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ppt)
新药的药动学研究课件

研究意义:
❖ 指导药物制剂的研制和生产 ❖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寻找药物无效或中毒的原因 ❖ 提供评价药物处方设计合理性的依据
❖ 生物等效性
是指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实验 条件下,给予相同剂量,其吸收速度和程度 没有明显的差异。它是通过相对生物利用度 的研究,来评价同种药物不同制剂的内在质 量是否相等。
受试者 周期1服用药物 周期2服用药物 受试者 周期1服用药物 周期2服用药物
1
T
R
11
T
R
2
R
T
12
R
T
3
T
R
13
T
R
4
T
R
14
R
T
5
R
T
15
R
T
6
R
T
16
T
R
7
T
R
17
T
R
8
R
T
18
R
T
9
R
T
19
R
T
10
T
R
20
T
R
❖ 采样点的确定
一条完整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应该包括吸收 相,平衡相及消除相。
❖ 药理效应法的一般步骤
①测定剂量-效应曲线 ②测定时间-效应曲线 ③通过上述两条曲线转换出剂量-时间曲线 ④通过剂量时间曲线进行药物制剂生物利用
度评价
血药浓度法 尿药浓度法
测定给药后人体内全血、血浆或血清等体液 的药物浓度,计算AUC、Cmax、tmax及其它 参数,估算生物利用度,多剂量给药用稳态 时的AUC0→∞值估算。
在利用上述两种方法有困难时,而药物的药理 效应与体内药物存留量有定量关系,且药物的 效应能够比较容易地定量测定时,可以选用药 理效应法来进行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15第十二章新药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15第十二章新药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是药物研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对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进行研究,可以了解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而指导临床前研究和药物剂量的确定。
本章将重点介绍新药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础概念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主要包括药物的代谢速率、代谢路线和代谢产物等。
其中,代谢速率可以通过测量药物在体内的消失速率来确定,常用的方法包括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和药物半衰期等。
代谢路线指的是药物在体内经过哪些酶系的作用以及生成哪些代谢产物。
代谢产物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反应后生成的新化合物。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方法1.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验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验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将药物给予实验动物,然后收集动物体内的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和粪便等,测定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从而计算药物的代谢速率和代谢产物的生成量。
同时,还可以通过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或者加入代谢抑制剂来探究药物代谢路径和酶系的作用。
2.体外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验体外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验是通过使用包括人体组织或细胞系的体外体系,研究药物的代谢动力学。
常用的方法包括体外肝脏微粒体、肝脏S9分离液和肝脏细胞等。
在这些体外体系中,可以测定药物的代谢消失速率和生成的代谢产物,研究药物在体外的代谢过程。
三、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意义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对于新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可以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消失速率和药代动力学参数,对于确定药物的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案至关重要。
其次,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药物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并评估药物的毒性和安全性。
最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还可以为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依据,指导合理的联合用药。
综上所述,新药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是药物研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方法,可以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和代谢产物的生成情况,进而指导临床前研究和药物剂量的确定。
[课件]药代动力学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PPT
![[课件]药代动力学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PPT](https://img.taocdn.com/s3/m/e7f2401667ec102de2bd89d4.png)
三、设计方法
• 一个受试制剂与一个参比制剂比较的情况 下,采用两制剂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以 减少不同试验周期和个体差异对试验结果 的影响。 • 受试者按随机原则分成两组。一组受试者 先服用受试制剂,后服用参比制剂;另一 组受试者先服用参比制剂,后服用受试制 剂。通常应间隔 1周或2周。半衰期长的药 物,需有更长的间隔时间。
表1-3
日内变异
加样浓度 (mg·L) 0.26 0.29 0.22 检出浓度 0.24
精密度试验
日间变异
