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会计准则——建造合同》施工企业中的运用
《建造合同》准则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分析

《建造合同》准则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分析文前对建造合同准则的基本内容、在执行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针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了综合论述,进而使得从业人员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建造合同准则存在的重大意义,以便更加精准地将建造合同准则应用到企业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
标签:建筑施工企业;《建造合同》准则;工程合同;会计核算为了规范建筑安装施工企业、大型制造企业等工程合同的会计核算以及相关信息披露,我国于1998年6月28日颁布了第一批《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
1999年1月1日大型上市公司开始实施。
为了完善第一批建造合同,使之高效地运用在施工企业中,我国于2006年2月修订了第一版建造合同,2007年1月1日上市公司开始执行。
然而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施工项目周期长、项目管控难度大、点多面广、规范性差、人员素质低等特点,建造合同准则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作为从业人员,我们必须从问题出发,提出对策,解决问题,降低会计信息失真程度,提高企业的资产和效益收入。
一、建造合同准则的主要内容建造合同的内容包括很多,比如合同的實用范围、合同的使用特点、合同的定义、合同的种类、合同的分立与合并、合同的核算方法与技巧等等。
本文针对性地对合同的定义和构成给予阐述。
(一)建造合同准则的定义建造合同是指为建造一项或数项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资产而订立的合同。
(二)建造合同组成固定造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是构成建造合同的两大基本类型,它们的承担者不同,所具有的风险程度也不同。
(三)建造合同的分立与合并建造合同的分立与合并关系到建造合同会计核算对象的确定,对于施工企业准确核算工程损益意义重大,一般情况下,企业应以订立的单项合同作为会计核算对象来确认和计量单项合同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或损失)。
分立与合并均同时满足一定的条件。
二、建造合同在执行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一)难以预计合同的总收入对于施工企业,其涉及机电、暖通、结构、建筑、给排水等专业,而且每个专业又分为多种小专业,内部结构相当复杂,有电气设备的调试、机械设备的调试及各专业系统的调试,其中每种调试工艺、每种设备的安装工艺相当复杂。
建造合同准则在施工企业的运用

建造合同准则在施工企业的运用本文对施工企业如何运用建造合同准则做了分析。
标签:合同准则施工企业运用建造合同是指为建造一项资产或者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数项资产而订立的合同。
由于建造合同的开工日期与完工日期通常分属于不同的会计年度,如何将建造合同的合同收入和合同成本合理的分配计入合同项目的各个会计年度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 执行《建造合同准则》应做的各项基础工作1.1 加强对建造合同的管理。
实行《建造合同准则》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发包单位与承包企业要规范建造合同的签订,保证建造合同的执行,减小合同风险,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促使双方经济利益的及时流入。
1.2 提高对成本的预测与控制能力。
施工企业应利用实施建造合同的契机,将成本预测与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
1.3 做好建造合同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
①应建立各种财产物资的收发、领退、转移、报废和清查制度;建立、健全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记录和工程量统计制度;制定或修订工时、材料、费用等各项内部消耗定额;完善各种计量检测设施,严格计量检验制度,使成本核算具有可靠的基础。
②必须及时、系统地核算和反映实施《建造合同准则》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对于为完成合同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必须准确地进行归集和登记,对于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的成本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预计。
③应当划清当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界限、未完合同成本与已完合同成本的的界限,不得以估计成本、预算成本或计划成本代替实际成本。
2 合同总收入和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构成2.1 合同总收入的构成《建造合同准则》第八条规定:合同收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合同规定的初始收入;(二)因合同变更、索赔、奖励等形成的收入。
第九至十一条规定:合同变更款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构成合同收入:(一)客户能够认可因变更而增加的收入;(二)该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
索赔款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构成合同收入:(一)根据谈判情况,预计对方能够同意该项索赔;(二)对方同意接受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大中型施工企业如何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

大中型施工企业如何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摘要】自2007年起,所有大中型施工企业将陆续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由于旧的《建造合同》准则、《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及《施工企业会计制度》在不同企业、不同时期适用,造成了施工企业财务人员对建造合同的理解不全面、不透彻。
文章从企业存在的核算误区出发,提出了正确的核算方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施工企业;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大中型施工企业(以下简称施工企业)从2007年起陆续开始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以下简称新准则),由于大多数财会人员不能充分理解新旧准则、《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及《施工企业会计制度》的演变、适用范围及原义,导致许多施工企业的会计处理五花八门,与新准则大相径庭。
究其根源是当前市面上大量的财会书籍,尤其是会计举例仅是从巧合的、最简单的会计处理举例,未能让大多数财会人员充分理解新准则的含义,不能正确、合理核算施工企业的正常业务。
