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ppt

合集下载

传统中药与中药现代研究幻灯片

传统中药与中药现代研究幻灯片
二 现代中药
现代中药研究就是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 下,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结合现代的先进科学 技术和方法以及现代的学术观点和思想,对传统 的中药进行研究,同时也是在继承传统中医药理 论、技术及应用经验基础上的发展。
现代中药的特点是三效(即高效、速效、长 效),三小(即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和 三便(即便于贮藏、便于携带、便于服用)。
2.中药复方化学不仅在于从单味中草药中分离出主要化学成分, 确定其分子结构,须进行有效成分及其分子结构、化学成分 与有效成分在意义上的区别。后者需要细致的药理研究来确 定,有效成分分子结构明确后,还须揭示出各化学成分之间 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如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助溶作用等) 以及炮制、煎煮过程中的动态化学变化,新复合物的生成等。
内容包括:中药基本理论研究、中药生产工 艺、中药剂型、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 理研究、传统中药技术、中药药理学的发展以及 中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等。
(一)中药基本理论研究的现代化
寒凉药—①含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药,通过兴奋反射达到发 汗解热的作用。②含有大量金属元素,如钙、镁等,都能 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起到镇静、抑制、抗 过敏的作用,进而表现出寒凉药的性质。③清热解毒药中 含有多种抗生、抗炎物质,通过控制微生物感染,从根 本上减少机体对病原物质的反应,缓和或消除机体亢进 1.四气 性病理反应,进而发挥寒凉药的作用。 温热药—①某些含有挥发油成分的中药,通过反射兴奋中 枢神经系统和呼吸及循环系统,从而表现出温热药药性。 ②有些中药含有某种生物活性物质,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 的兴奋性,促进呼吸和循环,加速代谢速度。 ③某些中药含有一些营养成分,经服用消化吸收后提供 给机体所需的物质,从而表现温热药的作用。
2.利用先进技术创造适合药材生长的环境,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 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可以防止病菌和虫害的侵扰,提高产 出率,节省劳动力。生物技术源于生命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结 合,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现代 生物技术在现代中药研究中起着日趋重要的作用。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现代研究进展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现代研究进展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现代研究进展中药复方在中医药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但其中复杂的成分间相互作用及确切药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中药复方的成分和药效不是药物的简单组合,对其物质基础的研究对探讨中药复方的现代化十分重要。

本文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内涵着手,结合现阶段研究的假说及最新的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的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综述从本质上讲,中药复方起效的物质基础是方剂产生药效的化学成分[1]。

对于该问题当今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

从药效成分的数量上来看,有认为中药材中所有的化学成分都是有效成分,简称全成分论[2],也有观点认为中药复方的疗效为其主要成分与次要成分的综合效应,即有限成分论[3]。

另外,还有认为复方物质基础是复方中的少数几个成分,可以分为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复方效应是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的综合作用,即所谓的“少数成分论”[4]。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药复方是根据药物的升降浮沉、归经及君臣佐使的配合,讲究各味中药间量比关系,最终达到组合效应。

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分析,中药复方的组合效应实际上即指药物化学成分之间的物理效应和化学效应的总和。

前者指电子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分子的极性、磁性发生变化,甚至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对各种化学反应产生诱导。

此外,还有能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溶解度降低产生沉淀;吸附作用使颜色发生改变;小分子渗入大分子或排挤大分子与其他分子的作用等等。

化学效应则主要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物质,正是这种新成分在药效中承担主要角色,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所以一个有效的复方,必须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药物的七情、升降浮沉、归经、君臣佐使的配伍,才会达到组合效应,那种将同类药物简单堆砌是不会达到最佳组合效应的[5]。

1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假说1.1多成分系统论研究罗国安等[6]认为中药复方是一复杂体系,起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应是广义的化学成分(广义化学成分包括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及生物大分子三大类),中药复方依赖这些化学成分,产生协同疗效;并提出研究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应采用“一个结合、两个基本讲清、三个化学层次、四个药理水平”(即构成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与药理作用的相互结合;讲清中药复方的化学成分,药效和作用机理;从君臣佐使药味、君臣佐使有效部分、君臣佐使有效成分3个层次进行研究。

