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原文及翻译
温病条辨原文和翻译【原文】昔淳于公有言:“人之所病,病病多;医之所病,病方少。
”夫病多而方少,未有甚于温病者矣。
何也?六气之中,君相两火无论已,风湿与燥无不兼温,惟寒水与温相反,然伤寒者必病热。
天下之病孰有多于温病者乎?方书始于仲景。
仲景之书专论伤寒,此六气中之一气耳。
其中有兼言风者,亦有兼言温者,然所谓风者,寒中之风,所谓温者,寒中之温,以其书本论伤寒也其馀五气,概未之及,是以后世无传焉。
虽然,作者谓圣,述者谓明,学者诚能究其文,通其义,化而裁之,推而行之,以治六气可也,以治内伤可也。
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以阙如为耻,不能举一反三,惟务按图索骥。
【译文】过去淳于公说:“人们担忧的问题,是担忧疾病多;医生们担忧的问题,是担忧治病的方法少。
”疾病多但是治病的方法少,没有超过温病的了。
什么原因呢?六气当中,君火、相火不用说了,风、湿和燥没有不同时具有温,只是寒同温相反,然而被寒邪伤害的人必定患热证。
天下的病哪有比温病更多的病呢?记载和论述方剂的书从张仲景开始。
张仲景的书专门论述伤寒,这只是六气当中的一气啊。
其中有同时说到风的,也有同时说到温的,可是讲的风,是寒中的风,讲的温,是寒中的温,因为他的书本来论述伤寒啊。
其馀五气,一概没有涉及,因此后代不传了。
即使这样,但是创作的人叫做圣人,阐述的人叫做贤明的人,学习的人如果彻底推求他们的文章,通晓他们的文义,变化它们,奉行它们,用它们治疗六气造成的疾病是可以的,用它们治疗内伤也是行的。
无奈社会上缺少善于触类旁通的有才识的医生,—般人认为缺漏可耻,漏可耻,不能举—反三,只求按照图样寻找好马般地就伤寒而论伤寒。
《温病条辨》原文资料讲解
《温病条辨》原文资料讲解《温病条辨》原文1、头痛微恶寒,面赤烦渴,舌白,脉濡而数者,虽在冬月,犹为太阴伏暑也。
2、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去牛蒡、元参加杏仁、滑石主之。
3、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主之4、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有汗,或大汗不止者,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主之。
脉洪大,渴甚汗多者,仍用白虎法;脉虚大而芤者,仍用人参白虎法。
5、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汗多,加减生脉散主之。
6、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
7、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
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8、湿温邪入心包,神昏肢逆,清宫汤去莲心、麦冬,加银花、赤小豆皮,煎送至宝丹,或紫雪丹亦可。
9、湿温喉阻咽痛,银翘马勃散主之。
10、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俗名为呃),宣痹汤主之。
11、太阴湿温喘促者,千金苇茎汤加杏仁、滑石主之。
12、《金匮》谓太阳中暍,身热疼痛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此热少湿多,阳郁致病之方法也。
瓜蒂涌吐其邪,暑湿俱解,而清阳复辟矣。
13、寒湿伤阳,形寒脉缓,舌淡,或白滑不渴,经络拘束,桂枝姜附汤主之。
14、骨节疼烦,时呕,其脉如平,但热不寒,名曰温疟,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15、但热不寒,或微寒多热,舌干口渴,此乃阴气先伤,阳气独发,名曰瘅疟,五汁饮主之。
16、舌白渴饮,咳嗽频仍,寒从背起,伏暑所致,名曰肺疟,杏仁汤主之。
17、热多昏狂,谵语烦渴,舌赤中黄,脉弱而数,名曰心疟,加减银翘散主之;兼秽,舌浊口气重者,安宫牛黄丸主之。
18、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19、感燥而咳者,桑菊饮主之。
20、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
21、燥气化火,清窍不利者,翘荷汤主之。
中医经典考试温病条辨主要条文
中医经典考试温病条辨主要条文
《温病条辨》是中医温病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的主要条文有:
1.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瘟疫、有温毒、有暑
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2.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
菊饮主之。
3.邪入心包,舌蹇,肢厥,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亦主
之。
4.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
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
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5.下焦温病,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憺憺大动,甚
则心中痛者,三甲复脉汤主之。
温病条辨叙PPT课件
容
肺腑无语,冤鬼夜嗥,二千余年,略同一
辙,可胜慨哉!
今译:肺腑不能说话,含冤而死的鬼魂在夜间号哭,二千多 年以来,情况都大致相同,怎能不令人感慨不已呢!
.
35
返回主页
返回
溯:《说文》“逆流而上曰溯 洄”
溯:多音字:sù,shuò
异体:〖泝〗〖遡〗 sù (1)逆流而上。
(2)往上推求;回想。 Shuò 水名。
逆 流 而 上
往 上 推 求
推 究 探 求
.
返回主页
36
返回
名桂,号香岩,又号上律老人。江苏
吴县人,清代康乾时的著名医家。叶氏一
叶 天 士
生忙于诊事,在世没有亲笔著述。现传有 《临证指南医案》十卷,后附《幼科心法》 及《温热论治》各一卷;《叶天士医案存 真》三卷。据载都是他的门人和后代整理
记录的。
温 治療,敘述溫疫的各种兼挾証治。17世紀中
疫 葉細菌學出現前,《溫疫論》提出了:“夫
论 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气
間別有一种异气所感”,這种异气即“戾
气”。這种學說是十分先進的。
.
