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管理课件
合集下载
《技术与创新管理》PPT课件
注意:NA案例不进入表中的百分比计算。
科学仪器的创新源分布(《Sources of Innovation》中译本第16页)
重大改进性创新 气体色谱分析仪 核磁共振光谱仪 紫外线分光光度仪 透射电子显微镜 总 和 用户(百分比) 9(82%) 11(79%) 5(100%) 11(79%) 36(81%) 制造商 2 3 0 3 8 NA 0 0 0 0 0 总计 11 14 5 14 44
第5章 技术与创新管理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
创新理论的发端
在新经济下,创新已经成为一个生存或毁 灭的问题(innovation or die)。
案例:3M公司与领先用户方法(5)
第四个阶段‚最终产品概念导出阶段‛(3个 月)。小组决定集中在‚是否有革命性的感染控 制方法?‛问题上。然后,他们把目光集中在产 品有效性和成本。Shor主持了由11名公司成员和 11名外部专家共同参与的研讨会议。会议分为若 干次,每次2.5小时。每次小组成员被分成3~5人 一组。
大部分创新租金由发达国家所获得
– 在VCD的1000多件国际专利当中,我国企业申请的只有60多 件,仅占6.3%;而居于前3位的是索尼、三星和飞利浦公司。
技术路径图方法(1)
( Technology Mapping )
技术路径图方法:在美国Motorola公司首次应用的战略性产品规划方法
目标
在美国motorola公司首次应用的战略性产品规划方法类型1新技术路径图emergingtechnologyroadmap2产品技术路径图producttechnologyroadmap将各个技术领域内技术发展及应用的状况按时序用图示方法表示2将工程化产品系统分解成系统模块3确定系统设计时的关键技术参数4确定技术参数之间关联性及其发展趋势5评价产业竞争力量11ii6评价技术应用的多样性与可扩展性商业化成本与价格7技术战略的选择技术开发能力构建产品商业化的时机选择与时间安排12source创新的功能源functionalsources创新类型用户制造商供应商其他nan总数n科学仪器77230017111半导体与印刷板工艺672149拉制成型工艺901010牵引式铲车及相关创新69416工程塑料1090塑料填加剂89216工业气利用421733812热塑料利用431436714线路终端设备11335620注意
《技术创新管理》课件
结论:关于《技术创新管理》—2
创新制胜的时代
企业 成长
效率型企业
创新型企业 灵活型企业 质量型企业
未来企业须转向创新型
22 经世致用 管人悟道
结论:关于《技术创新管理》—3
创新是一个存在普遍分歧的领域
Definition: what is innovation? ——事实上,创新的界定在多数情形下取决于研究者本人所关注 的层次,企业层次、产业层次或者是国家层次。
27 经世致用 管人悟道
技术创新概念的提出
➢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在新的体系里引入“新的组合”,是“生产函数 的变动”、是“一种破环性的创造”、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这种组合或变动包括: (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或者一种产品的新的特性;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工艺);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 (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
技术创新将一个产业扼杀在摇篮之中vs.技术创新创造 了全新的产业
技术创新摧毁了一些企业的领导地位vs.创造了新的企 业领导地位
企业无视新技术vs.企业致力于新技术开发 企业领导地位易位与毁灭——率先创新者的不同命运:
成长为大企业vs.“先驱变成先烈” 技术生命周期中的潮涌与淘沙:大量企业涌入vs.大量
➢ 王安:著名华裔计算机科学家,创办了盛极一时的美国精 英公司,1992年8月,申请破产保护
➢ 1940’s末:美国哈佛大学发明磁性记忆圈,1951年卖给 IBM公司,用获得的50万美金创办公司
➢ 1960’s:系列新产品问世:世界上第一台可写方程式的 计算机,自动打字机,落基电脑,300型电脑
➢ 1967年:评为美国成长力最高,最具潜力的少数精英公司 ➢ 1985年:分公司遍布103个国家和地区,员工超过3万人,
演示文档技术创新管理(大纲).ppt
13
管理学理论框架
管理学理论框架
(1911年 前后)
(1920年后)
(1950-1970)
(1980-今)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
现代管理理论 后现代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
科学管理 一般管理 行政管理
人际关系理论 个体行为理论 团体行为理论 组织行为理论
管理过程学派 人性行为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技术系统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
• 《经济创新扩散理论与系统演化模型》,胡宝民著,科学出版社, 2002
• 《创新》,哈佛商业评论精粹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精品课件.
