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教学方法新探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573ff92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5.png)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摘要】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生缺乏兴趣,难以理解和记忆古诗词的意境和内涵。
为了改进这一现状,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教学路径,结合多媒体教学和交互式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积极性和深度理解。
多媒体教学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现古诗词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力;交互式教学模式则可以增加学生参与度和互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这些新路径的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将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将更加享受学习的过程。
在改进方向上,我们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古诗词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就感。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新路径的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将呈现出新的活力与活力。
【关键词】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问题、新路径探索、多媒体教学、交互式教学、改进方向、总结、展望1. 引言1.1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亟待寻找新的教学路径和方法来改进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普遍不高,学习动力不足,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我们迫切需要探索新的路径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在新的教学路径探索中,多媒体教学应用和交互式教学模式将成为关键。
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古诗词更生动、更具吸引力;交互式教学模式则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只有不断探索创新,积极应用现代技术手段,才能更好地改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正做到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
2. 正文2.1 现状分析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初中语文古诗文积累教学新探论文
![初中语文古诗文积累教学新探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0c4c77a26925c52cc5bfbb.png)
初中语文古诗文积累教学新探【摘要】古诗文积累是语言积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尝试采用多种方法引领学生积累古诗文,保持学生的积累情趣,促其今后发展。
【关键词】古诗文积累策略【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古诗文积累应是语言积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80篇。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切实落实新课标要求,高质量地引导学生积累古诗文,为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呢?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古诗文积累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要想取得成绩,必须要讲究方法。
笔者以为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尝试。
1.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自身深厚的古诗文功底是对学生积极的榜样激励。
教师的出口成诗、字字珠玑是对学生最好的熏陶和感染。
这种人格魅力,会激发并促使学生努力学习、自觉积累。
因而,在教学之余,笔者搜集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千家诗》等古文作品,一方面自己记诵、积累,另一方面更是激励学生学习、背诵。
2. 温故知新让记忆更长久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笔者在教学时经常调动学生的积累,以旧知启新知,化难为易,使学生易学乐学。
如《爱莲说》中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字学生难以理解,笔者便提醒他们回忆《扁鹊见蔡桓公》中“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中“之”的意义,学生便懂了,这儿的“之”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其充当分句,不译”的意思,而且记得牢。
3. 授之以渔才能游刃有余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最好的学习是方法的学习。
教给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方法,使他们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独立地探索古文化的奥秘,才能真正让他们觉得积累古诗文是有趣的、是轻松地、是有用的。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3de01a4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5.png)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精深的文化内涵,不仅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也为语言文学教育提供了珍贵的资源。
然而,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教学路径。
一、古诗词教学现状1. 教材涵盖不全目前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古诗词的篇目较少,且稀缺程度愈发明显,使得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2. 应试倾向较重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注重的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和欣赏一般只作为语文高考备考的加分项目,使得古诗词教学成为了应试教学的一部分。
3. 学生兴趣不高由于当前的知识体系和文化背景已经与古诗词的精神内涵有所隔阂,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和欣赏很难产生兴趣,也就影响了古诗词教学的效果。
二、新路径的探索1. 拓宽古诗词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针对当前教材所涵盖的古诗词数量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加强对古诗词的挖掘透析,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和欣赏不仅仅是应试的形式,更要注重古诗词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
同时,可以通过阅读原文,欣赏音乐,人物扮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文化价值和内涵。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共情能力学生可以参与教师布置的课堂研究,相互理解和分享古诗词的情感和内涵,包括作品背景、意境、意义等方面的解读,同时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创作,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共情和感悟能力。
3. 引导学生从生活、现实生活中发掘古诗词的运用教师可以重新设计古诗词教学的形式和内容,灵活运用现代文化资源,从生活、现实生活中发掘古诗词的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古诗词中感受和发掘人文价值和人类文明的积淀,从而关注生活的人文价值和历史人文的传承。
4. 建立情感共鸣的文化氛围注重在课堂中建立情感共鸣的文化氛围,让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愉悦的感染,通过共享,交流和探究文化内涵,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和感悟,进而建立自己的文化认同,同时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90164b1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7.png)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在中国古诗词中,它向世界展现了独一无二的魅力,它象征着古人的智慧。
