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之平均数增长率.doc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之平均数增长率.doc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之平均数增长率.doc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之平均数

增长率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之平均数增长率

平均数增长率就是从平均数的基期量到平均数的现期量的增长率,是平均数部分较为复杂的一个考点,近三年国考中考察了两次平均数增长率。

今天华图教育集团阿信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搞定平均数增长率相关题目。

我们来推导平均数增长率的公式:

算到这一步后观察式子,为正数,增长率为正排除C、D,分母1-2.9%比1小但非常接近于1,所以平均数增长率比0.7%大但非常接近于0.7%,观察选项B最接近,所以答案选择B。A 选项5.1%是0.7%的7倍多,比0.7%大了太多不选

2017年,A省完成客运总量148339万人次,同比增长5.4%,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完成旅客周转总量4143.84亿人公里,增长7.7%,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材料节选)

【例2】(2019-国考-128)2017年前三季度,A省平均每人次客运旅客运输距离(旅客周转量客运总量)同比:

A、下降了不到2%

B、下降了2%以上

C、上升了不到2%

D、上升了2%以上

【解析】

由平均每人次客运旅客运输距离(旅客周转量客运总量)同比,判断此题为平均数的增长率问题。

由材料2017年,A省完成客运总量,同比增长5.4%,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完成旅客周转总量,增长7.7%,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可知2017年前三季度,客运总量增长率b=5.4%-0.2%=5.2%,旅客周转量增长率a=7.7%-0.7%=7%。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科技成就

2019国考行测常识:科技成就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于10月份报名,备考正当时,河北华图为您提供2019国考历年真题、备考资料、国考课程等内容。今天我们来复习国考常识高频考点中的科技成就。 在未来的国联考中,国家最新高科技成就与科技常识相结合进行考查,成为一种趋势。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及时总结一年来的最新科技成就,又要精心揣摩科技成就与科技常识相结合的知识点,做到有的放矢,科学备考。 2018年以来重大科技新闻: 1.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向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颁发奖励证书。 2. 1月10日,我国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轨”无人驾驶系统发布,首条搭载这一系统的“云轨”线路也在银川通车运行。“云轨”是一种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采用跨座式单轨技术,可应用于中、小城市的骨干线和大中城市的加密线等。 3.1月,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最近与合作者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中国和奥地利之间首次实现距离达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并利用共享密钥实现加密数据传输和视频通信。该成果标志着“墨子号”已具备洲际量子保密通信能力。 4.我国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将在2030年前后,发射3颗卫星,组成空间引力波观测系统,对宇宙中广泛存在的豪赫兹的中频引力波展开探测。 5. 4月20日,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无人无缆潜水器“潜龙三号”在南海海域成功首潜。 6.5月,最新一期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的封面文章,介绍了来自中国的重要成果:新型催化剂可把二氧化碳这一温室气体高效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甲醇。该成果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研究团队完成。 【例】下列关于我国C919大型客机研发意义的表述错误的是()。(18.省考)A.社会效益方面,C919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B.技术方面,C919能提升我国航空工业研发能力,促进航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民航工业水平 C.军事方面,以C919为平台改装成大型军用特种飞机的潜力巨大,短期内实现其军民

资料分析比重增长率问题秒杀公式总结11

资料分析比重增长率问题秒杀公式总结 比重增长率问题 比重增长率问题题型表现形式: 已知今年量A,增长率是X;今年量B,增长率是Y. 求今年A占B的比重比去年增长了()% 神算老周分析:此类题型曾在历年国考、省考中多次出现,虽然近年来出现的频率降低,但仍是一类经典题型,而且此类题有一定难度,如果不掌握方法,往往会被出题人的这个问法给绕晕或者解出来要较长时间。今天,老周在前几天给大家总结比重增长量的基础上,再来对这一类题型做一个总结。 公式总结:(a-b)/b (这里a=A对应的增长率X + 1 b= B对应的增长率Y + 1)

关于求比重增长率的题型示例 2009年国考行测真题 全国2007年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共计220868项,同比增长7%;总成交金额2226亿元,同比增长22.44%;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突破百万元大关,达到100.78万元。 136、2007年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同比增长率为多少() A.8.15% B.14.43% C.25.05% D.35.25% 神算老周解析: 公式应用:(a-b)/b= (1.2244-1.07) /1.07 =0.1544/1.07 比15.44%小一点,显然是AB之间,A太小,不可能是A。选B 在计算过程中,a-b中的1相互抵消,因为我们计算分子时,直接拿两个增长率一减就 行. (22.44%-7%)

(或直接用截取法把1.07变为1.00,分子0.1544变为0.1444.选B。关于截取法的应用这里不详述,我在论坛里有相关帖子,大家可找找,也可下载附件,里面我附上视频讲解地址。) 2011年江苏B类行测真题 东部地区2010 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长情况 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销售面积增速 (%) 商品房销售额 (亿元) 销售额增速 (%) 东部地区50822.01 4.133203.34 10.1 东部地区2010 年商品房单位面积平均售价增速为()。

(整理)事业单位考试:资料分析之比重与增长率的关系.

