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囊肿ppt演示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
发病机制
因此有时可广泛地从颅后窝生长到颅前窝等处。
组织学上,表皮样囊肿的具体形态是色泽洁白带有珍珠光泽 的圆形、结节状或椭圆形的肿物。包膜完整,可有钙化,表面 光滑。其囊壁薄而半透明,边界清楚,血运不丰富。其大小不 等。囊内容物为干酪样物质,略带油腻,由脱落细胞堆积而成。 由于含有大量胆固醇晶体,内容物呈现特殊的光泽,透过薄而 透明的囊壁,肿瘤有特殊的外观。瘤与邻近脑组织界线清楚, 但因其囊壁很薄,且常广泛伸入各个角落及脑池内,深部囊壁 常与一些较大的血管、神经粘连或将其包绕在肿瘤内,给肿瘤 全切带来困难。
.
10
发病机制
在显微镜下,可见瘤壁由两层组织构成,外层为一薄层的纤 维结缔组织,内层为复层鳞状上皮,上皮层面向囊腔,表面有 很多角化细胞,不断脱落形成囊内容物,并使肿瘤不断增大, 与肿瘤相邻的蛛网膜组织呈纤维增生及玻璃样变,有时还可见 异位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的浸润。囊的内容物具有 组织毒性,溢出到蛛网膜下腔可以引起肉芽样炎症反应。与囊 紧邻的脑组织可有胶质增生。
表皮囊肿
.
1
英文名称
epidermal cyst
.
2
别名
epidermoid cyst;表皮样囊肿;intracranial epidermal cyst;脑内 表皮样囊肿;脑内上皮样瘤;脑内珍珠瘤;脑内真性胆脂瘤
.
3
类别
神经外科/颅内肿瘤/胚胎残余组织肿瘤
.
4
ICD号
D33.9
.
5
源自文库述
表皮囊肿由Critchey于1928年正式命名。它与中耳胆脂瘤不同, 不是由于反复炎症所致上皮脱落形成,而是先天异位发生的。 如果异位组织发生在胚胎早期(即神经沟封闭时),则囊肿多位 于中线部;如发生在晚期(第二脑泡形成期),则囊肿多位于侧 方。少数表皮样囊肿可为外伤造成,如通过实验性损伤将上皮 组织植入颅内可形成表皮样囊肿。
.
16
临床表现
此型对听神经、耳蜗神经和前庭神经的影响程度很不一致,值 得注意。 ③颅内压增高型: 此型肿瘤多沿脑池方向伸展生长,对周围脑组织压迫轻微。 当进一步发展时,梗阻脑脊液循环通路发生脑积水而出现颅内 压增高。 (2)颅中窝表皮样囊肿: 颅中窝表皮样囊肿位于三叉神经旁,起源于硬脑膜外,沿岩 骨嵴侵入颅中窝,位于半月神经节下,首先累及三叉神经,而 后可累及Ⅱ、Ⅲ、Ⅳ、Ⅵ、Ⅶ、Ⅷ脑神经。50%跨越岩骨嵴侵 入天幕下脑桥小脑角内,形成骑跨于颅中窝、颅后窝的“骑跨 型”肿瘤。
.
15
临床表现
此型肿瘤多发生在脑桥小脑中上部三叉神经根周围。特点为患 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发作性电击样剧痛,常有扳机点,多不 伴有神经系统其他异常体征,极易误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故对青年或中年人三叉神经痛应警惕表皮样囊肿的存在。 ②脑桥小脑角肿瘤型: 约占18.1%,肿瘤多位于脑桥小脑角下部,多以耳鸣、头晕、 面肌痉挛及Ⅶ、Ⅷ脑神经受累等脑桥小脑角综合征为主要表现。 个别病例可出现舌咽、迷走和副神经损害,并发小脑体征及脑 干受累体征,因此,应与听神经瘤相鉴别。
.