27
返回主页
返回
方 中 行
明末医家,名有执,字中行。著有 《伤寒论条辨》、《本草钞》等。
喻 明末清初伤寒学医家。名昌 ,字嘉 嘉 言。著有《医门法律》、《寓意草》、 言 《尚论篇》。
之疎也。因而沿习故方,略变药
.
9
返回主页
陶氏之书:陶华的 味,沖和、解肌诸汤纷然著录。 《伤寒六书》。 至陶氏之书出,遂居然以杜撰之
伤寒,治天下之六气。不独仲景
之书所未言者不能发明,竝仲景
已定之书尽遭窜易。世俗乐其浅
宗:遵从。
《温病条辨》原文资料讲解
《温病条辨》原文1、头痛微恶寒,面赤烦渴,舌白,脉濡而数者,虽在冬月,犹为太阴伏暑也。
2、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去牛蒡、元参加杏仁、滑石主之。
3、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主之4、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有汗,或大汗不止者,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主之。
脉洪大,渴甚汗多者,仍用白虎法;脉虚大而芤者,仍用人参白虎法。
5、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汗多,加减生脉散主之。
6、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
7、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
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8、湿温邪入心包,神昏肢逆,清宫汤去莲心、麦冬,加银花、赤小豆皮,煎送至宝丹,或紫雪丹亦可。
9、湿温喉阻咽痛,银翘马勃散主之。
10、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俗名为呃),宣痹汤主之。
11、太阴湿温喘促者,千金苇茎汤加杏仁、滑石主之。
12、《金匮》谓太阳中暍,身热疼痛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此热少湿多,阳郁致病之方法也。
瓜蒂涌吐其邪,暑湿俱解,而清阳复辟矣。
13、寒湿伤阳,形寒脉缓,舌淡,或白滑不渴,经络拘束,桂枝姜附汤主之。
14、骨节疼烦,时呕,其脉如平,但热不寒,名曰温疟,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15、但热不寒,或微寒多热,舌干口渴,此乃阴气先伤,阳气独发,名曰瘅疟,五汁饮主之。
16、舌白渴饮,咳嗽频仍,寒从背起,伏暑所致,名曰肺疟,杏仁汤主之。
17、热多昏狂,谵语烦渴,舌赤中黄,脉弱而数,名曰心疟,加减银翘散主之;兼秽,舌浊口气重者,安宫牛黄丸主之。
18、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19、感燥而咳者,桑菊饮主之。
20、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
21、燥气化火,清窍不利者,翘荷汤主之。
温病条辨案例
温病条辨案例温病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疾病范畴,包括了外感热病和内伤热病两大类。
温病的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温病条辨更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探讨温病的条辨方法。
案例一,李某,男,40岁,因发热、头痛、咽喉疼痛等症状来就诊。
病史询问得知,患者昨日外出遇风受凉后即感觉寒热交作,头痛咽痛。
舌苔白腻,脉浮紧。
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病史,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为外感风寒所致的温病。
辨证时应重点观察患者的舌苔和脉象,白腻的舌苔和浮紧的脉象为风寒表证的特点。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辛温解表的治疗方法,如麻黄汤加减,以温解表邪,使风寒之邪得以解散。
案例二,王某,女,30岁,因发热、口干、口苦、咽喉不适等症状就诊。
病史询问得知,患者近期情绪不佳,饮食无味,大便干结。
舌苔黄腻,脉滑数。
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病史,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为肝胆湿热所致的温病。
辨证时应重点观察患者的舌苔和脉象,黄腻的舌苔和滑数的脉象为湿热内蕴的特点。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清热利湿的治疗方法,如龙胆泻肝汤加减,以清热利湿,舒肝解郁。
案例三,张某,男,50岁,因发热、大汗、口渴、小便短赤等症状就诊。
病史询问得知,患者平素饮食过度,好酒贪饮。
舌苔黄干,脉滑数。
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病史,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为饮食积滞所致的温病。
辨证时应重点观察患者的舌苔和脉象,黄干的舌苔和滑数的脉象为饮食积滞的特点。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健脾化湿的治疗方法,如半夏泻心汤加减,以健脾化湿,消食导滞。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辨证温病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病史,重点观察舌苔和脉象,从而进行准确的条辨。
同时,针对不同的证候类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对温病的条辨有所帮助。
总结温病条辨的学术思想
总结温病条辨的学术思想温病条辨是中医学中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主要用于辨别疾病的病机和治法。
温病条辨的学术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温病条辨强调病因与病位的相互关系。
在中医学中,将疾病的发生归结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七情(喜、怒、思、忧、悲、恐、震)的侵袭。
根据病情的特点和病位的不同,可以适时调整治疗措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温病条辨通过明确病因与病位的关系,有助于中医医生准确判断疾病的属性,确定治疗方案。
其次,温病条辨重视辨别病邪的属性。
病邪是指致病的外界因素,如寒邪、暑邪等。
