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语言学自然派与惯例派论辩与先秦诸子语言理论争鸣中的碰撞与契合点
《比较文学》习题汇集
比较文学1.杨贵妃和“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两个文学形象可作()研究A.阐发B.接受C.平行答案:C2.()的小说翻译对中国比较文学的萌芽有着特殊的贡献。
A.王国维B.林纾C.严复答案:B3.比较文学中最具中国特色的类型是()。
A.影响研究B.平行研究C.阐发研究答案:C4.日尔蒙斯基将比较文学称作 A.文学的比较研究B.比较文艺学C.历史比较文艺学答案:C5.中国两岸三地建立比较文学学科最晚的是 A.大陆B.香港C.台湾答案:A6.在发生学上与宗教关系较远的文类是A.诗歌B.小说C.戏剧答案:B7.被称为俄国“比较文学之父”的是A.维谢洛夫斯基B.日尔蒙斯基C.什科夫斯基答案:A8.()是西方最早力图对文学做出分类的学者。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答案:C9.莱辛在他的《拉奥孔》中主要比较了()。
A.诗与音乐B.诗与宗教C.诗与画答案:C10.国际比较文学第一次在亚洲召开大会是在哪个国家A.日本B.中国C.韩国答案:A11.因作品中流露出哲学思想,而被成为“舞台上的哲学家”的古希腊悲剧家是A.欧里庇得斯B.索福克勒斯C.埃斯库罗斯答案:A12.下列学者哪个不属于心理分析学派A.弗洛伊德B.荣格C.钟敬文答案:C13.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父是A.阿波罗B.普罗米修斯C.宙斯答案:C14.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A.《白痴》B.《卡拉玛佐夫兄弟》C.《战争与和平》答案:C 15.美国的第一个比较文学系建立于A.哈佛大学B.哥伦比亚大学C.印第安纳州大学答案:B16.文艺复兴发源于13世纪的哪个国家A.法国B.英国C.意大利答案:C17.下列套话中,哪个不是中国人用来描绘日本人的?A.倭寇B.小日本C.鹰钩鼻答案:C18.下列哪部作品开辟了欧洲文学描写异域风物的先河A.《伊利亚特》B.《圣经》C.《奥德赛》答案:C 19.我国古代文学中对异国异族有所描绘的作品有A.《山海经》B.《海外经》C.《西游记》D.《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E.《红楼梦》答案:A,B,C,D,E 20.属于美国学派代表人物的有A.列文B.基亚C.卡雷D.韦勒克E.雷马克答案:A,D,E21.“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VIP专享】西方语言学流派
绪论西方语言学史的分期:1.古代/传统语言学(19世纪以前)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个时期2.近代语言学(19世纪)主要是历史比较语言学3.现代语言学(20世纪上半叶)4.当代语言学(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一、传统语言学与现代语言学的区别:1.定义:传统语言学是一个与现代语言学相对的概念,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之前的各种语言学理论。
那么,与它相对的现代语言学就是指20世纪以来,建立在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基础上的各种语言流派及其分支学科的总称。
2.传统语言学的性质“依附性”是传统语文学重要的性质。
传统语文学并不能算作一门真正的独立学科,只能称为语言学的前奏。
要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独立的研究方法以及多样化的研究材料,而传统语文学并不具备这三个条件。
3.传统语言学的兴起传统语言学兴起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语言研究的进步都离不开社会的推动。
人类祖先在满足吃穿住行等基本的生理需要之后,渐渐感觉到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其他精神上的需要,比如宗教,哲学等,而要满足这样的需求,又必须克服语言(主要是书面语)的障碍,或者是思考与语言有关的问题,于是他们就开始了进行语言研究,从而成为我们今天所说的传统语文学。
但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是由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促成的。
对于三大语文学传统来说,它们兴起的根本原因都是来自于社会的推动力。
而具体到各个民族来说,他们开始从事语言研究的直接出发点并不相同。
4.传统语言学(语文学)的局限性(1)研究对象狭窄,不重口语→经典古文语法的规定性,与现实脱节。
(2)研究目的单纯,读懂古籍→不重语言结构本身,缺乏科学认识。
(3)研究地位低下,附属地位→不能形成独立的科学,所以称之为语文学而非语言学。
第一章古代语言学一、古希腊语言学1.希腊三贤:苏格拉底(西方哲学之父)、柏拉图(最先探讨了语法研究的可能性)、亚里士多德(创立逍遥学派也即亚里士多德学派)2. 重要争论:“词”“物”之争在希腊的早期语文研究的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论争,分别是在“自然发生派”和“约定俗成派”之间,以及“规则派”与“类推派”之间展开。
“系统诗学”与“语录体诗话”——古希腊与中国先秦文论比较
“系统诗学”与“语录体诗话”——古希腊与中国先秦文论比较《学术界》(月刊)总笫151期.2010.12ACADEMICSNo.12Dec.20lO"系统诗学"与"语录体诗话"——古希腊与中国先秦文论比较.潘明霞,曹萍(1.安徽大学中文系,安徽合肥230039;2.南京审计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29)[摘要]古希腊与中国先秦文论是中西文论的两大源头,古希腊文论与先秦文论的比较研究是其他比较研究所不能替代的,具有其特殊意义.由于各自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古希腊文论和中国先秦文论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古希腊文论从理论内容到理论形态都是比较完整和系统的,而中国先秦文论则是片断的语录体诗话. [关键词]古希腊文论;先秦文论;系统诗学;语录体诗话比较诗学,即各国文艺理论的比较研究,是比较文学的重要构成部分.而比较诗学的发展方向之一,是中西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比较古希腊与中国先秦文论的差异,寻求它们各自的性格特点有助于帮助我们再次认识中西文论各自的特色.我们认为,古希腊文论和中国先秦文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前者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是系统诗学;而后者则是片断的语录体诗话.一,古希腊文艺理论的内容与特色古希腊在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就出现了系统的文艺理论着作.古希腊的系统文论,首先要上溯到哲人德谟克利特,他写过《节奏与和谐》,《论诗的美》等一系列诗学着作.此后,柏拉图对话中的《大希庇阿斯》篇,也是专门谈论美学问题的专论.柏拉图对于诗歌有着非常敏锐的体验,他准确区分了诗歌的体裁,在着名的《理想国》的第三卷有这样的表述:凡是诗歌和故事可作者简介:潘明霞(1966一),南京审计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安徽大学中文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汉英语言文化对比;曹萍(1968一),南京审计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一135—学术界2010l2-学人论语以分为三种:头一种是从头到尾都用摹仿,像你所提到的悲剧和戏剧;第二种是只有诗人在说话,最好的例子也许是合唱队的颂歌;第三种是摹仿和单纯叙述掺合在一起,史诗和另外几种诗都是如此.在这段论述当中,柏拉图把诗歌的体裁进行了分类;第…类就是剧本体诗歌,也就是悲剧和戏剧,他们的主要特点是摹仿;第二类是抒情诗歌,如酒神颂歌,这类诗歌不是以摹仿作为基础的,是诗人本人担任无所不知的叙述者;第三类就是史诗,柏拉图认为史诗是前两类的结合,既有剧本体诗歌的摹仿,也有抒情诗歌的表现手法,诗人的内心活动得到充分的展示.柏拉图的分类影响着亚里斯多德,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也把诗歌分为三类:史诗,悲剧和戏剧,酒神颂.不同的是,亚里斯多德把酒神颂称为摹仿艺术.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则被认为是西方文化传统中第一部系统谈论文学的专着.《诗学》虽然是一部未经整理的讲稿,却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作者的文艺观.全书现存的二十六章,可分为五个部分:1,序论,包括1—5章,阐述艺术分类的原则.2,悲剧论,包括6—22章.3,史诗论,包括23—24章.4,批评论,即第25章.5,史诗与悲剧之比较,即第26章.