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语前置句式讲解
《左传》宾语前置句式探析
《左传》宾语前置句式探析《左传》中的宾语前置可分为陈述句中的宾语前置和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陈述句中的宾语前置又可分为肯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和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
本文通过分析《左传》中疑问句和陈述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对全书的语法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标签:《左传》宾语前置上古汉语特殊语序《左传》是研究春秋历史的重要文献,不仅它的史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它的语法特色对后世文学著作的影响也很深远。
它的宾语前置句式具有典型性和全面性,对其宾语前置现象进行分析,不但有助于了解全书的语法运用和语言特色,还可以帮助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上古汉语的一些语法特征。
一、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在上古汉语中,疑问句中的宾语为疑问代词时,通常放在动词或介词前,构成宾语前置。
《马氏文通》:“询问代词为止词,则先其动字;为司词,则先其介字。
”(一)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前置宾语《左传》中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前置宾语,所用的疑问代词主要有“何”“谁”“焉”“安”等。
其中尤以“何”字居多。
例如:1.疑问代词“谁”作动词的前置宾语(1)臣实不才,又谁敢怨?(《成公三年》)(2)三国有好,臣不与及,又谁敢德?(同上)2.疑问代词“何”作动词的前置宾语(3)齐侯曰:“室如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僖公二十六年》)(4)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庄公十年》)(5)既有利权,又执民柄,将何惧焉?(《襄公二十三年》)3.疑问代词“安”作动词的前置宾语(6)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归乎?”曰:“君死,安归?”(《襄公二十五年》)4.疑问代词“焉”作动词的前置宾语(7)臣而不臣,行将焉入?(《僖公十五年》)(8)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
”(《襄公三十年》)5.“何有”“何有”实际上是“何”与动词“有”的组合。
之所以把它单独列出来,是因为在《左传》中,许多情况下,它已经不能分开解释成“有什么”了,而应该根据具体语境作出合理的解释。
现代汉语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宾语前置
一、宾语前置的定义和作用
宾语前置,作为一种现代汉语的句法现象,指的是将句子中的宾语提前到主语前面的表达方式。
这种表达方式可以使句子更加简洁、明快,突出宾语的重要性,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二、现代汉语宾语前置的类型
1.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
在疑问句中,为了强调宾语,常常将宾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如:“你喜欢什么书?”(正常顺序为:“你喜欢什么?”)
2.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
在否定句中,为了突出否定对象,常常将宾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如:“我不好吃零食。
”(正常顺序为:“我不喜欢吃零食。
”)
3.强调句中的宾语前置
在强调句中,为了强调宾语的重要性,常常将宾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如:“今天的重点工作是开会。
”(正常顺序为:“今天的重点工作是开会。
”)
三、宾语前置的语法特点
宾语前置在语法上具有以下特点:
1.宾语必须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2.宾语前置的句子通常有明确的强调意义。
3.宾语前置后的句子,动词和形容词仍保持原貌。
四、宾语前置的运用和注意事项
1.适当使用宾语前置,可以使句子更加丰富多彩,增强表达效果。
2.宾语前置要注意语气的把握,避免过于生硬或拗口。
3.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要避免过度使用宾语前置,以免造成句子不够规范。
五、结论
现代汉语宾语前置是一种常见的句法现象,通过将宾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可以突出宾语的重要性,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在疑问句、否定句和强调句中,宾语前置的使用较为频繁。
宾语前置句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8
五.“相”解释为动作行为的一方的代词(你、我、他、)时, “相”字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面,翻译时放在谓语后。 其格式为:……+相+动词 如:
❖ ①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 ②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同学们从我们学过的课文里再找几例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 幸可广问讯,不可便相许
❖ ①未绝鼓声.
❖ ②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
❖ ④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 也,非天下也。
❖ ⑤六国破灭非兵不精选利PPT课,件 战不善,
4
二.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
❖ ⒈宾语在动词前.