为了充分理解、学习和有效传承我国古典诗歌艺术和文化,在初中教学过程中,通过将我国优秀的古典诗歌编入新课改教材中,能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古诗词作为初中语文教育的一部分,它不仅向学生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美,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得到有效传播。
1.初中语文学习古诗词的意义1.1 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中国古诗具有独特的韵律和体裁,人们可以欣赏到古诗词的文字之美。
在诗歌中,诗词不仅具有表面意义,其含义能让人了解到诗句中所蕴涵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山水诗、叙事诗、送别诗等可以让人们摆脱时间的束缚,了解当时的风土人情。
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既可以了解诗歌的意境,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1.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古诗词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体裁,是一种可以追溯到今天的广为人知的文学表现形式,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初中学习的相关古诗词都是著名诗人的作品。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提高诗歌知识的积累。
目前,学生们承受着巨大的课业压力。
学生们不仅需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还要完成家庭作业和课外补习等等,找到额外的阅读时间变得越来越困难。
结果一些学生没有足够的阅读量,这会导致写作时语言空洞没有什么东西可写的问题。
对古代诗歌的研究使学生能积累一些有助于他们写作的短语、单词和表达方式,从而提升写作水平。
1.3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古诗中通常表达的情感,往往都是对家国的仇恨、忧郁和寄予厚望、记录自然、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
虽然形式迥异,但都表现出一定的精忠报国、忧国忧民、广交良师益友等的情感,这对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是一种很好的引导。
2.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2.1 学习习惯差。
由于初中教育与小学不同,很多学生进入初中后无法适应初中教材或老师的教学方式。
古诗教学中的创新教学方法有哪些
![古诗教学中的创新教学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51a7e55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6.png)
古诗教学中的创新教学方法有哪些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以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传递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然而,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高的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古诗的魅力,提高古诗教学的效果,我们需要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
一、情境创设法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音频等,为学生展示古诗所描绘的场景。
例如,在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可以展示一幅宁静的山林秋景图,配上潺潺的流水声和悠扬的鸟鸣声,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诗中的山水之间,感受诗人笔下的清新与宁静。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情境。
让学生扮演古诗中的人物,通过表演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含义。
比如在教学《石壕吏》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差役、老妇和作者,再现当时的场景,这样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百姓的疾苦和作者的忧愤。
二、比较阅读法比较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的特点和风格。
教师可以选择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也可以选择不同诗人同一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
比如,将李白早期的《望庐山瀑布》和晚期的《将进酒》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诗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心境和创作风格的变化。
或者将王维的《鸟鸣涧》和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两位山水田园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时的不同手法和情感表达。
通过比较阅读,学生能够发现古诗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提高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三、诗歌改写法让学生对古诗进行改写,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改写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将古诗改写成散文、现代诗、故事等。
例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可以让学生将这首元曲改写成一篇散文,描绘出旅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或者将李商隐的《无题》改写成一首现代诗,用现代的语言诠释古代的爱情。
在改写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把握诗人的情感,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8c7fe61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1c.png)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近年来,中小学古诗词教学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虽然古诗词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但由于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与文化背景日益多元化,如何让学生学好、爱好古诗词成为了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
本文将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新的教学路径。
一、现状分析古诗词教学面临的现状是,学生对传统古文化的认识欠缺,对于古诗词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普遍不高,对古诗词的兴趣低下。
另外,由于新时代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现代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需要。
二、新路径探索面对现状,要想让学生喜欢学古诗词,教师需要创新古诗词教学方式,其方法如下:(一)革新古诗词教学方式古诗词教学应采用有趣的、充满活力的方式。
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视频播放、互动游戏、PPT、实地考察等方式,把晦涩难懂的古诗文变得生动有趣,并通过多角度的探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深刻思想。
(二)建立与学生的共鸣必须使学生能从古诗词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共鸣。
通过把古文与现实情境进行结合,让学生体验到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和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
(三)注重实践和体验通过一些实践和体验活动,将学生带入文学与历史背景中,体会到古时社会的生活和文化,以及古人对于生命、情感、道德的思考和探索,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古诗词的内涵。
(四)推崇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不同,所以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个人修养上得到提高,班级水平也得以提高。
三、总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古诗词的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古诗词,发现古诗词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情感修养和文化素养。