一、施工企业建造合同会计核算的误区及不正确会计核算的主要表现形式(一)施工企业建造合同会计核算的误区1.“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施工企业会计制度》为“工程施工”)科目发生额等于“主营业务成本”(《施工企业会计制度》为“工程结算成本”)科目发生额。
新、旧准则及《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下“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与“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要符合配比原则。
与“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发生额无关的“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科目发生额不转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施工企业会计制度》下“工程结算收入”科目与“工程结算成本”科目要符合配比原则。
与“工程结算收入”科目发生额无关的“工程施工”科目发生额不转入“工程结算成本”科目发生额,“工程施工”科目的月末余额,为未完工程的实际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施工企业会计制度》为“工程施工”)科目发生额不等于“主营业务成本”(《施工企业会计制度》为“工程结算成本”)科目发生额的主要原因是实际发生成本与计入财务成本时间上有先有后所致。
施工企业如何正确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

2 .施工企业在实务中对建造合同总收入的确认主要存在
以下问题 : 1企业与客户未订立书面建造合同或订立有书面建 设置人工费、 () 材料 费、 机械使用费、 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五个成 造合同但合 同中约定据实结算 的。 () 2 企业在合同变 更、 赔、 本项 目。() 索 1人工费; 包括按照 国家规定支付给施工过程 中直接 奖励等形成的收入 , 没有取得充分必要证据前就作为合 同总 从 事建 筑安装工程施工 的工人 以及在 施工现场直接 为工程制 在
入和合 同费用确定的因素有合 同总收入 、 累计实际发生成本和 质 的凭据支持 。
预计合同总成本三个 因素 。
一
2 .施工企业实务 中编制建造合同预计合同总成本预算主
、
合理确认合同总收入
要存在 以下 问题 :1 认为编制预算就是为了执行建造合 同, () 往
在建造合 同总收入能合理估计、 建造合 同结果能够可靠估 往应付 了事 , 预算编制 不认真 , 编制 的预算与实际相差甚远 ; 或
等方面密切相关 的资产而订立 的合 同。准 则规 定: 在资产 负债 同预计 总成本预算时 , 应仔细分析导致产生变化 的原 因以及对
在 表 日, 建造 合 同的结果 能够可靠估计 的, 当根据 完工 百分 比 合同结果可能带来 的影 响。 掌握充分必要的证据之后在组织 应 法确认合 同收入和合 同费用 。即: 应确认合 同收入 =合同总收 相关部 门和人 员对未完工合 同成本进行测算修正, 在变更合 同 更不得 入 ×完 工百分比。完 工百分 比法 , 是指根据 合同完工进 度确认 预计成 本预算 时不得违背会计准则滥用会计估计变更, 收入与费用 的方法 。 准则对于完工百分 比的确定给 出了三种方 编造虚假证据来随意调 整合 同预计总成本预算 。工程预算部门 法, 施工企业一般采用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 占合 同预计总 在掌握充分 证据后应及 时组织相关部 门和 人员对未完工合 同
《具体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在施工企业中的运用

《具体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在施工企业中的运用庞洁【摘要】《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实施以来,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效率,体现了会计谨慎性原则和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会计的目标,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就建造合同准则产生的背景、如何根据建造合同核算要求,准确预计建造合同总收入、总成本以及完工百分比方法的选择、以及在执行建造合同准则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期刊名称】《西部财会》【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3页(P41-43)【关键词】新准则;建造合同;施工企业【作者】庞洁【作者单位】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城铁公司,北京10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33.2一、《具体会计准则——建造合同》的制定背景建造合同是指为建造一项资产或者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数项资产而订立的合同。
为了规范建造工程合同的会计核算,更好地贯彻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体现会计的稳健原则,保证信息披露的准确可靠,以满足投资者市场经济观念的进一步深化和股份制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市场适应能力,我国于1998年6月2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自1999年1月1日正式在上市公司实施。
2006年2月15日本着与国际准则相接轨的原则对该准则进行了修订,形成了现在这个《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
二、《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与施工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新准则把建造合同分为固定造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
而施工企业会计制度对建造合同并没有明确的分类。
确认收入的依据不同。
新准则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对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建造合同采取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对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建造合同不采用完工百分比法,而按照以下两种原则确认收入。
一是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合同收入根据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确认收入,合同成本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合同费用;二是合同成本不可能收回的,应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合同费用,不确认合同收入。
浅谈新会计准则中建造合同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

浅谈新会计准则中建造合同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传统会计准则在处理施工企业的建造合同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符合实际操作需求。
因此,为了规范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我国引入了新的会计准则,特别是关于建造合同的处理方式,以更好地适应施工企业的特点和需求。
本文将从新会计准则中建造合同的定义、应用范围、核算处理方法等方面,浅谈其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
