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技术大全
鱼塘养鱼技术指导
鱼塘养鱼技术指导
1.养殖环境:挑选保水的池塘,必需有充沛的水源。
2.消毒:用生石灰对囫囵池塘举行喷洒消毒。
3.鱼塘管理:常常观看是否有鱼浮头。
4.注重事项:定期清理池塘中残留的饵料、死鱼、污染物、腐烂的水草。
鱼塘如何养鱼1。
繁殖环境
养鱼最重要的是挑选一个保水池塘,一定要有充沛的水源,这样才干保证池塘在旱季和雨季都是抗旱耐涝的。
其它,池塘的位置一定要阳光充沛,池塘外形整齐,底部平坦,淤泥适量。
2.消毒处理
养鱼前要对池塘举行清洁消毒,挖出多余的污泥,清除池塘内和池壁上的杂草,削减病菌和敌人的威逼。
清洗后,全池洒水,用生石灰消毒。
3.鱼塘管理
日出前夕,是水中产氧最少的时候。
这时候就要不断观看是否有鱼浮头。
而且下午气温最高的时候,要准时查看鱼的活动状况,避开浮现鱼群的不良状况。
4.有关注重事项
在养鱼过程中,要定期清理残留的饵料、死鱼、污染物、腐烂的水生植物等。
在池塘中,以保证池塘环境的清亮整洁,削减鱼类病虫害,
并在旁边种植燕麦草等青饲料。
庭院池塘养鱼的方法
庭院池塘养鱼的方法
养鱼的方法如下:
1. 创造适宜的水环境:准备一个适量的池塘或鱼缸,填满清澈无污染的水。
确保水质适宜,包括pH值、温度和溶解氧等。
2. 选择适宜的鱼种:根据池塘或鱼缸的大小和条件,选择适合养在庭院池塘的鱼种。
常见的选择包括锦鲤、金鱼、鲫鱼等。
3. 提供适宜的饲料:根据鱼种的需求,提供适宜的饲料。
一般可以使用商店购买的鱼食,也可使用自制的饲料,如鱼饵、蚕蛹、昆虫等。
4. 定期清理池塘:定期清理庭院池塘的底部和侧面的杂物和藻类。
这样可以保持水质清洁,并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5. 控制鱼的数量:根据池塘的大小和鱼的生长速度,确保鱼的数量适宜。
过多的鱼会造成水质恶化,加重养鱼的难度。
6. 定期更换水源:定期更换部分水源,保持水质的新鲜和稳定。
7. 控制水温和水质:根据不同的鱼种要求,保持庭院池塘的水温和水质适宜。
可以使用加热器、过滤器等设备来调节温度和过滤水质。
8. 注意观察鱼的健康:定期观察鱼的健康状况,如是否有异常行为、是否有疾病等。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分离患
病鱼、使用疾病药物等。
9. 防止外界侵害:采取措施防止庭院池塘的鱼受到外界的侵害,如安装网格、罩子等。
10. 留意气候变化: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变化,适时调整养鱼
的方法。
例如,冬季可以减少鱼的饲料量,防止水温过低等。
请注意,以上是一般的养鱼方法,不同鱼种可能有不同的养殖要求。
在养殖之前,建议详细了解所选鱼种的养殖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农村鱼塘养鱼技术
农村鱼塘养鱼技术
农村鱼塘里养鱼时,需要将池塘水深控制在2米左右,再往池塘底部的泼洒生石灰,为其消毒灭菌,并且要往池塘淤泥中撒入基肥,促进水草生长,而且可以选择草鱼、鲢鱼、鲫鱼等鱼类进行混养,并且要每天投喂两次饲料。
农村鱼塘怎么养鱼
1、池塘水深
在农村鱼塘里养鱼时,需要为其放水或加水,使水深约为2米左右,而且要清理鱼塘底部的杂物和淤泥,使淤泥的深度保持在10厘米左右,然后向淤泥中泼洒生石灰进行消毒,并且要向池塘里撒入肥料,促进水草和藻类生长,为鱼提供食物。
2、选择品种
在农村饲养鱼时,可以选择草鱼、鲢鱼、鲤鱼、鲫鱼、鳙鱼等鱼类进行混养,而且在投放鱼苗前,需要保证水温稳定在5-7度之间,以免鱼死亡,并且要将鱼苗放入到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分钟,使其染病几率下降。
3、饲喂管理
饲养鱼时,需要每天投喂两次饲料,可以向其提供轮虫类、枝角类和摇蚊幼虫,也可以在池塘中栽种轮叶黑藻、苦草、眼子藻等藻类植物,而且要在每天晚上将吃剩下的饲料捞出,以免水质变差,使得鱼死亡。
4、饲养方法
在农村鱼塘养鱼时,需要每天晚上巡查一次鱼塘,要将死亡的鱼捞出,并根据鱼的症状,向池塘中泼洒药剂,以免出现传染病,而且要在夏季时期,在鱼塘上搭建遮阳棚,使水温恒定,有利于鱼生长繁殖。
浅水池塘的养鱼技术
浅水池塘的养鱼技术水深2米以下的浅水塘,不符合养鱼高产标准,要全部改造成深水塘又非一朝一夕能办到。
经过监利县渔场养鱼户多年探索,总结出一套浅水塘养鱼获得高产的经验。
现介绍如下供养鱼户参考:1.投放大规格鱼种。
平均规格为每尾重6克~7克,亩投放量为1400尾。
四大家鱼混养,比例是鲢、鳙鱼占60%,草鱼占30%,鲤鱼、鲫鱼占10%。
鱼种投放前,要用食盐、漂白粉等消毒。
⒉施肥要少量多次。
根据不同季节,水温、水色来决定施肥的时间和数量。
农家肥要充分腐熟,化肥必须氮、磷、钾配合使用。
⒊投喂颗粒饲料。
根据气温,水温的高低和鱼类吃食情况来确定增减数量,一般平均每天35公斤~40公斤。
投喂时间为上午9点~10点,下午4点~5点,并在每天下午6点左右,每亩投喂青饲料200公斤左右。
⒋要及时调节水质,增加水中溶氧。
水质要保持肥、活、嫩、爽,既保证适合草鱼生产的水质,还要促进鲢、鳙鱼生长所需要的浮游生物。
⒌每天测定水中PH值。
果PH值降低到6.4以下时,要及时泼洒生石灰浆,每月生石灰的使用为20公斤~30公斤,使池水PH值达到6.8~7.0。
⒍开机增氧。
3亩~4亩的池塘可设置增氧机1台。
增氧机的使用要做到早晚不开,鱼浮头时提前开,傍晚严禁开机。
⒎重视鱼病防治。
要抓好池塘、鱼种消毒,药物一般有生石灰、食盐、漂白粉、孔雀石绿、硫酸铜及五倍子等。
饲养过程中,应定期向池塘泼洒生石灰浆及漂白粉溶液等。
加强管理,坚持巡塘,及时捞出残渣剩饵。
