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链条编结机(方案一) 课程设计
链输送机课程设计
![链输送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521b2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1.png)
链输送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链输送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链输送机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3. 学生能了解链输送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链输送机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2. 学生能通过团队合作,设计并制作简单的链输送机模型;3. 学生能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链输送机的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互相尊重、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3. 学生能认识到链输送机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制造业的尊重和认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自主完成链输送机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学习;2. 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方法,掌握链输送机的应用和设计;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对链输送机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链输送机概述- 定义、分类及特点- 发展历程与现状2. 链输送机工作原理及结构- 工作原理介绍- 主要部件结构及功能- 常见类型链输送机的结构特点3. 链输送机的设计与计算- 设计原则与要求- 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 案例分析4. 链输送机的应用与维护- 应用领域及实例- 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维护保养措施5. 链输送机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技术创新与发展方向- 行业应用前景分析- 环保与节能要求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链输送机概述、分类及特点第二周:链输送机工作原理及结构第三周:链输送机的设计与计算第四周:链输送机的应用与维护第五周:链输送机的发展趋势与前景教材章节关联:第一章:工业自动化与机械传动第二章:输送设备及其应用第三章:链传动与链输送机第四章:现代输送设备的设计与计算第五章:输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链输送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
链传动课程设计
![链传动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6499d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19.png)
链传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链传动的定义、类型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链传动的工作原理,包括链条与链轮的啮合关系、传动比的计算。
3. 学生能描述链传动的主要优缺点,并分析其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前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学会正确安装和调整链传动系统。
2. 学生能够运用公式和图表进行链传动的设计计算,解决简单工程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链传动装置的制作,并展示其工作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传动系统的兴趣,激发其探究物理世界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团队中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他们对技术应用于生活的认识和尊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工程技术领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对链传动系统的认识。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处于能够理解抽象概念并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的年级,课程设计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
教学要求分析: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链传动原理的理解,并在实际操作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技能。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理论知识:- 链传动的基本概念、类型及特点。
- 链传动的工作原理,包括链条与链轮的啮合关系、传动比的计算。
- 链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如链条的选用、链轮的设计等。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二章《链传动》第一节、第二节。
2. 实践操作:- 链传动装置的安装与调整方法。
- 链传动装置的制作,包括链条的连接、张紧装置的安装等。
- 链传动装置的运行测试,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二章《链传动》第三节、第四节。
3. 小组讨论与展示:- 分组讨论链传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 各小组制作链传动装置,并展示其工作过程,分享制作经验。
自动穿串机课程设计
![自动穿串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f903c8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d.png)
自动穿串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自动穿串机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2. 学生能够掌握自动穿串机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3. 学生能够了解自动穿串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操作自动穿串机;2. 学生能够分析自动穿串机的工作原理,并提出改进措施;3. 学生能够运用自动穿串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动穿串机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相关技术的热情;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小组讨论中倾听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动化技术在减少人力成本和降低资源消耗方面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技术实践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动手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以实际操作为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自动穿串机概述- 了解自动穿串机的发展历程;- 认识自动穿串机的组成及功能;- 掌握自动穿串机的工作原理。
2. 自动穿串机的操作与使用- 学习自动穿串机的操作步骤;- 掌握自动穿串机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了解自动穿串机的维护与保养方法。
