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3.2《细胞核和细胞器》名师精选教案 沪科版第一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核和细胞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组成成分以及生理功能;
2.掌握细胞质中的各种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液泡、中心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形态、结构、分布和功能;
3.了解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
【方法与过程】
1.使学生学会利用生物图来学习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2.通过对相关细胞知识的比较、归纳,使学生掌握学习生命科学的方法与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品质,提高学生交流、互助合作的意识。
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以及生理功能;
2.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二)教学难点:
1.染色体与染色质;
2.“颤藻与水绵的比较观察”实验。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习
教学策略:
1.注重启发、引导:利用课件的直观展示和教师的讲解、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相关知识。
2.强化训练:利用学习内容,教师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更多能积极参与的机会。
课前准备:
课件、演示设备(电脑、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两课时
新课引入
1.提问:什么是“生命的结构基础”?
2.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引入:细胞作为生命的结构基础,要表现出物质运动最高级的形式─生命现象,是将各种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各个结构。
在上一节里,我们学习了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学习有关细胞核与细胞器的知识。(板书课题:第三章第二节细胞核与细胞器)
新课教学
第一课时
一.细胞核
引导学生先观察细胞核的模式图,逐一了解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主要包括核膜、核液(内有染色质)、核仁几个部分,然后再重点分析核膜以及染色质的结构、成分和功能。
(一)细胞核结构
1.核膜:细胞核具有双层膜结构,因此物质进出细胞核比较困难,尤其是大分子物质一般是难以通过核膜的。但由于细胞核核膜上的许多小孔─核孔的存在,使得完成细胞核功能所必须的大分子物质得以顺利进出(无需过膜,如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2.染色质与染色体:
(1)电镜下的染色质呈细丝状(30nm的染色质纤维),其主要成分是DNA和组蛋白。在细胞分裂期间通过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染色体。
(2)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表现。
(3)教师用图形进一步补充:伸展的染色质形态有利于DNA储存信息的充分表达,高度螺旋化了的棒状染色体则有利于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的平分(由于纺锤丝的牵动,两个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二)细胞核的功能:
1.已知染色体中所含的DNA是遗传物质,所以细胞核成为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2.用克隆羊多利的图例使学生懂得细胞核是控制细胞代谢的活动中心。
“多莉”的产生与三只母羊有关:一只是怀孕三个月的白面母绵羊,两只是黑面母绵羊。先从白面母绵羊的乳腺中取出乳腺细胞,取其细胞核(称之为供体,提供了全套遗传信息),再从一只黑面母绵羊的卵巢中取出未受精的卵细胞,将其细胞核除去,仅留下一个无核的卵细胞(称之为受体);利用电脉冲的方法,使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发生融合,形成融合细胞,待融合细胞分裂、分化进而形成胚胎细胞后,将该胚胎细胞转移到另一只苏格兰黑面母绵羊的子宫内,胚胎细胞进一步分化和发育,最后形成一只小绵羊——“多莉”
让学生预测新出生的小绵羊的外貌,并说明理由(激发兴趣,培养思维)
要求答:与供体白面母绵羊有着完全相同的外貌。
二.细胞器
(一)亚显微结构的概念:
1.出示真核细胞的显微结构图,使学生首先认识到细胞核、细胞膜和细胞质这三个部分组成原生质(细胞中的生命物质)。
2.再出示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图,使学生了解到细胞质内还有多种细微结——细胞器。
3.教师用文字进一步介绍亚显微结构的概念:由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力极限约为0.2微米,而细胞内一些微细结构,例如细胞膜、内质网膜和核膜的厚度以及核糖体、微管、微丝的直径等均小于0.2微米,所以这些细胞结构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是观察不到的。要想观察到这些结构,必须用分辨率更高的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的分辨力极高,可达0.2纳米左右)。用电子显微镜所观察到的结构就是亚显微结构,又称为超微结构。
(二)细胞质内的各个细胞器
1.先让学生观察并阅读课本p50~51动物细胞、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相关的内容;2.然后教师分别出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让学生辨别其中的各种细胞器:
(1)线粒体
①线粒体很小,只有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呈粒状、棒状。
②电子显微镜下的线粒体切片,可以观察到它具有内外两层膜。
外膜将线粒体与周围细胞质基质分开(保证了线粒体内部各种生化反应的环境条件,同时也能控制着物质的进出)。
内膜的某些部位向内腔折叠成嵴(增加了内膜的表面积,有利于酶系的附着,确保有氧呼吸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嵴上分布着许多小颗粒,叫做基粒。
③嵴周围充满着液态的基质。
④在内膜上和基质中,都含有许多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使线粒体成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溶酶体:由膜围成的小球体。
(3)核糖体:
①核糖体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的基质中(让学生观察课本P18)。
②核糖体是细胞内的一种微小颗粒,无膜结构。由于其主要成分是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使其能按照mRNA的指令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多肽链(让学生回顾氨基酸缩合成肽的知识), 所以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组装机器。
③拓展:除核糖体外,在线粒体、叶绿体内也有少量的RNA和DNA,为什么?
(4)高尔基体:
①教师先补充介绍:1889年,Golgi用银染法在猫头鹰的神经细胞内观察到了其清晰的结构(由单层膜所包围成的分隔腔及一些分泌小泡组成),因此定名为高尔基体。
②结合细胞结构图,让学生了解它一般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它不仅参与多糖合成,还是糖蛋白加工(内吞)、浓缩和分泌(外排)的场所。因此,动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而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5)内质网:
①粗面内质网:膜的外侧附着核糖体。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多肽链,会进入内质网腔被运输到其他细胞器继续进行加工。
②光面内质网:膜的外侧无核糖体附着。一般与核膜内相通连,不仅扩大了细胞内膜的表面积,同时也使内质网与脂类代谢和糖类合成有关。
(6)中心体:常见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之中,因总是位于细胞核附近,接近细胞的中心,故此得名。电镜下的每个中心体都含有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中心粒由9组三联微管围成圆筒状,在细胞有丝分裂时发出星射线,形成星状体),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