水源好的池塘,要定期注入新水。
发现鱼病,要及时诊断,对症治疗。
池塘养鱼技术
池塘高产养鱼技术一、池塘养鱼如何实现稳产高产1、鱼池。
鱼池本身条件的好坏,是池塘养鱼稳产高产的一个关键。
高产鱼池要求水深、水宽、水活。
水深一般要达到2-3米,因深水能充分利用立体水域,便于分层养鱼,实行多品种,多规格混养密养。
水宽以10米左右为宜,水面经风吹动,能自动增氧,改善水质,同时饲养管理与捕捞也比较方便。
水活,就是要求池水能灌能排,达到“肥、爽、活”的标准,解决因放养密度提高,大量投饵,池水易引起缺氧的矛盾。
2、鱼种。
大规格、多品种的优良鱼种,是池塘养鱼稳产高产的物质基础。
现在,一般高产鱼池,要求做到品种齐全(多达七、八个品种),规格合理。
放养技术,已把主养草鱼,配养鲤、鲫、鳊,带动链、鳙鱼的养殖方法,改变为吃食鱼(草、青、鲤、鲂等)和肥水鱼(鲢、鳙、鲫等)并重放养,注意巩固提高吃食鱼,侧重挖潜发展肥水鱼的新的养殖技术。
放养鱼种的规格要做到“三代同塘”,也称“宝塔式”放养,就是同品种不同年龄的大、中、小鱼同时混养在一个塘里,重点抓住二龄的大鱼种(甚至有放三龄鱼种),如花白鲢有放半斤以上和二、三两的二龄鱼种,套养一两左右的一龄鱼种;鲤、鲫、鳊鱼采用大规格的冬片鱼种和夏花鱼种相结合的放养方式。
这样,既保证当年能有一定数量的大鱼起捕上市,而且可为翌年放养提供50%左右的大鱼种。
根据外地高产经验,单产要求提高,放养鱼种的重量和尾数也要相应增加,大体标准是:要求亩产500斤(净产),放养鱼种为600尾,重量150斤;亩产1000斤的,放养鱼种为900-1200尾,重量为200-220斤;亩产1500斤的放养鱼种为1500-2000尾,重量为300-400斤;(鲫鱼和轮放的夏花鱼种均未算在内)。
这里提出的鲫鱼,它有食性广,抗病强,适应肥水的特点,在成鱼池中,每亩搭配放养鱼苗1000尾或越冬小鱼种400尾,每亩可增产100斤左右,是高产鱼塘值得重视的一个鱼种。
3、饵料。
养鱼要高产,饵料是保证。
“只放不喂,等于白养”。
鱼塘养鱼技术
3、饵料。养鱼要高产,饵料是保证。“只放不喂,等于白养”。因此,鱼种下塘后,首先要根据各种鱼的不同食性选择饵料,使之吃饱吃好。如青、鲤鱼爱吃螺蚬等贝类,草、鲂喜食水草陆草,花白鲢靠施肥培养浮游生物生长,鲫、鲴是以其它鱼类的残饵和水底腐植质等为食料;但所有的鱼几乎都吃各种油饼、米糠、麦麸、水糟等精料。投饲方法,高产鱼池一般都是以粗(天然饵料)为主,精粗结合,水陆(水、陆草)、荤素(贝、草类)、饵肥三个并举。一般情况下,各种鱼每长一斤肉,要各种精饲料3-6斤,青、鲤鱼要吃45斤贝类,草、鲂鱼要吃80斤水草(陆草减半)。肥水鱼的施肥量,除净增一斤吃食鱼所排泄的粪便可带养0.65斤左右肥水鱼外,每产一斤约需施肥水200-300斤。因此,高产鱼池必须根据当地饵肥料的来源,订出产量指标,设法满足需要,但目前普遍存在饵肥供应不足的情况,解决的办法是:大搞积肥造肥,在塘边大办三舍(猪舍、牛舍、家禽舍),两坊(豆腐坊、粉坊),广开饵肥来源,培养活饵料,种植高产饵料,积极发展混合颗粒饵料和饵料加工,施肥中应用锌、锰、铁等微量元素,提高饵肥料的利用率。
三、鱼病防治
鱼病存在于整个饲养过程中,尤其在养殖密度高、水质肥的池塘里,水体环境比较复杂,鱼类经常受到病毒、细菌、寄生虫的侵袭。发病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鱼的体质不健壮,抗病能力弱,放养密度搭配品种不当,拉网过池操作使鱼体受伤后病菌感染,投喂变质的饲料,施用未发酵的肥料,池塘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等,都可使鱼得病。
定质:鱼对香、甜、苦、咸、酸等味道都能感觉,所以对各种饵料要求基本要做到鲜、嫩、活、适(适口)。
定量:俗话讲,“鱼一天不吃,三天勿长”。这就要根据鱼体大小,养殖密度,不同季节有节制的投喂,每天投饵量可以按照分月投饵比例和估算吃食鱼存塘量的多少,具体确定日投饵量。精料投喂量为:水温在15℃-20℃日投量为吃食鱼总体重的0.8%-1.6%。水温在20℃-28℃日投喂量为吃食鱼总体重的1.6%-3.5%,水温在低于15℃或高于28℃时都要减少投喂量,因为此温度不是鱼类的最适生长温度,粗料投喂量以吃完不剩为准。
池塘鱼种培育技术
池塘鱼种培育技术一、池塘条件:池形整齐,最好呈东西向长方形,堤坝坚固,池底平坦,有集鱼沟,集鱼坑,不渗漏,靠近电源,交通方便,面积在5―10亩,池深2―2.5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
二、下塘前的准备1、整池清塘:选择睛天进行清塘消毒,以100―150千克/亩的生石灰,用水化成浆全池泼洒。
2、施基肥:以鲢、鳙鱼为主的池塘,亩施粪肥500―750千克:以鲢、鳙鱼和鲤、草鱼各半的池塘,亩施粪肥300―400千克:以鲤、草鱼为主的池塘,亩施粪肥100―200千克,注水前3―5天,将发酵好的肥料遍施池底。
3、注水:乌仔(夏花)入池前5―7天,注水0.5―0.8米。
注水时要拦野杂鱼。
三、放养1、放养时间:鲤鱼乌仔在5月31日前;草鲢、鳙乌仔在6月15日前。
2、放养品种及比例见表1:3、放养规格及密度: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见表2:四、鱼种饲养1、投饵:①饵料质量:饵料质量要好,不变质,以豆饼、玉米,和玉米脐子饼等多种饲料混合,可搭配一些动物性饵料:有条件的可投喂颗粒饲料。
②投饵量:饲养期亩总投饵量,见表3各月投饵分配比例为6月台10%,7月30%,8月45%,9月15%。
日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质和鱼的摄食情况随时调整。
③定时投饵:6、9月份每天投饵2次:7、8月份每天投饵3―4次。
投饵时间要相对稳定。
