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轨实验讲义

合集下载

气垫导轨实验讲义word资料7页

气垫导轨实验讲义word资料7页

实验三 气垫导轨上的实验在物理实验中,由于摩擦的存在,导致误差往往很大,甚至使某些实验无法进行。

若采用气垫导轨等装置,可使这一问题得以较好的解决,气垫技术还可以减少磨损、延长仪器寿命提高机械效率。

在机械、电子、运输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如气垫船、空气轴承,气垫输送线等。

使用气垫导轨做力学实验可以观察和研究在近似无阻力情况下物体的各种运动规律。

一、实验目的1.熟悉气垫导轨的构造和调整使用方法;2.掌握用光电计时装置测量速度、加速度; 3.验证动量守恒定律;4.深入了解完全弹性碰撞与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特点。

二、仪器与用具气垫导轨装置、数字毫秒计、砝码等 三、实验原理如图3-1所示,气垫导轨处于水平,在滑块的一端系一条细线,绕过气轨一端的滑轮后系一重物,由滑块、托盘和砝码构成的运动系统在重力作用下作直线加速运动。

图3-1 气垫导轨示意图1、速度、加速度的测量:在导轨上相距s 的两处放置二光电门,若测得此系统在重力mg 作用下,滑块通光电门时的速度分别为1v 、2v 则系统的加速度为sa 22122v v -=(3.1) 在滑块上放置一中间有方孔(或缺口)的挡光片,使方孔正好在光电管前通过,用数字毫秒计S 2档测出滑块和挡光片在光电门中通过时,二次挡光的时间间隔t ∆,则可得到该小间隔的平均速度tx∆∆,x ∆为挡光片二前沿间距离。

因x ∆较小,则可认为此平均速度为挡光片二前沿的中点通过光电门时,滑块M 的即时速度。

只要测出了挡光片通过二光电门的时间间隔1t ∆和2t ∆,则可得对应的速度为21,t xt x ∆∆=∆∆=21v v (3.2) 从(3.1)、(3.2)两式可解得运动系统的加速度为)11(221222t t s x a ∆-∆∆= (3.3)动量守恒定律指出,如果一力学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若系统上某一方向上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在该方向上的总动量将保持不变(即分动量守恒)。

实验二 气垫导轨上的实验上课讲义

实验二  气垫导轨上的实验上课讲义

实验二气垫导轨上的实验实验二 气垫导轨上的实验气垫导轨是为消除摩擦而设计的力学实验的装置,来自气源的气在开有密集小孔的导轨表面产生一层气垫。

物体运动在气垫上,避免物体与导轨的直接接触,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物体与导轨表面的摩擦。

利用气垫导轨可以进行许多力学实验,如测定速度、加速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研究简谐振动等。

【实验目的】1、利用碰撞特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学习使用气垫导轨和数字毫秒计。

【实验仪器】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由气源、气垫导轨、滑块(上面装有档光片)、光电计时系统(光电门、数字毫秒计)组成。

图1 气垫导轨实验示意图实验室用“吹尘器”作气源。

气垫导轨简称气轨,是一条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空芯轨道,轨道表面分布着许多小气孔。

气轨一头封闭,另一头装有进气嘴,气流从进气嘴流入,通过小气孔喷出,当滑块置于气垫之上时,滑块与轨道之间形成气垫,将滑块浮起,滑块的运动可视为是无摩擦的(气垫的两端装有缓冲弹簧,以免滑块冲出)。

整个导轨安置在矩形梁上,梁下有三个用来调节水平的底脚螺丝。

(3)滑块1m 、2m (1m ~22m )是实验中相互碰撞的两物体,1m 、2m 滑块的内表面可与气轨密切配合;上部装有“凹”字形的档光片,1m 一端装有缓冲弹簧,另一端粘有尼龙搭扣,2m 一端粘有尼龙搭扣,另一端为光滑端。

(4)光电计时测速系统由光电门、数字毫秒计(包括滑块上的档光片)组成。

光电门是计时系统的信号接收装置,主要由安装在支架上的小聚光灯和光敏管组成,也有使用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红外光敏三极管组成的光电门。

聚光灯和光敏管对置于轨道两侧,工作时聚光灯发光,光敏管接收光电信号。

利用光敏管所接收的光照变化来控制毫秒计的“计”和“停”,实现计时。

光电计时器在本实验的工作特点是:光敏管第一次被遮光,开始计时,第二次被遮光,计时停止,故计时器记录的是两次遮光的时间间隔。

固连于滑块上的挡光片的有效部分为“凹”字形铝片,当挡光片随同滑块通过光电门时,就使光敏管受到两次遮光,从而使计时器记下一段时间t 与此段图2 档光片运动示意图于是滑块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为tx=υ (1)x 不大,可将v 近似地视为瞬时速度。

气轨上的物理实验ppt课件

气轨上的物理实验ppt课件

存储式数字毫秒计与数字计时器
存储式数字毫秒计与存储式数字计时器具 有存储功能,可做计时、计数等使用。它 还可与J2125型气垫导轨配合使用,来测量 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并直接显示实验 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值。
二、实验目的
熟悉气轨的构造、性能,掌握气轨的调节 及操作方法。
学习在气轨上测定速度加速度。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掌握数字毫秒计,正确记录数据。
7.不做实验时,导轨上不准放滑行器和其它东西。
六、思考与讨论
1.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的依据是什么?必须保证 哪些实验条件?
2.如果没有天平,我们是否能用气轨与存储式数字毫 秒计来测出物体质量?简述其步骤。
3.如果滑块在运动中受到一定的阻力作用,那么实验 测得的加速度是否为滑块真实的加速度(在误差范围 内)?为什么?
(3)测量滑块运动的加速度
在实验中使用的毫秒计只能从0时刻开始计时,运动方程为:
vv0 at
s
v0t
1 2
at
2
v2 v02 2as
实验时,让滑块由导轨最高端(或某一固定位置)静
止自由下滑,即可测得不同位置S0 , S1,S2,.....处 各自相应的速度和加速度值,如图所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3) 重复(2)步,进行多次测量。
(4) 列表记录弹性碰撞前后的各个速度,计算碰撞前后的总动量。
(5)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B、在完全非弹性碰撞情形下
(1)在质量相等(即m1=m2 )的两个滑块上,分别装上完全 非弹性碰撞器(尼龙塔)。
(2)将滑块m2置于两个光电门之间,令其初速度等于零。将 滑块 m1放在气轨任一端,令其运动,经过第一个光电门记 录碰前速度为 v10。两滑块相碰后,两滑块 以相同的速度 v 向前运动,当m2经过第二个光电门时记录的速度就是两滑 块相撞后的速度v。