3. 自动穿串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分析自动穿串机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 学习自动穿串机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探讨自动穿串机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优势。
4. 自动穿串机的创新与改进- 了解自动穿串机的发展趋势;- 分析现有自动穿串机的优缺点;- 鼓励学生提出自动穿串机的创新设计和改进方案。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自动穿串机概述第二课时:自动穿串机的操作与使用第三课时:自动穿串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第四课时:自动穿串机的创新与改进教学内容进度:第一周:第一课时第二周:第二课时第三周:第三课时第四周:第四课时教材章节关联:《工程技术》:第四章 自动化设备与应用《创新与实践》:第三章 自动化技术与创新设计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达,对自动穿串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案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编织袋自动捆扎打结机的设计
![编织袋自动捆扎打结机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b38f55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9.png)
包装工程第44卷第21期·214·PACKAGING ENGINEERING2023年11月编织袋自动捆扎打结机的设计韩棒斌1,郑希2,周杰2,张东峰1*,毛宽民2(1.宁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银川750021;2.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74)摘要:目的为解决现有人工使用绳子对编织袋进行捆扎打结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双套结的编织袋自动捆扎打结机。
方法根据手工打结的过程,将机械化成结划分为束口、打结、套绳、系紧、断绳等步骤。
利用3个气爪与2个抱爪的夹持动作将袋口挤成束状,束口后滑轨带动袋子运输到打结工位,再通过电机和气缸来驱动特制的绳结扩大装置来完成旋转成结和扩大绳环,利用横向和竖向滑轨的组合运动将绳环套在袋口,套绳后从绳子的两端拉紧绳结即可实现编织袋自动捆扎打结,构建完成控制系统,并制作出实体样机后进行打结试验。
结果对样机的工作性能进行测试试验,捆扎打结机的打结成功率约为92%,平均打结时长约为28.1 s/个。
结论通过编织袋自动捆扎打结机的研发,能有效减少人力劳动,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打结机;结构设计;自动化中图分类号:TB4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23)21-0214-07DOI:10.19554/ki.1001-3563.2023.21.026Design of Automatic Binding and Knotting Machine for Woven BagsHAN Bang-bin1, ZHENG Xi2, ZHOU Jie2, ZHANG Dong-feng1*, MAO Kuan-min2(1.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China; 2. College of Mechanical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ABSTRACT: The work aims to design an automatic binding and knotting machine for woven bags based on double-knot,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low efficiency and high labor intensity in manual use of ropes to tie woven bags. According to the manual knotting process, the mechanical knotting process was divided into bunching, knotting, lassoing, fastening, cutting, and other steps. The machine squeezed the bag mouth into a bundle through the clamping action of three air claws and two holding claws. After bundled, the bag was transported to the knotting station by the sliding rail. The special knot expanding device was driven by the motor and the cylinder to complete the rotary knotting and expand the rope loop.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lides were combined to put the rope loop on the mouth of the bag, and the knot was pulled from both ends of the rope to complete the automatic binding and knotting of woven bag. Finally, the control system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prototype was made for knotting test. The working performance of the prototype was tested and the successful knotting rate of the machine was about 92%, and the average knotting time was about 28.1 s/piece.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atic binding and knotting machine of woven bag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manual labor and have promotion value.KEY WORDS: knotting machine; structure design; automation收稿日期:2023-05-07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9BFH02005)第44卷第21期韩棒斌,等:编织袋自动捆扎打结机的设计·215·编织袋,又称蛇皮袋,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农副产品的打包[1],如小麦、毛豆、青刀豆、西兰花等。
链式输送机课程设计
![链式输送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2330e9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6.png)
链式输送机课程设计1. 引言链式输送机是一种常见的物料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链式输送机的学习和设计实践,使学生掌握链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设计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链式输送机的设计任务。
2. 链式输送机概述2.1 工作原理链式输送机通过将物料放置在链条上,利用链条的运动将物料进行连续传递。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述为:电动机驱动主轴旋转,主轴通过齿轮与链条连接,使得链条沿着固定轨道运动。
物料被放置在链条上,在运动过程中沿着固定轨道进行传递。
2.2 结构特点•链条:由多个相互连接的环节组成,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材质和形状。
•主轴:通过电动机驱动旋转,与链条连接。
•固定轨道:用于引导链条运动的轨道结构。
2.3 应用领域链式输送机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矿山、冶金行业:用于输送矿石、煤炭等物料。
•建筑材料行业:用于输送水泥、砂石等物料。
•化工行业:用于输送化工原料和成品。
•食品行业:用于输送粮食、饲料等物料。
3. 链式输送机设计3.1 设计要求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一个链式输送机,满足以下要求:•输送能力:1000 kg/h•输送距离:10 m•输送高度:3 m•工作环境温度:-10℃~40℃•物料特性:颗粒状,粒径范围为2~10 mm,比重为1.2 g/cm³3.2 设计步骤3.2.1 确定链条型号和参数根据设计要求和物料特性,选择合适的链条型号和参数。
考虑到物料颗粒较小且比重较轻,选择耐磨性好且质量轻的塑料链条。