温病条辨通过观察病情的表现,判断病邪的属性,进而决定采取哪种治疗方法。
例如,如果发病前有明显的受寒史,出现寒性症状如寒战、喜暖等,则认为病邪属于寒邪,治疗时应以温阳解表为主,并采取相应的祛寒法。
反之,如果患者有明显的热性症状如发热、口渴等,则认为病邪为热邪,治疗时应以清热解毒为主。
温病条辨能够根据病情的表现,准确识别病邪的属性,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温病条辨注重辨别疾病的病机。
病机是指病变的机制和过程,包括病邪侵袭、正气损伤、病理变化等。
温病条辨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验诊结果,分析病机的发展过程和机制,从而找出治疗疾病的关键点。
例如,对于外感风寒所致的感冒,温病条辨认为病机主要表现为风寒外袭,正气受损,治疗时应以温阳解表、健脾益气为主,从而恢复正气,驱除病邪。
最后,温病条辨强调通过治疗实证来验证辨证施治的准确性。
在中医学中,验证辨病的准确性是很重要的,只有治愈了疾病,才能证明辨病的正确,也就是所谓的“察后验其效,如有效即可知圣人也”。
温病条辨同样强调通过治疗的效果来验证辨证施治的准确性。
只有治愈了疾病,才能够证明所选取的治疗方案是正确的,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理论体系提供了经验基础。
总而言之,温病条辨是中医学中重要的学术思想,强调病因与病位的关系、病邪的属性、疾病的病机以及治疗实证。
它通过准确判断疾病的属性、病机和病位,为中医医生提供了指导治疗的理论依据。
(完整版)《温病条辨》原文
1、头痛微恶寒,面赤烦渴,舌白,脉濡而数者,虽在冬月,犹为太阴伏暑也。
2、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去牛蒡、元参加杏仁、滑石主之。
3、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主之4、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有汗,或大汗不仅者,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主之。
脉洪大,渴甚汗多者,仍用白虎法;脉虚大而芤者,仍用人参白虎法。
5、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汗多,加减生脉散主之。
6、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以偏执。
7、头痛恶寒,身重难过,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
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8、湿温邪入心包,神昏肢逆,清宫汤去莲心、麦冬,加银花、赤小豆皮,煎送至宝丹,或紫雪丹亦可。
9、湿温喉阻咽痛,银翘马勃散主之。
10、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俗名为呃),宣痹汤主之。
11、太阴湿温喘促者,千金苇茎汤加杏仁、滑石主之。
12、《金匮》谓太阳中暍,身热难过而脉稍微,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此热少湿多,阳郁致病之方法也。
瓜蒂涌吐其邪,暑湿俱解,而清阳复辟矣。
13、寒湿伤阳,形寒脉缓,舌淡,或白滑不渴,经络拘束,桂枝姜附汤主之。
14、骨节疼烦,时呕,其脉如平,但热不寒,名曰温疟,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15、但热不寒,或微寒多热,舌干口渴,此乃阴气先伤,阳气独发,名曰瘅疟,五汁饮主之。
16、舌白渴饮,咳嗽频仍,寒从背起,伏暑所致,名曰肺疟,杏仁汤主之。
17、热多昏狂,谵语烦渴,舌赤中黄,脉弱而数,名曰心疟,加减银翘散主之;兼秽,舌浊口气重者,安宫牛黄丸主之。
18、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19、感燥而咳者,桑菊饮主之。
20、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
21、燥气化火,清窍不利者,翘荷汤主之。
22、诸气膹郁,诸痿喘呕之因于燥者,喻氏清燥救肺汤主之。
《温病条辨》原文
1、头痛微恶寒,面赤烦渴,舌白,脉濡而数者,虽在冬月,犹为太阴伏暑也。
2、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去牛蒡、元参加杏仁、滑石主之。
3、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主之4、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有汗,或大汗不止者,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主之。
脉洪大,渴甚汗多者,仍用白虎法;脉虚大而芤者,仍用人参白虎法。
5、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汗多,加减生脉散主之。
6、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
7、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
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8、湿温邪入心包,神昏肢逆,清宫汤去莲心、麦冬,加银花、赤小豆皮,煎送至宝丹,或紫雪丹亦可。
9、湿温喉阻咽痛,银翘马勃散主之。
10、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俗名为呃),宣痹汤主之。
11、太阴湿温喘促者,千金苇茎汤加杏仁、滑石主之。
12、《金匮》谓太阳中暍,身热疼痛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此热少湿多,阳郁致病之方法也。
瓜蒂涌吐其邪,暑湿俱解,而清阳复辟矣。
13、寒湿伤阳,形寒脉缓,舌淡,或白滑不渴,经络拘束,桂枝姜附汤主之。
14、骨节疼烦,时呕,其脉如平,但热不寒,名曰温疟,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15、但热不寒,或微寒多热,舌干口渴,此乃阴气先伤,阳气独发,名曰瘅疟,五汁饮主之。
16、舌白渴饮,咳嗽频仍,寒从背起,伏暑所致,名曰肺疟,杏仁汤主之。
17、热多昏狂,谵语烦渴,舌赤中黄,脉弱而数,名曰心疟,加减银翘散主之;兼秽,舌浊口气重者,安宫牛黄丸主之。
18、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19、感燥而咳者,桑菊饮主之。
20、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
21、燥气化火,清窍不利者,翘荷汤主之。
22、诸气膹郁,诸痿喘呕之因于燥者,喻氏清燥救肺汤主之。
