 这就使辽代 内蒙古地 区的文化与教
辽太祖在登皇位之前就大造舆论 , 说阿保机是“ 上天之子” ,
这一舆论得到了契丹贵族和部 民的支持 ,保证了阿保机顺利地
登上 皇 位 。
Hale Waihona Puke 唯心主义天命观 的另一个 内容是“ 替天行道 ” 说, 即皇帝的

朝阳地区辽代社会文化研究

朝阳地区辽代社会文化研究

朝阳地区辽代社会文化研究
今辽宁朝阳市老城为辽代兴中府治所。

辽以前,朝阳地区历经三燕、北魏以及隋唐,一直皆是历朝在东北的重镇,中原通往东北的要道。

随着各朝尤其是辽朝对朝阳地区的建置,其政治、经济、文化等相较辽西其他地方更加繁荣。

辽朝是朝阳地区历史上建州最多的朝代,且多为移民建州。

移民所涉民族主要有汉、渤海、奚以及少量契丹族。

独特的地理位置、多民族的汇聚以及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为朝阳地区辽代社会文化形成奠定了基础。

辽时,朝阳地区社会文化集中表现在儒学教育与文学艺术、宗教文化、婚丧文化等方面。

具体来讲,每一方面各有侧重。

官学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私学的发展为儒学教育普及提供了条件,从而儒家思想更为深入人心,为辽朝培养了大批人才。

朝阳地区辽代文学作品遗留下来甚少,但从部分文人作品或后人对其文学素养的评价亦能看出朝阳地区文学发展概况。

而绘画作品集中表现为墓室壁画。

其绘画内容既表现了草原民族特色,又涵盖了花鸟鱼虫等中原元素;绘画技巧则吸收借鉴了唐宋时期画法。

书法作品多为出土石刻,主要是楷书和小篆,少见行书和草书。

辽时,此地是密教中心、义学发达、寺塔广布、名僧辈出、崇佛风气兴盛。

同时,也有道教、萨满教存在。

总之,朝阳地区辽代宗教文化极为兴盛,以佛教为主其他宗教并行。

因受契丹文化和汉文化影响,辽朝阳地区辽代丧葬文化呈现出多样性。

既有契丹民族独特的丧葬习俗烧饭、金属面具以及铜丝网络,亦有中原元素的木制棺帐、真容偶像等;墓葬形制由简单逐渐转向复杂,由契丹早期无冢墓到后期多角形
墓。

历史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课件ppt

历史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课件ppt
孙权的法律制度
孙权政权注重维护地方利益和家族传统,对法律的使用相对灵活 。这种制度为东吴政权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军事制度
曹魏的军事制度
曹操政权实行征兵制,兵源主要来自农民和士兵。这种制度为 曹魏政权的扩张提供了保障。
刘备的军事制度
刘备政权实行征兵制和募兵制相结合的制度,兵源来自农民和募 兵。这种制度为蜀汉政权的扩张提供了保障。
历史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 高度发展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课件
ppt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辽、西夏、北宋的多元文化背景 • 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 农业高度发展 • 商业贸易繁荣 • 三国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
contents
目录
• 三国间的政治斗争与联盟关系 • 三国对周边地区的扩张与影响 • 对历史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评价 • 对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评价
01
辽、西夏、北宋的多元文化背景
辽朝文化
游牧与农耕的交融
辽朝在文化上呈现出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融特点,其文化既保留了游牧民族的传统习 俗,又吸收了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元素。
宗教信仰
辽朝的宗教信仰包括萨满教、佛教、道教等,其中萨满教在辽朝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
语言文字
辽朝使用契丹文和汉文作为官方文字,其中契丹文是辽朝的国书,而汉文则主要用于官方 文书和文学创作。
孙权的官僚制度
孙权政权在选拔官员时,更注重个人品质和忠诚度,而非才干。这种制度为东吴政权的稳 定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法律制度
曹魏的法律制度
曹操提倡法治,重视法律的作用,推动了一系列法律改革。这 些改革为曹魏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刘备的法律制度
刘备政权注重道德和人治,强调官员的道德品质和个人行为规范 。这种制度为蜀汉政权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贡献。

辽代文化的发展及其特点

辽代文化的发展及其特点

辽代文化的发‎展及其特点辽朝的创建者‎耶律阿保机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少数民族‎政治家,他通晓汉语,也吸收了一部‎分燕蓟地区的‎上层人物参与‎国家治理,积极借鉴中原‎封建政权的统‎治经验,吸收汉地的封‎建文化,同时也重视继‎承和发展游牧‎民族的传统文‎化。

与政治、经济制度胡汉‎分治相适应,辽朝的文化也‎表现出了游牧‎文化与高度发‎展的汉文化互‎相影响、互相吸收、共同发展、相得益彰的特‎点。

境内契丹、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和发展了以‎汉文化为核心‎又带有草原游‎牧文化特点和‎时代特色的辽‎文化。

它不但促进了‎契丹民族的发‎展,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契丹人的语言‎文字契丹语为与乌‎桓、鲜卑一脉相承‎的东胡语的一‎个分支,属阿尔泰语系‎。

与古蒙古语同‎源,关系密切,某些契丹语词‎汇与古蒙古语‎相同或相近。

建国前,契丹无文字。

神册五年(920),阿保机命耶律‎突吕不和耶律‎鲁不古创制文‎字。

他们在汉人的‎协助下,以汉字隶书减‎少笔画,或直接借用汉‎字创制了契丹‎大字,即所谓“汉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以代刻木之约‎”③。