17
最佳管理资源
•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 北京大学管理学院 • 哈佛商学院 伦敦商学院
.精品课件.
18
• 2000年3月,以清华经管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 专业为基础组建的“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 心”成立,标志着中国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进 入到一个新领域
人类欲望的相对无限
矛盾
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管理Management
对赢利 事业的管理
Business
对非赢利 事业的管理
Administration
经济学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Micro-Economics
组织内的资源配置
社会内的资源配置
.精品课件.
12
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
31 8 花旗集团 美国 金融 =18 9 宝洁 美国 食品/饮料 29 10 惠普 美国 IT 17 11 3M 美国 消费类产品 23 12 西南航空 美国 运输 9 13 戴姆勒-克莱斯勒 德国 工程技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ppt课件
18
第三节 企业技术创新
二、企业技术创新的分类 1.自主创新模式
自主创新模式是指创新主体以自身的研究开发为基础,实现科 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获取商业利益的创新活动。 2.模仿创新模式 模仿创新模式是指创新主体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方法, 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创新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以其 为基础进行改进的做法。 3.合作创新模式 合作创新模式是指企业间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联 合开展创新的做法。
三、创新的层次 (1)简单解决方案。 (2)系统解决方案。 (3)发明性解决方案。 (4)激进创新。 (5)全新现象。
7
第一节 创新及创新理论
四、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与发展 熊彼特所说“创新”的五种情况,说明了“创新”是一个“内 在因素”,他还认为企业家的本质是创新。你有创新时,才称 得上是企业家,否则充其量只是一位管理者。 (1)产品创新指创造一种新的特性,或全部新产品。 (2)工艺创新指采用一种新方法;在有关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 经验检定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不一定非要建立在科学新发展 的基础之上,它还可以是以新的商业方式来处理某种产品。 (3)市场创新指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既有关国家某一制造部门 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 (4)原材料创新指取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 给来源。 (5)组织创新指实现任何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 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8
第一节 创新及创新理论
1.熊彼特及其后继者对创新理论的探索和发展。 (1)创新是一个社会过程,并非仅仅是一种技术或经济现象。创新的主
体或主要驱动力是个人(企业家)和企业。如图10-1所示。
(2)创新更依靠大企业及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如图10-2所示。该模式 属于“技术推动型模式”。
第三节 企业技术创新
二、企业技术创新的分类 1.自主创新模式
自主创新模式是指创新主体以自身的研究开发为基础,实现科 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获取商业利益的创新活动。 2.模仿创新模式 模仿创新模式是指创新主体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方法, 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创新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以其 为基础进行改进的做法。 3.合作创新模式 合作创新模式是指企业间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联 合开展创新的做法。
三、创新的层次 (1)简单解决方案。 (2)系统解决方案。 (3)发明性解决方案。 (4)激进创新。 (5)全新现象。
7
第一节 创新及创新理论
四、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与发展 熊彼特所说“创新”的五种情况,说明了“创新”是一个“内 在因素”,他还认为企业家的本质是创新。你有创新时,才称 得上是企业家,否则充其量只是一位管理者。 (1)产品创新指创造一种新的特性,或全部新产品。 (2)工艺创新指采用一种新方法;在有关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 经验检定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不一定非要建立在科学新发展 的基础之上,它还可以是以新的商业方式来处理某种产品。 (3)市场创新指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既有关国家某一制造部门 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 (4)原材料创新指取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 给来源。 (5)组织创新指实现任何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 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8
第一节 创新及创新理论
1.熊彼特及其后继者对创新理论的探索和发展。 (1)创新是一个社会过程,并非仅仅是一种技术或经济现象。创新的主
体或主要驱动力是个人(企业家)和企业。如图10-1所示。
(2)创新更依靠大企业及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如图10-2所示。该模式 属于“技术推动型模式”。
现代企业管理第六章《技术创新管理》ppt课件