《温病条辨》原文加释义(41页)
《温病条辨》《温病条辨》为清代著名医学家吴瑭(字配珩,号鞠通)所著。
全书分为七卷,以“卷一·上焦篇”、“卷二·中焦篇”、“卷三·下焦篇”为核心。
本书原文选自清·问心堂刻本,共94条,其中必须背诵的37条,必须熟读的57条。
吴氏以《内经》对三焦的论述为依据,汇集历代医家精华,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创立了温病三焦辨治纲领,并将三焦辩证与卫气营血辩证一炉而冶,相辅而行,完善了温病的辩证论治体系。
备受后世医家推崇,被誉为“治温之津梁”。
是学习温病学的必读之书。
卷一·上焦篇【原文】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1)【释义】本条论述温病的病种。
吴鞠通在本条之按语中云:“诸家论温,有顾此失彼之病,故是编首揭诸温之大纲,而名其书曰《温病条辨》”。
可见,吴氏此条意在指明温病的病种,明确四时各种温病病名的概念,做为温病辨治的大纲。
本条提出的温病病名共有9种,关于每种温病的概念,吴氏在本条分注中云:“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风夹温也。
温热者,春末夏初,阳气弛张,温盛为热也。
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
温毒者,诸温夹毒,秽浊太甚也。
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
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
秋燥者,秋金燥烈之气也。
冬温者,冬应寒而反温,阳不潜藏,民病温也。
温疟者,阴气先伤,又因于暑,阳气独发也”。
本条所述9种温病的名称,至今仍多沿用。
其中“温热”之名,一般认为即今所称之“春温”,是发于春季,初起即以里热为主的温病。
【原文】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
(3)【释义】本条论述太阴温病的临床表现。
“太阴之为病”,是指上焦温病中的太阴病,其病变部位在手太阴肺系。
“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是与伤寒病相鉴别。
《温病条辨序》课件
对后世中医温病学的发 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
誉为“温病学之宗”
03
温病条辨序的影响
章节副标题
温病条辨序对后世的影响
温病条辨序提出了“温病” 的概念,丰富了中医学的理 论体系。
温病条辨序是清代著名医学 家吴鞠通的代表作,对后世 中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温病条辨序对后世中医学的 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产
温病条辨序在现代的应用价值
温病条辨序是中医经典著作,对现代中医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温病条辨序中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对现代中医治疗各种疾病具有重要的 参考价值。 温病条辨序中的养生保健理念,对现代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启示作 用。 温病条辨序中的药方和治疗方法,对现代中药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 义。
生了重要影响。
温病条辨序对后世中医学的 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
了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
温病条辨序对现代医学的启示
温病条辨序是中 医经典著作,对 现代医学有重要 启示
温病条辨序强调 辨证论治,对现 代医学的个体化 治疗有启示
温病条辨序注重 整体观念,对现 代医学的系统生 物学有启示
温病条辨序强调 预防为主,对现 代医学的预防医 学有启示
04
温病条辨序的评价
章节副标题
温病条辨序的学术评价
学术地位:温病 条辨序是温病学 领域的经典著作, 具有很高的学术 地位。
学术价值:温病 条辨序对温病学 的发展起到了重 要的推动作用, 具有很高的学术 价值。
学术影响:温病 条辨序对后世的 温病学研究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被誉为温病学的 奠基之作。
温病条辨序在 清代及后世中 医界享有很高 的声誉,被誉 为“温病学之
宗”
温病条辨序的现代评价
《温病条辨序》课件
对中医药科研的推动作用
提供理论支持
01
《温病条辨序》为中医药科研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学借鉴,
有助于推动中医药科研的发展和创新。
促进跨学科交流与合作
02
《温病条辨序》的科研成果可以促进中医药与其他学科的交流
与合作,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
提升中医药国际影响力
03
通过中医药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温病条辨序》有助于提
应用
在解读《温病条辨序》时,通过搜集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对比不同版本和记 载,鉴别其中的真伪和差异,整理出较为可靠的信息,并对其中涉及的人物、 事件、时间等进行考据,以探究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比较研究法
定义
比较研究法是通过比较不同文献或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之间的异同,来探究其内 在规律和意义的方法。
应用
在解读《温病条辨序》时,可以将不同版本的《温病条辨》进行比较,分析其中 的异同点,探究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演变规律,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该文献的意义 和价值。
临床应用法
定义
临床应用法是将文献中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际的临床实践 中,通过实践来检验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应用
在解读《温病条辨序》时,可以将其中涉及的温病理论和治 疗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中,通过实践来检验其可行性和有效 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文献的精髓和实际应用价值。