教师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探索出一条更新、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古诗词的世界中感知自己的成长,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古代文化精神。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践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1d3535c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3.png)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践与探索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的教育体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古诗词教学变得更加重视,教师们需要在课堂中探索更加有趣、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探讨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一、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古诗词教学也不例外。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往往不够高,甚至有些学生对古诗词产生了厌恶的情绪。
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精心挑选一些通俗易懂、富有韵味的古诗词作为教学内容,比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这些古诗词内容简单、意境深远,适合小学生接受,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
我们也可以结合古诗词的背后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激发学生对古诗词教学的兴趣。
讲述《静夜思》是李白在旅途中的感怀之作,引起学生对李白的好奇,从而激发了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呈现古诗词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通过播放古诗词改编的动画片、音乐视频等,来展现古诗词的美感和韵味,使学生在欣赏中产生兴趣。
我们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诵比赛、古诗词歌曲演唱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古诗词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提高学生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古诗词来感受其中的韵味和意境。
在课堂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细细品味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的意境,感受其中的美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
我们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合唱、合诵等活动,通过合作让学生体验古诗词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布置一些情感贴近生活的古诗词阅读作业,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共鸣。
让学生在家中读一篇古诗词,然后通过作文、画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我们也可以结合古诗词的背景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历史背景,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词。
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新路径
![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新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82d3769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9.png)
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新路径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为了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新路径势在必行。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生活哲理。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过于注重对诗词本身的解读,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和生活体验。
我们应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参与,让学生在阅读古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爱。
要注重拓展学生的视野。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了解诗词背后的历史背景、地域风情和文化内涵,从而使诗词教学有渗透性和广度,让学生在欣赏诗词的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精髓。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审美情趣。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引导他们欣赏诗词的美学价值,让学生从诗词中感受美的力量,开阔心灵,提高情感的修养。
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其作者在其中抒发了情感,表达了感慨,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诗词中的情感进行体验和领会,让学生通过阅读诗词,感受其中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让诗词教学成为一种情感的交流和沟通。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其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文化和人文素养。
我们应该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新路径,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古诗词教学成为一种生动、有趣、有深度的文化体验,让学生在欣赏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奇妙,感受到语言的美丽,从而在心灵深处植根文化的力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中学古诗文教学新探论文
![中学古诗文教学新探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b7b1f292f60ddccda38a030.png)
中学古诗文教学新探新课程教育改革对中学语文做了许多新的要求和规定,日渐增加了古诗文在高中语文课本所占的比例,这就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古诗文的教学工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教学思维和方法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
因此,古诗文的教学迫切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教学思路需改变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取的古诗文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古诗文的教学,体验学习乐趣,首先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思维,运用新的教学思路。
笔者就尝试过将古诗文教学分为课内、课外两大部分,课内部分主要是:背景介绍、就“文”论文、启迪教育。
背景介绍就是在古诗文的教学中重视与文章有关的背景知识的传授,这些知识主要涉及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作者的生平、风格、相关作品,后一部分是作者所生活时代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以前一部分为主,后一部分为辅。
这些知识的传授利于学生站在另类时空的角度来把握历史,把握人物的命运,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致,为接下来的研习文章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就“文”论文是古诗文教学的主体部分,这个过程需要学生从字、词、句、段、文五个层次来研读文章,这五个层次是逐级提高的,后一层次是以前一层次为基础的。
要求学生读准、读懂每一个字、词;读顺每一句话和每一个段落;读透、领会贯穿全文的文字背后的精神世界。
课本中的古诗文多是文学精品,堪称千古美文,重在意境之美。