9.84 9.10 10.22 10.27 19.68 20.49 19.03 21.08 0.26 0.29 0.25 0.30 9.84 9.72 9.38 9.21 19.68 21.54 19.56 18.26
3P87/3P97(practical pharmacokinetic program)
• 国家药品评审中心组织 • 中国药理学会数学专业委员会编制 • 国内应用最广 • 可处理各种途径的线性和非线性药动学模 型
• 主要功能:
可处理不同房室数的各种线性和非线性药动学 模型的时间血浓数据,并打印药动学参数及各 种图表 计算机自动给出可能的房室数及权重系数的计 算结果 对多剂量组数据进行批处理及统计分析 用户可自定义房室模型、权重系数、计算方法、 收敛精度、初始值等进行研究分析 提供12种模型,其中9种属于一级速率消除的 线性房室模型,3种属于M ichaelisMenten消除的一房室非线性模型
§2 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
1.研究目的: • 了解新药在体内动态变化规律,阐明ADME过程。 • 为药理毒理研究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提供依据。 2、检测方法: • 建立检测方法要求同上! • 放射性核素标记药物,用前要进行纯度检查,放化纯度 >95% •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 要指明药物的化学纯度 – 要制备药物在不同生物介质中的标准曲线。 – 在所测浓度范围内,药物自生物样品的回收率不低于 70%。
药理学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PPT课件

半衰期(T1/2)
总结词
描述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时间的参数。
详细描述
半衰期是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它是药物代谢动力学的重要参数之一。T1/2值越短,药物 消除越快。药物的消除途径、代谢速率和排泄速率等因素都会影响T1/2值。
清除率(Cl)
总结词
描述肾脏清除药物的能力的参数。
详细描述
清除率是指肾脏清除药物的能力,它是药物代谢动力学的重要参 数之一。Cl值越大,肾脏清除药物的能力越强。药物的排泄速率 、尿液pH值和尿液流量等因素都会影响Cl值。
二室模型
总结词
二室模型考虑了药物在体内分布的不均 匀性,将身体分为中央室和周边室两个 部分。
VS
详细描述
二室模型将身体分为中央室和周边室两个 部分,中央室包括血液和主要的脏器,周 边室包括其他组织。该模型适用于药物在 体内分布不均匀,且在中央室和周边室的 转运速率不同的情况。
微生物模型
总结词
微生物模型是用于描述药物在微生物中的代谢和消除过程的模型,常用于药物制剂的微 生物学质量控制。
05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实际应用
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生理状态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给药方案,确保 药物在体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通过监测患者的药物代谢情况,调整给药剂量和频率,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并 减少不良反应。
新药研发与评价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新药研发的重要环 节,用于评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 谢和排泄等特性。
疾病状态
疾病状态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导致药 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变化。
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弱,需要调 整药物剂量。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学)PPT课件

、相互作用等因素。
在使用药物前,医生会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评估是否存在禁 忌症,并告知患者相关风险。
禁忌症的确定需要基于药品说 明书和医生的判断,以确保患 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03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药物与受体结合
01
药物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传递信号,引发一系列生物
依赖性
机体对药物产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停 药后出现戒断症状。
耐受性与依赖性的机制
与药物作用机制、受体分布和功能、神经递 质等有关。
管理策略
合理使用药物,避免长期使用和滥用,遵循 医生指导。
06
药物效应动力学的研究方 法
药效学研究方法
药效学研究方法
药效学研究是药物效应动力学的 重要研究方法之一,主要研究药 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机制,包括 药物对靶点的作用、药物对生理 功能的影响以及药物对疾病的治 疗作用等。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
01
临床前评价
通过动物实验等手段评估药物的安 全性。
不良反应监测
对上市后药物进行监测,发现并评 估不良反应。
03
02
临床评价
通过人体试验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风险效益评估
对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综合 评估,确定其风险和效益。
04
药物的耐受性与依赖性
耐受性
机体对药物敏感性的降低,需要增加剂量才 能维持疗效。
当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作用于同一疾病靶点时,可以产生协同作 用,增强治疗效果。
药物的拮抗作用
当两种或多种药物作用相反时,会产生拮抗作用,降低治疗效果。
药物的相互作用
药物代谢动力学学PPT课件

药物代谢的酶系统
药物代谢的类型与产物
氧化反应
通过加氧的方式将药物转化为极性更强的代谢物,易于排泄。例如,苯妥英钠在肝内氧化为苯妥英。
还原反应
通过加氢的方式将药物还原为更易排泄的形式。例如,硝苯地平在肝内还原为硝苯啶。
水解反应
通过加水的方式将药物分解为更易排泄的形式。例如,阿司匹林在肝内水解为水杨酸。
中药代谢动力学研究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半衰期计算公式
半衰期可以反映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对于制定给药方案和调整用药剂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半衰期也是判断药物是否易于蓄积中毒的重要依据。