.其格式为:主语+宾语(代词谁、奚、何、曷、 安、胡、恶、焉)+动词。如: ⑴ 沛公安在? ⑵大王来何操? ⑶牛何之? ⑷彼且恶乎待哉? ⑸吾谁敢怨? 请同学们思考后再举几例:
而三胜
E.一鼓作气,再而衰 F.居则曰:“不我
知也”
精选PPT课件
11
三.选出下列对宾语前置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②豫州今欲何往 ③ 缚者曷为者也 ❖ ④宋何罪之有 ⑤君何以知之 ⑥刿曰:“何以战” ⑦
子何恃而往 ❖ ⑧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⑨夫晋,何厌之有 ⑩唯利是图 ❖ ⑾忌不自信
知之? ❖ ⑤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⑥国胡以相恤?
❖ 请同学们商量后再举几例
①何以战?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③子何
恃而往? ④奚以知其然也 ⑤何以能鼓乐也?
何以能田(畋)猎也?
精选PPT课件
6
三.用“之”“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即为了强调 宾语借助“之”“是”把宾语提前到动词的前面。这 时的“之”“是”便成了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其它义。 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高考复习文言文句式——宾语前置句PPT (共12张PPT)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知识讲解
• ②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褰裳) • ③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孟子·许
行)
• 3、用“是”“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句
• 古代汉语中,为了强调宾语,常常将宾 语置于动词之前,并在宾语和动词之间 插入一个代词,用以复指前置宾语。这 些代词主要有“是、之”,他们只是宾 语前置的标志,一般不译(例句见教材 P292/中)。
• 3、古代强调行为数量时,把数词从动 词前面移到句尾作谓语;现代数量短语 一般不能单独作谓语。如:
•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 者三。(鸿门宴)
•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 熙而乐。(捕蛇者说)
• ⑴是疑问句代词作宾语。⑵是作动词或介词 的宾语。如:
• ①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 ②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许行)
•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句
• 这种句式有两个要点:⑴宾语必须是代词。 ⑵必须是否定句中,即必须要有实际上也是 标志的否定副词“不、未、毋(无)”和否 定性的无定代词“莫(没有准)”,代词宾 语要放在动词与否定词之间,如:
• (二)特殊的行为数量表示法
• 古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与现代汉语有三点 不同:
• 1、古代不用动量词;现代一般要用动量词。 汉代以后,量词才逐渐多起来,最后形成了 现代汉语中庞杂的量词体系。
• 2、古代直接把数词放在动词前作状语;现 代一般是把数量短语放在动词后面作数量补 语。如:“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冯谖客孟尝君)
古代汉语语法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
• 在古代汉语中,有少数特殊的词序是现代汉 语所没有的。主要有:
• (一)宾语前置句: 这是古代汉语中主要的 特殊词序。
宾语前置句的四种类型
宾语前置句的四种类型
宾语前置句是一种特殊的句式,它的主要特征是将宾语放在句子的前面,而谓语动词放在宾语之后。
宾语前置句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定语宾语前置句、表语宾语前置句、状语宾语前置句和同位语宾语前置句。
定语宾语前置句是将定语放在宾语之前,以此来修饰宾语,例如:“The book I bought yesterday is very interesting.”(我昨天买的书很有趣。
)表语宾语前置句是将表语放在宾语之前,以此来描述宾语,例如:“The man is a teacher.”(这个人是一名老师。
)状语宾语前置句是将状语放在宾语之前,以此来限定宾语,例如:“The girl with long hair is my sister.”(那个长发的女孩是我妹妹。
)同位语宾语前置句是将同位语放在宾语之前,以此来解释宾语,例如:“The president, Mr. Smith, is coming to visit us.”(总统史密斯先生将来拜访我们。
)以上就是宾语前置句的四种类型。
它们的特点是将宾语放在句子的前面,而谓语动词放在宾语之后,从而使句子更加简洁、有力。
宾语前置句规律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精华]
宾语前置句规律:①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沛公安在?这类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莫我肯顾。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③为了强调,靠助词“之”“是”帮助,将宾语提前,例:何罪之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④名词作宾语,为了强调而将它扯到动词前面,又为了表示动作对象(宾语)的惟一性、排他性,在提前了的宾语之前加上范围副词“唯(惟)”,构成“唯(惟)……是(之)……”的格式,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再如: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文言句式一、判断句:古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谓语而表示判断的语句,有时也使用判断词“是”,但多数时候是借“者”“也”“为”“非”等词表示判断。
二、被动句:被动句主要有八种形式:用“于”字表被动、用“见”字表被动、用“见……于”表被动、用“受……于”表示被动、用“为”字表被动、用“为……所”表被动、用“……为所……”表被动、用“被”字表被动。
三、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常见的否定词“不、弗、未、非、否、毋、无、莫”等。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常见的疑问代词“何、谁、孰、安、胡、奚、曷”等。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4.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做介词宾语。
四、成分省略:文言文语句中根据习惯,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
文言文句式之宾语前置句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什么是宾语前置句?
