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脚先衰 按摩脚部5大保健穴来强身健体

合集下载

脚上的养生大穴位

脚上的养生大穴位

脚上的养生大穴位脚部养生5大穴位三阴交穴位置:先找到脚的内踝,把小指放在内踝骨的上面,贴住,四个手指并拢,在食指上面的横纹处就是三阴交穴,出现酸疼的症状时,说明出现了一些妇科疾病。

刺激方法:用一根筷子的一头按循按压,伴随一定力量,从下往上按压。

可以每天进行按压,或者在月经之前进行按压,可以缓解月经之前的不适感。

太溪穴位置:位于小腿的内侧,内踝骨的高点向后向跟腱的地方,刺激该穴具有强腰补肾壮阳的效果。

复溜穴位置:太溪穴的往上两寸的地方刺激该穴也有补肾滋阴强腰壮阳的效果太冲穴位置:位于第一个脚趾,大脚趾和第二个脚趾之间,从脚趾到脚掌之间的连接处在往后推凹陷处。

生气、发怒症状的病人往往太冲穴出现异常。

通过对太冲穴的针灸、按摩等,确实可以疏解病人的情绪。

太冲穴在足部的反射区为胸部,按压同样可疏解心胸的不适感。

若按压太冲穴时有压痛感,那说明肯定有问题。

如果没有也不妨多按揉,因为有时麻木、气血不通等也可能导致没有压痛感。

用力应以适度微痛为宜,循序而进。

位置可以在太冲穴附近,有时也可能在肝经的其他有结节、压痛感的部位,比如说蠡沟穴。

切忌用力过大,否则会导致皮下淤血。

一般一个穴按四五分钟即可。

按压后可以喝少量的水,以助代谢。

公孙穴位置:公孙穴是联络脾经和胃穴的穴位,位于大脚骨后方凹陷处。

按压时疼痛的时候反映了人的脾胃功能,出现腹胀,或者表现为腹泻,泛酸的症状。

艾灸方法准备一根艾条,点燃艾条,一个手的大拇指按压住穴位的旁边,将艾条放置在皮肤上一厘米处,感觉到烫的时候放置在两厘米的地方,如此反复。

中青年时间为10分钟,老年人可延长至15分钟。

泡脚养生方法1、方法加酒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酒+茶叶/葛根可以除脚臭;泡脚15分钟后,取少许红花油搓揉脚背脚心至发热,可以缓解疲劳。

加柠檬泡脚预防感冒、顺气提神;软化角质层;消肿,走路比较多的人,可是试试这种方法。

用醋水泡脚用醋泡脚能杀灭脚上的细菌,还能有效的缓解脚气问题;这样泡脚可缓解疲劳;可以滋润皮肤,软化角质,增加皮肤弹性;能祛风除湿,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醋能够渗透足部表层皮肤,增强血液循环,对许多慢性病症有辅助作用。

脚部藏乾坤 按摩保健康

脚部藏乾坤 按摩保健康

祖国医学认为,脚是人体之根,所谓“根”就是人体经气的起源之处。

人有脚,就好像树有根,正所谓“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

人体有十二条经脉.其中6条分布在脚部,是足三阴经之始,又是足三阳经之终。

双脚分布有60多个穴位,直通五脏六腑,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若经常按摩刺激这些穴位,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调节内脏功能、疏通全身经络,达到祛病保健、延年益寿的目的。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个重要的脚部穴位。

涌泉穴涌泉穴是足部按摩的首选穴位。

肾藏精主骨,每天按摩涌泉穴,可补肾之经气,补精填髓。

推搓涌泉穴俗称“搓脚心”,是我国流传已久的自我养生保健按摩疗法。

俗话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据临床应用观察,如果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

本穴定位是蜷足时在足心前三分之一处的凹陷中取穴,一般此凹陷呈“人”字形。

按摩脚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选适当的位置坐好,将一条腿盘屈,脚心翻向上,放置在另一侧大腿上;两手心搓热,用手掌在脚掌上来回揉擦几十次或者上百次,直至脚心发热,再用同样的方法揉搓另一只脚心。

二是取仰卧位或侧卧位,用一只脚的足大趾内侧代替手掌去搓擦另一只脚的脚心,至脚心发热,再以同样的方法揉搓另一只脚的脚心。

内庭穴按摩内庭穴具有清胃泻火、理气止痛的功效,可以说是热证、上火的克星。

它在足背第二、三趾缝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平时可多用指端按压此穴,按压时,以一侧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压,以酸胀感为宣,每侧1分钟,共2分钟,每天坚持按摩,可以治疗如下病症:1.内科病症:胃肠实火便秘、呕吐,主要为神经性呕吐、三叉神经痛、中风后遗症,对促进瘫痪下肢功能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手术后消化功能不良患者,使胃排空缓慢得到明显改善。

2.外科病症:内收肌损伤、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急性乳腺炎、五官科病症(如:麦粒肿、磨牙症、咽炎)。

昆仑穴昆仑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之上,乃是太阳所行之经穴。

在足部外踝后方,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足部穴位众多,通过按压可强身健体,医生教你常规按压法

足部穴位众多,通过按压可强身健体,医生教你常规按压法

足部穴位众多,通过按压可强身健体,医生教你常规按压法如果说人体哪里的穴位数量最多,那无疑就是足部。

足部的穴位跟身体许多器官相连接,如果器官有问题,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按压足部来缓解。

今天就让我教你几种按压足部的方法,舒筋活络,强身健体,效果非常不错!足部经穴针灸足部有十二经脉中的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是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循行。

足三阴经起于足,足三阳经止于足。

足阳明胃经止于足第二趾的外侧端其支脉进入足大拇趾和第三趾;足太阳膀胱经通过足外侧赤白肉际,止于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足少阳胆经行于足背外侧止于足第四趾外侧端,其支脉斜入足大拇趾: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拇趾的内侧: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拇趾的外侧: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底部,并沿足内侧赤白肉际、足背向上行。