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引领、启迪学生去发现美、欣赏其中的思想美。
如学习先贤的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习古人的认真观察事物、勤于思考的精神。
不仅如此,启迪教育更应当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文中人物高尚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来树立起自己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励自己主动承担历史责任,将个人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将自身塑造成祖国的栋梁之材。
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新路径
![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新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15c0e733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7.png)
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新路径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古诗词作为文化遗产和语言艺术的重要部分,在语文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是,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探索一种更加适应现代教学的新路径。
一、发挥古诗词教学的语言优势古诗词是中华语言文字的精品,它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通常通过唯美的语言艺术表达出来。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它的语言优势,帮助学生尽早掌握华美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中文水平。
为此,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古诗词,熟练掌握语言的节奏、语音、韵律等方面的技能。
同时,通过分析和讨论古诗词的意义和语言特征,让学生学会使用华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注重古诗词与当代生活的联系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往往把古诗词空洞地脱离现实生活,严格按照韵律、音律来讲解,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要探索一种更加贴近当代生活的古诗词教学方式。
我们可以让学生分析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比较古诗词与当代生活的相似之处,让学生认识到古诗词也可以与当代生活产生联系。
同时,通过学习古代文化和历史,让学生认识到古诗词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丰富古诗词教学的形式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往往采用老师讲解和学生背诵的方式,缺少灵活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要探索一种更加丰富多彩的古诗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启示。
我们可以采用课外阅读、古诗词演讲、课堂比赛、文化体验等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和深刻思想。
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学生通过写作和创作,将古诗词和当代思想和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
总之,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教育的发展,古诗词教学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只有通过发挥其语言优势、注重与当代生活的联系、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等方面来探索新路径,才能更好地实现语文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启示。
探索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新路径
![探索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新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eabd877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5.png)
探索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新路径引言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深厚的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够帮助他们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然而,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法往往较为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探索新路径成为当务之急。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古诗词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诗词的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元素结合在一起,通过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1 听觉体验播放古诗词的朗诵和配乐,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诗词的韵律和情感。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朗诵版本,让学生在声韵中体会诗词的美。
1.2 视觉化呈现利用动画和图片展示诗词所描述的场景和意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
例如,以《静夜思》为例,可以用插画展现“床前明月光”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整合跨学科知识将古诗词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2.1 结合历史通过古诗词了解历史背景,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内涵。
例如,学习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可以讲解唐代的历史文化,使学生对诗人的创作背景有更好的理解。
2.2 融入美术在学习古诗词时,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绘画创作,让他们通过绘画表现对诗词的理解。
这不仅能提升其艺术素养,还能加深对诗词内容的记忆。
三、开展诗词竞赛与表演通过组织诗词朗诵比赛、剧本表演等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表现欲,从而提高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3.1 诗词朗诵比赛定期举办朗诵比赛,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表演。
通过比赛激励学生自我提升,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2 剧本表演将经典古诗词改编成小剧本,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诗词的情感。
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传统的考试模式往往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热爱。
因此,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在不同方面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求变、求活、求情趣——古诗文教学新探
![求变、求活、求情趣——古诗文教学新探](https://img.taocdn.com/s3/m/9f0f3187a0116c175f0e48da.png)
教 学《 唐雎 不辱 使命 》 文的 自 习课 上 , 一 想照例 让 学生 抄两遍
以熟悉课 文。 着作业本 进教 室 , 捧 我忽然 想到本课 写人物 形象的方 法, 正好 与刚学过 的戏剧体 裁课文相 同。心 中不觉一 动 : 不借 戏 何
句描绘 的境界 在片尾 中得到 了再现—— “ 望不 见天水 一色 浪波壮 ,
了,调 动了学 生探 索 的积 极性 ,把 握了课 文主题 与故事 的微妙 关
系 , 高 了学生 的鉴赏能 力。 提
二、 演一 回话 剧
看不 够银盘 里面青 螺秀 , 渔歌 起伏悠 悠” 学生 带着浓厚 的兴致 , 。 说
庭; 地想你 , 千里江 川入洞 庭 ; 人想你 , 九死 一生 闯洞庭。 有 的同学 ” 记 下片首 曲的歌 词 , 又从课 文 中找 出与 之对 应的 内容 “ 衔远 山 , 吞
情节 本身。 “ 山” 不搬房 。 移 而 就在 于借移 山的故事 揭示 “ 只要有 决 心 与信心 、 力不懈 , 努 任何 困难都 可以克服 ” 的道理 。 虽说 讨论仅 十