谓(动)── 宾
介词 ── 宾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常见的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安、 焉、奚 等。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C)
A、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B、童子何知? C、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判断句)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况: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 突出强调宾语。
四、介词宾语,有时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不欺余”
句子的特点: 1、都是否定句, 2、 “自”“己”“余”都是代词,它们分别作 “信”“知”“欺” 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
规律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文言宾语前置句句式例句
文言宾语前置句句式例句
一、什么是文言宾语前置句呢?
哎呀,简单来说呢,就是在文言文里,宾语跑到了动词或者介词前面啦,就像调皮的小朋友站错了位置一样。
下面我就给大家举好多好多例子哦。
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1. 比如“何陋之有?”正常语序应该是“有何陋”,这里“何陋”是宾语,“有”是动词,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就前置啦。
就像我们在问“有什么简陋的呢?”,古人就把这个“什么简陋”提到前面去说啦。
2. “大王来何操?”正常语序是“大王来操何”,“操”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就前置啦,意思就是“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呢?”
三、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1. “古之人不余欺也。
”正常语序是“古之人不欺余也”,“余”是代词,在否定句中就前置了,就是说“古代的人不会欺骗我呢”。
2.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正常语序是“莫肯顾我”,“我”这个代词在否定句中前置啦,就是说“多年辛苦养活你,你却不肯顾念我”。
四、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
1.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正常语序是“不知句读,不解惑”,这里用“之”把宾语“句读”和“惑”提前了,就是说“不懂得断句,不能解决疑惑”。
2. “唯利是图”,正常语序是“唯图利”,用“是”把宾语“利”提前啦,意思就是“只贪图利益”。
五、介词宾语前置
1. “微斯人,吾谁与归?”正常语序是“吾与谁归”,“谁”是介词“与”的宾语,就前置了,就是说“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
2. “不然,籍何以至此?”正常语序是“籍以何至此”,“何”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了,就是说“要不是这样,我项籍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语文古文句式宾语前置
语文古文句式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
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2.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3. 介词宾语提前:
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4. 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5. 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6.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
7. 例句: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介宾短语“是以”中“是”是“以”的宾语,
宾语前置。
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以是必得躬历山川”。
译文:因此一定要亲自登山涉水……《治水必躬亲》。
宾语前置句式讲解
宾语前置句式讲解: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格式:主 + 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等) + 宾(余、吾、尔、自、之、是等) + 谓语举例:人之不我信也。
翻译: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翻译: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
翻译: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翻译:立于门,人弗之顾。
翻译:2、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A、宾语在动词前,格式:主 + 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 + 动词举例:大王来何操?翻译:何泣也?翻译:且焉置土石?翻译: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翻译:B、宾语在介词前,格式:主 + 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 +介词举例:不然,籍何以至此??翻译: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翻译: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3、介词“以”的宾语无条件前置:格式:宾 + 介 + 动举例: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
翻译:予一以贯之。
翻译: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翻译:4、“之”“是”做宾语前置的标志:格式:主 + 宾 + 之(是) + 动举例:夫晋,何厌之有?翻译:何功之有哉?翻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翻译:唯长终是图。
