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民间金融报告解析

合集下载

2014年四月我国货币金融数据情况与走势判断

2014年四月我国货币金融数据情况与走势判断

2014年四月我国货币金融数据情况与走势判断中国报告网出版时间:2014年导读:2014年四月我国货币金融数据情况与走势判断。

货币基金规模从2013年6月的3000亿元上升到今年一季度的接近1.5万亿,使一部分原本存入银行的一般存款通过货币基金转换成同业存款,导致央行统计口径下一般存款规模下降。

参考《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态势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3-2017)》近期央行公布了4月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等货币金融数据,本文整理了业内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对其中主要数据的解读,以反映当前货币金融运行形势,并整理各界对近期货币政策走势的判断,以供参考。

一、M2规模增长、增速反弹,但存款减少通常M2增幅和人民币存款增幅具有一致性,但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6546亿元,广义货币(M2)增加8100亿元,4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13.2%,比上月增速提高1.1个百分点。

存款的减少并不奇怪,但M2总量增加和增速大幅反弹出乎市场预料。

2011-2013年连续三年的4月M2余额均环比减少,而2014年4月M2环比增长,也使得M2同比增速从2014年3月的12.1%反弹至13.2%,远超市场预期(市场预期增速仍在12%左右)。

图:2014年以来新增存款和新增M2规模差距波动加大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一)理财产品分流和季节性因素等使存款环比减少货币基金规模从2013年6月的3000亿元上升到今年一季度的接近1.5万亿,使一部分原本存入银行的一般存款通过货币基金转换成同业存款,导致央行统计口径下一般存款规模下降。

理财产品的分流可能是4月存款环比减少的原因之一,存款存在季度末考核后流失的周期性规律,也可能是导致4月存款减少的另一个因素。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温彬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住户存款的冲击较为显著,不仅各种“宝宝”基金,包括商业银行自行发行的表外理财产品,规模都在增长,导致一般性存款下降幅度大,这些资金会通过不同形式转移。

2014中国财富报告

2014中国财富报告

中国家庭财富的分布及高净值家庭财富报告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4年1月中国家庭财富的分布及高净值家庭财富报告摘要我国最富有10%家庭拥有社会总财富60.6%,资产分布严重不均。

虽然,过去两年,中等资产阶层财富增长明显高于其他阶层,但其占社会总财富的比重仍然很低。

中等资产阶层财富增长主要是因房产。

房产价值的增长对家庭财富增加的贡献超过70%。

在对我国富裕家庭的研究中发现,前1%富裕家庭的总资产、净资产、年收入均远高于前5%富裕家庭。

也就是说,财富更多的集中在少数家庭中。

与普通家庭相比,前5%资产富裕家庭的收入主要来自工商业经营,其家庭消费是普通家庭的3.5倍,但在教育支出上的差距则高达5倍以上。

富裕家庭资产构成中,工商业资产占比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金融市场的参与上,富裕家庭的参与率和有贷款比例远高于平均水平,并且在借出款市场上也非常活跃。

1.家庭财富的分布中国家庭资产分布极为不均。

每个分位数上资产说明有多少百分比的家庭低于此资产。

例如,从表1,2013年全国资产10分位数为1.7万,表明有10%的家庭资产低于1.7万,或90%的家庭资产高于1.7万元。

在50分位数上的资产值即为中位数,表明有一半的家庭资产低于该数,另有一半的家庭资产高于此。

2013年全国资产中位数为25.2万。

表1报告了10-90分位数上的全国及城市和农村的家庭资产情况。

从全国来看,有10%的家庭资产低于1.7万。

对资产最多的家庭而言,有10%的家庭资产多于154.2万。

最高的90分位数家庭资产是最低的10分位数家庭资产的88.9倍,是中位数家庭资产的6.1倍,可以看出我国家庭资产分布非常不均。

其中,城市地区有10%的家庭资产低于2.2万,而有10%的城市家庭资产多222.5万,中位数为42.3万。

农村地区10%的家庭资产低于1.4万;10%的家庭资产高于62万,中位数13万。

表1 各分位家庭资产状况2013年2011年全国城市农村全国城市农村10分位17,350 22,400 14,000 18,565 22,100 15,400 20分位50,750 104,400 31,250 46,250 90,650 30,650 30分位103,900 203,699 56,550 91,800 151,100 55,700 40分位169,300 306,671 90,900 135,300 213,410 87,805 50分位252,200 422,950 129,600 191,700 310,950 117,650 60分位362,680 577,955 180,400 276,930 454,600 161,800 70分位523,200 808,015 248,450 404,650 755,500 222,750 80分位812,250 1,205,900 362,000 718,900 1,231,900 320,000 90分位1,542,010 2,224,850 619,829 1,647,350 2,616,850 536,480表1同时给出资产在2011年的分位数情况,来比较各分位数上资产变化情况。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效率分析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效率分析