《诗学》的每个部分,也都具备了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里以悲剧研究为例,《诗学》提出了西方第一个完整的悲剧理论,探讨了悲剧的定义,成份,人物,情节,性格以及悲剧的功能等问题.关于悲剧的定义,亚里斯多德首先确定悲剧作为摹仿艺术,必须"摹仿行动中的人",它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4在《涛学》第25章中,亚里斯多德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摹仿对象:诗人既然和画家与其他造型艺术家一样,是一个模仿者,那么他必须摹仿下列三种对象之一,过去的或现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I5]在同一章节中,亚里斯多德对于上述分类进行了解释,他的解释相对于柏拉图来说,更加全面,他认为第一种是简单摹仿自然,他用欧里比德斯的悲剧作为例子,说他"按照人本来的样子描写";第二种指根据神话传说来摹仿,不少同时代的悲剧家都有类似的例子;第三种是"按照人应当有的样子来描写,"他使用的例子是他最推崇的最理想的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在推崇索福克勒斯的同时, 他谴责了欧里比德斯,所谓按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来写,就是描写按照可然规律或者必然规律可能发生的事情.亚里斯多德的这种思想对于l9世纪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美的定义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关于悲剧的成份,亚里斯多德提出了悲剧构成的六个成份:"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与"歌曲".其中"言词","歌曲"是摹仿的媒介,形象是摹仿的方式,"情节","性格"和"思想"是摹仿的对象.亚里斯多德对"悲剧人物"的论述,强调构成悲剧人物的条件,认为悲剧人物应该是"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而他之所以陷于厄运,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犯错一136—"系统诗学"与"语录体诗话误.这种人名声显赫,生活幸福,例如俄狄浦斯,堤厄斯忒以及出身于他们这样家庭的着名人物."至于悲剧的"情节",亚里斯多德解释为事件的安排,把情节与布局联系在一起论述.亚里斯多德认为古希腊悲剧的情节一般包含三个部分:即开端,发展,结尾.情节要有"突转","发现","苦难"三个因素.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是对行动的摹仿,而行动是由人进行的,所以悲剧在摹仿行动的时候"附带表现性格";悲剧里的性格则应该按照必然性和偶然性来刻画,使其前后一贯,合乎逻辑.悲剧的"情节"与"性格"的关系,亚里斯多德则认为,要把人物和性格区别开来,悲剧中一定有人物,但不一定都有性格,因此,在情节和性格之间,情节第一,性格次之.亚里斯多德在情节第一的前提下,还是肯定了悲剧性格的必要性.悲剧的审美功能在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中,也有显着的地位.他在《诗学》中提出了悲剧对人类思想感情具有"净化"(或陶冶)作用.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体系,还涉及文艺创作和艺术分类.亚里斯多德根据使用媒介的不同,把艺术种类划分为绘画,雕塑,音乐歌唱,舞蹈和诗.而"诗"本身又分为史诗,悲剧,喜剧,酒神颂和日神颂,并探讨了悲剧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异同.他认为,除了史诗,其余四种都兼用节奏,歌曲和韵文作媒介.从摹仿对象看,悲剧摹仿比一般人好的人,喜剧摹仿比一般人坏的人.以摹仿方式,即叙述角度看,悲剧和喜剧用摹仿者的动作来摹仿,而史诗则是时而用叙述手法,时而是人物自己出场.亚里斯多德在分析悲剧的基础上把史诗,抒情诗和戏剧三者结合在一起研究,从中阐述文艺规律.他是把悲剧视作诗的同义词的,所以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实际上是最早的包括戏剧的诗歌研究在内的整个文学理论,也可以说是一种广义的诗学.总之,《诗学》是一部从理论内容到理论形态都比较系统,完整的美学,文学论着.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体现了古希腊时期文艺理论的内容与特色.二,中国先秦时代文艺理论的内容与特色中国的情况又怎样呢?在中国先秦时代,只有片断的语录体诗论,而没有系统的诗学着述.《论语》中,便保存了孑L子的大量论诗语录,如:(1)子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为政》)(2)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4)子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墨子》中的论诗语录,如:(1)墨子日:"……长无用,好末淫,非圣人之所急.帮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长,行可久,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孙诒让《墨子闲诂》附录引《说苑》墨子佚文)一137—学术界2010.12?学人论语(2)墨子日:"今天下之君子为文学出言谈也,非将勤其喉舌,而利其唇吻也.中灾将欲为其国家邑里万民利也."(《非命?下》)在先秦其他诸子散文(如《庄子》,《孟子》)中,也保存了许多语录体诗论.此外,先秦史书,如《尚书》,《左传》等,也记录了不少先秦历史人物的谈诗语录. 例如《尚书?尧典》,记录"帝日:'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半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又如《左传?襄公二十九》,记录了吴季札在鲁国观乐时的诗论语录,一共十三条,评论《诗经》中的诗和乐.中国先秦思想家的文论,不仅采取片断的语录体形式,在内容方面也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与亚里斯多德的《诗学》相比,研究的范围要小一些,就拿儒家文论来说,在孔子的语录体诗论中,主要讲述了美,善统一的文艺观和文艺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说),孟子有关文学的言论,提出了"知人论世"和"以意逆意"说,侧重探讨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在我国先秦时代,没有系统的文艺理论着述,也没有比较全面论述文学问题的思想家和文论家,出现的只是一些散论.先秦语录体诗论,与后代"诗话","词话"一脉相承.他们构成了我国古代文论的主体,所以朱光潜先生在其《诗论》序言中说,"中国向来只有诗话而无诗学".所谓"诗话",也就是用简短的话语谈论诗,词创作(后来也用诗话形式谈论小说,散文,乃至戏曲.)从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到清代刘熙载的《艺概》,大体上是继承先秦语录体诗论而有不同程度的阐释和发明,并非另创,形成新的一套体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融合中外文论,给文学以新的阐说,但仍沿用诗话旧的形式.三,古希腊系统诗学与中国先秦语录体诗话成因分析为何古希腊在公元前五世纪就出现了系统的文艺理论着述,而中国的先秦时代,却没有这类着作?我们认为,系统文艺理论着述的诞生,需要一定的社会文化条件.古希腊具备系统文论赖以形成的必要条件,而中国先秦时代,系统文论形成的条件还不成熟.1.文学艺术必须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才有可能产生系统的文学理论着作.这一点应该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丰富的文学艺术土壤,文艺理论将难以立足,更谈不上枝繁叶茂.早在公元前十世纪左右,古希腊就拥有了诗人荷马所写的长篇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其它文艺形式如音乐,雕塑和建筑也有了相应地发展,在公元前五世纪中期,标志其文学艺术创作新高峰的戏剧也发展到了鼎盛的时期.文学艺术的辉煌为随后的文艺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希腊文艺很早就独立开来,成为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独立的对象.公元前三世纪,希腊在文艺理论方面开创了世界文学批评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篇章.亚里斯多德《诗学》的出现,标志着西方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文艺理论着作一138—"系统诗学"与"语录体诗话"的诞生,亚里斯多德本人,也成为西方文论的开山之祖,其观点在随后的二千多年里在某种程度上一直影响着西方文学的发展轨迹.