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工科”建设引领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引言
“新工科”是高等工程教育在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新经济背景下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与部署。2017年提出的“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奏响了“新工科”建设由思到行的“三部曲”。“复旦共识”明确了“新工科”新范式的定义: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和新体系。“天大行动”则以“六问”直击塑造未来的“新工科”,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学校主体推改革;问内外资源创条件;问国际前沿立标准。“北京指南”作为系列理念落地的重要抓手,以“五个更加”理念强劲推动“新工科”建设研究和项目实践并肩前行,融合创新:更加注重理念引领;更加注重结构优化;更加注重模式创新;更加注重质量保障;更加注重分类发展[1-5]。
审时度势,积极应答,作为具有工科优势的理工高校,聚焦国家发展战略,面向特色行业培养工程专业人才,努力探索“新工科”背景下航空航天特色“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培养出满足行业和产业当前及未来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工程人才[1][3][6],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
以“新工科”建设引领教学改革
的思考与探索
梁文萍,郭 宇,杨 玲,祁 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6)
【摘要】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部属高校和工科优势高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新工科”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思考与探索。本文围绕构建航空航天工科专业新结构、航空航天新工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航空航天工程实践教育
体系与实践平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工科”建设实施体系等方面,探讨和分析了面向未来,主动谋划,
以“新工科”建设引领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航空航天工科专业新结构;新工科通识教育;工程实践教育;新工科建设实施体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065(2018)08-0001-05
收稿日期:2018-4-28
作者简介:梁文萍(1966—),女,山西太原人,博士,教
授,研究方向为材料表面工程技术、高等教育管理;
郭宇(1971—),男,甘肃高台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
为数字化设备与智能制造、本科教学管理;
杨玲(1981—),女,江苏苏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
为高等教育;
祁欣(196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教授,研究
方向为有机化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
新经济的机械工程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
号:暂无);201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中之重立项
课题“航空航天特色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项
目编号:2017JSJG002)。
1
“南航”)应有的职责和使命。根据“新工科”建设的新范式、新内涵、新要求,需主动应对挑战,从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求和面向未来发展、面向世界的高度等角度入手,结合南航多年的办学特色及优势,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基础和支撑,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跨界整合能力、复合型航空航天和民航工程科技人才,在航空航天民航相关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引领产业发展上发挥核心作用。南航拟在面向新经济要求的工科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7-9]、“新工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构建等方面有所作为。
1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航空航
天工科专业新结构
1.1 对传统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进行升级改造
近年来,国家航空航天事业飞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对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面对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南航传统的特色优势专业如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工程力学、机械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信息工程、交通运输等亟待根据产业需求,不断拓展、调整专业的内涵和建设重点,在已有的基础上实现转型升级,为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数控机床、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需求提供人才支撑,切实提升服务工业化、信息化及国防现代化的能力。
例如开展机械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研究,面向国家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宏伟战略目标,深入调研新经济下的制造业技术发展需求,对机械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与人才特质开展研究,聚焦新型制造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以国家航空重大专项与型号工程为背景,面向航空先进制造技术,与智能制造、“互联网+”、大数据等相关学科交叉融合,进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的改革,突出学生基础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优化升级改造机械工程专业,构建符合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国防现代化需求的新机械工程专业。
1.2 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航空航天特色新型
专业
着力建设“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大类专业。按照“预测未来人才市场需求——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同步进行”的指导思想建设新型工科专业。航空航天装备是国家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国防及国民经济建设对高性能直升机、无人机、军用飞机、大飞机等的需求旺盛,加速发展行业和正在实施的“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等国家重大专项都对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出了迫切需求。世界航空航天飞行器和动力的未来发展,向着高机动、高持续、外形隐身化、使用智能化、机载综合化等方向发展,这些都将给予以力学、机械等学科为基础的传统设计方法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必须按照飞机、发动机一体,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思路,引入能源类、电气类、信息类、材料类学科进行协同设计。
南航将按照“特色引领、交叉融合”的思路,强化学科特色,加速学科交叉,促进理工融合。以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机械工程3个一级学科为核心,与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多学科交叉、航空航天特色鲜明的一流“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以“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为依托,着力建设“航空航天科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