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学习指导书》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第七至九章)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答案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a199e74431b90d6d85c7b7.png)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一、填空1、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不外是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英语“deer”原来指“野兽",现在指“鹿”,这属于词义的(缩小).“兵"原来指兵器,后来指士兵,这属于词义的(转移)。
2、语音演变的规律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变化有一定条件的限制 ),二是(时间性 ),三是(地区性)。
3、从宾动语序变为动宾语序这是语法演变中(组合)规则的变化。
4、音位的演变以(区别特征)为单位。
5、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作(类推).6、“戏子"现称“演员”,“金陵”现称“南京”,这属于(词语的替换)。
7、汉语为解决由于语音变化而带来的大量同音词的问题它所采取的方法是(替换),用(双音节)为主的格局来取代(单音节)为主的格局。
8、研究语音变化的凭借主要有(方言和亲属语言 )(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和(古代的借词)。
9、“信”原指送信的人,后来指“书信”,这一词义演变是上(转喻 )认知机制引起的。
10、汉语孤立语的特点使得汉语的语法化不会产生(屈折成分)。
二、单项选择1、汉语发展过程中量词的出现属于( C )方面的变化.A。
语义 B.语法组合规则 C。
语法聚合规则 D。
形态2、以下哪一项表明词义发表具有一定系统性和规则性( C )A.词义随着祔的发展而发展B。
基本词汇变化慢,一般词汇变化快C。
具有相同或相近语义的词倾向于出现相同的变化D。
词义可以扩大、缩小或转移3、中古英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
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于发音上的原因演变为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妇女)成为一个词了。
这是( D )。
A。
句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B。
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汇的变化C。
词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D。
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4、以下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随着旧事物的消失,表示它们的词语也会随之消失。
最新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答案
![最新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8801a29ec3d5bbfd0a74f7.png)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一、填空1、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不外是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英语“deer”原来指“野兽”,现在指“鹿”,这属于词义的(缩小)。
“兵”原来指兵器,后来指士兵,这属于词义的(转移)。
2、语音演变的规律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变化有一定条件的限制),二是(时间性),三是(地区性)。
3、从宾动语序变为动宾语序这是语法演变中(组合)规则的变化。
4、音位的演变以(区别特征)为单位。
5、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
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作(类推)。
6、“戏子”现称“演员”,“金陵”现称“南京”,这属于(词语的替换)。
7、汉语为解决由于语音变化而带来的大量同音词的问题它所采取的方法是(替换),用(双音节)为主的格局来取代(单音节)为主的格局。
8、研究语音变化的凭借主要有(方言和亲属语言)(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和(古代的借词)。
9、“信”原指送信的人,后来指“书信”,这一词义演变是上(转喻)认知机制引起的。
10、汉语孤立语的特点使得汉语的语法化不会产生(屈折成分)。
二、单项选择1、汉语发展过程中量词的出现属于( C )方面的变化。
A.语义B.语法组合规则C.语法聚合规则D.形态2、以下哪一项表明词义发表具有一定系统性和规则性( C )A.词义随着祔的发展而发展B.基本词汇变化慢,一般词汇变化快C.具有相同或相近语义的词倾向于出现相同的变化D.词义可以扩大、缩小或转移3、中古英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
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于发音上的原因演变为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 (妇女)成为一个词了。
这是( D )。
A.句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B.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汇的变化C.词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D.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4、以下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随着旧事物的消失,表示它们的词语也会随之消失。
《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习题答案.docx
![《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习题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0203db4acc7931b765ce15d0.png)
三、《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习题答案导言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1.语言学就是以语言为研究对彖的科学,研究语言的木质,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
2.指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方曲的内容。
3.专语语言学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彖,研究某一种语言的结构。
4.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向的方面研究语言。
5.历时语言学从历时的,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备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向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6.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是在具体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下血又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语法学,普通词汇学等分支学科。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屮国印度古希腊-罗马2.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3.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4.编码发送传递接收5.历时共时历史描写6.历史比较7.《语言论》8.索绪尔三,问答题(60分,每小题10分)1.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区别:①研究对象不同:古代的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语言学则I-分重视口语研究,如制定语言规范,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