• 功能。产品的功能是指产品的用途和作用,即产品所担负的职能。 • 用户买某种产品,是为了买某种功能,任何产品都担负着满足用户某种特定功能的要求。如手表的功能是
显示时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所生产销售的,实际上也是某种功能。总之,产品的功能才是产品本质 的东西。 • 成本。是指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即产品从研究、设计、制造、使用、一直到报废的全过程所发生的所有 费用的总和。它包括两部分:生产制造成本(费用)和使用、维修成本(费用),如图所示:
• 抢先策略:即在其他企业还未开发成功,或还没有投入市场之前,抢先把新产 品投放市场。
• 紧跟策略:企业不首先开发新产品,而是仿制市场上已开发成功的新产品,使 企业投入少、收效快。
降低风险策略
•转移风险策略 •减少资源投入策略 •用户导向策略 •试探风险策略
7.新产品的开发方法
• 系列产品开发法 • 方便用品开发法 • 材料选用开发法 • 缺点列举法 • 移植法 • 希望点列举法 • 类比发明法
3)功能整理按一定的逻辑将已定义的功能加经系统化, 画出功能系统图,分清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
4)功能评价功能评价就是采取一定的方法,对功能进 行定量分析,计算出各产品或零部件功能的价值系数 和成本可望降低幅度。
功能成本法
功
能
实际调查法
评
价
DARE法
方
法
功能重要程度确定法
4、方案的提出与改进。价值工程的基本目标是:在功能分析的 基础上提出更为合理的产品设计方案,提高其价值
(二)价值工程原理
•
成本不变,功能提高;
•
功能不变,成本下降;
•
功能提高,成本下降;
•
成本略有提高,功能大大提高;
技术创新管理的基础理论(ppt36张)
技术创新概念的特点
• 技术创新是基于技术的活动
与“非技术创新”的区别在于基本手段
• 技术创新所依据的技术变动允许有较大 的弹性
未强调技术突破(根本性变动),允许将技术的 增量性变动包含在技术创新的概念中。
• 技术创新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概念
从本质上讲,技术创新是一种经济活动,是一种 以技术为手段,实现经济目的的活动。
技术创新与有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 与技术发明的区别和联系
技术发明仅指技术活动,不考察是否应用和产生 经济效益。
• 与研究开发的区别和联系
研究开发构成技术创新的一个必要环节,只是技术创新的一 部分。
• 与技术成果转化的区别和联系
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源于已有的研究开发成果(技术原 型),也可以源于技术的研究开发活动本身。
• 与技术进步的区别和联系
实现技术进步的根本途径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手段,
二、技术创新的分类
• 按创新程度分类 • 按创新的对象分类 • 按技术变动的方式分类
按创新程度分类
• 渐进性创新
渐进性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 是指对现有技术进行局部性改进所产生的 技术创新。如对现有手机进行改进:屏幕 更大
C :创新活动中心链 f和F:中心链的反馈环 K-R:创新中心活动链与知识研究之间的联系 D:科学发现导致创新 I:创新推动科学研究
• 图1-5 创新过程的链环模型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综合模型
• 该模型表明了技术和市场这两个最重要的 外部环境与创新过程的联系,及企业内部 两个关键部门(R&D、销售)与创新过程的 联系;模型将创新过程划分成若干阶段, 指明了各阶段创新的实施者及相应的实施 或管理任务。
技术创新管理理论体系ppt课件
3 合作创新
1)合作创新的概述 2)合作创新体制
a)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合作体制
精品课件
b)政府诱导企业自主合作体制 c)政府倡导企业自由合作体制 3)合作创新的组织模式 a)合同创新模式 b)项目合伙创新模式 c)基地合作创新模式 d)基金合作创新模式 e)研究公司合作创新模式 4)合作创新的共生经济来源:改善资源结构、分 散或降低风险、缩短创新周期、扩大创新空间、 减少无效投资、降低交易成本
精品课件
四
技术创新集群
1 技术创新集群概述 2 企业内的创新集群 3 企业间的创新集群 4 创新集群的集群经济
1)企业内创新集群的集群经济 2)企业间创新集群的集群经济
5 集群模式选择与创新集群培育
1)企业内创新集群模式的选择 2)企业间创新集群的培育
精品课件
五 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1 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
制造能力
营销能力
评价指标
R—D投入强度,R—D人员素质—数 量强度,非R—D投入强度
创新战略,创新机制
创新频率,每千人创新数量
专利拥有数,自主创新产品率,对引 进技术的改进
设备装备水平,现代制造技术采用率, 引进技术达产率,工人技术等级及工 作质量,计量测试和标准化水平
市场研究水平,对消费者/用户的了 解程度,营销体制的适合度,分销网 络
精品课件
5 技术创新扩散的经济分析
1)企业内的技术创新扩散 2)企业间的技术创新扩散 3)国际间的技术创新扩散
6 技术创新扩散的内部管理
1)采用创新的过程管理 2)创新供给过程管理 3)采用者与供给者之间的交流过程管理 4)技术创新扩散的中介渠道
精品课件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1)合作创新的概述 2)合作创新体制
a)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合作体制
精品课件
b)政府诱导企业自主合作体制 c)政府倡导企业自由合作体制 3)合作创新的组织模式 a)合同创新模式 b)项目合伙创新模式 c)基地合作创新模式 d)基金合作创新模式 e)研究公司合作创新模式 4)合作创新的共生经济来源:改善资源结构、分 散或降低风险、缩短创新周期、扩大创新空间、 减少无效投资、降低交易成本
精品课件
四
技术创新集群
1 技术创新集群概述 2 企业内的创新集群 3 企业间的创新集群 4 创新集群的集群经济
1)企业内创新集群的集群经济 2)企业间创新集群的集群经济
5 集群模式选择与创新集群培育
1)企业内创新集群模式的选择 2)企业间创新集群的培育
精品课件
五 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1 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
制造能力
营销能力
评价指标
R—D投入强度,R—D人员素质—数 量强度,非R—D投入强度
创新战略,创新机制
创新频率,每千人创新数量
专利拥有数,自主创新产品率,对引 进技术的改进
设备装备水平,现代制造技术采用率, 引进技术达产率,工人技术等级及工 作质量,计量测试和标准化水平
市场研究水平,对消费者/用户的了 解程度,营销体制的适合度,分销网 络
精品课件
5 技术创新扩散的经济分析
1)企业内的技术创新扩散 2)企业间的技术创新扩散 3)国际间的技术创新扩散