《素问厥论篇》说:“阳气起于足五指(趾)之气起于足五指(趾)之里。

”精辟地阐明了足与人体周身阴阳经络的密切联系。

足也是足三阴、足三阳经脉的根部、本部所在部位其经脉的五输穴、原穴、八脉交会穴多分布于足,这些腧穴都可通过针灸、按摩、艾灸等方法分别用于治疗头。

面、五官、脏腑、躯干的病证,或对全身的某些机能状态起到调整作用,井可收到颇为显著的治疗效果第二节足部经穴一、足阳明胃经的足部腧穴。

解溪定位: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主治:头痛,眩晕肾炎,肠炎,腹胀便秘,癫痢,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疾病,足下垂,下肢乏力。

针灸法:直刺0 4~0 6寸,灸3~5壮。

2 冲阳定位:在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主治:头痛,面瘫,牙痛,足背痛,癫痼,疟疾,精神病,热病,胃痛腹胀,食欲不振。

针灸法:直刺0 2~0 3寸图2足阳明胃经的足部脑穴灸3壮 3 陷谷定位:在足背,当第2 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主治:面浮肿,目赤肿痛,结膜炎水肿,腹鸣腹痛,足背肿痛,得病。

针灸法:直刺0 3~0 5寸灸3~5壮。

按摩脚部这5处 祛病强身保健康

按摩脚部这5处 祛病强身保健康

按摩脚部这5处祛病强身保健康按摩脚部这5处祛病强身保健康民间有句俗语,叫做“人老脚先老”。

脚位于人体位置的最低处,承载着全身的重量,步履轻快,精神充沛,是人体气足神旺的表现,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精神百倍的感觉。

而当人感到精神疲惫的时候,往往最先感到腿脚发沉无力。

可见脚的健康状况关系到整个人体的健康状况。

脚部保健则是养生延缓衰老的好方法。

按摩涌泉穴搓揉涌泉穴是足部保健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按摩养生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足心。

人之先天根于肾,涌泉为肾经起始穴位,如泉水之涌出,为精气之所发。

因此涌泉具有滋肾水、降虚火,镇静安神、健脾和胃、益肾利尿、舒肝明目、健足之功效。

指擦涌泉:以左手拇指螺纹面,紧贴右足涌泉穴皮肤,稍用力下压,持续作往返摩擦,以右手擦左足涌泉穴,每天睡前、醒后各一次,可反复摩擦30~50次,以足心感到发热为度。

此法用力专于涌泉穴,刺激量比较大,舒肝降压、益肾利尿作用显著。

按摩脚趾,使全身经气顺利运行足趾部是足三阴经与足三阳经经气交接的地方,按照全息理论,五足趾反应人的大脑及面部窍穴。

用右手拇指、食指捏住左脚大趾,各个方向揉捏之后,轻轻拽拉。

其余四趾同法。

然后用左手揉捏右脚趾。

足趾距离心脏最远,末梢循环差,揉捏脚趾有助于促进脚部血液循环,有助于全身经气的顺接运行,保证经气运行通常。

另外还有健脑益智,宣通鼻窍,聪耳明目的功效。

可防治头痛、感冒等病症。

旋转脚踝,使气血通行转脚踝可以是站位或坐位。

站立时,重心移向左脚,右脚尖点地,意足尖为支点旋转脚踝。

左脚亦然。

如坐位时,将左脚放于右腿上,左手轻扶左脚踝,右手握左脚五趾活动脚踝。

然后左手活动右脚踝。

无扭伤时,转动脚踝,舒活筋脉,增加脚部活动的灵活性,预防扭伤。

已扭伤,视情况轻轻帮助活动踝部,使气血通行,帮助恢复。

足跟搓足心,滋肾安神侧卧或坐位,用左足跟搓右脚心,然后用右脚跟搓左脚心,以脚心发热为度。

本方法方便简单,用脚跟搓脚心同样可以起到滋肾降压、安神之功效,同时还可以锻炼腿部力量,可谓一举两得。

美容美体专业手法缓解脚部疲劳的按摩方法

美容美体专业手法缓解脚部疲劳的按摩方法

美容美体专业手法缓解脚部疲劳的按摩方法脚部是我们身体日常承受压力最大的部位之一,长时间的站立、走路或者运动会导致脚部疲劳和不适感。

为了缓解脚部疲劳,提升身心健康,按摩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选择。

本文将介绍一些专业的按摩手法,帮助舒缓脚部疲劳,美容美体。

1. 按压穴位按摩脚部的穴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来缓解脚部疲劳。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穴位和按压手法。

1.1 足三里穴(ST36)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侧,当脚背朝上时,在小腿骨突的外侧有一个明显凹陷处。

用指尖轻压足三里穴可以缓解疲劳和增加体力。

按压穴位时,可以轻轻旋转或用力点压,每个穴位按摩约1-2分钟。

1.2 太冲穴(KD1)太冲穴位于足底部,当你抬起脚时,在足底的最深处有一个位置突起的点。

按摩太冲穴可以舒缓脚部疲劳和压力,促进血液循环。

按压时,可以用拇指轻轻按压,做小的旋转或左右按摩。

1.3 阳陵泉穴(GB34)阳陵泉穴位于小腿胫骨头的外下部,当你坐下时,这个穴位在小腿外侧。

按摩阳陵泉穴可以缓解脚踝疼痛和脚部疲劳。

用拇指和食指夹紧小腿进行按压,每个穴位按摩时间为1-2分钟。

2. 滚动按摩滚动按摩是在脚底滚动按摩器或球来放松脚部肌肉的一种方法。

以下是一些可以使用的工具和按摩方式。

2.1 滚动按摩器滚动按摩器是一种掌握在手中,具有滚轮或滚珠的按摩工具。

将按摩器放置在地板上,用力将脚底在上面来回滚动。

这种按摩方式可以刺激足底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放松。

2.2 网球按摩用网球进行按摩也是一种简便且有效的方法。

将网球放在地板上,用脚掌压在上面,来回滚动网球。

这种方式类似于滚动按摩器,可以达到相似的效果。

通过按压和滚动刺激足底穴位,可以缓解脚部疲劳。

3. 热敷按摩热敷按摩是一种结合热敷和按摩的方法,可以放松脚部肌肉,缓解疲劳。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热敷按摩方式。