3.2.2 计算电动机功率根据输送能力和工作条件,计算所需电动机的功率。
根据经验公式:P = Q × H × η / 367其中,P为电动机功率(单位:kW),Q为输送能力(单位:t/h),H为输送高度(单位:m),η为输送效率(取0.9)。
3.2.3 确定主轴和齿轮参数根据所选链条型号和电动机功率,确定主轴和齿轮的参数。
主轴和齿轮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以保证链条运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设计链传动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链传动系统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c570c5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6a.png)
设计链传动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链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链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链条的选择和设计计算,以及链条传动的安装、维护和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链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掌握链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链条的选择和设计计算方法;–熟悉链条传动的安装、维护和故障诊断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链传动系统的设计和计算;–能够进行链条传动的安装、维护和故障诊断操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链传动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工程实践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链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链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链条的选择和设计计算方法,以及链条传动的安装、维护和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链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2.链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链条的选择和设计计算方法;3.链条传动的安装、维护和故障诊断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链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以及链条的选择和设计计算方法;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对链传动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链条传动的安装、维护和故障诊断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熟悉链条传动的工作原理和实际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设计说明书(链条)
![设计说明书(链条)](https://img.taocdn.com/s3/m/9dfd70a8d1f34693daef3e13.png)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机电工程系设计步骤(目录)1)机械零件课程设计任务书-------------------------------------32)电动机的选择-------------------------------------------------43)设计链传动---------------------------------------------------- 84)设计一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中的齿轮传动------115)主动轴的设计------------------------------------------------136)从动轴的设计------------------------------------------------207)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寿命计算------------------------------258)联轴器的设计------------------------------------------------269)键的选择、螺栓、螺母、螺钉的选择---------------------2810)减速器的润滑与密封----------------------------------------2811)装配图上的小数据-------------------------------------------3012)设计心得-------------------------------------------------------32机械零件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方宗华 专业:数控 班级:05数控(1)班 学号:05313111 设计题目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中的一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箱及链传动 运动简图工作条件 输送带连续工作,单向运转,载荷变化不大,空载起动,使用期限10年,两班制工作,输送带速度容许误差为±5%。
zdl-8链传动课程设计
![zdl-8链传动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1c5db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b.png)
zdl-8链传动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链传动的概念、分类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zdl-8链传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传动特点。
3. 学生能描述链传动与其他传动方式的区别及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正确识别zdl-8链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链传动问题,如链条长度计算、链条张紧力的调整等。
3. 学生能运用图示和口头表达方式,展示链传动系统的构造及其工作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传动装置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通过学习链传动知识,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实践意识。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集体荣誉感。
本课程针对八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链传动的基本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工程意识,为后续相关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生活实例,介绍链传动的概念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链传动概述》2. 基本知识:- 链传动的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
- zdl-8链传动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链传动的结构与原理》3. 技能训练:- 链条长度计算方法。
- 链条张紧力的调整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六节《链传动的设计与计算》4. 实践操作:- 观察与分析zdl-8链传动模型,认识各部件名称及功能。
- 模拟操作,展示链传动工作过程。
- 教材章节:第二章实践活动《链传动装置的拆装与观察》5. 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工程中的链传动应用案例,理解链传动的优缺点。
- 教材章节:第二章案例分析《链传动在工程中的应用》6. 总结与拓展:- 总结本章节知识点,巩固学习成果。
- 探讨链传动与其他传动方式的优缺点对比。
链条输送机构课程设计
![链条输送机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2f6ef2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5.png)
