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选读形成性考核作业
《中国古代诗歌选读》形成性考核作业(1)

《中国古代诗歌选读》形成性考核作业(1)《中国古代诗歌选读》形成性考核测试题(1)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一、选择题(请在正确答案的序号上打√)1、《诗经》中“国风”的作者是A、国君√B、百姓C、国君及百姓D、贵族2、《诗经》中“雅”的作者是A、国君C、国君及百姓D、贵族3、《诗经》中属于周代贵族的诗歌是A、“十五国风”B、《商颂》D、《鲁颂》4、《蒹葭》一诗选自《诗经》的A、大雅B、小雅D、鲁颂5、《蒹葭》的主题是A、思念恋人的甜蜜B、寻找贤人的痛苦C、思念、追寻情侣的迫切心情6、《蒹葭》表现了中国文学中的一个传统母题是A、渴望B、奋斗C、追寻7、屈原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A、《离骚》B、《九歌》C、《九章》D、《天问》8、楚辞原来是单篇流传,后将其编为一辑的是A、刘向B、屈原C、孔子D、萧统9、《山鬼》是《楚辞》()中的作品A、《离骚》B、《天问》√C、《九歌》D、《九章》10、“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是谁的诗句?A、李清照B、辛弃疾C、曹植11、后来人将楚辞称为“骚体”的原因是√A、屈原的代表作叫《离骚》B、楚地也称为“骚地”C、楚辞大部分作品是抒发不平的牢骚D、“骚”是楚地特有的音乐乐调12、《行行重行行》属于A、《诗经》B、南北朝乐府C、乐府13、“古诗十九首”的编选者是A、班固B、曹操D、曹植14、史称“登高必赋”,“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的诗人是A、陈子昂C、辛弃疾D、陆游15、“建安诗歌”因为其鲜明的特点而被称为什么?A、建安诗骨B、建安风韵C、建安之音16、“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出处是A、《观沧海》B、《蒿里行》C、《龟虽寿》√D、《短歌行》17、“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出自√A、《观沧海》B、《蒿里行》C、《龟虽寿》D、《短歌行》18、《观沧海》的作者是A、屈原B、李白D、陶渊明19、“扬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出自A、《从军行》√B、《白马篇》C、《饮马长城窟行》D、《战城南》20、曹植表现武艺高强的游侠少年形象的是A、《从军行》C、《饮马长城窟行》D、《战城南》21、“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是√A、萧统B、汉代某一个文人C、汉代某一群文人D、从古至汉代的文人23、中国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是A、曹操B、王维D、谢I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并修改)(×)1、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共收入西周的诗歌共300篇,先秦时通称为诗或诗三百。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一、律诗是在篇章、句式、对偶、乐律上都有严实限制的一种诗体,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杜甫是诗史上第一个鼎力写作七律的诗人,《咏怀遗迹》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都是杜甫的七律代表作。
请认真学习教材第四章《格律诗》,并认真研读杜甫《咏怀遗迹》其五,达成以下任务。
《咏怀遗迹》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高傲。
三分盘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一)平仄是律诗最重要的格律要素,请学习律诗的平仄规定,达成以下任务。
1、请标出《咏怀遗迹》其五的平仄。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高傲。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分盘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粘对是律诗平仄规则的一部分,请以《咏怀遗迹》其五为例,说明何谓“粘”、何谓“对”。
答:所谓“粘”,是指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平仄一定是同一类句式,假如上联对句是仄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影视仄起仄收;假如上联对句是平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应是平起仄收。
即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须与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
所谓“对”,是指每联出句与对句一定是相对的句式,出句为仄起仄收,则对句应为平起平收;出句为平起仄收,则对句应为仄起平收。
即一联以内平仄相对。
若不切合以上规则,就被称为“失粘”、“失对”,是律诗写作的大忌。
3、“拗救”是律诗中常常会出现的一种声律现象,请以《咏怀遗迹》其五为例,说明什么是拗救答:所谓“拗救”,是指一句诗在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须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合地点将仄声字改为平声字予以挽救。
(二)除了严格的平仄要求外,律诗在押韵和对仗上也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请以《咏怀遗迹》其五为例,说明律诗押韵和对仗的规则。
1、押韵规则:答:二、四、六、八句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只押平声韵。
国开【安徽省】51037《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国开【安徽省】51037--2019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题目】《诗经》全书共有300篇。
对
错
参考答案:“错”。
【题目】我国
【题目】《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五言。
对
错
参考答案:“错”。
【题目】《七月》是一首反映婚姻问题的诗歌。
对
错
参考答案:“错”。
【题目】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作是《史记》。