一、新会计准则中建造合同的定义新会计准则对建造合同的定义做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以下简称“新准则”)的规定,建造合同是指承包人根据合同约定,为特定客户设计、建造或改造资产,合同对于资产的设计或改造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一定义明确了建造合同的特点,即需要承包人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是为特定客户进行资产的设计、建造或改造。
在施工企业中,建造合同是其核心业务之一,因此,理解和正确应用新准则对施工企业至关重要。
二、新会计准则中建造合同的应用范围新准则对于建造合同的适用范围也做了明确规定。
根据新准则的规定,建造合同适用于具备以下条件的合同:1.合同涉及设计、建造或改造资产;2.合同需要承包人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3.合同对于资产的设计或改造有明确的规划、设计方案。
这一规定使施工企业能够清晰地界定自己的建造合同,在对合同进行会计处理时遵循新准则的要求。
三、新会计准则中建造合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根据新准则的要求,施工企业在处理建造合同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会计处理,包括确认合同收入、确定合同成本、确认合同利润等。
1. 确认合同收入根据新准则的规定,合同收入应该以满足以下条件为基础进行确认:•可以预计收入将流入企业;•可以可靠地计量收入的金额;•相关的经济利益将流入企业。
施工企业在确认合同收入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估计,并在会计期间内按照合同履行进度进行确认。
2. 确定合同成本根据新准则的要求,合同成本应该包括与合同直接相关的成本和与合同收入的确保有直接关系的间接成本。
《建造合同》准则在施工企业的应用

《建造合同》准则在施工企业的应用财政部2006年2月份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是在对财政部1998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修订和完善的基础上完成的,新《建造合同》准则与原准则没有实质性的差异。
《建造合同》准则在施工企业应用以来,对于规范工程项目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发挥了促进作用,但由于环境的影响,《建造合同》的执行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执行《建造合同》出现的问题根据《建造合同》准则的有关合同收入和合同成本相关规定,在会计实务操作中主要有以下问题:(一)合同总收入与合同总成本的确认问题。
《建造合同》准则将建造合同分为固定造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两种类型。
现在的合同收入一般根据建造承包商与客户签订的合同中的合同总金额来确定。
而现实工作中,施工合同一般都是根据中标确定合同金额。
除了一些闭口合同外,大多是根据实际工作量和一定的定额编制决算并报业主或第三方审定。
因此,合同总收入的确定就有一定的不可确定性。
主要表现有:(1)合同收入难以准确的确定。
由于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属于买方市场,往往在签订合同时业主不确定实际合同价款,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等影响合同总收入的事项时不出具书面确认手续,导致合同总收入无法准确确定;(2)合同总成本难以准确预计。
建造合同的建设工期一般都比较长,合同总成本受市场生产资料、劳动力价格的变动影响较大,不能准确地预计;(3)由于预计总成本难以准确界定,资产负债表日确认的工程完工程度可靠性就较低,管理当局借此操纵收益。
如根据管理当局的不同意图,有的为了完成利润目标、承包指标、享受税收等优惠政策、便于筹资等目的,可能会多计收入;有的为了以丰补歉、留有余地等目的而少计收入,待工程决算以后再冲回或再计收入,人为操纵损益;(4)建设单位或开发商为了拖欠工程款,迟迟不做工程决算,造成建造商无法准确确定合同收入;(5)如果工程进行部分分包,发包方和分包方同时执行《建造合同》准则,分包方的合同收入与发包方的分包成本可能会形成差额,如果分包方与发包方没有关联关系则没有问题,但如果发包方和分包方为母子公司或合并报表关联关系,将会给合并报表的抵消带来一定的难度。
建造合同准则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

、
建造合同准则在施工企业执行过 现制 , 与会计收入确认 的流转税不可避免 算 管 理 系 统 , 提 升 企 业 管 控 力 、 善 企 对 改
程 中存 在 的 问题
地产生差异。 企业缴纳所得税是按完工进 业 的经营状况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 , 需要 ( ) 同 预 计 总 收 入 的 不 确 定 因 素 度 确 认 的 合 同收 入 , 此 基 础 上 确 认 的利 宣 传 好 建 造 合 同 准 则 ,使 施 工 企 业 的 员 一 合 在 较 多。 建造合 同预计 总收入包括合 同初始 润 缴 纳企 业 所 得 税 , 目前 工 程 款 收 入 远 工 、 其 是企 业 管 理 层 认 识 它 、 解 它 , 在 尤 理 形 收入 和 追 加 收 入 。建 筑 产 品生 产 过 程 中 , 远 滞 后 于 工程 完 工 进度 的情 况 下 , 业 需 成 企 业 中支 持 预 算 管 理 实施 的氛 围 。 企
要施 工 企 业 在 企 业 管 理 上 的 多 方 面 改 进 ,
务 中常常对这种变化反应迟钝 , 导致 原有 好执 行 , 这是一个 复杂 的系统 问题 , 它需 ( ) 三 建造合 同收入与赋税 时间金额 努 力持续地提 升 自身 的管理层 次和 管理
施工企业 以工程项 目为核算 单元 , 存 预 算 资料 彻底 失效 。 在点多面 广、 规范性差、 员素质低 、 目 人 项
同准 则执 行 问题 。
工程 收入发生增减 ,同时使需 要投入 的
成本需要一个动态 的追踪、调整机制, 实
二、 建造 合 同 准则 在 施 工 企 业 中 的 应
Hale Waihona Puke 关键词: 造合 同; 建 施工 企业 ; 础 管 理 基 中图 分 类 号 :2 文献 标 识 码 : F7 A
《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在实际执行中的若干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在实际执行中的若干问题[提要]2006年2月16日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财政部对原《建造合同》准则进行了修订。
新的《建造合同》准则对建造合同收入与费用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进一步规范,同时对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提出更高要求。
但有些企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对该准则的认识和理解仍然存在一定偏差。
本文对企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准则;建造合同;探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以下简称《建造合同》),从2005年起一些企业全面开始实施,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已全面实施。
它的实施改变了施工企业对工程成本、收入、利润等会计核算的传统做法。
《建造合同》要求承包商准确、及时、如实、系统地反映工程项目从开工到完工各时期的盈利情况。
这对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处理好国家与企业利益的关系起到促进作用。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达不到《建造合同》所规定的核算标准,工程项目的经营结果就不能如实反映,将影响企业的经营结果。