翻译:唯利是图。
翻译:唯才是举。
翻译:5、“相”字在偏指一方的时候,可代指“我你他”,翻译时要把“我你他”放在动词之后。
格式:相 + 动词举例:出郭相扶将。
翻译:久久莫相忘。
翻译:6、“见”字偏指一方的时候,代指“我”,翻译时要把“我”放在动词之后:格式: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翻译:见谅。
翻译:见笑。
翻译: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要前置:举例:亚父南向坐。
翻译: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翻译: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
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
宾语前置
(《吴越春秋·卷一》) 唯秦所命从也。(《国语·晋语四》)
(二)介词的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前置 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 学恶乎始,恶乎终?(《荀子·劝学》) 水奚自至?(《吕氏春秋·贵直》) 文公曰:“我﹐若君也﹐道安从出?我且厚赐若。”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刘基《卖柑者言》)
今君不是之慎,而纵恣焉,不亡必弑。 (《说苑·君道》)
第四,与语气词的关系。 当前置宾语与谓语之间加“之”时,句末可出现语 气词(约占“之”式的14%)。而加其他词时,未见句 末有语气词。如: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王曰:
“卿不同乎?”
3、代词“是”作宾语前置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左传·僖公四年》) 有令名矣,而终之以耻,午也是惧。
(《左传·昭公元年》) 武子宣法以定晋国,至於今是用。
(《国语·晋语七》) 晋为不道,是摄是赞,思肆其罔极。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4、在前置宾语和谓语之间加“之”、“是”、 “焉”、“实”等词助宾语前置。
“在一般情况下,宾语是放在动词的后面的;但是, 有时候为了强调宾语,可以把宾语提前,在宾语后面用 ‘是’字、‘实’字或‘之’字复指。”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下) (语文出版社2001年第2版)第799页:
“宾语借助于增添结构助词而位于动词前边”“这类 式的重要特点是在前置的宾语和动词之间增添结构助词, 形成‘宾语·助词·动词’格式。”
四、语序
古今汉语的语序是基本相同的,即: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在中心语前, 从甲骨文开始就是这样。不过,在上古文献 中,尤其是先秦时期的文献中,也存在一些 与基本语序不一致的情况,如宾语可前置, 主谓可倒装,定语可以在中心语后。
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
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宾语前置是文言文最常见的特殊句式。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或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宾语要前置;否定句中,有否定副词,代词作宾语,宾语也要前置;为强调宾语,加重语气,借助助词“之”或“是”使宾语提前,有时构成“唯(惟)……之……”或“唯(惟)……是……”的形式。
这是古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类型。
另外,还有几种形式的宾语前置,在一般的古汉语书籍中讲解不多,但在古文阅读中又经常遇到,这里略作说明:(一)介宾前置。
宾语并不是疑问代词,但为了强调它,便放在介词的前面。
如:1.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2.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项羽本记》)3.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是以”即“因此”,“一以当十”即“以一当十”,“竖子不足与谋”即“不足与竖子谋”。
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
现在使用的成语“夜以继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坐以待毙”、“一言以蔽之”就属于这种形式。
(二)并不出现前置的标志词,但为了强调宾语,而直接把宾语放在动词前。
如: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2.老夫其国家不能恤。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3.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
(《论贵粟疏》)(1)句中,“死”、“卮酒”分别作“避”、“辞”的宾语;(2)句中“国家”作“恤”的宾语;(3)句中,“四方”作“择”的宾语。
为达到强调宾语的目的,而提前到动词宾语之前。
(三)一则为了强调,二则为变长句为短句,以加强句子的灵活性和表现力,而把宾语提前,并独立出来。
如:1.是说也,人常疑之。
(《石钟山记》)2.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3.夫羊,一童子可制之。
(《中山狼传》)58 这种形式,把宾语提前后常用代词“之”代指。
从现代汉语语法的角度看,提前了的宾语,又可作全句的主语,即“反宾为主”。
(四)有时因为平仄或压韵的需要,而把宾语提前。
如: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陆游《书愤》)2.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宾语前置句(教师版)
规律三:
3
用 “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
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B )
A 、“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姜氏何厌之有
1、妾不堪驱使,及时相遣归。
2、稍出近之, ……然莫相知。
“一言以” “以一言”
2、夜以继日
“夜以”
“以夜”
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
“是以”
“以是”
辨别下列哪些句子属于宾语前置句
(1)何有哉?