英国的锡德尼(PhilipSid—ney),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德莱登(JohnDryden)等许多着名的戏剧家,文艺批评家都或多或少地接受了他的见解,只是讨论的重点不同或使用的名称不一而已.2.社会科学尤其是哲学研究达到相当的水平,也是系统文论产生的必要条件.系统文学理论着作的产生,仅有繁荣发达的文学艺术作为其土壤是不够的,还需要哲学研究达到相应的水准,特别是哲学思想的某种突破,它起一种从总体上去把握文艺现象的作用.系统文学理论着作的形成往往以哲学思辨为其先导有其必然性.众所周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文学艺术,离开了对整个外部世界的认识将很难完整地把握.个人的经验之谈,具有相对的局限性,难以全面理解并分析这个复杂的艺术世界,更不用说要建立系统理论.况且,艺术家,文学家比较善于形象思维,一般比较注重直面思考,往往将系统文艺理论建树的任务,让给了更擅长逻辑思维的理论家,哲学家便在这个领域捷足先登.系统文艺理论着作的出现,与哲学的兴盛有着直接的关系.公元前五世纪之后,希腊处在哲学研究的高潮期,希腊正由"文艺时代转变到哲学时代",¨亚里斯多德作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其哲学造诣声名显赫,他的伟大着作《诗学》便是紧随着"哲学时代"的脚步而来的.3.系统文论形成的另一个条件,是需要一个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和比较自由活跃的社会科学研究氛围.系统的文艺理论的创立不是一个人可以轻易完成的,也不是某个人自己经验之谈的系统总结.在系统文论出现的时代,往往会在文艺理论方面表现出某种"集团涌现"的趋势,然后由某位代表人物出来采撷这个集团成员的精华终成体系.亚里斯多德之前,古希腊的文艺理论已经历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至柏拉图的发展.这种"集团涌现"依存于一个相对长期稳定的非常活跃的政治环境.当然,文艺理论的系统总结不会局限于单纯的形式研究,它往往广泛地联系着文艺与社会政治的关系,联系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大家知道,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是世界闻名的,它哺育了古希腊的文学艺术,也哺育了一代文艺理论大师.亚里斯多德早年就在这里求学,工作,后期又在这开办学园,从事讲学和研究.他在文艺理论方面的突出成就与贡献,毫无疑问和这里的宽松的政治环境,崇尚学术自由的社会风气息息相关.西方中世纪在政治专制和宗教神学禁锢下的文艺论坛,整整一千年里几乎是片空白,也从反面证明文艺理论的产生需要宽松的政治局面和活跃的社会科学研究气氛.中国先秦社会,也曾一度出现和古希腊类似的"百家争鸣"的局面,政治局面宽松,哲学思潮活跃,但却没有足够的艺术空间供各派思想家们驰骋.文艺在先秦时代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还没有条件使其分离出来独立成类,"文学"的一139—学术界2010.12?学人论语概念还比较模糊,只是广义上的学术文化的通称,文,史,哲合一.歌舞虽然溶合,还不足以形成一种综合艺术即戏剧.诗歌创作,虽有抒情诗和史诗,但在篇幅上崇尚短小精悍.《诗经》里也有像《生民》,《古公》,《公刘》,《皇矣》(以上属《大雅》),《玄鸟》(属《商颂》)等歌颂周,商开国君主的那种"英雄史诗",却缺乏像《伊里亚特》和《奥德赛》那种规模宏大的史诗和叙事诗.与古希腊相比,很明显还未构成将文艺独立出来进行系统研究的条件.先秦诸子百家有关文艺的理论论述,均散见于政治,哲学着作,并且大多是简短的语录体诗论和文论.4.东西方文化起源的不同形成了中西不同的思维定式,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古希腊和中国先秦时期文论的内容和形式.'古希腊哲学具有理性与逻辑的思维取向,认为理念是静止的,绝对的,只能以理性与逻辑来把握.中国诗学的思维方式不是逻辑思辨型的而是需要全身心及其各个器官参与的一种直觉性的,体悟式的并具有某些神秘色彩的活动方式. 与西方诗学从逻辑推理,科学的分析与综合建构诗学系统的道路不同,中国先秦诗学建构之路主要体现为品.品诗,品文,品书,品乐,品人,品山,品水在《左传》,《国语》,《论语》等典籍中已有丰富的记载.l121中国先秦思想家的思维方式(除墨子后学外),是直观的,感悟式的.通常就某个具体问题进行阐述,语言简短,悟其精妙,往往一语中的.形象说理多(如用比喻说理),抽象分析少.中国先秦思想家,文论家的思维方式,是妨碍中国先秦系统文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古希腊文论家,与中国先秦文论家的思维方式不同,他们重视严谨的逻辑推理,科学的分析与综合.例如亚里斯多德,他本人就是逻辑学的创始人,着有欧洲第一部逻辑学着作《工具论》,他把形式逻辑的方法用于文学的研究.他在《诗学》中首先确定诗是研究的对象,比较它和其它艺术的异同,求出其特点,接着把诗由类到种地进行分类,分析各种诗的成分和各成分的性质,然后找出规律,形成系统,完整的文论专着,而不是点滴直观感觉汇集.最后,补充说明一下,中国先秦时期虽然没有产生系统的文学理论,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出现了大量的比较系统的文艺理论着述,首先出现的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论,即曹丕的《典论?论文》;随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系统的文学创作论,即陆机的《文赋》由是降生;再是五言诗歌的专着的诞生, 即钟嵘的《诗品》,这部作品品评了汉魏至梁期问的100多位诗人;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体系最为完整系统的一本着作.魏晋南北朝时代,为什么会出现系统文艺理论着述呢?原因是古希腊系统文论形成的三个必要条件,在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也同时具备了.众所周知,魏晋南北朝时代是我国历史上大动乱,大分裂的时代,动荡的政治局面使得各种异端思想纷至沓来.学术界崇尚自由和解放,这一时期学术界产生的怀疑精神,论辩风气,使经学,玄学以及宗教都得到自由发展.魏晋南北朝时代,文论研究获得了一个比较自由的社会政治环境.这一时期的文坛,也出现过多次文学高潮,社会科学研究气氛活——140——"系统诗学"与"语录体诗话"跃.文学高潮的多次涌现,文学艺术的活跃和发展,提出了在理论上进行多方面总结的任务,文学被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加以深入研究,系统文论因此诞生了.这一时期哲学论坛的兴盛局面,也为系统文论的诞生铺平了道路,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玄学已成佛教哲学,是一种真正思辨,理性的"纯"哲学,不仅给这一时期的文论家,思想家提供了逻辑的研究方法,并促使他们从哲学的高度全面把握和阐释文学现象,魏晋南北朝时代为什么会出现系统文论的原因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为什么先秦时代没有产生类似的系统文论.四,结语中国先秦和古希腊文论是中西文论的两大源头,因此,比较先秦与古希腊文论的差异与不同,具有其他比较所不能替代的特殊意义.通过比较不但可以把握中西文艺理论起始阶段的内容和特色,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中西文论成因的渊源所在.注释:[1]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O一前370左右),他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面.他的文论着作,探讨了很多问题.-ff0如主张摹仿说:探讨创作的灵感和天才;还研究了美感问题他的文论虽然未能完整地保存下来,但对后世的影响是很大的.[2]柏拉图(公元前427一前347),他在哲学上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者.是古希腊理念论文艺观的最大代表.柏拉图的文论,散见于他的着作之中,朱光潜选译的《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最能代表他的美学,文艺思想.但在柏拉图留传下来的四十篇对话里,也有文艺专论,如《大希庇阿斯》篇.[3]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一前322),他在哲学上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在文艺理论和美学上倾向于唯物主义一边,是古代摹仿说的集大成者.他的主要文论着作当属《诗学》.据三世纪的狄俄革涅斯?拉厄尔提斯说,《诗学》有两卷,第一卷讨论悲剧,第二卷讨论喜剧,第二卷已失传.此外,在他的《形而上学》和《修辞学》中,也涉及到文艺理论和美学问题.[4][5][7][8]亚里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6,92,18,33页.[6]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6—7页.[9]亚里斯多德所说的"性格",还另有特定的含意,即"指显示人物的抉择的话".反过来说,一段话如果表示不出说话人的取向,那么就是没有性格.[10]狄兆俊:《中英比较诗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页.(1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31页.[12]曹顺庆,吴兴明:《论中国诗学的知识背景——关于传统知识谱系的研究报告(提要)》,《文学前沿》1999年第1期.[责任编辑:黎虹]。