一、建造合同总收入与合同预计总成本在执行过程中的变更按照《建造合同》准则的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按照合同总收入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收入后的金额,确认当期合同收入;同时,按照合同预计总成本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费用后的金额,确认当期合同费用。
而施工企业当前面临以下两种情况严重影响建造合同收入与成本的确认:一方面目前建筑市场还不规范,有的工程项目合同总价不确定;有的工程项目经常发生设计变更,合同总价变化较大;还有的工程项目边设计、边施工,根本没有合同总价。
同时,建造项目在工期内发生原材料价格涨跌也会导致合同预计总成本变化。
另一方面施工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合同总收入与合同预计总成本的确认与计量。
新的建造合同准则,要求施工企业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与职业判断能力,才能保证准确地确认合同总收入和预测合同总成本。
建造合同在施工企业中的实际应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施工企业业务的日趋复杂,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施工企业会计制度中相关会计处理方法已显露出局限性。
为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更好地体现谨慎性原则,财政部于1998年6月25日颁布了《建造合同准则》,规定从1999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2003年起逐步在国有施工企业中推行;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建造合同准则进行了修订,新的建造合同准则对施工企业建造合同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了规范,同时对施工企业的管理与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规范了施工企业的会计行为,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施工企业仍面临许多难题与困惑,必须正确地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证新建造合同准则顺利地得以实施。
针对施工企业的具体情况,本文就《建造合同准则》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做一粗浅探讨。
一、建造合同的基本内容建造合同,是指为建造一项或数项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资产而订立的合同。
其中,所建造的资产主要包括房屋、道路、桥梁、水坝等建筑物,以及船舶、飞机、大型机械设备等。
建造合同不同于一般的材料采购合同和劳务合同,而是有其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先有买主(即客户),后有标的(即资产),建造资产的造价在签订合同时已经确定;2、资产的建设期长,一般都要跨越一个会计年度,有的长达数年;3、所建造的资产体积大,造价高;4、建造合同一般为不可取消的合同。
建造合同又分为固定造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
固定造价合同指按照固定的合同价或固定单价确定工程价款的建造合同;成本加成合同,是指以合同允许或其他方式议定的成本为基础,加上该成本的一定比例或定额费用确定工程价款的建造合同。
固定造价合同与成本加成合同的主要区别在于风险的承担者不同。
前者的风险主要由建造承包方承担,后者主要由发包方承担。
《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规定:“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计量的,企业应根据完工百分比法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
浅论新《建造合同》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

( ) 强对 建 造 合 同 的管 理 , 立 科 一 加 建 学 的管理体系 。首先 ,施工企业应建立规 范 、完善 的 合 同 台 账 ,建 立 相 应 的 规 章 制 度 ,保证 建造合同的有 序执行 ,并正确执 行 合 同 的 合 并 和 分 立 ,以加 强 对 建 造 合 同 的 规 范 核 算 和 管理 。 其 次 ,施 工 部 门应 加 强 对 合 同 执行 全 过 程 的 监督 管 理 ,对 因变 更 设 计 、非 可 控 因素 等 原 因 造 成 的 工 程 造 价的变化 ,应及时取 得发包单位 的签认 , 并及时传递给 财务部 门,以便及时 、准确 地 确 认 合 同收 入 和 合 同 费用 ,真 实 反 映施 工 企 业 的经 营 情况 。企 业 应树 立 科 学 管 理 的理 念 , 立 由工 程 、 算 、 资 供 应 、 成 预 物 财 务 、质 量 等 部 门 组 成 的 领 导 小组 ,对 建 造 合 同 的 执 行 过 程 进 行 全 面 的管 理 和 控 制 , 保 证 各部 门各 负其 责 、协 调 配 合 ,使经 济 活 动 按 章 有序 、 规 范 运 作 。 质的财会人 员。 圃 ( 二)优化建造合 同业务流程 , 强化 内 参考文献】 部管理。执行 建造合 同》 对企业的业务 【 , 1 《 业会 计 准 则讲 解 》 人 民 出版 社 , 企 . 流程 、项 目管理模 式、部 门间的协调提 出 20 0 7年 4月出版 . 了 很 高 的要 求 。为 此 ,企 业 应 优 化 建 造 合 、周建国.工程项 目管理基础】 .北 同业务 流程 ,建立 完善项 目管理办法 ,从 2 京 :人 民 交通 出版社 ,2 0 08 而提供真实 可靠 的财务数据 。加强对建造 、 合 同的管理是实行 《 建造合 同》的一个重 5 陈 沛 建造 合 同 准则运 用 中应 考 虑 的 问题 财 会 月刊 2 0 。1 02 2 要 前提 ,就 是发包单位与 承包企业要规 范
《具体会计准则——建造合同》施工企业中的运用

《具体会计准则——建造合同》施工企业中的运用为了规范建筑工程合同的会计核算,更好地贯彻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并与国际惯例接轨,最大限度地推测与减小经营风险,表达会计的稳健原则,保证信息披露的准确可靠,以满足投资者市场经济观念的进一步深化和股份制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市场适应能力。
一、本准则的要紧内容及其与施工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该准则相关于非上市公司实施的施工企业会计制度,在建筑合同收入的确认、计量和开单结算的账务处理以及估量合同亏损的处理方法等方面作了较大的改革,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1、对施工合同的类型比较。
施工企业会计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对建筑合同作具体分类,但从合同价款的确定上看有投标造价、施工图预算造价和成本加成造价几种方式。
本准则将建筑合同划分为固定造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两大类。
这两种建筑合同的要紧区别在于所含风险的承担者不同,固定造价合同的风险由建筑承包商负担,而成本加成合同的风险要紧由发包方承担。
2、合同收入的确认比较。
施工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工程价款应于实际实现时及时入账。
本准则规定,假如建筑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量,企业应依照完工百分比法在资产负债表日确定合同的收入与费用;假如建筑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计量,则应区别以下情形进行处理:(1)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合同收入依照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加以确认,合同成本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2)合同成本不能收回的,应在发生时赶忙确认为费用,不确认收入。