3.1 热水泡脚将一盆温水准备好,水温以能够忍受为宜。

加入适量盐或泡脚草粉,然后将双脚放入水中浸泡。

用手轻轻按摩脚底和踝关节,使温水能够充分渗透到脚部。

多揉5大黄金穴停下衰老的钟

多揉5大黄金穴停下衰老的钟

多揉5大黄金穴停下衰老的钟
人体是这世界上最杰出的艺术品,按黄金分割点来找,有5大黄金穴。

中医专家指出,常按摩黄金穴可抗衰老。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抗衰老的5大黄穴都有哪些。

★多揉人体5大黄金穴养生抗衰老
1.百会穴——头顶至后脑的0.618处是百会穴,在头顶正中心。

2.涌泉穴——脚后跟到脚趾的0.618处是涌泉穴,在脚心。

3.关元穴——脚底到头顶的0.618处为关元穴,在肚脐下四横指处。

4.印堂穴——从下巴算起,位于头部0.618处为印堂穴,在两眉连线的中点
5.膻中穴——在人体的中间部分,躯干0.618处为膻中穴,在两乳头连线中间。

6种足部按摩调理全身

6种足部按摩调理全身

健康关键,就在双足6种足部按摩调理全身双足上的穴位有66个,约占全身穴位的1/10。

刺激这些穴位,可以促进全身的经络和血脉畅通,从而激发细胞活力,提高人体原本具有的自愈力及免疫力,来增进内脏功能,使身体更加强健。

你们可以把按摩当作一种亲密方式,每晚互相按摩,不要急于看成效,这种全身调理要在两周以上才会有所改善。

No.1调理:胃经可以改善:面部黄褐斑或面色发锈枯黄脸上容易长斑的地方是胃经的分布区域。

如果胃经的气血充盛,循环正常,经脉内的循环气血会随时带走各种代谢后的垃圾,不易长斑;如果胃经气血虚少,不能充足地在胃经里运行,而面部又处于相对气血不足的高处,就容易长斑了。

足部是胃经的终止处,离身体躯干距离最远,如果稍有壅阻,就会减速胃经气血的运行,增加垃圾在静脉内的停留,而导致长斑,尤其年轻人明显。

还可以减少:反复长痘胃经在面部分布很广,当胃经里的气血过多或是由于吃辣、吃油炸或在“上火”状态,就会因内火过盛出现“火毒”钻出体外,痘痘由此产生。

而从足部调理,正好可以使用“釜底抽薪”的方法——锅中沸腾的水泡相当于痘痘,锅底的火相当于足部,如果打算制止锅中的水继续沸腾,最好的办法就是“撤火”。

自我调理一穴通1足三里穴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方法:大拇指用中等力度按压,并顺时针揉动该穴位,以感觉酸胀为佳。

2内庭穴位置: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

方法:这个位置比较狭小,不适合用整个指头揉,要用指甲尖去按压,在能够忍受的酸胀前提下,按压3分钟左右。

足浴配方DIY1 减少黄褐斑配方:生黄芪 30g、当归、炒白术、桂枝各15g、红花10g加水煎煮30分钟这几味中药以补养气血为主,还加了一点温阳活血的药物,可以推动充足的气血在胃经中运行,从而减少黄褐斑。

2 减少长痘配方:黄连、栀子各10g,怀牛膝、玄参各15g,肉桂3g,生地30g加水煎煮30分钟这几味中药以清热凉血解毒为主,并加上少量的疏导火气消散的药品,可以改善长痘的状况。

足部按摩的技巧

足部按摩的技巧

足部按摩的技巧足部按摩是一种非常有益的自我保健和健康促进方法。

通过按摩足部,可以刺激和调理穴位,促进微循环,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和压力。

对于长期站立、走动或经常穿高跟鞋的人来说,足部按摩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缓解腿部疲劳和酸痛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足部按摩技巧,供大家参考和使用。

一、定向按摩法定向按摩法是指按摩指定的穴位或部位,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对于腿部疲劳和走路后脚底痛的人,建议按摩以下三个穴位:1.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肚内侧,上膝1横指处。

通过按摩足三里穴可以缓解腿部疲劳,增强身体免疫力。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按摩穴位,每天3次,每次15分钟。

2. 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前区,当第一跖骨和第二跖骨之间凹陷处。

通过按摩涌泉穴可以缓解脚底疲劳和酸痛。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压穴位,每天3次,每次15分钟。

3. 阳陵泉穴:阳陵泉穴位于脚背外侧,当第五跖骨根部凹陷处。

通过按摩阳陵泉穴可以缓解脚踝酸痛和肌肉僵硬。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摩穴位,每天3次,每次15分钟。