事业单位考试:资料分析之比重与增长率的关系在资料分析中,比重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其中有一个重点的知识点是:当部分的增长率大于整体的增长率时,部分的比重上升;当部分的增长率小于整体的增长率时,部分的比重下降。运用比重与增长率关系的这一知识点,可以让我们在解答某些有关比重的问题时,不必计算而直接通过知识点的运用,推导出结果。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个知识点的内容。 【分析】为了更好的让大家理解,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说一个班里的人总共有1000元钱,其中你有100元钱,这时你的钱数在全班的比重为10%(比重=部分/整体)。现在全班的钱数增加到2000元,增长率为100%,你的钱增加到150元,增长率为50%。现在你的钱数占全班钱数的比重为7.5%。相比之前的10%,现在在整体所占的比重下降了。同时全班钱数的增长率100%也大于你钱数的增长率50%。这符合了我们知识点中的——部分的增长率小于整体的增长率时,部分的比重下降; 下面我们换一种情况,再来看一下。最初还是全班有1000元,你有100元,你的钱数占全班钱数的比重为10%,之后全班的钱数增加到1500元,增长率为50%,你的钱数增加到200元,增长率为100%,现在你的钱数占全班钱数的比重就变为13.3%。相比之前的10%,现在你的钱数在整体所占的比重上升了,同时,全班钱数的增长率50%也小于你钱数的增长率100%。这也符合了我们知识点中的——当部分的增长率大于整体的增长率时,部分的比重上升。 通过上面简单的例子,让我们比较真切的认识了比重与增长率的关系这一知识点的内容,现在就来具体说一下,怎么样运用这一知识点去解题,以及运用这样的方法去解题的优势和便捷性。 真题回顾 全国2007年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共计220868项,同比增长7%;总成交金额2226亿元,同比增长22.44%;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突破百万元大关,达到100.78万元。

国资料分析备间隔增长率问题.doc

2018国考资料分析备考:间隔增长率问题 2018国考资料分析备考:间隔增长率问题。两期间隔增长率问题在历年国考资料分析题中是常考题型,我们如果想在国考考场上快速得这部分分数数,就应该认真分析两期间隔增长率的题型特点,掌握公式事半功倍。 一、两期间隔增长率问题的题型特点和公式 两期间隔增长率的题型特点是:①题中求增长率,②从时间上看是两年前或者隔一个统计周期,比如问2016年比2014年的增长率,或者问2016年6月比2年前同一时期的增长率。新的题型中还有问2016年数值是2014年数值的几倍。 两期间隔增长率的计算公式:问增长率类,,其中分别是后两年的增长率。 二、国考两期间隔增长率问题展示 【例1】(2016-国家-120)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932.22万户,比上年增长14.35%,增速较上年同期增加4.02个百分点;注册资本(金)129.2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70%。其中,企业1819.28万户,个体工商户4984.06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28.88万户。 与2013年12月底相比,2014年12月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的增长率是( ) A.14.35% B.18.37%

C.26.16% D.10.33% 【分析】本题是间隔增长率问题,根据题意2013年12月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的增长率是14.35%-4.02%=10.33%,那么间隔增长率就是14.35%+10.33%+14.35%10.33%,结合选项选择C。本题只要理解题意就比较容易解题。 【例2】(2017-国家-126)2015年全行业全年生产手表10.7亿只,同比增长3.9%,完成产值约417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提高 1.9个百分点;生产时钟(含钟心)5.2亿只,同比下降3.7%,完成产值162亿元,同比下降4.7%,降幅扩大1.3个百分点. 2015年我国钟表全行业生产时钟(含钟心)的产值与2013年相比约( ) A.上升了11% B.下降了11% C.上升了8% D.下降了8% 【分析】本题是间隔增长率计算问题。根据题干2014年我国钟表全行业生产时钟(含钟心)的产值的增长率是-(4.7%-1.3%)=-3.4%,那么两期间隔增长率就是-4.7%-3.4%+4.7% 3.4%,非常接近-8.1%,结合选项选择D选项。 前面的例题是求两期间隔增长率的问题,有时考题会把间隔增长率放在综合分析中考察。如下: 【例3】(2017-国家-130)2015年钟表零配件、定时器及其它计时仪器产值96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基本保持上年