由此可见本准则与施工企业会计制度确认收入的要紧区别在于收入确认的时点和金额不同。
3、建筑合同亏损的处理。
在施工企业会计制度中未对建筑合同亏损和预提合同缺失预备伸出规定。
本准则要求在合同估量发生亏损时,计提合同缺失预备。
合同估量亏损是指假如建筑合同估量的总成本将超过总收入,出于会计上的稳健原则考虑,应将这部分亏损全部确认并计入当期损益中去。
具体确认时,应先按完工百分比法运算当期的合同收入,与当期实际发生的工程成本相配比后,确认为当期的工程毛利(亏损),然后再用估量总亏损减去当期的工程毛利(亏损),记入“合同估量缺失”账户,列入损益表。
浅谈《企业会计准则15――建造合同》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

浅谈《企业会计准则15――建造合同》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关键词】建造合同准则应用探讨《企业会计准则15――建造合同》对施工企业建造合同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了规范,同时对施工企业的文化基底、管理水平与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要求。
建造合同的实施并不仅仅与财务部门有关,它要求施工企业具有先进的项目管理水平,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较高的成本预测和控制能力。
在目前施工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施工企业,各种管理水平有限的情况下,执行建造合同,难免会暴露一些问题,如何解决值得我们探讨。
一、施工企业在执行建造合同准则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一是目前施工市场还不很规范,有的工程项目合同不确定;有的工程项目经常发生设计变更,合同总价变化较大;还有的工程项目边审批、边设计、边施工,根本没有合同总价,从而给合同总收入的确定带来一定困难。
二是施工企业产品生产周期一般较长、投资规模较大,工程施工受自然、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制约,工程成本受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政策、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较大,难以准确预计合同总成本。
三是准确地确认合同总收入和预测合同总成本,客观上要求施工企业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与职业判断能力,而目前施工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手段落后、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职业判断能力较差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大降低了合同总收入确认与合同预计总成本预测的准确性。
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给施工企业执行建造合同带来了一定难度,如果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四是预计合同总成本、确定合同总收入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准则规定,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确定合同收入和费用时,对于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建造合同应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按照合同总收入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收入后的金额,确认为当期合同收入。
同时,按照合同预计总成本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费用后的金额,确认为当期合同费用。
但是,根据什么资料、根据哪个单位的资料预计合同总收入和总成本,准则并未作出规定,例如:预计合同总成本是否要有详细的资料,这些资料需要哪个客观公正的机构审核等均无明确。
建造合同准则在建筑企业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进 行实 际结 算之后 的 。
、
新 的建造 合 同准则 存在 的 问题
l I 收入 确认 与工 程结 算分 离 新 的建 造 合 同 准 则 在 收 入 确 认 的 规 定 方 面 与 原 来 的 《 施 工企 业会 计制 度 》 存 在 着 很 大 的差 异 。原 制 度 对 于 收入 确认 的规定 , 是按 照承 包方 与发包 方实 际结 算 的金额 作 为合 同收 入确认 , 而新 的建 造合 同准则 是按 照合 同结果 能否 可靠 估计来 确认 收入 的 。按照建 造合 同准 则 的规 定 , 关 于合 同收 入 的确认 的时 间和标 准都 是 由承包商 自己来估 计 确定 的 , 没 有涉 及到工 程结 算 , 导致 收入 确认 与工 程结 算相 分 离 。工程 结算 单据是 由承包方 , 发 包方 , 工 程 监理 方 三 方 共 同签 字 并 达成 一致 意见 的法定 单据 , 是承包 方取 得合 同收 人款 项 的有 效凭 证 。因此 , 如果 没 有 工程 结 算 单 据 , 意 味着 承 包 商 的提 供 的 劳 务 并 没 有 得 到 发 包 方 的认 可 , 很 有 可 能 发 生 发 包 方 拒 付工 程款 的事件 出现 , 因此 , 对 于 合 同 收入 进 行 确认 时缺 乏 谨慎 的 。 我 国的建筑 施工 市场 目前 主要 还属 于买方 市 场 , 既 发包 方在 工程招 标 , 工 程款 项结 算 方 式 , 工程 完 工 验 收 等方 面还 掌握 着 主动权 , 承 包 商 一般 都 处 于 被 动接 受 的地 位 。因此 , 在具 体 的工程施 工 中 , 经常会 出现 工程 款项 的结算 远 远滞 后 于 工 程 完 工 进 度 的 现 象 。另 外 , 工 程 结 算 时 的 完 工 进 度 往 往 是 由发包商 来决 定 的 。这些 情 况 会 造成 按 照 完 工 百分 比法 确认 的合 同收入 与 实际 的工程 计 算 款在 时 间和 数 量上 都 有 很大 的 出入 。因 此 , 如 果 按 照 建 造 合 同 准 则 来 确 定 合 同收 入, 只是 承包 商 的一种 主观 行 为 , 收入能否收回, 何 时 收入 , 能够 收 回的额度 都存 在着 很大 的不 确定性 , 导致 承包 方存 在 很大 的财务 风 险 。尤 其 可 见 , 收 入 确 认 与工 程 结 算 分离 , 在 具体 的会计 实务 的运 用 中是 不符 合实 际情 况 的。 2 . 收 入 确 认 与 纳 税 脱 节 根据原 有 的《 施 工企 业会 计制 度 》 规定 , 承 包 法 在 与 发 包 方实 际结算 工程 款项 时 , 才确认 合 同收入 的 实现 。根 据税 法 的相 关规定 , 营业 税纳 税 业务 发 生 的 时 间 为 : 如 果 合 同 明确 规定 了付 款时 间 的 , 按 照合 同规定 付款 时间作 为纳 税 业务 发 生 的时 间 ; 如 果没 有 明确规 定 付 款 时 间 , 则 按 照 承包 方 与 发 包商 实际结 算 工程 款项 时 作 为纳 税 业 务 发 生 的时 间 。从 以 上两 条规定 来看 , 原制 度规定 的收 入确认 的时间 和税 法规 定 的 营 业 税 纳 税 业 务 发 生 的 时 间基 本 上 是 一 致 的 , 即 收 入 的 确 认和 营业税 纳税 业务 的发 生都 是 在 承包 方 和 发包 方 对 工 程
建造合同准则在施工企业应用的思考