半衰期的意义
半衰期计算
07
CHAPTER
药物代谢动力学在临床上的应用
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状况和药物代谢特征,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确保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代谢动力学学ppt课件
目录
药物代谢动力学概述 药物吸收 药物分布 药物代谢 药物排泄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计算 药物代谢动力学在临床上的应用
01
CHAPTER
药物代谢动力学概述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学科,主要关注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
药物代谢动力学对于新药研发、临床合理用药、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的重要基础。
清除率的意义
03
清除率可以反映机体对药物的代谢能力,是制定给药方案的重要依据。
清除率计算
1
2
3
表观分布容积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浆药物浓度的比值,是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广度的指标。
表观分布容积定义
表观分布容积(Vd)= (总药量)/(血浆药物浓度),其中总药量和血浆药物浓度可通过实验测定。
1000138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_第十四章新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_1002

则
X0
CssV F
k
0 r
CssV .k F
速释剂量的校正方法为:
X i X (kr0.tmax )
控释制剂的总剂量为速释剂量与缓释剂量之和,则
X tot X (tmax.kr0 ) kr0T
X tot X i kr0T
二、缓、控释制剂的人体生物利用度评价
(一)评价目的 比较和证实缓、控释特征; 多次给药时血药浓度达稳态的速度与程度, 稳态血药浓度的波动情况; 体内缓、控释特征与体外释放试验是否相关; 缓、控释特征与食物的关系。
(五)药时曲线数据处理
三、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一)药物吸收研究
(二)药物组织分布研究 靶向指数DTI,选择性指数DSI, 靶向效率DTE,相对靶向效率RTE
(三)药物生物转化研究
(四)药物排泄研究 排泄途径,排泄量,排泄速度
(五)血浆蛋白结合研究-- 血浆蛋白结合率试验
1. 平衡透析法 取血浆或血清置透析袋内,悬于含药物的缓冲液中,恒温振荡至 平衡后,分别测定袋内外药物浓度,计算蛋白结合率。 37℃16-48h达扩散平衡
采用严格的自身对照、随机分组的试验设计。 无特殊情况,采用空腹给药;控制饮水量和饮用水水
温以减少水量和水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受试者应无烟酒嗜好,试验过程应禁烟、酒、茶和咖
啡。避免受试者参加剧烈运动或静卧。 对血药浓度的分析检测方法严格要求。
四、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
1、药物动力学研究 药物动力学参数作为间接指标:Cmax,tmax,AUC
三、生物利用度的实验设计
1、研究单位的基本条件
2、供试品的基本要求
临床前研究工作已完成并通过临床前评审,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临 床试验批文,在符合条件的车间生产,符合药品标准要求。
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ppt课件

.
18
不良反应(adverse effect )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 药理效应 (巴比妥类) 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反跳(可乐定) 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 感,反应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正比
.
19
不良反应(adverse effect )
药物与受体
.
29
定义
受体(receptor) 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
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 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
30
受体的特性
特异性(specificity):一种特定的配体只与其特定的受 体结合而产生特定的效应
灵敏性(sensitivity):低浓度 饱和性(saturability):剂量反应曲线,竞争现象 可逆性(reversibility):非共价键(氢键/离子键/范德
受试者 健康志愿者
例数与要求 20~30
Ⅱ
随机盲法对照试验
病人
≥100
Ⅲ 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病人
≥300例
Ⅳ
新药上市后监测
病人
>2000
.
7
第四节 新药的开发与研究
2015年全球十大药物销售榜
.
8
什么是药物效应动力学?
.
9
.cs ; PD):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在整体、系统、 器官、细胞及分子水平上阐明药物及其作用机 制,对指导临床合理选用药物、合理理解并尽 可能减少药物毒副作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
11
内容提要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作用 药理效应 药物作用两重性 对症治疗 对因治疗 不良反应
药物动力学概述 PPT课件

1.药物动力学的研究领域
LOGO
2.药物动力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生物药
剂学
临床
药学
药剂学
药物动力学
药理学
药物 化学
LOGO
3. 药物动力学研究意义
➢新药的研究与设计 ➢指导剂型和药物传输系统的设计或改造 ➢为临床安全用药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LOGO
40%因不适宜的药动学特性被淘汰 仅10%进入临床
LOGO
F.H. Dost, 1953, 1st pharmacokinetics book
Nelson, 1961, 1st English language review, “the Kinetics of Drug Absorption, Distributiபைடு நூலகம்n, Metabolism and Excretion”.