②研究目的不同: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是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囤绕阅读先秦经典著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的,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此探讨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
正因为有这些差别,所以古代的语言学还不是独立的学科,处于附庸地位,而现代语言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又产生了许多边沿性学科。
2.语言交际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人类语言交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传递与接收问题,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学习指导书练习参考答案(完整版)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学习指导书练习参考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8ae2b8f960590c69ec376b3.png)
《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修订版)第一章语言的功能一、填空1、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语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二、判断正误(对)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错)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
(错)3、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对)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
(错)5、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右半球前部。
(错)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对)7、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错)8、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
三.思考题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信息传递工具:(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的交际工具(2)体态语等伴随性的副语言交际工具,(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
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的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
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
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
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
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精品】语言学纲要_学习指导书习题答案.doc
![【精品】语言学纲要_学习指导书习题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010c7acc9e314332396893bd.png)
三、《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习题答案导言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1.语言学就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
2.指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方面的内容。
3.专语语言学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种语言的结构。
4.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向的方面研究语言。
5.历时语言学从历时的,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向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6.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是在具体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起āma”表示,英语用“father”,“mother”表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汉语和英语表示同样意义的词语,语音形式完全不同,这种差别是由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决定的,正因为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所以不同民族的人在确立语言符号的形式时作了不同的选择,从而造成了语言的差异。
7.人类为什么会有如此多样的语言?人类之所以有多种多样的语言,是因为不同民族在创造语言时,选择了不同形式的符号表示意义,形成了差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语言。
人类社会有这样多的语言,正好说明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
8.为什么说语言符号在所有语言中是最重要的,最复杂一种?①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具有生成性和开放性。
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因而不能生成新的意义,使用者不可能在使用过程中灵机一动,selves”,“waterfall”,都是复合词。
5.语法范畴是指通过词形变化表现出”的语法意义是宾格,它们都属于格的语法范畴。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语法2.组合规则聚合规则3.具有完整的语调4.自由词组5.实词虚词6.句法词法7.词尾词缀词根8.构词变词9.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主谓结构10.词形变化词形变化三,单项选择(20分,每空2分)1.D2.D3.B4.A5.A6.C7.D8.A9.C 10.A四,分析题(20分)1.地震(陈述式) 看见(补充式) 忘记(并列式)司令(支配式) 拖鞋(偏正式) 伤心(支配式)2. 年轻的我们意气风发地走进不同凡响的新时代(略)3.①我们支持的是党委王书记.(王书记是受事)②支持我们的是党委王书记.(王书记是施事)(这个句子的多义是因为“王书记”的施事还是受事身份不能确定,他可以是“支持”这一动作的发出者,也可以是“支持”这一动作的涉及对象,两种含义在这里都江得通,造成了多义。
叶蜚声《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课后习题答案
![叶蜚声《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ca0813580216fc700afd70.png)
《语言学概论》学习辅导书参考答案(导言)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1.语言学:就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
2.小学:指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方面的内容。
3.专语语言学: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种语言的结构。
