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第一册问答题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第一册答案

中国历史第一册答案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重点难点提示】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难点:所学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基本内容。

【课文中动脑筋答案与提示】1.对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古猿和北京人头部的特点是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嘴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额。

2.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思路一:可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去想象。

思路二:可按一天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去想象。

3.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可以从这几条渠道得到火:大自然雷电生火;森林草木自燃生火;露天煤自燃起火;偶然摩擦生火。

4.海蚶是生活在海里。

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海蚶壳说明什么问题?你怎样看?一万多年前北京的地貌同现在基本相同。

因此,在山顶洞穴里发现海蚶壳,只能说明山顶洞人已经走得很远了。

【课后习题答案与提示】活动与探究1.议一议: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2.看图分析:这是北京人使用过的一件石器,假如让你来使用,你怎样操作?用它来干什么最方便?提示:可先观看前面彩页图1《北京人的生活》,从画面左边那个持尖状石器使劲挖掘植物块根的动作中寻找答案。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重点难点提示】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典型。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产生了阶级,这些概念和结论初一学生难于掌握,【课文中动脑筋答案与提示】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

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

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想象一下,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有怎样的劳动分工?妇女主要从事耕作、纺织,男子主要从事捕鱼打猎以及制造工具、制陶等繁重的手工业生产,老年人从事家务劳动和照顾、教育小孩。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问答题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问答题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问答题1、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的出现有什么意义?答:含义:商代的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因而称作甲骨文。

甲骨文多是记录占卜的事。

意义:商代的甲骨文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就是由它发展而来的。

2、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意义?答:内容:①奖励耕战;②建立县制;③编定什伍,互相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历史意义: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和战斗力大大加强,使秦国逐渐成为“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是什么?答:主要内容:①政治上:集权中央,地方实行“三长制”,官员实行俸禄制,打击贪污受贿;②经济上:实行“均田制”;③迁都洛阳,接受汉族文化;④采取一系列汉化措施: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

历史意义:①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②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4、秦始皇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是什么?答:①改王为皇帝,自称始皇帝;②皇帝之下设丞相、御使大夫(监察百官)、太尉(军事)等主要官职;③地方推行郡县制;④统一度量衡、货币(圆形方孔铜钱)、文字(小篆和通用字体隶书)和车轨;⑤修筑长城(东到辽东,西到临洮)。

5、汉武帝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和巩固大一统局面?答: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三次讨伐匈奴,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开通举世著名的河西走廊;经济上:统一货币(五铢钱)和和兴修水利(六辅渠、白渠和黄河);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采纳儒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加强了思想上的统一;文化上:在长安设立太学(我国古代最高学府)。

6、曹操为统一北方而采取的措施?答:政治上:劫持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重视人才;经济上:实行屯田,解决粮食问题;军事上:通过官渡之战,逐渐消灭袁绍势力,基本统一北方。

7、孔子的主要思想及其教育上的贡献?答:主要思想:“仁”、“礼”、“义”的思想;教育贡献:①创办私学,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②主张因材施教;③用“启发诱导”教育学生。

初一历史上册问答题及答案

初一历史上册问答题及答案

初一历史上册问答题及答案初一历史上册问答题及答案一、关于封建社会1.什么是封建社会?答: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最持久的制度,它是以封建王权为核心的制度,在封建王权的统治下,有一个完整的以朝臣为主的封建等级制度。

2.什么是大小汉?答:大汉指的是西汉时期以来那么多建立中原王朝的汉朝,而小汉指汉朝直到宋代前期建立的各小政权。

3.什么是桓温德施?答:桓温德施是汉朝时期有名的一种政策,它旨在提高政府官员的待遇,以获得更多的忠诚和服务。

二、关于中国建筑1.什么是汉白玉?答:汉白玉是一种石头,用于建筑和陈设,古人称其为“金石”。

它的特点是翡翠色,白色为主,巩膜斑驳,梨头形,极具质感。

2.什么是太极图?答:太极图是一种宋代建筑装饰,代表着“天地合一”的原理,也是中国古代伦理文化观念的象征,描绘出太极图包括静止的黑白两色,以及两面相对的弯曲线形、椭圆形和盘旋的物体,黑白交替、镶嵌在一起,颇有哲理。