气轨上测量速度和加速度的的实验原理

气轨上测量速度和加速度的的实验原理

气轨上测量速度和加速度的的实验原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气轨上测量速度和加速度的实验原理1. 实验目的。

气轨

气轨

实验二用“气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及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目的1.熟悉气轨的调整及光电计时器的使用;2.掌握一种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及动量守恒定律的方法。

实验原理气轨是利用气垫原理进行力学实验的装置,如图1所示。

它的主体是一根平直、光滑的空心导轨,在导轨表面上均匀地打有许多规则排列的小气孔。

导轨上方放着作为实验研究对象的滑行物体——滑块,滑块下方的形状与导轨表面完全吻合。

当向导轨内腔注入压缩空气时,气流从导轨上的小孔中高速喷出,在滑块与导轨之间形成气膜将滑块浮起,使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避免了机械摩擦,而做近似于无摩擦的运动。

本实验采用光电计时器与气轨配套。

在导轨上装有光电门,滑块上装有挡光片,如图2所示。

当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由于挡光片的切光作用,计数器上将显示出滑块通过挡光片的计时宽度d所用的时间。

d图2 挡光片图1 气垫导轨装置滑块1.加速度测量:如果滑块在气轨上做匀加速运动,分别测出滑块通过相距为S 的两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t 1、t 2,则滑块通过两光电门的即时速度为: v d t 11=, v dt 22= ① 加速度为:a v v S=-22122 ②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指明,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外力成正比,与它自身的质量成反比,并且加速度方向与外力方向相同。

即: F a =m a F=m③ 为了验证这个定律,在调平的气轨上作如下安排:将砝码盘用细线跨过滑轮与滑块的一端相连,此时滑块将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作匀加速运动,如图3所示。

设滑块质量为M ,砝码盘及砝码质量为m ,如果忽略空气阻力,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a mM mg =+ 或者a mg M m=+1 ④ 如果保持M +m 不变,逐次改变砝码质量,测得相应加速度满足mg a ∝,或者改变滑块上的配重块来改变滑块质量M (保持砝码质量不变)测得相应加速度满足mM a +∝1,则牛顿第二定律得以验证。

(请考虑在实验中如何保证m 改变而M +m 光电门滑块mg图3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不变)3.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对于某一力学系统,如果它所受到的合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将保持不变,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即:若 F i =∑0,则 M i i v =∑恒矢量 ⑤ 如果系统所受合外力虽然不为零,但只要合外力在某方向的分量为零,则物体系的动量在该方向的分量将保持守恒,即: 若 F ix =∑0,则 M v i ix =∑恒量 本实验是利用气垫导轨上两滑块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在气垫导轨上测量速度和加速度实验讲义

在气垫导轨上测量速度和加速度实验讲义

在气垫导轨上测量速度和加速度气垫导轨为力学实验提供了一维几乎无摩擦的系统。

在气垫导轨上可以研究运动体的一维运动、碰撞及振动等。

本实验采用气垫导轨验证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和牛顿第一定律。

【预习提示】1. 在使用气垫导轨前,要首先将导轨调至水平状态,实验中如何将导轨调至水平?2. 实验中采用光电计时器是如何工作的,它是如何获得滑块滑过某点的瞬时速度的?【实验目的】1.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

2. 设计实验方案,利用直线外推法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3. 学会光电计时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用光电计时器测量时间、速度和加速度。

【实验原理】将已调水平的气垫导轨的一端垫上垫块,便得到一个较为理想的平直光滑斜面。

忽略空气摩擦阻尼,运动物体滑块在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作用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这种具有恒定加速度的运动有三个熟知的基本公式:v =v 0+at (1)s =v 0t +12at 2 (2) v 2=v 02+2as (3) 式中v 0、v 分别为物体在0t =和t 时刻的瞬时速度,s 为物体在t 时间内运动的距离,a 即为物体的加速度。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这时加速度a 和重力加速度g 之间关系应当为a =gsinθ=g ℎL (4) 式中θ为导轨的倾角,h 为导轨调平后一端垫高的高度,即垫块的厚度,L 为斜面的长度,即两端底脚螺丝之间的距离。

实验中用直线图解法求加速度。

如图1所示,设运动物体滑块每次均从P 处静止开始下滑,测得数据()()()112233,,,s v s v s v 、、、,根据(3)式,以s 为横坐标,v 2为纵坐标,作v 2~s图线,如果图线为一直线,说明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直线的斜率为2a ,截距为v 02。

实验者可自行分析考虑,怎样利用(1)式和(2)式,由实验数据绘制求加速度a 的直线图。

图1 图2保持s 不变,即实验中两光电门位置固定不动,改变垫块的高度h ,即可求得加速度a 和相应的h 之间的直线关系,线性外推得到当0h =时,0a =,说明导轨水平时,物体不受外力作用要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验证了牛顿第一定律。