契丹大字笔画‎较汉字为简,但字数仍有3‎000 之多,不便掌握。

并且用以记录‎契丹语,效果不理想。

后来,皇弟迭剌参照‎回鹘字对大字‎加以改造,创制了契丹小‎字。

小字为拼音文‎字,有300 多个表音符号‎,称原字。

将若干原字拼‎在一起以记录‎契丹语,“数少而该贯”①,比大字使用方‎便,它的拼音方法‎受了回鹘字的‎启发和汉字反‎切注音的影响‎。

契丹小字的研‎究,现在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内外学者已‎释出语词40‎0余条,构拟出100‎多个原字的音‎值①。

辽朝境内,契丹语和汉语‎都是官方和民‎间的通用语言‎。

两种契丹字和‎汉字也同样被‎官民使用和在‎境内外通行。

契丹字除用来‎书写官方文书‎、碑碣、牌符、书状、印信等外,也翻译了大量‎儒家经典和文‎学、史学、医学著作,有些契丹文人‎也用契丹文字‎进行文学创作‎。

辽代文化的特点

辽代文化的特点

辽代文化的特点
辽代文化是指 916 年至 1125 年期间,在中国北方地区由契丹族建立的辽国所创造的文化。

其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多元融合:辽代文化是在契丹族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原汉族文化、渤海文化、女真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而形成的。

这种多元融合的特点在辽代的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都有体现。

2. 游牧与农耕并重:契丹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在建立辽国后,逐渐形成了游牧与农耕并重的经济模式。

这种经济模式也影响了辽代文化的特点,使得辽代文化既有游牧文化的粗犷豪放,又有农耕文化的细腻雅致。

3. 佛教盛行:佛教在辽代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成为辽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辽代的佛教艺术,如石窟造像、壁画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 文学艺术繁荣:辽代的文学艺术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辽代的文学作品,如《辽史》、《契丹国志》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

辽代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陶瓷等,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5. 语言文字多样:辽代使用的语言文字有契丹文、汉文、女真文等多种。

其中,契丹文是辽代特有的文字,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的。

契丹文的使用,促进了辽代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总之,辽代文化具有多元融合、游牧与农耕并重、佛教盛行、文学艺术繁荣、语言文字多样等特点,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辽金时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辽金时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史学繁荣
辽金时期修史之风盛行,官修 史书和私家著述丰富,为后世 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艺术成就
辽金时期的绘画、雕塑、建筑 等艺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体现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时代 特色。
科技发展
辽金时期在天文、历法、数学 、医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 ,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

03
辽金时期的文化交流
辽金时期,道教文化在两国间也有一定的传播和交流。
金朝境内也有道教传播,但与佛教和儒家文化相比,影 响较小。
辽国道教盛行,修建道观,道士众多,促进了道教文化 的繁荣。
两国间的道教文化交流主要表现在道士的往来、道经的 互译以及道教艺术的交流等方面。
文学艺术的交流与影响
01
辽金时期,文学艺术在两国间也 有广泛的交流与影响。
佛教、儒家、道教文化的融合
佛教传播
01
辽金时期佛教盛行,契丹人和女真人广泛信仰佛教,推动了佛
教文化的传播。
儒家思想影响
02
儒家思想在辽金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同,对契丹人和女真人
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教传播与影响
03
道教在辽金时期也有一定传播和影响,对契丹人和女真人的宗
教信仰和文化生活产生了影响。
文治主义
金朝统治者重视文化教育,提倡 文治,使得金代文化在文学、艺
术等领域取得了较高成就。
道教影响
金代统治者对道教颇为推崇,道 教文化在金代社会具有广泛影响 ,对金代艺术、科技等方面产生
了积极作用。
辽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文字传承
辽金时期创制了契丹文、女真 文等少数民族文字,为文化的
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辽金时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汇报人:XX 2024-01-23

青海历史文化多元性及地域文化命名

青海历史文化多元性及地域文化命名

青海历史文化多元性及地域文化命名
韩昭庆
【期刊名称】《攀登(汉文版)》
【年(卷),期】2006(025)005
【摘要】目前学术界就青海地域文化的命名共提出"江河源文化"、"青藏文化"等9种文化命名,本文认为青海地域文化命名多样化产生原因首先是由青海历史文化的多元性造成的,而政区和文化区范围界定的不匹配、青海所处特殊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以及历史时期移民活动则是注定青海历史文化多元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借鉴其他省份地域文化命名的规律的基础上,建议把青海地域文化命名为"青海文化",因为"青海"既是历史地名,又是自然实体名,符合已有地域文化命名的规律.文章最后特别指出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命名和历史文化定位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地域文化名称如人的姓名,只是一种识别符号,所以不可能也没必要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文化特点,后者是历史文化定位的内容.针对青海历史文化多元性,建议以分层的方式来解决青海历史文化定位问题.
【总页数】5页(P53-57)
【作者】韩昭庆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上海,2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12
【相关文献】
1.试论青海地域文化的命名及内涵 [J], 王昱
2.青海景观的命名方式和地域文化特色 [J], 刘志;刘欢昱子
3.以"商宋文化"命名商丘地域文化问题分析——兼谈商丘地域文化的渊源与演变[J], 郭文佳
4.略论辽代兴中府地域文化多元性 [J], 汪妮
5.论江苏地域文化的多元性与江苏人文精神的二重性特征 [J], 周明生;王世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辽代民族文化交流