4.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向的方面研究语言。
5.历时语言学:从历时的、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向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中国印度古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的三大发源地。
2.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3.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三个部分。
4.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过程5.专语语言学可以从纵向和横向研究语言,由于研究角度不同,所以又分为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6.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7.布隆菲尔德的代表著作《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
8.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之父,其代表作有《普通语言学教程》三、问答题(60分,每小题10分)1.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①研究对象不同:古代的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研究,如制定语言规范,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②研究目的不同: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是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著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的,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此探讨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学习指导书》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第七至九章)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学习指导书》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第七至九章)](https://img.taocdn.com/s3/m/9056d43087c24028915fc3db.png)
第七章语言的演变与分化一、名词解释社会方言:是同一语言内部由于社会因素不同而造成的各种变异,有多少种社会因素造成了语言在某些方面的不同,就能区分出多少种社会方言。
地域方言:是某一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变体,常简称为方言。
亲属语言:是指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
谱系分类:根据语言是否来自同一语言的分化及分化的辈分等级而对语言做出的分类。
二、填空1.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2.汉语的七大方言是指:北方方言(官话)、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3.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有强烈的排他性。
4.语言谱系结构的层次一般有语系、语族、语支、语言。
5.从语言谱系来看,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法语属于印欧语系拉丁语族;阿拉伯语属于闪—含语系。
三、简答题1.举例说明为什么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
语言是人类交际最重要的工具。
人的因素和社会因素构成了语言演变最基本的动力。
语音变化。
例如,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如,一些高频词语在使用中常常磨损,造成语音的弱化,常见的虚词在语流中通常都是以混元音ə为韵母。
在社会交际中,英语中的good bye 在不影响交际的情况下缩短了,只说bye。
又如词汇变化,偏好不同,说法也不同。
一些年轻人不说“很多”,而说“N 多”还有语法变化,正因为是约定俗成的,也就可以改变。
比如,现在很多人把“请发短信给我”说成“请短信我”,虽然语法改变,但意义没有改变。
运用中的活语言是人类组成社会的条件之一,是社会成员之间最重要的联系纽带。
同一个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必然会带来语言的发展;社会的分化、接触或统一必然会造成语言相应的变化;人与人交流时的创新要求、省力要求也必然会使得语言变化和调整。
2.举例说明语言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
语言是符号系统,它内部的各种要素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相互间呈现一种平衡的状态。
(完整)语言学纲要练习答案
![(完整)语言学纲要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caf000195f312b3069a5a9.png)
(完整)语言学纲要练习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语言学纲要练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语言学纲要练习答案的全部内容。
练习四语音一、名词解释1。
音质是指声音的特色、品质。
2。
元音就是呼出气流不受口腔部位阻碍而发出的音。
3。
发音时气流强的叫送气。
4.音位变体是指同一个音位中有互补关系的各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
5.区别特征是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
二、填空题1。
音素。
2.拉丁字母。
3。
音高;音重;音长;音强;音高.4.肺;喉头和声带;口腔、鼻腔和咽腔;共鸣器。
5。
元音;辅音;受阻.6.舌位的高低;前后;唇形的圆展;央、低、不圆唇。
7。
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双唇、送气、清、塞。
8。
音位.9。
条件变体;自由变体;自由变体。
10。
声母;韵母;声调;韵母;韵头;韵尾。
11.开口呼;合口呼;齐齿呼;撮口呼。
12.脱落。
三、单项选择题1。
D;2.D;3。
A;4。
A;5。
C;6。
D;7.B;8。
B;9。
D;10。
C。
四、判断题1。
错;2.对;3.错;4。
错;5。
错;6.错;7。
对;8.错;9.对;10。
对。
五、分析题1.指出下列音素的发音特点。
a: 舌面前低不圆唇 A:舌面央低不圆唇ɑ: 舌面后低不圆唇 u:舌面后高圆唇g:舌根浊塞音k‘:舌根送气清塞音t: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t‘:舌尖中送气清塞音2.根据描写写出音素。
①e;②o;③ü;④p;⑤ch;⑥x3。
指出汉语普通话中下列音位的区别特征。
①k—k‘:送气与否②i—y:唇形圆展③u-o:舌位高低④y—u:舌位前后⑤m—n:发音部位不同⑥ş—z:清浊不同六、问答题1。
《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练习答案(整理版)
![《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练习答案(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385506e24431b90d6d85c746.png)
《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练习答案(整理版)《语言学概论》学习辅导书参考答案(导言)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1.语言学:就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
2.小学:指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方面的内容。
3.专语语言学: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种语言的结构。
4.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向的方面研究语言。