二、揉捏按摩法揉捏按摩法是指用手掌或手指对足部进行揉捏按摩,既可以刺激足部穴位,又可以舒缓肌肉疲劳。

建议按摩以下两个部位:1. 足底:足底是足部最敏感的部位之一,也是最容易疲劳和酸痛的部位。

通过揉捏按摩足底,可以缓解脚底酸痛和舒缓肌肉。

按摩方法:用手掌或手指揉捏足底,从脚跟向脚趾按摩,以强度适中,不要过度用力。

每天3次,每次10分钟。

2. 脚踝:脚踝是人体承受重力的部位之一,也是容易疲劳和肌肉僵硬的部位。

通过揉捏按摩脚踝,可以放松脚踝周围的肌肉,缓解脚踝疲劳和酸痛。

按摩方法: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脚踝周围的肌肉,从内向外、从下向上进行按摩,以强度适中,不要过度用力。

每天3次,每次10分钟。

三、拇指按摩法拇指按摩法是指用拇指对足部的穴位和部位进行点按和揉捏,以刺激足部穴位,调理气血,缓解疲劳和压力。

建议按摩以下两个穴位:1. 内关穴:内关穴位于距脚踝骨茎突上方3横指处。

人老足先老,防衰重足疗

人老足先老,防衰重足疗
— —
— —
行。
— —
多走石子路
梳脚法
≤≥ 誊
足部是“ 以下治上 ” 的重
通 过走石子路 ,可达 ! i 激 Ii Ii 足底 穴位而健 肾的 目的。
— —
就是用梳子对 足背及足底进 囊i雾 警 鬈
要部位
行自 下而上地梳,可以起到促进 簿
中医理论 治疗 有 上病 下 治 、 下病 上取 的方 法 , 以足部 又可 所
多赤足走 气血流通的作用。晚上洗脚后自 蓦墓 赤 足走路 ,可 以接地气 而达 己按摩肾经在足部的穴位。 簧 嚣黪
编辑 / 张玉春
1 5
以治头 痛 、 血 压 等 病 , 用 吴 到养阴 的作用 ,尤其 对于 肾阴虚 高 如
鲜 榨 果 汁 虽说 保 持 了果 蔬 中 的 营 养 成 分 ,但 损 失 了 大 量 体 必 需 的纤 维 素。 与榨 汁相 比 , 咬食 水 果 更 有 利 健 康 , 有 利 还 容 。 多咬 食 能 够 帮 助 牙 齿 发 育 。
自己用手叩击足部 , 以振 0 可 0克 防风 1 、 灵仙 l 0克 威 0克 、 奋 足 部 气血 流通 ,促 进 气 血 运 0 可 以反 映于这些 投射 区,同样通 1 、
如果足跟 痛 ,可以用透骨 草
过对这些反 映区的治疗 ,对治疗 艾叶 1 0克煮水 泡脚 。 内脏疾病有一定效果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科 学辱 生
薯 |
爻 | 场

足, 人体的第二 肾脏
— —
茱萸 3 0克 研末 配调 ,敷 于 足底 涌泉 穴 可 降 血 压 , 叫做 “ 底 这 釜
怎样健足 养肾?
— —
足少阴肾经发源于足

脚上有五大“强生穴”,经常按一按,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脚上有五大“强生穴”,经常按一按,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脚上有五大“强生穴”,经常按一按,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现代人光是为了活着就花光了所有力气。

劳累一天之后,回到家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好好睡一觉。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恢复能力大不如从前,曾经不管多累,睡一觉就好了,现在一觉醒来依旧疲惫不堪。

想想说的是不是你?工作上的压力要学会自己调节,今天养生君就和大家讲讲,如何靠按摩的手法,快速缓解疲劳,恢复精力。

这个秘诀就在我们的脚上。

中医学认为,“寒从足下生”。

人体的双足最接地气,自然界的风寒湿痹之气最易经从双足侵犯人体,故有“人老脚先衰”的说法。

我们身体的12条经络中有6条在足部行走,分别以足三阳和足三阴命名。

脚板“方寸之地”,犹如人体的反射区,“藏”着不少知名的强壮保健穴位,经常刺激这些穴位可行气活血、驱寒逐湿、改善脚部健康状况,进而通过“内联脏腑,外接四肢百骸”的经络作用起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常按这5个穴位,强身健体,延年益寿1、涌泉穴——滋阴降火,增强体质《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肾精充足则耳聪目明、精神饱满、腰膝壮实、行走有力,寒湿之气欲入无门。

将脚趾向内弯曲,最中心凹陷的就是涌泉穴。

按摩涌泉穴可以滋阴降火,保持精力充沛,缓解肾阳虚的症状。

睡前用手掌按摩该穴3分钟,可使老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也会增强。

2、内庭穴——去胃火,防便秘适当的按摩内庭穴具有祛胃火的功效,胃火会引起患者牙齿疼痛、鼻子出血、咽喉肿痛、便秘等,可以通过按摩穴位的方式来缓解,尽量使用指尖来进行按压,局部有酸胀感为止,每侧按摩一分钟。

3、隐白穴——健脾祛湿隐白穴位于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0.1寸。

隐白穴足太阴脾经的井穴,脾主运化水湿,若脾阳不振,运化失职,则水湿内停。

而隐白穴具有振奋脾阳,行气化湿的功效,其功效堪称穴位中的中药干姜。

此外,脾主统血,月经过多也可按隐白穴。

可用拇指指腹揉按或持艾条悬灸。

坚持每天按摩五大部位 健康长寿

坚持每天按摩五大部位 健康长寿

坚持每天按摩五大部位健康长寿1、脚底人的脚底有70多个穴位,6条经络起止于脚上。

科学家认为,人的脚底有成千上万个末梢神经,与大脑和心脏密切联系,与人体各部脏器密切联系,所以将脚称为人的“第二心脏”,可见脚保健的重要性。

经常弯弯脚趾、散步、踩鹅卵石、温水泡脚等,都有促进脚部血液流畅。

把远端血推向心脏和全身,调节阴阳平衡,防治疾病,健身益寿。

一台足浴盆就能轻松解决坚持脚底按摩的难题,不仅结合了按摩和温水泡脚的功能,还能通过臭氧杀菌,只要舒舒服服躺在座椅上,它就能为您做全套的脚底按摩。

2、腋窝刺激腋窝可促进血液循环。

腋窝是血管、淋巴、神经最多、最丰富的地方。

它的健身奥秘之处,在于受刺激后会使人大笑;笑时使各器官都能得到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并使各器官充分得到养分和氧气的交换,使大脑、心脏以及肺都受益匪浅。