3.什么是轩辕剑?答:轩辕剑是中国古代一种长剑,它有一条非常锋利的刀刃,以及一个圆形的利刃,它的刀块长度介于1m到1.2m之间,它是由骨头雕刻而成的,后来被金属制成,它象征着封建社会中贵族文化的象征。

三、关于中国文化1.什么是“四书五经”?答:“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包括《诗经》、《礼记》、《书经》、《春秋》和《易经》五部书籍。

这些书籍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伦理观念,也是古代中国人最重要的智慧积累。

2.什么是《史记》?答:《史记》是中国第一个编年史、一部著名的文学作品,作者是西汉张衡。

它主要记载的是从秦始皇到西汉刘宋的中原政治事件和宗法变迁,被誉为“三国志的百科全书”。

3.什么是佛教?答:佛教是以佛陀教义为基础的一种宗教,其理念和精神根植于印度文化,是一种信仰阿弥陀佛和佛陀教义的宗教,佛教在中国古代流传了数千年,影响深远,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册历史问答题

第一册历史问答题

六年级历史问答题:1、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答: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P38—39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建立县制,由君主直接派官吏治理。

意义: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2、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成就有哪些?P46—47答:思想上: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上: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

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3、评价秦始皇。

P57、P62答: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的贡献:(1)他顺民心,完成统一。

(2)他自称皇帝,总揽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4)北击匈奴修长城,开发南疆修灵渠。

这些措施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同时,他又是一个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修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订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总之他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皇帝。

4、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哪此措施?P68、P74、P78答: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①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②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③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答案 六年级 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问题 归纳

答案 六年级 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问题 归纳

六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1——10课)(问题型)问答题答案材料分析题: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回答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意思是什么?(2分)出自战国时期什么人之口?(2分)治理国家不一定用一种办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

出自战国秦国商鞅之口②这一理论属于哪家学派?(2分)代表哪个阶级(2分)这一理论属于法家,代表了新兴的地主阶级③他在哪国实现了这一理论?(2分)变法内容有哪些?(4分)有何历史影响?(4分)商鞅在秦国实现了变法。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内容有: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织和军功。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因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做奴隶;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历史影响:这些措施使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公元前651年,各路诸侯在葵丘会盟,共推春秋霸主,周天子派人参加,以此为标志,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产生。

①春秋第一位霸主是谁?(1分)齐桓公②他在争霸过程中任用谁为相?(1分)管仲③他在争霸过程中以什么为号召?(2分)“尊王攘夷”3西周分封制①目的是什么?对象是谁?(2分)为了有效的管理广大被征服的地区,镇抚各地原有的邦国,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对象即受封者:亲属(王室)、功臣、先代的贵族。

②内容是什么?(2分)受封者的权利: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掌握封国内的军政大权。

受封者的义务:服从国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物,保卫周王室,定期朝见天子等。

③作用什么(2分),与春秋战国有什么关系?(2分)积极作用:确立了周王室的权威,扩大了周朝控制的区域,巩固了奴隶制国家政权。

《中国历史》第一册总复习

《中国历史》第一册总复习

肇庆市第一中学2003-2004学年度《中国历史》第一册综合检测一、选择题1、至今为止,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A、北京人B、元谋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2、假如你回到了170万年前的中华大地,你会见到的情景最可能是:()A、元谋人在采集食物B、北京人在打制石器C、河姆渡人在种植水稻D、黄帝大战蚩尤3、下列各项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A、用火烧食物B、使用打制石器C、过群居生活D、会使用古针4、小孔生公元前38年出生于贵族,由于家道中落,他于公元12年去世,算算看,小孔生活了多少岁?()A、50B、26C、49D、51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6、现在,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时有出现,要杜绝这种现象应借鉴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哪一家的主张比较合适?()A、墨家的“节俭”B、儒家的“礼”C、法家的“法治”D、道家的“无为”7、乐乐主演历史剧《商鞅》中的商鞅,他肯定没有:()A、拜见秦孝公,大谈治国图霸之术B、向秦孝公提出“以礼治国”,反对法治C、力排众议,实行全国性的变法D、秦孝公死后8、你知道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下面哪一种吗?()A B C D9、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又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杰作是:()A、希腊雅典神庙B、巴比伦的“空中花园”C、中国秦始皇陵兵马俑D、埃及金字塔10、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辟者和先行者B、丝绸之路以运输丝绸为主,但同时也有其他商品流通运输C、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西出阳关以后,一线直通欧洲的大秦D、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唯一的商旅通道11、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是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而成的。