药物分析14中药分析PPT课件

药物分析14中药分析PPT课件

中药分析的发展趋势
01
质量控制标准与国际接轨
随着中药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中药分析的质量控制标准需要与国际接轨,
提高中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02
新型分析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分析技术如纳米技术、生物传感器等在中药分
析领域的应用将逐渐增多,提高分析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
03
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类型
中药不良反应的类型包括过敏反应、毒性反应、药物依赖性等。
机制
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可能与药物成分的免疫反应、药物对机体的直接毒性作用、药物对机体正常 生理功能的干扰等有关。
中药安全性评价的方法与程序
方法
中药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包括临床观察、动物实验、体外实验等。
程序
中药安全性评价的程序一般包括药品筛选、实验设计、实验实施、数据整理与分析、撰 写报告等步骤。
中药分析将从单一成分的分析向整体质量评价转变,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全面评价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02
中药成分分析
中药活性成分的分类与作用
总结词
中药活性成分的分类与作用
详细描述
中药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等,这些成分具 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如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对治疗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疗 效。
气相色谱(GC)
GC适用于分析具有挥发性的中药成分,如挥发油、有机酸等,具有 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特点。
薄层色谱(TLC)
TLC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分离分析方法,可用于中药材和中成药的鉴 别、杂质检查以及含量测定等。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
PCR技术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推动了中药药动学的发展。中药药动
△江苏省中医药局 2007~2008 年度科研项目(HL07057) * 硕 士 研 究 生 。 研 究 方 向 :药 剂 学 。 E- mail:pengmiaomiao1984@ # 通讯作者:主任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 电话:025- 83304616- 66660。E- mail:njglfy@
1995 年,Beigi F 等[5]首次采用凝胶作为载体、利用固定化 的 脂 质 体 作 为 固 定 相 ,模 拟 小 肠 上 皮 细 胞 对 药 物 的 吸 收 过 程。随后,国内的毛希琴等[6]对这一方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以 涂敷磷脂的硅胶作为模拟生物膜的固定相,用于预测药物的 小肠吸收,并且将该技术成功应用于单味中药的研究。齐炼 文等[7]将脂质体作为模拟生物膜,采用平衡透析与液相色谱联 用技术,建立了一种研究中药成分与模拟生物膜之间相互作 用的新方法。该方法可用于预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情况,进 而研究中草药及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毛希琴等 采 [8] 用涂敷 磷脂的硅胶为模拟生物膜色谱固定相,与传统的凝胶载体相 比固定相的机械强度及磷脂固载能力均有较大提高,且有较 好的稳定性,用 3 种缓冲条件模拟小肠吸收的缓冲环境,同时 涂敷磷脂形成的脂环境能够较好的模拟细胞膜所起的作用, 使得用色谱模型预测药物小肠吸收的准确程度有了很大提 高。 1.3 Caco- 2 细胞技术
3 结语
中药复方十分复杂,使其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比较困难, 表现在:(1)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是一个复杂的多成分组合, 即多种成分共同发挥作用;(2)中药复方有效成分可能是中药 原药材中不存在的物质,在复方煎制过程中通过多种成分相 互作用产生,也可能是药物进入体内后,经过体内代谢产生 的;(3)有些有效成分可能是间接途径发挥作用,在脱离机体 整体后单独成分可能不能表现出应有的作用;(4)有些成分的 作用可能是我们目前尚未认识的,对这些成分,在研究中可能 被忽视。因此,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要从传统的思路和 方法中走出,不断引入新的理论、思路、方法和技术。现在很 多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被应用到此领域中来,将中药复方多 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与基因、蛋白表达关联起来 进行高通量筛选。血清药理学与血清药物化学、药动学、生物 膜色谱、指纹图谱、生物芯片、高通量筛选等技术整合到中药 复方的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些方法和技术的综 合运用,可能会在中药复方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大 突破,从而对阐明与发展中医药理论,阐释复方制剂化学成分 变化规律产生深远影响;并为创制现代新型中药、提高中药质