02西方语言学流派-第二章
第一节 古印度的语言学
• 可以看到,尽管他们没有把语言抽象体系和语言实际运用 的区别讲得十分明确,可是他们的观察和分析很有价值, 对当代语言学产生了影响。 • 二、语音和音位方面 • 1.古印度的语音学也很发达,提出了发音器官、发音部位、 塞音、擦音、元音、半元音等语音学上的概念。 • 他们把元音看作独立的语音成分,把辅音看作从属成分, 因为没有辅音也可以构成音节。
第二节 古希腊语法
• 苏格拉底:论述两种观点的优缺点。 • 他说,一个句子分成两个部分:名词部分和动词部分。 • 要把每个词分解为其组成成分才能找到词的意义,有些复 杂词的意义是由可分析的组成部分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如 catastrophe(大祸)由三部分组成:cat(猫)、astro (天体)和fee(费用),catastrophe是指“来得很快、 巨大无比、代价很高的事物”;有些简单词可以分析成辅 音、元音和半元音,再分析不同音的特质或模仿的是什么 东西,如rho音就表示“运动”,因为发这个音时舌部运 动很快。 • 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这是由惯例造成的。
第一节 古印度的语言学
•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印度在文学、哲学 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做出了独创性贡献。为了保 存口头相传的婆罗门教义《吠陀经》的原文和梵语文学, 古印度的语言学家们用经验的方法,对于梵语语法作过相 当详细的描述。著名语言学家巴尼尼的《梵语语法》(也 叫《八书》),由3996条诗歌体的规则所组成。据推测, 它写于公元前600∽前300年之间,它全面总结了此前的研 究成果。 • 古印度语言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般语言理论和语 义,语音和音位,语法描写。
西方语言学流派
第二章 历史的回顾-西方传统语言学
第二章 历史的回顾-西方传统语言学
中外语言学史
中外语言学史简介1.传统语言学传统语言学一般指19世纪以前的语文学和19世纪以来的历史比较语言学。
语文学指从古代书面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
人们对于语言的兴趣与研究可以上溯到两、三千年以前。
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世界上最早研究语言的国家和地区。
早在公元前2-3世纪,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在《正名篇》中就提出名称同其所代表的事物没有必然联系的观点。
荀子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此后,《尔雅》──我国第一部语义词典,《方言》──我国第一部方言词典,《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汉代刘熙的《释名》,隋朝陆法言的《广韵》,宋朝陈彭年的《切韵》,以及清代大家的语言研究著作,谱写了中国语言研究色彩纷呈的篇章。
根据研究的对象,可分为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个分科,统称为“小学”。
大体上说来,中国传统语言学中的训诂学着重研究字义,文字学着重研究字形,音韵学着重研究字音。
由于形、音、义关系密切,上述著作都具有“字典”的性质。
又由于共同目的是解释古代文献,整个“小学”成为经学的附庸。
但这些著作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成果,是语言研究中宝贵的遗产。
古代印度的学者对语言的研究也比较有价值。
著名的巴尼尼对《吠陀》的语法进行了研究,作品《梵语语法》提出了近四千条规则,其讨论问题的深入程度、自身的系统性以及表述的简练性是其他语法书无法比拟的。
古印度的语言研究有两个方面是西传统语言学望尘莫及的:一是对语音问题的研究,一是对单词内部结构的研究。
正是古印度学者对梵语语音作出的准确详尽的描写,才使得公元18世纪末欧洲学者对梵语同拉丁语以及其他日耳曼语言的比较成为可能。
古希腊的学者对于语言喜欢作哲学上的辩论,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就对语言问题进行过两有名的大论战,其中一场论战是在“自然发生派”和“约定俗成派”之间展开的,论战的焦点集中在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上。
“自然发生派”认为,单词的形式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或者说,事物的名称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语言是自然发生的。
先秦名家与古希腊诡辩思想比较研究
先秦名家与古希腊诡辩思想比较研究先秦名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诡辩思想则是古希腊哲学中一种典型的辩证思想,两者在一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本文将通过对两种思想的比较研究,探讨其异同点。
一、名家与诡辩的相似之处1.肯定变化性名家主张“变易”,即“万物变化皆属于同一规律”,而诡辩主张“相对主义”,即“世界上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事物或真理,所有真理都是相对的”,均肯定了变化性。
2.强调言辞的力量和技巧名家强调言辞的力量和技巧,有“辞”之说,而诡辩也认为辞令很重要,追求言辞的优美和正确性,两者均强调强大的辞令技巧可以迷惑、欺骗人群。
3.批判传统观念名家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传统观念,其构建的“名实分立”思想,批判了传统儒家的“君子为学”说法,认为只有事实才是最重要的;而诡辩则试图通过批判传统哲学,挑战社会运作方式,对社会结构进行改革。
4.关注人性名家和诡辩都对人性关注甚密,即分别强调人性的欲望和智慧的本性和狡猾的本性。
名家中的“兼爱”说强调要尊重人性、照顾人类利益,诡辩的“恶辞斗争”则体现出人性的本质狡猾和渴望胜利。
5.都关注语言两者都强调语言的重要性,名家普遍重名重实,重视语言的意义和真实性;诡辩则通过辩论,思考语法、语言等方面的逻辑性。
二、名家与诡辩的不同之处1.名家追求安逸,诡辩追求辩论名家强调“德中积至,名彰于天下”,注重求得“名”,同时推崇“退而无输”、“安内强外”的境界。
而诡辩思想则是追求导出结论和辩论的过程本身,而不是结论。
对诡辩者而言,辩论其本身就是一项娱乐和认知的活动。
2.名家推崇实通过程,诡辩注重逻辑名家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道德原则,认为实践经验至为重要,诡辩则注重逻辑推理和发条的思考。
在名家看来,世间上不存在所谓的万能真理,而只有基于经验的推理;而对于诡辩则是将谦虚、灵活的态度转化为思维方法。
3.名家注重个体与社会的平衡,诡辩则是突破传统的思考方式名家认为个人的内在修养与社会的和谐平衡,是实现正常生活和判断能力的最佳途径。
《西方语言学流派》第二章读书笔记
第二章历史的回顾主要介绍从公元前4、5世纪到18世纪末长达两千多年中,人们对语言研究所做出的主要贡献,即所谓的传统语法阶段。
第一节:古希腊语法对语言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的几个著名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及后来的斯多葛派哲学家都对语言研究有过论述。
1、人物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 或者是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 认为句子分成名词部分和动词部分,要把每个词分解为其组成成分才能找到词的意义。
(这是分析复杂词)对于简单词,把词的音分成辅音、元音、半元音,再分析不同音的特质或模仿的是什么东西。
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公元前384-前322)及其学生,除了少数象声词外,语言的词汇的意义和形式之间没有任何必然关系,都是人为的、任意的,人类可以改变它,发展它,语言的词汇只是思想的标志,惯例派。
斯多噶(Stoics)派哲学家,认为在语言的早期语音与事物之间是有着必然联系的,虽然这种联系已经不明显,所以他们努力研究词源,寻找语言的原始形式,自然派。
他们对语言研究有两条主要贡献:他们清楚的区分了对语言的逻辑研究和语法研究;他们用的语法术语越来越精确。
认为语言中有三个方面:语言的声音或材料,语言的符号的意义,符号所代表的的外界事物。
这种区分在索绪尔的理论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2 争辩显示智慧第一次争辩:①有关语言问题的第一场论战:“自然派”与“惯例派”这场争辩反映了两派的观点:一派认为语言是受自然支配的,人对语言无能为力;另一派认为语言受惯例支配。
问题的焦点:一个词的意义与它的形式之间到底有没有内在的联系。