④定点投饵:饲养前期:先采用全池撒喂的方法,逐渐向池边固定食场过渡,饲养中后期,应设固定食场或搭设饵料台。
2、施追肥:以鲢、鳙鱼为主的池塘,整个饲养期追施粪肥400―500千克,鲢鳙鱼和鲤草鱼各半的池塘追施粪肥200―300千克;以鲤、草鱼为主的池塘,可少施有机肥。
追施化肥,每次每亩施化肥2―4千克,具体施肥数量可根据池塘放养种类,池水肥度和天气情况灵活掌握。
粪肥和化肥要交替施用,每7―10天施一次。
3、注水注水要与施肥相结合,每月注新水2―3次,每次注水10厘米左右,7月上旬要达到最高水位,以后酌情经常补注新水。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以下是一些方法和技巧:
1. 池塘的选择:选择大小适中的池塘,水质良好,通风良好,并且能保持足够的阴影。
2. 浸泡和消毒:在选定的池塘进行浸泡和消毒,以消除可能存在的病原体和杂草。
3. 控制水质:维持适宜的水质非常重要。
定期检测水质参数,如PH值、温度和溶氧量,并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4. 养殖池的清洁:定期清洁养殖池和过滤设备,去除污物和底泥,确保水质干净。
5. 合理投喂:根据鱼的种类和数量合理投喂,不过度喂食。
选择适合的饲料,确保饲料质量。
6. 控制虫害和病害:定期检查鱼群,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药浴、隔离和治疗。
7. 鱼类增殖:根据鱼类的生长特点和繁殖方式,采取相应的增殖技术,如人工
孵化和放养幼鱼。
8. 适时采收:根据鱼的品种和市场需求,适时采收成熟的鱼,确保养殖效益。
请注意,不同种类的鱼有不同的养殖要求,建议在养鱼前咨询养殖专家或者进行相关的调研。
池塘养鱼新技术
池塘养鱼新技术池塘养鱼作为一种传统的农作物养殖方式,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养鱼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特别是在池塘养鱼方面,新技术不断涌现。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池塘养鱼的新技术,包括水质调控、饲料改良、疫病控制、水生植物利用等等。
一、水质调控水质是决定养殖鱼类健康和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水质调控技术已经成为池塘养鱼的重要措施之一。
1、种菌调控种菌调控是一种将益生菌、有益微生物和微细菌种加入水体中,调节水质的方法。
在水体中加入有益微生物,可以增加水体中的有益菌群,帮助处理饲料和排泄物中的有害物质,减少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和毒物质,从而保证鱼类的健康和生长。
2、水草调控水草可以帮助调节水质和增加水氧含量,同时还能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保护水体环境。
通过种植水草,可以调整水质,使水质保持平衡,避免水质变坏,影响养殖效果。
二、饲料改良饲料是影响鱼类生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现代科技已经发展出了很多饲料改良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鱼类需求,配制不同种类的饲料。
1、配方饲料采用科学的配方,根据不同种类的鱼类需求,精确地控制饲料成分的比例,达到科学喂养的目的。
2、添加剂饲料使用添加剂来改善饲料营养价值,提高鱼类的健康和生长水平。
添加剂包括抗生素、激素、维生素、酶等。
其中,抗生素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激素可以促进鱼类生长,维生素和酶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增加营养价值。
三、疫病控制疫病是池塘养鱼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常见的疾病包括白化病、红斑病和口腔溃疡病。
现代养殖技术已经发展出多种疫病控制技术,如下所述:1、预防疫苗预防疫苗是预防鱼类疾病的有效方法。
通过注射、口服等方式,将疫苗注入鱼体,提高鱼类的免疫力,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鱼类疾病的常用方法。
使用抗生素、抗菌素等药物,杀死引起鱼类疾病的细菌和病毒,防止疾病的传播。
四、水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可以在水中繁殖和生长。
池塘养鱼高产技术要点-
池塘养鱼高产技术要点一、池塘条件:1、成鱼池面积10——为宜,鱼种池面积5—20亩,鱼池走向以东西向长方形为宜,池底平坦,底面略向出水口倾斜。
2、进排水方面,设施完备,最好具备每日换水30%左右的排灌能力。
3、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等。
4、配备增氧机、投饵机等必用机械设备。
二、池塘清整:1、带水池塘:A、塘水深1米,用生石灰120—150公斤/亩。
B、塘水深1米,用茶籽饼30—40公斤/亩。
C、池塘水深1米,用漂白粉10—15公斤/亩。
2、干塘清整:A、生石灰60—75公斤/亩,水深在10—20公分。
B、用茶籽饼10—15公斤/亩,水深在10—20公分。
C、用漂白粉3—5公斤/亩,水深在10—20公分。
以上三种药物在现实中均可采纳,是比较合格的清塘消毒药品。