历史上的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取得某次战役的胜利,迅速统一北方,这次战役应该是:()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长平之战12、“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一语跟下列哪一次的战役有关?()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长平之战1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结果是:()A、扩大了统治区域B、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C、促进了南北民族的大融合D、使少数民族更落后14、“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出自:()A、《齐民要术》B、《水经注》C《缀术》D、《木兰辞》15、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主要是纪念他在哪个领域对世界作出的卓越贡献?()A、史学方面《史记》B、医学方面的“麻沸散”C、数学方面圆周率D、农业方面《齐民要术》16、著有《伤寒杂病论》,并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医学家是:()A、扁鹊B、张仲景C、孙思邈D、李时珍17、中国古代史上曾经有多次迁都,其中为接受先进文化而进行的迁都是:()A、盘庚迁殷B、周平王迁都洛邑C、孝文帝迁都洛阳D、明成祖迁都北京18、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学说与商鞅思想相接近的是:()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19、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A、收到北方其他民族的侵扰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C、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D、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20、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著作是:()A、《史记》B、《汉书》C、《资治通鉴》D、《春秋》21、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庄子22、人类进入文明阶段的主要标志是:()A、阶级的产生B、国家的出现C、文字的出现D、历法的完备23、下列改革中,促进民族融合,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的是:()A、管仲改革B、商鞅编发C、北魏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24、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A、纪传体断代史B、纪传体通史C、编年体通史D、编年体断代史25、下列关联中,错误的一项是:()A、孔子——《论语》B、孟子——《道德经》C、韩非——《韩非子》D、孙子——《孙子兵法》26、南朝时,在数学方面为世界科学作出了伟大贡献的是:()A、商高B、张衡C、祖冲之D、郭守敬27、有关秦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第一次在全国推行郡县制C、开凿了灵渠第一次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D、疆域的南端在今天的南沙28、儒家学说之所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主要是由于:()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挥B、儒家学说是西汉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C、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学的人D、儒家思想适应了君王专制的需要29、秦征服越族地区和张骞通西域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推动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B、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管辖范围C、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融合D、加速了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30、汉朝如果要使臣去大秦,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先后经过:()(1)今新疆地区(2)河西走廊(3)西亚(4)安息A、(1)(2)(3)(4)B、(2)(1)(3)(4)C、(1)(2)(4)(3)D、(2)(1)(4)(3)31、今新疆地区历史上正式归属中央政府始于:()A、张骞出世西域B、西域都护的设置C、班超经营西域D、窦固大败北匈奴32、在我国古代史上,发生在208年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长平之战33、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获得了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B、符合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C、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D、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34、商代文字的载体主要是:()A、青铜业B、龟甲、兽骨C、竹简D、丝帛35、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应该查阅:()A、《道德经》B、《论语》C、《韩非子》D、《庄子》36、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秦始皇统治时首创的是:()A、.中央集权制度的封建国家B、最高统治者称皇帝C、.建立郡县制度D、使用小篆37、.《伤寒杂病论》:()A、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著作B、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C、提出了望、闻、问、切四疹法D、介绍了"麻沸散"与"五禽戏"38、《史记》叙述的是:()A、从夏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B、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史事C、从西周到西汉的史事D、从黄帝到汉代帝时期的史事39、公元200年,曹操大败袁绍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淝水之战D、赤壁之战40、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精确数值,要比欧洲早:()A、500多年B、700多年C、900多年D、1000多年二、材料解读材料一:(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

历史初一上问答题(一)

历史初一上问答题(一)

历史初一上问答题1.我国的远古传说为我们了解原始农耕时代的历史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答:我国农业起源早。

黄河流域原始农业水平相当高。

水利对农业兴衰影响大。

很早就有指导农业生产的历法。

农业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

2.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春秋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答:王权衰落,周王不能控制诸侯。

诸侯取代周王,发号施令,控制指挥军队。

3.称霸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答:任用贤才。

改革内政。

发展生产。

重视军事。

4.商鞅变法成功原因有哪些?答:主观:商鞅思想先进。

措施正确。

有力打击顽固势力。

讲究策略。

客观:秦孝公支持。

广大人民支持。

符合时代发展趋势。

5.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是什么?答:主观: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