《大学物理实验》204 气轨上的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204 气轨上的实验
解得
m2 g = (m1 + m2 )a
(1)
设 M = m1 + m2 为系统的总质量, F = m2 g 就是这个系统所受的合外力。(1)式可
实验 4.1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测量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二.实验原理
m1
m2
图8
如图 8 所示,设滑行器的质量(包括挡光片、弹射器、搭扣等附件)为m1,砝码盘与 砝码盘内砝码的质量为m2,略去阻力和滑轮质量,设细线的张力为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70
⎩⎨⎧Tm2=gm−1Ta = m2a
行键即进入测频。 此时只要在
机箱后部测频口有稳定的输入,
屏幕便显示被测频率。显示单位
为 Hz 。
3.10) 8CC (测碰撞数据)
当显示为 8CC 即为测碰撞
功能。 此时需将“功能键”按下
图7
使右下角灯亮。 显示为 8CC
时,按执行键选择开口挡光片宽
度 S 。用选择键选择完之后,再按执行键,显示消失,等待滑块通过光电门。图 7 示,
重新测一个时间间隔。
3.4) 2pr (测二个时间间隔)
通过按选择键使显示为 2pr 时,
即进入测二个时间间隔功能。按下执
行键,屏幕显示消失,等待光电门 A
或 B 的二次挡光(指开口挡光片,下
同)。二次挡光后屏幕显示后一次时
图6
间间隔△t2,再按选择出现第一次挡光
△t1。每按一次选择键交替显示△t1 和△t2 。完成一次 2pr 功能后再按执行键则再作一
在 1pr 、2pr 、3-V 、4-V 功能时、测时器具有自动延迟功能。 自动延迟功能即:在
测定并显示一个数据后,延迟若干时间,然后自动进入再次测试。 使用时只需将自动 / 手

气轨上的实验——速度、加速度的测量及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气轨上的实验——速度、加速度的测量及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气轨上的实验——速度、加速度的测量及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中国石油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实验报告所属教学站:姓名:学号:年级专业层次:学期:实验名称:气轨上的实验——速度、实验时间:加速度的测量及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小组合作:是? 否? 小组成员:1、实验目的:2、实验设备及材料:3、实验原理:4、实验内容及数据:5.实验数据处理过程: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的数据记录:S= 1 m =0.01 m 滑块质量= 0.3 kg ,x,ts/次,,1,1,2,2,2mkg/,ts/ vms/vms/ams/ ams/ 1222li ams/数1 0.10 0.1 0.05 0.2 0.015 0.0142 0.01442 0.11 0.09 0.051 0.19 0.015 0.01423 0.11 0.09 0.052 0.19 0.014 0.01424 0.10 0.1 0.051 0.19 0.013 0.01425 0.11 0.09 0.052 0.19 0.014 0.01421 0.12 0.125 0.040 0.33 0.027 0.027 0.0292 0.12 0.125 0.040 0.33 0.0273 0.12 0.125 0.040 0.33 0.0274 0.12 0.125 0.040 0.33 0.0275 0.12 0.125 0.030 0.33 0.0271 0.13 0.077 0.025 0.4 0.077 0.077 0.0752 0.13 0.077 0.025 0.4 0.0773 0.13 0.077 0.025 0.4 0.0774 0.13 0.077 0.025 0.4 0.0775 0.13 0.077 0.025 0.4 0.077,,a=0.0142 =0.0144 实=4.14728827066554E-030. 第一种情况ali 22,,,,a,a,3,,3,理理实实0.0142<=0.0158 所以理论正确,,a第二种 =0.027 =0.029 实=9.14728827066554E-030 ali|0.027-0.029|=0.002<0.0124,,a第三种情况=0.077 =0.075 实=1.14728827066554E-020 ali 0.002<0.0210所以理论正确物体所受外力不变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数据记录表:,ts/次,,1,1,2,2,2,ts/Mkg/,,,vms/vms/ams/ams/122liams/ 数1 0.10 0.1 0.05 0.2 0.015 0.0142 0.01442 0.11 0.09 0.051 0.19 0.015 0.01423 0.11 0.09 0.052 0.19 0.014 0.01424 0.10 0.1 0.051 0.19 0.013 0.01425 0.11 0.09 0.052 0.19 0.014 0.01421 0.13 0.135 0.034 0.31 0.0120 0.0123 0.01222 0.12 0.125 0.041 0.33 0.01213 0.12 0.123 0.040 0.32 0.01244 0.12 0.125 0.039 0.33 0.01235 0.12 0.135 0.039 0.34 0.01221 0.13 0.071 0.023 0.41 0.0108 0.0108 0.01052 0.13 0.077 0.025 0.40 0.01083 0.12 0.073 0.023 0.42 0.01084 0.13 0.077 0.025 0.43 0.01085 0.13 0.072 0.025 0.42 0.01086.实验结果的评定及分析:7.问题讨论:问答题答案:1.指的是滑块的质量不变调节气轨水平后,将一定质量的砝码盘通过涤纶带经气轨滑轮与滑块相连。

实验5 气轨上研究碰撞过程中动量和能量变化

实验5      气轨上研究碰撞过程中动量和能量变化

实验 5 气轨上研究碰撞过程中动量和能量变化[目的要求]l .用碰撞特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并考察动能损耗情况; 2.在实验操作中保证实验条件; 3.掌握一种简化处理数据的方法. [仪器用具]气轨,光电计时器,带有粘合器和碰簧的滑块,骑码,U 形挡光片,游标卡尺,电子天平. [实验原理]本实验是在一种特定的情况下检验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并考察动能的损耗情况。

这种特定的情况是:所研究的物体系只有两个可以看作刚体的滑块,滑块的运动限制在一条水平的直线上,滑块运动时的摩擦阻力可以忽略不计,两滑块的质心的连线与滑块运动方向平行,在碰撞的瞬间,两滑块的接触点在其质心连线上(称为对心碰撞,又称为正碰)在两滑块发生碰撞之前,其中一个保持静止状态。

实验中要注意尽量满足这些条件。

当我们用实验检验某一理论时,必须满足该理论所要求的实验条件。

动量守恒定律指出,若物体系在某个方向上不受外力,或者在该方向上所受外力之和为零,则此物体系在此方向上的总动量守恒。

在水平的气轨上放置两个滑块A 和B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先让滑决B 保持静止状态,即碰撞前滑块B 的速度v B =0;再让滑块A 以速度v A 去碰滑块B ;碰撞后滑块A 和B 的速度分别为v A ´和v B ´;若碰撞为对心碰撞,且略去滑块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应有B B A A A A v m v m v m '+'= (5-1) 本实验即根据式(5-1)来检验动量守恒定律,检验的方法如下:用天平称出滑块A 和B 的质量m A 和m B ,v A ´和v B ´可由滑块上的U 形挡光片和光电计时器测出.若碰撞前、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分别为K 和K´,则碰撞前后两滑块总动量的相对偏差为⎪⎪⎭⎫⎝⎛'+'-='+'-='-AA BB A A A A B B A A A A v m v m v v v m v m v m v m K K K 1)( (5-2)若有K=K´,则验证了动量定律。

