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目的论开题报告PPT课件
合集下载
翻译目的论开题报告PPT课件
.
2
研究目的
翻译的时候时译者要根据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从原作 所提供的多元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的翻译。也就是说,在翻译作品书名的 时候,我们要考虑的还有目的论下强调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有着着 各异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对语言的欣赏角度也有差别;又或者在不同 年龄层次中我们翻译的目的又是截然不同,根据目的对象的改变而改变 翻译。实现书名翻译的预期功能,文化功能,信息功能,美学功能,商 业功能。
.
6
1.引言 2.目的论的简介
2.1目的论的发展与定义 2.2目的论的三个原则 2.2.1目的性原则 2.2.2忠实性原则 2.2.3连贯性原则
论文大纲
3.目的性原则下英语书名的汉译
3.1书名汉译的预期功能 3.1.1文化功能 3.1.2信息功能 3.1.3美学功能 3.1.4商业功能
4.目的论指导下英语书名汉译的策略
凯瑟琳娜 • 赖斯( Katharina Reiss) ,汉斯 • 弗米尔( Hans Vermeer) ,贾斯
塔 • 曼塔利( Justa Manttari) ,克里斯蒂安 •诺德( Christiane Nord) 为主要
代表。
翻译并不是一个转码过程,而是人类一种具体形式的行动。凡行动皆有目的,
[5]李玲,李艳.从目的论视角看英语文学书名的翻译[J].延安大学学报(英语广场·学术研究版),2012.
[6]丰华瞻. 漫谈书名的翻译[J]. 外国语,1980,2.[7]贾文波.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J]. 上海翻译,2007.
[8] 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13]杨岂深. 漫谈书名和人名的翻译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C].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翻译的目的论学派PPT课件
重述阶段(phrase of reverbalization):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组织目标文本的结构,文本功 能决定一般翻译方法,体裁决定语言和篇章结构。
9
类似的理论跳出了以往语言学纠缠词句 等微观层面的框框,将语篇作为研究单位, 关注翻译的交流目的,这无疑具有重要意 义。 与此同时,她的理论也有明显缺陷,受 到不少学者质疑。如,语言的功能是否只 有三种,不同类型文本之间的界限是否如 其所言那样分明,仅凭文本类型来决定翻 译策略是否可行,等等。
22
她把翻译看作包括文本、图片、声音、肢 体、语言等复合信息传递物(messagetransmitter compounds)在不同文化间 的迁移,用“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来代替翻译(translation),以 表示各种各样的跨文化交际行为。
23
曼塔里对翻译过程中的行为及参与者角色予 以细致的分析,主要包括:发起人/客户 (the initiator/client)、委托人(the commissioner)、原文作者(the ST producer)、译者(the TT producer)、 译本使用者(the TT user)及译本接受者 (the TT receiver),他们并非参与每一个 翻译过程,有时一个人可以同时担任几个不 同的角色。
E.g.: 把《格列弗游记》翻译成儿童读物
(3)相似翻译(Homologous Translation)
E.g.: 诗歌翻译
27
功能加忠诚理论( function plus loyalty )
功能指的是译文在译语环境中按照预定的方式运 作的因素(为实现译文预期功能,进行必要的调 整,包括改写,甚至删减)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组织目标文本的结构,文本功 能决定一般翻译方法,体裁决定语言和篇章结构。
9
类似的理论跳出了以往语言学纠缠词句 等微观层面的框框,将语篇作为研究单位, 关注翻译的交流目的,这无疑具有重要意 义。 与此同时,她的理论也有明显缺陷,受 到不少学者质疑。如,语言的功能是否只 有三种,不同类型文本之间的界限是否如 其所言那样分明,仅凭文本类型来决定翻 译策略是否可行,等等。
22
她把翻译看作包括文本、图片、声音、肢 体、语言等复合信息传递物(messagetransmitter compounds)在不同文化间 的迁移,用“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来代替翻译(translation),以 表示各种各样的跨文化交际行为。
23
曼塔里对翻译过程中的行为及参与者角色予 以细致的分析,主要包括:发起人/客户 (the initiator/client)、委托人(the commissioner)、原文作者(the ST producer)、译者(the TT producer)、 译本使用者(the TT user)及译本接受者 (the TT receiver),他们并非参与每一个 翻译过程,有时一个人可以同时担任几个不 同的角色。
E.g.: 把《格列弗游记》翻译成儿童读物
(3)相似翻译(Homologous Translation)
E.g.: 诗歌翻译
27
功能加忠诚理论( function plus loyalty )
功能指的是译文在译语环境中按照预定的方式运 作的因素(为实现译文预期功能,进行必要的调 整,包括改写,甚至删减)
翻译目的论PPT课件
• 翻译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 由德国 翻译理论家Vermeer 和Reiss 创立于20 世纪80 年代。