②意义:这场论战使语言研究与哲学联系起来。
有利于语法学的发展,促进了对词源的研究,加深了对词义的认识。
第二场论战:“异常派”与“规则派”:语法结构是否存在规则.“异常派”(帕加马学派)基本上继承了自然派的理论,认为大自然的运动没有什么定律或规律性可言。
西方语言学流派介绍
第三章十九世纪与历史语言学
尽管此时的理论与观点存在偏颇, 但这些历史语言问题的 提出仍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同时也预示了二 十世纪结构主义语法的诞生。他们关于语言客观性和独立 性的论述,关于材料第一、理论第二的主张以及重视考察 当时语言和方言的做法,都在结构主义语法中反映了出来。
本书性质
增加两节 《管辖与约 束时期》、 《最简方案 时期》
增加两节 《关于语法 隐喻论》、 《评价系统 及其应用》
新加一章 认知语言学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作者简介
版本比较
本书性质
本书是一本入门性的研究生教材,不是学 术论著,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近百年来的 语言概况,包括主要理论、主要观点、主要 人物、主要派别等。通过对西方语言学流派 脉络的把握,可以更好地让我们借鉴他人, 拓展视野,打开思路; 更好地研究汉语,提 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语言哲学和语言学习理论。
第五章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
布拉格学派始创于 1926 年 10 月,以马泰休斯、特鲁别 茨柯依、雅克布逊、布龙达尔、卡尔采夫斯基、哈兰尼柯、 马丁内等为代表,其突出贡献是创建了音位学,由于他们强 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法成分的区分功能, 又常被称为功能 语法学派或功能—结构主义学派。布拉格学派区分了语音学 和音位学,认为形态学的理论研究是与句法学对立的。属于 语言范畴的,不仅有处于对立中的词的形式(形态变化), 还有句子的公式;从心理学角度区分了句子的主语和话题, 并提出了主题与述题的概念。另外,他们还比较重视语义标 准,从功能出发广泛探讨了标准语、语言修养、修辞学、文 艺学、诗美、美学等问题。 总之,布拉格学派是一个多元化的国际性学派,他们确 定了音位学的地位,为当今语法、语义、语用结合研究开了 先例, 同时还推动了欧洲语言学的发展和结构主义思潮的形 成。他们与俄国、德国、法国、荷兰、丹麦、日内瓦、美国 等地的语言研究者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是二十世纪欧洲影响 最大的一个语言学派。
语言学概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浅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081602126 刘子君关于语言的起源,古希腊有两种说法:“约定俗成”和“自然天成”,前者是“惯例派”所持的观点,后者是“自然派”所持的观点。
“惯例派”认为除少数象声词以外,语言词汇的意义与形式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也就是是说语言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人类可以改变并发展的。
“自然派”认为一切词天然地代表着它们所指称的东西,例如象声词(onomatopoeia),虽然这些次不多,却是语言的基本词汇,其它次是由此而发展来的。
(上述部分文字引于http://www.neworien/publish/portal0/tab4933/info218209.htm)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直都存在语言决定思维和思维决定语言之争。
但是,这两个论断都是不成立的。
因为语言和思维是一个相互成全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首先,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
我们知道,我们说出来的话都是由语言最小的单位语素、字、词、词组、句构成的,而要说出这些东西,要靠我们的嘴,也就是发声体,如果没有了发声体,我们的思维无法得到全面的表述。
除了说,思维的承载方式还有写,但是,这也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的。
语言是含有一定的主观意识的,就像一句话,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出来,而表述的效果却是不尽相同的,因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尽相同的。
但即使表述有再大的不同,通过语言这一基准,所表达的意义还是基本一致的。
其次,思维能够对语言进行完善。
例如,写信,这是一种思维的成果,虽然说,有的时候写东西,一气呵成,这只能证明思路的流畅,不能代表写出来的东西不需要经过思维的过程。
一般人写信或文章都是先构思好了要说的话,然后再考虑用什麽样的书面语写出来,写出来可能还要修正。
这就是一个不断思维,不断表达的过程。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就像中文和英文的表达语序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一样的,中国人肯定是用华夏文化的思维想好如何表达再套用英语的句法形式表述出来,这也是需要详尽的思维的。
【推荐】论文罗马word版本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论文罗马篇一:古罗马论文古希腊语言研究对古拉丁语语法的影响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几乎现代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追溯到希腊文化。
希腊文化形成之后,像一个高能量的“精神能源”,呈辐射状向地中海周围地区强劲地扩散。
其影响是巨大的,以致有学者断言:“一切文明国家在一切有关智力的活动方面都是希腊的殖民地。
”而恩格斯也曾评价说:“没有希腊文化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而谦虚的古罗马人不甘堕落,他们几乎全盘继承了古希腊文化。
公元前3~2 世纪,各种希腊哲学流派流行于罗马,上层社会和知识界率先接受了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思想的影响。
西塞罗(公元前106~公元前43 年)便是典型的代表人物。
他把希腊各种唯心主义哲学,主要是斯多葛派、柏拉图派和怀疑主义的思想拼凑在一起,结合成混杂的思想体系。
西塞罗在哲学上的最大贡献在于,他以生动的拉丁语言将希腊哲学通俗化,从而便利了罗马人对希腊哲学的了解,他的作品也成为人们研究希腊哲学思想的重要文献资料。
,他以生动的拉丁语言将希腊哲学通俗化,从而便利了罗马人对希腊哲学的了解。
卢克莱修继承了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学说,他的《物性论》就是对希腊“原子论”哲学的忠实阐述和论证。
公元3~4 世纪。
新柏拉图主义占据优势。
罗马人完全接受了希腊高度发达哲学教益,从而导致更新更丰富的哲学成果创造难以完成。
不仅如此,古希腊的语言研究对古拉丁语语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古希腊罗马语言研究中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古希腊的语言研究在两方面进行,即哲学方面和语法学方面,而这两方面都与认识学说的研究密不可分,都存在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争论。
对于当时作为焦点问题的名称本质的讨论,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持理性主义观点,认为词是大自然创造的,其学生克拉底洛斯(Cratylus)曾说:/每一个事物,大自然都赋予它一个专门的名字,就像把专门的知觉赋予每一个被感知的物体。
古希腊语言研究的成就和不足
古希腊语言研究的成就和不足作者:那天聪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30期摘要:从古希腊人早期对一些语言问题的争论到提出语法理论,从斯多葛学派到亚历山大里亚学派,都让后世看到了古希腊学者们取得的辉煌成就,并且对后世的语言研究产生的深远影响。
语言研究中的不足,也为后世语言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古希腊;语言问题;语法理论;成就;影响;不足作者简介:那天聪,男(1989-),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0-0-01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祥地,希腊文化对欧洲各国文化的各方面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语言问题的研究也在其中,有文字记载的语言研究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