5.历时语言学:从历时的、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向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中国印度古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的三大发源地。
2.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3.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三个部分。
4.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过程5.专语语言学可以从纵向和横向研究语言,由于研究角度不同,所以又分为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6.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7.布隆菲尔德的代表著作《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
8.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之父,其代表作有《普通语言学教程》三、问答题(60分,每小题10分)1.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①研究对象不同:古代的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研究,如制定语言规范,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②研究目的不同: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是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著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的,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此探讨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
《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参考答案
![《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251741767f5acfa1c7cd47.png)
6.汉语的哥哥、弟弟,英语用brother表示,汉语的舅妈、姨妈、姑妈、婶婶,英语用aunt表示。
中华汉语学习学习网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
《语言学纲要》练习题参考答案
导言部分
(一)名词解释
1.语言: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工具。
2.语言学: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以及语言研究成果的应用问题,等等。分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个领域。
4.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 语音 、 词汇 、 语法 三个部分。
5.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 编码 、 发送 、 传递 、 接收 、 五个阶段。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名词解释
1.语言的两个有限
2.言语活动的两个无限
数量上可以是是无限多的。
5.辅助性交际工具
指的文字、旗语、电报代码等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交际工具。这些交际工具若离开语言就不能独立存在。其特点是:都有特殊的服务领域,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
二、填空题
1.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工具,而且人类有语言,这人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构成句子的 语法规则 是十分有限的。
3.大脑左右半球分工
人类大脑左右半球分工不同,,而右脑主管色彩、空间感、节奏和左侧肢体运动。大脑两半球分工是人类特有的,但出生婴儿大脑两半球没有分工。
4.非语言交际工具或副语言交际工具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动嘴,而且脸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参加进来。我们这些非语言的交际工具称为副语言交际工具。副语言交际工具的使用范围非常有限,只能起辅助性的交际作用,以补充语言交际的某些不足。
《语言学纲要》指导书习题答案(7-9章)
![《语言学纲要》指导书习题答案(7-9章)](https://img.taocdn.com/s3/m/ec79dfd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c.png)
《语⾔学纲要》指导书习题答案(7-9章)第七章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发展⼀、解释下列名词(20分,每词 4 分)1、⽅⾔:是语⾔的变体,是因为地域或社会的原因⽽发⽣的语⾔分化。
2、社会⽅⾔:指社会内部因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们在使⽤语⾔上表现出来的变异,是⾔语社团的⼀种标志。
3、地域⽅⾔:是⼀种语⾔在不同地域上的分⽀,语⾔的地⽅变体。
4、共同语:是在某个⽅⾔的基础上形成的⼀个民族的通⽤语⾔。
5、亲属语⾔:是从同⼀种语⾔分化出来的,彼此有同源关系的⼏种独⽴的语⾔。
⼆、填空题(30 分,每空 4 分)1、社会的发展是语⾔发展的基本条件。
2、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发展的两⼤特点。
3、语⾔的发展中,词汇的变化速度最快,语⾳次之,⽽语法的演变最为缓慢。
4、语⾔发展的两个基本过程是语⾔的分化和语⾔的统⼀。
5、社会⽅⾔是因社会的分⼯⽽出现的语⾔分化,⾏业⽤语、科学技术术语、阶级⽅⾔都是常见的社会⽅⾔。
6、⿊话是⼀种特殊的社会⽅⾔,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7、地域⽅⾔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上,划分地域⽅⾔的主要依据也是语⾳。
8、地域⽅⾔的进⼀步分化就会发展为独⽴的语⾔、这些源⾃⼀个共同语分化的语⾔归属于同⼀个亲属语⾔,这个成为不同语⾔发展源头的共同语称为母语。
9、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是世界上使⽤⼈数最多的两个语系。
10、按谱系分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曼语族。
11、共同语是在⼀种语⾔或⽅⾔的基础上形成的。
12、在⼀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各民族之间往往还需要⼀个共同的交际⼯具,这就是所谓的国语,我国的普通话就是这样的⼀种共同语。
13、语⾔规范化的对象主要是书⾯语。
14、约定俗成的原则在规范化的⼯作中有重要作⽤,它本⾝就是规范化的⼀个原则和标准。
15、⼀种⽅⾔能成为共同语的基础⽅⾔,主要取决于客观的政治、经济、⽂化等各⽅⾯的条件。
16、汉语的普通话,根据规范化的要求,确定为以北京语⾳为标准⾳,以北⽅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话⽂著作为语法规范。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学习指导书0-3章部分练习答案(1)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学习指导书0-3章部分练习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44b559dd524de518964b7dab.png)
导言
练习与思考(第7页)
一、填空
1.中国印度古希腊-罗马
2.19 历史比较语言学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4.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5.梵语
6.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二、判断正误
1.×
2.×
3.×
4.×
第一章
练习与思考(第14-15页)
一、填空
1.社会思维
2.信息传递人际互动
3.语言
4.左右
5.独词句双词句
二、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
8.×