• 翻译目的论有三个基本准则:目的准则、连贯准则和忠 实准则。目的准则指翻译应能在译语情境文化中, 按译 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 决定翻译过程的根本准 则是整个翻译活动的目的;而“目的”一词常指译文文 本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连贯准则是指译文必须考虑接 受者的背景知识和实际情况, 最大限度地做到语义连贯, 以便译文接受者能够理解其义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忠实准则是指原文和译文中应该存在某种对应关系, 并 不要求原文和译文在内容上一字不差。(Nord,2001: 32-33)。这三条准则的关系是:忠实准则服从于连贯准 则,而这二者服从于目的准则。
resemblance became the subject of
spoofs on the Internet with fans of
the two used the saying to promote
their popularity, while those who
didn’t like them used the saying to
第4页/共19页
• 三、汉英翻译策略探析 •根据翻译目的论准则特点, 在汉英翻译中应考虑 以下因素: 一是明确汉英翻译的首要目的。它并 不是给中国人自己看,而是把汉语的意义内涵用 英语传递出来, 让渴望了解这类语言的外国友人 能够领会,实现这一特殊的“交际目的”;二是 预判由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受众反应。应面向目标 文化受众,考虑他们的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以 确保实现信息传递目的;三是熟悉源语和目标语 语体风格与规范。
第11页/共19页
参考译文1:Tableware is to the table what tragedy is to life. 参考译文2“The newly coined Chinese phrase ‘beiju’ is a homonym of the word ‘tragedy’. Chinese Internet users banter about life using the humorous metaphors.” 参考译文3 “Life is like interjection with cries of woe.”
目的论PPT介绍
在费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 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
费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运用原则
目的原则(skopos rule) 连贯性原则(coherence rule) 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 忠诚原则(loyalty principle)
目的原则
Yo u 'l l n o t i c h o w k i n d n e w S a n a ra i s t o yo u r h a i r. S e e i t . Fe e l i t . S a n a ra's n a t ural ly d e r i ve d f o rmulati ons b r i ng out the shine and smoothness in your hair, leaving it manageable and healthy.
继威米尔之后,曼塔利和诺德对目的论 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
前者重点研究了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 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
后者则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的翻译观,
忠诚指的是译文必须与原作者的意图一 致,关切的是译者对原文作者和译文读 者的忠诚。
忠诚原则对某一原文的译文功能范围进 行了限制,同时增加了译者与客户之间 对翻译任务的协商,使目的论的激进功 能主意倾向得到了纠正,进一-红彦、任晨斯 PPT制作:程艳敏、蔡玉洁
目录
CONTENTS
费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运用原则
目的原则(skopos rule) 连贯性原则(coherence rule) 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 忠诚原则(loyalty principle)
目的原则
Yo u 'l l n o t i c h o w k i n d n e w S a n a ra i s t o yo u r h a i r. S e e i t . Fe e l i t . S a n a ra's n a t ural ly d e r i ve d f o rmulati ons b r i ng out the shine and smoothness in your hair, leaving it manageable and healthy.
继威米尔之后,曼塔利和诺德对目的论 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
前者重点研究了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 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
后者则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的翻译观,
忠诚指的是译文必须与原作者的意图一 致,关切的是译者对原文作者和译文读 者的忠诚。
忠诚原则对某一原文的译文功能范围进 行了限制,同时增加了译者与客户之间 对翻译任务的协商,使目的论的激进功 能主意倾向得到了纠正,进一-红彦、任晨斯 PPT制作:程艳敏、蔡玉洁
目录
CONTENTS
目的论课件
6
.