故专家们称之为“腋窝运动”。

3、前胸摩擦前胸可增强身体免疫力。

科学家发现,前胸的胸腺是主宰人体整个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胸腺分泌出来的免疫活性肢物质,能监视体内变异细胞,并毫不留情地将其消灭;同时又有抗感染的功能和抗病能力;对延缓衰老也有一定的作用。

每天坚持用手掌上下摩擦前胸,穴上至须部下至心窝部穴位100至200次,可激活胸腺,起到防病健身,祛病延年的作用。

4、脊柱脊柱可滋养全身器官。

脊柱是养生学家极为关注的区域,它是人体两条最大的经脉中督脉的行经之地。

脊柱两侧的经络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极为密切。

经常按摩脊柱,则可激发经络的疏通,使气血运行、血脉流畅,滋养全身器官而健身。

5、肚脐肚脐常被养生学家营为保健“要塞”。

肚脐为神团穴,中医常用药物贴敷肚脐,治疗心绞痛、消化不良等病。

经常按摩肚脐有预防和治疗中风的作用,能玄病健身、益寿延年。

由此看来,常按以上部位,能有效的帮你延长寿命,更能养生防疾病。

你想长命百岁吗?快按摩五大部位吧。

但是要切记一点,就是坚持按摩这五大部位。

如果您也是一个像小编这样的“懒人”,不妨为自己购置一个按摩枕,不仅能按摩身体的各个部位,还方便携带,车载、办公室、家用、旅行……随时随地享受真人般的按摩体验,可不要错过哦!本文来源于:/news/201210/376.html同创源科技转自请保存原文地址,谢谢配合。

脚部四个运动方法,在家也能做,身体更健康

脚部四个运动方法,在家也能做,身体更健康

脚部四个运动方法,在家也能做,身体更健康人老脚先衰,通过对人体足部穴位的了解,可以发现人体的器官都可以在脚部找到对应的反射区,并可以通过,相对应的反射区的按摩,来减轻对应器官的病痛!“上病取下,百病治足。

”这是中医早就有的说法,脚部是人体的第二心脏。

一个人的步调如果轻盈,这反应这个人精神很好,如果步调沉重,这反应身体疲惫不堪。

一些生活中的小毛病,可以从脚部来调节,今天为大家介绍“毛病”与对应脚部位置的按摩,包括了咳嗽、眼干、降压、抗衰老、脾胃问题,大家照着做,什么病都不怕,小病大病全都不沾边。

一、抬脚跟补肾气腰腿酸软、失眠多梦、神经衰弱这些基本都是人到中年后的常见情况,这既是大脑衰老的一种表现,也是肾气衰微所导致的,,肾经起源于足部,脚心有个很重要的穴位叫涌泉穴,属于肾经,气血从这个穴位像泉水一样汩汩地涌出来,然后沿着经络滋养全身。

抬抬脚跟不但能按摩到这个穴位,还能拉伸脚底的肾经,起到刺激肾经的效果,下午五点左右肾经气血最旺,这个时间抬脚跟效果更好。

这个动作还会激发腿上的所有经络,腿部肌肉一松一紧,可以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环,减轻心脏的负担,迅速恢复元气,使头脑清醒,精神百倍地工作和生活。

二、转脚腕降血压经常转动脚腕,可以对高血压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同时可以减缓衰老速度,灵活骨关节。

昆仑、申脉、金门、丘虚、解溪、中封、商丘、太溪等穴位,都在脚踝周围,在转动脚踝时,可以刺激这些穴位,起到保健作用。

如昆仑穴,位于脚踝外侧,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

此穴是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刺激它可以治疗头痛、腰痛、高血压、怕冷症等。

而商丘穴位于人体的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刺激它可以治疗腹胀、便秘、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等。

经常转动脚腕子,有助于抗衰老、降血压。

每天早晚各做1次,一般每次左右各转100下。

三、踮脚走防静脉曲张踮脚运动会让小腿后侧收缩,锻炼小腿肌肉和脚踝,防止静脉曲张,促进血液的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预防中风,,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

人体5大黄金穴,抗衰老效果绝对排第一

人体5大黄金穴,抗衰老效果绝对排第一

人体5大黄金穴,抗衰老效果绝对排第一人体是这世界上最杰出的艺术品,按黄金分割点来找,有5大黄金穴。

中医专家指出,常按摩这五个穴位可以抗衰老。

1.百会穴——头顶至后脑的0.618处是百会穴,在头顶正中心。

叩击法:用右空心掌轻轻叩击百会穴,每次10下,可以保持心情舒畅,解除烦恼。

2.涌泉穴——脚后跟到脚趾的0.618处是涌泉穴,在脚心。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方面有重要作用。

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也会增强。

方法:取自然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用自己双脚作相互交替的对搓动作,可也用脚心蹬搓床头或其他器械。

3.关元穴——脚底到头顶的0.618处为关元穴,在肚脐下四横指处。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

中医认为,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

按揉关元穴,可以调节内分泌。

改善长斑、长痘痘的状况。

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受寒引发的痛经,热敷此穴也有很好的效果。

4.印堂穴——从下巴算起,位于头部0.618处为印堂穴,在两眉连线的中点。

印堂穴是经外奇穴之一,中医认可的主要功用是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揪印堂穴可以有效缓解鼻部干燥,使鼻腔内的黏液分泌增加,保持鼻腔的湿润,还可预防鼻出血、鼻炎以及感冒等疾病。

