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皮肤病-风热疮

合集下载

风热疮讲课PPT课件

风热疮讲课PPT课件
药进行治疗
针灸疗法:通 过针灸刺激穴 位,促进血液 循环,缓解症

拔罐疗法:通 过拔罐,促进 血液循环,缓
解症状
饮食疗法:通 过调整饮食, 增加清热解毒、 凉风热疮的预防与调 护
预防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细菌 滋生
避免过度日晒,减少紫外 线伤害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 吃蔬菜水果
研究展望:未来 研究方向包括风 热疮的病因、发 病机制、治疗方 法等
挑战:需要更多 的临床数据和实 验研究来支持风 热疮的研究
研究方法:需要 采用多学科交叉 的研究方法,如 生物信息学、免 疫学等
研究团队:需要 建立跨学科的研 究团队,共同推 进风热疮的研究
07
风热疮的未来发展 方向
创新治疗技术与方法
症状
发病部位:多 发于面部、颈 部、四肢等部

病程:病程较 长,容易反复
发作
临床表现
皮肤红肿、瘙痒、 疼痛
皮疹、水疱、脓 疱
发热、口渴、头 痛
舌红、苔黄、脉 数
诊断标准
皮肤红肿、瘙痒、疼 痛
皮疹呈丘疹、水疱或 脓疱
皮疹分布广泛,多见 于面部、颈部、四肢 等部位
病程短,一般不超过 一周
可伴有发热、头痛、 乏力等全身症状
临床研究进展
风热疮的病因研 究:发现与细菌、 病毒、真菌等微 生物感染有关
风热疮的治疗方 法研究:发现抗 生素、抗病毒药 物、抗真菌药物 等药物治疗有效
风热疮的预防方 法研究:发现保 持皮肤清洁、避 免接触感染源等 方法有效
风热疮的预后研 究:发现早期治 疗、规范治疗等 方法可以改善预 后
研究展望与挑战
基因治疗:利用基因编辑技 术,治疗风热疮的根源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皮肤病性病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皮肤病性病

8

6、血瘀
皮肤病病因病机
血瘀所致皮肤病的特点: ⑴皮损色黯、或紫红、青紫色,有瘀斑瘀点, 肌肤甲错、粗糙肥厚,或有结节、肿块、色 素沉着。 ⑵患处疼痛。 ⑶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涩。
9

7、血虚
皮肤病病因病机
血虚所致皮肤病的特点: ⑴多见于慢性皮肤病、老年患者或合并其他 慢性疾病者。 ⑵皮损干燥、脱屑、粗糙、萎缩、瘙痒、抓 痕、血痂,毛发干枯。 ⑶冬季或气候干燥时加重。
油剂 植物油或药油 调和药粉呈糊 状
药物细末与凡 软膏 士林、羊毛脂 等混合调匀 乳剂 油包水型 (霜 剂) 水包油型
促进药物经皮吸收、清 洁不污染衣物
23
亚急性、慢性炎症性皮 肤病

皮肤病治疗
外治
2、外用药使用原则
(1)根据不同的皮肤损害选择适当的药物剂型。 (2)控制感染。 (3)药物性质先温和后强烈。 (4)药物浓度先低后高。 (5)注意外用药过敏反应。 (6)注意清除陈药。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皮肤病性病
总论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Βιβλιοθήκη 床医学院目的与要求1、熟悉皮肤病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 2、掌握原发性和继发性皮损的形态特征及辨证规律。 3、掌握皮肤病的常用内服方药及外用药剂型。
2

概述
皮肤病性病的概念、范围: ┌皮肤疾病 │ ├粘膜疾病 │ 皮肤病┤ ┌毛发 │ │ │ ├皮脂腺 └皮肤附属器疾病 ┤ ├汗腺 │ └指、趾甲
24
7、补肾法
滋补肝肾 滋阴降火 温补脾肾 肝肾阴虚证 阴虚内热证 脾肾阳虚证
21
六味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 肾气丸、右归丸