《中药药效学》课件

《中药药效学》课件
细胞凋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中药成 分可以通过抑制或激活凋亡通路,调控细胞 的生存和死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04
中药药效的评价方法
体内实验法
药效学实验
通过观察药物对动物模型或正常 动物的作用,评估中药对疾病的 治疗作用和药效强度。
药代动力学实验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过程,了解药物在体 内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疾病治疗
中药药效学研究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研究中药对疾病的疗效和作用机制,可以制定更加科学的治 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个体化治疗
中药药效学研究可以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支持。通过对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研究,可以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中药在国际上的影响与地位
中药药效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结词
中药药效作用机制的研究是揭示中药作用机理的关键 环节,通过深入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深入了 解中药的药效和作用特点,为中药的现代化提供科学 依据。
详细描述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的发展,中药 药效作用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例如,一些 研究发现,中药能够通过调节人体内的信号转导通路 、基因表达、蛋白质组学等方面来发挥药效。这些研 究为深入了解中药的药效和作用特点提供了重要的科 学依据。
03
中药药效的作用机制
中药对细胞信号转导的影响
总结词
中药成分通过影响细胞信号转导,调控 细胞功能和生理过程。
VS
详细描述
细胞信号转导是细胞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的过程,中药成分可以通过抑制或激活某 些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 、代谢等过程,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一、本文概述中药复方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一直是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期为中药复方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核心在于揭示复方中有效成分的组成、结构、作用机制及其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关系。

这一过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包括中药学、化学、生物学、药理学等。

因此,本文将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出发,系统阐述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阐述其对于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梳理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包括复方的成分分析、药效评价、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

本文还将介绍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在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如高通量筛选技术、代谢组学技术、网络药理学等。

本文将总结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取得的成果和进展,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全面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和进步。

二、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中药复方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在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我们应以系统生物学、药理学、化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思路为指导,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深入研究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我们需要对中药复方进行系统的药效学评价,明确其整体药效和主要药效成分。

这包括对中药复方进行药理学实验,观察其对疾病模型的作用效果,以及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等,对中药复方进行成分分析,确定其主要药效成分。

我们需要深入研究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

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PPT课件

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PPT课件
各环节的研究工作必须符合《世界医学 大会赫尔辛基宣言》(即公正、尊重人格、 力求使受试者最大程度受益和尽可能避免伤 害)的要求。
43
GCP 内容
消费者权益的保障: 知情同意书 伦理委员会
44
GCP 内容
伦理委员会由医药相关专业人员、非医 药专业人员、法律专家及来自其他单位的人 员,至少五人组成,并有不同性别的要求 。
药理毒理研究
*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主要药效学试验及文献资料。
*一般药理研究的试验及文献资料。
*急性毒性试验及文献资料。
*长期毒性试验及文献资料。
*过敏性、溶血性和局部刺激性等主要与局部、全身给药相关的特殊安全性试验 研究和文献资料。
*复方制剂中多种成份药效、毒性、药代动力学相互影响的试验及文献资料。
审批过程。
13
国家政策导向