(一).拉普拉斯变换表
将某些函数的表达式,采用拉普拉斯积分导出 了这些函数表达式的拉普拉斯变换,而造出了 拉普拉斯变换表,查表可省略积分步骤.
LOGO
LOGO
LOGO
(二).常微分方程的解
1
将方程中的 每一项取拉 氏变换
2
解所得拉氏 变换的代数 方程
3
求出代数方 程解的逆变 换(查表)
LOGO
(3) 多室模型 (multicompartment model):在二室模型的外室 中又有一部分组织、器官或细胞内药物的分布更慢,则可以从外 室中划分出第三隔室。分布稍快的为“浅外室”,分布慢的为 “深外室”。可按这种方法将体内处置速率有多种水平的药物划 分为多室模型。
LOGO
* Physiological pharmacokinetic model * 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link model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基本理论PPT课件

要点二
早期临床试验阶段
通过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为 后续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实施提供指导。
药物剂型设计与优化
剂型设计
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结果,设计适合不同给药途径 和剂型的药物制剂,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 果。
剂型优化
通过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对现有药物剂型进行优化, 改善药物的释放特性和稳定性,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 性。
机遇
随着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涌现,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如拓展研究领域、提高研究效率等。 同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也将为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带来新的突破和进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个体化用药与精准医疗
个体化用药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有助于了解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 应差异,为个体化用药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精准医疗
结合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通过药 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实现精准医疗,提高治疗效果并降 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05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展望
药物代谢动力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表观分布容积(Vd)
总结词
表观分布容积是描述药物在体内分布程度的参数。
详细描述
表观分布容积(Vd)是指在生理学条件下,药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时,按血浆中药物浓度计算应占的 容积。Vd值越大,表明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越广泛。Vd的大小与药物的脂溶性、组织亲和力以及血流灌注 等因素有关。了解药物的Vd有助于预测药物在不同个体内的分布情况。
清除率(Cl)
总结词
清除率是描述药物从体内消除速度的参数。
详细描述
清除率(Cl)是指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 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的比值。清除率是评 价药物从体内消除速度的重要参数,反映了 肝脏、肾脏等排泄器官的功能。药物的清除 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肝肾功能、年龄、 疾病状态等。了解药物的清除率有助于预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药时曲线数据处理 通过单次给药测得的各受试者血药浓度-时
间数据,需获得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包括:ka、tmax、Cmax、 AUC、V、k、t1/2和Cl等。从尿药浓度估算药物经肾排泄的速率和
总量。通过多次给药的稳态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数据,求得主要药
水溶性药物:应提供血管外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 缓、控释制剂:应根据多次给药稳态时完整给药间隔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提供稳态时达峰时间tmax 、稳态峰浓度等。
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内容
•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 吸收 • 分布 • 血浆蛋白结合率 • 药物生物转化 • 药物排泄 • 对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新药的药物动力学 研究(ppt)
(优选)新药的药物动力学研 究
新药研究开发中药物动力学的作用
1、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