行测资料分析之年均增长率解题技巧分析

一、年均增长率的概念分析 我们首先必须区分开年增长率、年均增长率以及年平均增长率这三个概念,年增长率是我们最常见的,是考试的重点,它指的是末期增加值与基期的比值,表示的是相邻年份的增长情况,通常针对的是某一年,如2006年某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对应的公式就是年增长率=增加量/基期=(末期-基期)/基期。 年平均增长率与年均增长率在近几年行测考试中的区分性已经很小,在这里我们也就不做区分了,免得更加混乱,在下面的讲解我们就将这两者统一为年均增长率。 年均增长率,表示的是一段时间的某个指标的增长情况,我们用专业术语表达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如果第1年为M,第n+1年为N,且N/M=(1+r)n,则称r为第1~n+1年的年均增长率,如2006~2011年某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对应的公式就是年均增长率=。我们先看个例题。 【例题】2001年以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访问量,以平均每月递增12%的速度上升。目前中国互联网产业对GDP的贡献达到7%,而未来三年有可能达到15%。求:2001年以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访问量的年平均递增速度是()。 A.1.1212 B.1.1212-1 C.0.1212 D.0.12 【分析】这个试题就是考察的年均增长率,题目变化一下就是2001~2002年的年均增长率。假设2000年12月的访问量为1,那么2001年12月就是1×(1+12%)12,那么年均增长率就1×(1+12%)12÷1-1=1.1212-1。 二、年均增长率解题技巧 年均增长率,在求解的时候,涉及到多次方数,相对比较复杂,在解题时,如果没有什么思路,可以选择放弃,否则肯定会浪费时间,但是对于年均增长率,并不是没有方法解答,下面我们讲解几种比较常用的解题方法。 (一)二项式定理的应用 什么是二项式定理呢,它就是我们高中学到的多次方的展开式,我们先看看这个展开式是什么样的,。 一般年均增长率有(1+r)n=N/M,计算式和二项式定理很相似吧,那好,我们就用这个来分析,也就是a=1,b=r,此时二项式就可以化为,当r很小,在10%以内的时候,r2,r3,…,r n无限趋近于0,此时,有(1+r)n≈1+n×r。这个公式可以应用在两个情况下。 1、已知基期的数值,年均增长率,求末期的数据,此时就采用(1+r)n≈1+n×r;我们 看个例题。 【例】:若南亚地区1992年总人口数为15亿,该地区平均人口增长率为2%,饥饿人口所占比重为22%,那么2002年南亚地区饥饿人口总量为多少亿人? A.3.30 B.3.96 C.4.02 D.4.82 【分析】我们必须先求出2002年人口总量,然后才能求解饥饿人口,人口年均增长率只有2%,很小,就直接用公式吧。 2002年人口总量将达到15×(1+2%)10≈15×(1+10×2%)=15×1.2=18,饥饿人口数量

资料分析中增长率问题

走进申论“材料”大门 公务员申论试卷是由注意事项、材料和作答任务三个部分构成,其中材料是主要的答案来源。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想要申论拿高分,要充分了解和认识材料。 一、材料类型 申论材料是由6000-8000个文字构成,根据材料的本质属性不同,可以把材料分成理论性材料和实时性材料。这些文字一般分为4-10则材料,看似每个材料都在说不同的内容,实际上申论材料是形散神不散的,也就是每年申论材料的大主题是唯一的。 理论性材料是指材料中所涉及的某一特定主体,对社会发表的态度、观点,由于特定主体不一致,可根据主体的不同权威理论性材料和一般观点性材料。权威理论性材料主要包括副省级以上领导的言论,副省级以上党委和政府的文件,法律法规;一般观点性材料是指社会各界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包括专家学者的观点、基层政府的观点、舆论媒体的观点和群众网友的观点。在看材料的过程中,和问题相关的权威理论性材料我们直接默认它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直接可以当成答案要点的,一般观点性材料则需要辩证的来看。 实时性材料是指对某个事实问题的描述和介绍。包括事实陈述和个别案例。对于申论材料中个个别案列大家千万不能忽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案列背后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 二、材料范围 在国考申论考试中,材料一般包括新闻报道和学术文章两个部分,其中新闻报道占一多半,内容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几个方面。从近五年申论材料主题来看,越来越少考单一领域的问题了,虽然主题是唯一的,但是内容一般是在这一主题下多个领域的表现,而且为了体现申论考试的公平性,材料通常专业性比较弱,通俗易懂。比如2013年文化遗产保护主题,涉及到的领域是文化领;2014年社会心态主题,考察社会社会领域;2015年科技发展方向主题,涉及的是文化科技领域,可见2013年到2015年所属领域都是单一领域。而2016和20117年都是多领域,如2016年副省级主题是国民素质提高,涉及到的是社会和思想道德领域;2016年地市级主题是好政策的制定,涉及到政治和社会两个领域;2017年主题是生态建设与传统文化,涉及到生态、文化和社会三个领域。从单领域考察到双领域到多领域,可见,考生在平时备考的过程中,要多关注这几个领域的新闻动态、时事政治,多看人民日报、半月谈等,基础好的考生还可以做更广泛的关联,对这些问题有深刻的认识。 在申论答题中,有一个不变的宗旨就是“材料为王”,无论答什么题型,要以材料为依据,千万不能脱离材料。 - - 1 - -

