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知识
高三经济生活第三单元一轮复习35页PPT
(5)分配结果: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特别提示】
1.公有制经济津贴
ed w平按ith均生A分产sp配 要o( 素se人 分.S人配lEid都vea有slu)faotrio.NnEoTn福技ly3利术..5、C资lie本n入t P股ro所fi得le 5.2
高三经济生活第三单元一轮复习
61、辍学 如 磨 刀 之 石 , 不 见 其 损 , 日 有 所 亏 。 62、奇文 共 欣 赞 , 疑 义 相 与 析 。
63、暧暧 远 人 村 , 依 依 墟 里 烟 , 狗 吠 深 巷 中 , 鸡 鸣 桑 树 颠 。 64、一生 复 能 几 , 倏 如 流 电 惊 。 65、少无 适 俗 韵 , 性 本 爱 丘 山 。
虽然公有制企业的个人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但是,在
劳动者的各种收入报酬中,按劳分配的部分仍然占较大
比重。
高考复习策略
〖关键词〗:
一个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个关系:正确和E处v理al效ua率ti与on公o平nl的y.关系 ed 两wi个th举A措sp:实os现e.社Sl会id公es平fo的r两.N个E重T 要3.举5 措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个体劳动收入、私营和外资企业中的按劳动
要素收入不是按劳分配收入。
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 ①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 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 ②公有制控股E的va股lua份ti制on企on业ly中. 的职工的工资、 ed wi奖th金As、po津se贴.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
财政收入变化
国家财政收支指标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财政收入(亿元) 2937.1 6242.2 13395.2 中央 992.4 3256.6 6989.2 地方 1944.7 2985.6 6406.1 财政收入指数 (上年=100) 110.2 119.6 117.0
2014年 2015年 140370.0 152269.2 64493.5 69267.2 75876.6 83002.0 108.6
财政部长
下一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
预算
上一年度的财政收支情况
决算
财政收入
定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 的资金。 税后利润
分红收入 收费、罚款 上缴部分
主导地位 税
债券 借款
利 费
财政收入
债
财政收入结构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分配政策
“蛋糕”大小的问题
“蛋糕”分配的问题
GDP增长速度
刺激总需求增长 抑制总需求、降 目 ,降级失业率, 低通货膨胀率, 的 拉动经济增长 给经济“降温”
联 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控制经济运行,实现总量的平衡 系
财政政策
含义 区
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 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 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 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 和财政支出政策。
货币政策
财政的作用
作用二: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具体体现在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 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离不开国家财政的 支持。
财政的作用
材料:早在1999年,就有人提出要规划南昌 的轨道交通网络,8年之后,伴随着与日俱增 的城市交通压力,2008年7月中旬,南昌市被 列为第二批轨道交通地铁项目建设申报城市。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终于在2009年7月 正式下文批复了《南昌地铁1号线工程可行性 研究报告》。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自作)
D
• (2010· 安徽)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 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 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 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 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 44000元 26000元 B.36000元 19000元 C. 49000元 21000元 D.44000元 11000元 再问:李某一家劳动收入是?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及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教材中三点
分配原则是什么:兼顾效率与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 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两者 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 经济效率的保证。 第二,两者又是一对矛盾。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或保证公 平必须放弃一些效率。
收入,如银行存款的利息、投资股票债券取得的收入以及房屋交易出 图2 图1 租获得的收入。国家统计局专家也指出,“财产性收入”包括出让财 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 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财产性收入是指除工资收入之外的收入,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取得的
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2、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①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变动的影响对生活消费的影响:①引起需求量的变化;②对生活必需品以及奢侈品的不同影响;③对替代品与互补品的不同影响。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扩大内需)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是居民的收入。
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的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②受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2、做理智的消费者应践行的原则: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一)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①生产是消费的目的;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1、必要性: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
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经济生活》知识归纳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中国GDP从 2001年的11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11年的40多万亿元人民币, 年均增长超过1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连 续两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第一引擎。截至2010年底,中国对 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3172.1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7位。 2010年投资流量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首次超过日本、 英国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十年间,中国真正成了世界工厂, 但在这个过程中,代工的中国工人获利微乎其微。以苹果手 机为例,每卖出一台iphone,苹果公司独占58.5%的利润, 中国工人获得的利润只有1.8%。从入世到2011年底,中国 受到贸易救济调查近767起。 材料二 2011年12月11日,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 周年高层论坛”上,胡锦涛主席发表讲话强调,中国将加快 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 引导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 知识,分析我国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14分)
三、高试题赏析
12.货币最早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 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 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①纸币容易产生,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使用纸 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C 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影响了世界经济的 发展,回答13-14题。 13.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国家先后陷入了经济持续下 滑、失业率大幅上升的困境。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 预,其依据是 ①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 ②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 ③政府具有经济管理职能 ④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主要知识点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主要知识点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1.按劳分配为主体①.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决定因素A.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决定因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③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A.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B.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C.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④按劳分配的作用和意义(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B.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⑤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的地位由于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因此在我国的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占据主体地位。