链条输送机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链条输送机构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链条输送机构的类型、特点及应用场景;3. 学生能够了解链条输送机构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链条输送机构的设计参数,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设计计算;2.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工具,绘制链条输送机构的示意图;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链条输送机构的故障进行分析和排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链条输送机构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机械工程学科的兴趣;2.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3. 学生能够关注链条输送机构在环保、节能方面的优势,培养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本课程针对初高中阶段的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后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链条输送机构的基本概念:介绍链条输送机构定义、分类及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2. 链条输送机构的组成部分:分析链条、链轮、轴承、支架等主要部件的结构及功能;3. 链条输送机构的工作原理:讲解链条输送机构的运动规律、受力分析及传动效率;4. 链条输送机构的设计计算:学习链条输送机构的设计参数、计算方法及步骤;5. 链条输送机构的选型与应用:探讨不同类型链条输送机构的特点、适用场景及选型方法;6. 链条输送机构的故障分析与排除:分析常见故障原因、诊断方法及维修措施;7. 链条输送机构的节能环保:介绍链条输送机构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优势及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进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1. 第1-2课时:基本概念、组成部分;2. 第3-4课时:工作原理、设计计算;3. 第5-6课时:选型与应用、故障分析与排除;4. 第7课时:节能环保、发展趋势。
链条编织机课程设计
![链条编织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0079be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e.png)
链条编织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链条编织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链条编织的基本技巧,如起头、编织、接头等;3. 学生能了解链条编织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其在工业和日常用品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链条编织机,完成简单的编织任务;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巧,解决编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 学生能够进行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编织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手工艺品的尊重和热爱,提高他们对传统技艺的传承意识;2. 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毅力,使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尝试新的编织方法,勇于表达个性和创意。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结合理论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手工制作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动手能力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引导和激发。
教学要求:课程设计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链条编织机的基本结构- 介绍链条编织机的各部分组成及其功能;- 结合课本第二章,讲解链条编织机的工作原理。
2. 链条编织基本技巧- 掌握起头、编织、接头等基本操作方法;- 学习课本第三章内容,实践不同类型的链条编织方法。
3. 链条编织应用与实例- 了解链条编织在工业、日常生活等领域的应用;- 分析课本第四章案例,探讨链条编织的创新设计。
4. 实践操作与团队协作- 按照教学大纲,分组进行链条编织实践操作;- 结合所学技巧,每组完成一个编织项目,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 编织技巧拓展与提高- 介绍高级编织技巧,如图案编织、颜色搭配等;- 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将课本第五章内容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链传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链传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92cfb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0.png)
链传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链传动机械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理解链条与链轮之间的啮合关系。
2. 使学生了解链传动机械在工程中的应用,熟悉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3. 培养学生对链传动机械设计参数的选择和计算方法,提高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链传动机械设计的能力,能独立完成链传动系统的初步设计。
2. 让学生掌握链传动机械的装配和调试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其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节能、减排和绿色制造。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阐述链传动机械的基本原理,并运用CAD软件进行设计。
2.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链传动参数,完成链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链传动机械的装配和调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4. 学生在团队项目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与他人协作完成设计任务。
5. 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关注节能环保,遵循绿色制造原则。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以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1. 链传动原理及分类- 介绍链传动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分类。
- 分析链条与链轮之间的啮合关系,阐述其传动特点。
2. 链传动设计方法- 讲解链传动设计的基本参数选择和计算方法。
- 结合教材章节,运用实例进行设计计算分析。
3. 链传动系统CAD设计- 介绍CAD软件在链传动设计中的应用。
- 指导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链传动系统的初步设计。
4. 链传动装配与调试- 讲解链传动机械的装配方法和注意事项。
- 分析调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链传动的机械课程设计
![链传动的机械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55727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1.png)