目的原则
2020/3/28
❖ 翻译要求向译者指明了需要何种类型的译文,而译者并非 被动地接受一切。他可以参与决定译文的目的,特别是当 发起者因为专业知识不足或某些原因对译文的目的不甚明 了的时候,译者可以与发起者协商,从特殊的翻译情况中 得出译文的目的。然而目的(skopos)一词常指译文文本 所要达到的目的即交际目的。除使用skopos(目的)之时, 弗米尔(Vermeer)还使用了几个相关的概念即aim(目 标),purpose(目的),intention(意图)和function (功能)。目标(aim)即行为要达到的最终结果,目的 (purpose)指达到目标过程中的阶段和结果,功能 (function)指接受者心目中文本意在传达的意义,意图 (intention)指有目标的行为计划,包括传送者有目标地 以某种适当的方式生产文本和接受者有目标地理解文本。 区分传送者和接受者的目标意图很重要,因为传送者和接 受者从定义来看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情境。这五个概念 中skopos(目的)是类指概念,其余四个是所属概念。目 的由翻译发起者决定。
3
前者重点研究了翻译过程的行为 ,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 的环境;后者提出了“忠诚原则 ”,关注的是译者对原文作者和 译文读者的忠诚。诺德在1997 年出版《目的性行为》全面系统 地整理归纳了功能派的各种学术 思想,对功能派翻译理论自形成 以来受到的各种批评一一做了解 答。
※
.
2. 翻译目的论的内容
7
.
连贯性原则
2020/3/28
❖连贯性原则(coherence rule)指的是必 须符合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rule)的标 准。语内连贯指译文必须能让读者理解, 并在译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 有意义。任何文本都只是信息提供者,译 者根据翻译的目的法则只选取其中让他感 兴趣的信息,再通过语言加工,译入目的 语使之成为新的信息提供者。在这种信息 转换过程中,译者首先就应遵循语内连贯 的原则。
(翻译概论教学课件)第二章翻译的目的
语言习得
翻译对于语言习得也具有重要意 义,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 外语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
翻译的分类
口译与笔译
根据表现形式,翻译可以分为口译和笔译。口译主要通过口头表达进行翻译, 而笔译则通过书面文字进行翻译。
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
根据内容类型,翻译可以分为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文学翻译涉及文学作品、 诗歌、戏剧等,而非文学翻译则涉及实用文本如法律文件、合同、科技文献等。
跨文化交际的定义与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定义
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们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
VS
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交际成为 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增进不同文化之间 的理解与友谊具有重要意义。
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与作用
翻译的定义
歧义或误解。
翻译的灵活性
03
在保持原文意义的基础上,翻译需要灵活处理语言差异和文化
背景,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翻译的功能
信息传递
翻译的主要功能是传递原文的信 息,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并获取原 文所表达的内容。
文化交流
通过翻译,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能够相互理解和交流,促进文化 多样性和世界和平。
意译法
不拘泥于原文的句式和结构,以传达原文意思为宗旨,使译文符合目 标语表达习惯。
增译法
在原文基础上增加必要的词句,使译文更加完整、流畅、易于理解。
减译法
删减原文中不必要的词句,使译文更加简洁、明了。
翻译目的的实现技巧
选词准确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汇,确保译文准确传 达原文含义。
断句合理
根据句子结构和语义关系合理断句,使译文 更加流畅、易于理解。
skopos-theory翻译功能目的论PPT课件
? What is skopos
Skopos is the Greek word for "aim" or "purpose" and was introduced into translation theory in the 1970s by Hans J. Vermeer as a technical term for the purpose of a translation and of the action of translating .
Skopos theory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action that has a purpose. • The focal points of this theory lie in three aspects:
substance of translation, participants of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nd principles of functional concept of translation. • It introduced the idea that a translation should always be conducted to fulfil the purpose of theTT(target text) in the TT’s situation. • The prime principle determining any translation process is the purpose (Skopos) of the overall translational action.
• established the skopos theory.
Skopos is the Greek word for "aim" or "purpose" and was introduced into translation theory in the 1970s by Hans J. Vermeer as a technical term for the purpose of a translation and of the action of translating .
Skopos theory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action that has a purpose. • The focal points of this theory lie in three aspects:
substance of translation, participants of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nd principles of functional concept of translation. • It introduced the idea that a translation should always be conducted to fulfil the purpose of theTT(target text) in the TT’s situation. • The prime principle determining any translation process is the purpose (Skopos) of the overall translational action.
• established the skopos theory.