我 国 建 立 了 由 基 本 准 则 、具 体 准 则 和 相 关 应 用 指 南 构 成 的 企 业 会 计 准 则 体 系 。 建造 合 同准 则 作 为 我 国会 计 改 革 最 重 要 的 部 分 , 自实 施 以来 一直 受到 理 论 界 、 实 务 界各 方 的广 泛 关 注 。 该 准 则 的变 动 , 施 工 企业 的会 计核 算 产生 了深远 的 影响 。 对 现 行建 造 合同 会计 准 则和 原 准则 差 异比 较 1 、核 算 内容 的差异 原 准则 第 2 规 定 ,在 一 个会 计 年度 内完 成 的建造 合 同 ,应在 条 完 成 时 确 认 合 同 收入 和 合 同费 用 。但 在 实 际 中 ,工 程 的 金额 一般 都 比较 大 , 且完 成 时 间较 长 , 建造 合 同 的开 工 日期 与 完 工 日期 分 属 于不 同的会 计年 度 , 因此 现行 准 则取 消 了这 一条 规 定 。 2 、合 同分 立的 差异 现 行准 则 新 增 追 加 资 产 的 建造 合 同分 立 的条 件 , 满 足 下列 条 件 之 一 就应 当作 为 单 项 合 同 :① 该追 加 资 产 在 设 计 、 技 术或 功 能 上 与 原 合 同包 括 的 ( 项 或数 项 ) 资产 存 在 重 大 差 异 。② 议 定该 一 追 加 资产 的造 价 时 ,不 需 要考 虑 原 合 同价 款 。原 准 则 没有 这 方 面 的规 定 。 3 、合 同收入 计量 的 差异 原 准 则 规 定 ,合 同 收入 应 以收 到 或 应 收 的 工程 价款 计 量 。这 里所 说 的 “ 程 价 款 ”是 指建 造 合 同的 总 金 额 或 总造 价 。现 行 准 工 则取 消 了这 条规 定 ,因为 原准 则没 有考 虑 公 允价 值 的 问题 。 4 、合 同成 本 的差 异 ( )原 准 则对 合 同成 本 中 的直 接 费 用和 间接 费用 的 构成 内容 1 作 出了详 细 规 定 ,而现 行准 则 只作 了原则 性规 定 。 ( )原 准 则第 1 条规 定 , 合 同成 本 不包 括 企业 筹 集 生产 经 营 2 7 所 需 资金 而 发生 的财 务 费用 ,即利 息不 能计入 合 同成 本 。 现 行 准 则第 1 条 规 定 ,合 同成 本 不包 括应 当计 入 当期 损 益 的 7 管 理 费 用 、 销售 费用 和 财 务 费 用 。 本 规 定 意味 着 对 于 可 以资 本化 的借款 利 息 可 以计入 合 同成 本 。 5 、合 同收 入与 合 同费 用 的确认 差 异 现 行准 则第 2 条 规 定 ,使 建 造 合 同 的 结果 不 能 可 靠 估 计 的 不 6 确 定 因 素 不 复存 在 的 ,应 当 按 本 准则 第 l 条 的规 定 确 认 与 建 造合 8 同有 关 的 收 入和 费用 ,即 采 用 完 工 百分 比法 确 认 收 入 和 费 用 。 原 准 则没 有 这方 面 的规 定 。 二 、现行 建 造 合同 准则 在施 工 企业 中的应 用 1 、实施 现 行建 造合 同准则 的优 势 ( )更 符合 企业 的管 理 目标 1 投 入 衡 量 将 投 入 与 产 出 有机 地 联 系 在 一 起 ,通 过 累 计发 生 的 实 际 成 本 与合 同预 计 总 成 本 的 比例 来 确 定 完 工 百 分 比, 能及 时 发 现 问题 ,减 少 项 目风 险 , 从 而有 利 于 对 整 个 项 目的成 本 进 行 核 算 与监 督 ,更 加 符合 目前普 遍实 施 的项 目法 施 工 管理 模式 。 ( )有利 于 提 高企 业 的经 营管 理 水平 2 投 入 衡 量 法 需 预 计 合 同总 成 本 ,项 目成本 的预 测 和 控 制 是 一 个 系统 工 程 ,涉 及 企 业 管理 的方 方 面 面 ,需 要 发挥 各 个 部 门 的职 能作 用 。此 外 ,市 场 环 境 的复 杂 多变 ,促 使 企 业运 用 先 进 的 管 理 方 法 ,提 高 预 测 的 及 时 性和 准 确 性 ,从 而 不 断地 提 高企 业 的 经 营 管 理 水平 。 ( )在 国际 上更 常用 3 目前 , 国 际会 计准 则 及 许 多 国家 规 定 可用 投 入 衡 量 和 产 出衡 量 两 种 方 法 计 算 完 工 百分 比 。 由于 投 入 衡 量可 行 性 更 高 ,因 此 被 广 泛 采用 。 2 、现 行建 造合 同准则 在施 工 企业 实 际应 用 中存 在 的 问题 ( )可靠 估 计 合 同结 果有 难 度 。可 靠 估 计合 同的 结果 是 运用 1 完 工 百 分 比法 确 认 收入 的前 提 ,也 是 执 行 《 企业 会 计 准 则 一 一 建 造 合 同 》 的 一 个 关键 问题 。 由于 “可靠 估 计 ”与 “ 意 估 计 ” 的 随 界 限 不 是 很 分 明 , 因此 ,企 业 没 有足 够 的把 握 对 合 同结 果进 行 可 靠 地估 计 。 在 实 际运 用 中 ,预 计 合 同总 收入 一般 根 据 与 客 户 签 订 的 合 同
建造合同准则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

建造合同准则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提要施工企业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是建造合同准则应用的关键。
当前施工企业在执行建造合同准则的过程中存在的基础管理问题导致工程项目收入与成本管理失控、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通过完善基础管理系统、发挥会计监管及部门协同,可以解决好当期施工企业中的建造合同准则执行问题。
关键词:建造合同;施工企业;基础管理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施工企业以工程项目为核算单元,存在点多面广、规范性差、人员素质低、项目管控难度大等特点,资产和效益流失、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时有发生。
因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发挥会计的基本职能,对改进企业管理、提高盈利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造合同准则在施工企业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合同预计总收入的不确定因素较多。
建造合同预计总收入包括合同初始收入和追加收入。
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因为地质条件、施工环境等变化,经常出现变更原设计图纸、改变施工方案,造成合同变更。
当发生合同变更时,需要履行必要的签认程序,经过驻地监理、设计单位、业主代表等多个环节的签字生效。
由于签认程序办理往往滞后于实际的施工进程,因而给预期合同收入带来不确定性。
很多工程项目的会计或相关部门,在测算合同预算收入时,一方面是基础资料做得不够全面、不及时;另一方面是业务人员素质较差,或对实际的情况缺乏了解和判断,导致预算收入频繁的增减。
(二)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测算缺乏管理基础。
建造合同总成本测算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工程项目的成本水平与施工组织方案决策、施工工艺选择等技术活动密切关联,涉及到现代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运用,涉及到多个业务部门的参与,如何在统一、严格的组织下实现各部门的协同是目标成本测算、成本实施中的一个难题。
施工过程中的设计或方案变化,使得工程收入发生增减,同时使需要投入的工、料、机、时等要素发生变化,因而预算成本需要一个动态的追踪、调整机制,实务中常常对这种变化反应迟钝,导致原有预算资料彻底失效。
大中型施工企业如何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

删 O 务
导 航
F ACCO UNTI NG
大中型施工企业如何实施新《 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
山 西省 电力 公 司 徐 俊 平
【 要 】 自20 年起 , 摘 07 所有大中型施 工企业将 陆续实施新的《 企业会计准则—— 建造合 同》由于旧的《 , 建造合 同》 则、施工企业会 准 《
二、 正确 的施 工企 业 会计 核算 方 式
生 额 等 于 “ 营 业 务 成 本 ” 《 工 企 主 (施
目发 生 额 。
3“ .工程 施 -- 间接 费用 ” 目直 接 I - 科 计 制 度》 为工 程结 算 成本 科 目 ) 。 新、 旧准 则 下 期 末 将 “ 程 施 工 一 工 间接 费 用 ” 配 计 入 有 关 “ 程 施 工一 分 工
业务 成本 ” 目要 符合 配 比原 则 。与 “ 科 主 合 同成 本 ” 。
营业务收入 目发生额 无关的“ 科 工程
施 工一 合 同成 本 目发生 额 不 转 入 主 科 营业 务成 本 科 目。 《 工 企 业会 计 制度 》 “ 程 结 算 施 下 工