链传动的机械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链传动的基本概念,掌握链传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描述链传动的结构特点,并分析其传动效率的影响因素。
3. 学生能运用公式计算链传动的传动比,了解其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绘制简单的链传动装置图,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链传动模型,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机械学科产生兴趣,认识到链传动在工业领域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热情。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耐心和毅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学生了解链传动在我国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科技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机械学科的一节实践性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深入了解链传动的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分析:初中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可能缺乏系统的机械知识,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教学要求:1.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提高课堂参与度。
3.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为我国机械行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链传动应用实例,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五节《链传动简介》2. 理论知识讲解:a. 链传动的定义、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b. 链传动类型及其在机械中的应用c. 链传动传动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方法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五节《链传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第六节《链传动的传动效率》3. 实践操作:a. 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链传动装置图b. 学生分组设计并制作简单的链传动模型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CAD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第四章第七节《链传动模型设计与制作》4. 知识拓展:a. 链传动在我国工业发展中的应用案例b. 链传动与其他传动方式的优缺点对比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第八节《链传动的发展与应用》、第二章第二节《各种传动方式的优缺点》5. 总结与评价:a. 学生汇报链传动模型设计与制作成果b. 教师点评,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强调重点内容c. 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教师针对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教学进度安排:共4课时,其中理论知识讲解2课时,实践操作2课时。
链式输送机课程设计
![链式输送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3c8b46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8.png)
链式输送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链式输送机的基本概念、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链式输送机的主要参数及选型依据。
3. 学生能够了解链式输送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链式输送机的工作过程,并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链式输送机的选型及设计。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制定并实施链式输送机的维护保养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备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机械工程专业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他们认识到机械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链式输送机的原理、选型、设计及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经验尚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我国工业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链式输送机概述:介绍链式输送机的定义、分类、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 链式输送机概述2. 链式输送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链式输送机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参数。
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 链式输送机结构及工作原理3. 链式输送机选型与设计:讲解链式输送机的选型依据、设计方法及步骤。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 链式输送机选型与设计4. 链式输送机安装与调试:介绍链式输送机的安装、调试及验收标准。
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 链式输送机安装与调试5. 链式输送机维护保养与故障处理:讲解链式输送机的日常维护保养、故障诊断及处理方法。
自动链条编结机设计
![自动链条编结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c5646c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a.png)
自动链条编结机设计第一篇:自动链条编结机设计自动链条编结机设计一、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自动链条编结机是用来制造自行车链条式车锁。
链条由一串链节编结而成,每个链节又被加工成扭曲立方形,使外形美观。
它的主要工艺动作:(1)自动送料。
将成盘的直径为2.3~2.5mm的钢丝先进行较直,然后形成螺旋形状。
(2)切断并压平。
每次送料停止后,剪下一圈螺旋状钢丝,并将其平整为平的环形。
(3)链条扭曲。
在环形钢丝两头夹住,使一夹头旋转45°,将链条扭曲成立体环形,完成一个链节的成型。
(4)自动联结。
将螺旋料送进,使穿入成型链节,即既实现送料、又完成联结。
如此循环下去就形成车锁链条。
二、原始数据和设计要求(1)每分钟生产35~45个链节。
(2)钢丝材料为低碳钢,直径为2.3~2.5 mm,每个链节所用的钢丝长度为35 mm,扭曲角度为45°。
(3)链条可以承受1200~1800N 的拉力。
三、设计方案提示(1)较直后钢丝自动间歇送料并绕成螺旋形状,采用间歇运动机构另加绕螺旋钢丝机构。
(2)切断压平机构可以采用平面连杆机构来实现。
(3)链节扭曲可以采用两头夹住,一头间歇转45°的间歇转动机构。
(4)自动联结可利用上述自动间歇送料机构。
四、设计任务(1)根据工艺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2)进行间歇送料绕螺旋形状钢丝的组合机构、切断压平机构、链节扭曲机构的选型;(3)机械运动方案的评定和选择;(4)根据选定的原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分配传动比,并在图纸上画出传动方案图;(5)对机械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6)画出机械运动简图;(7)对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画出运动线图,进行运动模拟;(8)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二篇:自动装配机设计浅论自动装配机设计浅论作者:亿瑞诺一一.装配自动化的通俗定义通俗地讲,装配是指将产品的若干个零部件通过紧配、卡扣、螺纹连接、粘合、铆合、焊接等方式组合到一起得到符合预定的尺寸精度及功能的成品(半成品)。