皮肤病治疗
外治 1、外用药物的剂型

最新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皮肤病-粉刺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皮肤病-粉刺教学讲义ppt课件

茵芪肝复颗粒
三、茵芪肝复颗粒现有研究资料 (一)、乙肝康复冲剂的药理作用研究,凌保东等,四 川生理科学杂志,1995,17(1),17~30 结论:肝脏含有丰富的酶系统,是机体解毒与排泄的重 要器官;血清SGPT、SGOT、LDH的活性以及胆汁排泄 量与BSP潴留量等是反应肝功能的重要指标;BSP由静 脉注入血循环后,主要被肝脏摄取并排泄入胆汁。当肝 细胞受到四氯化碳急性损伤后,血清中多种酶活性增高, 其解毒与排泄功能发生障碍、摄取排泄BSP作用下降, BSP在体内潴留量增加。实验结果显示,乙肝康复冲剂 两个剂量均能明显抑制四氯化碳所致小白鼠、大白鼠血 清SGPT、SGOT、LDH的活性升高,减轻肝组织的病理 性损伤,促进肝脏胆汁的分泌与BSP的排泄,表明乙肝 康复冲剂有助于肝炎病人肝脏解毒与排泄功能的恢复与 改善,对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茵芪肝复颗粒
(二)、与功能主治有关的主要药效学: 4. 对大白鼠血液血红蛋白(Hb)含量的影响的实验表
茵芪肝复颗粒
二、处方分析 : (一)中医理论角度: 1.黄芪、党参、当归、甘草气血双补,柔肝缓急起扶
正作用。 2.茵陈、栀子、大黄、猪苓、白花蛇草,清热解毒利
湿、退黄功能,起驱邪作用。 3.柴胡、甘草解郁散结,复肝条之性的功能。 三组药体现中医治疗肝炎病的扶正驱邪、清热利湿、
解毒和舒肝解郁的疗效。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皮肤病粉刺
目的与要求
1、了解粉刺的发病特点和护理常识。 2、掌握粉刺的诊断、辨证论治。
2
一 概述
1、定义:
粉刺是发生于颜面、胸、背等处的一种毛囊、 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中医又称为“肺风粉刺”、 “酒刺”等。西医称为痤疮。
2、特点:
多发生于青年男女的面部、胸背部。皮损是 与毛囊性一致的丘疹、黑头粉刺、白头粉刺。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皮肤病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皮肤病
添加副标题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皮肤 病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3 皮肤病的概述
02 中医外科学概述 04 中医对皮肤病的认

05 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06 常见皮肤病的中医 治疗
07 皮肤病的预防与保 健
添加章节标题
中医外科学概述
中医外科学发展简史
起源:中医外科学起源于古代中国, 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神经精神因素:精神紧张、焦虑等可能导致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瘙痒 症等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可能导致皮肤病,如湿疹、特应性 皮炎等
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皮肤病的临床表现: 红斑、丘疹、水疱、 脓疱、鳞屑、瘙痒 等
诊断方法:皮肤镜 检查、皮肤活检、 皮肤病理学检查等
皮肤病的分类:感 染性皮肤病、过敏 性皮肤病、自身免 疫性皮肤病等
定期检查皮肤:定期检查皮肤,及时发 现并治疗皮肤病。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六淫、内伤七情等
辨证论治:认为辨证论治是中 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包括
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
皮肤病的概述
皮肤病的定义和分类
皮肤病:是指发生在皮肤和附属器官的 疾病
分类:根据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等不同,可分为 感染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物理性皮肤病 等
感染性皮肤病:如细菌、真菌、病毒等 引起的皮肤病
皮肤病的预防与保健
皮肤病的预防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细菌和病毒感染 避免过度日晒,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皮肤病