注意事项:①清塘用药一天后,用竹耙将淤泥略微翻动一下,防止有存活在淤泥中的野杂鱼或凶猛性鱼类。
②-1米〕或将消塘药水抽出池外,以免以后供放养鱼种。
③进水要过滤,严防敌害如池。
三、鱼种放养注意事项:1、抓好冬放,放养鱼种从11月开始,最迟在2月底前结束。
2、保证鱼苗纯正体健,银鲫鱼种养成鱼,规格一般50-60克/尾为宜,大小整齐,一次放足。
3、以银鲫为主的塘口,鱼种要先下塘一阶段后,配养鱼种再下塘。
4、鱼种在下塘前要消毒,以免水霉病等发生,具体方法如下:①每立方米水体加食盐10-15公斤,浸泡5-10分钟。
②每立方米水体用高锰酸钾40-50克,浸泡3-5分钟。
5、放“试水鱼〞观察清塘药物是否消失。
6、运输鱼苗容器中水温与塘中温差不超过5度。
7、选择晴天池塘上风口缓慢放苗,以免鱼种下塘体弱被风吹到岸上,造成鱼种死亡。
8、不选择受伤或暂样时间较长的鱼种。
9、放养模式和放养密度:表1:以鲫鱼为主的池塘:表2:以鲫鱼为主的池塘:表3:以草鱼为主的混养模式:表4:以鲤鱼为主的混养模式:表5:以鳊鱼为主的放养模式:四、科学投喂饲料:1、主养与混养鱼类都必需投喂颗粒饲料。
养鱼塘的技巧和方法
养鱼塘的技巧和方法
1、清塘消毒
疏通灌水和排水的渠道,还要清理池塘里的淤泥,可能比较多,需要只留20多厘米的泥。
一亩池塘使用200斤生石灰消毒,保持2米深的水,一周以后清洗干净,没有药发挥作用了,才能放养鱼。
有时候也可以使用漂白粉消毒。
2、水质保持
水草太多,池塘里空气太差,有些东西腐烂了,影响池塘的水质。
所以必须要清理过多水草,或者是水藻、有些水藻会散发有害物质,所以发现就要去掉。
少量浮萍可以遮阴,但是太多了,对鱼生长不好,而且浮萍生长很快。
有些水藻污染水源,会造成水质变成酸性,酸性水质容易老化。
3、病害预防
鱼在高温的夏季和气温忽高忽低的秋季容易发病,所以高温期在池塘半个月就要撒一次石灰,一亩是20斤。
使用90%的晶体敌百虫250克兑水溶液喷洒。
对于喂食的食物使用硫酸铜之类的消毒。
对于喂食用具也要漂白清洗。
有时候肠胃病流行,可以食物和大蒜一起喂养。
4、池塘环境
池塘宽度在5米左右,深度是2米多,池塘面积不要过大,不好管理,排水,或更换水方便一些。
需要微碱性的土壤,土壤是沙质土。
能够看到30厘米的池塘水面能见度、池水比较清,是淡褐色
的最好。
但是没施肥之前最好比较清澈。
池塘养鱼技术大全
池塘养鱼技术大全一、池塘养鱼设施的安排1、撇洪沟。
位于山岗,丘陵、平原地区的池塘,多数靠周围集雨面积的雨水汇注,在多雨或大雨季节,往往雨水大量注入池塘,由于水流交换频繁,水常混浊而清瘦,在久晴少雨季节,施药(防病治虫)后,适逢雨水,残余农药流入池中,常使鱼中毒死亡。
这是部分地区农村养鱼产量不高不稳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类池塘来水的一方,应加高塘堤,在周围挖撇洪、撇毒水沟,以便将多余的水和有毒农药雨水撇开。
2、进水设备。
凡以江河,湖泊、水库、溪流作水源的池塘,**好安装进水管和过滤网。
进水管可以用水泥管、陶瓷管、废旧铁管等制作。
管子应安装在塘堤上,使水跌灌进塘,或先跌落在管下石板或木板上,尽量使水扩大同空气的接触,吸收更多的氧气。
直接引用江河或溪流的水流入塘,就要在引水渠道上安装水闸以调节水流。
引入鱼塘的水**好经过简易过滤,以阻止害鱼、非养殖小杂鱼、枝叶杂物等随水入塘,并防止鱼逆水逃亡。
3、排水设备。
为了控制水位、农田灌溉、干塘清整,池塘都应有排水设备。
适用于池塘的排水管有下面几种式样:溢流式排水管,当水位超过溢流管口就自动排出,不会漫越池堤。
溢流口上设拦网防止逃鱼。
下面设连通底管,用于排水干池。
虹吸式排水管:适用于地势有一定落差的小坑小凼。
用一根橡皮管作虹吸管,管的一端放入塘底,另一端沿池埂放置池外低于池底的地方,将管子灌满水,两端同时松开,水自然向低处流。
升降式排水管,在塘的深水部位的池埂下安装排水管,在管口上套上能活动的塑料管或橡皮管,管口缚在木桩上,水位可随意升降调节。
4、拦鱼栅:鱼塘无论采用哪种排水设备,都要有防止鱼类逃跑的拦鱼栅。
它的构造因水的流速,流量和鱼的大小而有所不同。
各种排水管的管口上面可加球形、弧形等过水不过鱼的设备。
对池埂安有水闸的排水口,要安装“v”形拦鱼栅。
二、鱼塘施肥方法1、有机肥料基肥要施足。
一般放养前至3月份的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50/0-60%。
有机肥料在池塘中逐渐分解,耗氧较低,肥效稳定,水质不易突变。
农村池塘养鱼技术
农村池塘养鱼技术在农村,许多家庭都会在自家的池塘里养鱼,不仅可以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还可以提供新鲜的鱼类食材。
但是,要想成功养鱼,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农村池塘养鱼的技术。
选择合适的鱼种是至关重要的。
在农村池塘中,常见的鱼种包括鲫鱼、鲤鱼、鳙鱼等。
这些鱼种适应性强,生长快,比较容易养殖。
在选择鱼种时,可以根据当地的水质、水温和池塘大小等因素进行选择。
保持水质清洁是养鱼的关键。
池塘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的生长和健康。
定期清理池塘底部的杂物和残渣,保持水质清洁。
可以通过加氧、通风和换水等方式改善水质,确保鱼儿有充足的氧气和食物。
合理投喂也是养鱼的重要环节。
投喂应根据鱼的种类、数量和生长阶段来确定。
一般来说,每天投喂2-3次,量不宜过多,避免造成浪费和水质恶化。
饲料的选择也很关键,可以选择市售的饲料,也可以自制饲料,保证鱼儿的营养需求。
定期检查和防治疾病也是保证养鱼成功的重要步骤。