何有——有什么
(2)秦人不暇自哀 自哀——哀自
(3)甚矣,汝之不惠
(4)童子何知? 何知——知道什么
(5)薜谭学讴于秦青。
(6)何以伐为? 何以——凭什么
撞他。”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嘛。”师
旷说:“哟!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
啊!”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
他。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把这件事 (或“师旷讲的话”)当作一个警告。”
侠放荡, 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 梁国桥玄、南阳颙何异焉。玄谓 操曰:“天下乱,非命世之才不 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巩固练习
1.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B )
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C、子将安之? D、不然,籍何以至此。
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D)
A、何功之有哉? B、何坐?坐盗。 C、时不我待。 D、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
3、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项( C)
所以世人并没有认为他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宾语前置句分类详解
宾语前置句分类详解宾语前置句是高考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复习时应予以重视。
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格式:主语+否定词(莫、不、未、毋等)+宾语(余、之、自、尔等)+动词(1)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硕鼠》)译文:伺候你多年,你却不肯顾念我。
(2)秦人不暇自哀。
(《阿房宫赋》)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3)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从来没有这样的事。
【提示】古汉语中常见的否定词(否定副词)有:不、毋、未、莫、弗、非、、匪、糜、罔、无、勿。
古汉语中常见的人称代词有:第一人称:吾、我、余、予、朕、自己,第二人称:尔、汝、若、而、乃,第三人称:彼、其、之、焉、他、渠、伊。
注意: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整个句子必须是否定句,即句子中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莫、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
二、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格式:主语+宾语(何、曷、焉、胡、谁等)+动词(介词+动词)。
(5)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6)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者的人是干什么的?”(7)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呢?(8)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9)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姓呢?(10)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搂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提示】古汉语中常见的疑问代词有:何、孰、安、曷、焉、胡、谁。
注意: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疑问代词;第二:整个句子必须是疑问句。
三、陈述句中介词宾语提前格式:宾语+介词+动词(11)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12)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
宾语前置的句子
宾语前置的句子宾语前置是指在英语中,将宾语放在动词之前的位置,这种结构在句子中的使用非常灵活多样,可以增强语气,使句子更加生动有力。
在英语写作中,宾语前置的句子也是一种常见的句式,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宾语前置的句子结构及其用法。
首先,宾语前置的句子结构是由动词+宾语+其他成分构成的,其中宾语放在动词之前,这种结构可以使句子更加紧凑,也更加突出宾语的重要性。
比如,A beautiful garden, I have never seen.(一个美丽的花园,我从未见过。
)这个句子中,“a beautiful garden”就是宾语前置的结构,使得“a beautiful garden”更加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宾语前置的句子在表达强调的时候非常常见。
通过将宾语放在句子的开头,可以使得宾语更加突出,加强语气。
比如,The decision, I will never regret.(这个决定,我永远不会后悔。
)这个句子中,“the decision”被放在了句子的开头,强调了“这个决定”对于说话者的重要性。
另外,宾语前置的句子也可以用来陈述一些重要的事实或观点。