行测资料分析之年均增长率解题技巧分析

近几年的行测资料分析,试题的难度变大,并且资料分析的试题经常会出现“年均增长率”这个概念,好多考生就会很纳闷,哎,不是增长率或者年增长率吗,怎么出来了“均”呢?这是什么意思呢?怎么有的还有“年平均增长率”,这些都十分的相像啊,有什么差别呢?行测资料分析怎么考这么相像的概念啊!不要着急,咱们慢慢的往下看。 一、年均增长率的概念分析 我们首先必须区分开年增长率、年均增长率以及年平均增长率这三个概念,年增长率是我们最常见的,是考试的重点,它指的是末期增加值与基期的比值,表示的是相邻年份的增长情况,通常针对的是某一年,如2006年某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对应的公式就是年增长率=增加量/基期=(末期-基期)/基期。 年平均增长率与年均增长率在近几年行测考试中的区分性已经很小,在这里我们也就不做区分了,免得更加混乱,在下面的讲解我们就将这两者统一为年均增长率。 年均增长率,表示的是一段时间的某个指标的增长情况,我们用专业术语表达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如果第1年为M,第n+1年为N,且N/M=(1+r)n,则称r为第1~n+1年的年均增长率,如2006~2011年某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对应的公式就是年均增 长率=。我们先看个例题。 ******************************************************************************* ** 2001年以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访问量,以平均每月递增12%的速度上升。目前中国互联网产业对GDP的贡献达到7%,而未来三年有可能达到15%。 例:2001年以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访问量的年平均递增速度是()。 A.1.1212 B.1.1212-1 C.0.1212 D.0.12 【分析】这个试题就是考察的年均增长率,题目变化一下就是2001~2002年的年均增长率。假设2000年12月的访问量为1,那么2001年12月就是1×(1+12%)12,那么年均增长率就1×(1+12%)12÷1-1=1.1212-1。 ******************************************************************************* ** 二、年均增长率解题技巧 年均增长率,在求解的时候,涉及到多次方数,相对比较复杂,在解题时,如果没有什么思路,可以选择放弃,否则肯定会浪费时间,但是对于年均增长率,并不是没有方法解答,下面我们讲解几种比较常用的解题方法。 (一)二项式定理的应用 什么是二项式定理呢,它就是我们高中学到的多次方的展开式,我们先看看这个展开式是什么样的,。 一般年均增长率有(1+r)n=N/M,计算式和二项式定理很相似吧,那好,我们就用这个来分析,也就是a=1,b=r,此时二项式就可以化为 ,当r很小,在10%以内的时候,r2,r3,…,r n无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试题及解析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试题及解析 常识试题练习能够帮助备考2019国家公务员的考生提高 公务员考试的行测成绩,以下就由本人为你提供2019国家公 务员考试常识试题帮助你练习提分。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试题(一) 1、2000年至2006年,国家累计投入退耕还林工程 建设资金1300亿元。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说明( )。 A、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C、农业的发展主要靠国家财政支持 D、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2、党的报告指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 质属性。 A、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社会和谐 B、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社会和谐 C、社会和谐共同富裕公平正义 D、社会和谐公平正义共同富裕 3、以下各项列举了我国常见气象灾害与其发生地区 的对应关系,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洪涝—西北地区 B、洪涝—东北地区 C、春旱—华南地区 D、伏旱—华北地区 4、每天,天安门广场的国旗都是与太阳同时升起的,

一年中升旗最早的一天应是( )。 A、立春日 B、立夏日 C、夏至日 D、冬至日 5、在下列太阳系行星中,距太阳最近的是( )。 A、水星 B、地球 C、火星 D、土星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试题答案 1、答案: B 解析: 国家通过财政投入,不惜巨资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说明国家通过财政杠杆将部分资源配置转移到环境保护上来,以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A 解析: 党的报告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B 解析: 因为降水少,我国西北地区不存在洪涝灾害,A选项 错误; 华北地区会出现春旱,而不是华南地区,C选项错误; 长江中下游地区会出现伏旱,而不是华北地区,D选