长平之战后秦国优势进一步确立。

秦王嬴政的才能和正确的统一筹略客观:战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人民渴望统一。

东方六国不团结6.陈胜、吴广、项羽和刘邦在推翻秦朝统治的斗争中,各起了什么作用?答: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掀起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消灭秦军主力,加速秦朝灭亡。

刘邦:直接结束了秦朝的统治。

7.西域都护府是在什么情况下设置的?他的设置有什么意义?答:如下情况:张骞出使西域后。

内地和西域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西汉对西域的政治、军事的影响意义: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西域和内地联系加强。

促进西域的发展。

中国历史第一册期末复习问题集锦

中国历史第一册期末复习问题集锦

中国历史第一册期末复习问题集锦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元谋人距今年代,生活地点、地位。

2.北京人距今年代、生活地点、体貌特征、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时间和发现者。

北京人的生产生活怎样?火的使用以及用火的意义。

3.山顶洞人距今年代、生活地点、体貌特征、生产生活怎样?火的使用。

社会组织。

4.研究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我国出现人工栽培农作物时间2.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原始农业的意义?3.河姆渡人:距今年代、生活地区、房屋样式、主要食物、生产工具、畜牧业和手工业情况.4.半坡原始居民:距今年代、生活地区、房屋样式、主要食物、生产工具、畜牧业和手工业情况.5.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房屋建筑不同的原因第3课远古的传说1.中国进入部落联盟的时间?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的战役。

中华文明人文初祖是谁?2、炎帝被称为什么,主要贡献是?3、黄帝被称为什么,主要贡献是?4、黄帝时期,文字、音律、算盘、养蚕缫丝的发明者分别是谁?5.黄河流域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叫?大禹治水采用的方法?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1.夏朝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都城、暴君?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标志是什么?2.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的是哪一遗址?3.商朝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都城、暴君?迁都到殷的是谁?牧野之战时间。

4.西周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国人暴动时间。

西周何时被谁所灭。

5.西周分封制的目的、主要对象、贵族等级、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这一制度有何作用?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青铜器出现时间、种类用途、特点、铸造技术、典型代表以及其地位。

2.拥有青铜器的多少反映了什么?3.何为甲骨文?最早谁发现?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的?4.甲骨文有哪几种造字方法?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1.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分别开始结束于何时?2.春秋时期农业上有何成就?3.诸侯争霸的口号?春秋霸主先后顺序是?长江下游的哪两个国家也参与了争霸?4.春秋争霸带来了怎样的影响?5.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谁?除了地理位置优越,他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并重用谁为相进行改革,取得成功?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1.三家分晋形成哪三个国家?2.战国七雄哪七雄?3.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请说出此时期著名的战役?4.商鞅变法的背景、目的、在位国君、时间、主要内容、影响。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以下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货币、度量衡C. 焚书坑儒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一项不是汉武帝时期的政策?()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推行均田制C. 开疆拓土,加强边防D. 创立太学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下列哪一项不是科举考试的内容?()A. 明经B. 进士C. 武举D. 八股4. 宋代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农业B. 手工业C. 商业D. 以上都是5. 元朝时期,行省制度的建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哪一项不是行省制度的特点?()A. 地方行政区划B. 军事与行政合一C. 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命D. 地方官员世袭6.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废除丞相B. 设立东厂C. 推行海禁政策D. 以上都是7. 清朝前期,为了巩固边疆,采取了哪些措施?()A. 修建长城B. 建立蒙古八旗C. 收复台湾D. 以上都是8.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9. 明清之际,中国出现了哪些思想家?()A. 王阳明B. 李贽C. 黄宗羲D. 以上都是10.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北京条约》二、材料解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等。

材料二: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问题:(1)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4分)(2)这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采取了废除丞相、设立东厂等措施。

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历史第一册习题精选第二篇

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历史第一册习题精选第二篇

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历史第一册习题精选第二篇
第1题【单选题】
我国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大篆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关于春秋争霸,描述正确的有( )
①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秦孝公先后称霸中原
②春秋争霸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③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
④周王室的衰微是春秋时期争霸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尊王攘夷、退避三舍、问鼎中原、合纵连横、朝秦暮楚等成语反映了下面的哪一内容( )
A、夏商西周的更迭
B、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C、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D、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中国历史第一册问题提纲(1)