古希腊人在文字、语音、语法、修辞等方面都进行过不少的探索,对后来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古希腊语言研究的成就就古希腊语言研究对后代的主要影响来看,他们对一些语言问题的争论和探索以及一些语法理论的提出具有很大的意义。
1、第一次争论公元前4世纪,在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周围曾经发生过一场关于“词”与“物”关系的争论。
柏拉图对话录《克拉底洛篇》(Kratylos)记录了这次争论,其后引发了两派纷争。
这次论战发生在“自然派”和“惯例派”之间,“自然派”以拟声词为基础,他们认为词代表了事物的本质。
“惯例派”则认为词语的意义与形式之间无必然联系。
语言中拟声词数量较少,对语言没有那么大影响。
这次争论进行了很久,苏格拉底虽然承认“词”与“物”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但是他却希望造出一种理想的语言,能把“词”与“物”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为以后许多人造语的形成奠下了一个理论的基础。
《克拉底洛篇》的最直接的影响是引起了探索词源的浓厚兴趣。
后来这种研究工作被斯多葛学派(The Stoics)进一步发展。
该派学者认为任何的词都可以就它们的形式求出它的来源和真正的意义,意思是说,词是反映它们代表的对象的本质的。
东方语言学流派
绪论西方语言学史的分期:1.古代/传统语言学(19世纪以前)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个时期2.近代语言学(19世纪)主要是历史比较语言学3.现代语言学(20世纪上半叶)4.当代语言学(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一、传统语言学与现代语言学的区别:1.定义:传统语言学是一个与现代语言学相对的概念,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之前的各种语言学理论。
那么,与它相对的现代语言学就是指20世纪以来,建立在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基础上的各种语言流派及其分支学科的总称。
2.传统语言学的性质“依附性”是传统语文学重要的性质。
传统语文学并不能算作一门真正的独立学科,只能称为语言学的前奏。
要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独立的研究方法以及多样化的研究材料,而传统语文学并不具备这三个条件。
3.传统语言学的兴起传统语言学兴起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语言研究的进步都离不开社会的推动。
人类祖先在满足吃穿住行等基本的生理需要之后,渐渐感觉到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其他精神上的需要,比如宗教,哲学等,而要满足这样的需求,又必须克服语言(主要是书面语)的障碍,或者是思考与语言有关的问题,于是他们就开始了进行语言研究,从而成为我们今天所说的传统语文学。
但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是由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促成的。
对于三大语文学传统来说,它们兴起的根本原因都是来自于社会的推动力。
而具体到各个民族来说,他们开始从事语言研究的直接出发点并不相同。
4.传统语言学(语文学)的局限性(1)研究对象狭窄,不重口语→经典古文语法的规定性,与现实脱节。
(2)研究目的单纯,读懂古籍→不重语言结构本身,缺乏科学认识。
(3)研究地位低下,附属地位→不能形成独立的科学,所以称之为语文学而非语言学。
第一章古代语言学一、古希腊语言学1.希腊三贤:苏格拉底(西方哲学之父)、柏拉图(最先探讨了语法研究的可能性)、亚里士多德(创立逍遥学派也即亚里士多德学派)2. 重要争论:“词”“物”之争在希腊的早期语文研究的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论争,分别是在“自然发生派”和“约定俗成派”之间,以及“规则派”与“类推派”之间展开。
先秦诸子的修辞观与古希腊的修辞理论
神导师 , 他们所创造 的思想对古代知识 分子 的文 学 史上 , 都具有极为重要 的意义 。
化 人格 和道德追 求 , 对 民族 的文化性格 和 民族心 理, 等都发生 了无与伦 比的 、 极为深远 的影响 。 这 个时代 被德 国哲 学家 雅斯 贝尔斯 称 为 “ 轴 心 时
. }
公元 前 十世 纪至公 元 一世 纪 的 1 0 0 0年 间 , 西 方两个 民族 文学语言高度 发展 的时期 , 那个 时 特 别是 公 元前 6 0 0年 到公 元前 2 0 0年 的 4 0 0年 期 奠定 的文学语 言观念 与形式 , 几 乎影 响 了整个 间, 不 同的 民族 同时产 生 了他们 的精神 领袖和精 东西 方社会 , 无论 在古 代语 言学 史上 , 还是 在文
诸子也提 出了种种修辞观 , 而孔子提 出的“ 修 辞立其诚 ” 的观 点影响深远。“ 修 辞立其诚 ” 不仅 具有语 言学的意义 , 也推 动 了文学语 言的发展 , 具有重要 的文学意义。 关键词 : 先秦诸 子 ; 亚里士 多德 ; 修辞 ; 文学语 言
中图分类号 : H1 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 0 4 3 8 ( 2 0 1 3 ) 0 9 — 0 0 4 4 — 0 5
张 庆 利
(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辽宁大连
1 1 6 0 8 1 )
要: 相 隔遥远 的先秦 中国与 古希腊 大约 同时都展 开 了一 场关 于“ 修 辞” 的讨论 , 而其 争辩的
根本都在 于要不要修辞 、 如何修辞 。古希腊的哲 学家虽然也 强调 “ 穷究” 心灵 , 但 更重视修 辞术 ; 先秦
代” 。
春 秋 战 国时期 文学 语 言战 国时期 和 古希 腊都 处 于 历史 时期 产生 的许 多著作 中 , 诗歌语 言的凝 练与 这个时期 。从 文学 的意 义上来说 , 这个 时期是 东 精美 、 叙事 散文 语言 的概 括与 描叙 、 说理 散文语
论西方语言流派发展过程
论西方语言流派发展过程语言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早在两千年前的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就比较深入地探讨了语言的性质和语法问题。
研究历史上西方语言学派的发展,对了解和学习语言的结构、性质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研究语言学派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中得到巨大的文献资料。
下面我将对历史上西方主要的语言学流派进行梳理论述,包括历史语言学、索绪尔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结构主义学派、转换生成语法、伦敦语言学派。
历史语言学从公元前二世纪开始,希腊文化在罗马广泛传播。
这时期最著名的语法学家是瓦罗,《论拉丁语》是他的语法著作。
瓦罗把语言研究分三大部分:词源学、形态学和句法学。
他区分了时态和体态,分析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语态,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完成和未完成两种体态。
这一时期的语言学是以后语言学发展的基础,未来很多语言学派都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而来的。
到了中世纪,语言学的突出成就是在经院哲学影响下的思辨语法。
思辨语法学家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通过语法来认识世界是因为这种“符号”一方面与人的心智有联系,一方面同它代表的事物有联系。
到十九世纪后期,德国锡大学出现了“新语法学派”。
这个语言学派在历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他们总结了十九世纪比较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成果,同时预示了二十世纪初结构主义语法的诞生。
他们关于语言的客观性和独立性的论述,关于材料第一,理论第二的主张,以及重视考察当代语言和方言的做法,都在结构主义语法中反映了出来。
接下来出现的就是索绪尔语言学,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伟大的瑞士语言学家费迪南.德.索绪尔试图建立一门作为科学的语言学,并预言了一门研究各种符号的科学一符号学的出现。
他反对传统语言学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因为传统语言学将语言看作是指代客观现实的工具,这样,语言学就沦为社会学和历史学的附庸。
而索绪尔是把语言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
为了实现语言的独立,索绪尔做了四个著名的区分,即四组二元对立概念。
西方语言学派的哲学渊源
uralists) , 他们认为一个词与它所代表的事物或概念之间