对
错
参考答案:“对”。
【题目】《陌上桑》的女主人公是刘兰芝。
对
错
参考答案:“错”。
【题目】我国诗歌史上,
【题目】我国
【题目】《哀江南赋》的作者是江淹。
对
错
参考答案:“错”。
【题目】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的长诗《西洲曲》。
对
错
参考答案:“对”。
【题目】《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干宝。
对。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考任务3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考任务3题库及答案请系统学习《第六章小令》的相关内容之后,在形成性考核任务发布二周之内,以论坛发帖的形式完成下列任务:一、推荐阅读(主帖)用六百字左右的小文章向你的同学推荐一位你最欣赏的唐宋时期的小令作家,文章内容须包括:1.推荐理由(不少于400字)(1)该词人小令在题材内容、思想情感上的特色及成就;(2)该词人小令在体制形式、艺术表现上的特色及成就:(3)该词人小令在中国古代词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2.推荐作品(字数不超过150字)推荐你认为最能代表该词人小令成就的作品二首,作品必须附有原文。
鼓励推荐作品鉴赏文章,推荐时须标明文章作者及出处,鉴赏文章原文不包含在规定的150字之内。
同时鼓励推荐小令作品吟唱,包括古曲演唱原词及今人改编歌曲,推荐时须标明歌曲名称、所用或所改编的小令作品题目、演唱者姓名,以方便大家査找收听。
二、回应同学(跟帖)评价至少二位同学推荐的作家或作品,总字数不少于200字,内容可以为:(1)阅读感受:即阅读该同学的推荐文章后的个人体悟;(2)补充信息:即补充该同学未能提供的关于该作家及其作品的信息。
答案:李煜《长相思.云一涡〉这首词应是李煜前期的作品,当时“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他,作为南唐后主,生活在奢华的宫廷之中,并没有过多的忧心事。
他经常去关注宫廷之中男女之间的情感,因此词中多反映了帝王生活中官廷歌舞宴乐的盛况和男女情爱。
这首词是描写一位女子秋夜愁思的闺怨词。
“云一綱,玉一梭”两句,分写女子发式、头饰之美,用语清新而形象。
“淡淡衫儿薄薄罗”,续写女子淡雅衣着,虽未明写容颜,但这种比喻和衬托却从侧面写出女子的容貌艳丽和气质高雅。
虽只写衫裾,而通体所呈现的一种绰约风神自可想见。
尤其是“淡淡”和“薄薄” 两个叠词的使用,别具一格,于浅白中见新意,于细微处见匠心。
“轻颦双螺螺”,写到这位淡妆女子的表情。
轻皱双眉,似乎薑含着幽怨。
国开电大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二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二汉代文学本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计,实际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汉代的论说文主要分___哲理_________和______政论______两大类。
2.汉代诗坛最重要的诗歌是汉代_____乐府___________民歌和《_____古诗十九首______》。
3.贾谊的政论文,标志着中国散文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汉初政论文的最高成就,他的代表作是《__过秦论___________》和《__积贮疏__________》。
4.汉赋从其思想内容和其艺术形式看,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汉大赋___,另一类是__汉小赋__。
5.标志汉大赋形成的第一篇作品是___枚乘___的《__七发_》,此后主客问答成了大赋一种固定的结构形式。
6、《_上林赋_》和《__子虚赋__》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赋具有开拓意义和典范作用的成果。
7.班固的《_两都赋_》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而张衡的《__二京赋_》以规模宏大被称为京都赋之极轨,推动了以京都、都会为题材的文学创作的发展。
8.汉代两位最伟大的历史散文作家分别是西汉的__司马迁_和东汉的__班固__。
9.张衡的《__归田赋__》是魏晋时期流行的“_抒情小赋_”的先驱。
10.班固的《__汉书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是继《_史记__》以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
11.“乐府”原是_古代官司府音乐机关__的名称,始创于___秦____代,在汉武帝时期发展成一个庞大官署。
12.郭茂倩编《_乐府诗集___》,汉乐府民歌多收入其中的“相和歌辞”、“_鼓吹歌辞__”和“杂歌谣辞”三类中。
13.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__班固___的《咏史》,秦嘉的《__赠妇诗____》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14.《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_长篇叙事诗_,最早见于南朝末期徐陵编的《_玉台新咏》。
中国古代文学A(1)形成性考核作业二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A(1)形成性考核作业二及答案一、填空题: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原名只叫做诗或者诗三百,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长达五个世纪的时间里,产生于我国各地的305篇诗歌,一般分为风、雅、颂三类。
2、自汉代以来,对《诗经》的编纂成集主要有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三种说法。
3、汉代传习《诗经》的有齐、韩、毛、鲁四家,(一般称为四家诗)。
今天我们所读的《诗经》属于毛诗。
4、《诗经·大雅》中保存着五首周民族的古老史诗,即《生民》、《公六》、《棉》、《皇矣》、《大明》5、《豳风·七月》在《诗经》中是一首反映农业生活的诗篇。
6、《汉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7、《史记》是史传散文的典范之作,采用的是纪传体的体例,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种体例构成,其中列传、世家和列传最具有文学价值。