中国历史第一册问题提纲(1)

中国历史第一册问题提纲第1课1、元谋人的生活时间、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中国内陆)、地位。

元谋人知道用火2、北京人的时间、地点、用火情况3、山顶洞人的时间、会人工取火,还掌握了技术,有了爱美意识,会埋葬逝者4、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第2课1、原始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和历史意义2、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时间、地点、种植农作物、房屋)3、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房屋和农作物不同是因为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4、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相同点都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应用纺织技术,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会建筑房屋,过定居生活,出现原始艺术的萌芽。

第3课1、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2、简述炎帝和黄帝的发明3、黄帝之后,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实行。

第4课1、夏商周时期的特征。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3、完成下列表格4、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5、战争之后,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记住时间)6、将商朝的都城迁到殷。

7、分封制的目的、对象、受封者的权力、义务、作用第5课1、开始出现青铜器。

2、青铜器的铸造技术。

商朝青铜器的代表司母戊鼎,地位。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开始的。

第6课1、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3、如何评价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影响第7课1、战国时期的战役有、、。

2、商鞅变法的目的、时间、支持者、内容、历史意义、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3、根据商鞅变法的内容,回答问题(1)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2)遭到旧贵族反对的措施(3)对封建制度的确立起到关键的措施(4)使秦国国富兵强的措施4、都江堰的的主持者。

都江堰的影响。

第8课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繁荣的局面是。

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是,治国主张其言行收集在一书中。

3、说出孔子的教育成就4、说出孟子、墨子、荀子、庄子、的主张5、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主张言行收集在一书中6、法家的代表是,其思想主张。

问答题答案 六年级 中国历史第一册 第三单元历史提纲问题

问答题答案  六年级  中国历史第一册  第三单元历史提纲问题

六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11——18课)(问题型)问答题答案班级姓名:小组长(检查后签字)★问答题1、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哪些方面?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①政治上: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别管理行政、监察,军事、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②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③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④思想上: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⑤军事上: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修筑长城、⑥民族关系上(开发边疆上):统一东南、岭南地区、兴修灵渠。

2、汉武帝的大一统包括哪些方面?条件(1)汉初统治者恢复经济的措施及文景之治。

(2)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措施:①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使诸侯国越分越小②思想文化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

③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④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大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统一。

⑤对外交往上: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大一统作用:使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3、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请你说一说他们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何异同?秦始皇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大多数相同:秦始皇:(1)灭六国,统一全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的割据混战局面.(2)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后世影响深远.(3)文化、经济上: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4)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兴修灵渠,开发南疆.汉武帝:(1)政治上,重用人才,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治理黄河,免除水害;(3)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举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4)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解除匈奴对北方的威胁;(5)民族关系或对外交往上,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打下了基础.秦始皇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与民族交往上有不同:(1)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相同,都是加强思想控制,摧残禁锢了思想文化发展,。

中国历史第一册

中国历史第一册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中国历史第一册复习题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_______,生活在距今约 ______年的_________ 。

2、北京人已经会使用______,生活在距今约_____前。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 和_____的国家。

4、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_____年前,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

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_____年前,他们主要种植_____。

5、炎帝和黄帝生活在我国古代的_____流域,他们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_____。

6、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_____、_____、_____,他们采取的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历史上叫做“_____”。

7、因治水有功做了部落联盟首领的是_______。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1、约公元前____年,____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_____取代了_____,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2、公元前____年,周商双方在牧野大战,商军倒戈,周军攻入商都,商纣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_____。

3、汉字源于_____,它是一种_____时期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开始的。

5、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是______,最后称霸的是_______。

6、战国七雄指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地处最西边的诸侯强国是______ 。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_____,建立人______ 、时间是______,定都_____。

2、秦朝时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官吏是的 ______。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____________ ,领导人是______ 和______。

中国历史知识问答100题(DOC)

中国历史知识问答100题(DOC)