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2. 按生产要素分配①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具体形式: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等③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3.收入分配的公平①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的生活需要。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复习.doc
直接影响 收入分配 >•效率一促进发展If 关系 公平一相对平等原r 提高效率、促进公税含义一基本特种类一增值税、个税、依法纳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 )Y 轴为财政收入Y 轴为商品房价格Y 轴为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Y 轴为失业率 下列选项中与图10《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一、 考点自查 (一) 个人收入的分配 1、 我国的分配制度及其必然性 2、 按劳分配(基本内容、必然性、意义、地位) 3、 其他的分配方式(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4、 收入分配的公平(表现、意义、举措) 5、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对立统一) (二) 财政和税收 1、 财政的含义、作用和构成 2、 财政收入(来源、影响因素)和财政支出(收支关系) 3、 税收的含义、特征和种类 4、 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征收对象、税率、作用) 5、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及违反税法的行为 二、 知识体系产劳分配(含义、原因、意义)个人收入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他分配方式j按生产要素分配措施「构成公民的基本义务•违反税法行为三、真题检测1、(2010高考•福建卷28) 反映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 A. X 轴为税率 B. X 轴为居民收入国家收入分财政《 * i 作用 关系V 〉税收及种类 图10C.X轴为商品价格总额D.X轴由经济增长率②税收是国家财政支出的基础 ④税收具有无偿性和固定性 C.②④ D.③④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2> (2010高考•北京卷33)按收入高低把总人口等分为高、中、低三组,图8所示为各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两种不同 状态。
下列做法有利于由状态a 向状态b 转变的是( )①加大扶贫开发与救济力度 ②个人收入按超额累进税率缴税 ③发挥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 ④降低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0年高考•天津卷4)图1所示为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 的支出状况。
最新精品课件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ppt课件
2021/1/4
31
问题二:结合材料二,分析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分析: (1)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实现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社 会公平。 (2)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3)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4)能够缩小社会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2021/1/4
18
(5)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3.维护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1)收入差距现状与调节措施
2021/1/4
19
(2)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建立调节机制: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 题。 (4)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 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2021/1/4
13
命题角度1 分配方式 高考扫描:2014年天津,1,选
命题探究
典例导引 (2014年天津文综,1,4分)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 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她的收入( ) 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③属于按劳分配 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21/1/4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四单元复习
①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既需要充 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
②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 际收支平衡。
③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以经济手段和法 律手段为主,辅之必要的行政手段。
②财政支出。分类: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 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③财政收支的情况。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8.2 征税和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
①税收的基本特征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者统一于税法。 ②我国税收的种类 A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 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B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 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我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 率。
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 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①方式。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②意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
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
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
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实行公有
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必然实
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含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国企职工获得的工资、
奖金、津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集体土地获得的收益)
③必然性、优越性、地位。党的 Nhomakorabea九届四中全会,指出: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1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个人收入的分配、财政与税收)什么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的原因: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要求。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按劳分配的作用: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2)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级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发展,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制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效率、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分别是什么?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公平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优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兼顾公平,是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②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货币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标志着货币的产生。
③货币的本质--一一般等价物。
④货币的职能:A、基本职能: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价格的含义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需要实实在在的货币B、其它职能:(1)贮藏手段,支付手段(用于支付工资、房租等)、世界货币3、纸币:①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②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4、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供过于求),导致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反,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现象·解决措施: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通货紧缩:扩张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发行国债,投资环境设施建设,扩大出口。
5、信用工具: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信用卡本质:信用凭证。
优点:方便、安全支票:本质:支付凭证,种类:转帐支票、现金支票6、外汇: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影响:外汇汇率降低(本币汇率上升),本国货币升值,利于进口不利出口,增加就业压力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本国货币贬值,利于出口不利进口,国内物价上涨·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4届《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材料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命题点 1 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 典例 3 (2011· 江苏高考)右图表 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 轴 x 代表收入差距,纵轴 y 代 表效率,原点 O 表示绝对的 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 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 ( D ) ①在 x1 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 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 的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记!