国家鼓励研制新药,对创制的新药
及治疗疑难危重疾病的新药实行加快审
批(艾滋病、癌症等)。
14
药品标准
• 国家药品标准,指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制
定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技术 要求,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品注 册标准和其它药品标准》
注册标准,国家药监局批准给申请人特定 药品标准。
※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依据及质量标准。
40
药理毒理研究资料
※ 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 主要药效学试验及文献资料。 ※ 一般药理研究的试验及文献资料。 ※ 急性毒性试验及文献资料。 ※ 长期毒性试验及文献资料;依赖性试验及文献资料。 ※ 过敏性、溶血性和局部刺激性等主要与局部、全身给药相关的特
生产企业必须执行 有待转正
15
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
药效物质基础的相互作用
中药中多种药效物质基础之间可能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共同调节机体生理功能,产生复 杂的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对药效物质基础反馈调节
药理作用对药效物质基础的代谢调节
药物在机体内通过代谢产生药理作用,同时代谢过程也受到药理作用的反馈调节。例如,某些中药成分可通过抑制或 激活代谢酶来影响其他药效物质基础的代谢。
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未来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中药创新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为中药产业的 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推动中药国际化进程
随着中药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不断提高,未来将积极推动中药国际化进程,加强与国际 知名学术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提升中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THANKS
感谢观看
活性评价技术
细胞实验
通过细胞培养技术,观察中药提 取物对细胞生长、增殖、凋亡等 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评价其药效
活性。
动物实验
通过建立动物疾病模型,观察中药 提取物对动物的治疗效果,评价其 药效活性。
人体试验
在符合伦理和法规要求的前提下, 通过人体试验观察中药提取物对人 体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评价其药 效活性。
内涵
包括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 有效组分等,是中药发挥治疗作用的 基础。
研究意义与价值
01
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有助于揭示中药的药理作 用机制和药效特点。
02
为中药质量控制、新药研发、临床合理用药等提供 科学依据。
03
促进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提高中药的国际竞 争力。
发展历程及现状
发展历程
活性评价模型局限性
动物模型差异
动物模型与人体存在生理、病理 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中药药效物 质的活性评价结果不能完全反映 其在人体内的真实情况。

中药复方的药理学研究

中药复方的药理学研究

中药复方的药理学研究中药复方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形式,由多种草药组合而成,一直以来都在中医药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与单味草药相比,中药复方具有独特的药理学特点,其药效更为复杂,疗效也更为显著。

本文将探讨中药复方的药理学研究,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中药复方的药理学基础中药复方的药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组分药效叠加作用中药复方由多种草药组合而成,每种草药都含有不同的化学成分。

当这些草药混合在一起使用时,其药效会出现叠加作用。

例如,某些草药可以互相增强彼此的药效,从而提高整个药方的疗效。

2. 多途径药效调节中药复方中的草药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这些活性成分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对人体产生药效。

通过合理地组合不同的草药,可以实现多途径的调节作用,从而对多种病症产生综合疗效。

3. 多目标药效作用中药复方的药理学研究还发现,中药复方具有多目标药效作用的特点。

相对于单一草药,中药复方可以同时作用于多个生物靶点,从而综合调节多个生物过程,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二、中药复方的药理学研究方法为了深入了解中药复方的药理学特点,科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方法:1. 体内药理学研究体内药理学研究是中药复方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将中药复方给予动物模型,观察其对生理指标的影响,可以评估药方的疗效及其对机体的影响程度。

2. 分子水平研究分子水平研究能够揭示中药复方的药理学机制。

通过分离和鉴定其中的活性成分,以及研究其对相关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可以深入了解中药复方的药理学特点。

3. 细胞实验研究细胞实验研究可以揭示中药复方对细胞的影响。

通过给予细胞模型中药复方的处理,观察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等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药方对细胞的影响程度。

三、中药复方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中药复方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综合治疗作用中药复方由多种草药组合而成,能够综合调节机体的多个生理过程,从而对多种病症产生综合治疗作用。