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市场上效率的程度是不 同的 , 但 大多数发达国家 的金融市场常常具有配置效率和 运营效率的作用( 埃德温 ・ ・ H 尼夫 ,05 。 20 ) 金融市场内生演进的一般机制表明 , 金融市场 与金融效率是相互促动的。金融市场越大 , 金融市 场 中交易的工具种类越多 , 搜寻成本越低 , 融效 金 率就越高。金融市场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市场不 断追求更高金融效率的产物 。与此同时 , 金融市场 又直接促进了金融效率 的全面提高。由于农户和农 村 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基本上都求助于民间金融
运作 能力的大小( 王广谦 ,97 。民间金融广泛存 17 )
[ 收稿 日期 ] 0 6 0 — 0 2 0 - 8 1
[ 作者简介 ] 崔慧霞(9 1 )女, 东番 禺 , 南农业大学理论部教授 , 究方 向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与实践研 究。 16一 , 广 人 华 研
6 6
2 0 /0 0 61
场与金融效率两者间的良性互动 , 促使农村经济发 展过程中金融效率的不断提高。 然而由于农村民间 金融一般是没有组织 、 分散 的 , 使得其在资本集 中
方面的作用有限。
三、 农村 民间金 融效 率分析
20 年 中央银行发布的(04 中国区域金融 05 20 年
运行报告》 中指出 :中国一些地方的民间融资规模 “ 已经占到当地 国内生产总值的8 8 1. %, . %~05 贷款 8 3
间金融是与正规金融并存 的必要融资方式。中国农
村民间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受到多种 因素的推动 , 主 要包括经济 、 金融环境、 经济主体内在需求、 金融理 论的发展 、 技术 与创新。这些因素反映了农村金融 市场追求高效率的内在要求 。 在麦金农一 肖的金融发展理论 中,非正规金融 ( 中国通常指民间金融 ) 是无效率 的。他主张将非

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2015年春季学期《中央银行学》课程设计论文题目: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组长:王芳小组成员:梁亚荆新蓉王彩恒李玉敏专业班级:金融1301班完成日期:2015.06.10成员王芳201318110119 荆新蓉201318110127 王彩恒201318110125 李玉敏J201318110131 梁亚201318110112目录Ⅰ.摘要 (1)Ⅱ.一、中国货币政策报告概述 (2)Ⅲ.二、货币信贷概况 (2)Ⅳ.三、货币政策操作 (4)Ⅴ.四、金融市场分析 (11)Ⅵ.五、中国宏观经济展望 (15)Ⅶ.六、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 (18)Ⅸ.七、参考文献 (19)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摘要: 2014 年,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

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就业形势稳定。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4%,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 2.0%。

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的总体思路,更加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位置,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促进经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货币政策货币信贷金融市场宏观经济一、中国货币政策报告概述《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发布的有关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报告。

《报告》深入分析宏观经济金融形势,阐释货币政策操作,并披露下一步货币政策取向。

《报告》正文包括五个部分:1.货币信贷概况2.货币政策操作3.金融市场分析4.宏观经济分析5.预测与展望正文中穿插专栏,或介绍背景知识,或对经济、金融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分析。

2014年银行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银行行业分析报告
银行行业分析
一、银行业概述
• 在我国是指中国人民银行,监管机构,自 律组织,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 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 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非银 行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
我国经济增长迅猛,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根据国家统计 局统计,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进出口总额分别为 568845亿元和41603亿美元。
(一)货币信贷概况 1. 货币总量增速趋稳
从数据分析得出,从2013年到2014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2.9%; 狭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4.8%;流通中货币同比增长4.2%。2013年现金净投放量 1833亿元,2014年前三季度现金净投放274亿元。同比少投放1560亿元。近期货币 增速有所放缓。
(四)小微企业信贷需求旺盛,市场空间巨大
于全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发展模式伺机等待转型,大中 型企业发展趋向于平稳,小微企业等待发展。2013年小微企 业的人民币贷款增速就达到了14.2%,而全部贷款平均增速为 14.1%,而且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在所有企业中是最快的,整体 贷款达到71万亿元左右。银行贷款仍是中小企业以及小微企 业重要的融资渠道,因此,针对小微企业仍然存在的融资难 问题,各大银行应该选择适当的贷款政策有针对性的发展其 贷款业务。
从数据分析得出,2013年到2014年11月末,人民币贷款利率明显下调,在0.40个百分点上 下浮动。 由于我国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此次下调人民币存贷利率,有 利于提高小微企业对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解决好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调整 基准利率,有针对性的引导市场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的下行,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适度的 货币金融环境,但我国的稳健货币政策去向不会有大的变化。• ••••

中国农村金融报告2014

中国农村金融报告2014

中国农村金融报告2014一、引言中国农村金融在2014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该年度的农村金融状况,并分析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2014年,中国农村金融呈现出多个积极变化。

首先,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服务。

其次,农村金融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扩大,满足了农村居民和企业的不同需求。

此外,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促使金融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农村金融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帮助他们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增加收入。

其次,农村金融支持农村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

此外,农村金融还帮助农民解决了生活中的燃眉之急,提供了更多的消费信贷和保险服务。

四、农村金融面临的挑战尽管农村金融在2014年取得了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农村金融服务的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民仍然无法获得有效的金融服务。

其次,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以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五、农村金融发展的展望展望未来,中国农村金融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将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提高金融产品的创新性和多样性。

同时,农村金融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等技术手段,为农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六、结论综上所述,2014年中国农村金融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仍需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普及和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

展望未来,农村金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2014年度短期融资券市场分析报告

2014年度短期融资券市场分析报告

情况恶化。在此背景下,2014年成为中国债券市场 的信用违约元年,“11超日债”、“12华特斯”、 “13中森债”、“12金泰债”、“12津天联”、 “13华珠债”、“11常州中小债”和“13常德 SMECNII001”等多只债券发生了违约风险事件,同时 债市反腐风暴并未平息,债市信用风险不断
增加。在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市场规模扩大、发 行主体日趋多元化等情况下,个别企业出现违约, 是债券市场发展进程的正常现象,有助于推动市场 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5)债券违约事件频现,促进债市走上
良性循环的轨道
近年来,市场的快速发展,但也在 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债市信用风险的累积。2014年,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深化以及利率市 场化改革等金融环境不断变化,部分产能过剩行业 需求下滑严重,一些强周期行业运行
先股信用评估机制。本年度,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 限公司多次下调
了部分回购质押券折扣系数,最后一次调整为12月8 日发布的《关于加强企业债券回购风险管理相关措
施的通知》,规定“暂时不受理新增企业债券回购
资格申请,已取得回购资格的企业债券暂不得新增 入库;同时规定债项评级达不到AAA级的企业债券不 得新增入库,有新增入库的将强行出库”,近6成企 业债丧失质
(3)债市创新产品层出,直接融资稳步扩容
2014年债市创新产品层出不穷,项目收益票据、 并购票据、碳
收益票据、非公开定向可转债融资工具、供应链票 据、永续债、公募型可交换债等多个创新产品的发 行,进一步满足了企业的多元化融资需求,降低了 企业融资成本。此外,柜台债券业务品种增加和开 启尝试做市商业务,也对债券市场的完善和创新具 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纷出台各种政策(例如财政部发布《地方政府债务
纳入预算管理的甄别方法》,发改委提高城投债的