气轨实验讲义

气轨实验讲义

利用解方程(2)得到周期公式(4)是一种通用的方法,但是不是每一个同学都能理解这种 技巧。实际上,我们可以利用简单的代数关系,就可以得到类似的结果。 将一个物理导出量用若干个基本量的幂之积表示出来的表达式,称为该物理量的量纲乘 积式或量纲式,简称量纲。在物理学中,我们规定七个基本物理量。它们在量纲中分别 用七个字母表示它们的量纲,他们是:长度(L),质量(M ),时间(T ),电流(I),温 度(Θ),物质的量(N ),发光强度(J)。每一个物理量都可以通过这七个基本物理量 表示出来,即对任意的物理量 A,都可以写出下列量纲式:
5 一个问题是条形遮光片的宽度是否影响周期测量。在本实验中,计时计数仪是通过电 压的上升沿激活的,认真比对你会发现用它来测量整周期是和遮光片宽度无关的,但是
6
张凯
三次光电门,计时计数仪记录两个时间间隔,这两个时间间隔的和就是一个周期的时间。 当测量速度时,我们利用 U 形遮光片(如图2(b) 所示)遮挡光电门。同前所述,计时计 数仪会记录两次遮光之间的时间间隔 ∆t,则滑块的速度 v = ∆x/∆t。实际上,∆x 已 经内置到计时计数仪内部了,所以当将单位转换为速度单位时,它会自动计算对应的速 度。
m1v11 + m2v21 = m1v12 + m2v22.
(9)
通常,碰撞一定伴随着能量损失,所以我们有
1 2
m1v121
+
1 2
m2
v221

1 2
m1
v122
+
1 2
m2
v222.
(10)
在本实验中,我们考虑 v21 = 0, m1 < m2 的情况,即我们有
m1v11 = m1v12 + m2v22, m1v121 ≥ m1v122 + m2v222.

实验四气轨上测量滑块的速度和加速度ppt课件

实验四气轨上测量滑块的速度和加速度ppt课件
7
5.使用气轨的注意事项
(1)防止碰伤轨面和滑块:滑块与轨面之间只有 不到0.2 mm的间隙,如果轨面和滑块内表面 被碰伤或变形,则可能出现接触摩擦使阻力显 著增大.
(2)检查轨面喷气孔是否堵塞:气轨供气后,用 薄的小纸条逐一检查气孔,发现堵塞要用细钢 丝通一下.
(3)用纱布沾少许酒精擦拭轨面及滑块内表面.
15
V1:挡光框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V2:挡光框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a :挡光框通过第一个光电门至第二个光电门之
间的运动加速度。 并反复循环显示上述6个数据。按[清零]键,清除
所有实验数据,又可重新做实验。
16
【实验原理】
❖ 1、测量滑块的速度
❖ 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如果在某时刻 t 到 t t
(4)气轨未供气时,不要在轨上推动滑块.
8
存储式数字毫秒计
存储式数字毫秒计具有存储功能,时基精度 高(微秒级)的测量时间间隔的数字计量仪 器。可做计时、计数等使用。可与J2125型气 垫导轨、J0471型自由落体仪、J2127型斜槽 轨道等配合使用,来测量速度、加速度、重 力加速度、周期等物理量和碰撞等实验,并 直接显示实验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值。
❖ 1.导轨使用前,须用丝绸蘸酒精将导轨表面和滑块 内表面清洗干净,防止小孔堵塞。
❖ 2.导轨轨面和滑块内表面均经过精细研磨加工,高 度吻合,配套使用,不得任意更换。
❖ 3.使用中注意保护好导轨轨面和滑块内表面,防止 划伤。安放光电门时,应防止光电门支架倾倒而损 坏导轨脊梁。导轨未通气时,不得将滑块放在导轨 上来回滑动。调整或更换遮光片时,应将滑块从导 轨上取下。实验完毕,先将滑块从导轨上取下,再 关闭气源。
9
一、面板说明
1.数据显示窗口:显示测量数据、光电门故障信息。 2.单位显示:[ s ]、[ms]、[cm/s]、[cm/s2]或不显示(计数时不

气轨上的实验

气轨上的实验
6.标尺:固定在导轨上,用来指示光电门和滑行器的位置.
7.滑行器:用铝合金制成,在滑行器上方的T型槽中可安装不同尺寸的挡光片,在滑行器两侧的T型槽中可加装不同质量的砝码.滑行器两端可以安装弹射器或搭扣.
8.底座:用来固定导轨并防止导轨变形.
9.光电门支架:为单侧上下双层结构,可安装在导轨的任意位置处.
表4.1-1合外力一定时物体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数据表
m1=kgm2=kgm´=kg,F=Ns=m
次数
总质量
经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v(cm/s)

(cm/s2)
Fˊ=Maˊ
(N)
1
m1+m2+m´
v1
v2
2
m1+m2+2m´
v1
v2
3
m1+m2+3m´
v1
v2
表4.1-2物体质量一定时合外力与加速度成反比数据表
此类挡光片与计数器的“S2”功能配合使用.若选定的单位是时间,则屏上显示的是两次挡光的时间间隔Δt.挡光片的前后挡光条同侧边沿之间的距离为Δl,实验中有宽度为1.00cm、3.00cm、5.00cm、10.00cm的宽度的挡光片供选择.若选定的单位是速度,则计数器还可自动算出滑行器通过光图4-4
电门的平均速度v=Δl/Δt,并显示出来.
取数键(停止/读数键):按下此键可读出前几次实验中存入的:计时“S1”、计时“S2”、加速度“a”、碰撞“col”、周期“T”、和重力加速度“g”的实验值.当显示“E×”,提示将显示存入的第×次实验值.在显示过程中,按下功能/复位键,会清除已存入的数据.
电源开关:MUJ-6B电脑通用计数器的电源开关在后面板上.
功能键(功能/复位键):用于十种功能的选择和取消,显示数据复位. 功能复位:在按键之前,如果光电门遮过光,按下此键,则显示屏清“0”,功能复位. 功能选择:功能复位以后,按下此键仪器将选择新的功能.若按住此键不放,可循环选择功能,至你所需的功能灯亮时,放开此键即可.