有一种内在的联系, 也就是说词是大 自然创造 的, 词天然 地代表着它们所指称的东西。另一派是以亚里士多德为 代表的“ 惯例派, " (conventionalists) . 亚里士多德在《 解释 篇》 中说: “ 语言形成于惯例, 因为名称没有天然产生之
471
. 哲 学
欧洲东方学家对梵文进行深人的研究, 结果从根本上改变 了学术界对语言的观点。因为梵文几乎与西欧所有的语 言都密切相关 , 这促使了人们对各种语言的历史及各种语 言的语音、 词的构成和句法进行深人的比较研究, 引发了 一场研究语言学 的热潮。而 自 19 世纪中期 以来, 由于社 会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也极大地促进了哲学 自 身的发展 。在西方哲学领域开始 出现哲学的“ 第三次转 向”即由对认识论的考察转向对语言的研究, , 语言哲学成 为热门话题。语言学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 先是在语言材料的积累与比较基础上诞生了历史比较语 言学, 使语言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后来, 由洪堡特、 索绪尔等人开创 的现代普通语言学使语 言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 , 甚至还深深地影响着后来 哲学思想的形成。随着语言哲学的出现, 大量的哲学家和 语言学家加人到语言研究的行列, 极大地推动了语言学以 及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
Linguistics is scientific study on the structure, ways of function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and its o r ig i c a n be t r aced b ack t o t h e ancien t G r eece. T he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s 1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philosophy. The n development of positivism philosophy brought about experimental ling u is t i cs and historical comparison linguistics ; the prevalence of experimentalism philosophy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enhanced the development of structuralism linguistics ; the fresh rising of rationalism philosophy in the 1950s brought about the birth of Chomsky s 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 ; moreover , the rising of experience philosophy , cognition philosophy, s e m a n ti c s , pragm at ics and other new linguistic schools in the modern times inevitably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a n c i e n t philosophy. Key words , linguistics ; philosophy; western linguistic schools
古希腊语言学研究
2
希腊语言学那些事儿(1)
普里斯基安所著的一套18卷的语法书可视为拉丁语法的代表作。在这部巨著中,他基本上全盘借用了希腊学者的语法体系,只是由于拉丁语没有冠词而将其改为叹词,甚至连瓦罗区分开的派生结构和屈折结构也没有被他接受。总的来说,绝大多数的拉丁语法学家都同普里斯基安一样,注重用希腊语法的模式来分析拉丁语法,而对语法理论少有建树。他们对语言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建立了拉丁语法。
3
希腊语言学那些事儿(2)
01
03
02
总结
第二次论战
对论双方:规则派与异常派 对论焦点:语法结构是否规则这一问题上。 双方观点: “异常派”认为由于语言是自然发生的,所以也是不规则的,并以语言中许多不规则现象作为立论的依据 。 ”规则派“认为宇宙间日月的运行、四季的轮转是有规律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受法则支配的,语言也不例外。它虽然有不规则的现象,但总体来说还是规则的。 结果:由于希腊语既有规则的成分,也有不规则的因素,所以论战的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影响:对语法理论产生较大贡献:“异常派”辨别出了主要的语法范畴;“规则派”确定了主要的屈折变化形式。
1
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希腊的统治地位逐渐由罗马帝国所代替。到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的统治已相当稳固。在罗马帝国统治西方文明世界的年代里,研究语言的空气比较活跃,并已经了解到古希腊的两次有名的大论战,也了解亚历山大里亚学派和斯多葛学派对语言问题的看法和他们的成果。瓦罗(公元前116—27年)曾对“变则派”和“类推派”的观点进行过详细地叙述和说明,同时也对拉丁语法作过大量的分析。
1
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几乎所有的欧洲语言都有了自己的语法。但所有这些语法都是以希腊语法或拉丁语法为模式的。
一
第一节 早期的历史语言学 历史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某种 语言或各种语言的发展史,也称“历时语言学”。 十九世纪的历史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有很多共同之 处,它们都是通过比较各种语言在不同时期在语音、 词形、屈折变化、语法结构上的相同特点,来建立 语言族系,如拉丁语系,日尔曼语系,斯拉夫语系 等,并对这些语系的始源语作出构拟,如原始印欧 语。
他把词分为四类 把词分为四类:静词、动词、介词、小品词。表 把词分为四类 示实体意义的词叫静词;表示动作的词叫动词,有 人称、单复数和时态的屈折变化[所谓屈折变化是指 通过语音上的变化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可分内 部屈折(通过改变词本身的读音,如foot-feet)和外 部屈折(通过加音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burnburning)]。介词的功能是限制静词和动词的意义; 小品词包括比较小品词、连接小品词以及诗歌中作 形式成分的小品词。代词和副词不算独立的词类, 分别归入静词和动词中。 古印度的语言学家们还研究构词法 研究构词法,把词分为词干 研究构词法 和词尾两部分。词干是不变部分,词尾是变化部分, 如walk加/-t/。
在柏拉图的《克雷特利斯》的对话中,讨论了词为 什么具有意义。克雷特利斯认为,一个东西的名称 是由于它的性质而产生的,所以语言自然而然地具 有意义,这一派别称为自然派,后来的斯多葛学派 也持此观点。赫莫吉尼斯反对这种观点,认为名称 之所以能指称事物是由于惯例的原因,这一派别为 惯例派。 两派争论的焦点实际上是:一个词的意义与它的形 式之间到底有没有内在联系。
第二阶段:现代语言学 从20世纪初期,以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学说 出现为标志,开始了现代语言学时期。这个时期大 体分为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功能语 言学三个阶段。 1、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阶段:结构主义语言学,是以语言 的结构(即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语言学。19世 纪初,洪堡特就开始对语言的结构特别注意。20世 纪初,整个语言研究的重心就转到结构方面来了, 形成了结构主义。结构主义语言学给昌盛了一百多 年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画上了句号。索绪尔被誉为 “现代语言学之父”。
先秦诸子和古希腊哲学家论语言
先秦诸子和古希腊哲学家论语言
董艳
【期刊名称】《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27)001
【摘要】语言总是与哲学紧密相关.中国古代哲学家和古希腊哲学家给语言研究带来新的洞见:从语言涉入哲学,使哲学与语言学都深刻起来.通过比较两千多年前的先秦诸子和古希腊哲学家,说明在语言问题上,儒家思想具有道德行为实用主义倾向,道家表现出语用主义,墨家表现出经验主义,只有名家提出语言系统内部和有关语言的问题,因此具有分析理性特征.古希腊哲学家探索人类理性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语言类型来表达和把握现实世界和存在的本质,并由此影响语言学和哲学的发展.