价值观念
探讨《温病条辨序》所体现的价值 观念,如医德、仁爱等,及其对现 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03
《温病条辨》与中医温病学
《温病条辨》在中医温病学中的地位
重要经典之一
临床指导
作为中医温病学的经典著作,为后世 温病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诊断、治疗温病的 思路和方法,成为温病学临床实践的 必备参考。
(完整word版)《温病条辨》原文
1、头痛微恶寒,面赤烦渴,舌白,脉濡而数者,虽在冬月,犹为太阴伏暑也。
2、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去牛蒡、元参加杏仁、滑石主之。
3、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主之4、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有汗,或大汗不止者,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主之。
脉洪大,渴甚汗多者,仍用白虎法;脉虚大而芤者,仍用人参白虎法。
5、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汗多,加减生脉散主之.6、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
7、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
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8、湿温邪入心包,神昏肢逆,清宫汤去莲心、麦冬,加银花、赤小豆皮,煎送至宝丹,或紫雪丹亦可。
9、湿温喉阻咽痛,银翘马勃散主之。
10、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俗名为呃),宣痹汤主之。
11、太阴湿温喘促者,千金苇茎汤加杏仁、滑石主之。
12、《金匮》谓太阳中暍,身热疼痛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此热少湿多,阳郁致病之方法也。
瓜蒂涌吐其邪,暑湿俱解,而清阳复辟矣.13、寒湿伤阳,形寒脉缓,舌淡,或白滑不渴,经络拘束,桂枝姜附汤主之。
14、骨节疼烦,时呕,其脉如平,但热不寒,名曰温疟,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15、但热不寒,或微寒多热,舌干口渴,此乃阴气先伤,阳气独发,名曰瘅疟,五汁饮主之。
16、舌白渴饮,咳嗽频仍,寒从背起,伏暑所致,名曰肺疟,杏仁汤主之。
17、热多昏狂,谵语烦渴,舌赤中黄,脉弱而数,名曰心疟,加减银翘散主之;兼秽,舌浊口气重者,安宫牛黄丸主之.18、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19、感燥而咳者,桑菊饮主之。
20、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
21、燥气化火,清窍不利者,翘荷汤主之。
22、诸气膹郁,诸痿喘呕之因于燥者,喻氏清燥救肺汤主之。
[精品WORD]温病条辨全文
[精品WORD]温病条辨全文温病条辨全文凡例一、是书仿仲景【伤寒论】作法,文尚简要,便于记诵,又恐简则不明,一切议论,悉以分注注明,俾纲举目张,一见了然,并免后人妄注,致失本文奥义。
二、是书虽为温病而设,实可羽翼伤寒。
若真能识得伤寒,断不致疑麻桂之法不可用;若真能识得温病,断不致以辛温治伤寒之法治温病。
伤寒自以仲景为祖,叁考诸家注述可也;温病当于是书中之辨似处究心焉。
三、晋唐以来诸名家,其识见学问工夫,未易窥测,瑭岂敢轻率毁谤乎,奈温病一症,诸贤悉未能透过此关,多所弭缝补救,皆未得其本真,心虽疑虑,未敢直断明确,其故皆由不能脱却【伤寒论】去蓝本。
其心以为推戴仲景,不知反晦仲景之法,至王安道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惜其论之未详,立法未备;吴又可力为卸却伤寒,单论温病,惜其立论不精,立法不纯,又不可从。
惟叶天士持论平和,立法精细,然叶氏吴人,所治多南方证,又立论甚简,但有医案,散见於杂症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
瑭故厉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叁以心得,为是编之作,诸贤如木工钻眼已至九分,瑭特透此一分作圆满会耳,非敢谓高过前贤也。
至于驳证处,不得不下直言,恐误来学,【礼】云:事师无犯无隐,瑭谨遵之。
四、是书分为七卷,首卷历引经文为纲,分注为目,原温病之始。
卷一为上焦篇,凡一切温病之羯辖拐呦抵,矶薪蛊参虏糁薪拐呦抵,砣陆蛊参虏粝陆拐呦抵,硭脑铀稻饶妗?『蟮髦危毁卵д咝哪苛巳唬赜谐芍瘢恢铝僦せ煜兄紊戏钢小?沃蟹赶轮住,砦褰饽巡蛔鄄蟮髦斡氩缶纭,砹舛眩蛔坌《纭?恢?凳酪矫快洞酥?箪缎八担媸稚比耍廖抟谰莨室病?五、经谓先夏至为温病,后夏至为病暑。
可见暑亦温之类,暑自温而来,故将「暑温」、「湿温」,并收入温病论内,然治法不能尽与温病相同,故上焦篇内第四条谓温毒。
暑温、湿温不在此例。
六、是书之出,实出於不得已,因世之医温病者,毫无尺度,人之死於温病者,不可胜记,无论先达后贤,有能择其币窦,补其未备,瑭将感之如师资之恩。
《温病条辨序》课件
学术争议
01
学术观点的分歧
《温病条辨》的学术观点在学术界存在性和实用性提出质疑。
02
临床应用效果的争议
关于《温病条辨》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也存在争议。一些研究表明其
临床疗效显著,而另一些研究则认为其疗效有限或没有明显优势。
03
学术研究的争议
其他因素
介绍其他可能导致温病的 因素,如饮食不节、劳倦 过度等。
治疗方法
清热解毒
其他疗法
阐述清热解毒法在温病治疗中的应用 和原理。
介绍其他常用的温病治疗方法,如针 灸、推拿等。
养阴生津
分析养阴生津法在温病治疗中的作用 和效果。
序言的文学特点
语言风格
分析《温病条辨序》的语言特点 ,如文笔流畅、用词精准等。
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指导现代临床实践
《温病条辨》所蕴含的学术思想 和治疗方法在现代临床实践中仍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现代医 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与现代医学的结合
《温病条辨》所强调的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等思想与现代医学的 理念和方法相结合,有助于推动 中医和现代医学的融合与发展。
05
《温病条辨》的争议与评价
《温病条辨序》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温病条辨》简介 • 《温病条辨序》内容解析 • 《温病条辨》全文解读 • 《温病条辨》在中医史上的地位 • 《温病条辨》的争议与评价