• ④完善工资制度,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 关系,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 会协调健康发展,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创 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 ⑤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加大再分配 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 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所 有 制 形 式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
决
决定
按劳分配为主体
决定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生产关系
分 配 制 度
定
(2)由我国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根本原因)
生决定 产 力
公有制 为主体 多种所 有制经 济共同 发展 所有制 结构
决定
按劳分配 为主体 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
公平
决定
效率
生 产 力
决定
决定
分配 制度
要求
原则
生产关系
2.分配方式(判断属于何种分配方式?? ★ ★ ★)
(1)按劳分配:
经济生活复习第三单元
自主学习 自学思考题——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怎样的分配制度? ( 1)忆一忆:分配与生产、消费是什么关系? 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 类 别 对应形式 (2)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确立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分配制度中的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存款利息、债券利息、股息、股票转让所得、私 ( )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 2.1 什么是按劳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 1)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收入(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 营企业主、外资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况。(根本原因) (1)按劳分配只能存在于什么所有制范围内? 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个体、私营企业与外资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按土地要素分配 ( 2 )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制度中处于什么地位? ( 2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 企业的劳动者劳动收入) 3. 在我国除了按劳分配之外,还存在哪些分配方式? 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 经济制度。(直接原因) 按管理要素分配 (2 1)非劳动收入:按资本要素、管理要素、技术要素等 )生产要素包括哪些内容? 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忆一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原因是什么? 分配的收入 (2)知识回忆与迁移:企业生产能离开生产要素吗?请举 个体经济劳动者的收入、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 按劳动要素分配 例说明。企业什么时候会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什么会减 动者的工资、奖金和津贴 少生产要素的投入?价格的变化对生产要素的投入有何影 按技术要素分配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响? (3)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何必要性与意义? (4)按劳动要素分配是属于按劳分配吗?
自主学习 自学思考题——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计算 我国的“营改增”政策 某人工资 10000元。 增值税的计算 (1)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什么? 2013年4月 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 1.扣除起征点 3500 元,余6500元。 A 厂购进一批蚕丝(假定这些蚕丝的生产者是第一个生产环 (2)征收增值税的优点是什么? 议,决定自今年 8月1日起,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 2.6500 元为应税对象。 节),支付货款 850元,增值税款144.5元,10天后加工成绸缎 “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适当扩大部分现代服务业 2. 个人所得税 (1 )第一档 1500 元,税率 3%,应缴45元。余5000元。 以 1500 元卖给 B商场。 范围。这是继 2012 年1月1日上海市试点和2012年8月1日扩大至 (2 )第二档 3000元,税率为10%,应缴300元。余2000元。 思考: 北京等 10个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后,“营改增”试点范围 ( 1)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分别是什么? (3 )余下的 2000元属于第三档,税率为20%,应缴400元。 的进一步扩大。 ( 1 )材料中的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是多少?该缴多少增值税? (2)征收个人所得税有何重要作用? 实际应缴个人所得税: 45+300+400=745元。 (2)这笔增值税税款应由谁来缴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对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1)按劳分配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内容与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原因: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动生产力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结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上的伟大变革。
2、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但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2)按生产要素分配①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a、按劳动要素分配: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b、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c、按技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包括技术入股和技术转让。
d、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
(3)原因: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健全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有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1、社会公平:(1)公平含义:公平含义较宽泛,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各个领域。
合理的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别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实现的途径(实现社会公平的举措):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动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当前,要逐步提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升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着力提升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升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为此,要增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别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水准。
效率提升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升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公平是提升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升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②公平和效率也存有矛盾性,两者强调不同的方面。
(3)如何处理二者关系: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升效率,又要促动公平。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
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要将收入差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别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一、国家财政1.财政及作用(1)财政的含义及实现①财政: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
②国家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
③国家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2)财政的作用(新)①是促动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别,促动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动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
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动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大起大落。
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能够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水平制约时,政府能够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2.财政收入与支出(1)财政收入①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②财政收入的渠道: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国企税后利润、分红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其中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的来源。
③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A.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只有加快经济发展,社会财富持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B.分配政策: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相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所以,国家理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
(2)财政支出①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实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
②支出的种类(按具体用途分):能够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另:社会保障支出指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各种费用。
其内容:社会保险:主要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社会救济:包括自然灾害救济、失业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和困难户救济等。
(贫民、灾民)社会福利:指社会服务事业及设施。
如对公民义务教育,特殊社会福利,如孤儿院等。
社会优抚:包括牺牲、病故优抚费、烈军属、复员军人补助费、伤残抚恤费、见义勇为者奖励等。
(与军人)(3)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①财政收支平衡: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有,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
②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③财政盈余: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部分。
国家理应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动社会总供求平衡。
二、征税和纳税1、税收及其种类(1)税收含义①税收的含义:人们习惯将税和税的征收合称为税收,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②税收必然性:有国就有税。
国家通过税收形式组织财政收入,为其自身存有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③有税必有法。
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2)税收的特征①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强制征收。
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②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③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相关部门批转不能随意改变)。
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3)我国税收和种类:根据征税对象划分,当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
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最大的两个税种。
①增值税A.含义: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种。
B.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C.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
D.作用: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不但能够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能够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它有利于促动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②个人所得税A.含义: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我国个人所得税,按照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B.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特点:纳税人所得越高,(高收入者多纳税少收入者少纳税)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C.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的个人收入。
D.作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