第二章
练习与思考(第25-26页)一、填空
1.词语造句规则
2.形式意义
3.心理现实
4.语言心理现实
5.编码
6.客观现实语言符号
7.任意性线条性
8.音系符号
9.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10.发达的大脑灵活的发音器官
二、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三章
练习与思考(第41-43页)。
语言学纲要习题及答案精修订
![语言学纲要习题及答案精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53d63569360cba1aa911da61.png)
语言学纲要习题及答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练习与思考(一)一、填空1.中国、印度和古希腊-罗马。
2. 19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形成。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4.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5.古代的梵语。
6.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二、判断正误1.语文学主要是研究古代的口语和书面语。
错 P2语文学时期的语言研究虽然成果巨大,但语文学研究所关注的,首先是反映在古代书面文献中的古代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等,其直接目的大多是解读古代文献,而不是自觉地探索语言自身的规律,对同时代活生生的口语更是完全不敢兴趣。
2.语言有自身结构的独立性,与系统之外的社会环境没有关系。
错 P3语言既有自身结构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也与人类社会以及社会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3.理论语言学史研究语言一般规律的,不受具体语言研究影响。
错 P3理论语言学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语言的研究成果。
4.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语言研究的根本问题。
对 P4在整个语言交际过程中,语言学关心的核心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它涉及对语言结构本体的研究,包含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语言研究的最根本的问题。
三、思考题5.语言与人类社会生活有哪些密切关联P7-8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语言所传递的信息没有穷尽,信息内容可以跨越时空。
无论多么丰富的信息都可借助语言的形式传递给他人。
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和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称为语言的人际交互功能。
2.语文学研究有哪些特征P2中国的传统语言研究主要是围绕主要是围绕着解释文言文典籍的需要进行的,形成了统称为“小学”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印度的语言学研究主要是围绕以古代的梵语写作的宗教典籍进行的,突出贡献在于对语言一般性质的认识以及具体的语音和语法研究等方面。
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练习答案
![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5db488cc1755270622082a.png)
《语言学概论》学习辅导书参考答案(导言)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1.语言学:就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
2.小学:指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方面的内容。
3.专语语言学: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种语言的结构。
4.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向的方面研究语言。
5.历时语言学:从历时的、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向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中国印度古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的三大发源地。
2.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3.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三个部分。
4.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过程5.专语语言学可以从纵向和横向研究语言,由于研究角度不同,所以又分为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6.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7.布隆菲尔德的代表著作《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
8.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之父,其代表作有《普通语言学教程》三、问答题(60分,每小题10分)1.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①研究对象不同:古代的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研究,如制定语言规范,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②研究目的不同: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是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著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的,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此探讨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七章语言的演变和分化答案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七章语言的演变和分化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41432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4.png)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七章语言的演变和分化答案第七章语言得演变与分化一、名词解释社会方言——社会方言就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得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得一些变异,就是言语社团得一种标志。
人们平常说得“官腔”“干部腔”“学生腔”“娃娃腔”等等得“腔”,都就是对某一言语社团在语言表达上得一些共同特点得概括,表明这种“腔”就就是一种社会方言。
工农群众称自己说得为“大白话”,称知识分子说得为“字儿话”,这实际上也就是对社会方言得一种通俗得说法。
地域方言——由一种语言分化而来得地域变体称为地域方言,简称方言。
“方言”就是一个总得概念,在它下面还可以分出各种“次方言”,在“次方言”下面又可以分出各种“土语”。
亲属方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得几种独立得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我们称它们为亲属语言。
例如汉语与藏语来自史前得原始汉藏语,它们同出一源,就是亲属语言。
谱系分类——根据语言就是否来自同一语言得分化及分化得辈分等级而对语言做出得分类。
二、填空1、语言演变得两大特点就是 ( 渐变性 ) 与 ( 不平衡性 )。
2、汉语得七大方言就是指:(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 客家方言)、( 粤方言 )、( 闽方言 )。
3、黑话就是一种特殊得( 社会 )方言,它有强烈得(排她性 )。
4、语言谱系结构得层次一般有(语系 )、(语族 )、(语支 )、(语群 )。
