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变二次电压回路异常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8建筑建材装饰
2013年第12期
水电应用
压变二次电压回路异常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对策
潘海英
(江苏省电力公司响水县供电公司,江苏盐城 224600)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并列、切换的原理,对压变二次电压并列、切换回路的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关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从实际的运行情况来看,对保护及运行维护人员对此类故障的判断处理及时性、分析故障的准确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二次电压;并列、切换回路;接点;故障中图分类号:TM4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024(2013)12—468—02
引言
随着电力系统中微机保护装置的普及化,传统的电磁型的电压并列、切换装置已被微机型的电压并列、切换装置所替代。
系统中压变的二次电压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如保护功能的完整性、保护装置的误动、测量值的真实性,二次计量的准确性等。
在实际的运行中,我们经常遇到二次电压不正常的现象,针对此类异常及故障进行了认真细致地分析。
1 二次电压并列、切换原理简单介绍
目前比较典型的交流二次电压并列、切换原理有两种,第一种是交流二次电压在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经过交流快分控制开关后再串联接入电压互感器一次侧隔离开关辅助接点后送至电压并列、切换装置,分配给交流二次电压小母线,
如图一所示;
图一:交流二次电压并列、切换回路原理图1
第二种是交流二次电压在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经过交流快分控制开关后再串联接入电压互感器一次侧隔离开关辅助接点启动的中间继电器常开接点后送至电压并列、切换
装置最终分配给交流二次电压小母线,如图二所示。
图二:交流二次电压并列、切换回路原理图2
2 故障出现及判断
通过近几年的运行情况发现,经常会遇到交流二次电
压不正常的现象,如保护装置发“PT 回路断线”信号、监控系统母线电压异常、电压并列、切换装置的输出电压不正常等情况,究其原因,结合近几年的缺陷情况,我们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归纳,故障点主要集中在:电压并列、切换装置本身、母联断路器辅助接点、压变一次刀闸接点、电压重动继电器、二次回路接触不良等。
3 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判断出的故障,先从二次电压并列、切换的
原理图入手,然后再逐一分析。
3.1 电压并列、切换装置本身的原因分析
在设备实际运行中若遇到保护装置发“PT 回路断线”、电压切换装置无电压输出或缺相输出的现象,应首先检查:
(1)当Ⅰ、Ⅱ段PT 都正常运行且二次输出电压也正常时,则应检查电压并列、切换装置的工作电源是否正常;
(2)当Ⅰ、Ⅱ段PT 都正常运行时,应检查压变的二次电压空开ZKK 是否跳开;正常各相对地的二次电压应是A-N 60V,B-N 60V,C-N 60V,L-N 0V。
(3)当Ⅰ、Ⅱ段PT 都正常运行且二次输出电压也正常时,则应检查电压切换装置的二次电压空开ZKK 是否跳开。
压变的二次电压在切换装置输入端子处的电压是否正常,正常各相对地的二次电压应是A-N 60V,B-N 60V,C-N 60V,L-N 0V。
(4)在单母线分裂运行的前提下,如果电压切换装置的二次电压空开ZKK 没有跳开,则观察切换装置上的电压切换继电器(1YQJ、2YQJ)的动作指示灯L1,L2是否亮,
水电应用
若Ⅰ、Ⅱ段PT都正常运行且PT二次输出电压也正常时,L1,L2两个或其中一个灯不亮,则说明是微机板上的电压重动继电器损坏。
此时应更换微机板。
(5)在单母线并列运行的前提下,如果电压切换装置的二次电压空开ZKK没有跳开,则观察并列、切换装置上的电压并列继电器(3YQJ)动作指示灯L3是否亮及电压切换继电器(1YQJ、2YQJ)的动作指示灯L1或L2是否亮,若Ⅰ或Ⅱ段PT正常运行且PT二次输出电压也正常时,L3及L1或L2两个或其中一个灯不亮,则说明是微机板上的电压重动继电器损坏。
此时应更换电压重动继电器获更换微机板。
3.2母联断路器辅助接点的原因分析
当两段中的一段PT进行检修或者一段PT有故障的情况下,此时为了保证其中检修的或者故障段的PT的二次电压能够满足保护、测量、计量等负载的正常工作,则应将电压并列选择开关打至“投入”,再将母联开关合上运行的条件下,电压并列装置开始动作。
将Ⅰ、Ⅱ段PT的二次电压并列起来,满足正常工作,并列装置的并列指示灯L3亮,检修或故障段PT的电压切换指示灯灭,正常运行段的PT的电压切换指示灯亮。
此时若出现并列指示灯不亮,或者二次电压没有并列起来,则应检查图2中的母联DL 辅助接点的接触是否可靠,可以用电位法进行检查。
若母联开关的辅助接点接触可靠,电压并列选择开关QK接点的3处应带“+”电源,若母联开关的辅助接点接触不良,电压并列选择开关QK接点的3处应带“-”电源,意思就是母联开关的辅助接点没有导通。
3.3 PT刀闸辅助接点的原因分析
若PT正常运行,且送至电压切换装置端子处的二次电压都正常,但切换装置的L1、L2的灯都不亮或者亮一个,且切换出去的二次电压没有,此时应根据图2检查各段PT 的刀闸辅助接点的接触是否可靠,检查方法同检查母联开关的辅助接点一样。