定期检查鱼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同时,可以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资源也是农村池塘养鱼的关键。
要根据池塘的大小和情况制定科学的养殖计划,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养殖效益。
可以通过合作社等方式,共同管理和营销养殖的鱼类,增加收入。
总的来说,农村池塘养鱼技术需要综合考虑水质、鱼种选择、投喂管理、疾病防治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养殖管理,才能保证鱼类的健康生长和增加经济收入。
希望以上介绍的技术能对农村池塘养鱼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农村池塘养鱼技术
农村池塘养鱼技术
农村池塘养鱼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技术操作,可以获得丰收的鱼产量。
以下将介绍一些关于农村池塘养鱼技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池塘是农村池塘养鱼的第一步。
池塘应具有一定的水源补给和排水系统,水质清澈,富含氧气,并且适当的深度和面积,以便鱼类生长繁殖。
在选择池塘时,要考虑周围环境是否适合养鱼,避免受到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污染。
合理配置池塘中的养殖鱼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水质情况,选择适合的鱼种进行养殖。
常见的养殖鱼种包括鲤鱼、鲫鱼、草鱼等,这些鱼类对水质要求不高,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适合在农村池塘中进行养殖。
第三,合理投喂和管理。
在养鱼过程中,要根据鱼的生长阶段和数量合理投喂,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清理池塘底泥和杂草,防止水质污染。
同时要注意控制饲料量,避免过度投喂导致水质恶化和鱼类生长不良。
第四,定期检查和防治疾病。
定期检查池塘水质和鱼类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防治疾病,避免鱼类感染病害导致损失。
同时要注意防止池塘水温过高或过低,保持稳定的水温有利于鱼类生长。
合理利用池塘资源。
除了养鱼外,农村池塘还可以种植水生植物和藻类,提高池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鱼类生长。
同时,可以利用池塘水进行灌溉和养殖其他水产,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总的来说,农村池塘养鱼技术需要综合考虑水质、鱼种、投喂管理等因素,做到科学合理的养殖,才能获得丰收的效果。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养鱼技术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希望以上介绍的农村池塘养鱼技术对您有所帮助。
农村池塘养鱼技术
农村池塘养鱼技术《农村池塘养鱼技术》一、技术概述农村池塘养鱼是指在农村里建设池塘养殖鱼。
这种养殖方式不仅能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而且可以改善环境,使农民的经济收入得到提高。
养殖池塘的技术有很多,其中包括池塘的建设技术、水质管理技术、育苗技术、饲料养殖技术以及有关的经济管理技术。
本文主要介绍农村池塘养鱼的基本技术。
二、建设技术1、选址选择养殖池塘的好地点很重要。
要选择水位稳定的地点,以减少水位波动带来的损失。
地点应到土地清淤,使养殖池塘保持活泼。
2、建池建池时,要考虑池体形状、池塘深度、池体护坡等要素。
池体形状多用正方形、长方形和圆柱立方,以适合池塘的大小。
池塘深度一般在1-3米之间,池体护坡要宽且浅,使池体不易塌陷。
3、渗滤为保证池塘水质,必须设置渗滤设施,以减少水体中的悬浮物、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的浓度。
三、水质管理技术1、水质的检测池塘水质的检测是农村池塘养鱼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养殖者及时检测水质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维护池塘水质。
2、水质的管理管理池塘水质,除定期检测外,还要从控制池塘养鱼的密度、定期打捞污水处理以及排污等方面着手。
四、育苗技术1、选择鱼种在选择鱼种时,要根据池塘水质及温度条件,选择适宜的鱼种,以及合理的组合,使池塘水质得到最佳的维护。
2、育苗保护将苗鱼放入池塘之前,要对苗鱼进行预先护理,给予育苗期的保护和营养补给,以确保鱼苗正常发育。
五、养殖技术1、饲料饲料是池塘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要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饲料,使鱼类得到最佳的营养。
2、投喂饲料要及时、及时和分配合理地投喂,使鱼类得到充足的营养,并避免饲料浪费。
3、补水因为鱼类会损耗池塘水分,因此定期补水是必须的,以保持水的流动性和水质的稳定性。
六、经济管理技术1、渔具管理渔具的管理很重要,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便改善捕鱼的效率。