8、司马迁创作《史记》的最大宏愿和伟大目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9、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实质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10、《古书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的最早的代表作。
11、庾信是一个集南北文学之大成的诗人。
12、被誉为南北朝民歌之“双璧”的是《西洲曲》和《木兰辞》。
13、魏晋南北朝的小说可分为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
二、名词解释:1、四家诗:汉代传习《诗经》的有齐(辕固生)、鲁(申培)、韩(韩婴)、毛(毛亨、毛苌)四家,一般称为四家诗。
我们现在读到是《诗经》是毛诗。
2、春秋三传:即传称为左丘明所作《左传》(《春秋左氏传》)、《谷梁传》(鲁人谷梁赤作)、《公羊传》(齐人公羊高作)并称为“春秋三传”。
其中《左传》是独立著作,另外两部著作一般认为不再是历史著作,而是政治学、伦理学著作。
:3、《史记》:《史记》是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纪传体通史著作。
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大部分,共五十二万多字,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大约三千年的历史。
山西开放大学2024年《中国古代诗歌选读》形考作业1答案

山西开放大学2024年《中国古代诗歌选读》形考作业1答案形考作业一1.()和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南宋四大家”。
单选题 (5 分)A.辛弃疾B.晏殊C.陆游D.王安石2.()和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为“宋代四大诗人”。
单选题 (5 分)A.秦观B.范成大C.陆游D.晏几道3.()和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单选题 (5 分)A.李白B.杨炯C.杜牧D.白居易4.()与李白、李商隐合称“唐代三李”。
单选题 (5 分)A.李端B.李贺C.李清照D.李煜5.“三曹”包括曹操、曹植和()。
单选题 (5 分)A.曹丕B.曹唐C.曹谷D.曹汝弼6.“七绝圣手”说的诗人是()。
单选题 (5 分)A.王昌龄B.王维C.王翰D.王之涣7.曹植的代表作有()。
多选题 (5 分)A.《洛神赋》B.《白马篇》C.《七哀诗》D.《扬子江》8.()与苏轼合称“苏辛”,作品集有()。
多选题 (5 分)A.辛弃疾B.陆游C.《白马篇》D.《稼轩长短句》9.《无衣》是秦地人们抗击西戎入侵者的军中战歌。
判断题 (5 分)A.对B.错10.李贺的《南园》组诗共有十二首,大多是抒情之作。
判断题 (5 分)A.对B.错11.《无衣》全诗运用()的表现手法。
单选题 (5 分)A.“赋”B.“比”C.“兴”D.“颂”12.《诗经》所录诗歌大多是()。
单选题 (5 分)A.四言体B.五言体C.七言体D.六言体13.杨炯的《从军行》凸显了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英勇无畏的精神面貌。
判断题 (5 分)A.对B.错14.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五)是由两个疑问句组成。
判断题 (5 分)A.对B.错15.“位卑未敢忘国忧”的下一句是()。
单选题 (5 分)A.病骨支离纱帽宽B.事定犹须待阖棺C.出师一表通今古D.夜半挑灯更细看16.“济南二安”是指李清照和辛弃疾。
判断题 (5 分)A.对B.错17.《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树犹如此”辛弃疾用了()的典故。
形成性考核 (1)【范本模板】

中国古代文学(B)(2)形成性考核汉语言文学专业景兰第一次作业苏轼是宋代最重要的作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宋代文学最为核心的审美精神和文化价值,请认真阅读《简明中国文学史》(下)第五编第四章《苏轼》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下)所选苏轼诗文词作品,完成以下任务.一、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与唐诗并峙的另一座高峰,而苏轼则是宋诗最杰出的代表。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是苏轼的咏物名作,苏轼曾自言是“吾平生最得意诗也”.此诗咏物自喻,兴象深微,在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上都堪称苏轼诗的代表,请认真阅读此诗,并回答以下问题。
(一)请用100字介绍此诗的创作背景.答:本诗的写作背景是:诗《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写于1080年,此时作者苏轼因“乌巢诗案”被捕下狱,后经营救出狱,责授黄州团练副使。
在黄州期间,他在城的东坡垦荒耕种,见黄州定院东山有海棠一株,长得特别繁茂,故作此诗,并以此寄寓身世流落之感。
(二)表现个人情怀和人生体悟是苏诗最重要的内容,此诗即借咏海棠表达了苏轼自己的人生感慨。
1.诗中描写了海棠怎样的生长环境?这与苏轼当时的处境有何相似之处?答:海棠本是西蜀之盛产,现却落地于陋邦黄州,有流落天涯之感。
作者苏轼本在京城任职后因事被贬到黄州。
海棠的处境与作者苏轼的处境极为相似。
2.诗中描写了海棠怎样的神韵?这与苏轼的精神品格有何相似之处?答:诗的前半部,以拟人的手法描绘海棠的高贵,自然的天姿和幽独不群的神韵,而此时的苏轼,虽被贬至黄州,但他丝毫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
在黄州期间,他在城东的东坡垦荒种地,时刻关心国事,以待时机,希望能重反政坛,为国为民出力。
这与海棠的品格有极相似之处.3。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慨?答:此诗表达了作者与海棠“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人生感慨。
4.请在苏轼其他诗中抄录一联表达人生感悟和思考的句子。
答:《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表达的情感:元符三年(1100),苏轼遇赦召还,渡琼州海峡时写下此诗。
国家开放大学山东51037《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成性考核一作业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成性考核一复习题(带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号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号后再下载!