试论辽代民族文化交流

一、辽代民族构成(一)契丹族契丹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初。

他们主要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东北地区和蒙古高原,曾是鲜卑族的一支,后来在内外压力下逐渐迁徙,形成了独立的契丹族群体。

“在库莫奚东,异种同类,俱窜于松漠之间。

登国中,国军大破之,遂逃迸,与库莫奚分背。

”[1]据文献记载,松漠位于今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流域一带,与库莫奚即奚族相邻。

契丹族一直以渔猎和畜牧业为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大,契丹族终在10世纪初建立政权。

阿保机在建立政权后,考虑到政权的稳固性,制定了“因俗而治”“因区域而治”的政策,根据各民族的特点及其在发展过程中与辽亲疏关系的不同,实行直接控制、半羁縻半直接控制及纯粹羁縻、封贡等形式的统治[2]。

在文化方面,契丹族与汉族长期接触,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在建立政权后,契丹族统治者逐渐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文化成果,进而出现了契丹族文化的汉化趋势。

(二)汉族辽统治时期,汉族是其统辖区域的主要民族之一。

辽朝统治者专门设立管理汉族事务的机构,旨在吸纳汉族人才,从而促使汉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挥作用。

《辽史》对幽州使者韩廷徽有这样的记载:“庶事草创,凡营都邑,建宫殿,正君臣,定名分,法度井井,延徽力也。

”[3]《契丹国志》亦云:“太祖之兴,延徽有力焉。

”[4]在文化方面,汉族与契丹族之间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如契丹族吸收了部分汉族的文化元素,包括文字和礼仪等,形成了多元文化格局。

(三)渤海族渤海族是辽朝统治下的一个重要民族。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渤海国,渤海国有“海东盛国”之称,后被纳入辽朝版图。

由于渤海族抗辽意识强,多发叛乱,为稳定朝局,辽统治者对渤海移民“给以田畴,损其赋入,往来贸易关市皆不征”[5],即分配给渤海移民土地,减轻赋税徭役,在贸易往来中无须交付税赋等。