2014年金融数据简析

2014年金融数据简析

2014年金融数据简析
2015年1月
目录
一、2014年金融统计数据 (3)
二、贷款增量小幅低于预期,存款增长放缓 (3)
三、贷款结构优化,中长期贷款占比大幅上升 (4)
四、M2 同比低于增长目标,资金利率环比上升 (5)
一、2014年金融统计数据
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4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1、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22.8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末低0.1%和1.4%;狭义货币(M1)余额34.81万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末低6.1%;
2、2014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同比多增8900亿元。

其中1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973亿元,同比多增2148亿元;
3、2014年人民币存款增加9.48万亿元,同比少增3.08万亿元。

12月人民币存款增加7229亿元,同比少增4271亿元;
4、12月份, 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和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均为3.49%,分别比上月高0.67%和0.70%。

二、贷款增量小幅低于预期,存款增长放缓
14年全年新增贷款9.78万亿,同比多增8900亿元,处于央行十万亿合意贷款区间内。

其中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973亿元,同比多增2149亿元。

贷款增量小幅低于市场预期,贷款结构有所优化。

其中票据压缩1404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大幅增长达5289亿元,主要与43号文上报平台甄别结果前银行加大平台贷款最后一轮投放有关。

14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9.48万亿元,增量与增速均慢于贷款,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存款脱媒效应显现。

1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7229。

2014年经济及金融背景分析

2014年经济及金融背景分析

经济及金融背景一.2014年前三季度经济形势从上图可以看出,2014年中国GDP增长较上年同比增长放缓,将会降到7.5%左右,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2014年预计GDP增速在7.5%左右,处在7%~8%的中高速增长区间。

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向7%~8%的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基本特征。

这必将使得股市承压增大。

上图显示1-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集中在航空,计算机,机械,汽车等行业内,而传统资源采集行业都呈现利润负增长状态。

以此,从价值投资角度说,选股应尽量靠在高技术及机械行业内。

二.经济调控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之际,政府主导多次金融调控,促进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同时促进股市发展。

1.两次定向降准:2014年4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14年6月16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创设中期借贷便利:2014年9月和10月,在常备借贷便利(SLF)基础上,人民银行创设并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向各商业银行投放基础货币,在提供流动性的同时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引导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增长。

3.不对称降息:2014年11月22日起,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

三.金融市场化改革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金融改革也继续推进,并取得显著效果,同时股市在一系列政策的带动之下一步步冲高。

1.IPO重启:2014年1月8日,IPO停止了一年多的时间后即日重新开闸,而且发行速度超过了历史水平,12个交易日共突击发行了50个新股。

2.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浮动幅度扩大: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即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可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下2%的幅度内浮动。

《2014年云南省金融运行报告》

《2014年云南省金融运行报告》

2014年云南省金融运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内容摘要]2014年,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省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自然灾害频发等形势,云南省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应对各种挑战,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省经济在新常态下表现不及预期,但也呈现积极变化,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改革开放步伐明显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总体平稳。

金融部门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取得较好成效,金融运行总体稳健、效率有所提高,地区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平稳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融资结构进一步改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力度不断增强。

2015年,云南省发展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金融部门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各项信贷政策,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对外开放,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目录一、金融运行情况 (4)(一)银行业稳健发展,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4)(二)证券业改革创新步伐加快,融资功能有效发挥 (7)(三)保险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保障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7)(四)融资结构变化明显,金融市场交易大幅增长 (8)(五)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8)二、经济运行情况 (9)(一)内需增长总体稳定,对外贸易稳中向好 (9)(二)生产形势稳中有进,结构调整有所突破 (10)(三)居民消费价格运行平稳,生产者价格持续下降 (11)(四)财政收入增速回落,公共财政职能不断强化 (11)(五)环境质量有效改善,生态云南建设深入推进 (11)(六)房地产市场步入调整阶段,烟草行业运行持续好转 (12)三、预测与展望 (13)附录: (15)(一)云南省经济金融大事记 (15)(二)云南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16)专栏专栏1 云南省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6)专栏2 云南省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快速发展 (12)表表 1 2014云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4)表 2 2014年云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浮动区间占比 (5)表 3 2014年云南省证券业基本情况 (7)表 4 2014年云南省保险业基本情况 (7)表 5 2014年云南省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 (8)表 6 2014年云南省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 (8)图图 1 2013-2014年云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4)图 2 2013-2014年云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5)图 3 2013-2014年云南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5)图 4 2013-2014年云南省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5)图 5 1978-2014年云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9)图 6 1980-2014年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率 (9)图7 1978-2014年云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9)图8 1978-2014年云南省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10)图9 1986-2014年云南省外商直接投资额及其增长率 (10)图10 1978-2014年云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 (10)图11 2001-2014年云南省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11)图12 1978-2014年云南省财政收支状况 (11)图13 2002-2014年云南省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13)图14 2014年云南省主要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变动趋势 (13)一、金融运行情况2014年,云南省金融业运行稳健,发展态势良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力度持续加大,各项金融改革创新有序推进,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 0 1 3 年第5 期
No. 5,2 0 1 3
r a l No. 3 7 6
我 国 民间金 融 发 展 中存 在 的 问题 及 对 策 建 议
唐香梅 张 楠 刘彬 彬 石 晶
( 吉林财 经大 学 吉林大学 ,吉林长 春 1 3 0 o 0 o )
远超过 了当地银行存款存量规模 。我 国民间金融 2 0 1 1 年1 2 月份 出台的金融促进经济 发展 的 “ 金融
在 发展 中出现 以下特征 :