课程设计自动链条编结机
![课程设计自动链条编结机](https://img.taocdn.com/s3/m/b565e73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b.png)
课程设计自动链条编结机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自动链条编结机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结构组成和功能作用。
2. 学生能够描述自动链条编结机在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和力学原理。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自动链条编结机的优缺点,并对其进行简单的优化设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图示和模型制作方法,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自动链条编结机模型。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调试技巧,使自动链条编结机模型正常运行,并完成指定的编结任务。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在制作和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探索自动链条编结机的过程中,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求知欲。
2.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协作,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项目式学习为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但需加强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引导启发,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以上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自动链条编结机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理解自动链条编结机的工作原理,涉及力学、能量转换等知识点。
- 学习自动链条编结机的结构组成,包括链条、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
参考教材章节:第五章《简单机械与机械传动》第三节《链条传动》。
2. 自动链条编结机的制作与调试- 学习图示和模型制作方法,设计自动链条编结机模型。
- 掌握调试技巧,使自动链条编结机模型正常运行。
参考教材章节:第六章《机械制作》第一节《制作方法与工具的使用》、第二节《机械调试与优化》。
链条课程设计
![链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81334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17.png)
链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XX学科的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对XX学科产生兴趣和热情,认识学科的社会价值,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部分: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XX概念的定义、XX原理的阐述等。
2.第二部分:XX学科的方法和技巧,包括XX方法的介绍、XX技巧的演示等。
3.第三部分:XX学科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包括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XX学科的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学生分析实际案例,运用XX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XX学科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XX学科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生动展示XX学科的知识和实例。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器材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讨论的情况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课程设计链传动的设计
![课程设计链传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e6b97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e.png)
课程设计链传动的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链传动的设计原理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链传动的基本概念,掌握链传动的选型、安装和维护方法,以及能够运用链传动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1.了解链传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掌握链传动的选型、安装和维护方法。
3.了解链传动在工程中的应用。
4.能够运用链传动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5.能够进行链传动的选型和设计。
6.能够进行链传动的安装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对链传动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链传动的基本原理、链传动的选型、链传动的安装与维护、链传动在工程中的应用等。
1.链传动的基本原理:介绍链传动的工作原理、链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2.链传动的选型:讲解链传动的选型方法,包括链轮的选型、链条的选型等。
3.链传动的安装与维护:介绍链传动的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链条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4.链传动在工程中的应用:介绍链传动在各种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如汽车传动系统、自行车链条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链传动的基本原理、选型方法、安装与维护技巧等,使学生掌握链传动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链传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链传动的作用和价值。
3.实验法:学生进行链传动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链传动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链传动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链式传动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链式传动系统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29a1223998fcc22bdd10d84.png)