气轨上的实验——速度、加速度的测量及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气轨上的实验——速度、加速度的测量及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中国石油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实验报告所属教学站:姓名:学号:年级专业层次:学期:实验时间:实验名称:气轨上的实验——速度、加速度的测量及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小组合作:是○否○小组成员:1、实验目的:2、实验设备及材料:3、实验原理:4、实验内容及数据:5.实验数据处理过程: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的数据记录:2/m kg 次数/t s∆11/v ms-2/t s∆12/v ms-2/a ms-2/a ms--2/lia ms-1 0.10 0.1 0.05 0.2 0.015 0.0142 0.01442 0.11 0.09 0.051 0.19 0.015 0.01423 0.11 0.09 0.052 0.19 0.014 0.01424 0.10 0.1 0.051 0.19 0.013 0.01425 0.11 0.09 0.052 0.19 0.014 0.01421 0.12 0.125 0.040 0.33 0.027 0.027 0.0292 0.12 0.125 0.040 0.33 0.0273 0.12 0.125 0.040 0.33 0.0274 0.12 0.125 0.040 0.33 0.027第一种情况a -=0.0142 li a =0.0144 σ实=4.14728827066554E-030.()()2233实理实理σσ+≤-a a0.0142<=0.0158 所以理论正确第二种 a -=0.027 li a =0.029 σ实=9.14728827066554E-030 |0.027-0.029|=0.002<0.0124第三种情况a -=0.077 li a =0.075 σ实=1.14728827066554E-020 0.002<0.0210所以理论正确物体所受外力不变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数据记录表:6.实验结果的评定及分析:7.问题讨论:问答题答案:1.指的是滑块的质量不变调节气轨水平后,将一定质量的砝码盘通过涤纶带经气轨滑轮与滑块相连。

气轨导轨上的实验物理实验

气轨导轨上的实验物理实验

气轨导轨上的实验——测量速度、加速度及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一、实验目的1、学习气垫导轨和电脑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2、在气垫导轨上测量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并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3、定性研究滑块在气轨上受到的粘滞阻力与滑块运动速度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气垫导轨(QG-5-1.5m)、气源(DC-2B 型)、滑块、垫片、电脑计数器(MUJ-6B型)、电子天平(YP1201型)、标卡尺(0.02mm )、钢卷尺(2m )。

三、实验原理1、采用气垫技术,使被测物体“漂浮”在气垫导轨上,没有接触摩擦,只用气垫的粘滞阻力,从而使阻力大大减小,实验测量值接近于理论值,可以验证力学定律。

2、电脑计数器(数字毫秒计)与气垫导轨配合使用,使时间的测量精度大3xv t∆=∆x t ∆∆4过1s 、s 离s ∆a =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程序已编入到电脑计数器中,试演时也可通过按相应的功能和转换按钮,从电脑计数器上直接读出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5、牛顿第二定律得研究若不计阻力,则滑块所受的合外力就是下滑分力,sin hF mg mg Lθ==。

假定牛顿第二定律成立,有h mgma L =理论,ha g L=理论,将实验测得的a 和a 理论进行比较,计算相对误差。

如果误差实在可允许的范围内(<5%),即可认为a a =理论,则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

(本地g 取979.5cm/s 2) 6、定性研究滑块所受的粘滞阻力与滑块速度的关系实验时,滑块实际上要受到气垫和空气的粘滞阻力。

考虑阻力,滑块的动力学方程为h mg f ma L -=,()hf mg ma m a a L =-=理论-,比较不同倾斜状态下的平均阻力f 与滑块的平均速度,可以定性得出f 与v 的关系。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将气垫导轨调成水平状态先“静态”调平(粗调),后“动态”调平(细调),“静态”调平应在工作区间范围内不同的位置上进行2~3次,“动态”调平时,当滑块被轻推以50cm/s 左右的速度(挡光宽度1cm ,挡光时间20ms 左右)前进时,通过两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之差只能为零点几毫秒,不能超过1毫秒,且左右来回的情况应基本相同。

实验01 气轨上的实验

实验01 气轨上的实验
6.挡光片挡光宽度、滑块(含呢绒搭扣、弹簧圈)的质量是实验室测出的,请估计一下实验室是用何仪器测出的?
实验内容:
1.在调节气轨水平时,我们通常只调节气轨下的单脚螺丝,而双足已由实验室预先调好,请估计一下实验室是如何调节双足的?
2.在实验操作时,如何保证在碰撞时被撞滑块处于静止状态?
3.完全非弹性碰撞后,两滑块粘在一起,记录前一个还是后一个的挡光时间?为什么?
大学物理实验预习报告
姓名
实验班号
实验号
实验一气轨上的实验——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及仪器介绍:
1.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是什么?实验中是如何满足的?
2.判定气轨是否水平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
3.什么是弹性碰撞?实验中是如何实现的?
4.什么是完全非弹性碰撞?实验中是如何实现的?
5.预习后请总结一下:为保护实验仪器,实验操作时应注意些什么?
数据表格:
1.记录所用测量仪器的仪器误差:
2.列出数据记录表格:
教师签字:
月日

02气轨

02气轨

实验二用“气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及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目的1.熟悉气轨的调整及光电计时器的使用;2.掌握一种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及动量守恒定律的方法。

实验原理气轨是利用气垫原理进行力学实验的装置,如图1所示。

它的主体是一根平直、光滑的空心导轨,在导轨表面上均匀地打有许多规则排列的小气孔。

导轨上方放着作为实验研究对象的滑行物体——滑块,滑块下方的形状与导轨表面完全吻合。

当向导轨内腔注入压缩空气时,气流从导轨上的小孔中高速喷出,在滑块与导轨之间形成气膜将滑块浮起,使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避免了机械摩擦,而做近似于无摩擦的运动。

本实验采用光电计时器与气轨配套。

在导轨上装有光电门,滑块上装有挡光片,如图2所示。

当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由于挡光片的切光作用,计数器上将显示出滑块通过挡光片的计时宽度d所用的时间。