个亟待 探讨的新课 题。我 认为 , 据课 文 自身特点 , 用多 变的 应根 采 教学 方法 , “ ” 将 古 诗文教 “ , 活”让学 生从学 习过程 中感受探 知的 乐
趣, 是古 诗文教学 成功 的关键。
一
如此 ,既可 检验 学生理解 古诗 文的程度 ,又能 激发学 习 的热 情 , 学生分析 理解 能力的培 养也不 无裨益 。 于
脱‘ 出入之迂也 ’ 困境 , 的 搬房 子不是容 易得很 吗? 为何要 移 山? 问 ” 题~出, 学生纷 纷议论 , 执不休 : 土难 离 ; 群 山中 , 到 哪里 争 故 居 搬 都 在山 中; 有与大 山抗 争到底 的决 心 , 等。 过争论 与引导 , 终 等 经 最 大 家都 信服于 这样的 说法 : 文是 -N 寓言 , 课 表达 重点不 在于故 事
新课程背景下古诗词教学方法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古诗词教学方法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4a8ab8c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f.png)
新课程背景下古诗词教学方法初探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代表着中华文明的精髓和文化的深邃。
在新课程背景下,古诗词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和文化素养的有效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古诗词教学的方法与技巧,以期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一、借助外界文化资源,开展多元文化教学对学生来说,古诗词往往显得过于古老、过于陌生、过于不易理解。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式往往只是重点讲解文学史上的名篇,缺乏多元文化视角,难以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也难以实现深入教学。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外界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开展多元文化教学,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授古诗词时,我们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艺术家等前来为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现场讲解,通过讲解、讲演、示范、示范等形式,将古诗词的内涵、历史背景、文化价值等生动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实地考察、文化交流等方式,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文化层面,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注重形象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古诗词是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文学形式,它包含了众多的意象和象征,需要学生在深度的阅读和理解中逐渐领会,才能真正地欣赏和领略古诗词的内在美。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注重形象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对古诗词的韵味有更深入的感悟。
形象化教学的重点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方式,营造出一个清晰、生动、易懂的审美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古诗词。
通过配以音乐、声音、画面等多媒体资源,将课本的古诗词情境化、故事化、情感化,使之更贴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教学实践、互动学习等方式,深化学生的对古诗词的文化理解和审美鉴赏能力。
三、依据特性要求,分层分类逐级教学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何给予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教育,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关键。
古诗词教学的实践研究(3篇)
![古诗词教学的实践研究(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be69b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1.png)
第1篇摘要: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审美价值。
本文通过对古诗词教学的实践研究,探讨如何在课堂中有效传承和发扬古诗词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实践研究;文学素养;审美能力一、引言古诗词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然而,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往往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实践研究,探索一种新型的古诗词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分析1. 教学内容方面: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局限于对诗词的字面解释和背诵,忽视了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2. 教学方法方面: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和探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评价方面:评价方式单一,侧重于知识的记忆和背诵,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古诗词教学实践研究1. 教学目标的确立(1)知识目标: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表达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 教学内容的优化(1)选取经典作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作品。
(2)注重文化内涵:在讲解诗词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诗词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拓展阅读:推荐与古诗词相关的文学作品和背景资料,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3. 教学方法的创新(1)情景教学: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诗词的意境。
(2)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3)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4. 教学评价的改革(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多样性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作品展示等。
小学古诗文“读诵吟”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古诗文“读诵吟”教学模式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6283017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6.png)
小学古诗文“读诵吟”教学模式初探【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学古诗文“读诵吟”教学模式的内涵、具体实施方式、效果评价、问题与对策以及展望。
通过对该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发现其在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也发现了该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兴趣不高、实施难度较大等。
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并对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推广建议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小学古诗文“读诵吟”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古诗文、读诵吟、教学模式、内涵、实施方式、效果评价、问题与对策、展望、可行性、推广建议、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阅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而“读诵吟”教学模式作为古诗文教学的一种创新方式,在近年来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开始关注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读诵吟”来深入理解古诗文,进而提升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目前对于小学古诗文“读诵吟”教学模式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理论框架和实践经验。