通过动物体内和体外的研究方法,揭示药物在体内的动 态变化规律,获得药物的基本药代动力学参数,阐明药物 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和特点。
2、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
旨在阐明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 态变化规律。
(2)免疫学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法 酶免疫分析法 荧光免疫分析法等
(3)微生物学方法
测定方法注意点
• 根据实验室条件,首选HPLC、GC等分离方法,以及紫外、荧 光等测定方法。
• 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的GCP要求 • 受试药物的要求 • 受试者的选择 • 剂量的确定 • 药时曲线的数据的测定 • 药时曲线的数据的处理 • 新药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报告
新药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1.符合GCP要求 试验的方案设计与试验过程中,均应注 意对受试者的保护。
2.伦理学考虑 按照GCP原则制订试验方案并经伦理委员 会讨论批准,受试者必须自愿参加试验,并签订书面知情同 意书。
药物的分布
• 选用大鼠或小鼠做分布试验较为方便。 • 选择剂量后、至少测定药物在心、肝、脾、肺、肾、胃肠道、
生殖腺、脑、脂肪、骨髓肌等组织的分布。特别注意药物在 靶器官/靶组织(包括药效学与毒理学)的分布。 • 以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作参考,选2-3个时间点分别代表分布 相、平衡相和消除相的药物。每个时间点的组织,必须有至 少5只动物的数据。 • 拟通过改进剂型而增加组织分布的药物,应该提供改进剂型 与原剂型比较的组织分布研究,以支持其立题依据。
3.受试药物 应为经国家药检部门检验合格,符合临床研究 用质量标准的中试放大产品。
4.受试者的选择 Ⅰ期临床药物动力学试验时,应选择健康志愿 者。年龄以18~45岁为宜。体重符合标准。不吸烟、不嗜酒。
5.剂量确定 一般选用低、中、高三种剂量。高剂量组剂量必须 接近或等于人最大耐受的剂量。
6.药时曲线的数据测定 单剂量和多剂量试验时,均确定12例以上受试者。 多剂量试验时,根据给药次数不同而确定不同的服药
争结合试验。
药物的代谢
考察转化类型、代谢途径、代谢物结构及量、代谢酶等 其中对药物代谢酶的影响:
观察药物对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的诱导或抑制作用; 应用肝微粒体技术,了解代谢相互作用或种族差异。
药物的排泄
确定药物的排泄途经、排泄速率和各排泄途经 的排泄量。 药物排泄试验一般选用小鼠或大鼠进行。
新药临床药物动力学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1.剂量的选择:在有效安全范围内,要选择三种剂量 2.给药后取血时间应注意到下列三个相的时间点分布。血管外
给药时应体现吸收相、平衡相和消除相。实验观察期不小 于3个半衰期。 3.口服给药,一般在给药前禁食12h。研究口服给药,不宜选用 兔和反刍动物如羊等。 4.尽量从同一动物多次采样以避免采用多只动物合并样品。
2.实验动物 一般采用成年和健康动物。常用的有犬、小鼠、大鼠、兔 和豚鼠等。
选择实验动物的基本原则:首选动物应与药效学或毒理学研究一致 ;创新药应选用两种动物或两种以上的动物,其中一种为啮齿类动物, 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动物,其他类别药物,可选用一种动物进行实验;口 服给药不宜选用兔等食草类动物。
3、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 应尽可能与临床用药一致。药动学研究 至少应设三个剂量组,高剂量一般接近于最大耐受量,中、小剂量 根据动物有效剂量的上下限范围选取。以考察药代过程是否线性和 解释药效和毒性。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 研究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方法包括平衡透 析法、超滤法、超速离心法、凝胶过滤法等
注意事项
•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程度受很多因素影响,如血浆pH、血浆 浓度、药物浓度等。血浆pH应固定为7.4,至少选择三个血药 浓度(包括有效浓度在内)进行实验。
• 必须证明药物与半透膜本身有无结合,并做对照予以校正。 • 可被血浆转化的药物,应加入少量酶抑制剂,以终止其转化。 • 建议进行比较试验 • 对于蛋白结合率大于90%以上的药物,建议开展体外药物竞
物动力学参数包括:tmax、tmax、t1/2、Cl、C mssin
s 稳态血
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ss及DF等。
新药药物动力学研究中生物样本的测定方法
生物样品的特点:
* 取样量少 * 药物浓度低 * 干扰物质多 * 个体差异大
生物样本的测定方法:
(1)色谱法:气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质谱联用法等;
4、取样时间点安排 吸收相:2~3个采样点
Cmax附近:至少3个采样点
消除相:4~6个采样点 采样时间至少应持续到3~5个半衰期,或持续到血药浓度为
Cmax的1/10~1/20。
5、药时曲线数据处理 要求提供的基本药动学参数有:
静注给药的t1/2、V、 AUC和Cl等; 血管外给药的ka、Cmax、tmax、 t1/2 和AUC等。
新药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试验目的明确; (2)试验设计合理; (3)分析方法可靠; (4)所得参数全面,满足评价要求; (5)对试验结果应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新药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1.试验药品 质量稳定且与药效学或毒理学研究所用试验药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