中医外科学-PPT课件

中医外科学-PPT课件

初步形成
汉代至唐代的中医外科学发展 ,主要涉及疮疡、金创、烧烫
伤等病证的治疗。
成熟阶段
明清时期,中医外科学发展逐 渐成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代
表性的外科学著作。
现代发展
近现代以来,中医外科学在继 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现 代医学成果,取得显著进步。
中医外科学的重要贡献
01
02
03
理论贡献
中医外科学的发展丰富了 中医的理论体系,为中医 临床各科提供了重要的理 论基础。
瘤、岩类疾病
总结词
瘤、岩类疾病是中医外科中较为严重的疾病类型,包括各种肿瘤和癌。
详细描述
瘤、岩类疾病通常由气血瘀滞、痰浊凝聚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肿块、疼痛等症状 。中医治疗瘤、岩类疾病的方法包括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
乳房疾病
总结词
乳房疾病是女性常见的外科疾病,包 括乳腺炎、乳腺增生等。
详细描述
病例三:皮肤癌的中医治疗
皮肤癌定义
皮肤癌是发生在皮肤的恶性肿瘤, 有多种类型,如鳞状细胞癌、基
底细胞癌等。
皮肤癌症状
局部皮肤溃疡、疼痛、出血等症 状,严重时可出现淋巴结转移。
皮肤癌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为主,常用药物有白花 蛇舌草、半枝莲、丹参等。同时 可配合针灸、拔罐等中医治疗方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总结词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是中医外科中常见的疾病类型,包括湿疹、尖锐湿疣等。
详细描述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通常由湿邪、热邪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中医治疗皮肤及性 传播疾病的方法包括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等。
04
中医外科常用疗法
内治法
要点一
药物内治法

中医外科学-PPT课件PPT课件

中医外科学-PPT课件PPT课件

脱疽早期患肢麻木且冷—气血不运, 脉络阻塞
2020/6/25
.
29
外科疾病的辨病与辨证
辨溃疡的色泽、形态 辨经络部位
2020/6/25
.
30
辨善恶顺逆
五善 七恶 顺证 逆证
2020/6/25
心善、肝善、脾善、肺善、肾善 五恶 + 脏腑败坏、气血衰竭
红肿热痛、顶高根束 易脓易腐、易脱易敛
不痛不热、顶平根散 难脓难腐、难脱难敛
总纲类 疮疡类 皮肤病类 肛门病类 肿瘤类 其他类
2020/6/25
.
8
中医外科疾病范围和疾病命名及分类释义
疡 — 外疡,是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
疡科 — 外科
疡医 — 外科医生
疮疡 — 广义是指一切体表浅显外科疾患的总称。 狭义是指感染因素引起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 — 指一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溃疡 — 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2020/6/25
.
9
外科疾病的辨病与辨证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四诊在外科辨病辨证中的应用 辨阴证阳证 辨肿痛痒脓麻木 辨溃疡的色泽、形态 辨经络部位 辨善恶顺逆
2020/6/25
.
10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中医外科诊疗疾病的特点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先辨病,后辨证。 其中辨病在外科领域尤为重要。
.
31
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致病因素
外感六淫邪毒(热毒、火毒最常见) 感受特殊之毒(虫、蛇、疯犬、药、食物、疫毒) 外来伤害(跌仆损伤、沸水、火焰、冻伤) 情志内伤 饮食不节 房室损伤(早婚、房事过多、生育过多)
2020/6/25
.
32
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02第十章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热疮、蛇串疮、疣、黄水疮)-中医外科学