12
发病机制
另外,尚有个别病例是由于头皮外伤、手术时将上皮植入而发 病者。
.
13
临床表现
1.病程 多在数年到数十年。本病因其生长缓慢,虽然肿瘤很 大,甚至累及一个以上脑叶,其临床症状仍可以很轻微,故过 去有人报告自出现症状到就诊的时间平均达16年之久。近年有 人报告平均时间为5年。约70%病人病程在3年以上。
2.伴发畸形 本病可伴皮瘘、脊柱裂、脊髓空洞症、基底凹陷 症等。 3.症状与体征 不同部位的表皮样囊肿临床症状及体征亦不相 同。国外根据颅内表皮样囊肿发源部位和它们与颅底血管及脉 络丛的关系,将其分为3组:
.
14
临床表现
①鞍后或椎-基底动脉组;②鞍上、鞍旁或颈内动脉组;③脑室 内或脉络丛组。各部位表皮样囊肿的症状与体征分述如下: (1)脑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 约70%病人以三叉神经痛为首发症状,少数以面肌痉挛、面 部感觉减退、耳鸣、耳聋起病。体征包括面部感觉减退、听力 下降、共济失调、后组脑神经麻痹,后期可表现为脑桥小脑角 综合征。根据其临床表现又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①单纯三叉神经痛型: 约占全部颅内表皮样囊肿的42.9%。
表皮囊肿偶有恶性变,呈浸润性生长,可恶变为鳞状上皮癌, 有的可随脑脊液广泛播种转移。
.
11
发病机制
显微镜下,可见多边性赘生物,细胞核呈多形性,周边被成群 坏死的细胞和稀疏的基质细胞包绕,并有细胞质原纤维。电镜 下可见赘生物细胞核形状、大小不同,具有不规则的核膜。细 胞质常含有电子密集的丝状体束,偶尔嵌入桥粒,这些桥粒连 接部位是大量的和明显的浆膜内折处,偶尔呈束状。 目前关于表皮样囊肿的发病机制,有较一致的看法,一般认 为在胚胎期3~5周时,即在神经沟形成神经管时,含上皮成分 的包涵物,在神经管内发生滞留,这些滞留物成为日后发生表 皮样囊肿的病理根源,随着不断有细胞角化脱落形成瘤内容物, 使肿瘤逐渐增大,出现临床症状而发病。
.
6
流行病学
表皮囊肿可见于任何年龄,从新生儿到80岁老人均有报道, 以20~50岁多见,占70%以上,高峰年龄在30~40岁。本囊肿 较少见,一般统计占颅内肿瘤的0.5%~1.8%,在日本可高达 2.2%。男性略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25∶1。
.
7
病因
表皮囊肿起源于异位胚胎残余组织的外胚层组织,是胚胎晚 期在继发性脑细胞形成时,将表皮带入的结果。1954年 Choremis等注意到腰穿后产生表皮样囊肿,从而支持了外伤起 因的学说。1961年Blockey和Schorstein复习8例儿童病人资料, 大都为治疗结核性脑膜炎行鞘内注射后发病。肿瘤可多发,由 几毫米至数厘米大小不等。囊肿缺乏血管。在实验时直接把皮 肤碎片注入小鼠的脊髓和额部可重复产生同样的囊肿。
.
8
发病机制
囊肿大多单发,亦可多发,偶与皮样囊肿同时存在并伴有先 天性畸形或异常,如耳后藏毛窦、脊柱裂等。颅内表皮样囊肿 可位于硬脑膜外、硬脑膜下、蛛网膜下腔、脑实质及脑室内等 处,按起源部位好发于桥小脑角、鞍区、大脑半球、脑室内、 四叠体区、小脑等处,约25%的囊肿可发生在颅骨板障或脊柱 内。由于此囊肿的生物学特性,它可不局限于一处,常从它所 起始的部位呈指状突出伸入邻近的脑池、沟裂,甚至可穿入脑 实质而沿着神经纤维素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