2、销售管理销售管理非常重要,要加强市场营销,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利润。
三、总结农村池塘养鱼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养殖技术,其中包括建池技术、水质管理技术、育苗技术、饲料养殖技术以及有关的经济管理技术,使得农村池塘养鱼的收益大大提高。
池塘养鱼技术资料
池塘养鱼技术第一节渔业养殖生态与环境要求养殖鱼类的生活环境,包括非生物(如溶氧、温度、PH值等)和生物(如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等)环境。
水质的优劣对鱼类的生长、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掌握鱼与水的关系,以及水质变化的特点,才能人为地控制和改善水质,提高鱼产量。
一、水质环境㈠主要水质因子1、溶氧量水中的溶解氧是养殖鱼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
据观察测定,当水中溶氧量达到2毫克/升以上时,鱼类生长正常,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较好,饲料系数也较低;当溶氧量降至1.6毫克/升以下时,鱼摄食量减少,饲料系数比在2毫克/升以上时约高一倍;当降至1.1毫克/升,水中含氧量不足,鱼的呼吸频率加快,并出现“浮头”现象;降至0.2-0.8毫克/升以下时,开始窒息死亡。
增加水中的溶氧量,特别是水底层的溶氧量,对促进淤泥中有机物的分解,加速池塘的物质循环;减少有机酸、氨、硫化氢等有害的中间产物积累,以及促进饲料生物的生长繁殖有重要作用。
池塘溶氧量的分布、变化十分复杂,主要是受增氧和耗氧因子所制约,特别是高产鱼池,营养很丰富,浮游生物和放养鱼类比较密集,增氧和耗氧都很大,因此溶氧量很不稳定而呈昼夜变化,垂直变化和水平变化现象。
⑴昼夜变化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池塘中氧的主要来源,一般占氧来源的56%-80%。
其余来自风力吹起波浪,使空气中氧直接溶解入水中。
氧的消耗,包括鱼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细菌的呼吸;悬浮或溶解有机物、类便、残饵及底部淤泥等的发酵分解。
溶解氧的昼夜变化,以中午最高,清晨最低。
在一般情况下,“水呼吸”(包括浮游动、植物、细菌的呼吸、溶解在水中的粪便、贱饵有机物的发酵分解)耗氧约占60-65%;底质(包括底栖生物、腐殖质等)耗氧约占15-20%,鱼呼吸约20-25%。
⑵垂直变化池塘溶氧量的垂直变化,受水的透明度及浮游植物分布的影响。
由于上层水的光照强度比底层强,浮游植物比底层多,形成各水层光合作用产氧的差异。
表层溶氧量高,底层水溶氧量低。
淡水鱼池塘养殖技术汇总
淡水鱼池塘养殖技术浅析(一)池塘选址鱼塘是养鱼的场所和基地,应有利于满足鱼类正常生活、生长、发育、繁殖各阶段的需要,有利于生产管理、综合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在实际维护或建造中,应坚持慎重选址、科学设计、严格施工的原则,使新建鱼塘或改造的山塘、滩涂、小水库等能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养鱼场在选址上必须考虑规划要求、自然条件、水源、水质、土质、交通条件以及饲料、肥料来源等因素,具体应把握规划要求,自然条件等五个方面。
1.规划要求新建、改建池塘养殖场必须符合当地的规划发展要求,养殖场的规模和形式要符合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等发展的需要。
2.自然条件新建、改建池塘养殖场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水文、水质、气候等因素,并选择适宜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方式。
当地的自然条件决定养殖场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
在规划设计养殖场时,要充分勘查了解规划建设区的地形、水利等条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充分考虑利用地势自流进排水,以节约动力提水所增加的电力成本。
规划建设养殖场时还应考虑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因素的影响,在设计养殖场进排水渠道、池塘塘埂、房屋等建筑物时应注意考虑排涝、防风等问题。
北方地区在规划建设水产养殖场时,需要考虑寒冷、冰雪等对养殖设施的破坏,在建设渠道、护坡、路基等应考虑防寒措施。
南方地区在规划建设养殖场时,要考虑夏季高温气候对养殖设施的影响。
3.水源、水质条件新建池塘养殖场要充分考虑养殖用水的水源、水质条件。
水源分为地面水源和地下水源,无论是采用那种水源,一般应选择在水量丰足,水质良好的地区建场。
水产养殖场的规模和养殖品种要结合水源情况来决定。
采用河水或水库水作为养殖水源,要考虑设置防止野生鱼类进入的设施,以及周边水环境污染可能带来的影响。
使用地下水作为水源时,要考供水量是否满足养殖需求,一般要求在10天左右能够把池塘注满。
选择养殖水源时,还应考虑工程施工等方面的问题。
若利用河流作为水源时需要考虑是否筑坝拦水,若利用山溪水流时要考虑是否建造沉沙排淤等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第五章 池塘养鱼