02第十章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热疮、蛇串疮、疣、黄水疮)-中医外科学

疱液细胞学检查镜下可见多核巨细胞或核内病毒包涵体,疱液 病毒培养有单纯疱疹病毒和细胞病变。
本病需与硬下疳、软下疳及接触性皮炎等鉴别。硬下疳表现为 无痛性溃疡与无痛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时易与生殖器疱疹的 溃疡和淋巴结肿大混淆;但硬下疳溃疡基底较硬,可检测到梅毒 螺旋体,梅毒血清反应阳性。
生殖器疱疹目前尚无特效根治方法。治疗目的为缩短病程,减 轻症状;防止继发感染和并发症;防止病情复发。强调辨证论治, 扶正祛邪,内外结合治疗。肝经湿热证宜清热利湿、化浊解毒, 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阴虚毒恋证宜滋阴降火、解毒除湿,用知柏 地黄丸加减。西医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和提高机体免疫力。外治 可参考“热疮”。
证候:间歇发作,反复不愈;伴口干唇燥,午后微热;舌红, 苔薄,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 方药:增液汤加减。常用玄参、麦冬、生地黄、板蓝根、紫草、 生茵仁等。
2.外治疗法
(1)初起者局部酒精消毒,用三棱针或一次性5号注射针头浅刺 放出疱液。 (2)局部外用药以清热解毒、燥湿收敛为主。水疱初期可用二味 拔毒散调茶水或紫金锭磨水外搽。 (3)水疱破溃,以糜烂、渗出偏重者,可用马齿苑水外洗或湿敷。 (4)皮损以结痂为主者,可用青黛膏、黄连膏等外搽。
3.其他疗法
(1)针刺疗法
①围针沿疱疹或疼痛分布带边缘每隔3cm取一针刺点,捻转得 气后,留针30分钟,取针,每日1次,连刺7天。 ②体针取内关、曲池、阳陵泉、足三里、合谷、三阴交、支沟、 阿是穴、夹脊穴等。 ③火针以毫针针尖经酒精灯火焰烧红后,迅速对疱疹进行快速 点刺,再用棉签清理疱液,针刺不宜过深,过皮即起,5〜7日1 次。
第二节蛇串疮
病例
王某,男,32岁。5天前自觉左侧胸背作痛,到当地医院拍X 线片检查未见异常。2天前局部出现水疱,皮肤灼热刺痛,可见 粟米至黄豆大小成簇水疱,色红,局限于躯干左侧,呈带状排列。 体温最高38.4°C。

2、风热疮、黄水疮、癣(赖梅生)

2、风热疮、黄水疮、癣(赖梅生)

手 足
汤泡洗。
癣 2. 糜烂型: 半边莲或二矾汤煎汤
外 治
灰 指
外洗浸足,洗后干撒黄柏散。
甲 3.鳞屑角化型: 软膏/中药浸泡+软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癣的治疗—外治
头 癣
手 足 癣
外 治
灰 指

体 癣
1、鹅掌风浸泡方泡甲 2、小刀括甲,去除病甲 3、癣药水和(或)癣药膏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冬瓜仁、广藿香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治疗
(二)外治
解毒、收敛、燥湿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治疗
(三)西医治疗 抗感染、收敛、燥湿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调护
患者及家属日常应注意那些事项?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小结
《外科启玄》“ 黄水疮,一名滴脓疮,疮水 到处即成疮 ”,相当于西医的脓疱疮 (Impetigo)。
外科全生清暑汤, 银花滑石甘草翘; 车前泽泻利湿毒, 淡竹花粉与赤芍。
赖梅生2009年4月6日编于广州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手足口病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2009年3月全国通过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 是54713例,死亡31例。从今年年初到4 月7号,网络直报显示,全国累计报告手 足口病例115618例,其中重症773例,死 亡50例。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中医外科学》
第十章 第6节 癣
赖梅生 讲师、医学博士 2019/10/8
中医药学院中医外科教研室

2024年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皮肤病蛇串疮(多场合应用)

2024年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皮肤病蛇串疮(多场合应用)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皮肤病蛇串疮(多场合应用)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皮肤病蛇串疮一、引言中医外科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

皮肤病蛇串疮作为中医外科常见病之一,其病因病机、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均具有独特的中医特色。

本课件旨在通过多媒体的形式,系统介绍皮肤病蛇串疮的中医诊断与治疗,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提供参考。