九 条 ”特 别把 民间金 融看 作是 合法 的 “ 融 资资
是 民间金融与民营经济相互依存 。区域经 源 ” ,应予 以规范 ,这表 明民间借贷 的合法化首

我 国 民 间金 融 发 展 中存 在 的 问题 及 对 策 建 议
争 。在鄂尔多斯 ,民间金 融的规模远远超 过了银 层面的肯定 ,一直 都处于 隐蔽状态 。随着对 经济 行 的存款 规模 ,其 汇集 的 资金 保 守估 计至 少在 发展 的贡 献 ,国家逐渐 承认其合理性 ,具体体现 2 0 0 0 亿元 以上 ,最高 的年 利息也在6 0 %以上 ,远 在 支 持农 村 乡镇银 行 、小 额贷 款 公司 的发展 。

银行 ( 温州 、台州等地 区)、民间借贷 、民间集

我国民间金 融发展 的现状
资、当铺 、小额信贷公司 、合作基 金会等。 就全 国而言 ,央行2 0 1 1 年的一份 报告 显示 ,
处于计划经济体制 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 2 0 1 0 年 ,民间借贷市 场的资金存量超 过2 . 4 万亿
摘 要 :民间金融是指个人、家庭 、企业之 间通过绕开官方正式的金融体系 而直接进行的 、尚未纳

《201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主报告

《201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主报告

201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15年7月3日目 录内容摘要 (1)第一部分 区域金融运行情况 (3)一、各地区银行业 (3)二、各地区证券业 (12)三、各地区保险业 (13)四、资金流向和融资结构 (15)五、金融改革创新 (17)六、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19)第二部分 区域经济运行情况 (22)一、消费、投资、净出口和政府支出 (22)二、产出和供给 (26)三、生态文明建设 (29)四、价格和劳动力成本 (30)五、主要行业发展 (33)六、主要经济圈发展 (35)第三部分 区域经济与金融展望 (39)专 栏专栏1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状况分析 (6)专栏2 企业融资成本调查 (10)专栏3 各地区就业状况调查 (31)专栏4 深化长江经济带区域金融合作探索 (37)表表1 2014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地区分布 (3)表2 2014年末各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速 (4)表3 2014年末各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结构 (4)表4 2014年末各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地区分布 (5)表5 2014年人民币贷款发生额占比利率区间分布 (9)表6 2014年末新型农村机构地区分布 (10)表7 2014年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部分运营指标 (12)表8 2014年末各地区证券业分布 (12)表9 2014年末各地区保险业分布 (14)表10 2014年末票据业务地区分布 (16)表11 2014年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 (17)表12 2014年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结构分布 (17)表13 2014年各地区跨境人民币业务分布 (19)表14 2014年各地区支付体系建设情况 (20)表15 2014年各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增长率 (22)表16 2014年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表17 2014年各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表18 2014年各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和增长率 (23)表19 2014年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和增长率 (24)表20 2014年各地区出口额比重和增长率 (24)表21 2014年各地区进口额比重和增长率 (24)表22 2014年各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比重和增长率 (25)表23 2014年各地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情况 (26)表24 2014年三次产业的地区分布和各地区三次产业的比重、增长率 (27)表25 2014年各地区工业增加值比重和增长率 (28)表26 2014年各地区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30)表27 2014年各地区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31)表28 2014年各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和增长率 (34)表29 2014各地区房地产贷款比重和增长率 (34)表30 2014年三大经济圈产业结构 (36)表31 2014年三大经济圈主要经济指标 (36)图图 1 2014年末各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及增长率 (5)图 2 2014年末各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及增长率 (8)图 3 2014年货币市场资金净融入(净融出)情况 (16)图 4 2007--2014年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年度查询情况 (20)图 5 2014年各地区居民平均消费倾向 (23)图 6 2014年各地区进出口差额 (25)图 7 2014年各省份三次产业结构 (27)图 8 2014年各省份工业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 (28)图 9 2014年各地区各类价格同比涨幅 (30)图 10 2014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 (33)内容摘要2014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与此伴随经济下行压力也有所加大。

2014年银行业分析

2014年银行业分析

2014年银行业分析2014年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从整体上看,中国银行业在这一年表现出了稳定增长的趋势。

首先,2014年中国银行业的利润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数据,2014年全国银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9万亿元,同比增长11.5%。

这主要得益于经济稳定增长和利润管理的改革,使得银行的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其次,2014年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规模继续扩大。

据统计,2014年末,全国银行业资产总额达到199万亿元,同比增长9.8%。

这主要得益于银行的信贷扩张。

2014年,银行信贷总量增长9.7%。

同时,随着银行间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银行的非利息业务收入也得到了较好的增长。

再次,2014年中国银行业的风险防控成效明显。

通过整顿银行间市场秩序,加强金融监管,加强对非法资金来源的打击等多方面措施,中国银行业2014年的不良贷款率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水平。

末期不良贷款率为1.25%,相比2005年的9.6%大幅下降。

这显示出中国银行业在风险防控方面的成效明显。

然而,2014年中国银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导致银行的不良贷款风险上升。

尤其是受到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影响,一些地方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出现了上升的趋势。

此外,中国银行业还面临着利息收入下降、竞争压力增大等一系列问题。

综上所述,2014年中国银行业在稳定增长的同时还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加强风险防控,推进金融改革和创新,中国银行业在未来有望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