资料分析最全公式

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1、统计术语 ◆现期与基期 资料题目中,作为对比参照的时期称为基期,而相对于基期的为现期。 描述基期的具体数值我们称之为基期量,描述现期的具体数值我们称之为现期量。 ◆同比与环比 同比:与历史同期相比较 如:今年五月与去年五月相比较;今年第一季度与去年第一季度相比较;今年上半年与去年上半年相比较。 环比:环比实际上即指“与紧紧相邻的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年环比等。 【例1】2009年全年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8288.8亿元,增长18.9%,增幅

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 【例2】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为9848万吨,同比增长5.3%,上年同期为下降1%。 ◆增长率 增长率指的是现期与基期的差值与基期之间的比较。 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特别提示】 增速、增幅:一般情况下,均与增长率相同。(但在特殊语境下,增幅是指具体数值的增加,例如:某企业9月份的产值和上月相比,有了200万元的增幅,这里增幅就是指具体数值的增加。) 【判别特征】: 增长率:(现在)……比(过去)……增长(下降)……% 式子1:给基期值,现期值,求增长率?增长率=; 式子2:给基期值,增长率,求现期值?现期值=基期值×(1+增长率);

式子3:给现期值,增长率,求基期值?基期值=。 【例1】1959年与1958年比较,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 A. 提高了151.8% B. 提高了51.8% C. 提高了251.8% D. 提高了105% ◆百分数与百分点 增长率之间的计算只能用百分点,不能用百分数。 【例1】与上年同期相比,2010年6月汽车零售同比增幅() A.回落42.3个百分点 B.加快42.3个百分点 C.回落42.3% D.加快42.3%

国家公务员考试必备常识大全

国家公务员考试必备常识大全 2017年国家公务员的复习已经开始,对于很多第一次参加国考的考生来说,如何复习成为一个难题,在剩下的这几个月里究竟怎样才能让复习卓有成效呢?下面来看看分享的国家必备常识大全,希望对您有帮助! 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同盟会 2.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兴中会 3.我国公务员退休需要满:30年 公务员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 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你的工作年限未满三十年,年龄离国家退休年龄也超过五年(《公务员法》规定男退休年龄为60,女为55),所以不能提前退休。 4.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关系的总和 5.江泽民同志最早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间是:2000年2月 6.在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7.在中国的地震探测史中,有一个驰名中外的地震探测仪:侯风地动仪 8.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主持人是:陈云;工作中心是: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10.我国现有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1.其效力同被解释的法律一样,具有普遍约束里的是:学理解释 12.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过多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13.基本法律的制定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4.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标志是:具体行政行为15. 我国机构改革的关键是:转变职能 16.我国最早设立行省机构是在:元代

17.遗传编译与物种演化是生物界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不同生物之间的融合 18.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者是:泰勒 19.我国国家政机关实行:职位分类制 20.为了控制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一般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21.我国古代远古居民中,使用新石器的是:河姆渡氏族 22.文化建设的基础恭城是:发展科技和教育 23.“三个代表”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24.制定工资报酬时应考虑的第一个因素应当是:公平因素 25.任何国家行政职能中,最为核心的基本职能是:政治职能 26.法与统治阶级道德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7.在现地技术领域中:“需求型”技术不断涌现 28.我国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行政首长进行决策最重要的关键环节是:召集和主持本纪政府的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 29. 我国现有的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是:《唐六典》 30.现在领导班子不仅要求每个成员具备良好的个体素质还要求整个领导班子具备优化的群体结构 31.在我国,国务院各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命令、指示和规章 3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分为: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劳动法、环境法、刑法、诉讼法等 33.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系 34.行政诉讼不属于行政司法 35.行政确认行为的法律效果:具有前溯性