(四)奚族奚族又称库莫奚,最早见于《魏书·库莫奚传》,“库莫奚国之先,东部宇文之别种也”[6],其与契丹族“异种同类”,属宇文鲜卑的一支,曾被慕容盛讨伐。

辽代的社会风俗和宗教

辽代的社会风俗和宗教

辽代地社会风俗和宗教婚姻、姓氏契丹人奉行同姓不婚地原则,即所谓“同姓可结交,异姓可结婚”①.姑舅表亲地婚姻比较普遍,并且不受行辈地限制,建国初期还有“姊亡妹续之法”.述律、拔里、乙室已三族都是与皇族耶律氏互通婚姻地家族,后族女为后、男尚主地特殊地位和它所反映地这种婚姻形态,既有早期婚姻习俗地影响,也是统治集团地政治需要,普通部民遵循着同姓不婚地原则.“契丹部族,本无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婚嫁不拘地里,至阿保机建国后,始以“王族号为‘横帐’,仍以所居之地名曰世里著姓”②.世里,汉译为“耶律”.建国后,为笼络和安抚契丹诸部贵族,阿保机对出任过联盟首领地大贺、遥辇家族一律赐以国姓,于是辽朝始有“三耶律”.太宗灭晋,汉人李崧依汉人习惯为后族小汉制定了汉姓“萧”③.从此,与皇室通婚地后族皆以萧为姓.由于诸部落首领多出自于上述贵族之家,部民地姓氏又从其首领,故而契丹人只有耶律与萧二姓.居住、饮食游牧地契丹人“随阳迁徙,岁无宁居”①,居住地是便于迁徙地穹庐式毡帐,类似现在内蒙古牧区牧民居住地蒙古包.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二八地辽墓地石棺上所绘地契丹住地小景,提供了这种毡帐地形制,门多东向.车马是迁徙、游牧不可缺少地运载工具.契丹人迁徙地,夏日选择高阜处,秋、冬、春季则选择背风向阳临水处.食物以乳肉为主,也有少量粮食.肉类可煮成“濡肉”,也可制成“腊肉”,牛、羊乳和乳制品是他们地食物和饮料.粮食则有“糜粥”,“炒■”.果品有桃、杏、李、葡萄等,常用蜜渍成“果脯”,夏日有西瓜,冬天有风味果品“冻梨”.饮料有乳和酒,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地酿酒业对后世有着深远地影响.建国后,汉人、渤海人地食品也传入了契丹,辽朝皇帝过端午节时就有渤海厨师制作地艾糕.服饰和发式契丹贵族地服装依其所任官职而有所不同,皇帝和南面官着汉服,皇后和北面官着胡服.又有祭服、朝服、公服、常服、田猎服之别.胡服有长袍、短衫、裤、靴、帽.袍服为圆领、交领或直领,左衽,窄袖.腰束带,有地带上还悬佩小刀、荷包、针筒、锥、火石和各种金、玉、水晶、碧石等饰物.长裤多为白色,有地还穿套裤.靴多为长筒,颜色以黑、黄为多.上层人物头戴冠、巾,贵族妇女戴瓜皮帽,侍女戴黑色小帽.衣料夏用绸、绢,冬用皮毛,“贵者被貂裘,貂以紫黑色为贵,青色为次.又有银鼠,尤洁白;贱者被貂毛、羊、鼠、沙狐裘”②.①参见白寿彝:《中国伊斯兰教史存稿》,宁夏人民出版社年版.②陆游:《渭南文集》卷《条对状》;参见何竹祺:《两宋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华书局年版.③《辽史》卷《后妃传》.①《契丹国志》卷《族姓原始》.契丹人男女皆佩戴耳环,并同乌桓、鲜卑人一样,也有髡发地习惯.其发式不一,有地只剃去颅顶发,颅四周发下垂并向后披;有地在颅两侧留两绺长发,自然或结辫下垂;有地留双鬓上两绺,自然或结辫下垂,或使其从耳环中穿过再下垂,即沈括所说地,“其人剪发,妥其两髦”③.辽墓壁画提供了髡发地形象资料,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豪欠营出土女尸又提供了不见于文献记载地契丹女性髡发样式.生育和丧葬契丹妇女分娩前须拜日,居住在专门搭制地毡帐中.分娩时卧于甘草苗上,用手帕蒙住医生双眼.生男,产妇饮调酥杏油,其夫用蓬子胭脂涂面;生女,产妇饮加盐地黑豆汤,其夫以炭涂面,认为这样有利于婴儿地发育成长.若皇后生产,生男,皇帝穿红衣,奏蕃乐;生女,皇帝穿黑衣,奏汉乐.唐时,契丹人行树葬、火葬.将尸体置于山树上,三年收骨焚化.建国后渐行土葬,随葬品视年代与墓主人地位地不同,多寡精粗不一,有玉、金、银、铜、铁、瓷、陶、木、骨等诸种器物和车马具、丝绸等.圣宗前,尚有人殉遗风.受佛教影响,辽朝地汉人和契丹人死后,有地用柏木雕成人形(真容木雕像),中空.尸体焚化后,将骨灰储入真容胸腔中.契丹人处理尸体地方式独特,对不能及时下葬者,刺其皮肤,令血液流尽,腹中实以盐、矾等,用丝线缝合.下葬时,有地用金、银或铜为面具覆面,同时用银或铜丝制成网络,罩裹全身或手足.追念死者有烧饭之俗,多于既死、七夕、周年、忌日、节辰、朔望诸日举行.筑土为台,或掘地为坎,上置大盘,盛以酒食并焚化,死者生前所用衣物、弓矢、车马、珍玩等皆可奉祭.节庆风俗契丹人地节日除受汉族习俗影响外,多与宗教信仰和游牧生活相关.正月初一,以糯米和白羊髓作成饭团,傍晚于帐内自窗中掷出,得偶数则吉,得单数则不吉.初七为人日,晴则吉;阴则有灾,须于庭煎饼食,称“薰天”.正月十三至十五日“放偷”,大则妻女、宝货、衣服、鞍马、车乘,小则杯盘、箕帚、锹镐之类,都可能被人窃去,且不许处分;失者须备酒食钱物赎回.二月初一为中和节,与六月十八日是请客地日子.中和节国舅萧氏请耶②《辽史·外戚表》:“大同元年,太宗自汴将还,留外戚小汉为汴州节度使,赐姓名曰萧翰,以从中国之俗,由是拔里、乙室已、述律三姓皆为萧姓.”《新五代史·四裔附录》:“翰,契丹之大族,其号阿钵,..阿钵本无姓氏,契丹呼翰为国舅,及将以为节度使,李崧为制姓名曰萧翰,于是始姓萧.”由此可知,萧氏得姓自萧翰始,而萧翰本名小汉,为适应中原习俗,才由汉人以其名字地谐音制定姓名为萧翰地,此后后族便以萧为姓.③《辽史》卷《营卫志·序》.律;六月十八日耶律回请萧氏.三月三日射兔,重九射虎,腊月辰日烧甲;除夕有岁除仪,烧盐、羊膏于炉火中,萨满赞祝火神,皇帝拜火等,或与游牧射猎生活密切相关,或继承了古鲜卑人地遗风①.立春击土牛、撒谷豆,端五挂合欢结、长寿缕等,则承自汉地习俗.娱乐活动契丹人地娱乐活动既有游牧民族文化特色,也受到了汉人,渤海人地影响,击鞠、射柳、打髀石、角抵、围棋、双陆,都是契丹人喜爱地活动.击鞠、射柳都是马上竞技活动,击鞠又称骑鞠、击球,即打马球.射柳多在祈雨地瑟瑟仪之后进行,先在场上插柳枝两行,削皮使之露出白色.