1.加速度测量:如果滑块在气轨上做匀加速运动,分别测出滑块通过相距为S的两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t1、t2,则滑块通过两光电门的即时速度为:vdt11=,vdt22=①加速度为:av vS=-22122②d图2 挡光片图1 气垫导轨装置滑块.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指明,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外力成正比,与它自身的质量成反比,并且加速度方向与外力方向相同。

即:F a =m a F=m③为了验证这个定律,在调平的气轨上作如下安排:将砝码盘用细线跨过滑轮与滑块的一端相连,此时滑块将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作匀加速运动,如图3所示。

设滑块质量为M ,砝码盘及砝码质量为m ,如果忽略空气阻力,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 m M m g =+ 或者a mg M m=+1 ④ 如果保持M +m 不变,逐次改变砝码质量,测得相应加速度满足mg a ∝,或者改变滑块上的配重块来改变滑块质量M (保持砝码质量不变)测得相应加速度满足mM a +∝1,则牛顿第二定律得以验证。

(请考虑在实验中如何保证m 改变而M +m 不变?)3.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对于某一力学系统,如果它所受到的合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将保持不变,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即:若 F i =∑0,则 M i i v =∑恒矢量 ⑤ 如果系统所受合外力虽然不为零,但只要合外力在某方向的分量为零,则物体系的动量在该方向的分量将保持守恒,即:若 F ix =∑0,则 M v i ix =∑恒量 本实验是利用气垫导轨上两滑块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六 气轨上简谐振动研究及弹性碰撞讲稿

实验六 气轨上简谐振动研究及弹性碰撞讲稿

气轨上简谐振动的研究和弹性碰撞【实验目的】1. 学习电子天平的使用,掌握气轨的使用方法。

2. 观察简谐振动现象,测定周期。

3. 研究简谐振子周期与质量的关系;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仪器】气轨、气泵、滑块、光电门、计时计数测速仪、弹簧、电子天平、米尺、砝码。

【实验原理】设弹簧振子的质量为m 的滑块,连接在两根倔强系数分别为k 1、、k 2弹簧中间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气轨上,滑块置于水平气轨上。

当m 处于平衡位置O 点时,合力为零,推m 离开平衡位置O 至A 位置,如果忽视阻尼的作用,m 只受到恢复力的作用:x k k F ∙+-=)(21 ①在弹力的作用下,滑块发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滑块的运 动方程为:()x k k dtx d m∙+-=2122②则②式之解为简谐振动方程: )00t sin(φω+=A x ③式中 0φ为初相位,0A 为振幅。

则:211022k k m m T ++==πωπ④本次实验就在气轨上测出周期T ,然后与④式理论计算进行比较,同时学会实验仪器气轨和数字毫秒计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1.实验仪器的调节。

气轨的水平调节:静态法(滑块在气轨中部来回运动或加速度很小)和动态法(速度一定,不能太快、太慢,通过两光电门时间差很小)。

2.周期的测量:小滑块两边挂弹簧固定于气轨上,并使条形挡板正对光电门。

移动光电门于简谐振动系统的平衡位置;振动振副A cm 10≤,数字毫计置于周期T 挡;改变三次滑块的质量i m ,分别测量三次周期i T (每次振幅分别为5cm 、8cm 、10cm)。

3.验证质量和周期的关系:对滑块分别附加两次质量Δm ,然后测出相应的周期T ,同样方法各测三次,同时计算:ii m T /是否相等?4.动量守恒的验证:按数字毫秒计的功能键选择“碰撞”挡,放大滑块于两个光电门之间,并且静止不动,移动光电门1和2,使二者相距50cm 左右,用“∪”挡板朝向光电门,将小滑放在导轨的右端,轻轻推动小滑块,使挡板经过光电门,两滑块碰撞后,大滑块以一定速度朝同一方向运动,小滑块以相反方向速度运动,记录小滑块经过光电门1的第一次速度11v(1.1P )和光电门1的第二次速度21v (2.1P ),以及大滑块经过光电门的第一次速度12v(1.2P ),则动量守恒的形式为122211111v m v m v m+=;检查碰撞前的总动量:111v m和碰撞后的总动量122211v m v m+是否相当。

实验5-11 气轨上的实验 - 精品课程信息中心

实验5-11 气轨上的实验 - 精品课程信息中心

实验5-11 气轨上的实验—低阻尼下弹簧振子的振动研究实验讲义教研室:物理实验中心教师姓名:王殿生实验5-11 气轨上的实验—低阻尼下的弹簧振子的振动研究(一)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探索物理规律建立经验公式的实验方法和具体步骤。

2.学会如何使用气轨、数字毫秒计、光电门测量速度、周期等物理量。

3.学会使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和拟合关系曲线,建立经验公式。

4.学会曲线改直法求解非线性函数的未知量。

(二)讲课提纲1.重点训练的基本方法与技能(1)实验方法:探索物理规律建立经验公式的实验方法。

(2)测量方法:用光电控制系统测量振动周期和速度的方法。

(3)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机软件绘制和拟合关系曲线的方法;曲线改直的方法。

(4)仪器调整使用方法:调节气垫导轨水平的方法;光电计时系统的调整使用方法。

(5)消除系统误差方法:累加放大测量法减小系统误差。

2.探索物理规律建立经验公式的实验这类实验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者采用一定的实验手段和方法,探求未知的自然事物或现象的内在特性或遵循的规律。

3.探索物理规律建立经验公式的实验方法(1)确定观测对象。

观测什么事物,哪一方面的规律。

(2)人为控制和改变实验条件,观测条件改变和现象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认真全面记录。

(3)寻找规律性,建立规律的数学表达式--经验公式。

4.建立经验公式的具体步骤(1)采用图线形式表示观测数据--y=f(x),作x-y关系曲线。

(2)根据曲线形状,选择合适的数学函数模型进行曲线拟合。

(3)确定数学函数中所有常数,建立起一定条件下的经验公式。

5.实验注意事项(1)气轨是较精密仪器,实验中必须避免导轨受碰撞、摩擦而变形、损伤,气轨没有通气时,不准在导轨上放置和强行推动滑块。

(2)实验时必须调整气轨水平。

(3)实验中不能用手按着滑块在气轨上滑动。

(4)连接滑块和弹簧时,不能过度拉伸弹簧,以免损坏。

(5)注意调节光电门位置,必须使双遮光片在平衡位置遮光。

气轨导轨上的实验物理实验

气轨导轨上的实验物理实验

气轨导轨上的实验——测量速度、加速度及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一、实验目的1、学习气垫导轨和电脑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2、在气垫导轨上测量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并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3、定性研究滑块在气轨上受到的粘滞阻力与滑块运动速度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气垫导轨(QG-5-1.5m)、气源(DC-2B 型)、滑块、垫片、电脑计数器(MUJ-6B型)、电子天平(YP1201型)、标卡尺(0.02mm )、钢卷尺(2m )。