通过将宾语放在句子的开头,可以使得句子更加生动有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The truth, everyone needs to know.(这个真相,每个人都需要知道。
)这个句子中,“the truth”被放在了句子的开头,使得“这个真相”更加突出,引起读者的关注。
最后,宾语前置的句子在修辞手法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
通过将宾语放在句子的开头,可以使得句子更加生动有力,增强语气,使得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比如,The challenge, we must face it bravely.(这个挑战,我们必须勇敢面对。
)这个句子中,“the challenge”被放在了句子的开头,使得“这个挑战”更加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宾语前置的句子在英语写作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它可以使句子更加紧凑,也更加突出宾语的重要性。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式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式其不善者而改之是一个宾语前置句式。
这种句式通常是将正常语序中的宾语放在了动词之前,以强调这个宾语或者表达某种特定的意思。
详细解答如下:1、句式结构:正常句式:动词+宾语。
例如:“我爱读书。
”宾语前置句式:宾语+动词。
例如:“书我爱读。
”改之是动词短语,意思是改变这种行为或态度。
2、在这种句式中的词汇:其是指代词,通常是指前面提到的某个人或事物。
不善者是宾语,它通常是指前面提到的某种行为或态度,在这里是指不善的行为或态度。
而是连词,用于连接两个句子或短语。
3、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那些不善的行为或态度,我们应该改变它们。
”通过将“不善者”放在句首,强调了我们需要注意和改正这些不良的行为或态度。
在古代汉语中,这种宾语前置的句式常常用于强调某些特定的信息或者表达某种特定的观点。
文言文的写作方法1、了解语法规则:文言文的语法规则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写好文言文的前提是掌握其基本语法。
例如,文言文的句子结构通常为“主语+谓语+宾语”,而现代汉语中还包括了定语、状语等成分。
2、注重修辞手法:修辞是文言文写作的重要技巧。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这些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古诗词是文言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写作中,可以适当地引用古诗词,以增加文章的韵律和美感。
3、简洁明了:文言文的用词要简练,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多余的词汇。
每个词汇都要有具体的意义,不能出现歧义。
此外,要注意断句和标点符号的使用,以保持文章的清晰易读。
文言文的寓意要深远。
在写作时,要善于挖掘主题。
4、避免生僻字和繁体字:在写文言文时,应尽量使用常见的词汇和汉字,避免使用生僻字和繁体字。
这样可以减少读者的阅读障碍,使文章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
要注意保持文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意图。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主要规律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主要规律,如#1 一)1 一)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主要规律古代汉语宾语前置是指构成以谓语动词为中心的句子时,将宾语放入谓语动词之前,以形成宾语结构。
此种句式特点是宾语在句子开头发生位置上的改变,其实质并非在谓语动词之前,而是句子的中心点。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主要规律如下:2 一)实义句的宾语前置实义句的宾语前置是指在句子中,谓语动词没有引导状语,只有一个宾语结构时,宾语移动到谓语动词之前,形成宾语前置结构。
实义句宾语前置规律主要有两种:3 (一) 带有疑问或限定提示词的句子中:除了少数特殊情况外,在带有疑问词或限定提示词(如:什么,谁,几个,怎么,怎样,等)的句子中,通常将疑问词或限定提示词放在句子开头,这样就促使句子的宾语被前置出来,如:“什么你才发现?”“谁你要去找?”4 (二)避免冗余或头重脚轻的句子中:当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后面有多个宾语时,容易出现头重脚轻或冗余问题,此时会将宾语放在谓语动词前面,以降低冗余度,如:“谁又给我买了什么礼物?”5 二)虚义句的宾语前置虚义句的宾语前置是指在句子中,当谓语动词带有定语从句时,虚语可以将宾语前置到句首,形成宾语前置结构,其中,定语从句中的关系词可以为“是” 连接,也可以为定语从句中的一些关系连接副词(例如:如何,怎样,以及类似的),如:“这是你功课完成得怎样?”“她要这样学”。