6 技术创新扩散的内部管理
1)采用创新的过程管理 2)创新供给过程管理 3)采用者与供给者之间的交流过程管理 4)技术创新扩散的中介渠道
精品课件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技术创新管理-第8章PPT课件
第8章 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
• 本章要点 • 技术创新测度的含义、对象、指标和种类 •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 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原则、评价框架和评价指标
第1页/共23页
引导案例
• TCL:全球化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第2页/共23页
8.1 技术创新测度和指标
• 8.1.1技术创新测度的含义 • 企业技术创新的测度是指以技术创新调查的统计数据和经验数据为基础,对技术创新进行系统的定量 的实证性研究。
间接绩效1:技术创新的直接技术效益经 济效益
间接绩效2:创新的技术积累 效益和社会效益
反映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管理水平
第12页/共23页
8.3.3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
表8-1以产品创新为主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分类
序号
指标
维度权重(%)
指标权重(%)
创 经济效 1
新益
产
2
出
3
绩
效 直接技 1
研发人员人数比重
技术带头人、技术桥梁人物数
企业技术人员人均培训费用
技术人员参加国内外会议数人次
企业技术论坛数
第14页/共23页
维度权重(%) 30 30 15
5 20
指标权重(%) 25 25 50 40 30 30 20 15 15 10 10 10 10 10 50 50 20 10 10 10 5 10 10 5 10 5 5
• 8.3.1技术创新绩效评价原则 • ① 指标系统性原则 • ② 指标科学性原则 • ③ 指标实用性原则 • ④ 指标的成长性原则 • ⑤ 硬性指标与软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第11页/共23页
8.3.2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框架
• 本章要点 • 技术创新测度的含义、对象、指标和种类 •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 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原则、评价框架和评价指标
第1页/共23页
引导案例
• TCL:全球化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第2页/共23页
8.1 技术创新测度和指标
• 8.1.1技术创新测度的含义 • 企业技术创新的测度是指以技术创新调查的统计数据和经验数据为基础,对技术创新进行系统的定量 的实证性研究。
间接绩效1:技术创新的直接技术效益经 济效益
间接绩效2:创新的技术积累 效益和社会效益
反映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管理水平
第12页/共23页
8.3.3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
表8-1以产品创新为主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分类
序号
指标
维度权重(%)
指标权重(%)
创 经济效 1
新益
产
2
出
3
绩
效 直接技 1
研发人员人数比重
技术带头人、技术桥梁人物数
企业技术人员人均培训费用
技术人员参加国内外会议数人次
企业技术论坛数
第14页/共23页
维度权重(%) 30 30 15
5 20
指标权重(%) 25 25 50 40 30 30 20 15 15 10 10 10 10 10 50 50 20 10 10 10 5 10 10 5 10 5 5
• 8.3.1技术创新绩效评价原则 • ① 指标系统性原则 • ② 指标科学性原则 • ③ 指标实用性原则 • ④ 指标的成长性原则 • ⑤ 硬性指标与软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第11页/共23页
8.3.2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框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 1883-1950年)是20世纪最受推崇的经济学 家之一,他在经济学史上的卓越地位与亚 当·斯密、马歇尔、凯恩斯等宗师同列。熊 彼特的理论是经济学的重要遗产,他首先 提出“创新”学说,不但是知识经济的先 驱者,其思想更是21世纪的主流思潮,到 今天仍默默地支配着人心
。 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战,把握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PPT学习交流
7
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 5.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U.S.A.),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并组织对技术的变革 和技术创新的研究。
下半期,NSF对技术创新的界定变为“技术创新是将新的
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引入市场。” 将模仿和不需要
引入新技术知识的改进作为最终层次上的两类创新而划入
技术创新定义范围中。
PPT学习交流8源自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在以上对于技术创新的讨论中,焦点主要集中 在三个方面:
• 关于定义的范围:狭义的定义仅限于与产品直 接有关的技术变动,广义的定义则包括产品和 工艺(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加工成为产品的 方法和过程);
产品和工艺的显著技术变化。 如果在市场上实现了创新,或者在生产工艺
中应用了创新,那么创新就完成了。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简 称经合组织(OECD),是由30多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旨在共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
Manag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or Enterprise
PPT学习交流
1
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 1.1 技术创新的概念 • 自熊彼得(J. A.