二、病因病机1.病因皮肤病蛇串疮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内外两个方面。

内因多为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导致正气不足,外因则包括感受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病毒感染也是导致皮肤病蛇串疮的重要原因。

2.病机中医认为,皮肤病蛇串疮的病机主要为邪气侵袭,正气不足,导致营卫失调,气血瘀滞,经络阻塞。

病邪侵袭皮肤,影响局部气血运行,从而导致皮肤病变。

三、诊断1.症状皮肤病蛇串疮的主要症状为皮肤上出现串珠状水疱,伴有疼痛、灼热感。

水疱破裂后,可见糜烂、结痂。

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症状。

2.体征皮肤病蛇串疮的皮疹多发生在身体一侧,不超过正中线。

水疱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壁薄易破。

皮疹分布密集,排列成串珠状。

3.辅助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轻度升高。

(2)病毒学检查:疱液、血清中可检测到单纯疱疹病毒抗原或抗体。

四、治疗1.中医治疗(1)内治法1)清热解毒:适用于热毒炽盛证,方选黄连解毒汤加减。

2)祛风除湿:适用于风湿痹阻证,方选独活寄生汤加减。

3)益气养血:适用于正虚邪恋证,方选八珍汤加减。

(2)外治法1)中药外洗:选用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的中药,如黄柏、苦参、蛇床子等,煎水外洗。

2)针灸治疗:取局部阿是穴、合谷、曲池等穴位,采用泻法。

2.西医治疗(1)抗病毒治疗:选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

(2)局部治疗:外用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

(3)免疫调节治疗:病情严重者,可选用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等药物。

《皮肤病中医治疗》PPT课件

《皮肤病中医治疗》PPT课件
详细描述
黄褐斑的中医疗法以内服为主,常用中药有柴胡、郁金、香附等。此外,还可以采用外洗法,如用白 僵蚕、白附子等中药煎水外洗患处,以缓解色斑症状。针灸也对黄褐斑有较好的疗效。
03 中药治疗皮肤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CHAPTER
中药治疗皮肤病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整体观念、辨证施治、 内外兼治、标本兼治。
注意事项
在使用中药治疗皮肤病时 ,应遵循医嘱,切勿自行 更改治疗方案或长期使用 。
中药治疗皮肤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疗效评价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结合医生的诊断和治疗经 验,对中药治疗皮肤病的 疗效进行评价。
安全性评价
对中药的成分、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等进行监测和 评估,以确保治疗的安全 性。
注意事项
定义
皮肤病是指发生在人体皮肤黏膜 上的疾病,包括各种皮肤炎症、 感染、肿瘤等。
分类
中医将皮肤病分为疮、痈、疽、 疹、癣、痒等几大类,根据不同 的分类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皮肤病病因的认识
外因
外感六淫邪气,包括风、寒、暑、湿 、燥情志内伤 等内因所致,如肝郁气滞、脾虚湿困 等。
05 皮肤病患者的日常护理和保健建议
CHAPTER
皮肤病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建议
生活习惯
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避免过度搔抓皮肤等。
饮食建议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E、A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坚果等;避免食用过 多的油腻、辛辣食物,以及易致过敏的食物。
皮肤病患者的心理调适和建议
在使用中药治疗皮肤病前 ,应了解药物的疗效和安 全性评价,选择正规渠道 购买和使用药物。
04 针灸和拔罐治疗皮肤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最新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最新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26
07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2024/1/28
27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课件内容更新不足
随着中医外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深入,课件内容需要 及时更新和完善,以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
互动性和参与度不高
现有课件大多以单向传授为主,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导致学 生参与度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诊断。
2024/1/28
银屑病的治疗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分 型,选择合适的外用药 物、口服药物或光疗等
治疗方法。
白癜风的诊断
根据典型的皮损表现, 如白斑、白发等,结合 病史和实验室检查进行
诊断。
13
白癜风的治疗
根据病情分期和严重程 度,选择合适的外用药 物、口服药物或光疗等
治疗方法。
痤疮、酒糟鼻等损容性皮肤疾病诊断与治疗
包扎
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保护创面并减少污 染。
2024/1/28
缝合
对于较大的伤口或皮肤缺损,可进行缝合 以促进愈合。
18
05
肿瘤相关知识及中医特色治疗
Chapter
2024/1/28
19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鉴别要点
01
生长速度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 而恶性肿瘤生长迅速 。
02
形态与边界
良性肿瘤形态规则, 边界清晰;恶性肿瘤 形态不规则,边界模 糊。
络辨证选用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
脏腑经络调理在外科康复中作用
03
强调脏腑经络调理在外科疾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如通过中
药、食疗等方法调理脏腑功能,促进疾病康复。
8
气血津液理论在中医外科学中意义
2024/1/28