挖淤泥:排干池水,挖去多余淤泥,每年 一次,使池底淤泥保持在20 cm厚;
⑶ 池 底 土 质 改 良
轮种作物:减少淤泥量。
暴晒和冰冻:排干池水,暴晒或冰冻池底, 杀死病原物,疏松土壤,改善溶氧。 生石灰:增加钙肥,改善pH值,杀灭病原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第五章 池塘养鱼
3.池水化学特性的改良
⑴溶解气体
日 分 布 ① 氧 气
垂 直 分 布
最高:白天,下午2~4点(顶峰);
最低:黎明前; 原因:所有生物夜晚均呼吸作用耗氧; 最高:水面;
最低:水底;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第五章 池塘养鱼
风 下 分 布
浮 ①氧气 头
白天:上风口低; 晚上:下风口低。 原因:浮游植物和无根高等植物在下 风口(光合作用)!
第五章 池塘养鱼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①一次放养,多次捕捞,捕大留小 ⑶ 方 法 池中一次放养的鱼种规格有2~3个,以 便捕捞大鱼后,有足够的幼鱼供池塘养殖 ②多次放养,多次捕捞,捕大补小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第五章 池塘养鱼
6.多级轮养 多级轮养:将不同规格的鱼分池饲养,随着鱼 体的长大而逐渐稀释,以充分发挥鱼池的生产潜力 的养殖方式。 特点:劳动强度大! 分级:第一级养殖均为鱼苗夏花; 后面阶段因鱼不同有区别!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5.轮捕轮放 ⑴ 概 念 一次放足规格大小不同的鱼种,分批捕捞,捕 大留小,捕大补小,主动调节鱼池放养密度的 养殖方式。
⑵ 产量高,品种多; 好 捕放次数不宜过多; 处 生长快的鲢鳙鱼; 和 适宜对象:轮捕轮放: 轮捕不轮放: 草鱼; 原 则 不轮捕不轮放:生长慢的鲤鲫鱼, 年底一次捕捞。
混养比例、放养总量与池塘条件、养殖方式、 生产规划相适应。
凶猛鱼类仅在小杂鱼较多的亲鱼池、成鱼池, 且易捕捞,能控制数量和规格。 ⑶混养比例
混养比例因池塘、养殖条件而。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第五章 池塘养鱼
4.放养密度 决 定 因 素 养 殖 效 果 池塘条件、水温、水源、 电力、饵料、市场结构、 养殖种类、养殖方法;
第五章 池塘养鱼
②较肥的水
草绿色;或带黄的草绿色,浑浊; 浮游植物为鱼易于消化;
③ 肥 水
黄褐色;或油绿色,透明度20~40 cm; 硅藻(黄),隐藻(褐); 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丰富; ④ “水 华” 水 肥水的发展; 浮游生物呈块状; 天气恶劣时,极易恶化; 注意增氧;
第五章 池塘养鱼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第五章 池塘养鱼
④氨 产生条件:氧气不足,含氮有机物产生;
含氮物质被反硝化细菌还原产生;
蛋白质代谢物氨(部分尿素);
氨←→铵转化:主要由pH决定:
NH3· H2O←→NH+4+OH pH值增加,氨增加,大于11,几乎为氨; 水温较高,氨比例增加;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第五章 池塘养鱼
第二章 池塘养鱼
Chapter 5 Pond Aquaculture
高产八字方针 池养条件:水种饵; 池养技术:密混轮;
管理措施:防管;
最高产量:4400~4800斤/亩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第五章 池塘养鱼
Ⅰ.池养的条件 1.池塘的选择
改良池塘
天然水体:人工易控:
大小:水面: 条件: 3~6亩; 塘、堰、坑 水深:1.8~2.5米;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 人工修建:长方形:长轴东西向最大光照。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第五章 池塘养鱼
Ⅲ.投饵
水 饵 料
1.鱼类的营养需要
无机盐(灰分)
干 物 质 维生素
有 机 物
含氮物 无 氮 物
氨化物 蛋白质
粗脂肪 碳水 化合物 粗纤维 无氮 浸出物 糖 淀粉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第五章 池塘养鱼
⑴蛋白质
鱼﹥畜禽 肉食鱼﹥杂食鱼﹥草食鱼
鱼苗→鱼种 草鱼 青鱼 鲤鱼 25% 41% 43~47%
作 用
改良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第五章 池塘养鱼
⑶溶解有机物
来 源
投饵施肥; 生物排泄; 生物死亡;
种 类
可 溶 解
不 溶 解
糖、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 池中生物吸收,成为鱼类饵料。
胶状有机物、固形不溶有机物, 絮凝和其他途径,形成大颗粒→天然饵料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第五章 池塘养鱼
絮 凝 作 用
作用:
铵离子无毒; 氨对水生生物均有毒。
氨毒性: 低浓度氨:影响鱼生长;
鱼能长期忍受的最大:0.025 mgN/L;
鳙鱼苗半致死浓度: 0.91 mgN/L;
鲢鱼苗半致死浓度: 0.46 mgN/L; 重大课题: 若消除水中氨:有利环境; 提高产量!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第五章 池塘养鱼