【总页数】4页(P73-76)
【作者】董艳
【作者单位】太原科技大学,外语系,山西,太原,03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06
【相关文献】
1.先秦诸子与古希腊哲学家修辞观之比较 [J], 刘冠才
2.先秦诸子与古希腊哲学家名实观的差异及其影响 [J], 刘冠才
3.古希腊语言学自然派与惯例派论辩与先秦诸子语言理论争鸣中的碰撞与契合点
[J], 马艳红;李超;靳乐怡;
4.古希腊语言学自然派与惯例派论辩与先秦诸子语言理论争鸣中的碰撞与契合点[J], 马艳红; 李超; 靳乐怡
5.统编教材下学科融合教学实践--以“比较古希腊哲学与中国先秦诸子学”一课为例 [J], 张静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对主义认识论下的两种语言文化观——谈智者学派和庄子的“辩”
作者: 李志强
作者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上海200234
出版物刊名: 求索
页码: 126-128页
主题词: 智者学派;庄子;相对主义认识论
摘要:古希腊和先秦时期的智者学派和庄子,在认识论上存在许多相似之处。
他们都对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从而否认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可靠性。
但从他们这种相对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却产生了两种不同取向的语言观。
智者学派走向了对“辩”的热衷和语言技巧的肯定,而庄子则对“辩”提出批评和对语言表述性加以否定。
本文从他们各自的思想特点和社会历史背景出发,探讨了两种语言文化观的差异。
“论辩术”与希腊逻辑的传统
“论辩术”与希腊逻辑的传统
谷振诣
【期刊名称】《求是学刊》
【年(卷),期】2000(000)006
【摘要】传统逻辑不仅面临来自现代逻辑的挑战,同时也面临来自其自身的挑战。
传统陷入困境的主要根源在于严重忽视甚至抛弃了它的应用研究传统。
本文试图通过对在逻辑历史发性过程中所形成的逻辑传统的反思,能够为发展今天的传统逻辑提供更多有益的东西。
【总页数】6页(P34-39)
【作者】谷振诣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科部,北京10008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1-095
【相关文献】
1.希腊老师的辩术
2.中国先秦与古希腊诡辩术之比较
3.希腊老师的辩术
4.希腊老
师的辩术5.希腊老师的辩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希腊语言学自然派与惯例派论辩与先秦
诸子语言理论争鸣中的碰撞与契合点
摘要:古希腊语言学中自然派与惯例派的论辩持续了几个世纪,毫无疑问,这场论辩促进着古希腊语言学中语法,词源等的发展,推动着哲学家、思想家的语言理论研究和探索。
先秦思想理论中关于“名”和“实”的争鸣,在某种程度上与古希腊自然派与惯例派的论辩有着一定的联系性和契合点。
关键词:古希腊自然派惯例派春秋战国孔子墨子荀子
一.古希腊语言学中自然派和惯例派的论辩
克雷特利斯和赫莫吉尼斯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有一天他们论辩“词为什么有意义”的问题,两人各抒己见,观点各不相同。
克雷特利斯赞成这样的看法:一个事物的名称(不论是希腊语或是蛮族语言)是由它的本质属性所决定,因此语言自然而然的具有意义。
他反对那种把某些人约定俗成的东西说成名称或词的说法。
他认为,一切存在的东西只有一个正确的、根据本质产生的名称,所谓名称不是有些人约定怎样称谓就怎样称谓的。
也就是说,一个事物的名称是由于
它的性质而产生的,受自然的支配,所以语言自然而然地具有意义。
赫莫吉尼斯的观点与此相反,他认为,任何名称除了习惯之外,别无其它“正确性”存在。
他表示,我不能相信名目繁多的正确性在与别的什么东西而不在于约定俗成,如果有谁确定一个名称,那个名称也就是正确的名称;如果后来改用别的名称而不再使用原先的名称,那么后来这个名称的正确性也丝毫不亚于前者,这正如我们可以任意改变奴隶的名字一样,因为任何人的某个名字都不是按本质产生的,它是在某些法律和习惯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
他认为,名称是语言使用达成的协议,而协议是可以改变的,是约定俗成的;所以只要大家同意,用什么词都可以。
二、先秦诸子语言思想理论争鸣及与古希腊论辩的契合和碰撞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也是百家争鸣的时代。
和古希腊的哲学家们一样,先秦哲学家们曾就“名”和“实”(即名称和事物)的关系进行讨论先秦哲学家们阐明了一系列的语言学原理,奠定了汉语语言学的发展基础。
1.孔子的正名论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早提出了“正名”的观念。
严格地说,孔子的“正名”不是专门论述语言问题,
但它对语言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孔子多次谈到了“正名”问题。
《论语子路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孔子这里讲的都是政治上的“名分”,这是孔子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名”是用来说明、表达“实”的,正名的目的核心是名实相符,恢复的是“信”。
“信”是正名的核心,不正之名恰恰是无信的集中体现,并成为造成进一步混乱之因。
言论、名称这些形式是说明内容的,但他并不是内容本身。
形式是内容的表现,但形式证明不了内容。
但形式与内容脱节开来时,人们不但会对形势不信任,从而影响到对内容的失望,并且逐渐的丧失信心,这才是最为危险的。
另一角度思考,孔子对于名称与事物其实在“正名”中也有了一定的阐述:形式是内容的表现,但形式证明不了内容,形式与内容不能脱节。
即:名称即为形式,而事物即为事物。
名称是事物的表现,是表现内容的方式;但是仅有名称又无法确定其事物真实存在性,但另一方面,名称与事物不能够脱离使用和理解,如果脱离便会造成对应关系混乱。
2.墨子的语言思想
墨子也讲正名,但他们的正名与孔子的不同,墨子的
正名是对说话人准确使用语言的要求。
《墨子说经下》:”正名者,彼此。
彼此可:彼止于彼,此止于此。
彼此不可:彼且此也。
”意思是说,正名,就是要分清彼此。
用于那个事物的名词只能用于那个事物。
同一名词,不能既用于那个事物,又用于这个事物。
墨子在《非攻下》里,辨析了“攻”与“诛”在语言上的区别。
墨子认为“攻”是侵略战争,在动机上是“亏人自利”,在手段上是攻杀无度,在后果方面是“上不利天,中不利鬼,下不利人。
”诛是秉承天命而行义,是合乎道义的利天下而为之。
诛无道即伐其不义。
攻是不义之侵略,诛是诛无道者必然进行的伐。
这里的“攻”与“诛”同表示发动战争这一意思,可是名称不同,有很大的差异。
3.荀子的语言理论
战国后期,在语言问题上最有见地的学者是荀子。
他的《正名篇》对当代论争的实名问题作了总结,阐明了若干语言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正名篇》云:“名无故宜,约之以命。
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荀子论述了名称和它表示的事物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名称的得来受到社会的制约。
约定俗成的就是适合的,违反了约定俗成,就是不适合的。
荀子的观点与赫莫吉尼斯的观点不谋而合。
三.总结
孔子的“正名”中暗示着名与实的辩证关系,即整合并包了自然派与惯例派的主张思想。
墨子的思想比较复杂,从其区别“攻”与“诛”和《墨子说经下》看,用于那个事物的名词只能用于那个事物。
同一名词,不能既用于那个事物,又用于这个事物。
强调了名称与事物的自然由来的关系,体现着自然派观点。
但墨子有关事物的分类(达、类、私)在某种程度上将自然派与惯例派做了一定的结合。
墨子论述了语言表达思想的问题:墨子认为,集合表述事物的名称构成了句子,“口能”指口的机能,因为口可以发出表示各种事物的声音,故说“言也者,谓口能之,出名者也”。
这实际上又与惯例派基本相似。
由此,古希腊语言学与中国语言学的发展皆起源萌发于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论辩,论辩是语言学发展的必经阶段。
两者皆最先由哲学家和思想家发起思考,并且在语言理论方面论辩的观点:古希腊自然派和惯例派,先秦的孔子、墨子、荀子语言思想理论,二者有着一定的类似性观点,某些方面的碰撞和契合,以及整合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4
[2]俞允海.潘国英《中外语言学史的对比与研究》上
海三联书店 2007-8
作者简介:
马艳红(1992-4-1),女,辽宁阜新市沈阳师范大学对外汉语专业;
李超(1993.11.29),男,辽宁葫芦岛市沈阳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靳乐怡(1995.9.11),女,辽宁营口市沈阳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