中医外科精品课件热疮、蛇串病、疣

中医外科精品课件热疮、蛇串病、疣

案例二
患者,女,35岁。因“手背出现黄豆大小 的结节,表面粗糙”就诊。查体:手背可见 黄豆大小的结节,色灰褐或正常皮色,表面 粗糙不平呈菜花状或乳头瘤状增生。诊断为 疣(寻常疣),治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
法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06
现代医学对中医外科治 疗的认识与展望
现代医学对中医外科治疗的评价
独特的理论体系
VS
案例二
患者,女,30岁。因“外阴部出现群集 性小水疱,灼热疼痛”就诊。查体:外阴 部可见群集性小水疱,疱壁紧张,疱液清 亮,周围红晕。诊断为热疮,治以清热利 湿、解毒止痛之法,方用萆薢渗湿汤加减 。
蛇串病案例
案例一
患者,男,45岁。因“右侧腰腹部出现带 状分布的红斑、水疱,疼痛剧烈”就诊。查 体:右侧腰腹部可见带状分布的红斑、水疱 ,疱壁紧张,疱液清亮,周围红晕。诊断为 蛇串病,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痛之法,方 用犀角地黄汤加减。
压则局部有疼痛感,或碰撞、摩擦时易于出血。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部位,分为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尖锐湿疣等。结合病理检查可确诊 。
治疗与预防
治疗
以外治为主,内治为辅。可采用中药 熏洗、外敷药膏等方法治疗。对于顽 固难治的疣,可采用激光、冷冻等物 理疗法或手术治疗。
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感染者共用生 活用品。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避免外伤和皮肤破损,减少病毒入 侵的机会。
案例二
患者,女,50岁。因“左侧胸背部出现带 状分布的红斑、水疱,伴灼热感”就诊。查 体:左侧胸背部可见带状分布的红斑、水疱 ,疱壁松弛,疱液浑浊,周围红晕不明显。 诊断为蛇串病,治以清热燥湿、解毒止痛之 法,方用黄连解毒汤加减。
疣案例
案例一