如果检查出故障现象是由于PT的刀闸辅助接点的接触不良引起,则应更换辅助接点。
3.4直流失压引起的交流二次电压异常的原因分析
从交流二次电压并列、切换原理图中不难看出,若直流控制电源消失,会造成电压重动继电器YQJ失电,交流二次电压则全部失压。
此时变电站内的与电压有关的继电保护装置如与电压有关的方向保护、距离保护、零序方向保护、其它采用交流二次电压的装置全部受到影响以及采用外部开口三角电压的零序电压保护也将失效。
按照继电保护反措要求,220kV及以上的保护装置要实现保护实现双重化,同时对直流电源也有双重化的要求。
3.5 二次回路接触不良的原因分析
若排除掉上述4种的故障原因分析,电压并列、切换装置仍不能正常工作,则很有可能是装置背部及接线端子处的二次小线松动所引起,造成二次回路的接触不良,以至装置不能正常工作。
4 采取对策
因为压变是公用设备,没有正常的二次检修计划工作,这是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点。
采取的措施是在一次工作人员进行压变检修工作时,安排我们保护人员进行正常的二次回路检查。
同时安排运维人员,应加强对设备异常的监视,严把新设备投运验收关口。
总之,压变二次电压回路的正常与否,需要运维人员、检修人员的共同努力,加强在平时工作中电压二次回路监视及检查维护,使各个环节处于健康的运行状态。
5 结束语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情况的交流二次电压回路的故障,我认为只要坚持利用科学的方法,理性地分析并结合日常的实际工作经验,这些故障均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
本文是从几方面不同的角度去进行分析,肯定还有不完善之处,只是希望能够给我们的同行在日常处理类似故障及分析故障时能够带来一点参考和帮助,以提高系统内设备运行的稳定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用技术问答(第2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11)
[2]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编.中国电力出版社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培训教材.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3]罗志平,刘艳荣,梁运华.华北电力技术,2005年第6期
[4]江苏省电力公司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与实用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上接494页)
2.4加强人员管理和技术管理力度
(l)采用先进的检修管理方法,要加强检修人员责任感,让工作人员充分发挥技术水平,充分利用工作经验进行变电检修工作;变电检修要有足够透明的成本运用方式,并将成本运用和考核制度相联系,使得工作人员都能够关心成本利用问题;采用计算机化的检修管理。
(2)提高检修人员技术水平,工作人员要认真执行检修工艺,相关单位要加强对检修工作人员的培训,严格执行检修工艺,如能遵照工艺完成检修工作,检修工作的内在风险就能得到控制,并减至最小。
2.5增加安检投入
企业管理者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技术改进和设备更新所能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并应该认清供电与企业经营效益的关系,继电保护与电网安全运行之间的关系。
企业要加大对继电保护的投入,及时的进行保护装置更新,淘汰落后的装置,增加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同时也要增加安全检查的投入,及时发现继电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降低事故风险和损失。
因此,企业要及时的更新保护校验装置,并不断完善供电网络的基础建设,在保证正常安全生产的情况下,确保各回路有足够的保护整定实践,保证保护装置校验速度和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的变电供电故障问题简单的介绍了故障产生维修时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分析了其导致问题的因素,我们不难发觉这一系列的问题本身是可以避免的,在我国电力供电的变电处理过程中维修和检测是需要专业性的知识和专业性的检测手段和检测人员来提供技术支持的,注意检修工作和日常使用工作中的问题就能有效地避免变电设施故障和检修部到位的事件发生,节省了国家的资金也提升了我国供电行业的稳定和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任强,谭艳,胡科华.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四川环境,2010
[2]马林.浅谈输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3]韩遇春.变电检修中常见的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J].硅谷,2011
[4]王立勇.变电检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研究[J].价值工程,2010
469
建筑建材装饰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