方法:用屈曲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揪印堂穴,并作轻柔和缓的揉动,以局部感觉发麻、发胀为宜。

一般揪揉2分钟。

5.膻中穴——在人体的中间部分,躯干0.618处为膻中穴,在两乳头连线中间。

抗衰老的食物1.大豆大豆被称为“田里的肉类”,含有丰富的植物性蛋白质和必须胺基酸。

大豆是一种高蛋白质、低热量的理想健康食品,在国际间受到相当的瞩目。

含有维生素B群和E、K,可以加速糖分代谢,净化血液。

含有丰富的钙质和食物纤维,所以也具有利尿作用和排除胆固醇的作用。

按摩脚底十穴位 强健身体延缓衰老

按摩脚底十穴位 强健身体延缓衰老

按摩脚底十穴位强健身体延缓衰老双脚是我们行走的重要器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双脚也是一个重要的器官,被誉为第二心脏,脚底有很多的反射区,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护双脚的健康。

脚底有很多的穴位,如果经常按摩脚底,那么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功效,可以强健身体,延缓衰老。

1、太溪穴:补养肾脏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太溪穴是肾经上的原穴,原穴是指源头,生命的原动力。

每天只要坚持揉按刺激太溪穴,就能够调动起生命的原动力,气血才会上达于面,下行于足。

揉按太溪穴最佳时间是在每晚上9点,一次按30下。

在按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势。

用手指按揉,按揉时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觉,每天坚持按太溪穴能够防治因冬季气候所引起的常见病症。

2、照海穴:缓解咽喉干燥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照,意为照射,海,象征大水,“照海”顾名思义,指肾经的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具有吸热的作用,按压此穴能缓解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由于阴虚火旺引起的症状。

按压时,感到酸、麻、胀就可以了;按压时间不宜太长,5~10分钟即可。

3、内庭穴:祛胃火在第二趾与第三趾的分叉处,对手脚发冷,体虚多汗,脸部神经比如牙疼有显着缓解效果。

内庭穴最显着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祛胃火,可以说是胃火的克星。

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按摩内庭穴。

按摩内庭穴祛热、祛胃火效果非常好。

平时也可多用指端按压此穴,按压时,以一侧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压,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每天坚持按摩。

4、涌泉穴:滋阴降火脚掌前部1/3处(不算脚趾)、脚缘两侧连线处就是此穴。

《黄帝内经》中提到“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就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这个穴位对于滋阴降火很有意义,可以缓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晕、焦躁等。

方法是将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较强的力气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好。

5、丰隆穴:祛湿化痰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丰隆,象声,轰隆打雷。

每天按摩足部穴位

每天按摩足部穴位

每天按摩足部穴位足部是我们身体的重要部位之一,它与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相互关联,并反映出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

每天按摩足部穴位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还能改善睡眠和提升免疫力。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足部穴位和按摩方法,供大家参考。

1. 太冲穴(位于脚趾关节凹陷处)太冲穴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足部穴位,通过按摩太冲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和消除焦虑。

按摩方法如下:(1)用手指适度施加压力在太冲穴上,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进行按摩;(2)每次按摩5-10分钟,可以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

2. 内关穴(位于脚掌中心)内关穴是另一个常用的足部穴位,按摩内关穴可以舒缓身体压力,促进睡眠。

按摩方法如下:(1)用大拇指适度施加压力在内关穴上,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进行按摩;(2)每次按摩约5分钟,可以在睡前进行。

3. 涌泉穴(位于脚心前凹陷处)涌泉穴是一个重要的足部穴位,通过按摩涌泉穴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提升免疫力。

按摩方法如下:(1)用拇指适度施加压力在涌泉穴上,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进行按摩;(2)每次按摩约5分钟,可以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

4. 风池穴(位于第一、二脚趾之间)风池穴是一种常被用来缓解头痛和眼部疲劳的足部穴位。

按摩方法如下:(1)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脚趾之间的间隙,施加适度压力;(2)进行轻揉和旋转的按摩动作,每个穴位按摩约1分钟;(3)可以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

5.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脚背与小腿骨之间)足三里穴是一种常用来促进消化和改善肠胃问题的足部穴位。

按摩方法如下:(1)用拇指适度施加压力在足三里穴上,进行轻压和旋转的按摩动作;(2)每次按摩约5分钟,可以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

除了以上列举的足部穴位,还有许多其他穴位可以按摩,如太溪穴、足三阳经穴位等。

按摩足部穴位时可以在较为安静的环境下进行,配合舒缓的音乐也可增加放松效果。

每次按摩时间不宜过长,适度的按摩对于身体健康更为有益。

总之,每天按摩足部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改善睡眠和提升免疫力。

足底按摩穴位图解和按摩方法大全精华文档

足底按摩穴位图解和按摩方法大全精华文档

足底按摩穴位图解和按摩方法大全足底按摩中医理论记载,人有“四根”即耳根、鼻根、乳根和脚根,其中以脚根为四根之本。

人老脚先衰,木枯根先竭,可见脚对人体的重要性。

《黄帝内经》的《足心篇》更是简述了脚底按摩原理:人体器官脏腑各部位在脚底都有反射区,用按摩刺激反射区,通过血液循环、神经传导,能调节机能平衡,恢复器官功能,收到祛病健身之效。

脚底按摩确实好处多多,所谓足部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不但集中了人体各器官的神经反射区与穴位,它还是人体的阴晴表,能很准确地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

经常对脚底进行正确的按摩,有利于缓解疲劳,消除病痛。

其实,足底按摩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常走石子路,没看见一些公园、小区经常铺些鹅卵石的小径吗?这正是为喜欢散步的人准备的。