中国历史知识问答100题1.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哪位?答案:万历帝(朱翊钧)2.火药始用于军事上是在什么时候?答案:唐朝末年3.唐德宗死后,李诵提拔王坯,王叔文主持朝政,实行一系列的改革,这场改革称作什么?答案:永贞革新4.龙阳之癖的故事出自于那本书?答案:《战国策》5.明朝几个皇帝的以南京为都?答案:三个6.红巾军徐寿辉被谁杀死?答案:陈友谅7.“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于哪首词?答案:《望海潮》8.禹建立夏朝后姓什么?答案:姓姒9.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后谁被逼为湖北军政府都督?答案:黎元洪10.“大清”的国号是哪位清朝皇帝定的?答案:皇太极(清太宗)11.1947—1949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三年解放战争。

哪三大战役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答案:辽沈、平津、淮海12.八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赵昺被元朝逼的走投无路,被哪位大臣背着跳海而死?答案:陆秀夫13.召公、周公两位宰相共同管理政务,称为什么?答案:共和14.魏忠贤是在哪个皇帝当政期间乱政?答案:天启(明熹宗——朱由校)15.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发生了甘露之变?答案:唐文宗16.杨贵妃死在什么地方?答案:马嵬驿17.明宫三大案是指哪三案?答案:梃击案、移宫案、红丸案18.汉宣帝靠谁的支持登上帝位?答案:霍光19.项羽破釜沉舟杀了谁?答案:苏角20.公元1127年,金国军队攻入开封,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史称什么?答案:靖康之变21.吐谷浑最终因为谁的侵袭举族内迁成为唐的属民?答案:土藩22.安禄山死在谁的手里?答案:李猪儿23.历史上李朔雪夜袭蔡州迫使谁投降?答案:吴元济24.清朝初年的“三藩之乱”是指哪三藩?答案:吴三桂(平西王)、尚可喜尚之信(平南王)、耿精忠(靖南王)25.在七七事变后被宋哲元留在北平与日本人周旋的人是谁,后来他被答案:张自忠26.是哪位周天子有西游昆仑会王母的传说?答案:周穆王27.汉武帝的乳名是什么?答案:刘彘28.“王与马,共天下”里的王指的是谁?答案:王导29.《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

中国历史问答题库

中国历史问答题库

中国历史问答题库一、远古时期1. 中国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哪里?2. “中国的母亲”是指哪位考古学家?3.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4. 《尚书》是哪个时期的文献?5. 商朝最有代表性的都城是哪座?二、夏朝与商朝1. 哪位传说中的君主被认为是夏朝的开国皇帝?2. 古代考古学家确认夏朝的存在主要依靠哪些考古证据?3. 商朝被哪个部落所灭?4. 商朝最后一个君主是谁?5. 商朝的最高祭祀活动是什么?三、周朝1. 周朝的分封制度的核心是什么?2. 《尚书》在周朝的地位如何?3. 周朝的都城从最初的哪座城迁往洛邑?4. 北方游牧民族对于周朝的威胁主要来自哪个部落?5. 周朝的军事制度以什么为核心?四、春秋战国时期1. 春秋时期的“五霸”指的是哪五个国家的君主?2. 鲁国的孔子被尊为何种身份?3. 秦穆公在春秋时期取得了哪个国家的重大胜利?4. 战国时期的早期统一者是谁?5. 鲁哀公的死导致了哪个国家的灭亡?五、秦朝1. 秦朝的第一位皇帝是谁?2. 请介绍一下秦朝的特点和成就。

3. 秦朝使用的货币是?4. 哪个名将为秦朝统一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5. 秦始皇陵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请问它的主要建筑是什么?六、汉朝1. 请简要介绍一下西汉的统治。

2. 汉朝的开国皇帝是谁?3. 汉武帝时期的战争有哪些重要事件?4. 汉朝在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5. 汉朝的末代皇帝是谁?七、三国时期1. 请介绍一下三国时期魏国的历史背景。

2. 制定蜀国未来的战略方针,刘备要首先攻打哪个地方?3. 黄承儿省吃俭用,筹集大量军备的目的是什么?4. 三国时期的三位著名将领是?5. 三国时期魏国的最后一位君主是谁?八、南北朝时期1. 南北朝时期中国分裂为南朝和北朝的原因是?2. 元明清三个朝代是南朝的那个时期?3. 孝武帝发动的北伐战争是南朝末年主要的政治斗争手段,请问孝武帝属于哪个朝代的皇帝?4.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如何?5. 南朝梁代的大文学家陶渊明被尊为?九、隋朝与唐朝1. 隋朝的统一战争发生在哪个时期?3. 请简要介绍一下唐朝的统治。