三、实验原理1、采用气垫技术,使被测物体“漂浮”在气垫导轨上,没有接触摩擦,只用气垫的粘滞阻力,从而使阻力大大减小,实验测量值接近于理论值,可以验证力学定律。

2、电脑计数器(数字毫秒计)与气垫导轨配合使用,使时间的测量精度大3xv t∆=∆x t ∆∆4过1s 、s 离s ∆a =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程序已编入到电脑计数器中,试演时也可通过按相应的功能和转换按钮,从电脑计数器上直接读出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5、牛顿第二定律得研究若不计阻力,则滑块所受的合外力就是下滑分力,sin hF mg mg Lθ==。

假定牛顿第二定律成立,有h mgma L =理论,ha g L=理论,将实验测得的a 和a 理论进行比较,计算相对误差。

如果误差实在可允许的范围内(<5%),即可认为a a =理论,则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

(本地g 取979.5cm/s 2) 6、定性研究滑块所受的粘滞阻力与滑块速度的关系实验时,滑块实际上要受到气垫和空气的粘滞阻力。

考虑阻力,滑块的动力学方程为h mg f ma L -=,()hf mg ma m a a L =-=理论-,比较不同倾斜状态下的平均阻力f 与滑块的平均速度,可以定性得出f 与v 的关系。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将气垫导轨调成水平状态先“静态”调平(粗调),后“动态”调平(细调),“静态”调平应在工作区间范围内不同的位置上进行2~3次,“动态”调平时,当滑块被轻推以50cm/s 左右的速度(挡光宽度1cm ,挡光时间20ms 左右)前进时,通过两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之差只能为零点几毫秒,不能超过1毫秒,且左右来回的情况应基本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 A sin(ωt + ϕ0),
(3)
1 由此可以看出两根弹簧是并联的,总劲度系数为 k1 + k2。两弹簧并联时,总劲度系数 如何计算?
2 在这里,要求实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经典力学的框架下,只有实解才有明确的物
理意义。但是如果方程(2)在量子力学的框架下进行求解的话,其解就应该是复数解,通 解形式就会有所不同。
利用解方程(2)得到周期公式(4)是一种通用的方法,但是不是每一个同学都能理解这种 技巧。实际上,我们可以利用简单的代数关系,就可以得到类似的结果。 将一个物理导出量用若干个基本量的幂之积表示出来的表达式,称为该物理量的量纲乘 积式或量纲式,简称量纲。在物理学中,我们规定七个基本物理量。它们在量纲中分别 用七个字母表示它们的量纲,他们是:长度(L),质量(M ),时间(T ),电流(I),温 度(Θ),物质的量(N ),发光强度(J)。每一个物理量都可以通过这七个基本物理量 表示出来,即对任意的物理量 A,都可以写出下列量纲式:
5 一个问题是条形遮光片的宽度是否影响周期测量。在本实验中,计时计数仪是通过电 压的上升沿激活的,认真比对你会发现用它来测量整周期是和遮光片宽度无关的,但是
6
张凯
三次光电门,计时计数仪记录两个时间间隔,这两个时间间隔的和就是一个周期的时间。 当测量速度时,我们利用 U 形遮光片(如图2(b) 所示)遮挡光电门。同前所述,计时计 数仪会记录两次遮光之间的时间间隔 ∆t,则滑块的速度 v = ∆x/∆t。实际上,∆x 已 经内置到计时计数仪内部了,所以当将单位转换为速度单位时,它会自动计算对应的速 度。
实验四 气轨上简谐振动的研究和弹性碰撞
张凯∗
西安工业大学,理学院物理实验中心 摘要:本实验利用气轨这种低摩擦试验装置来研究弹簧振子和弹性碰撞的运动规律。在
气轨创造的近乎无摩擦的运动环境下,利用实验手段测出弹簧振子的运动周期, 通过总结弹簧振子周期的实验结果规律,将其和弹簧振子的简谐振动理论结果比 较,揭示了在摩擦力可以忽略的条件下,弹簧振子在气轨上做简谐振动。另外, 我们让两个物体在气轨上相向运动,它们会在气轨上发生碰撞,通过测量物体碰 撞前后的速度,揭示在碰撞过程中动量是守恒的。 关键词:气轨;弹簧振子;简谐振动;弹性碰撞;动量守恒。
dim A = Lα M β T γ Iδ Θϵ N ζ J η,
(5)
等号左边也可以表示为 [A]。其中,α β γ δ ϵ ζ η 称为量纲指数。 对弹簧振子,容易得到
[m] = M,
(6)
[m][a] ML/T2 M
[k] = [f ]/[x] =
=
[x]
L
= T2 .
(7)