5、从语言谱系来瞧,彝语属于( 汉藏)语系 (藏缅 )语族;法语属于(印欧 )语系(罗曼)语族;阿拉伯语属于(闪含)语系。
三、简答题1、举例说明为什么社会、人际交流就是语言演变得基本条件。
语言就是人类组成社会得条件之一。
与社会得发展息息相关,社会得发展就是语言演变变化得原动力。
社会得发展就是语言发展变化得基本条件与强大动力,主要表现在:(1)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变化必然要受到社会发展变化得影响。
语言随着人类社会得产生而产生,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落后到先进得发展,都会推动语言得发展。
《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练习答案(整理版)
![《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练习答案(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341abdb90d6c85ec3ac6b7.png)
《语言学概论》学习辅导书参考答案(导言)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1.语言学:就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
2.小学:指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方面的内容。
3.专语语言学: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种语言的结构。
4.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向的方面研究语言。
5.历时语言学:从历时的、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向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中国印度古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的三大发源地。
2.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3.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三个部分。
4.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过程5.专语语言学可以从纵向和横向研究语言,由于研究角度不同,所以又分为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6.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7.布隆菲尔德的代表著作《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
8.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之父,其代表作有《普通语言学教程》三、问答题(60分,每小题10分)1.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①研究对象不同:古代的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研究,如制定语言规范,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②研究目的不同: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是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著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的,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此探讨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
版《语言学纲要》版学习指导书练习参考答案完整
![版《语言学纲要》版学习指导书练习参考答案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31085c5d5f0e7cd184253666.png)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一、填空1、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语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二、判断正误(对)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错)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
(错)3、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对)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
(错)5、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右半球前部。
(错)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对)7、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错)8、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
三.思考题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信息传递工具:(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的交际工具(2)体态语等伴随性的副语言交际工具,(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
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的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
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
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
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
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信息传递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
《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习题答案
![《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3625a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9.png)
《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习题答案《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习题答案导言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1.语言学就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
2.指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方面的内容。
3.专语语言学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种语言的结构。
4.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向的方面研究语言。
5.历时语言学从历时的,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向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6.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是在具体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下面又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语法学,普通词汇学等分支学科。