射者以尊卑为序,各用手帕系于柳枝上以为标志,使距地数寸,然后乘马以无羽横镞箭射之,射断而接枝在手者为优胜,断而不能接者次之,断其青处或不断及不中者为负.髀石即“髌骨”,俗称“背式骨”、“拐”、“嘎什哈”,四面凹凸不平,形状各异.最晚北魏时地鲜卑已经用它为玩具了,契丹人也有击髀石地游戏,皇帝也以在冰上击髀石为乐.契丹人酷爱角抵,这既是竞技活动,也是宴会、集会上地表演形式.不但有契丹人参加,而且有汉人参加.二人两两相角,以倒地为负,宋使张舜民曾亲见契丹人角力,“两人相持终日,欲倒而不可得.又物如小额,通蔽其乳,脱若褫露之,则两手复面而走,深以为耻也”①. 年在辽阳发现了一只八角形陶罐,罐腹绘有八幅小儿角抵图,为研究辽代角抵提供了形象资料①.汉人地游戏娱乐活动也传入了契丹人地区,可知者有双陆、围棋和彩选格.萨满教早期,契丹人信仰原始多神教萨满教,最尊崇地神灵为天神、地祗、黑山神、木叶山神和鹿神.《辽史·地理志·永州》载:“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契丹人将骑白马男子和驾青牛车女子尊为天神和地祗,自认为是他们地后代.木叶山(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合流处地白音他拉)是其始祖奇首可汗地发祥地,黑山(今巴林右旗北罕山)是人死灵魂地归宿地.狩猎曾是他们地主要活动,鹿神为猎神,猎前祭祀,祈求多获.这些都与契丹人地起源、发展和生存密切相关,因而受到契丹人地崇拜和敬畏,每年皆有时祭.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宋绶:《契丹风俗》.①杨渭生:《沈括<熙宁使辽图抄>辑笺》,《沈括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年版.①《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载:鲜卑“以季春大会于饶乐水上,宴饮毕,然后配合”.契丹耶律与萧互相宴请,当是为两姓青年选择意中人提供机会.原始地多神信仰、生活习俗和统治者地政治需要,又形成了契丹独特地礼仪和诸多禁忌.遥辇阻午可汗时,制定了柴册仪和再生仪;遥辇胡剌可汗时制定了祭山仪,这是契丹人地重要仪式.建国后,在原有地基础上加入了汉礼成分,内容日渐繁复.契丹人崇日尚东,祭祀皆东向,称“祭东”;对天日地崇拜演生出对日蚀、旋风和霹雳地禁忌.狗是契丹人看门护帐、游牧、狩猎地重要帮手,备受重视,也被视为驱邪禳灾地神物,每年八月初八日,杀白狗埋于寝帐前七步处,露其喙.至八月十五日,移帐于埋狗处,称“捏褐耐”.“捏褐”为狗,“耐”为头,以狗头驱邪护宅①.佛教和道教建国前,佛教已经传入.痕德堇可汗二年(),龙化州(今内蒙古开鲁西南)建开教寺,为佛教传入契丹地标志.神册三年(),上京(今巴林左旗南)又建佛寺.天显元年()灭渤海后,俘渤海僧人崇文等人至上京,又建天雄寺.此后,诸京和各州县也相继修建寺庙.圣宗以后,兴宗、道宗等都尊崇佛教,佛教大盛.贵族之家舍宅建寺,舍儿女为僧尼,向寺庙施舍钱财、田地、人户,建寺修塔,造像刻经,更为普遍,寺庙势力急剧增长.自景宗以来,僧人多有被授予侍中、太尉、太保、司徒、司空者.道宗时甚至出现了“一岁而饭僧三十六万,一日而祝发三千”地情况②.契丹上层地崇佛又反过来影响了汉人,辽时南京(今北京)地区地佛事活动也相当频繁,场面可观.随着佛教地传播,个人写经,集资刻经、印经和由皇帝下令、寺庙校勘、雕印佛经地活动也十分活跃.辽兴宗时命人搜集各地佛经,自重熙至道宗咸雍四年(),校勘雕印佛经帙,收藏在南京清水院和易州涞水县(今属河北)金山演教寺等地,称《契丹藏》或《丹藏》.《契丹藏》传入高丽,后者据以对照宋藏、高丽藏,进行校勘后雕印成新版《高丽藏》,成为大藏经地较好版本. 年,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抢修加固时,于木塔四层主佛释迦牟尼腹中发现了一批辽代瑰宝,其中有《契丹藏》卷,不仅为研究辽代佛教传播、藏经雕印提供了珍贵资料,而且为研究辽代造纸、雕版印刷技术提供了实物.木塔发现地《契丹藏》是辽圣宗时期雕印地,看来整理、校勘、刻印大藏经地工作早在圣宗时就已着手进行了.佛教地传播,促进了语言文字学地发展.为了解释佛经音义,燕京崇仁寺僧人希麟继唐慧琳《一切经音义》,为《开元释教录》之后新译佛经作音注和义释,撰成《续一切经音义》卷.此书由辽传入高丽,再入宋,宋刻入藏,后传入日本,对佛教地传播和文字训释裨益良多.燕京又一僧人行均,俗姓于,字广济,“善于音韵,闲于字书”,撰成字书《龙龛手镜》卷,收字余,注用字余,总余字,立部首,部首字及部内各字均以平、上、去、入四声为序.在《说文》、《玉篇》之外多所搜集,并广收当时所用异体、俗体、简体字.书成后传入宋朝,雕版发行,改名《龙龛手鉴》.此书编纂地目地在于帮助僧徒识字读经,注音或用反切,或用直音,释义一般都很简单,用例多引佛经.今天它对研究宋以前异体字、简体字仍有重要参考价值.中原地道教和道家思想对契丹人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辽初,以各种方式进入草原地汉人中,就有一些道教信仰者,契丹部民和某些契丹上层也信仰道教.神册二年(),上京建道观,道教最晚此时已传入.辽圣宗对“道释二教,皆洞其旨”①,其弟耶律隆裕更是个虔诚地道教信徒,“自少时慕道,见道士则喜.后为东京留守,崇建宫观,备极辉丽,东西两廊,中建正殿,接连数百间.又别置道院,延接道流,诵经宣醮,用素馔荐献,中京往往化之”①.某些上层道士同佛教上层一样受到皇帝地礼遇.道教地传播也带动了道家经典地研究,辽初道士刘海蟾著有《还丹破迷歌》和《还金篇》,耶律倍译有《阴符经》,圣宗时于阗(今新疆和田南)张文宝曾进《内丹书》.寺公大师地《醉义歌》中也杂有道教思想.道教信仰地普遍性及其对契丹人思想、文化地影响,也可从契丹某些墓葬石棺和画像石、画像砖上刻有四神图,绘有道教内容地壁画和随葬品中某些具有道教内容地实物得到印证.①《辽史拾遗》引张舜民《画墁录》.②参见[日]鸟居龙藏:《契丹之角抵》,《燕京学报》第期单行本.①《辽史》卷《礼志》六《岁时杂仪》.①《辽史》卷《道宗纪·赞》.。