计核 算办法》 施 工企业会计制度》 不同企业 、 同时期适用 , 及《 在 不 造成了施 工企业财务人 员对建造合 同的理解不全 面、 不透彻。文章从企业
存在的核 算误 区出发 , 出了正确 的核 算方式 , 提 以供参考。
【 关t词 】施 工企业 ; 企业会计准则 ; 建造合 同
的误 区
1“ 程施 -- 合 同成本 ”《 工 企 是 根 据 完 工 百 分 比法 等 合 理 确 认 企 业 . 工 I - (施
业 会 计 制 度 》 “ 程 施 工 ” 科 目 发 为 工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体会计准则》在企业中的运用为了规建造工程合同的会计核算,更好地贯彻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并与国际惯例接轨,最大限度地预测与减小经营风险,体现会计的稳健原则,保证信息披露的准确可靠,以满足投资者市场经济观念的进一步深化和股份制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市场适应能力。
一、本准则的主要容及其与施工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该准则相对于非上市公司实施的施工企业会计制度,在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计量和开单结算的账务处理以及预计合同亏损的处理方法等方面作了较大的改革,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1、对施工合同的类型比较。
施工企业会计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对建造合同作具体分类,但从合同价款的确定上看有投标造价、施工图预算造价和成本加成造价几种方式。
本准则将建造合同划分为固定造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两大类。
这两种建造合同的主要区别在于所含风险的承担者不同,固定造价合同的风险由建造承包商负担,而成本加成合同的风险主要由发包方承担。
2、合同收入的确认比较。
施工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工程价款应于实际实现时及时入账。
本准则规定,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企业应根据完工百分比法在资产负债表日确定合同的收入与费用;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计量,则应区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1)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合同收入根据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加以确认,合同成本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2)合同成本不能收回的,应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费用,不确认收入。
由此可见本准则与施工企业会计制度确认收入的主要区别在于收入确认的时点和金额不同。
3、建造合同亏损的处理。
在施工企业会计制度中未对建造合同亏损和预提合同损失准备伸出规定。
本准则要求在合同预计发生亏损时,计提合同损失准备。
合同预计亏损是指如果建造合同预计的总成本将超过总收入,出于会计上的稳健原则考虑,应将这部分亏损全部确认并计入当期损益中去。
具体确认时,应先按完工百分比法计算当期的合同收入,与当期实际发生的工程成本相配比后,确认为当期的工程毛利(亏损),然后再用预计总亏损减去当期的工程毛利(亏损),记入“合同预计损失”账户,列入损益表。
4、开单结算的会计处理不同。
本准则针对开单结算的处理应考虑到提供的信息量因素及有用性等方面的原因,在会计处理上有了很大的改变。
施工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将开单结算与收入确认同时进行核算,即开单结算时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工程结算收入”科目,同时结转已结算工程成本,借记“工程结算成本”科目,贷记“工程施工”科目,这种处理表面上直观、容易理解,但实际上一方面提供的信息量有限,另一方面,对市场风险因素的考虑较少。
而本准则将工程价款结算和收入确认分开处理,更适应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运作。
5、财务报表包含的信息量不同。
过去国有施工企业实行的是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极为单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及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的深入,财务报表的使用围越来越广。
因此企业的财务报表应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满足国家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及企业经营者的不同需要。
而运用本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比运用施工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财务报表更能准确地反映施工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
此外,本准则还规定了披露建造合同的有关事项,从而扩大了财务报表的信息量,增强了财务报表的适用性。
二、执行建造台同应做的各项基础工作1、加强对建造合同的管理。
实行具体会计准则——建造合同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发包单位与承包企业要规建造合同的签订,保证建造合同的执行,减小合同风险,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促使双方经济利益的及时流入。
此外,施工部门应加强对合同执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对因变更设计、非可控因素造成的工程造价的变化应及时取得发包单位的签认,以便财务部门及时、准确地计算合同收入,真实反映施工企业的经营业绩。
2、提高对成本的预测与控制能力。
施工企业应利用实施建造合同的契机,将成本预测与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
目前施工企业应深化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经营管理目标,同时兼有目标属性和成本属性。
目标成本应由会计部门会同行政管理、采购、劳动工资、工程和机电等有关责任部门,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在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外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共同确定。
制定目标成本,既有助于在实行具体会计准则——建造合同时准确估计合同总预算成本,又可加强成本管理,挖掘企业潜力,还可用于评价和考核企业各部门的工作业绩。
可以说,目标成本是实现企业部机制与市场对接的关键。
3、做好建造合同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
首先,应建立各种财产物资的收发、领退、转移、报废和清查制度;建立、健全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记录和工程量统计制度;制定或修订工时、材料、费用等各项部消耗定额;完善各种计量检测设施,严格计量检验制度,使成本核算具有可靠的基础。
其次,必须及时、系统地核算和反映实施建造合同研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对于为完成合同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必须准确地进行归集和登记,对于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的成本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预计。