行测必考题型之六资料分析 增长率问题

行测必考题型之六:资料分析?增长率问题 作者京佳公务员黄方一 公务员考试虽然有一定的难度,出题的形式也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经典的题型常出常新,经久不衰。为有效备考,京佳公务员教研老师特将出题频率较高的题型予以汇总,并给予技巧点拨,希望广大考生能从中有所体会,把握出题规律、理顺知识脉络、掌握复习技巧、考出理想成绩。 增长率问题 增长率问题在资料分析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的增长率是多少?同比增长率是多少?环比增长率是多少?等等 涉及到的基本知识有: 百分数:提到增长率,就不能不提百分数,运用百分数时,要注意概念的精确。如“比过去增长20%”,即过去为100,现在是“120”;比过去降低20%,即过去是因为100,现在是“80”;“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现在是“20”。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它是分析百分比增减变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15%,去年的增长速度为9%,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7个百分点。今年物价上升了10%,去年物价上升了15%,今年比去年物价上升幅度下降了5个百分点。…… 同比增长率:计算与增长率相关的数据是做资料分析题当中经常遇到的题型,而这类计算有一些常用的速算技巧,掌握这些速算技巧对于迅速解答资料分析题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增长与同比增长:增长:指量的增加或百分比的增加。同比增长:指和某一相同的时期(比如去年同一时期)进行比较而发生的量的增加或百分比的增加。 增幅与同比增幅:增幅:量和比例的增加幅度,在当前资料分析的考试中,一般等同于增长。同比增幅:量和比例的增加幅度,往往和某一相同的时期(比如去年同一时期)相比较,在当前资料分析的考试中,一般等同于同比增长。 真题一: 全国2007年认定登记和技术合同共计220868项,同比增长7%,总成交金额2226亿元,同比增长22.44%;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突破百万元大关,达到100.78万元。…… 136.2007年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同比增长率为多少?() A. 25.05% B. 35.25% C. 8.15% D. 14.43% 【解析】D 首先,观察四个选项中的数据差别较大,可以采用估算法。 首先由“2007年认定登记和技术合同共计220868项,同比增长7%”,可知2006年认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必考考点之增长率 (1)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必考考点之增长率 湖北华图 黄晖 在资料分析中,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统计术语,其中最重要的有基期量、增长率、增长量、比重、百分点等等,这些都是每年必考的考点。增长率是资料分析中最核心的一个术语,每篇资料都会涉及,是备战2016年国考必须掌握的一个考点。 增长率是一定时期内某一数据指标的增长量与基期数据的比值,用来描述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相对变化量,也叫增长速度、增幅,计算公式为: = = 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 增长率基期量基期量 增长率的常见考点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增长率的计算 增长率的计算一般是告诉现期量及基期量,或者增长量和基期量,直接运用公式计算即可,常用的方法是估算法和直除法。 【例1】(2015-国考-116) 2011年1季度~2014年1季度全国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收入情况 与2011年同期相比,2014年1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约增长了()。 A.25.9% B.36.8% C.47.4% D.52.5% 【答案】C 【解析】2014年1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3224元,比2011年第1季度的2187元增长了 32242187324219105 40%2187219219 +--≈==。因此,本题选择C 选项。 【例2】(2015-国考-131)2013年末全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44260个,比上年末增加384个,其中乡镇文化站34343个,增加242个。

2013年末全国群众文化机构数量同比约增长了()。 A.8% B.3% C.0.9% D.0.4% 【答案】C 【解析】2013 年末,全国群众文化机构数量同比约增长了 384384 0.87%4426038444000 ≈≈-。因此,本题选择C 选项。 【例3】(2014-北京-116) 2001—2010年我国税收统计表 单位:亿元 2004年个人所得税及同比增长幅度分别约为( )。 A.1042亿元,23% B.1024亿元,20% C.1042亿元,32% D.1024亿元,30% 【答案】A 【解析】2004年的个人所得税为 1042.24亿元,同比增幅为 1042.24850.791042851191 22%850.79851851 --≈=≈。因此,本题选择A 选项。 【例4】2013-湖北-112 税种 消费税 增值税 营业税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证券交易印花税 2003 1182.26 5425.55 76.89 1740.71 850.79 123.87 2004 1501.90 6613.51 110.99 2361.33 1042.24 166.69

国家公务员考试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国家公务员考试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 1. 就权利本身来看,它()脱离义务而存在。 A. 可以 B. 应该 C. 必须 D. 不可能 2. 我国法律规定,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包括有()。 A. 未满十八岁的人 B.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 C. 被逮捕的人犯 D.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 3. 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的代表所组成,具有极广泛的民主性,便于吸引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便于联系群众和接受群众监督。 A. 直接选举 B. 间接选举 C. 直接或间接选举 D. 选举或指定 4. 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 A. 人民代表大会 B. 人民代表大会制 C. 民主集中制 D. 政治协商制度 5.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一方面表现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另一方面表现为()。 A. 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自由 B. 公民平等地承担和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C. 国家机关适用法律时对公民一律平等 D. 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自由,也平等地承担和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6. 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B. 监察部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 人民检察院 7. 依照现行选举法的规定,选举或者代表联名推荐代表候选人的联名人数应为()。 A. 3人 B. 7人 C. 10人 D. 15人 8. 许可证一经(),即获得法律效力。 A. 公证机关公证 B. 行政机关批准 C. 申请人申请 D. 行政机关颁发 9. 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 A. 政治监督 B. 法律监督 C. 对行政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 D. 市场监督 10. 行政处罚只能()。

行测资料分析中上升下降问题解答技巧

行测资料分析中上升下降问题解答技巧 在行测资料分析中,相信很多同学都见过这类题目,“与上月相比,2013年7月份美国出口总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那比重相比上升还是下降又该如何比呢?接下来带大家来具体看下这类问题,这种题目属于判断比重变化。 一、解题原理 当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时,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0,则现期比重-基期比重>0,现期比重>基期比重,比重呈上升趋势。 当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时,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则现期比重-基期比重=0,现期比重=基期比重,比重不变。 当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时,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0,则现期比重-基期比重<0,现期比重<基期比重,比重呈下降趋势。 二、经典例题 例1.2011 年1-8 月宁波市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315.7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5144家限额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76.0亿元,同比增长21.5%。