六上历史问答填空题

六上历史问答填空题

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一课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距今约--------年。

----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大约距今----年之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居住的早期人类,被称做------,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①能直立行走;②会制造和使用粗糙——与——等简单工具;③使用------火;④使用简单语言;⑤群居生活。

-----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3、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年,使用------石器,但已掌握---------技术。

他们已会----火,用-------缝衣服。

他们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

4、火的使用意义?第二课1、生活在--------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年。

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使用------石器和用------耕地;种植-------,住------房子,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造陶器、简单玉器、原始乐器,过着定居生活。

2、、生活在-----流域的半坡遗址,距今-------年,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使用-----石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的国家。

3、半坡人住在------的房子里。

第三课问答:1、炎帝和黄帝的贡献(人文初祖)P14-152、尧舜禹的品德P153、禅让P15填空1、炎帝和黄帝生活在距今约---------的-------流域。

东方有强大的-------部落,炎黄联合,在-------一战中大败------。

形成日后的---------,是()族的前身。

2、-----号称神农氏。

最早活动在---------。

------发明了养蚕缫丝,------发明了文字,-----编出了乐谱,后人尊称--------为“---------”。

海内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

3、传说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的杰出部落首领还有----------。

-----生活俭朴,克已爱民。

2016部编版历史上册1-10课问答式复习

2016部编版历史上册1-10课问答式复习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什么?答:能不能制造工具。

2.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答:化石。

3.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谁?生活在什么年代?地点?答:元谋人;距今时间约170万年;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

4.元谋人有哪些生活特征?答;能制造工具,知道使用火。

5.北京人被发现的地点在哪?生活在什么年代?答: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70万—20万年。

6.北京人具有哪些特征?答:北京人手脚分工明显,能够直立行走,但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7.北京人有哪些生活特征?答:①采集狩猎;②会使用天然火,并能够长时间保存火种;③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④过原始的群居生活。

8.北京人的发现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答:①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②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9.山顶洞人被发现的地点在哪?生活在什么年代?答: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3万年。

10.山顶洞人具有什么体貌特征?答: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11.北京人有哪些生活特征?答:①掌握磨光和挖孔技术(骨针);②会人工取火;③有爱美意识(兽牙项链)④社会组织:氏族生活;⑤交换生活用品,埋葬逝者。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答: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出现;磨制石器发展;聚落(定居)。

2.原始农耕时代有哪些世界性贡献?答:我国世界上是最早种植水稻(长江流域)、粟、黍(北方)的国家。

4.原始人类开始过定居生活的原因是什么?答:原始农业的发展。

5.原始农业的发展有何意义?答: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6.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生活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答:相同点:①以农耕生活为主,种植农作物;②都使用磨制石器;③都过定居生活,建造房屋;④都饲养家畜;⑤都出现了手工业。

不同点:①农作物种类不同:半坡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②房屋类型不同:半坡居民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居民住干栏式房屋(木结构);③生活区域不同: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北方),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南方);④手工业种类不同:半坡人制作彩陶,河姆渡人掌握了雕刻技术,懂得使用天然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答: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利用商鞅,开始变法。

内容:a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奖励军功;c奖励耕织;d建立县制。

意义: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秦国通过变法,废除了旧制度,发展了封建经济。

增强了国力,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简述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答:
兴办私学,广收学生,主张因材施教,要求学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重视道德教育,希望学生成为品行高尚的人。

3、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
a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自称“始皇帝”,在中央设立“三公”,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中央和郡县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
b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大修驰道,统一车轨;
c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巨大损害;
d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巩固边防,加强对越族地区的开发。

4、简述汉武帝巩固大统一的措施?
答:
a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权力,加强中央对王国的控制。

夺去王侯爵位和封地,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推行一套新的选用官吏制度,注意选拔人才。

b把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对经济的控制。

c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思想统治工具。

在长安设立太学,主要培养官吏。

d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安定北部边境。

5、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答:
386年,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圭,建立北魏。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为革除落后习俗吸取汉族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孝文帝拓跋进行了改革。

内容:
a实行官吏傣禄制,严惩贪污;
b颁布均田令;
c迁都洛阳;
d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