《皮肤病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皮肤病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红花10g+水2000ml。主治脂溢性皮炎。
a
10
• 2%采乐洗剂,20%酮康唑。
• 注意事项: 温度适宜,熏时温度可高些,以便借助药力,开通腠理,宣达气血、 洗时、水温宜 45℃-50℃左右,过热易烫伤皮肤,过凉则药力不足。
a
11
(二)粉剂(散剂)
• 制剂:取单味或复方中药、经煅、炼、研、碾、 烧等方法处理后,研成极细的粉末而成。
1.5-2。 • 新三妙粉: 黄柏300、青黛30、寒水石150。 • 注意事项: 粉剂作用表浅,并能与分泌物结
成痂皮,故不宜用在渗出多或深在性皮肤病。
a
13
(三) 洗剂(混悬剂、振荡剂)
• 制剂:用水和不溶性的粉剂混合而成,一般含 粉量为30%左右,用时振荡摇匀,根据不同的需要, 可加少量甘油(5%),可减缓液体的蒸发速度,亦 可增加粉剂的吸附作用。或加少量的酒精,可加 速水分的蒸发速度,而增加皮肤的凉爽程度。
a
19
(七) 霜剂
• 制剂:是油相和水相经乳化剂而形成的半固体 剂型,霜剂根据基质乳化的类型分为油包水 (w/o)型霜剂和水包油( o/ w)型霜剂两种。
• 功用:消炎止痛、清洁、渗透性较强、有助于 药物的经皮吸收。
• 常用方剂:皮炎霜、激素霜、雅霜、珍珠霜等。
a
20
外用药的使用原则
1、急性期皮炎、渗出多、可选湿敷、间歇期可用 油剂。
• 功用:干燥、清凉、止痒、保护皮肤的作用。 • 应用:急性或亚急性、无渗液的皮肤病。 • 常用的药物:炉甘石洗剂、冰炉洗剂。 • 注意:不宜用在毛发部位或湿润、糜烂的皮
损面。
a
14
(四) 浸泡剂(酊剂、醋泡剂)
• 制剂:将生药用白酒或50%酒精或用食醋浸泡5-10 天,滤其渣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皮肤病
风热疮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目的与要求
1、了解风热疮的病因病机。 了解风热疮的病因病机。 2、掌握风热疮的诊断、辨证论治。 掌握风热疮的诊断、辨证论治。
2

1、定义: 定义:
概述
风热疮是一种斑疹色红如玫瑰, 风热疮是一种斑疹色红如玫瑰,上有细屑如糠 秕的炎症性皮肤病。相当于西医的玫瑰糠疹。 秕的炎症性皮肤病。相当于西医的玫瑰糠疹。
2、特点: 特点:
初发时多在躯干部先出现一片玫瑰红色母斑, 初发时多在躯干部先出现一片玫瑰红色母斑, 继而成批出现多数与母斑相似但较小的子斑。 继而成批出现多数与母斑相似但较小的子斑。子斑 呈椭圆形,长轴与皮纹一致。 呈椭圆形,长轴与皮纹一致。本病以春秋季节为多 好发于青年人与成年人,治愈后很少复发。 见,好发于青年人与成年人,治愈后很少复发。
3

病因病机
过食辛辣炙煿┐ 过食辛辣炙煿┐ ├──血分蕴热 ┐ ├──血分蕴热 ──血热风热相搏 | |──血热风热相搏 情志抑郁化火┘ 复感风热外邪┘ 复感风热外邪┘ 情志抑郁化火┘
郁阻肌肤而致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
临床表现
母斑: 母斑:多数患者在躯干或四肢近端先出现一个 直径2 3cm的圆形或椭圆形玫瑰色斑 的圆形或椭圆形玫瑰色斑, 直径2-3cm的圆形或椭圆形玫瑰色斑,上附细 小鳞屑,称为母斑或先驱斑。易被忽视。 小鳞屑,称为母斑或先驱斑。易被忽视。 子斑:母斑出现后1 子斑:母斑出现后1-2周,四肢近端和躯干部 出现多数椭圆形或环形斑疹, 出现多数椭圆形或环形斑疹,边缘有细碎糠样 鳞屑。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对称分布。 鳞屑。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对称分布。称为 子斑或继发斑。可办有不同程度的痒感。 子斑或继发斑。可办有不同程度的痒感。 不典型病例皮疹可呈鲜红色或出血性, 不典型病例皮疹可呈鲜红色或出血性,或发展 到手足、头面部,个别病例持续数月以上不愈。 到手足、头面部,个别病例持续数月以上不愈。 少数患者可有复发。 少数患者可有复发。
9

鉴别诊断
1、白疕相鉴别: 白疕相鉴别:
白疕即银屑病, 白疕即银屑病,皮 疹可发生于身体各处, 疹可发生于身体各处, 而不局限于躯干和四肢 近端,红斑大小不等, 近端,红斑大小不等, 触之较厚, 触之较厚,上覆多层鳞 屑易剥脱, 屑易剥脱,有薄膜现象 和点状出血现象。 和点状出血现象。
10