⑵溶解盐类
阴离子: 主要:HCO3-、CO32-、SO42-、Cl-等; 少量:硝酸、亚硝酸、磷酸、硅酸 阳离子: 主要:Ca2+、Mg2+、Na+、K+等,
严重:氧气最多的时间和地点; 轻微:氧气最少的时间和地点;
改 良
池水不宜太深(2m左右); 加水入池,增加溶氧; 增氧(充气式和水面震动式);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第五章 池塘养鱼
②二氧化碳 正常情况:水温:25℃,0.5 mg/L,满足光合作用
白天:因光合作用,CO2几乎为零。
CO2过量: 运输;冰封鱼池;肥沃鱼池;
第五章 池塘养鱼
生长影响:高水温地区,性成熟提早1~2年; 但产卵温度仍在18℃以上。
水温部分控制:加热:温泉;
工厂废热水;
锅炉升温;
白天放去一部分池水升温; 池中无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 增加进水流程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第五章 池塘养鱼
⑵透明度 光线透入水中的程度,表示水浑 浊程度。 概 念 晴天水体透明度的大小主要由细微 物体和浮游生物决定,可表示水中浮游 生物的多少,即水的肥瘦。
调节池水pH值,保持微碱性; 碱度太高使HCO3-形成CO32-,产生不溶性 碳酸盐,抑制植物生长,影响鱼生长。
影 响
原 因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第五章 池塘养鱼
③硬度
概念 水中钙盐和镁盐的含量。
计量 每升水中10mgCaO作为1度,记为1°。
保持池水缓冲能力,保持pH值稳定; 足够CO2供光合作用; 鲤科鱼类:5~8°;3﹤适合﹤30 鲑鳟鱼类:8~12°; 硬度不足,生石灰(CaO)。
水中不溶解物质相互碰撞,形成絮状物 析出的过程。 絮凝时细菌在颗粒上繁殖,增大颗粒, 形成优良天然饵料。
有 机 物 含 量
适宜含量:20~35 mgO2/L; 超过40 mgO2/L:易使鱼池缺氧。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第五章 池塘养鱼
⑷pH值 适宜
7.0~8.5,中性略偏碱
太 低
水中CO2少,浮游植物生长差; 鱼类血液pH值下降,输氧能力降低;
太高
鱼体表粘液减少,不利鱼的生长。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第五章 池塘养鱼
4.池中生物 有 害 生 物
天然饵料
浮游生物;
争夺饵料资源、水体空间; 直接危害鱼类; ⑴ 高 危害:影响饵料植物生长; 等 遮蔽阳光,影响池水温度; 水 生 例外:草食性鱼池! 植 物
第五章 池塘养鱼
导致水质变坏;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配套:成鱼池:鱼种池:鱼苗池=8:1.5:0.5
草食鱼:饲料地占整个养殖面积20~30%。
第五章 池塘养鱼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2.池水物理特性的改善 ⑴水温
改良池水
水导热性:不良导体;
水中传热:风力;对流; 水温需求:20~30℃,鱼生长快; 15℃以下,生长缓慢。 但: 水温越高,溶氧越低。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Ⅱ.鱼种放养 总原则 1.放养前的准备 ⑴鱼池消毒注水 养一年即作为商品鱼上市!
同鱼种培育。
⑵放养时间
春节前完成,水温6~10℃,鱼病少,易运输, 成活率高。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第五章 池塘养鱼
2.品种、规格和质量 ⑴品种 生长快,适应能力强; 苗种来源方便,饵料贮运容易; 价值高,疾病少;
⑵规格
5.池底土质 ⑴土质对水质的影响
新鱼池土壤
影响大 新 鱼 池 土 壤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鱼池淤泥
影响小
保水性:好! 加新水:影响肥度大,吸水! 无机盐:丰富! 重金属:多,危害鱼!
第五章 池塘养鱼
⑵淤泥的性质和作用 作用:供肥、保肥、调节水体肥度;
淤泥肥效发挥慢,缓冲肥度。
过量:易缺氧; 缺 氧 原 因 夏季阵雨时,表层水温低, 比重增加,与底层水对流,翻动 淤泥中有机物;加速有机物分解, 消耗大量的氧气。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第五章 池塘养鱼
⑸浮游生物
①瘦水与不宜养鱼的水
多呈浅绿色,透明度60~70 cm; 或浮游植物,但鱼难消化。
暗绿色 团藻、裸藻多,天热时有暗绿色或黄绿色浮膜
灰蓝色
蓝 绿 色
颤藻等蓝藻多,透明度低,水色浑浊。
微囊藻、囊球藻等蓝绿藻多,透明度低; 天热时有灰、黄、黄、绿色浮膜。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0.37斤肥水鱼
吃腐败有机物,改善池塘卫生; 疏松底泥,增加溶氧,搅动池水, 分解有机物;产生浮游生物。
第五章 池塘养鱼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④减少鱼病 减少专一性鱼病的传播机会! ⑤分散市场风险 一定程度消除市场价格的波动;减少生 产风险。
第三部分 成鱼生产
第五章 池塘养鱼
⑵混养注意事项 栖息、食性有分化。
保持鱼池在整个饲养过程中的合理密度; 充分发挥池塘的生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