Schumpeter ,美籍奥地 利经济学家)于20世纪初 提出创新概念和理论以来, 技术创新经历了20世纪50 年代和60年代的开发性研 究、70年代至80年代的系 统研究和80年代至今的综 合研究阶段。在这个过程 中,学术界对于技术创新 的定义进行了反复的讨论 和争论。 • 技术创新(Technical innovation),目前被广 泛认可的有以下几个:
• 关于技术变动的强度,即技术的根本性变化与 渐进性变化;
• 关于新颖程度:只限于“首次”还是创新的扩 散性应用(在世界上不算“新”,但在某一国 家或地区仍然是“新”的)
PPT学习交流
9
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 技术创新:当一种新思想和非连续的技术活动经 过一段时间后,发展到实际和成功商业应用的程 序就是技术创新。 简单地讲,技术创新就是技 术变为商品并在市场上销售得以实现其价值从而 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和行为。
NSF主要的倡议者和参与者S. myers和D. G. Marquis在 1969年的研究报告《成功的工业创新》中将创新定义为技 术变革的集合,他们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
从新思想、新概念开始,通过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最终
使一个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项目得到实际的成功应 用。
NSF在70年代的技术创新的限定还比较窄,但到70年代
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地域体系的形成过程、结 构特点和发展规律。
PPT学习交流
11
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 1.2 技术创新的特点 很多人将技术创新单纯地理解为技术发明或创造, 这二者的中文字面意思“比较接近”,但实际含 义却有“很大差别”。创:开始,开始做。如: 首创。
在英文中
创新——innovation:(1) The act of introducing something new;(2) Something newly introduced. 创造——creation: the act of creating ( To cause to exist; bring into being ).
⑤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例如生成一种垄断地位或 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PPT学习交流
3
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 195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索罗(ROBERT M. SOLOW)对Schumpeter的技术创新理论进行 了较全面的研究,提出技术创新成立的两个条件, 即新思想来源和后阶段的发展,这种“两步论” 被认为是技术创新界定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
PPT学习交流
10
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 技术创新是指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 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所属学科: 地理学(一级学科) ;经济地理学 (二级学科)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 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是一门复 杂学科体系的总称。
概念和定义上的主要观点和表述做了比较系统的 整理分析,他定义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 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
• 这一定义表达了两方面的特殊涵义:①活动的非 常规性,包括新颖性和非连续性;②活动必须获 得最后的成功实现。
PPT学习交流
6
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 4.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的定义 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原有
PPT学习交流
2
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 1.熊彼特的定义 • 熊彼特在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技术创新是指
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 体系。
这种新的组合包括:
①引进新产品;
②引用新技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③开辟新的市场(以前不曾进入);
④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不管这种来源是否已经存在,还 是第一次创造出来;
PPT学习交流
4
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 2.厄特巴克(J.M.Utterback) 在70年代的创新研究中独树一帜,他中认为: “与发明和技术样品相区别,创新是技术上的实 际采用或首次应用”(《产业创新与技术扩散》 )。
PPT学习交流
5
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 3.缪尔塞(R. Mueser) • 缪尔塞(R. Mueser)对80年代中期关于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