足底按摩对慢性病人的助益最大,例如糖尿病、肾病、心脏病、体质虚弱者等,进行脚底按摩后,均有显著疗效。

长期走石子路按摩脚底穴位是有益无害的,特别是老年人只要坚持定可延年益寿。

当然,如果晚上睡觉前配合热水泡脚二十分钟,然后用手按摩自己的足底效果更佳。

这样的按摩,可以用拇指的罗纹面、食指和中指的指间关节对反射区进行按柔点压,也可以使用一些光滑的塑料棒刺激反射区。

足底按摩一般以压痛反应比较强的部位为治疗重点,按照先主要区域再次要区域的顺序进行按摩。

推荐脚底按摩——自我保健好方法手法一(预备式):预备式,即是指脚底按摩前准备的基本手法,具有舒暖,暖身的作用。

程序如下:1、清洁法准备温水,先将脚底浸湿,并加以清洗。

其用意是重在脚底按摩进行时应有的卫生,温水则有能让血液循环的好处,小腿以下的浸泡效果更好。

2、热敷法:用毛巾热敷脚底,其用意在于促进血液循环以及舒缓紧张的脚部肌肉。

如无浸泡设备,热敷也可以作为清洁用途。

3、轻檫法:手指轻轻地擦,适用于脚的部位。

可扩张脚底表皮微血管,加速血液与淋巴循环,放松精神;向心脏轻擦,有助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减轻心脏负担。

4、揉捏法:揉捏法的揉,以拇指指腹在肌肉或皮肤表面做单项旋转式的运动摩擦;捏为拇指于食指所构成一个捏的动作。

足部经络穴位(足部保健)

足部经络穴位(足部保健)

足部经络穴位(足部保健)自古以来,人们对脚就相当重视,并做了深入的探讨。

俗话:“树枯根先竭,人老足先衰”中医根气学说认为:“人有四根,鼻为苗窍之根,乳为宗气之根,耳为神机之根,脚为根中之根”耳乳鼻无非是人体精气的三个集合点,而脚才是人体元精元气总的集合点,被称之为根中之根,可见脚在人体的重要性。

人体十二条经络,有六条到达足部,几千年前的中医典籍中就已把经络的走行衔接及与手足的密切关系论述得相当清楚,认为手足是人体阴阳气血经脉会合联络的部位。

《素问》中则说人体阴阳二气起于足五趾之表里而足部的经络与手部的经络在人体躯干部相联拉,加强了手足与身体其他部位的联系,根据中医整体理论,脏腑功能的病理变化,通过经络反映于足,在足部进行按摩刺激,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脏腑功能,调和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祛疾保健的效果。

足部六条经络分为三阴三阳,分别是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而脾与胃经,肾与膀胱,肝与胆经分别互为表理,在生理功能上联系紧密,病理上也可互相影响,治疗上亦可互相治疗。

一、足太阴脾经:起姆指内侧(隐白)沿赤白肉际过内踝前,沿小腿内侧,胫骨后缘中间上行,在内踝高点上8寸交厥阴肝经,再沿大腿内侧前缘上行入腹,出体表后挟脐4寸上行止于腋下脾大包(第六肋间隙)1、隐白穴(井木穴):大趾甲根内侧角(同鼻反射区)本穴最善于止血、子宫出血、月经过多、出鼻血皆可选用,另可治消化不良,腹胀腹泄及鼻炎。

2、大都(荥火穴xing):大趾跖趾关节前赤白肉际凹陷处(同甲状旁腺)本穴为脾经母穴,因火能生土而脾属士,所以称为母穴,善治脾虚大便无力,心中有火不思食,以及缺钙引起的腰痛及腿抽筋等。

3、太白(俞土穴):第一跖骨小头后赤白肉际(同胃反射区)本穴是脾经原穴,为健脾之要穴,可补后天之本,增强体质,能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虚,又治因脾虚引起的腹胀,消化不良,同时本穴还具备双向调整作用,按揉本穴既能止泻又可通便,而且可调节血糖指数的升降。

足部保健按摩方法与功效

足部保健按摩方法与功效

足部保健按摩方法与功效足部聚集着大量的穴位,刺激脚部的穴位可促进体内代谢物的排泄和血液循环。

医学典籍记载“人之脚,如树之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

足部反射区健康,是我们祖先的宝贵遗产,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良医神术。

不需要任何药物器械,只要运用按摩手法刺激这些反射区,调节人体各部分的机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自我保健之功效。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紧张的工作,容易引起诸多不适,如:失眠、消化不良、便秘、神经性头疼、脱发、疲劳等。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紧张的工作,容易引起诸多不适,如:失眠、消化不良、便秘、神经性头疼、脱发、疲劳等。

现在不需要任何药物器械,只要运用按摩手法刺激这些反射区,调节人体各部分的机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自我保健之功效。

少女痛经中药泡脚少女痛经中药泡脚:蒲黄20克,五灵脂20克,香附20克,延胡索20克,当归2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没药10克。