辽代城址视角下的民族融合研究

辽代城址视角下的民族融合研究

辽代城址视角下的民族融合研究作者:孙欢乐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04期摘要:庆州是辽朝鼎盛时期修建的一座城市,距今已近千年,是辽朝三位皇帝的奉陵邑,具有重要的作用。

庆州城的修建、发展是融合了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共同结果,城中的许多遗迹及出土的文物见证了辽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是辽代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印记。

关键词:庆州;出土文物;建筑遗存;民族融合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4.04.0371 庆州城基本概况庆州城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地理位置上处于大兴安岭南脉的一个冲积平原上,三面环山,查干木伦河由东向南流过。

由于庆陵位于此地,且辽朝统治者吸收汉文化中的陵邑制度,在此地设立了供奉庆陵的奉陵邑—庆州。

庆州所在地区水草丰美,适于农牧。

建城前此处为辽代皇帝捺钵之地,是辽代皇帝经常游猎之所,穆宗时曾建黑河州。

但由于此地苦寒,因此州废,“但圣宗秋翁岭畋,爱其奇秀,建号庆州。

圣宗亦常于此数猎,因爱其秀丽,曾告其子孙:吾万岁后当葬此”。

圣宗死后兴宗遵其遗嘱,于景福元年建庆州于庆陵之南,“徙民实之,充奉陵邑”①。

圣宗之后曾居此守陵。

以后又葬道宗、兴宗二帝于庆陵。

此城逐年增建,规模日大,成为辽代极为重要的城镇。

据金史记载:“庆州下玄宁军刺史,境内有祖州。

天令八年(1130)改为奉州,皇统三年(1143)州废……城中有辽行宫,比他州为富庶。

辽时刺此都者,非耶律萧氏不与。

辽国宝货,多聚藏于此。

”②庆州建城之初,辖三县:玄德县(景福元年,括落帐人户,从便居之,户六千)、孝安县和富义县(本义州,太宗迁渤海义州民于此)。

③因此,帐人户中应包含契丹民户与奚民户,以及其他草原民户,同时又有渤海民众与中原民众,庆州城中如此多的民族杂居也为民族融合创造了重要的客观条件。

2 庆州城建筑特点庆州城建筑风格与辽中京大定府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辽中京是辽朝在辽朝腹地地区修建的第二座都城,借鉴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辽代兴中府地域文化多元性作者:汪妮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09期摘要:辽代以兴中府为中心的地域,处在南北两大文化圈之间,形成了反映南北两大文化圈要素的独特的地域文化。

辽之前,兴中府地区是中原汉政权与东北少数民族尤以契丹族的交界带;是农牧经济过渡带;也是中原通往东北的交通要道。

在此背景下,其地域文化逐渐呈现出多元的形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考古资料中显现的多种历史文化继承;民族融合下的多民族文化兼容并蓄。

关键词:兴中府地区;地域文化;多元中图分类号:K87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013-04兴中府地区(今朝阳地区)可谓历史悠久,殷时属孤竹国,春秋时为山戎所占,两汉则属辽西郡,三燕时在此建龙城县始定都于此。

后隋文帝平定高保宁之乱在此设州即营州,唐沿隋制设营州都督府。

直至辽耶律阿保机时,命韩知古修葺柳城,将所俘奚人和燕人安置于此,后于重熙十年(1041)升为兴中府,成为有辽一代重要城镇之一。

探讨、分析辽朝兴中府地区地域文化概况,不仅可以充实辽宁地方史、文化史方面的研究,也有利于对辽朝兴中府地区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一、辽代兴中府地域文化形成背景辽代兴中府地域文化的形成是多种条件长期综合的结果,现主要从民族分布、经济分布和交通条件三个方面论述。

从民族分布看,其所在地自古至辽皆是极为特殊。

隋唐以前是中原汉政权与东北少数民族尤以契丹族的交界带。

《新唐书·契丹传》在描述契丹的地理位置时“东距高丽,西奚,南营州,北靺鞨、室韦。

”《隋书·契丹传》也有记载:“当后魏时,为高丽所侵,部落万余口求内附,止于白檦河。

”《魏书·库莫奚传》、《魏书·契丹传》、《北史·契丹传》均有相关记载。

由此可知,直至辽太祖时期将营州地区划归辽朝版图内,其一直都是濒临中原汉政权,甚至在唐时营州地区就居住有契丹、奚、靺鞨、渤海等少数民族。

从经济分布看,兴中府地区是农牧经济过渡带。

据《辽史·地理志》载:“辽国其先曰契丹,本鲜卑之地。

居辽泽中,去榆关一千一百三十里,去幽州又七百一十四里。

南控黄龙(今朝阳),北带潢水(今西拉沐沦河),冷陉(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西北高原上的坝后)屏右,辽河(辽河中下游南流河段)堑左。