2、白屑风鉴别: 白屑风鉴别:
14
思考题
1、风热疮的皮损有哪些特点? 风热疮的皮损有哪些特点? 风热疮如何辨证论治? 2、风热疮如何辨证论治?
15
5
6
7
8

诊断
好发部位:皮疹多发生在躯干和四肢近端, 1、好发部位:皮疹多发生在躯干和四肢近端,严 重者也可泛发全身,但一般不累及头面部。 重者也可泛发全身,但一般不累及头面部。 皮损形态: 2、皮损形态:起病时常于躯干部先出现一个淡红 色或玫瑰红色斑片, 分钱币大小, 色或玫瑰红色斑片,如5分钱币大小,被覆糠秕样 鳞屑,此称为“母斑” 如无瘙痒,常被忽视。 鳞屑,此称为“母斑”。如无瘙痒,常被忽视。 母斑出现后约经1 母斑出现后约经1~2周,躯干及四肢近端成批 出现较小的红斑,称为“子斑” 出现较小的红斑,称为“子斑” 自觉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3、自觉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多数为轻度或 中度,少数病人剧烈瘙痒或完全不痒。 中度,少数病人剧烈瘙痒或完全不痒。 病程一般为4 病程一般为4~6周,可有自愈者及迁延半年以 上不愈者,愈后一般不再复发。 上不愈者,愈后一般不再复发。
11

鉴别诊断
3、杨梅斑鉴别: 杨梅斑鉴别:
杨梅斑为二期梅 毒疹, 毒疹,与风热疮皮疹 相似, 相似,但皮疹可泛发 全身,无痒感, 全身,无痒感,有冶 游史,梅毒血清学、 游史,梅毒血清学、 免疫学检查阳性。 免疫学检查阳性。
12

辨证施治
内治
发病初期,淡红色斑片,鳞屑细薄, 发病初期,淡红色斑片,鳞屑细薄, 风热 疏风 瘙痒,伴咽干痛,舌质红,苔薄白, 瘙痒,伴咽干痛,舌质红,苔薄白, 证 清热 脉浮数。 脉浮数。 血热 皮疹多发,斑片鲜红或玫瑰红色, 皮疹多发,斑片鲜红或玫瑰红色, 凉血 鳞屑较多,瘙痒较剧,伴口干心烦、 风热 鳞屑较多,瘙痒较剧,伴口干心烦、 清热 尿赤便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证 尿赤便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疏风 病程日久,皮疹停止发展, 病程日久,皮疹停止发展,消退缓 血燥 斑色淡红或黄褐色, 慢,斑色淡红或黄褐色,干燥少屑 证 瘙痒,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细。 瘙痒,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细。 养血 润燥 祛风 止痒
鉴别诊断
白屑风即脂溢性皮炎, 白屑风即脂溢性皮炎, 皮疹好发于头皮、颜面、 皮疹好发于头皮、颜面、 胸背、腋下、腹股沟等多 胸背、腋下、 多毛、多汗部位, 脂、多毛、多汗部位,皮 损为淡红色或黄红色斑片, 损为淡红色或黄红色斑片, 形状及排列无规则, 形状及排列无规则,上覆 淡黄色油腻性鳞屑。 淡黄色油腻性鳞屑。
消风散加 减 凉血消风 散加减 当归饮子 加减
13

辨证施治
外治
本病无明显瘙痒者,以内治为主; 1、本病无明显瘙痒者,以内治为主;瘙痒较重 可配合外用药。 者,可配合外用药。 三黄洗剂涂搽患处 每日3 涂搽患处, 2、三黄洗剂涂搽患处,每日3-4次。适用于风 热证、血热风热证。 热证、血热风热证。 润肌膏涂搽患处 每日2 涂搽患处, 3、润肌膏涂搽患处,每日2~3次。适用于血燥 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