为了得到周期的量纲 T,必然有关系 [T ] =
根据物体大小与运动时间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若计时装置具备运算功能,使用随机配
置的挡光片(宽度一定,如图2所示),可以直接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光电门是由一个
小的聚光灯泡和一个光敏管组成的,聚光灯泡对准光敏管,光敏管前面有一个小孔可以
接收光的照射.光敏门与计时仪是按以下方式联接的.即当两个光电门的任一个被挡住

m1 v11 m1+m2
≤ v22

2m1 m1+m2
v11

5
实验四 气轨上简谐振动的研究和弹性碰撞
3.4. 计时计数仪测量原理
3.4.1. 光电门
光电门是一个象门样的装置,一边安装发光装置,一边安装接收装置并与计时装置连接。
当物体通过光电门时光被挡住,计时器开始计时,当物体离开时停止计时,这样就可以
电阻,门中无物体阻挡时光照射到光敏电阻上。有光
∆x
照时光敏电阻阻值减小,光敏电阻两端为低电压。当
门中有物体阻挡时,光敏电阻受到光照度减小,电阻
增大,光敏电阻两端为高电压。当光电门计数时,传
感器将高低变化的信号传到计数器上,计数器进行计
数。一次电压变化计数器计数一次。通常,当计数器 计时时,根据其工作方式,一种是计数器获得高电压 时计时开始,获得低电压时计时停止,另一种是再次
2
张凯
• 电子天平:电子天平开启后,必须等待仪器上显示 0.00 才能往托盘上放置物体。放 置物体要轻拿轻放,取下物体后仪器应该回到显示 0.00。
• 米尺:我们使用的米尺最小刻度是毫米,读数时应注意向下估读一位。
• 小工具盒:小工具盒中包含两根同样粗细的弹簧,两个 50 克的配重片,4 个 5 克 的砝码片,一个小托盘。使用前应检查小部件是否齐全,使用过程中注意不要遗失 任何的小部件。
v11 > v22 > 0, −v11 < v12 < 0.
(15)
3 无论碰撞是否是弹性碰撞,动量守恒都是成立的。
4 需要注意的是 v12 并不总是小于零,一个例子是完全非弹性碰撞,其满足的关系是
v12
= v22
=
m1v11 。因此,三个速度的关系为
m1+m2
v m1−m2
m1+m2 11
≤ v12
– 光电门:光电门是通过光的阻断实现测量的,因此要注意保持清洁。在实验过 程中,要注意遮光片要从光电门中间穿过。
– 遮光片:遮光片已经安装到滑块上了,其中大滑块上安装有一个 U 形遮光片, 小滑块上一边安装有 U 形遮光片一边安装有条形遮光片。
• MUJ-5B 计时计数测速仪:这是本实验的重要测量仪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仪器状 态,防止测量过程中仪器状态变化带来的测量错误。
(a) 条形遮光(b片)U 形遮光片
图 2. 遮光片示意图
获得高电压时计时停止。本实验采用的光电门使用第二种计时方式。光电门测速也是根
据计时的原理。
3.4.2. 遮光片
遮光片如图2所示。当测量弹簧振子周期时,我们利用滑块上的条形遮光片(如图2(a) 所 示)遮挡光电门。当条形遮光片第一次通过光电门时,计时计数仪开始计时,并记录遮 光片遮光的次数,根据具条形遮光片两次遮光间的时间间隔,和遮光片遮光的次数,计 时计数仪会计算出给定周期数的总时间5。例如记录一个周期的时间,条形遮光片通过
(11) (12)
不失一般性,规定 v11 的方向为正方向,利用能量关系(12)式,我们可以得到 v11 > |v12|, v11 > |v22|,联立求解方程(11)和(12)可得
v12

m1 m1
− +
m2 m2
v11,
(13)
v22

2m1 m1 + m2
v11.
(14)
再利用动量关系(11)式,我们可以得到 v22 > 0。当系统偏离弹性碰撞较小时,根据上式, 我们可以得到三个速度间的关系4为
• 气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气轨变形,因此在未通气的情况下禁止在气轨上放置任何 物体。气轨又许多小部件构成,使用过程中注意防止部件丢失。主要部件有
– 滑块:滑块是气轨的重要部件,其在气轨上的无摩擦运动是实验正常完成的重 要保证,因此实验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滑块从高处跌落。滑块在气轨上滑 动式要注意滑块上的遮光片,两头的弹片,滑块上的螺丝不能和气轨上的任何 部件接触。
[m] ,即
[k]

m T∝ .
(8)
k
比例系数与单位有关,利用量纲分析的办法无法得到。但是考虑到简谐振动可以看成是 匀速圆周运动在直线上的投影,可以猜测在国际单位制下,比例系数为 2π。
4
张凯
3.3. 弹性碰撞与动量守恒
动量守恒是经典力学中非常重要的结果,它对处理力学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实 验考虑直线上的弹性碰撞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矢量合成和分解来将直线上的实验结果推 广到更一般的情况。 设两个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的两个物体质量为 m1, m2,初速度为 v11, v21,并且有 signv11 = −signv12。因此,两物体在经过一段时间运动后必然在直线上某一点相遇,发 生碰撞。设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分别为 v12, v22,根据动量守恒3,我们有
3
实验四 气轨上简谐振动的研究和弹性碰撞
其中 ϕ0 为初始相位,圆频率 ω 和周期满足关系


m
T = = 2π
.
(4)
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k1 + k2
本次实验就在气轨上测出周期 T ,然后与(4)式得到的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学会 实验仪器气轨和数字毫秒计的使用方法。
3.2. 谐振子周期的另一种推导方法——量纲分析
) (1) 直尺读数应该估读。(2) 每加一个砝码,弹簧的伸长量应该基本相同,若有
3. 动量守恒的验证。 在气轨上做两滑块完全弹性碰撞试验,测出滑块碰撞前后的速度,计算出碰撞前后 系统的动量并比较,判断动量是否守恒,若不守恒,试分析其原因。具体来说,动 量守恒的形式为 m1v11 = m1v12 + m2v22;检查碰撞前的总动量 m1v11 和碰撞后的 总动量 m1v12 + m2v22 是否相当。 通过实验内容3,我们可以得到,在 5% 的误差许可范围内,碰撞前后动量不发 生变化。
测量半周期,由于遮光片宽度的影响,得到的结果是不正确的。
7
实验四 气轨上简谐振动的研究和弹性碰撞
5. 实验步骤
1. 测量质量。 在电子天平上称出两根弹簧的总质量 m弹簧,小滑块和大滑块的质量 m1, m2。
2. 测量弹簧的倔强系数 k1, k2。 将弹簧挂在支架上,另一端挂一砝码盘,记下砝码盘的起始位置 x0,依次向砝码盘 添加 5g 的砝码,记下相应的砝码盘位置 xi,直到 30g 为止。
1. 实验目的
1. 学习电子天平的使用,掌握气轨的使用方法。
2. 观察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测定其周期。
3. 研究简谐振子周期与参数的变化关系,结合实验结果了解其一般运动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