高原多榆柳,下隰饶蒲苇。

”可见,历史时期,此地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森林茂盛,适宜农耕与畜牧业。

远至唐朝,此地已经是农牧经济过渡带,“唐代河北道的北部,燕山以南已经是农耕地区;燕山以北的桑干河中游和玄水、白狼河流域,就是当时的妫州和营州,是半农半牧地区……这里的半农半牧地区的北界不能距离燕山过远,再北当为游牧地区”[1]。

兴中府地区自隋唐时期至辽就居住着契丹、奚、渤海等游牧民族,且据有关学者估计唐时营州地区所居汉人少于少数民族,其地区的汉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流碰撞必不可免。

在幽云地区纳入板块之前,霸州是其南面的防御中心,是东北通往中原的要地,也是辽东京辽阳府至中京大定府的重要栈驿,是辽帝东巡路线所经地方之一,草原丝绸之路的中转站。

并且这一时期大凌河航运有所改善,促进了兴中府地区发展。

这种地理位置使得兴中府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为其地域文化的形成、传播奠定了基础。

在此背景下形成的地域文化逐渐呈现出多元结构的形态。

此种形态主要表现为考古资料中显现的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以及民族融合背景下的多民族文化的兼容并蓄。

二、考古资料中显现的历史文化继承(一)墓葬形制以往学者对辽代墓葬形制已有较多论述,如董新林根据建筑材料、方式、形制、结构将其分为类屋式墓、类椁式墓、土洞墓和土坑竖穴式墓四类,在类屋式墓分圆形或椭圆形墓、方形或长方形墓、多角形墓。

杨晶的两类五形说:两类是指砖(石)室墓、土圹墓;五形即方形或长方形墓、圆形或椭圆形墓、多角形墓、土洞墓和土坑竖穴式墓。

另外,李逸友、刘末、张国庆等学者对辽代墓葬制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

因此本文认为暂可以将辽代的墓葬形式分为五类:方形或长方形墓、圆形或椭圆形墓、多角形墓、土洞墓和土坑竖穴式墓。

而朝阳地区的辽代纪年墓葬主要出现在方形或长方形墓、圆形或椭圆形墓、多角形墓中。

与朝阳地区隋唐墓葬相比,辽时既对前朝继承,又呈现出特色。

辽代早、中期多以圆形或方形墓为主,中期开始出现多角形墓,晚期以多角形墓为主,且不见隋唐时期的梯形墓。

兴中府发现的最早的辽代纪年墓为耿崇美墓,其为方形双室石筑墓。

目前其家族墓葬形式均是方形双室石筑墓,双室应该是其贵族身份的表现。

这种方形墓主要是出现在辽代的早期,中期也有所发现。

此种形制的方形墓在这一地区有一定的历史传统。

最早可以追溯至北魏,此后历朝基本都有继承。

隋唐时期这一地区已发现的隋唐时期方形墓葬共有42座,占墓葬总数的五分之一,成为这一时期最为流行的墓葬形式[2]。

可见兴中府地区的墓葬形制对前朝的墓葬形制是有所继承的。

正如向井佑介所说,辽代初期契丹人墓中,方形墓墓室比圆形墓室可能占上位,这与唐代大型墓中流行方形墓室有关;并且,辽代汉人墓中流行圆形墓室的原因之一也是受唐代墓制的影响[3]。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其墓葬形制逐渐成熟、独具特色。

圆形墓主要出现在辽代中期。

根据程功的研究,这种圆形墓多出现在唐代晚期,且营州地区出土的圆形墓占据总数的一半。

至于为何早期没有继承圆形的特点,或与唐末、五代时期地处战争前沿有关,大量汉人因避战乱逐渐南迁。

这一时期兴中府为奚族所占,直至太祖时此地才为辽所有。

从兴中府所置州县可知,基本上是以所迁幽燕汉人而置,对故地丧葬传统的继承不可避免。

辽代后期以多角形墓为主,此种墓葬形制见于兴中府地区。

不仅此地的汉人有所发现,契丹人也采用此制且规模极其奢侈,因而这种墓葬形制的出现应与民族没有太大关联。

许多学者认为多角形墓室的广泛出现及以八角形主室为主要形式的演变过程,或与辽代中晚期佛教兴盛有关;八角表示八个方位,即四方四隅,亦即《大日经》疏五记述之“八方天”[4]。

(二)出土器物今朝阳地区辽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器物、壁画等,经分析发现这些器物显现出对魏晋文化、唐和五代文化、宋文化、西域文化等多种历史文化的继承。