三,问答题(60分,每小题10分)1.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区别:①研究对象不同:古代的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研究,如制定语言规范,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
②研究目的不同: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是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著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的,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此探讨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
正因为有这些差别,所以古代的语言学还不是独立的学科,处于附庸地位,而现代语言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又产生了许多边沿性学科。
2.语言交际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人类语言交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传递与接收问题,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编码就是发话人利用词语组织语句;发送就是把思维成果变成话语,通过发音器官表达出来;传递就是通过空气振动形成声波,把话语传达给受话人;接收是受话人利用听觉器官感知对方所说的话;解码则经过大脑的思维把声波还原成语言,理解对方话语的含义,从而完成信息传递接收。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学习指导书练习参考答案(完整)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学习指导书练习参考答案(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eec9ed59a8114431b80dd80c.png)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学习指导书练习参考答案(完整)第一章语言的功能一、填空1、语言的功能包括功能和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功能和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阶段和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二、判断正误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
3、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
5、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右半球前部。
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7、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8、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
三.思考题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信息传递工具: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的交际工具体态语等伴随性的副语言交际工具,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
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的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
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
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1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
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
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信息传递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语言的演变与分化一、名词解释社会方言:是同一语言内部由于社会因素不同而造成的各种变异,有多少种社会因素造成了语言在某些方面的不同,就能区分出多少种社会方言。
地域方言:是某一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变体,常简称为方言。
亲属语言:是指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
谱系分类:根据语言是否来自同一语言的分化及分化的辈分等级而对语言做出的分类。
二、填空1.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2.汉语的七大方言是指:北方方言(官话)、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3.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有强烈的排他性。
4.语言谱系结构的层次一般有语系、语族、语支、语言。
5.从语言谱系来看,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法语属于印欧语系拉丁语族;阿拉伯语属于闪—含语系。
三、简答题1.举例说明为什么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
语言是人类交际最重要的工具。
人的因素和社会因素构成了语言演变最基本的动力。
语音变化。
例如,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如,一些高频词语在使用中常常磨损,造成语音的弱化,常见的虚词在语流中通常都是以混元音ə为韵母。
在社会交际中,英语中的good bye 在不影响交际的情况下缩短了,只说bye。
又如词汇变化,偏好不同,说法也不同。
一些年轻人不说“很多”,而说“N 多”还有语法变化,正因为是约定俗成的,也就可以改变。
比如,现在很多人把“请发短信给我”说成“请短信我”,虽然语法改变,但意义没有改变。
运用中的活语言是人类组成社会的条件之一,是社会成员之间最重要的联系纽带。
同一个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必然会带来语言的发展;社会的分化、接触或统一必然会造成语言相应的变化;人与人交流时的创新要求、省力要求也必然会使得语言变化和调整。
2.举例说明语言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
语言是符号系统,它内部的各种要素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相互间呈现一种平衡的状态。
语言符号是音和义的结合,符号和符号之间必须保持有效的区别。
如果语言符号的区别性受到干扰、破坏,就会引起语言系统的变化。
比如,远古汉语是单音词占优势的语言,那时候的语音系统比较复杂,声母和韵母中音位和音位的组合方式比较多样,因而单音节的词互有区别。
之后先后发生了复辅音声母消失、辅音韵尾合流等变化,音节结构趋向简化,声调因此应运而生。
语言中有语音、词义、语法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之间,以及这些系统彼此之间,都有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局部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3.什么是语言演变的渐变性。
渐变性是语言演变的一个重要特点,指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但语言的发展变化不像社会变革那样产生突变,而是逐渐发展变化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语言是社会成员共同的交际工具,是约定俗成的结果。
渐变性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1)语言是由各语言要素过程的,这些要素不能“要变一起变”,只是少部分的逐渐变化,大部分保持稳定,才能保证语言交际的顺畅进行;(2)语言被不同的人使用,因此语言要素的变化不可能一下子涉及所有的人,语言群体越大,变化扩散到整个群体需要的时间就越多。
比如,北京话零声母有从w到v的变化,但目前仍然处在变异状态,不少语言调查都表明,这一变化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区等条件下都有不同的变异情况,也就说明这一变化的扩散具有渐变性。
4.什么是语言演变的不平衡性。