01
《温病条辨》简介
作者生平
01
清代医家吴鞠通
02
03
04
生于1758年,卒于1836年
江苏淮阴人,医术高超,尤擅 长温病治疗
02
《温病条辨序》内容解析
序言概述
01
《温病条辨》原文
1、头痛微恶寒,面赤烦渴,舌白,脉濡而数者,虽在冬月,犹为太阴伏暑也。
2、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去牛蒡、元参加杏仁、滑石主之。
3、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主之4、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有汗,或大汗不止者,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主之。
脉洪大,渴甚汗多者,仍用白虎法;脉虚大而芤者,仍用人参白虎法。
5、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汗多,加减生脉散主之。
6、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
7、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
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8、湿温邪入心包,神昏肢逆,清宫汤去莲心、麦冬,加银花、赤小豆皮,煎送至宝丹,或紫雪丹亦可。
9、湿温喉阻咽痛,银翘马勃散主之。
10、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俗名为呃),宣痹汤主之。
11、太阴湿温喘促者,千金苇茎汤加杏仁、滑石主之。
12、《金匮》谓太阳中暍,身热疼痛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此热少湿多,阳郁致病之方法也。
瓜蒂涌吐其邪,暑湿俱解,而清阳复辟矣。
13、寒湿伤阳,形寒脉缓,舌淡,或白滑不渴,经络拘束,桂枝姜附汤主之。
14、骨节疼烦,时呕,其脉如平,但热不寒,名曰温疟,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15、但热不寒,或微寒多热,舌干口渴,此乃阴气先伤,阳气独发,名曰瘅疟,五汁饮主之。
16、舌白渴饮,咳嗽频仍,寒从背起,伏暑所致,名曰肺疟,杏仁汤主之。
17、热多昏狂,谵语烦渴,舌赤中黄,脉弱而数,名曰心疟,加减银翘散主之;兼秽,舌浊口气重者,安宫牛黄丸主之。
18、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19、感燥而咳者,桑菊饮主之。
20、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
21、燥气化火,清窍不利者,翘荷汤主之。
22、诸气膹郁,诸痿喘呕之因于燥者,喻氏清燥救肺汤主之。
温病条辨归纳总结
温病条辨归纳总结温病作为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体系,以其独特的理论思维和治疗方法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温病的条辨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温病理论。
一、温病的概念和分类温病是中医学中的一类外感病,又称“温邪病”。
温病主要包括两大类: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
外感温病是指人体受到外界温邪的侵袭导致的疾病,如感冒、流感等;内伤温病则是由内因内伤所致,如肺炎、胃炎等。
二、温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温病的病因主要是外界的温邪,也可以是内因导致的内伤。
而温邪进入人体后,通过侵袭脏腑经络,破坏正气和防御系统的功能,导致病理变化。
温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邪气侵犯,正气失调以及脏腑功能紊乱。
三、温病的症状和体征特点温病的症状和体征特点多种多样,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
一般来说,温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痛等。
此外,还会出现舌苔黄腻、脉象浮数等特点。
四、温病的辨证要点在治疗温病时,中医强调辨证求因,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温病的辨证要点主要有温热辨、寒邪辨、病位辨、气血辨等。
通过准确的辨证可以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指导。
五、温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中医治疗温病的原则主要包括解表、清邪、扶正、调理等。
在具体的治疗方法上,可以采用药物治疗、针灸疗法、中药汤剂等。
另外,还可以结合食疗、按摩、气功等辅助疗法,提高治疗效果。
六、温病的预防和养生对于温病的预防和养生,中医强调大力提高人体的自身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养生方面,可以通过合理饮食、适当锻炼、调节情绪等来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降低患病的风险。
七、温病疗效评估和随访在治疗温病时,及时评估疗效并进行随访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并且向患者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以促进康复。
八、温病理论的临床应用温病理论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无论是治疗感冒、发热等外感温病,还是肺炎、胃炎等内伤温病,温病理论都可以为中医师提供参考和指导,提高治疗效果。
温病条辨原文翻译
温病条辨原文翻译温病条辨原文翻译《温病条辨》为清代吴鞠通所著,是一部温病学专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温病条辨原文翻译,欢迎阅读和参考!温病条辨原文翻译从前,淳于公说过:“一般人担心的问题,是担心病多;医生担心的问题,是担心治病的方法少。
”病多而治病方法少的疾病,没有比温病更突出的了。
什么原因呢?六气之中,君火、相火不用说了,风、湿与燥没有不同时夹杂有温的,只有寒同温相反,然而被寒邪伤害的人一定患热证。
天下的病哪有比温病更多的呢?记载和论述方剂的书是从张仲景开始的。
张仲景的书专门论述伤寒,但这只是六气之中的一种啊!其中有同时论说到风的,也有同时论说到温的,可是所讲的风,是寒中的风,所讲的温,是寒中的温,因为他的书本来就是论述伤寒的呀!其余五气一概没有涉及,因此后代也没有传下来。