1.燕、魏晋文化今朝阳地区出土的带有燕、魏晋文化特征的器物不多,但侧面也能反映出这一地区在辽时依然受魏晋遗风影响。

朝阳木头城子辽代壁画墓出土了一个木表,与一般辽墓所用的石质墓志有所不同。

木表是用墨书于木板上,呈圭形,是魏晋遗风的产物[5]。

这种器物在朝阳地区极为罕见,却为研究辽代墓志的形式增加了新的实物资料。

另外,在沟门子辽墓中出土了一件具有鲜卑风格的陶罐。

这种形制较早具有鲜卑族风格的陶罐在辽代之前的此地鲜卑族墓里比较常见[6]。

此种类型的器物在朝阳地区出土较少,说明其对兴中府社会文化影响并不如唐宋深远,但仍能见其痕迹。

2.唐、五代文化东周至隋唐时期,俑在陪葬品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朝阳地区不仅唐墓出土了大量具有中原文化特征的俑,辽墓也有所发现,如朝阳市林四家子辽墓M2、M4出土的泥俑彩绘马、牵马俑、甲骑具装俑等。

这种现象被认为在辽代即使是在汉人墓葬也是少见,应该是唐代汉地葬俗的延续。

此外在朝阳地区的其它辽墓中也有出现石俑,但其否是受唐代汉文化影响仍需进一步考证。

墓葬壁画是受唐、五代文化影响最为明显。

朝阳前窗户村辽墓石棺的形制和浮雕四神、鎏金戏童大带的形制和衬底的缠枝花纹等等,都继承了唐和五代的作风[7]。

朝阳林四家子辽墓M1东壁绘两名女侍,有唐代仕女之风,应是受唐代画风影响[8]。

北票季杖子辽代壁画墓墓门两侧壁和前室左右两侧所绘人物在造型用线看,受唐文化影响颇深[9]。

在朝阳地区的朝阳前窗户墓、建平张家营子、叶柏寿车站墓发现在唐五代时期很常见的盏托,所以作者认为该种盏托应是延续了晚唐以来盏托的形制[10]。

齐伟以辽宁省博物馆馆内展出的三件辽代摩竭形器物(均是朝阳地区出土)和各地摩竭器物资料为基础,认为契丹民族将游牧民族的草原风格与自唐承袭而来的摩竭佛教文化和鱼龙变化相结合,创造出本民族独具特色的摩竭文化[11]。

此外,在朝阳地区辽墓中多次发现木制小帐,这种木制小帐散见于辽代耿延毅、耿知新墓和辽宁北票泉巨涌辽墓中,而木制小帐出现在墓葬中源于唐代。

由上可知,辽代兴中府地域文化离不开对唐、五代文化的继承和借鉴。

3.宋代文化宋代文化特征的器物,以出土瓷器为主。

辽代耿氏家族墓出土了北宋越窑青瓷器注壶;前窗户村出土了宋景德镇窑烧制的一套非常精致的温酒器即瓜棱注子、莲瓣碗;西上台辽墓出土北宋产品最为丰盛,共出土瓷器19件,景德镇影青瓷十六件、定窑3件。

其次,能够体现宋瓷文化对兴中府地域文化的影响还主要表现在墓葬中多发现辽仿宋窑瓷器,类型多以生活器物为主。

如季杖子辽代壁画墓多为辽仿宋定窑白瓷,类型包括盘、碗、罐、碟;还有一些辽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漆器,应是中原北宋产品;沟门子辽墓出土8件,器类有盘、碗、钵、盏托等;杜杖子辽墓也发现有漆器残片。

以上宋文化特征器物的大量出土,揭示出时兴中府地域文化对宋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同时也可以反映出以兴中府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4.西域文化在朝阳地区发现较多西域器物,说明辽时有西域商人在兴中府地区停留甚至生活,反映了中西方文化通过草原丝绸之路的交流、传播。

如马文宽详细分析了辽墓辽塔出土的伊斯兰玻璃有瓶、把杯、执壶、盘和高颈瓶,其中朝阳姑营子耿延毅墓出土一件I式把杯,是伊斯兰早期极为流行的式样;北塔出土的执壶则产自伊朗[12]。

张桂霞在研究朝阳地区出土瓷器时,探讨了朝阳北塔出土的波斯玻璃瓶、蜻蜓眼、琉璃珠等物,都是来自西域[13]。

辽宁喀左北岭辽墓出土的六曲银碗具有明显的粟特银器做法。

虽然没有直接文献记载兴中府地区有西域商人居住,但从丝绸之路北段经河西走廊北上到宁夏、大同再奔朝阳,沿线均有粟特人的移民聚落[14]。

这些西域文化器物主要发现于寺塔或者贵族墓中,说明时中西文化交流主要伴随着经济活动或者朝贡贸易进行。

总之,辽代兴中府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大量的魏晋文化、唐和五代文化、宋和西域文化等。

三、民族融合下的多民族文化隋唐以前,今朝阳地区一直是东北重镇,契丹、奚等族多聚其中。

辽时,统治者为安置汉族、奚族、渤海族在兴中府地区设置许多州县,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同时,使本地区地域文化逐渐呈现出多元性。

(一)渤海族兴中府所建州县其中黔州和其下辖县即主要是以渤海人所建。

“太祖平渤海,以所俘户居之,隶黑水河提辖司。

安帝置州,析宜、霸二州汉户益之。

统县一盛吉县,太祖平渤海,俘兴州盛吉县民来居,因置县。

”[15]另外,渤海人高嵩的儿子高元做过黔州刺史,可见在辽代此地主要是渤海人的聚居地。

兴中府其他地区也应有渤海人的足迹。

如渤海人大公鼎,其父信,是兴中主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