链式传动系统设计(课程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目录一 设计任务 ....................................................................................................... 4 二电动机的选择计算 . (4)选择电动机系列 .......................................................................................... 4 传动滚筒所需有效功率 .............................................................................. 4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 4 所需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 4 计算传动滚筒轴的转速 .............................................................................. 5 选择电动机 ................................................................................................. 5 选择电动机的型号 ...................................................................................... 5 三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
资料袋
学院(系、部)2011 ~ 2012 学年第 1 学期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职称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10405701220
题目自动链条编结机
成绩起止日期2012 年6月日~2012 年 6 月日
目录清单
湖南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 —20 12 学年第 1 学期
机械工程学院(系、部)机械大类专业\ 班级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自动链条编结机
完成期限:自2012 年 6 月日至2012 年6月共周
内容及任务一、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
二、设计任务
进行自动链条编结机统一的运动方案和传动系统设计
确定自动链条编结机作原理和运动形式,绘制工作循环图;
设计几种运动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和选择;
对选定运动方案进行运动分析与综合,并绘制机构运动简图;进行机械动力性能分析与综合;
三、设计工作量
编写说明书一份及机构图一张。
进
度
安
排
起止日期工作内容
主要参考资料《机械原理》主编朱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第二版)主编邹慧君张青高等教育出版社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自动链条编结机
起止日期:2012 年6 月日至2012 年 6 月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机械工程学院(部)
2012年6月20 日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自动链条编结机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2012年6月20日
目录
一、自动链条编结机功能及设计要求 (6)
二、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 (6)
三、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6)
四、执行机构的选型 (7)
五、传动机构的选择 (9)
六、机械运动系统的速比和变速机构 (10)
七、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9)
八、机械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的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方案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个人总结………………………………………………..12。
自动链条编结机
一、自动链条编结机功能及设计要求
A. 功能
1)自动链条编结机的功能是制造自行车链条式车锁,链条由一串链节编结而成,每个链节又被加工成扭曲立体形,使外形美观。
2)自动链条编结机的主要工艺动作是自动送料,切断并压平,链节扭曲,自动连接。
B. 设计要求及原始数据
1)钢丝材料:低碳钢,直径2.3~2.5mm,
2)链节钢丝长度:35mm/每个
3)链节扭曲角:45°
4)生产率:34~45链节/min
5)链条承受压力:1200~1800N
6)自动链条编结机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压紧力可调、工作可靠、外形美观。
7)机械运动方案应力求简单。
二、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
根据上述分析,自动链条编结机要求完成的工艺动作有以下四个动作:
1)自动送料:将成盘的直径为2.3~2.5mm的钢丝先进行校直,然后形成螺旋形状。
2)切断并压平:每次送料停止后,剪下一圈螺旋状的钢丝,并将其平整为平的环形。
3)链节扭曲:在环形钢丝的两头夹住,使一头旋转45°,将链节扭曲成立体环形,完成一个链节的成型。
4)自动连接:将螺旋料送进使穿入成型链节,既实现送料,又完成连接。
如此完成循环,就形成车链锁条
因此,自动链条编结机的运动方案设计重点考虑自动送料、切断压平、链节扭曲机构这三个机构的选型和设计问题
三、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对于自动链条编结机运动循环图主要是确定自动送料, 切断机构, 压平机构,链节扭曲的相对运动过程、相位,以利对各执行机构的设计、装配和调试。
图中表示自动链条编结机运动循环图
图一自动链条编结机运动循环图
四、执行机构的选型
根据校直机构,自动送料机构、切断压平机构和扭曲成形机构这四个执行机构动作要求和结构特点,可以选择表1的机构,
校直机构轧辊
间歇送料槽轮
切断压平机构凸轮和曲柄滑块
扭曲成形不完全齿轮,
表1
上图为校直机构与间歇机构,利用轧辊校直,槽轮间歇送料
切断压平机构
上图中,车刀在凸轮的带动下将钢丝切断。
AB为机械夹,其中A为固定,B在不完全齿轮的带动下将在链节压平槽中压好的链节进行45°扭曲。
五、传动机构的选择
传动方案的选用
六、机械运动系统的速比和变速机构
根据题目要求和电动机的型号,我们可采用Y90S —6,其功率为N=750W ,转速n=910r/min 。
根据选定的驱动电动机的转速和自动链条编结机的生产能力,平均每分钟生产30~45链节/min 。
平均40链节/min ,它们的机械传动系统的总速比为:
75.2240
910
==
=
执行主轴
电机n n i 机械传动系统的第一级采用齿轮传动,其速比为3.333;第二级同样为齿轮传动, 其速比为6.9.
七、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图中所示的是自动链条编结机运动简图,先利用轧辊校直钢丝,注意这里轧辊与钢丝之间有适当间隙,不影响送料。
利用槽轮进行间歇送料使得钢丝向右移动,达到送料的功能。
钢丝经过绕螺旋机构形成螺旋形状,上方车刀剪下一段螺旋状的钢丝,机械夹在凸轮的推动下夹住螺旋状钢丝的同时向右移动,同时曲柄滑块也向右运动,当机械夹到达链节压平槽时,曲柄滑块将钢丝压平,A,B为扭曲链节结构,A固定不动,B在不完全齿轮的带动下,将链节扭曲弯成45°。
将螺旋料继续送进,机械夹来回运动,使穿入形成成型链节,如此循环下去,形成车锁链条。
按已选定的四个执行机构的型式及传动系统,画出自动链条编结机的机械运动示意图(图二)。
图二自动链条编结机运动方案示意图(俯视图)
如上图所示,通过齿轮1、2、3、4调节电动机转速,满足所需要的传动比,再通过带轮以及后续齿轮完成各个动作,如通过带轮3和带轮4分别带动凸轮切断机构和平压机构,通过齿轮8带动不完全齿轮的转动,从而使一个杠杆滑槽式抓取机构旋转45°,
达到链条扭曲的目的
八、机械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的尺寸
1、齿轮传动
2
凸轮的轮廓如下图所示:
反转法凸轮轮廓设计图
九.方案评价
运动精确性:由于齿轮设计和凸轮设计都是按照链节生产效率30-45链节/min来设计的,因此凸轮的转速是40转/min。
这种方案的主要优势是能够集链节压平和扭曲于一个工作区域上,方案中执行机构更简洁紧凑。
切断机构,链节压平机构的动力都来源于凸轮,使得其运动更加协调。
利用曲柄滑块机构使链节在链节槽处压平,同时利用不完全齿轮达到扭曲45°的效果。
缺点是精确度不高,协调性不够。
生产有局限性
十.个人总结
课程设计的这一段时间,自我感觉学到了不少。
刚刚接到老师给的题目时,就感觉挺不容易的,上网想找一下参考,很悲剧,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车床的视频,看了毫无头绪,不知道从何下手,突然就觉得自己学的知识少了,只局限于理论,对于实际的想象还很缺乏。
我们五个人做这一个题目,我们刚刚都无法动手,后来开始相互讨论,相互帮助,团队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在做这个课题的时间里,又把CAD复习了一遍,同时也预习了一下proe的操作了,感觉自己的软件操作还是不熟。
对于课题的运动机构分析,自己还不是很熟练,存在不全面,有时候又陷入思维定
势,对于机械夹总是纠结太多。
还有很多理论知识没有掌握牢固,以后还得努力学习。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虽然自己的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一个人自己把这个难题做出来,也是有点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