【题号】
《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淇,指淇水,在今()
A. 河北省
B. 山西省
C. 山东省
D. 河南省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河南省
【题号】
下列作品中,描写戍边战士艰苦生活的是()
A. 《东山》
B. 《七月》
C. 《伯兮》
D. 《氓》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东山》
【题号】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别史有()
A. 《春秋》《国语》
B. 《国语》《战国策》
C. 《左传》《国语》
D. 《春秋》《左传》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国语》《战国策》
【题号】
善于用构思奇特的比喻和寓言来说理的先秦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墨子
C. 老子
D. 庄子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庄子
【题号】
下列成语中,出于《邵公谏弭谤》的是()
A. 门庭若市
B. 道路以目。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2)参考答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形成性考核作业(2)解析一、律诗是在篇章、句式、对偶、音律上都有严密限定的一种诗体,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杜甫是诗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作七律的诗人,《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都是杜甫的七律代表作。
请认真学习教材第四章《格律诗》,并仔细研读杜甫《咏怀古迹》其五,完成下列任务。
《咏怀古迹》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一)平仄是律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请学习律诗的平仄规定,完成下列任务。
1、请标出《咏怀古迹》其五的平仄。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粘对是律诗平仄规则的一部分,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何谓“粘”、何谓“对”。
答:所谓“粘”,是指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平仄必须是同一类句式,如果上联对句是仄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影视仄起仄收;如果上联对句是平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应是平起仄收。
即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须与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
所谓“对”,是指每联出句与对句必须是相对的句式,出句为仄起仄收,则对句应为平起平收;出句为平起仄收,则对句应为仄起平收。
即一联之内平仄相对。
若不符合以上规则,就被称为“失粘”、“失对”,是律诗写作的大忌。
3、“拗救”是律诗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声律现象,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什么是拗救?答:所谓“拗救”,是指一句诗在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须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将仄声字改为平声字予以补救。
(二)除了严格的平仄要求外,律诗在押韵和对仗上也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律诗押韵和对仗的规则。
《中国古代诗歌选读》形成性考核(3)

《中国古代诗歌选读》形成性考核测试题(3)宋元明清部分一、选择题(请在正确答案的序号上打√)C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作者是A、王维B、王昌龄√C、范仲淹D、陆游B2、柳永的《雨霖林》是()的代表作。
A、豪放词√B、婉约词C、怀古诗D、山水诗C3、“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的作者是A、王安石B、刘禹锡√C、杜牧D、辛弃疾A4、下列诗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是√A、温庭筠B、苏东坡C、陆游D、辛弃疾B5、彻底打破“诗庄词媚”界限的作者是A、柳永√B、苏轼C、辛弃疾D、李清照B 6、“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的作者是A、苏轼√B、陆游C、辛弃疾D、李白A 7、“元曲四大家”是指马致远、关汉卿、和白朴√A、郑光祖B、张养浩C、王实甫D、睢景臣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并修改)×1、范仲淹《渔家傲》中“燕然未勒”的意思是燕子还没有飞回。
修改:范仲淹《渔家傲》中“燕然未勒”的意思是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2、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苏轼。
修改: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欧阳修。
√3、宋诗多喜叙事,以意境胜。
√4、宋代形成两大词派:婉约词派和豪放词派。
婉约词词调蕴籍。
内容侧重儿女风情,风格清切婉丽,语言圆润。
刘永、李清照为代表。
豪放词气象恢弘。
题材较为丰富,风格雄健奔放,不拘音律。
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5、北宋词至苏轼而出现改观,他的词代表了北宋词坛的最高成就。
修改:北宋词至柳永而出现改观,苏轼的词代表了北宋词坛的最高成就。
×6、宋代第一个大量写慢词的是刘永。
修改:宋代第一个大量写慢词的是柳永。
×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是李清照的诗句。
修改:“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是柳永的诗句。
×8、“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声声慢》中的诗句。