问题:与上年同期相比,2011年1-8月宁波市5144家限额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占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的比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答案】下降了。中公解析:题目需要判断2011年1-8月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比重谁大谁小,需找部分和整体的增长率,部分为5144家限额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率为21.5%;整体为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率为25.4%,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现期比重<基期比重,比重下降。 例2.2013年7月份,美国进出口总额4165.7亿美元,比上月减少0.4%,其中出口总额1911.7亿美元,比上月增长2.2%。 问题:与上月相比,2013年7月份美国出口总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答案】上升了。解析:题目需要判断2013年7月的比重比上个月比重谁大谁小,需找部分和整体的增长率,部分为美国出口总额,增长率为2.2%;整体为美国进出口总额,增长率为-0.4%,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现期比重>基期比重,比重上升。 以上就是判断比重变化的相关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同学们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要多练习多思考,体会做题方法,相信大家一定可以掌握这类题目。

公务员备考技巧:资料分析八大题型之增长率(二)

公务员面试备考技巧: 资料分析八大题型之增长率(二) 资料分析在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当中首次规定分值为两分,足以说明这个部分的重要性,现在唐山华图老师将为大家讲解资料分析八大题型中比较重要的一类题型-增长率,助大家来年省考一臂之力。增长率在资料分析的考察当中有很多种类型,一般增长率,两年混合增长率,混合增长率,比值增长率,年均增长率等等,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先讲解两年混合增长率的求法。 【例一】:全年客运总量522002.45万人,比上年增长11.8%,增幅同比回落2.9个百分点。旅客周转总量3852.6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5.3%,增幅同比回落1.4个百分点。分运输方式看,铁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为17778.00万人和506.00亿人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18.9%和10.9%;公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为493618.00万人和2082.68亿人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11.6%和20.0%;水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为2591.00万人和9.63亿人公里;航空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为8015.45万人和1254.35亿人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5.1%和9.9%。 2009年客运量总量约为( )万人。 A.407068 B.428748 C.455102 D.479340 .【解析】本题考核两期混合增长率的,直接法。2011年客运总量相对2009年的增长率≈11.8%+14.7%+11.8%×14.7%≈26.5%+15%×11%≈27.65%,因此,2009年的客运总量=%65.271522002+≈28 .1522002,直除法得到首两位为40,因此答案选择A 选项。 【例二】:12月份宾馆平均开房率为74.02%。同比增长0.06%;全年累计宾馆平均开房率为62.37%。同比增长2.0%。 该省2011年12月及全年接待过夜游客的旅游收入情况 项 目 12月份 (亿元) 同比增长(%) 全年 (亿元) 同比增长 (%) 接待过夜游客旅游总 收入 33.94 37.6 324.04 25.8 1.接待境内旅游者收 入 30.83 36.5 299.47 27.1

资料分析中的各种增长率问题Word版

资料分析中的各种增长率问题 河北华图 韩莎 资料分析题干或问题当中经常会涉及到增长率问题,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不同增长率的相关概念及区别: 增长率的计算公式, =增长量 增长率基期量 增长率也称为增长幅度(增幅)、增长速度(增速),它是其他增长率的计算的依据。以下是资料分析中经常涉及到一些增长率相关问题。 同比增长率:同比实际是指与上一年年的同一时期相比较的增长率。 基期量) 基期量(即上一年的量现期量- 环比增长率:现在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的增长率。 基期量量) 基期量(即上一周期的现期量- 例如:2013年7月的产值为10亿元,2013年6月的产值为5亿元,2012年7月的产值为8亿元则2013年的环比增长率为:%1005510=-,同比增长率为 %258810=- 年均增长率:表示一段时间某个指标的增长情况,如果第一年为M,第n+1年为N,若N/M=(1+r)n,则r 为第1-n+1的年均增长率,如2006-2011年某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对应的公式就是年均增长率=1-n M N 例如:某地区2010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00亿元,如果按照往年5%的年均增长率增长,则预计其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约为( )亿元。 A.119.5 B.127.6 C.132.8 D.142.9 100×(1+5%)5≈100×(1+5×5%)=125所以应该选B 平均增长率:平均增长率近似公式: 如果N 年间的增长率分别为r1、r2、r3……rn ,则平均增长率:r ≈上述各个数的算术平均数(实际上左式略小于右式,增长率越接近,误差越小)