上药加水2500毫升,煮沸15分钟后离火,先以药液蒸气熏双脚,待温度适宜后将双脚浸泡于药液中。

每次浸泡15-20分钟,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每剂药重复使用两天。

于经前3天左右开始用药,连用3-5剂,连续用3个月经周期。

工作一天按摩脚步来放松(1)锻炼裸足行走,试着在不同的地面上走,以刺激足底穴位。

用足尖和脚掌交替行走,晚间练习要多试着踮起脚尖。

(2)滚踩一只刺面的橡胶球,让它轻轻在脚下滚动,然后换另一只脚。

这种按摩可以赶走一天中累积下来的疲(3)每天泡脚。

用全脂奶稀释3滴茶树油和薰衣草、洋甘菊精油,泡脚5分钟。

防止脚凉菜谱三款1.姜丝爆羊肉 羊肉切薄片。

生姜切细丝。

锅内加油少许,起旺火,待油冒清烟时,入花椒、八角,炸出 香味,入姜丝略炒,加入羊肉片翻炒,加入盐、味精,出锅时淋麻油即可。

2.大枣枸杞羊肉汤 羊肉切八分大块,在开水锅中氽出血水备用。

大枣和枸杞洗净备用。

锅内加水,放入羊肉,葱姜大料同煮。

煮半熟时,加入大枣、枸杞和盐,再煮,煮熟即可。

足底按摩治病强身妙法

足底按摩治病强身妙法

足底按摩治病强身妙法医学典籍上记载:“人之有脚,犹如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

”人的足部有60多个穴位及反射区,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所以,脚的运动和按摩对人的健康长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俗话说:“健康是走出来的。

”通过走路,使脚得以活动和受到锻炼。

但走的姿势要端正,行走时注意用脚的大拇指、脚后跟的内侧力着地,这既可以避免左右晃动,使躯体平衡,又能对舒经活络、防治静脉曲张、小腿抽筋有一定作用。

老年人容易驼背,如果行走的时候,抬头、挺胸、收腹,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尽量把两腿之间距离缩小这样不仅使自己显得更精神,而且还能起到足部按摩效果。

在众多体育竞赛项目中,就有不少赤足的运动,如:游泳、跳水、摔跤、柔道……这些运动能使脚部按摩效果更佳。

运动医学专家惊奇地发现,非洲土著人经常赤足,足部肌肉及韧带结构坚强有力,足底皮肤粗糙耐磨,足弓发育良好且富有弹性。

人们在走、跑、跳时,由于足部神经末稍对地面微小凹凸不平都能及时感知,及时反馈到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及时调整身体各种器官,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

足底按摩又称足部反射推拿法,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尤其对于各种功能性疾病疗效显著,如:神经系统的头痛、失眠;内分泌系统的更年期综合征、肥胖;消化系统的便秘、腹泻以及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前列腺肥大、遗尿、关节炎、月经不调、痛经、性功能不全等。

但是,足反射推拿疗法并非人人适合,其禁忌有:各种传染病、皮肤病;各种严重出血患者;妇女妊娠期;急性心肌梗塞、心衰、肾衰等;特别病症须经医师诊断后方可施行。

据了解,足疗最适宜在入睡前1~2 小时之内施行,效果最佳。

1.足底按摩巧治颈椎病颈椎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伏案工作者健康的疾病,它的表现多种多样。

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头晕、恶心甚至视物模糊,吞咽模糊。

足底集合了身体的全部器官的反射区,通过治疗足底反射区即可产生令人惊奇的疗效。

颈椎在足部的反射区是:双足拇趾趾腹根部横纹处,双足外侧第五趾骨中部(足外侧最突出点中部),颈部肌肉反射区是:双足底肢趾后方的2cm 宽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老脚先衰按摩脚部5大保健穴来强身健体
中医学认为,“寒从足下生”。

人体的双足最接地气,自然界的风寒湿痹之气最易经从双足侵犯人体,故有“人老脚先衰”的说法。

我们身体的12条经络中有6条在足部行走,分别以足三阳和足三阴命名。

脚板“方寸之地”,犹如人体的反射区,“藏”着不少知名的强壮保健穴位,经常刺激这些穴位可行气活血、驱寒逐湿、改善脚部健康状况,进而通过“内联脏腑,外接四肢百骸”的经络作用起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日常生活中,不妨每天在脚上按摩5大保健穴来强身健体。

下面了解一下吧!
1、涌泉穴:人体第二长寿穴。

涌泉穴位于脚掌前部1/3处,脚缘两侧连线处。

养生界素有“三里(第一长寿穴)涌泉穴,长寿妙中诀。

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说法。

作为人体最低的穴位,肾经之气如泉水自涌泉穴涌出,而肾气是人体先天之本,藏精主骨,肾精充足则耳聪目明、精神饱满、腰膝壮实、行走有
力,寒湿之气欲入无门。

睡前可以手心搓对侧涌泉穴,使其微微发热为度。

2、隐白穴:穴位中的“干姜”。

隐白穴位于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0、1寸。

隐白穴足太阴脾经的井穴,脾主运化水湿,若脾阳不振,运化失职,则水湿内停。

而隐白穴具有振奋脾阳,行气化湿的功效,其功效堪称穴位中的中药干姜。

此外,脾主统血,月经过多也可按隐白穴。

可用拇指指腹揉按或持艾条悬灸。

3、至阴穴:温经散寒的效验穴。

至阴穴位于足小趾外侧趾甲旁0、1寸。

它是人体寒湿水汽到达并输注至体表的极寒之地,故名至阴。

平时艾灸此穴可温经散寒、鼓舞气血运行,把寒邪湿气排出体外,从而起到调和冲任、益肾养胎的功效。

4、太冲穴:自带的“消气”按钮。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该穴为肝经上的原穴和输穴,肝经上的水
湿之气由此上冲。

春季多郁,肝木郁结太过可克脾土,使脾运化水湿失职。

当春之季,肝主疏泄、喜条达,常按压太冲穴可疏肝解郁,平肝潜阳。

手法以逆经为泻,要消气宜向大脚趾方向推。

5、昆仑穴:肩颈腰痛的“克星”。

昆仑穴位于足外踝尖与跟腱连线点的凹陷处。

昆仑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要穴,意为该经经水上的“高原”,只要经水通达,气血通畅,便无疼痛。

春季多湿,痹阻经络,人们容易出现肩颈腰背等关节疼痛,按摩或艾灸该穴可健背强脊,化血为气,通经止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