修改:“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雨霖铃》中的诗句。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2017年9月版作业1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①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②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二、选读汉乐府诗;选取你最喜欢的一首抄录于下;并介绍你喜欢该作品的原因..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zhǒng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答:喜欢该作品的原因是因汉乐府十五从军征等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汉乐府诗绍继风、雅;直面现实;揭露社会矛盾;表现人们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传统..第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非常大..三、结合作品分析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在题材内容与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答:与南朝民歌相比;北朝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要宽广得多..北朝民歌的直率粗犷、质朴刚健与南朝民歌的柔美清丽、婉转缠绵恰相对照..北朝民歌较少修饰;也没有双关、隐喻等南朝民歌中常见的技巧;没有对景物细致精工的描绘;不追求音韵的圆转流利;纯以气势夺人;真率动人;写实感人..虽然很多民歌是翻译作品;我们仍可感受到这种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正是南朝偏于柔弱的诗风所缺乏的..这位后世诗人集南北之长、开拓新境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四、结合作品分析杜甫新题乐府诗如何“讽兴当时之事”的..答:主要体现在杜甫新题乐府诗的内容上;而杜甫创作大量的“行”体新乐府则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这类诗以兵车行为代表..2揭露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对百姓的欺压..3揭露安史之乱对百姓的伤害;这以“三吏”、“三别”为代表..作业2一、律诗是在篇章、句式、对偶、音律上都有严密限定的一种诗体;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杜甫是诗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作七律的诗人;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都是杜甫的七律代表作..请认真学习教材第四章格律诗;并仔细研读杜甫咏怀古迹其五;完成下列任务..咏怀古迹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一平仄是律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请学习律诗的平仄规定;完成下列任务..1、请标出咏怀古迹其五的平仄..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2、粘对是律诗平仄规则的一部分;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何谓“粘”、何谓“对”..答:所谓“粘”;是指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平仄必须是同一类句式;如果上联对句是仄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影视仄起仄收;如果上联对句是平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应是平起仄收..即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须与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所谓“对”;是指每联出句与对句必须是相对的句式;出句为仄起仄收;则对句应为平起平收;出句为平起仄收;则对句应为仄起平收..即一联之内平仄相对..若不符合以上规则;就被称为“失粘”、“失对”;是律诗写作的大忌..3、“拗救”是律诗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声律现象;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什么是拗救答:所谓“拗救”;是指一句诗在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须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将仄声字改为平声字予以补救..二除了严格的平仄要求外;律诗在押韵和对仗上也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律诗押韵和对仗的规则..1、押韵规则:答:二、四、六、八句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只押平声韵..除首句押韵外;韵字在对句句尾;且须一韵到底;不许邻韵通押..2、对仗规则:答:颔联、颈联须讲究对仗;首联、尾联可对可不对;对仗也有一定的讲究;但不像平仄那么严格..二、选读杜甫的七律作品;选取你最喜欢的一首抄录于下;并简要介绍该作品内容与艺术上的特色..秋兴八首杜甫原文可略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其二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其三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其四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其五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其六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其七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其八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答: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它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一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八首诗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如一个大型抒情乐曲有八个乐章一样..这个抒情曲以忧念国家兴衰的爱国思想为主题;以夔府的秋日萧瑟;诗人的暮年多病、身世飘零; 特别是关切祖国安危的沉重心情作为基调..其间穿插有轻快欢乐的抒情;如“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有壮丽飞动、充满豪情的描绘;如对长安宫阙、昆明池水的追述;有表现慷慨悲愤情绪的;如“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有极为沉郁低回的咏叹;如“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白头吟望苦低垂”等..就以表现诗人孤独和不安的情绪而言;其色调也不尽相同..“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以豪迈、宏阔写哀愁;“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以清丽、宁静写“剪不断、理还乱”的不平静的心绪..总之;八首中的每一首都以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基调的思想情绪..它们每一首在八首中又是互相支撑;构成了整体..这样不仅使整个抒情曲错综、丰富;而且抑扬顿挫;有开有阖;突出地表现了主题..王船山对此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船山遗书·唐诗评选卷四..秋兴八首中;杜甫除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外;反复运用了循环往复的抒情方式;把读者引入诗的境界中去..秋兴八首中;交织着深秋的冷落荒凉、心情的寂寞凄楚和国家的衰败残破..按通常的写法;总要多用一些清、凄、残、苦等字眼..然而杜甫在这组诗里;反而更多地使用了绚烂、华丽的字和词来写秋天的哀愁..