有必要对小学古诗文“读诵吟”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和路径。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初步探讨小学古诗文“读诵吟”教学模式,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小学古诗文“读诵吟”教学模式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如何有效地引导小学生学习古诗文,提高他们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研究该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文学情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研究还旨在提出针对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实际问题的对策,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可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深入探讨小学古诗文“读诵吟”教学模式的研究目的,有望为小学文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为小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讨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9097d3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8.png)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地变革与创新。
在语文教学中,古诗词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重要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水平。
然而,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式存在单调枯燥、重复性强等问题,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
因此,探索新的古诗词教学方法,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方法,旨在通过具体事例,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创造性,探索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法只注重对古诗词的解读和背诵,忽视了学生对古诗词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历史时空背景等方面的理解。
因此,在新的课改背景下,我们需要运用情境教学,通过营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词。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古代人物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古代人物的思考方式和情感表达。
比如说,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诗人辛弃疾在军营打磨长枪的场景,让学生从打磨中了解诗人“百战余血独登城”的战士之志,从中领悟到“士为知己者死”的爱国精神。
二、多媒体教学古诗词中大量运用意象和形象描绘,学生对于具象的形态更为敏感,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对古诗词意境的表现,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古诗词的美感。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的。
比如说,可以使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所描述的艺术形象。
比如说,学习《静夜思》时,可以播放月亮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诗人的思考过程。
三、情感教学情感教学是一种以情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旨在启发学生对于情感的表达和理解,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感。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写下自己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或者让学生通过表演、歌唱等方式来表现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比如说,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时,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豪情壮志和豁达开朗,让学生在表演中更好地体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a43ae7f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c.png)
225学习版语文是一门富有人文情感的艺术思想的学科,其自身涉及到的文学领域十分广阔,在这其中,古诗词可谓是给语文发展带来了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国古诗词用词精炼,言简意赅,意寓深远,传递的思想感情和价值理念直到今天还依然在社会发展中发光发热。
正是因为如此,素质教育才更加强调古诗词发挥的育人作用,重视其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而教师也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为语文课堂的建设增添更多趣味性。
一、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重讲解,轻理解。
目前,大多数教师都是以填鸭式的方法开展古诗词教学实践的,仅仅是把古诗词中的含义复述一遍以后,让学生直接进行背诵或者是做题,并没有关心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古诗词的意思,也没有与学生展开沟通和交流,探讨字里行间的文人心绪。
2.过分强调朗诵和朗读。
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背诵要讲的古诗,然后教师在教室里花很多时间讲解诗词。
经过研究,发现学生偏爱的教学方法是句子解释,文本含义解释,背诵和听写的一致教学方法。
学生更有可能接受这种系统的教学方法。
如果能选择这种教学方法,这使教师能够纠正大声朗读并重视朗诵的教学错误。
二、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策略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些古诗词内容较为晦涩难懂、枯燥乏味,而中学生思维发展尚不完善,分析起来有些困难,进而导致对古诗词学习失去了兴趣。
因此,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首要注重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将古诗词内容用一个充满趣味性的动画短片来表现,使抽象的古诗词内容转变成动态的动画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但加强了教育内容的直观性,同时提高了教学的吸引力,降低了学生的认知难度,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了古诗词知识。
此外,还可以播放一些与古诗词内容相关的音乐创设氛围,使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对于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情感、理解作品的内涵都是非常有效果的。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需要对课件的视频、音乐精心挑选,避免使用不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古诗词的内容,深刻理解古诗词的内涵,进而提高古诗词的学习效果。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2bbe8c7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5.png)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初中古诗词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改变,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现状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及新路径探索。
一、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1. 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
目前的初中古诗词教学大多集中在唐诗宋词的诵读和鉴赏上,忽略了其他朝代的诗词及其特色,使学生很难获得全面的古诗词知识。
2. 教学形式呆板、缺乏趣味性。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式单一,主要以讲解和背诵为主,学生难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 学生阅读古诗词的积极性不高。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学生阅读兴趣的转变,很多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古诗词晦涩难懂,难以产生共鸣。