2014年金融行业年度发展报告

2014年金融行业年度发展报告

引言:针对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的不确定因素,《2014年金融行业年度发展报告》详细描述了当前金融市场经济运行环境,重点研究并预测了相关行业发展及对金融需求变化的趋势。

针对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多元视角信息中心对金融产业发展将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做出市场预警。

与此同时,多元视角信息中心以严谨的文字、精确的数据以及直观的图表,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以便于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目前发展态势,了解当前行业竞争格局并制定有效的战略决策,尽量将投资或经营风险降到最低,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目录第一章金融业总体发展情况 (1)一、金融业定义及分类 (1)(一)金融业定义 (1)(二)金融业分类 (1)二、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 (3)(一)金融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4)(二)金融业经济地位明显上升 (4)三、金融改革加速回顾与展望 (5)(一)近期我国金融改革显现提速的趋势 (5)1、推进金融价格体系的市场化改革 (6)2、资产证券化:盘活资金存量的重要途径 (7)3、布局地方金改试点 (8)4、推进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9)(二)金改提速的原因探析 (9)1、体现新政府执政新思路 (9)2、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0)(三)未来金融改革方向的展望 (11)1、进一步突出释放金融改革的红利 (11)2、进一步加快价格体系的市场化改革 (11)3、全面向民资开放 (12)4、加强金融安全网机制建设 (12)第二章金融业发展环境分析 (13)一、宏观经济对金融业影响分析 (13)二、政策环境对金融业影响分析 (13)(一)政策汇总 (13)(二)政策内容解析 (14)1、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监管办法 (14)2、三项保险业最低服务标准发布 (15)3、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机构投资管理能力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 .. 154、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 (16)5、基金管理公司固有资金运用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 (16)6、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市场准入管理办法 (17)7、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 (17)8、证券公司股权激励约束机制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18)9、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 (18)10、人身保险电话销售业务管理办法 (19)11、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20)12、保险公司业务范围分级管理办法 (20)13、基金管理公司固有资金运用管理暂行规定 (21)14、国务院关于同意建立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 2115、关于保险业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22)16、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 (22)17、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23)18、关于推动国有股东与所控股上市公司解决同业竞争,规范关联交易的指导意见 (23)19、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24)20、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 (24)第三章金融业整体运行情况分析 (26)一、货币信贷情况 (26)(一)货币增速高于预期,M2与M1“剪刀差”不断扩大 (26)(二)信贷增速总体平稳,中长期贷款比重显著上升 (27)(三)社会融资总量增速平稳,银行信贷占比有所回升 (27)二、金融市场运行分析 (29)(一)2013年债券市场情况 (29)1、中债指数整体大幅下跌 (29)2、货币市场利率大幅波动 (30)3、债券市场发展规模 (31)4、债券市场运行特点分析 (34)1、2013年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交易情况 (41)2、2013年中国主要股票市场交易情况 (42)(三)2013年外汇市场交易情况 (56)(四)2013年期货市场交易情况 (58)1、中央大政方针使期市更好发展 (60)2、金融期货独占“鳌头” (61)3、2014年期市仍有望高速发展 (61)三、金融业经营情况 (62)(一)银行业 (62)1、信贷增速放缓,存量盘活 (62)2、表外风控持续,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63)3、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64)(二)保险业 (65)1、行业基本面在改善 (65)2、中国保险业的成长空间 (72)(三)证券业 (78)1、IPO开闸 (78)2、新三板扩容在即 (79)3、资本中介业务再上台阶 (81)4、投资业务机会增大 (81)5、传统业务度过危机 (82)第四章金融业市场发展问题与风险 (84)一、存在问题 (84)(一)金融投融资普遍存在结构不均,期限错配严重 (84)(二)金融市场退出机制尚不完善,相关政策亟须出台 (84)(三)“普惠金融”有待进一步发展壮大 (85)二、风险分析 (86)(一)理财产品市场混乱,蕴含较大信用风险 (86)(二)互联网金融强势发展,蕴含风险不容忽视 (86)1、信用违约风险 (87)2、期限错配风险 (87)3、最后贷款人风险 (87)第五章金融业发展趋势分析 (89)一、信贷支持项目有进有退、有保有压 (89)二、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望加速,地方债处置方案或将近期出台 (89)三、公开市场操作基本维持原状,“锁长放短”或将继续开展 (89)四、金融多元化成为下阶段主题,农业改革支持力度继续加大 (90)图表目录图表1:金融业国民经济分类 (1)图表2: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回顾 (6)图表3:国内发行主要资产证券化产品情况表 (7)图表4:2013年金融业相关政策汇总 (13)图表5:货币供应量增速 (26)图表6:新增人民币贷款增速及结构变化 (27)图表7:社会融资总量结构(累计) (28)图表8:社会融资总量结构(当月) (28)图表9:中债收益率曲线变化(1-5月份) (29)图表10:中债收益率曲线变化(6-12月份) (30)图表11:2013年以来Shibor变化趋势(%) (31)图表12:2013年债券市场发行情况 (31)图表13:中央结算公司2013年各券种累计发行量占比 (32)图表14:中央结算公司2013年各期限债券发行量占比 (32)图表15:2013年债券市场余额情况 (32)图表16:2013年债券市场现券和回购交易结算情况 (33)图表17:2012-2013年10年期国债发行利率和中债10年期国债收益率 (36)图表18:2012-2013年10年期国开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和中债10年期固定利率政策性金融债收益率曲线(国开行)走势 (37)图表19:2012-2013年5年期中期票据发行利率和中债银行间5年期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走势 (39)图表20:2003-2013年指数型债券基金发行情况 (40)图表21:2010-2013年境外机构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开户数量 (41)图表22:2013年全球主要股市涨跌幅排行榜 (42)图表23:近5年A股总市值变化趋势图 (43)图表24:各行业市值变动数据表(市值为亿元) (43)图表25:新老上市公司市值增幅对比 (44)图表26:新老上市公司市值变动数据表(市值为亿元) (45)图表28:创业板近5年市值变化趋势图(市值为亿元) (46)图表29:各市场板块近5年市值变化数据表 (47)图表30:各市场板块市值占比变化趋势图 (47)图表31:近五年沪深市场市值变化趋势 (48)图表32:近五年沪深市场市值变化数据 (48)图表33:近五年各市场板块估值变化趋势(倍) (49)图表34:近五年各市场板块估值变化数据(倍) (49)图表35:近5年指数涨跌与个股市值涨跌趋势 (50)图表36:近5年指数涨跌与个股市值涨跌统计 (50)图表37:各所有制上市公司市值增幅对比 (51)图表38:各所有制上市公司市值占比变化趋势图 (51)图表39:TOP100市值所有制结构变化表 (52)图表40:不同股本规模上市公司市值增幅对比 (53)图表41:不同股本规模公司近5年市盈率变化数据表 (53)图表42:2013年重点区域市值增幅比较 (54)图表43:市值总量超3000亿的区域市值变化趋势 (54)图表44:市值总量超3000亿的区域市值变化明细数据 (55)图表45: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 (57)图表46: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月度增加额 (58)图表47:2013年国内期货市场成交情况 (59)图表48:2013年国内期交所成交量(手)情况 (59)图表49:2013年国内期交所成交额占比情况(%) (60)图表50:银行贷款同比增速情况 (62)图表51:同业资产占比持续回落 (63)图表52:人身险保费累计增速 (65)图表53:首年保费同比增速 (67)图表54:首年保费结构 (67)图表55:寿险渠道分类 (68)图表57:产险累计收入 (69)图表58:机动车占比财险 (69)图表59:综合成本率 (70)图表60:综合赔付率 (70)图表61:总投资收益率比较 (71)图表62:上市保险公司资产配置结构 (71)图表63:全球各地区2012年保险行业增速 (72)图表64:2012年保险深度 (73)图表65:2012年保险密度 (73)图表66:寿险深度与人均GDP曲线图 (74)图表67:中国寿险保费占全球寿险保费比重(%) (74)图表68:中国寿险保费占全球非寿险保费比重(%) (75)图表69:中国人口结构变化 (75)图表70:保险年金业务发展迅速 (76)图表71:居民金融资产配置 (77)图表72:保险指数走势 (78)图表73:全国88家高新科技园区 (79)图表74:券商参与场外股权市场可扩展的业务链 (80)图表75:融资融券余额 (81)图表76:佣金率走势--证券 (82)图表77:A股新增开户数占比有限--证券 (82)第一章金融业总体发展情况一、金融业定义及分类(一)金融业定义金融业指的是银行与相关资金合作社,还有保险业,除了工业性的经济行为外,其他的与经济相关的都是金融业。