乍看起来似和诗的意境截然不同;但它们在诗人巧妙的驱遣下;却更有力地烘托出深秋景物的萧条和心情的苍凉..如“蓬莱宫阙”、“瑶池”、“紫气”、“云移雉尾”、“日绕龙鳞”、“珠帘绣柱”、“锦缆牙樯”、“武帝旌旗”、“织女机丝”、“佳人拾翠”、“仙侣同舟”都能引起美丽的联想;透过字句;泛出绚丽的光彩..可是在杜甫的笔下;这些词被用来衬托荒凉和寂寞;用字之勇;出于常情之外;而意境之深;又使人感到无处不在常情之中..这种不协调的协调;不统一的统一;不但丝毫无损于形象和意境的完整;而且往往比用协调的字句来写;能产生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正如用“笑”写悲远比用“泪”写悲要困难得多;可是如果写得好;就把思想感情表现得更为深刻有力..刘勰在文心雕龙的丽辞篇中讲到对偶时;曾指出“反对”较“正对”为优..其优越正在于“理殊趣合”;取得相反相成、加深意趣、丰富内容的积极作用..运用豪华的字句、场面表现哀愁、苦闷;同样是“理殊趣合”;也可以说是情景在更高的基础上的交融..其间的和谐;也是在更深刻、更复杂的矛盾情绪下的统一..有人以为杜甫入蜀后;诗歌不再有前期那样大气磅礴、浓烈炽人的感情..其实;诗人在这时期并没消沉;只是生活处境不同;思想感情更复杂、更深沉了..而在艺术表现方面;经长期生活的锻炼和创作经验的积累;比起前期有进一步的提高或丰富;秋兴就是明证..三、请尝试自拟题目;写作一首七言律诗;尽量做到在平仄、押韵和对仗等方面符合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中华腾飞已入金秋犹不寒;百年盛事令人暖..神龙遥望云天腾;孔雀即将西北还..仍待长娥现代奔;先言圣火零八点..雄狮苏醒举国庆;昌盛繁荣日益欢..作业3请于宋代词人柳永、秦观、苏轼、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吴文英中选取一家;以其慢词作品为研究对象;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小论文;论文字数不少于1000字..答:举例:柳永的慢词研究柳永是北宋前期最负盛名的词人之一;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是他对北宋慢词发展的积极作用更不容人忽视..清代宋翔凤说:“按词自南唐以后;但有小令..其慢词盖起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台舞席;竞赌新声..耆卿失意无俚;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习..一时动听;散播四方..其后东坡、少游、山谷辈;相继有作;慢词遂盛..”柳永在宋词发展史上是一位关键人物;李清照在词论中说:“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其中的“变旧声作新声”就是指柳永根据唐、宋旧曲翻新创作出新曲;乐章集中“浪淘沙”、“木兰花”等原来都是小令;柳永却变为慢词..相对于小令而言;慢词更便于抒发情感;让词人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慢词遂盛..而柳永不仅在词体上起到了开创的作用;形式的解放就意味着内容的解放;柳永还对词的内容进行了开拓..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柳永慢词多写相思恋情、羁旅之愁;清代王奕清等历代词话卷四:“柳词风格不高;而音律偕缓;词意妥贴;承平气象;形容曲尽;尤工于羁旅行役”;又有卧庐词话:“柳耆卿词;大率前遍铺叙景物;或写羁旅行役;后遍则追忆旧欢;伤离惜别..几于千篇一律;绝少变换;不能自脱窠臼..词格之卑;正不徒杂以鄙俚已也..”虽然柳永慢词中写男欢女爱;浅斟低唱之作占了很大比重;但是他确实为词带来了一些新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描摹都市风景与市井风情..如他歌咏杭州繁华景象与市井风情的望海潮慢词..其二;写四季之景与佳节盛况..抛球乐晓来天气浓淡写春景;玉山枕骤雨新霁写夏景等..其三;创作颂圣词和投献词..柳永的送征衣过韶阳就是颂圣词其中一首;词中内容高贵华丽、雍容典雅;多用典;类比先王;以此来赞颂皇帝..其四;咏史与咏物..如双声子晚天萧索通过总结夫差亡国的历史经验;借古讽今;来劝诫统治者要走兴国之路等等..作业4请认真研读庄子逍遥游教材中关于庄子散文的论述以及相关研究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一、先秦诸子散文都是说理散文;庄子也不例外..你认为逍遥游阐发了什么样的哲理思想答:1、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2、课文一开始;庄子以一只将“徙于南冥”的大鹏;创造出一种雄奇深邃的境界..浩渺无垠咆哮奔涌的北海之上;瞬间;“不知其几千里”的巨鲲化为“不知其几千里”的巨鹏..起飞之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是何等奇雄壮阔的景象..接着;转入对九万里高空景观的描写;只见“野马”奔腾微尘浮游;茫茫苍穹难辨其色;这又是何等高远幽寂的境界..这则寓言对大鹏的描写;表现出庄子内心涵盖万物轻藐一切的气势;表现出庄子对宇宙人生的一种哲理思索..与之形成对照的则是关于蜩与学鸠、斥鴳的两则寓言..正当人们神醉于鲲鹏展翅雄奇怪诞境界时;庄子又用拟人化的手法把鹏鸟与寒蝉、灰雀、斥鴳作比;表明了庄子的“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美学价值取向;从而讽刺了那些“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的自我得意者..运用寓言故事;将枯燥的哲学思想讲得盎然多趣;这就使庄子的散文具有浓厚的文学性..3、本文是庄子的首篇;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思想..庄子的逍遥是指“无所待而游于无穷”;即是说无视物我之别;忘己、忘功、忘名;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约束而自由自在地优游..此篇逍遥义同时奠定了整部庄子的浪漫主义基调..全文分总论和分论两大部分..文章一开始就给我们塑造了大鹏的宏伟形象;它凭风怒飞;扶摇而上九万里;看虽逍遥;实则“有所待”;没有达到庄子理想的境界..紧接着又通过野马、尘埃、蜩与学鸠、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等形象说明他们皆有所待..文章到此以“此小大之辩也”稍作收结;承上启下;又引出誉不加劝、非不加沮的宋荣子和“御风而行”的列子;他们也不逍遥..至此“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至人、神人、圣人形象就呈现在我们面前;成为庄子肯定的正面形象..文章在分论部分进行具体论述;用许多寓言故事逐层阐释了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继续重申了顺乎自然、无为而适的逍遥游观点..庄子的逍遥游作为一种理想境界;让人心驰神往..但在现实中却是无法达到的..文章想象丰富;构思巧妙;结构谨严..行文自然顺畅;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又如万斛源泉;随地涌出..且文复生文;喻中夹喻;波兴云委;莫测涯涘;字里行间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二、庄子擅长以寓言说理;请谈谈逍遥游中是如何运用寓言来说理的..答:本篇中就运用鲲、鹏、蜩、学鸠、斥等寓言故事;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这些寓言或取材于神话故事;或取材于历史传说;或随手拈来幻想虚构;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所谓逍遥;就是顺应自然的“道”;而后不以自己的意志去人为控制它;而是按照自然的法则去发现和理解它的轨迹..道家以顺应规律为主;突出的是人在宇宙中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其特点是静;其工作是疏导;是非常客观地思索着人的渺小和宇宙之道的博大;所以庄子讲要齐物、自然;老子讲要复归于婴孩;返朴;无为..这个道;所寻找的是如何认同客观世界;如何把复杂变为朴素和太初;如何找到事物的本质;因此需要服从现实和把问题客观化;减少自身的疏忽..