求平均增长率时特别注意问题的表述方式,例如: 1、"从2004年到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一般表示不包括2004年的增长率; 2、"2004、2005、2006、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一般表示包括2004年的增长率。 例如:某国2005、2006、2007、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分别为1.8%、1.5%、4.8%、5.9%。那么该国2004-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平均涨幅为多少? A.3.48% B.3.58% C.3.83% D.4.47% r=(1.8%+1.5%+4.8%+5.9%)÷4 =3.5% 应该选A 两年混合增长率公式: 如果第二期与第三期增长率分别为r1与r2,那么第三期(1+r1)*(1+r2)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为:r1+r2+r1× r2 例如:2005年某市房价上涨16.8%,2006年房价上涨了6.2%,则2006年的房价比2004年上涨了( )。 A.23% B.24% C.25% D.26% 直接代入公式:16.8%+6.2%+16.8%×6.2%≈24%,应该选B 合成增长率:如果量A与量B构成总量“A+B”,量A增长率为a,量B增长率为b,量“A+B”的增长率为r。合成增长率的满足一个原则:大小居中但不中,偏向基期基数较大的。意思是合成增长率的大小介于a,b之间,如果A>B 则r的大小偏向a,如果A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考题七宗“最”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考题七宗“最”公务员考试 第一宗:最“坑爹”题目 【考题】“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下列诗词描写“雁门关”的是: A. 黑云压城城欲摧,风雨欲来花满楼 B. 出关去,往辽东,诏徒十万填新车 C. 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 D.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中公答案】A。 颁奖词:想起雁门关,我就想起了乔大哥。。。谁知还有这么多塞外风情的云云。。。 第二宗:最“吐血”题目 【考题】关于中药,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A. 辛药味:连翘、杏仁 B. 甘药味:当归、人参 C. 酸药味:陈皮、黄连 D. 苦药味:黄柏、乌梅 【中公答案】B。 颁奖词:良药苦口利于病。喝是喝了,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第三宗:最“拉风”题目 【考题】对下列道路交通标志解释不正确的是:

【中公答案】B。 颁奖词:劳动人民最辛苦啊,我要去延安啊,我要去爬山。 第四宗:最“HIGH”题目 【考题】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诞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下列歌词均来自这些著名歌曲,其中创作时期与其他三首不同的是: A. 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B. 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C.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D. 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中公答案】D。 颁奖词:中国好声音。一做这题我就想唱歌。。。 第五宗:最“吐槽”题目 【考题】下列法律现象与概念对应错误的是: A. 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自由裁量权 B. 载于简牍谓之书,合而验之谓之契 C. 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物权 D. 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疑罪从无 【中公答案】A。 颁奖词:学好文言文,走遍天下都不怕。 第六宗:最“纠结”题目 【考题】下列卫星系列不属于我国对地观测卫星的是: A.“海洋” B.“风云” C.“天绘” D.“北斗” 【中公答案】D。 颁奖词:好多星星啊。。。到底是考名字还是考名字,还是考名字啊。。。 第七宗:最“围观”题目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隔年增长率.doc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隔年增长率 做模拟题的时候总是感觉方法用的不到位,感觉分数一直提升不上去?不用担心,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资料分析技巧:隔年增长率”,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隔年增长率 在行测资料分析考试过程中,主要考察三方面的能力:分析能力、列式能力、计算能力。其实,在备考过程中,分析能力和列式能力可以经过学习和一定的练习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准,拦在我们和答案之间最主要的拦路虎就是列式之后的计算问题。针对于隔年增长率的算法我们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估算方法,也许大家能想到的只有有效数字法对其进行估算。所以,今天就与大家一起来聊聊隔年增长率具体的算法。 大家通过学习都应该知道,我们求隔年增长率的公式为:,那么我们 针对这个式子在计算的时候具体怎么算呢?在这里我用一道例题给大家说 明一下。 例1:2015年全国快递业务量206.7亿件,比2014年增长48%,增 速下降了3.9个百分点。求:2015年快递业务量比2013年增长百分之几? A.76.8% B.89.3% C.97.3% D.124.8% 【答案】D.解析:对于这道题来说,我们可以确定2015年的增长率 为48%,2014年增长率为51.9%,我们的列式应该是: 48%+51.9%+48%×51.9%。针对这样的式子我们观察到,整个式子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两个增长率的和,后半部分是两个增长率的乘积。其实我们可以先处理运算相对于简便的部分即:48%+51.9%=99.9%。在计算 完这个部分后,大家先不要着急算后面的乘积,我们可以在这个时候先试着去观察选项。因为,在刚刚的计算过程中,我们优先单独计算了加法部分,而两个增长率的乘积部分我们并未计算,但是通过观察大家可以看出增长率乘积部分的结果应该是大于零的。所以,最后结果应该大于我们求出的99.9%。观察选项,只有D选项满足题意,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