2014年FCI分析及政策启示

2014年FCI分析及政策启示

2014年FCI分析及政策启示杨娉【摘要】Financial Conditions Index (FCI) is an important tool to assess the changes in financial conditions and to forecast output growth. Based on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we introduce China-FCI by incorporating real interest rate,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real estate index,and equity price index. We find that China-FCI increased at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but tilted to the downside on the whole in 2014. From the changes of China-FCI component indica-tors,equity price index is the only indicator improving China-FCI,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make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s (61.1%) of China-FCI’s increased at first and then decreasing. We analyze 5 component indicators one by one and make policy suggestions.%金融条件指数(FCI)是衡量和预测一国货币政策和金融松紧状况的重要参考指标,对实体经济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包括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房地产市场指数、股票市场指数等5类因素在内的FCI。

2014金融大盘点:你的钱袋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2014金融大盘点:你的钱袋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2014金融大盘点:你的钱袋子发生了什么变化∙正文来源:大河网-大河报2014年,注定不平凡。

金融行业波澜壮阔。

2014年的金融业,可谓战火不断,好戏连台。

这一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一年,优先股、央行降息、存款保险制度相关公司股票走势∙招商银行15.71+0.140.90%∙XD民生银10.20+0.070.69%∙万科A13.45-0.14-1.03%∙华远地产4.41-0.06-1.34%∙保利地产10.68-0.19-1.75%、首批民营银行获准筹建;这一年,黄金市场让中国大妈还是伤心了;这一年,互联网全面渗透金融业,从支付升级到金融产品创新;这一年,从取消限购到房贷松绑,沉寂了多年的股市,也褪去“熊”皮,“牛”头昂起,年终站上3000点大关;保险业为冲规模,也频推趸缴理财业务,上演年底最后一搏。

今天,我们回首2014金融圈,整理了一些与咱们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金融事件,意义深远、印象深刻的“金融烙印”。

或许没有那么全面,但它影响着你我的生活,让我们的“钱袋子”发生了改变。

银行篇放下“高冷”姿态融入互联网金融大军【核心提示】2014年,对于银行来说,“颠覆”是关键词。

回顾2014,对于银行人来说,是“最艰难”的一年。

在互联网金融与民间资本等夹击下,银行的存款越来越“少”,吸收存款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回顾2014,存款偏离制度告别季末冲时点、央行非对称降息等等,让银行的利润不断缩小。

回顾2014,不少老百姓感叹,银行终于放下“高冷”姿态,成为百姓身边的“暖心人”。

这一年,银行业发生了几件重要的事儿,带给我们不同层次的喜与悲,无论是服务三农、发展小微,还是铺开网络,力推理财,变革让各大银行不断创新业务与服务,才能在这个新兴的金融大潮中不被冲倒。