即使这样,然而创作的人称作圣人,阐述的人叫做贤明的人,学习的人果真能彻底究明他们的文章,通晓他们的文义,变化和推行有关的理论和治法,用它们来治六气所造成的疾病是可以的,用它们来治疗内伤也是可以的。
无奈社会上很少有善于触类旁通的、以缺少治疗六气致病方法为可耻的、有才识的医生,而大都不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地去类推,只是拘泥不变地像按照图样去寻求好马一样地就伤寒而论伤寒。
自从王叔和以后,医生们大约都用治伤寒的方法治疗六气造成的疾病,这样做,好比用细葛布挡风,指鹿为马地混淆了伤寒、温病的'界限,到治疗时立即失败,也就知道他们的医术粗疏了。
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就仍旧袭用原来的方剂,稍微改变药味,冲和、解肌等方剂就纷纷地出现于记载。
到陶华的《伤寒六书》出现,于是竟然用臆造的治伤寒的方法治疗六气造成的所有疾病了。
不仅仅对张仲景没有讲到的内容未能阐发新的义理,就连张仲景已写定的书也都遭到了篡改。
一般人喜欢《伤寒六书》内容浅近,共同宗法它,而人民的祸害就频繁了。
又有一个叫吴又可的,编著《瘟疫论》,其中的方剂本来是治疗特定时期发生的流行性疾病的,但是一般的人错误地用它治疗平常时候发生的温热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条辨〉〉选讲宜章县中医医院杨晓恒主任医师《温病条辨》的作者吴瑭,字佩珩,号鞠通,生于1 758年,殁于1836年,江苏淮阴人。
主要著作有〈〈温病条辨〉〉、〈〈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等,其中以〈〈温病条辨〉〉最为著名,成为后世学习研究温病学必读之书,被誉为“治温之津梁”。
《温病条辨〉〉共六卷,于1798年著成。
乃吴氏目睹当时的医生缺少治疗温病的正确理论和治法,经常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来混治温病,造成了不良的后果,所以广泛采辑自《黄帝内经》以下历代名医有关外感热病的论述,去其驳杂不确之处,汲取其精华。
并附以吴氏本人的见解和经验而著就。
本书以三焦为纲,分为上、中、下三篇中,均以病名为目,重点论述了风温、温热、暑温、伏暑、湿温、秋燥、冬温、温疟及痢疾、痹证、黄疸等病证,分述各病在上、中、下三焦的表现和诊治方法。
本书的写作体裁则仿《伤寒论》,逐条叙证,文字简单扼要,以便记诵,在每条之下又自加注释,对条文中未尽之意进行阐述补充。
《温病条辨》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立温病三焦辨治纲领叶天士创立的温病卫气营血辨治纲领,对于明确温病与伤寒的不同证治,揭示温病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病机特点,确立诊断要点和治疗大法具有重大意义。
但是,温病卫气营血的辨治温病时仍然要联系脏腑辨证,并提出了“温热须究三焦”的卓越见解。
然而,叶氏对如何进行三焦辨证,尚未进行深入、系统地阐述。
吴氏在继承前人理论和证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丰富临床实践,深刻地体会到,温病的发生发展与三焦所属脏腑的病机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并且在温病的发展中,脏腑的传变也具有一定的规律。
吴氏将这些规律用三焦进行归纳,从而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理论,即以肺与心包为上焦,脾与胃为中焦,肝与肾为下焦,并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三焦的治疗原则,形成了一整套的温病辨证治疗体系。
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分别反映了温病病程变化中的纵与横的关系,因而在吴鞠通提出三焦辨治纲领后,可以认为温病学的理论体系已臻于完善,温病学已趋于成熟。
(二)丰富了温病的治则治法《温病条辨》关于温病的治疗,无论立法还是用药皆具特色。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温病过程中邪正双方的重视,注重正确地运用祛邪扶正的治疗方法。
一方面强调要祛除去病邪,另一方面又处处注意顾护正气,尤其是在祛邪之时提出“预护其虚”,而在护正之时又强调要“逐其余邪”,体现了邪正并重、邪正合治的思想。
由于温病是感受外在的温邪而发病,所以祛邪理所当然是治疗温病的着眼点。
前人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吴氏在继承前人关于温病病机和治法理论的同时,在灵活运用《伤寒论》等经方的基础上,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中大量温热病案治法用药规律的整理,创制了大量方剂,形成了许多定法和成方,使祛除温病病邪的各种治法更为充实、完善。
温病所感受的病邪是温邪,具阳热之性,所以在温病的发展过程中极易耗伤阴液,而阴液的盈亏存亡又与病情的轻重预后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吴氏非常强调在治温病时应处处顾护阴液。
他在《温病条辨.杂说》中指出:“温病伤人身之阴,故喜辛凉、甘寒、甘咸以救其阴。
”而这一句话中又暗含着吴氏三焦辨证用药的规律。
吴氏不仅注意对温病辨治规律的探求,而且对温病的治疗有成法可凭。
吴氏治温热病,重在清润救液,不仅对肺胃阴伤有滋养肺胃法,下焦肝肾阴虚的辨治更是其突出特点。
吴氏治温热病,注意分利三焦祛除湿邪;同时,重视下法的运用,发展了下法,创制了一批下法新方。
这在以后讨论具体原文时还要进行分析。
(三)明确了温病的治疗禁忌吴氏不仅确立了各种温病病证的治疗大法,而且论述了各种治疗禁忌,其内容涉入之广泛,在温病学各种专著中是少见的。
这些治禁对于指导临床、真正掌握治疗大法有很重要的指导价值。
大体来说,一有白虎之禁:“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汗之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
”二有温病发汗之禁:“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
”吴氏所谓忌汗是指不可用辛发汗法,如麻、桂之类。
三是湿温之治有“三禁”:在湿温病初起的治疗时“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
四是提出斑疹用升提则衄,或厥,或呛咳,或昏痉用壅补则瞀乱。
”五是提出了“淡渗之禁”:“温病小便不利,淡渗不可与也,忌五苓、八正辈。
”因为温病中小便不利最常见的原因是热盛伤阴,误投淡渗非但不能通利小便,反可更伤阴液。
六是所谓的苦寒之禁:吴氏说:“温病燥热,欲解燥者,先滋其干,不可纯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