4. 缺乏与当代生活的结合。
许多古诗词与当代生活相去甚远,学生很难在课堂上感受到古诗词的现实意义,影响了他们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古诗词教学新路径探索1. 调整教学内容,拓展古诗词教学领域。
除了唐诗宋词,可以逐步引入先秦诗、汉赋、楚辞等不同朝代的古诗词,让学生了解更多不同类型的古诗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2. 创新教学方式,增加趣味性。
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古诗词朗诵比赛、拼图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使古诗词教学更具活力。
3.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阅读古诗词的积极性。
可以通过组织古诗词诵读比赛、举办古诗词朗诵会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古诗词阅读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古诗词的阅读和朗诵。
4. 结合当代生活,增加古诗词的现实意义。
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现代诗歌与古诗词的对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与当代生活的联系,从而增加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三、初中古诗词教学新路径探索的意义1. 增加学生的古诗词知识面。
通过拓展古诗词教学领域,可以使学生接触更广泛的古诗词,增加他们的古诗词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古诗词教学方法的创新
![古诗词教学方法的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0b08a9a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15.png)
古诗词教学方法的创新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然而,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高、理解不够深入等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古诗词的魅力,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果,创新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一、情境创设法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与古诗词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词所描绘的场景和氛围。
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如播放与诗词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或音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词中的画面和情感。
例如,在教授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播放庐山瀑布的壮观视频,让学生亲眼目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夸张和浪漫。
教师还可以通过语言描述来创设情境。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词中的景象和情节,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构建画面。
比如,在讲解王维的《山居秋暝》时,用舒缓的语调描绘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宁静优美的山居秋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其中。
此外,角色扮演也是创设情境的一种方式。
让学生分角色演绎诗词中的人物和情节,能够加深他们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比如,在学习《木兰诗》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木兰、父母、战友等角色,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勇敢和坚毅。
二、比较阅读法比较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特点和内涵。
可以将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
例如,将李白早期的《将进酒》和晚期的《早发白帝城》进行对比,分析诗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心境和创作风格的变化。
也可以将不同诗人的同类题材作品进行比较。
比如,把王维的《使至塞上》和王之涣的《凉州词》放在一起,比较两位诗人在描写边塞风光时的手法和情感表达的异同。
还可以将古诗词与现代诗歌进行比较。
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凝练和含蓄与现代诗歌的自由和奔放之间的区别,从而更好地体会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三、主题探究法确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选择相关的古诗词进行深入探究。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b0272b2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f.png)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1. 引言1.1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初中古诗词教学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思考,可以探索新的教学路径,以提高学生的诗词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艺术价值。
在现行的初中古诗词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被要求大量背诵古诗词,而缺乏对诗词意境和情感表达的理解。
传统教学模式倾向于灌输和机械记忆,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欣赏能力逐渐减弱。
为了应对这一现状,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教学路径。
一方面,可以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资源,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理解。
要注重实践教学法,通过诗词鉴赏、创作和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初中古诗词教学需要创新和改进,利用新的教学路径探索,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理解,使之成为他们文学修养和情感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为初中古诗词教学开辟新的道路,使之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成长需求。
2. 正文2.1 现行初中古诗词教学模式和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倾向于灌输和机械记忆。
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往往只注重诗句的背诵和死记硬背,缺乏对古诗词背后深层意义的理解和体会。
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降低了学习的效果和意义。
学生缺乏古诗词欣赏的兴趣和能力。
由于古诗词的古老和繁复的语言表达方式,许多学生往往觉得难以靠近和理解。
他们对古诗词的情感共鸣和欣赏能力较差,导致学习成绩的提升受到了限制,并且影响了个人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现行初中古诗词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行创新和改进。
针对这些问题,新路径的探索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通过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和实践教学法,可以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效果和趣味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也是解决现行教学模式问题的关键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教学方法新探
古诗文的教学现状如何?大多数人走进了一条窄胡同:解释字词――翻译句子――翻译课文――背诵课文,成了一成不变的教授古诗文的套路。
古诗文的美感不复存在,学生学得味同嚼蜡,古诗文这匹才美俱佳的千里马在此情形之下,实在是委屈至极。
关于古诗文教学,笔者想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充分认识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
从文学欣赏的角度看,精挑细选列入初中语文课本的古诗文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粹。