语言的不平衡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语言的各要素在演变中是不平衡的,一般来说,如果不涉及外部语言接触的影响,词汇方面变化得最快,因为词汇对社会现象最为敏感,大量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的出现要求大量的新词涌现;而语音方面就要相对慢一些,因为一个语音的演变会涉及一批使用这个语音的语素,而且语音之间的相互关系更为紧密,一个音的变化常常涉到同类的语音,比如,“腭化”,舌根音k如果腭化,通常其他舌根音也会腭化,正是由于语音变化涉及面比较大,而且与社会变化没有直接的联系,变化相对就慢。
而语法作为符号的组织规则,稳定性的要求相对来说更强,词汇和语音作为组织材料,其变化较少影响到作为框架的语法。
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发展来看,也可以看出词汇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再次之的不平衡状况。
再次,不同的人群在演变中也有不平衡的状态,有的人接受变化快,通常是年轻人,有的人接受慢,通常是中老年人,有些地方的人群变化快,通常是文化中心或者政治经济中心,有些地方的人群变化慢,通常是相对不发达的地区。
最后,同一语言子系统也有不平衡的变化,比如,词汇系统中基本词汇变化慢,一般词汇变化快;语音系统中处于双向聚合中的语音变化慢,处于单向聚合中的变化快。
5.谈谈语言演变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的关系。
语言的渐变性根源于语言的社会性。
语言是社会成员共同的交际工具,是约定俗成的结果,因此,就语言整体而言,就语言整体而言,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突然之间变得面目全非,否则,人们就不能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了。
渐变性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首先,语言是由个语言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不能“要变一起变”,只能少部分的逐渐变化;其次,语言被不同的人使用,因此语言要素的变化不可能一下子涉及所有的恶人,语言群体不同,变化扩散到整个群体需要的时间就越多。
语言发展变化的不平衡性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语言演变的渐变性。
语言的发展变化不是均衡的、匀速的,而是不平衡的。
第一,语言系统发展变化不平衡。
在语言各子系统中,词汇系统的发展变化最快,相比而言,语法的发展变化就要慢得多,语音发展变化的速度也较为缓慢。
语言各子系统内部的发展变化也是不平衡的。
比如在词汇系统中,发展变化较快的是一般词汇,基本词汇却是相当稳固的。
不同时期语言发展变化不平衡。
当社会变革较为剧烈、社会发展的步伐较快、社会思维较为活跃、不同文化的接触较为频繁的时期,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就会快一些;反之,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就会慢一些。
语言变体发展变化不平衡。
地域方言的形成,本身就是语言发展变化的不平衡性在空间上的一种表现。
各种方言形成之后,在发展变化的速度和方向上也不是完全同步的。
例如在汉语诸方言中,南方的一些方言发展变化的速度相对较慢,保存古代汉语的成分较多,而北方的方言,特别是北方官话区的方言,发展变化的速度就相对较快。
语体是语言的一种重要的功能变体。
各种语体的发展变化也具有不平衡性。
例如,在汉族的传统中,一直存在着轻商的观念,因此,在汉语史上一直没有形成与商业活动关系十分密切的广告语体。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商业的地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随之广告语体在当今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它几乎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6.从语言分化的角度谈谈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亲属方言的联系与区别。
答:社会方言是同一语言内部由于社会因素的不同造成的各种变异,社会方言的差异是有限的,它们共用语言系统,语法框架和主要的词汇材料,差异主要在词汇上。
地域方言是某一语言在不同的地域上的变体,简称方言,地理因素可以造成变化密度上的差异。
“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形象地说明方言之间的差异。
社会方言的不同,一般的前提是这些社会方言处在同一地域上,而地域方言主要是强调由于地域的不同造成的差别,而不考虑社会方言上的一些区分。
社会方言与地域方言虽有差别,但仍属于同一种语言,它从历史的角度讲,社会分化的一个重要结果是亲属语言的产生。
例如原本说同一语言的人群,由于战争、在灾害等因素分割开来,由于交际联系隔断,各自发展,最后形成了不同语言。
而很多都到了不能互相通话的程度,因此亲属语言的社会分化在历史过程中造成的结果,强调的是语言在历史上的同源。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一、名词解释借词:也叫外来词,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语言联盟:也称“语言的区域分类”。
它是语言接触造成的一种状态,是指地域相邻的语言之间因相互影响而造成众多相似性的情形。
语言替换:斯大林称为语言融合。
是指一个社会集团不再使用原来的语言,而换用其他的语言。
语言底层:在语言替换过程中,由于长期的接触和弱势语言母语习惯的干扰,换用的强势语言会留下被替换语言的痕迹,这类痕迹通常称为语言底层。
共同语:共同语是在民族、国家观念形成后的一种高级形式。
共同语分为两种,民族共同语和国家共同语,共同语不仅包括书面形式,还包括口语形式。
洋泾浜:是当地人在和外来的商人、水手、传教士等打交道的过程中学来的一种变了形的外语。
其共同特点是:语音经过当地语言音系的适当改造,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词汇的项目比较少,往往要借助于迂回曲折的说法指称事物。
克里奥尔语:也叫“混合语”。
指在特殊的社会共同体里,经过洋泾浜化后扎下根被社会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被下一代当作母语来学习使用的语言。
二、填空1.语言发生接触的前提条件是社会接触。
2.语言接触从根本上说是使用语言的人之间的接触。
3.共同语分为两种:民族共同语和国家共同语。
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这主要是政治的原因。
5.世界语是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提出来的。
三、简答题1.谈谈语言接触与语言分化的差异与联系。
差异:二者成因不同。
语言接触是不同社会的接触造成的。
语言分化则是同一社会的分化造成的。
二者过程相反。
接触的过程是增加接触语言之间的相似性,分化则是造成语言之间的差异性。
二者的类型不同。
语言接触有五种主要类型有: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语言(区域)联盟与系统感染;语言替换与底层残留;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次;洋泾浜和混合语。
语言分化主要有三种情况: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亲属语言。
联系:语言接触与语言分化都是语言的演变,人的因素和社会因素是语言演变的基本动力,语言内部的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也影响语言的演变。
社会的接触或分化造成语言的接触或分化。
2.从音义关系看,举例说明汉语的借词有哪些表现形式。
汉语的借词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纯音译。
如:麦克风microphone。
(2)音译加意译。
如:啤酒beer。
(3)还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在借词选用语音材料的时候考虑该材料的意义,也就是借用过程中额外增加的成分,并不是原来的外语词汇直接蕴含的意思。
比如:可口可乐Coca cola。
3.谈谈借词与社会的关系。
语言社会在接触中的文化状况决定了借词的方向与内容。
比如,随着佛教的传入,汉语就借入相应的梵语中的佛教词汇。
从另一个角度看,借词的内容也反应了接触中各语言的文化状况,输出哪方面的文化词,代表改语言在哪方面的发展。
社会接触的强度决定了借词的限度。
如果在接触中,一方社会对另一方社会的文化持友好欢迎的态度,就会借入大量的该语言的词汇,有时,尽管自己的语言中某个词汇与借词在意义上等同,也可以借入。
日语借入大量的汉语词就是很好的例证。
4.从语言接触的角度谈谈汉语方言中文白异读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