●[“金融烙印”之存款偏离度]改变理财格局,中长期产品是趋势【回顾】:2014年9月11日,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236号文),要求商业银行不得设立时点性存款规模考评指标,合理控制月末存款偏离率,设置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间金融发展报告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4年1月摘要: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2.3%的中国家庭有民间金融负债。

亲友关系是民间金融的基础。

中国家庭民间金融市场规模为5.28万亿。

相比2011年的4.47万亿,规模上升18%。

与此同时,民间借款中的有息借款占比显著上升,有息借入款占比由9.3%增至14.8%,有息借出款占比也有所上升。

这与近年来我国流动性收紧的大背景不谋而合。

数据显示民间借款拥有率随收入上升而显著下降,而正规银行贷款拥有率随收入上升而上升。

民间金融对正规金融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因此尤其存在的合理性。

关于高利贷——民间金融备受质疑的地带,我们的数据显示,其借入利率达36%以上。

同时,家庭以低息借入高息借出的现象也存在,其借贷风险值得我们重视。

通过构建风险指数,我们还发现,民间金融风险略大于正规金融风险;城市民间金融的潜在风险较大;高财务风险家庭比例较高。

一、民间金融市场基本描述总体来讲,中国家庭22.3%的家庭有民间借款,农村家庭的民间金融负债比例显著高于城市家庭。

相比于2011城镇家庭以及农村家庭的民间金融参与率基本维持不变。

表1借款拥有率2011 2013城市地区16.4%16.5%农村地区29.9%30.0%农村地区拥有汽车的家庭,其汽车负债比例也很高。

拥有工商业的家庭,其民间负债的比例较高。

不论城市与农村均达到了14%以上。

其次是农业经营负债。

数据显示,其他负债中,50%以上的负债为因为看病而产生,20%的负债因为婚丧嫁娶产生。

图1 分项民间负债持有率总体而言,但民间借款中的有息借款占比显著上升,由9.3%增至14.8%。

这与流动性收紧的大背景不谋而合。

2013年,拥有民间借款的家庭中15%的家庭拥有有息借款。

工商业借款中28%以上的民间借款都为有息借款,其次是其他负债,近20%的其他负债为有息负债。

购房购车的民间借款有息借款占比仅为10%左右。

教育借款的有息借款比例是最低的。

表2有息借款占比2011 2013城市地区7.4%14.8%农村地区10.6%14.7%图2 分项有息负债占比购房借款的有息借款比例虽然比例低,但是有息借款的利率却高达18%左右,其次是农业经营借款利率为16.4%。

教育借款有息借款占比较低,因此其利息不具代表性。

(一)分项有息借款利率图3 分项有息借款利率总体来讲,城市地区以及农村地区其借款款拥有率均有所下降。

然而,其有息借款的占比却显著上升,这非常契合流动性收紧的现状。

表3借出款拥有率2011 2013城市地区14.5%13.8%农村地区9.5%9.2%表4有息借出款占比2011 2013城市地区 6.6%10.9%农村地区 6.3%7.4%表5借出款利率2013城市地区14.5%农村地区14.2%(二)亲缘关系是民间金融借贷的基础。

根据对民间借贷借入和借出渠道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实现民间借贷的主要渠道为兄弟姐妹、其他亲属以及朋友同事,而民间信贷机构、父母和子女都不是主要的民间借贷渠道,人们在借入时,39.5%的家庭会选择兄弟姐妹,但只有3.5%会选择民间金融组织;说明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主要依靠于亲友关系而不是民间金融组织,稳固的亲友关系是民间金融存在并发展的基础。

图4 借款来源家庭观念强的家庭拥有借出款比例更高由数据可以看出,家庭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程度越高,其拥有借出款的比例更高,从借出款的角度反映出,亲友关系是民间金融的基础。

图5 不同家庭观念下的借出款拥有率(三)低收入家庭民间金融参与率高,高收入家庭正规金融参与率高民间金融的参与率随收入上升而下降,然而贷款拥有率随收入上升而上升。

民间金融作为穷人的融资方式有效地满足了穷人的资金需求。

图6 不同收入家庭其民间借款拥有率与银行贷款拥有率(四)、正规金融越发达的地区,民间借贷参与率越低将全国各省按照平均每万户家庭所占有银行数分为五个类别,在每个类别分别统计家庭民间借贷参与情况。

最终发现,在每万户家庭只有0—0.5家银行的地区,民间借款比例高达65.1%,而在每万户家庭享有2.5家以上银行的地区,民间借款比例为25.6%,可以看出金融发展越发达的地区民间金融借贷比例越低。

图7 不同金融发展地区有贷款家庭民间借贷比例二、民间金融的发展具有自身合理性(一)民间金融多数为无息借款,互助性强。

民间金融相对于正规银行贷款拥有很多独特之处,根据CHFS调查数据,85%的民间借款没有利息,85%左右的民间借款没有约定还款期限,接近95%的民间借款来自于亲朋好友,这些事实表明民间借款具有很强的互助性,其存在本身的原因不在于借出者从中获取收益,而是为了帮助别人实现资金周转。

尤其是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正规金融发展的速度较慢,贷款服务无法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民间借贷能够弥补该缺陷,在农村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缩小城乡金融资源占有差距,可以说民间借贷是市场发展的产物。

民间借贷的融资规模巨大,实现方式灵活,互助性强,其应该被市场重视并善待。

(二)民间金融风险识别能力并不差。

民间金融相对于正规金融在风险控制上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多数民间借贷建立在亲友关系上,通常是口头或简单契约的形式,很少约定还款期限,表面上看似与正规银行贷款的信用审核差别较大,但通过实际调查,可以发现民间金融在风险识别能力上并不比信用贷款差。