6 三)反义疑问句的宾语前置反义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是指在反义疑问句中,宾语可以放在句首或句末,也可以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形成宾语前置结构,如:“能不能行,你何不亲自去试试?”7 四)主张句的宾语前置主张句中的宾语前置是指在主张句中,可以将宾语放置在谓语动词的前面,从而形成宾语前置结构,如:“什么才是最重要,你我索性就共同努力去做吧!”8 总结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主要规律是:在实义句、虚义句、反义疑问句和主张句等句式结构中,宾语可以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从而形成宾语前置的结构形式,这种句子的特点是句子的内容已经发生变化,宾语在句子结构上的重新排列,降低句子的冗余性问题,增加句子的简洁性。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句式归纳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句式归纳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好好唠唠文言文中“之”作为宾语前置标志的那些句式。
这就像是一场有趣的文言语法探秘之旅哦。
首先呢,有一种常见的句式是“何……之有”。
比如说“何陋之有”,正常的语序应该是“有何陋”,这里的“之”就像一个小信号,告诉我们这是宾语前置啦。
就好比在一个神秘的小路上,“之”这个小标记在告诉我们:“这里的语序有特殊情况哦,宾语跑前面去啦。
”这种句式常常用来表达反问的语气,像“何陋之有”就是在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充满了一种傲娇和自信的感觉。
还有“唯……之……”的句式。
例如“唯利是图”,实际上正常的说法是“唯图利”。
这里的“之”也是起到宾语前置的标志作用。
这就像是在一个规则的游戏里,“之”这个小规则改变了词语的排列顺序。
“唯利是图”这种表达超级形象地形容了那些只追求利益的人,感觉就像他们眼睛里只看得见利益这个“宾语”,还被前置到了特别显眼的位置。
再说说“……之谓也”这种句式。
像“其此之谓也”,正常语序是“其谓此也”。
这个“之”让宾语“此”跑到了前面。
这种句式常常用来下定义或者做出判断,有一种总结性的感觉。
就好像是在一场讨论结束的时候,“之”出来敲敲黑板说:“重要的东西在前面呢,咱们来总结一下这个事儿就是这样的。
”这些带有“之”作为宾语前置标志的句式,在文言文里就像是一颗颗特别的星星。
它们让文言文的表达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给我们理解文言文增加了一点点小挑战。
不过只要我们抓住了“之”这个小钥匙,就能打开这些特殊语序的大门,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智慧啦。
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当我们看到这些句式,就可以像侦探一样敏锐地发现语序的小秘密,然后轻松地把它还原成正常语序来理解,是不是很有趣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宾语前置句式讲解: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格式:主 + 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等) + 宾(余、吾、尔、自、之、是等) + 谓语
举例:人之不我信也。
翻译: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翻译:
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
翻译: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翻译:
立于门,人弗之顾。
翻译:
2、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A、宾语在动词前,格式:主 + 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 + 动词
举例:大王来何操?翻译:
何泣也?翻译:
且焉置土石?翻译: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翻译:
B、宾语在介词前,格式:主 + 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 +介词
举例:不然,籍何以至此??翻译:
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翻译:
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
3、介词“以”的宾语无条件前置:
格式:宾 + 介 + 动
举例: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
翻译:
予一以贯之。
翻译: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翻译:
4、“之”“是”做宾语前置的标志:
格式:主 + 宾 + 之(是) + 动
举例:夫晋,何厌之有?翻译:
何功之有哉?翻译: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翻译:
唯长终是图。
翻译:
唯利是图。
翻译:唯才是举。
翻译:
5、“相”字在偏指一方的时候,可代指“我你他”,翻译时要把“我你他”放在动词之后。
格式:相 + 动词
举例:出郭相扶将。
翻译:
久久莫相忘。
翻译:
6、“见”字偏指一方的时候,代指“我”,翻译时要把“我”放在动词之后:
格式: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翻译:
见谅。
翻译:见笑。
翻译: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要前置:
举例:亚父南向坐。
翻译:
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翻译: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
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
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4
答: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4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