逍遥不任意;不是随性;而是按照自然的规律去正常生活..并不是大鹏的行为就是最佳的;也不是斑鸠的行为就不好;而是各自有各自的用途;对自己的行为最恰当、最符合实际需要..同样;宋荣子与他嘲笑的人、彭祖与冥灵大椿也是这样..所以;适性;就是合于道..另一答案:善用寓言;这是庄子一书很重要的艺术特点..庄子在其寓言篇中自叙其着述特点时就明言“寓言十九”;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亦指出其“着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可以说;庄子是第一位有意识创作寓言的作家;而逍遥游全篇就是运用大量的寓言来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的..课文一开始;庄子以一只将“徙于南冥”的大鹏;创造出一种雄奇深邃的境界..浩渺无垠咆哮奔涌的北海之上;瞬间;“不知其几千里”的巨鲲化为“不知其几千里”的巨鹏..起飞之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是何等奇雄壮阔的景象..接着;转入对九万里高空景观的描写;只见“野马”奔腾微尘浮游;茫茫苍穹难辨其色;这又是何等高远幽寂的境界..这则寓言对大鹏的描写;表现出庄子内心涵盖万物轻藐一切的气势;表现出庄子对宇宙人生的一种哲理思索..与之形成对照的则是关于蜩与学鸠、斥鴳的两则寓言..正当人们神醉于鲲鹏展翅雄奇怪诞境界时;庄子又用拟人化的手法把鹏鸟与寒蝉、灰雀、斥鴳作比;表明了庄子的“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美学价值取向;从而讽刺了那些“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的自我得意者..运用寓言故事;将枯燥的哲学思想讲得盎然多趣;这就使庄子的散文具有浓厚的文学性..三、庄子韩非子都是运用寓言的高手..请以逍遥游为例;分析庄子寓言与韩非子寓言的不同..答:在先秦说理散文中;庄子和韩非子这两部杰作;其寓言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各具特色..从思想内容看;庄子寓言体现了道家学派的主张;韩非子寓言表现了法家学派的观点..从题材来源看;庄子寓言题材比较广泛;来自自然的、历史的、现实的;应有尽有;韩非子寓言题材比较单一;多来自历史故事..从组织形式看;庄子寓言夹杂文中;没有独立地位;韩非子首创结构宏大而叉相对独立的寓言群落体制..从形象塑造看;庄子寓言既有人物;又有动物、植物乃至无生物;而韩非子寓言绝大多数是人物..就人物形象说;庄子寓言多为下层民众;韩非子寓言多为上层人士..四、清人刘熙栽在分析庄子时;说庄子文法有“断续之妙”;请分析一下逍遥游是如何展示这种“断续之妙”的..答:1、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来阐释他的哲学思想;表达他对自然界“道”的理解..用寓言故事对其无为而治、顺应天理等哲学思想做形象性描述;文章就会活泼生动..但同时;由于庄子思想玄妙高深;又因为寓言故事是曲折见意;而非直接阐述;所以读起来就给人漫无边际的“不知所云”之感..逍遥游中鲲变鹏的故事;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高空后由北冥飞往南海的故事;蜩与学鸠讥笑在鹏高飞的故事;斥鴳讥笑大鹏的故事皆如此..2、卮言日出;因以曼衍..逍遥游中第一段对鹏飞万里、止于南海的故事描写已够详细;第二段借用列子汤问篇中“汤问棘”的故事;把这段文字又重复了一遍..包括第一段中借用齐谐之言来接着描写大鹏直上九重云霄皆如此..3、时断时续..庄子文法断续之妙;如逍遥游忽说鹏;忽说蜩与学鸠、斥鴳;是为断;下乃接之曰“此大小之辨也”;则上文之断处皆续矣;而下文宋荣子、许由、接舆、惠子诸断处;亦无不续矣..。
2023年《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2023年《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23年《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最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二、单项选择题:1、②散文2、①楚辞3、①《国风》4、②鲁国5、②《左传》四、简答题:1、简述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
答:这首诗三章都用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起兴,所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刻划的是一片水乡清秋的景色,既明写了仆人公此时所见的客观景色,又暗寓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与诗人困于愁思苦想之中的凄惋心境是相全都的。
《蒹葭》不是写“遇”,而只是写一个“境”。
遇,肯定有故事,境则不必。
遇多半以情节见意见情,境则以兴象见情见意。
诗意的空幻虚泛无疑扩展了其内涵的包涵空间。
诗布满了神奇感,情景交融,蕴涵了可望不行及的情愫。
蒹葭的独特魅力就在于营造了这么一片朦胧的美,给人无限的遐想,去缔造和追求美妙的事物吧。
2、试述《九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答:a、《九歌》是屈原被逐江南时,在民间祭神歌舞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
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共11篇作品。
这是一组祭神的歌曲,除《礼魂》为组曲通用的`送神曲外,每首歌曲都主祭一神⑻,①屈原在《九歌》中既写出了神的灵异,更写出了神的“人性”,神性和人性统一在一起。
如《湘君》、《湘夫人》,表现湘水之神相互喜爱追求却最终不遇的波折变化的心境。
抒写神与神之间、神与人之间的恋爱故事,使祭神歌曲带有侬侬的人间情味。
②《九歌》独特的题材,造成了它与屈原其他作品不同的风格。
叙写神灵的活动和神灵的情感,描绘神灵的环境和气氛,是一种清爽幽眇的境界。
再加上他侧重于描绘神灵的相思,人鬼之空恋,这就使奇异深浓的情感,凄清幽渺的境界,以及曼妙清爽的描写结合在一起,造就了奇怪瑰丽、颜色斑斓的艺术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诗歌选读》形成性考核测试题( 1)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
一、选择题( 请在正确答案的序号上打√)
1、《诗经》中”国风”的作者是
A、国君√
B、百姓
C、国君及百姓
D、贵族
2、《诗经》中”雅”的作者是
A、国君√
B、百姓
C、国君及百姓
D、贵族
3、《诗经》中属于周代贵族的诗歌是
A、”十五国风”
B、《商颂》√
C、《大雅》《小雅》
D、《鲁颂》
4、《蒹葭》一诗选自《诗经》的
A、大雅
B、小雅√
C、秦风
D、鲁颂
5、《蒹葭》的主题是
A、思念恋人的甜蜜
B、寻找贤人的痛苦
C、思念、追寻情侣的迫切心情√
D、想念、追寻情侣而可望不可及的痛苦
6、《蒹葭》表现了中国文学中的一个传统母题是
A、渴望
B、奋斗
C、追寻√
D、悲秋
7、屈原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A、《离骚》 B、《九歌》 C、《九章》 D、《天问》
8、楚辞原来是单篇流传, 后将其编为一辑的是
A、刘向
B、屈原
C、孔子
D、萧统
9、《山鬼》是《楚辞》( ) 中的作品
A、《离骚》
B、《天问》√
C、《九歌》
D、《九章》
10、”身既死兮神以灵, 子魂魄兮为鬼雄”是谁的诗句?
A、李清照
B、辛弃疾
C、曹植√
D、屈原
11、后来人将楚辞称为”骚体”的原因是
√A、屈原的代表作叫《离骚》 B、楚地也称为”骚地”
C、楚辞大部分作品是抒发不平的牢骚
D、”骚”是楚地特有的音乐乐调
12、《行行重行行》属于
A、《诗经》
B、南北朝乐府
C、乐府√
D、”古诗十九首”
13、”古诗十九首”的编选者是
A、班固
B、曹操√
C、萧统
D、曹植
14、史称”登高必赋”, ”鞍马间为文, 往往横槊赋诗”的诗人是
A、陈子昂√
B、曹操
C、辛弃疾
D、陆游
15、”建安诗歌”因为其鲜明的特点而被称为什么?