由于民间借款在工商业和农业生产经营上用途较广,CHFS将获得信用贷款和非信用贷款的小微企业的盈利水平进行了对比。

最终发现在获得信用贷款的小微企业中,68.5%的企业盈利,5.2%的企业盈亏平衡,26.3%的企业亏损;而获得非信用贷款的小微企业中,盈利的占比为69.1%,盈亏平衡的占比为9.5%,都高于获得信用贷款的企业盈利水平,亏损的占比为21.5%,也明显低于获得信用贷款的企业的盈利水平图8 获得信用贷款和非信用贷款的小微企业盈利水平对比以上数据表明,获得信用贷款与非信用贷款的企业盈利水平基本上没有差异,正规金融的信用评级并没有发挥作用,而民间借贷依靠市场运作,不良贷款率更低,效率更高,其风险识别能力甚至优于正规银行信贷,所以民间金融自身优势强,拥有自身发展的基础和实力,在填补正规金融贷款服务空白的同时,合理的保证了我国金融市场民间化、公开化、多元化发展。

(三)民间金融对正规金融的补充作用图9 拥有正规贷款家庭中,拥有民间借款的比例拥有农业以及工商业贷款的家庭,35%以上都拥有民间借款。

而有购房购车等消费贷款的家庭,其拥有的民间借款比例较小。

这说明消费贷款的满足度较高,而经营性贷款的满足度较低。

三、民间金融风险(一)高利贷——民间金融风险的危险地带根据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最新数据,中国家庭高息借贷的发展现状被揭示。

目前,国内约有166万户家庭对外高息放贷,户均借出款余额约为45万元,中国家庭高息借贷的资金规模超过7500亿元。

据计算,家庭高息借贷的年利率平均为36.2%,大大超过银行同期的存款或贷款利率。

具体来看,近80%的民间高息借贷行为发生在城市,约有128万户中国城市家庭参与高息放贷,户均借出款高达56万,放贷资金规模达到7184亿,放贷资金平均年利率约为43.5%。

图10 高利贷家庭概述在进行民间高息借贷的家庭中,有一类家庭非常特殊。

他们进行高息放贷的资金并不是来自自有储蓄,而是来自银行信贷资金或其他低息借款。

换言之,这类家庭一边用较低的利率从银行借入资金,一边用较高的利率向民间放出款项,从中获得巨大的利润。

据计算,目前国内约有42万户家庭低息借入、高息放出,户均放贷金额约为55万元,资金规模超过2310亿元。

这类家庭通过巨大的利差获得暴利,平均借入利率为7.5%,平均借出利率为36.6%。

在城市中,利差则更为明显,平均借入利率仅为7.2%,平均借出利率高达44.7%,实为名副其实的“高利贷”。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尽管政府一直严格控制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民间高息借贷行为也从来不受法律的保护,但国内的民间高息借贷却仍进行得如火如荼。

政府应该正视中国家庭高息借贷这一现象,制定相应政策规范其行为,引导其发展,不能任由民间高息借贷在黑箱中自生自灭。

图11 高利贷家庭利差比较这一类民间高息借贷行为,更应该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

第一,民间借贷资金与银行信贷资金相勾连,使民间借贷风险直接渗入正规金融系统。

第二,这类低息借入、高息借出的套利家庭,有可能利用了银行信贷政策的漏洞或者买通了银行内部人员进行了违规操作,进一步加剧了银行信贷的道德风险。

(二)民间金融风险1、民间金融风险略大于正规金融风险在2013年CHFS调查样本中,15.7%的家庭有银行贷款,22.3%的家庭有其他借款,即拥有银行贷款又拥有其他借款的家庭只有5.2%。

因此,拥有银行贷款家庭的财务风险可以代表正规金融风险,拥有其他借款家庭的财务风险可以代表民间金融风险。

从家庭债务收入比与资产负债率两个指标来看,民间金融风险略大于正规金融风险。

如图所示,全国有其他借款家庭的债务收入比为2.0,与有银行贷款家庭相当,但有其他借款家庭的资产负债率为17.2%,略高于有银行贷款的家庭1.5个百分点。

2、城市民间金融的潜在风险较大城市有其他借款家庭的债务收入比为2.1,略高于农村,但前者的资产负债率更低,为16.7%。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城市家庭通常会因为买房而向他人借款。

在有其他借款的城市家庭中,房屋借款占到借款总额的一半以上(50.5%)。

房屋借款的特点在于借款金额大,但形成的资产价值高,因此出现了城市有其他借款家庭的债务收入比高于农村,但资产负债率低于农村的现象。

值得警惕的是,一旦房价大幅下跌,城市家庭的民间金融风险将远远高于农村家庭。

图12 家庭财务风险——债务收入比图13 家庭财务风险——资产负债率3、高财务风险家庭比例较高有三类家庭的财务风险值得关注:一类是可偿性收入(税后收入减去债务)小于或等于零的家庭,因为这类家庭已经没有可结余的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另一类是资不抵债的家庭,即债务总额超过资产规模的家庭。

第三类是两者兼有的家庭,即可偿性收入小于或等于零的家庭,同时也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这类家庭的财务风险最大。

如表6所示,全国有其他借款家庭中有58.0%的家庭可偿性收入小于等于零,即一半以上的家庭没有结余收入用于偿还债务,其中城市家庭尤为突出。

收入是家庭偿还债务的重要来源,如果家庭在满足日常消费支出后没有结余资金,甚至收入不足以支撑消费支出,那么这些家庭不仅面临生活质量的下降,而且将给借出者带来违约风险。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债务规模也会逐步攀升,进一步推高民间金融风险,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此外,在全国有其他借款家庭中,有11.5%的家庭出现了资不抵债,有9.0%的家庭既出现了资不抵债,而且可偿性收入小于等于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