”提示温病热盛而阴伤者,用苦寒之品有化燥伤阴之弊。
七是“数下”之禁:“阳明3病,下后脉静,身不热,舌上津回,十数曰不大便,可与益胃增液辈,断不可再与承气也;下后舌苔未尽退,口微渴,面微赤,脉微数,身微热,日浅者亦与增液辈,日深舌微干者属下焦复脉法也,匆得轻与承气。
”八是少阴耳聋治禁:“温病耳聋,病系少阴,与柴胡汤者必死,六七日之后宜复脉辈复其精。
”指出了少阴肾精亏损,不能上荣于耳而聋者,不可误投小柴胡汤。
九是下焦病治禁:“壮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风珠、复脉;邪少虚多者,不得用黄连阿胶汤;阴虚欲痉者,不宜用搜剔牙少阳、芳香透络之品,十是下后食禁:“阳明温病,不可即食品,食者必复。
”即指出了攻下之后必须防止暴饮暴食。
总之,吴氏提出来各种治禁既继承了前人绝对值,又参以自己的心得,与治疗大法是相辅相成的。
对治禁应知其常,明其所以禁之理,又须识其变,吸其禁中亦有变通之由,切不可刻板对待,盲目套用。
以下我们选择《温病条辨》中的部分条文进行讨论。
共选录了17条原文,进行归纳分类讨论,并冠以小标题。
但《温病条辨》中原文后的自辨内容一般就删去不作讨论了,条文后括号内数字为原著排列的序号。
温病初起和邪在肺卫[原文](一)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上焦篇2)。
本节主要论述温病的病因、感邪途径和初起的发病部位,并与伤寒进行了比较。
本节提出“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是强调温病是感受温邪通过口鼻而侵犯人体,鼻与肺气相通,所以温邪不压正众口鼻而入首先从上焦手太阴肺经开始发病。
再者,从五行属性而言,手太阴属金,而温邪属于一种火热性质的病邪,风又为火之母;从五行的生克关系来说,火克金,所以温病的发病开始于上焦手太阴肺经。
吴氏此说是对传统“膀胱主表”论的发展。
膀胱发球寒水之腑,与肺都同属于天之气,所以肺和膀胱都主人身之表。
吴氏这一观点的提出,无疑是继承了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出的“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也就是吴氏所说的始于手太阴上焦。
这一方面是根据临床上多种温热病初起的表现而总结出来的,另一方面是根据肺在人丁上部,为至高之地,而温邪首先是从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所以温病的发生肺,这发球一种推理。
当然,吴氏之说,在文字表达上似有欠缺之处,因温病历次多,起病方式各异,其中固然有青海省是改版手太阴肺者,俚也有许多温病并不起自肺,如湿温病的初起是发自中焦脾胃。
所以吴氏此说受到当时和后世许多医家的攻击,应当强调的是,吴氏“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之说,主要指风温、温毒、秋燥、冬温之类温病而言,尚有其他许多温病并非起于上焦,更不在手太阴肺。
故王孟英提出:“夫温热究三焦者,非谓病必上焦始而渐及于中下也。
伏气自内而发,则病起于下者有之;胃为藏垢纳污之所,湿温、疫毒病趋于中者有之;暑期邪夹湿者,亦犯中焦;又暑火而而心为火火脏,同气相求,邪极亦犯,虽始上焦,亦不能必其在手太阴一经也”因此,温病始于上焦只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而非所有的温病皆如此。
温病初起,多呈表证,其中较为觉的就是邪袭于肺卫,下面来讨论这一病证。
邪在肺卫[原文](二)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丰此例如。
(上焦篇4)本节主要论述太阴温病初起的治疗方法,详细阐述了温病初起忌用辛温发汗的道理,并分析了银翘散的组方意义。
本证我们在上篇病因、治法等章和中篇风温章中都已讨论达了,现在是根据《温病条辨》的原文来作一分析。
1.太阴温病的范畴吴氏的说的太阴温病包括风温、温热、温疫、冬温,这此温病的主要特点是温邪由口鼻而入,半自动化侵犯肺卫,初起表现为肺卫见症。
文中同时提出“温、暑温、湿温、温疟,不丰此例如”,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些温病的主要病位不在肺经,而初起也鑫不表现为肺卫见症,所以其临床表现和治法与上述四种温病不同,不能按本条文所说的方法进行治疗。
可见吴氏所谓太阴温病是指温邪犯于手太阴肺经所引起的温病,在初起时主要表现为肺卫表证,继则发展为肺盛之证,其中有的可进一步发展为营分甚至血分证。
从现代临床看,太阴温病主要指通过呼吸道路感染的多种疾病,包括各种呼吸道路的和初起时以上呼吸道路感染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2.辛凉平剂的适应证本条提出太阴温病见“但热不恶寒而渴者”可用辛凉平剂银翘散,明确了银翘散的适应证。
从字面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已属邪热入里,热盛而阴伤的表现,并非卫表证的典型表现。
但深究吴氏的原意,是为了与出现“恶风寒”而用桂枝汤的症证相区别。
实际上,银翘散所适应的病证仍属表热证,一般应有恶风寒的症状,只是较轻微而已。
口渴也只是口微渴,与热盛阳明之大渴者完全不同。
所以在适应证方面不能过分强调不恶风寒而口渴。
条文中所说的“温毒、暑毒、温湿、温疟,不在此例”,是强调这些温病初起时多不属邪在肺卫之证,所以不可以用银翘散。
但其中温毒在初起时也往往可表现为邪在肺卫,此时银翘散也可酌情使用,所以原文中提出上述各病“不在此例”,也不能一概而论。
3、银翘散的配伍吴氏遵循《黄帝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的原则和前人的经验创制了银翘散。
方中以荆芥、薄荷、淡豆豉、牛蒡子疏散表邪,解表药中虽有辛温之品,如荆芥之类,但温而不燥,而且与大量的清热之品相伍,仍不失辛凉解表之意;用金银花、连翘、竹叶、芦根等清解热邪,同时还可以通过清热而达到保护津液的目的;再配合芦根本身有生津护阴的作用;配伍桔梗、牛蒡子等以宣肺化痰止咳,利咽消肿;甘草能够调和诸药,清热养阴解毒。
诸药配伍,清解在表之邪热,兼有止咳化痰之功,清中有透,疏表而不燥,保津而不腻,适用于风热在表而邪热相对较重者。
对于本方的功效特点,吴氏认为“此方之妙,预护其虚,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揖盗之弊,有轻以去实之能,用之得法,自然奏效”。
4、银翘散煎服要点本节对如何正确煎服银翘散有明确要求;其一,将药物制成散剂后进行煎煮,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每次用药量,而且可以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易于剪出。
其二,“香气大出,即取服”,不能过煎,这种轻煎法符合“治上焦如羽”的治则,可以避免药物中挥发性有效成分的丧失。
其三,采取频服的方法,即每小时或六小时服一次,这对于急性外感热病的治疗而言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