复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其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复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其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时珍 国医国药 2 0 1 3年第 2 4卷第 3期
L I S H I Z H E N M E D I C I N E A N D M A T E R I A M E D 1 C A R E S E A R C H 2 0 1 3 V O L . 2 4 N O . 3
其药效物质基础 的研究 比较 困难 , 表现在 : ① 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 1 9 9 8年首次提 出了对复方有效成分在 胃肠道 内溶 出 、 吸收 、 代谢 是一个复杂的多成分组合 , 即多种成分共同发挥作用 ; ② 中药复方 的动态过程进行 药动学研 究 的思路 , 即“ 中药肠 胃药动 学 ” 。认 理化性 质各不 相同 , 每种成分 口服进入 体 有效成分可能是中药原药材 中不存 在的物质 , 在复方煎 制过程 中 为 中药 复方成分复杂 , 酸、 碱性, 肠 道细 菌的分解 , 消化酶 等 ) 的 通过多种成分相互作用产生 , 也可能是药物进入体 内后 , 经过体 内 内后均受 胃肠道环 境 ( 因而各成分在 胃肠道内的溶 出 代谢产生的; ③有些有效成分可能是 间接途径发挥作用 , 在脱离机 影响和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影 响 ,
中图分 类号 : R 2 8 9 . 5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8 . 0 8 0 5 ( 2 0 1 3 ) 0 3 - 0 6 9 2 - 0 3
复方 中药是 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 , 各 中药药味依据“ 君臣 方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现代研究思想和技术体系的首要条 件 , 围绕 佐使” 和“ 七情合 和” 的原则配伍组方 , 在 临床上通过辨证 , 据证选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 , 学术界开 展 了大量 的研究 , 提 出了许 多
方, 因其独特的疗效和复方整体治疗与 复杂 疾病 的病理机制相 吻 新 的假说和研究 的思路与 方法 。中药 复方是一 个天然组 合化学 合, 且符合现代药物研发的方 向等成为医药研究领 域的热点 问题 。 库 , 这种“ 天然组合化学库” 具有两个 基本特点 : ①含有几 种或某 但是 因为复方整体的复杂性且与现代科学 、 医学的不兼 容性 , 也成 群有效或有生物 活性 的化学 成分 ; ② 所含 的化学 成分 是多 类 型 为研究 的难点 问题。为了阐述 中医药的科学性 , 从各个角度 和方 的 , 可能含有酚类 、 生物碱 、 萜类 、 甾体和配糖体等 , 是一个多样化 向展开的基于中药复方 的研究很多 , 其 中一个重要 的困惑就是“ 谁 的库 。邱峰教授 认为 中药 成分可能在肠 道菌群或 体 内酶 的 是 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 的问题 , 它已成为 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作用下发生代谢 , 那么中药发 挥药效 的直 接物质应 该在体 内 , 从 过程 中研究难度最大 的关键科 学瓶颈 。中药复方十分复 杂 , 使 而提出复方 中药 药效 物 质基 础体 内研究 的 思路 。杨奎 等 于

北中大中药化学讲义13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北中大中药化学讲义13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第十三章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复方之名始于金人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序》中方剂“七方”分类法,原意是指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方组成的方剂,而现代人所说的中药复方是由两味或两味以上的中药组成。

此种复方的定义就更加宽泛,既包括了中医经典的方剂,又涵盖了现代复方。

中医经典方剂已为几千年的临床实践所证实,现代复方富集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它们共同担纲起中药防治疾病的重任。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最具中医药特色。

一个好的中药复方,绝不是简单的药物堆砌,它包含着中医学独特的医理、思辨和配伍规律。

中药复方是一个复杂体系,它的整体功效不等于方内各药功效的简单相加,同样,复方的化学成分也不是单味药化学成分的简单相加。

在继承中医药理论合理内涵的前提下,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中药复方复杂体系中药效物质基础进行研究,意义极其重大。

第一节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意义及必要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已逐渐成为热点。

据统计,已有600余首中药复方进行过不同层次的物质基础研究。

现行方剂学教材所载方剂已有物质基础研究报道的就有近百首。

尤其是近年来中药现代化已成为国家和中医药学术发展及中药产业明确的奋斗目标,更促使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愈益深入,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重要意义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一、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复方研究的关键问题数千年来,中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发展壮大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在中药防治疾病时,又主要采用复方的形式。

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历代前贤总结出了大量的中药复方,明代朱棣编著的《普济方》就载方61739首,2000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完成的“中医方剂编码及文献数据库检索系统”收方101000首,可见我国中药复方之浩瀚与其应用之广泛。

中药复方按中医药理论以中药配伍而成,它不仅包含着中医学独特的医理和思辨,其药物选择还蕴涵着严格的配伍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