A、建安诗骨
B、建安风韵
C、建安之音√
D、建
安风骨
16、”何以解忧, 惟有杜康”的出处是
A、《观沧海》
B、《蒿里行》
C、《龟虽寿》√
D、《短歌行》
17、”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出自
√A、《观沧海》 B、《蒿里行》 C、《龟虽寿》 D、《短歌行》
18、《观沧海》的作者是
A、屈原
B、李白√
C、曹操
D、陶渊明
19、”扬手接飞猱, 俯身散马蹄”出自
A、《从军行》√
B、《白马篇》
C、《饮马长城窟行》
D、《战城南》
20、曹植表现武艺高强的游侠少年形象的是
A、《从军行》√
B、《白马篇》
C、《饮马长城窟行》
D、《战城南》
21、”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是
√A、萧统 B、汉代某一个文人 C、汉代某一群文人 D、从古至汉代的文人
23、中国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是
A、曹操
B、王维√
C、谢灵运
D、谢朓
二、判断题( 正确打√; 错的打×并修改)
( ×) 1、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它共收入西周的诗歌共300篇, 先秦时通称为诗或诗三百。
后因汉代学者奉其为经典, 故称《诗经》。
改: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它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先秦时通称为诗或诗三百。
后因汉代学者奉其为经典, 故称《诗经》。
( ×) 2、《诗经》创作的年代是春秋中叶。
改: 《诗经》创作的年代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 ×) 3、《诗经》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其中风是周代贵族创作的讽谏诗歌, 《雅》指各个诸侯国的民间歌谣, 而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舞曲乐歌。
改: 《诗经》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其中风指各个诸侯国的民间歌谣。
雅是周代贵族创作的讽谏诗歌而颂是用于宗庙祭祀
的舞曲乐歌。
( ×) 4、《诗经》最主要的三种表现手法是风雅颂。
改: 诗经最主要的三种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 ×) 5、《关雎》中以”参差荇菜”起兴, 以”关关雎鸠”为比。
改: 《关雎》中以”关关雎鸠”起兴, 以”参差荇菜”为比。
( ×) 6、《关雎》中”君子好逑”的”逑”的意思是追求。
改: 《关雎》中”君子好逑”的”逑”的意思是配偶。
( ×) 7、《诗经》的第一篇作品是《蒹葭》。
改: 《诗经》的第一篇作品是《关雎》。
( ×) 8、《蒹葭》中”溯游从之”的”溯游”是指逆流而上。
改: 《蒹葭》中”溯游从之”的”溯游”是指沿河流向下游走。
( ×) 9、《蒹葭》中作者用来表现虚景的词是”伊人”。
改: 《蒹葭》中作者用来表现虚景的字是水。
( ×) 10、《蒹葭》最主要的审美特点是具有悲秋美。
改: 《蒹葭》最主要的审美特点是具有朦胧美。
( ×) 11、《采薇》创造出千古传颂的佳句: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时, 雨雪飞飞。
”物中有我, 景中含情, 有境界。
改: 《采薇》创造出千古传颂的佳句: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时, 雨雪霏霏。
”物中有我, 景中含情, 有境界。
( √) 12、《采薇》是一首描写戍卒生活的诗。
表现了个人忧伤和忠于”王事”的矛盾心情。
直抒胸臆, 体现了”讽谏”的风格。
( √) 13、先秦诗歌总集除《诗经》外还有《离骚》。
( ×) 14、楚辞本意是指楚地的诗歌; 后成为专称, 即春秋时期楚国屈原为代表创作的新诗体。
因为其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用楚
国的方言和乐调记写楚国的风土人情, 被称为楚辞体。
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 因此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改: 楚辞本意是指( 广义) 楚地的诗歌; 后成为专称。
即战国时期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
因为其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用楚国的方言和乐调, 记写楚国的风土人情, 被称为楚辞体。
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 因此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 √) 15、楚辞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
屈原作品《九章》中唯一一篇祭祀”人鬼”的乐歌是《国殇》。
( √) 16、《国殇》题目的含义是纪念国难。
( √) 17、中国文学史上往往”风、骚”并称。
”风”指《国风》, 代表《诗经》; ”骚”指《离骚》, 代表《楚辞》。
( √) 18、《诗经》结构常采用比兴的手法。
在语言风格上, 楚辞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兮字来协音。
( √) 19、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其中《九歌》包含11篇浪漫主义抒情诗。
( √) 20、乐府的概念包含着官署和诗体两种含义。
指掌管音乐的官署。
约始于秦朝, 汉承秦制, 也设有专门的乐府机构; 汉人将乐府配乐演唱的诗歌称为”歌诗”, 即将这一机构收集、编制的诗歌作品称为乐府诗, 也称”乐府歌辞”, 乐府成为一种”诗体名”。
( ×) 21、汉乐府在艺术表现上最突出特色, 是抒情成分的增强。
改: 汉乐府在艺术表现上最突出特色, 是叙事成分的增强。
( ×) 22、《古诗十九首》中出现了《陌上桑》《孔雀东南飞》两篇著名的五言诗。
改: 古诗十九首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
( √) 23、辑录汉乐府最全的是汉代的《乐府诗集》。
( √) 24、《陌上桑》中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刻画罗敷的美。
( ×) 25、”但坐观罗敷”中”但坐”的意思是只坐着。
改: ”但坐观罗敷”中”但坐”的意思是只因为。
( ×) 26、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是《汉乐府》。
改: 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是《古诗十九首》。
( ×) 27、开创中国文人五言诗先河的作品是《汉乐府》。
改: 开创中国文人五言诗先河的作品是《古诗十九首》。
( √) 28、《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唐朝萧统的《文选》。
内容上表现从东汉以来的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伤, 基调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