翻译的目的论学派PPT精选文档33页PPT
翻译的目的论学派PPT精选文档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功能翻译翻译目的论简介课件
目的论强调翻译过程中的动态性,但 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准确把握原文意 图并实现动态转换是一大挑战。
语言多样性
全球语言的多样性给目的论的实践带 来挑战,不同语言的语法、语义和表 达方式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目的论的发展趋势
跨学科融合
随着语言学、文化学、传播学等 学科的不断发展,目的论将进一 步融入相关学科理论,丰富和发
目的论认为翻译时应保留原文本
的主要功能,如信息传递、表达
03
情感或说服读者等。
适应性选择
04 目的论认为译者应根据翻译的目 的和文本功能进行适应性选择, 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02
功能翻译翻译目的论的原则
目的原 则
目的原则是功能翻译翻译 目的论的首要原则,它强 调翻译应以实现预期目的 为首要任务。
详细描述
在广告文本翻译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采用生动、形 象的语言表达方式,突出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以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力并激发其购买欲 望。同时,译者还需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难以理解的词汇和表
达方式。
案例二:法律文本翻译的准确性分析
总结词
法律文本翻译的准确性至关重要,需要 确保原文的含义在目标语言中得到准确 传达。
总结词
准确传达信息
详细描述
法律文本的翻译应以准确传达信息为主要目的,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强 调语义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以确保法律条款的准确理解和执行。Leabharlann 旅游文本的翻 译总结词
传递文化信息
详细描述
旅游文本的翻译应以传递文化信息为主要目的,注重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强调景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介绍, 以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旅游目的地。
《翻译理论弗米尔》ppt课件
• 以上分别了解了目的论的三个法那么, 但这三个法那么并不是孤立存在 的, 而是彼此关联的。三个法那么中, 目的性法那么是第一位的, 衔接性 法那么和忠实性法那么从属于目的论法那么,而忠实性法那么又从属于衔 接性法那么, 三法那么是一种层级下降的关系。
四、目的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广告英语: 英文商标如Pampers {溺爱}( 尿布)【帮宝适】 , Luxury ( 香皂) , Leopard【豹】( 汽车) 等, 中文商标如:好孩子、童车 和美 的电器等, 普通词汇商标大多采用间接提示的方法来暗示商品的质 量和功能, 消费者看到这些商标称号, 自然产生积极联想, 从而激起 购买愿望, 到达较好的商业效果。
旅游英语: 旅游资料是一种群众化的通俗读物, 目的就是让普通游客 读懂并喜闻乐见, 从中获取相关的自然、地理、文化、风俗方面的 知识。它主要有两个功能, 一是传送信息, 二是诱惑行动, 因此其言 语表达必需准确、通俗、明了、富有吸引力, 能雅俗共享。
例句 在广袤无垠的中华大地上, 有着无数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 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把如诗如画的江山装扮的分外妖娆。 译文一
三、目的论的三个法那么
• 1. 目的性法那么(skopos rule〕——目的决议翻译 方法和战略
• 目的论以为目的性法那么是翻译中所要遵照的首 要法那么。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所采取的翻译方法 和翻译战略都是由翻译行为所要到达的目的决议的。 也就是常说的结果断定方法。
• 2. 衔接性法那么〔coherence rule〕——译文文内衔 接
二、目的论三个重要的概念
• 弗以为翻译是有目的的行为。而翻译是由译者 来完成的, 并用来交流, 可见翻译行为是指译 者在翻译中的行为。翻译行为作为人的行为, 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都会带有一定的目的 性。因此可见, 翻译是一种以原文本为根底, 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
四、目的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广告英语: 英文商标如Pampers {溺爱}( 尿布)【帮宝适】 , Luxury ( 香皂) , Leopard【豹】( 汽车) 等, 中文商标如:好孩子、童车 和美 的电器等, 普通词汇商标大多采用间接提示的方法来暗示商品的质 量和功能, 消费者看到这些商标称号, 自然产生积极联想, 从而激起 购买愿望, 到达较好的商业效果。
旅游英语: 旅游资料是一种群众化的通俗读物, 目的就是让普通游客 读懂并喜闻乐见, 从中获取相关的自然、地理、文化、风俗方面的 知识。它主要有两个功能, 一是传送信息, 二是诱惑行动, 因此其言 语表达必需准确、通俗、明了、富有吸引力, 能雅俗共享。
例句 在广袤无垠的中华大地上, 有着无数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 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把如诗如画的江山装扮的分外妖娆。 译文一
三、目的论的三个法那么
• 1. 目的性法那么(skopos rule〕——目的决议翻译 方法和战略
• 目的论以为目的性法那么是翻译中所要遵照的首 要法那么。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所采取的翻译方法 和翻译战略都是由翻译行为所要到达的目的决议的。 也就是常说的结果断定方法。
• 2. 衔接性法那么〔coherence rule〕——译文文内衔 接
二、目的论三个重要的概念
• 弗以为翻译是有目的的行为。而翻译是由译者 来完成的, 并用来交流, 可见翻译行为是指译 者在翻译中的行为。翻译行为作为人的行为, 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都会带有一定的目的 性。因此可见, 翻译是一种以原文本为根底, 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
1.引言 2.目的论的简介
2.1目的论的发展与定义 2.2目的论的三个原则 2.2.1目的性原则 2.2.2忠实性原则 2.2.3连贯性原则
论文大纲
3.目的性原则下英语书名的汉译
3.1书名汉译的预期功能 3.1.1文化功能 3.1.2信息功能 3.1.3美学功能 3.1.4商业功能
4.目的论指导下英语书名汉译的策略
[13]杨岂深. 漫谈书名和人名的翻译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C].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14]张培基. 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15] 张锦兰.目的论与翻译方法[J]. 中国科技翻译,2004.