有的描绘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美景色,有的揭示了社会人生的丰富哲理,有的表现了一代伟人的英雄气概,有的寄寓了仁人志士的高风亮节……每一篇都脍炙人口,品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古诗文词句的华美,语言的精练,结构的严谨,逻辑的严密等都值得现当代文学借鉴,更值得学生模仿训练。
事实上,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佼佼者,都是站在古代文学作品的肩膀上才有所建树的。
从人格培养的角度看,我们一直在倡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中人格素养的提高,从古诗文的学习中就能得
到不小的帮助。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些熠熠闪光的思想,无一不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
即使已为成人的我们,也越发感受到圣贤的教诲对一个人思想成长的长远影响,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要处理好“言”与“文”的关系
“言”的教学与“文”的教学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言”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而学好“文”,也就弄清楚了“言”的内容。
(一)重视基础。
1.重视读音的教学。
字的读音是与它的含义紧密联系的,字的含义决定它的读音;再者,对于古今异读字,学生更应该重点掌握。
因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读准字音,达到熟读成诵,进而理解其义。
2.重视词语的积累。
现实的教学常常提示我们要积累文言词语。
重要的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就要日积月累,常抓不懈。
3.要重视句子的翻译。
句子的翻译讲究的是“信、达、雅”。
学生自己借助工具书翻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修饰语句、斟酌语言、严密逻辑的过程,因而句子的翻译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重视“文”的传承。
对于基础的重视,实际关注的是“文”和“言”的有机融合。
影响学生长时间甚至一生的东西,决不是哪首诗词的背诵,哪个文言词语或者句子的解释翻译,而是文章蕴含的深邃思想――是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信念,是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的坚持不懈,是欧阳修“与民同乐”的豁达,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成才治国之道……在掌握了“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悟思想、赏析感情,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之情,进而了解古诗文作为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也就做到了以“文”带“言”。
三.古诗文课堂教学的思路流程
新课改理念下的古诗文教学,要选择适合学生基础、适合学生水平、适合学生年龄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
尤其是课堂教学,要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以如何教为重点,转到现在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获得发展为重点,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我的做法是:以读为主,以生为主,全体参与,全面提高。
(一)读准诗文――听读试读,读准读顺。
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自己去读,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可放录音或视频引读,让学生模仿;可以让读得好的学生领读;也可在小组内让朗读较
差的学生试读,组内纠错;也可齐读,分组读,形式多样。
可读全篇,也可读某几段,还可读某几句。
这样做的根本的目的是让全体学生全部能够读准读顺。
(二)读通诗文――疏通诗意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方法是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对照课下注释进行自学。
个人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内互助解决,小组长记录本组内解决不了的共同的疑难,准备在班内交流解决。
在班内质疑与解疑的过程中,主要由其他学习小组学生解疑、补充、完善,教师适当引领、点拨。
这个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进行重点文言词语的分类归纳,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等,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学生就能正确断句,读出节奏。
(三)读懂诗文――品味语言,把握内容。
词语积累、疏通文意为读懂课文打下了基础。
品味是深入语言内部,感受语言神韵的必由之路。
文言文的词、句、段都可以进入品味的范畴。
①品味“词”。
《春夜洛城闻笛》“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散”字,准确地表现了笛声随着春风传到各地,勾出了多少旅人的情思!《小石潭记》中的“以其境过清”的“清”内涵丰富,既是环境的特点,也是作者内心的写照。
②品味“句”。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唐雎为了国家利益,不惜以死相拼,凛然不可侵犯的高大形象欲然纸上。
③品味
“段”。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等表面上写鱼,实际是看到了水的清澈。
这样入情入理的品味,学生的所得才是深层次的,这也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
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给予必要的点拨和小结,为学生提供范例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地寻找、揣摩、研讨那些语言典范,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进而提高文化修养,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四)读透诗文――探究写法,体会情感。
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而了解文章写法,把握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这是古诗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历年中考诗歌鉴赏、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
具体的做法是针对古诗文写法特点,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统一见解,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其他同学补充、纠正,教师点拨。
这个过程中要探索作者的写作手法、为文之用心以及作者行文的一些特点。
教师依据内容需要拓展延伸、德育渗透。
《岳阳楼记》中洞庭湖胜景,岳阳楼阴冷、晴明等画面,远不是教师三言两语所能描绘出来的。
而学生边读边意会,入其境悟其心,将自己沉浸在文章意境中所领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深刻多了。
著名语文教师于漪曾说过,“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强调的也是这个道理。
(五)读熟诗文――熟读背诵,牢记心中。
中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学习语言、积淀语感的最佳时期,古诗文的积累主要是通过背诵来实现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为此,我们需要增加学生对精粹古诗文的背诵量。
教师还可教给学生一些背诵的技巧,如古人行文时常用的结构修辞法和骈文、韵文等的特点来帮助记忆。
再辅以课堂教学的朗读背诵训练,日积月累,就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古诗文敏锐而强烈的感知力。
(六)延深阅读――拓展阅读,提升能力。
仅有课内古诗文学习是不够的,拓展、延伸在古诗文教学中也很必要。
学习《论语十则》,可以选取浅显的《论语》中其它内容进行延伸。
学习《关雎》时引导学生选读《诗经》中优美、上口的诗篇。
这种延伸使得学生在面对古诗文时,就会兴趣大于困惑,培养兴趣的同时也能为那些将来有志于从事古代历史、政治、经济、医学、艺术、文化等研究工作的学生打下应有的基础。
以上古诗文学习六步教学流程力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的教学方式,相信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这种教学模式能得到不断补充和完善。
当然,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文以载道,古为今用。
古诗文的学习,是为了更
好地帮助学生积累知识、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成就梦想。
相信我们教学一线的教师,晓之以理,教之有据,学生一定会喜欢古诗文,一定能和“平平仄仄”“之乎者也”交上朋友。
孙霞,徐洪燕,语文教师,现居山东临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