应当划清当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界限、未完合同成本与已完合同成本的界限,不得以估计成本、预算成本或计划成本代替实际成本。
三、对完工百分比确认方法的选择确定完工百分比有多种方法,概括起来可划分为投入衡量和产出衡量两大类。
所谓投入衡量,是指根据建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如实际发生的成本)来衡量完工进度;所谓产出衡量,是指根据产出结果(如实际建成的楼层数、完工的土石方数)来衡量完工进度者在使用中各有特点。
运用投入衡量需每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合同总成本,主要基于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
但是,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发生了无效率的投入,按投入衡量法就会得出不准确的结果。
此外,在工程开工的初期阶段,往往投入较多与工程进度无关的成本,从而高估初期的完工百分比。
运用产出衡量较为简单、直观,但如果所选用的产出单位与为完成工程所需花费的时间、努力或成本不可比,则也会得出不准确的结果。
根据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采用投入衡量比较适宜,主要基于以下原因:l、更加符合企业的管理目标。
由于投入衡量将投入与产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通过累计发生的实际成本与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来确定完工百分比,从而有利于对整个项目的成本进行核算与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减少项目风险,并对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考核,更加符合目前施工企业普遍实施的项目法施工管理模式。
2、有利于提高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由于运用投入衡量法需预计合同总成本,而对项目成本的预测和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需要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另一方面,目前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促使企业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
3、这种方法在国际上更为常用。
虽然国际会计准则及许多国家规定可用投入衡量和产出衡量两种方法计算完工百分比,但由于投入衡量更为先进可行,所以被广泛采用,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我国会计改革的终极目标就是将我国的会计完全融入世界会计的发展轨道,从而实现与国际会计的可比,为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提供真正的信息支持。
四、建造合同的会计核算由于施工企业具有生产分散、流动性较强等特点,其组织结构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有其独特之处。
目前,改制后的国有施工企业一般分为四级核算单位,即股份总部、分公司、项目经理部和工程队。
股份作为独立的法律主体,拥有法人财产权,能够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直接对投资者和国家主管财政机关及有关部门发生经济联系,但由于投资人的一部分权益已不在公司的会计账簿上反映,因此,只有汇总其下属的分公司的会计报表才能完整地反映出股份公司的净资产和财务状况,因此,股份公司并不直接进行建造合同的会计核算。
分公司由原来的工程处改造而来。
分公司不是独立法人,但它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拥有相对独立的财产和生产经营资金,其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股份拨付的,也包括从外部负债取得的资金。
但分公司作为管理机构,并不直接核算工程收入和成本,因此,不能成为建造合同的会计核算主体。
工程队在一般情况下,施工生产任务需要分公司统一落实,不能自行结算营业收入,施工生产的一切耗费都要靠上级垫付,因而其会计核算的围只有“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三个环节;此外,由于工程队没有独立的生产经营资金,发生的亏损无法自负,盈利也不能享有留存收益,因,此,理论上工程队只是成本核算单位,会计上不需要反映盈亏计算过程,即使适应部经营责任制的需要在其会计账上反映部经营成果,也只是为了与个人收入挂钩,因此,不适合成为建造合同的会计核算主体。
项目经理部是施工企业的特殊的组织形式,是分公司在工程项目所在地临时组建的工作机构,其主要任务是按照建造合同与发包单位办理工程结算,并收取工程价款,向工程队拨付备料款,保证其按时完成施工任务,可以说,项目经理都是整个工程项目的负责人,通过对资金的管理,最能直观地反映工程收入和成本,所以,应该是建造合同的主要会计核算主体。
五、施工企业实行本准则面临的问题1、企业的收入与赋税时间不一致。
本准则是按完工进度确认合同收入,虽然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更能准确地核算施工企业的经营业绩,但确认的利润要立即缴纳所得税,在目前工程款收入远远滞后于工程完工进度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垫付大量的资金用于赋税,这对于资金本来就捉襟见肘的施工企业,好比雪上加霜。
2、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有限。
实行建造合同,并不仅仅与财务部门有关,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准确预测合同收入和成本,及时办理工程结算,严格控制成本开支,而目前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还很低,管理手段也很落后,有可能降低建造合同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3、建造合同的不确定性相当大。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价值较大,生产周期很长,经常发生工程变更,引起合同总造价的变化;此外,合同实际成本受市价的影响也较大,难以准确预计,影响了完工进度的计算。
4、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还不规。
最近几年,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建筑市场,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发包方故意拖延工程结算时间,拖欠工程款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施工企业的现金流入,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5、降低了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和合并报表的适用性。
在同一集团部,目前只有上市公司采用建造合同,非上下公司仍采用施工企业会计制度,由于使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导致股份公司与集团其他企业的财务报表口径不一致,缺乏可比性;此外,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如果母公司为,理论上需按施工企业会计制度对股份公司的报表进行调整,从而大大增加了会计工作量,如不进行调整,则会降低合并会计报表财务信息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