.
8
[5]李玲,李艳.从目的论视角看英语文学书名的翻译[J].延安大学学报(英语广场·学术研究版),2012.
[6]丰华瞻. 漫谈书名的翻译[J]. 外国语,1980,2.[7]贾文波.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J]. 上海翻译,2007.
[8] 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
3
研究意义
按照目的性原则行动,目的论是一种具有可 操作性的,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性的理论,目的 论为译者提供了指导书名翻译的新视角,实现 翻译的目的,译出好的书名,有针对性地翻译 出更为读者所接受和欣赏的准确译名。
.
4
目的论(Skopos Theory)
翻译目的论是由德国功能派翻译学家从翻译行为的目的视角提出的一个理论。
凯瑟琳娜 • 赖斯( Katharina Re) ,贾斯
塔 • 曼塔利( Justa Manttari) ,克里斯蒂安 •诺德( Christiane Nord) 为主要
代表。
翻译并不是一个转码过程,而是人类一种具体形式的行动。凡行动皆有目的,
.
2
研究目的
翻译的时候时译者要根据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从原作 所提供的多元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的翻译。也就是说,在翻译作品书名的 时候,我们要考虑的还有目的论下强调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有着着 各异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对语言的欣赏角度也有差别;又或者在不同 年龄层次中我们翻译的目的又是截然不同,根据目的对象的改变而改变 翻译。实现书名翻译的预期功能,文化功能,信息功能,美学功能,商 业功能。
从目的论视角探讨英语书名的汉译
A study o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Book Tit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
1
研究现状
书籍,作为信息和文化的载体,在不同国家间的相互输出和输入 无疑成为了经济文化交流中重要的一环。书名相当于是一部作品的窗户, 乃是画龙点睛之处,读者第一眼映入眼帘的就是书名,用心脏来形容书名 的重要地位一点也不为过,我们可以通过一本书的书名去窥探作品的主题 和大致叙述内容,它是作者创作构思的结晶。翻译书名的好坏,不仅仅是 为了获得读者的青睐,让读者决定是否有购买的意愿,更多的是翻译得美 轮美奂的书名是为了表达译者对作者的无限敬意和作品的尊重程度。
因此翻译亦由目的支配。翻译的时候时译者要根据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
从原作所提供的多元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的翻译。目的论的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
原则和忠实原则。目的论认为,翻译活动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即翻译
应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文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
4.1直译 4.2意译 4.3音译 4.4改译
5.结语
.
7
参考文献
[1]陈琳.从目的论看书名的翻译[J].中国科技信息,2009.
[2]曹文伦.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 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7.
[3]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译林出版社,2002.
[4]罗新璋. 翻译论集[M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9] 杰里米 • 芒迪.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M ].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0]秦绪.英语书名的翻译技巧[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11]熊鹰飞.英语书名的翻译原则[J].考试周刊,2012.
[12]谭载喜. 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
.
5
目的论指导下汉译的英文作品
《Gone with the Wind》- Margaret Mitchell 《飘》
《The Wind in the Willows》-Kenneth Grahame 《风语河岸柳》
《 A Farewell to Arms》-Ernest Hemingway 《战地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