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药用海洋微藻的工业化培养

合集下载

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

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

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微藻是一类微小的藻类植物,是一种重要的原生生物资源。

微藻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潜在的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开发价值。

微藻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大规模生产微藻,为人类提供各种应用价值。

下面将介绍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

1. 微藻的选种和预处理•选种:选择合适的微藻品种是微藻培养的第一步。

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微藻种类。

•预处理:对选定的微藻种子进行预处理,比如清洗、消毒等,以确保培养过程的纯净度。

2. 培养基配制•基本培养基:根据微藻的生长需求,配置基本培养基,包括碳源、氮源、磷源、微量元素等。

不同的微藻种类可能需要不同的培养基配方。

•添加生长因子:根据具体的微藻需求,添加适当的生长因子,如维生素、激素等。

3. 培养条件设置•光照条件:微藻是光合生物,光照是其生长的关键因素。

设置合适的光照条件,提供充足的光合作用能量。

•温度控制:微藻对温度敏感,设置适宜的温度范围有利于微藻的生长和代谢。

•通气方式:微藻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作用,因此通气是必要的。

适当调节通气方式,保持培养液中氧气浓度。

4. 微藻的生长和采集•监测生长情况:定期监测微藻的生长情况,包括密度、叶绿素含量等,及时调节培养条件。

•采集方式:根据微藻的生长状态和采集需求,选择合适的采集方式,如离心法、过滤法等。

5. 微藻的提取和分离•细胞破碎:将采集到的微藻细胞进行破碎,释放目标产物。

•离心分离:利用离心等方式,将微藻细胞残渣和目标产物进行分离。

6. 微藻产品的应用•生物能源开发:将微藻提取的脂质等成分应用于生物能源的开发领域。

•生物材料制备:利用微藻产物制备生物材料,如生物塑料、生物药物等。

结语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掌握丰富的微生物学知识和实践经验。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改进,微藻培养技术将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新编生物工艺学第十二章微藻培养技术

新编生物工艺学第十二章微藻培养技术

12.4.3 微藻高密度异养培养技术
12.4.3.1 可异养的微藻种的甄别与选育 12.4.3.2 异养培养用培养基 ①碳水化合物 ②蛋白水解物 ③B族维生素,作为生长刺激因子
12.4.3 微藻高密度异养培养技术
12.4.3 微藻高密度异养培养技术
12.4.3 微藻高密度异养培养技术
12.4.3.3 异养培养系统及其优化 12.4.3.4 微藻组分或目的产物合成的调控 在化能异养条件下如何调控微藻细胞生化组成或目的产
新编生物工艺学
12 微藻培养技术
12 微藻培养技术
1 微藻的生物学特点 2 微藻培养用生物反应器 3 微藻光自养培养 4 微藻异养培养 5 展望
12.1 微藻的生物学特点
1 微藻定义及分类 2 微藻的应用价值 3 微藻的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4 4
12.1.1 微藻定义及分类
12.1.1 微藻定义及分类
变化之处主要有两点 一是对其混合系统进行过一些改进 二是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实现过程参数的在线检测和工
艺优化
12.2.3.1.2 敞开式反应器的缺点
①培养效率低 ②培养条件无法控制 ③易污染 ④雨水会使培养基稀释 ⑤反应器中水分蒸发量大,使培养基浓度逐渐增大,致
使培养过程不稳定 ⑥生产期短
12.2.3.1.3 敞开式反应器在我国的 应用概况
的工程技术问题 ③海洋微生物大规模高密度培养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 ④海洋生物
12.5 展望
①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过程中所需的各类装置 ②传统海洋生物技术产业的改造,提高其生产效率,保
证其持续稳定地发展 ③促进新型海洋生物技术产业的形成。
12.5 展望
12.5.2 我国微藻大规模培养技术的发展方向 ①异养微藻的筛选、分离、纯化 ②异养培养条件下微藻的营养特性 ③异养培养条件下微藻生长及产物形成动力学 ④微藻高密度异养培养工艺优化 ⑤微藻异养培养过程放大技术

微藻工厂化培养经验分享(附单胞藻的培养配方)(DOC)

微藻工厂化培养经验分享(附单胞藻的培养配方)(DOC)

微藻工厂化培养经验分享(附单胞藻的培养配方)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跟大家交流一下微藻的规模培育。

规模培育在水产养殖方面现在主要运用于大棚生物饵料方面(一定地点建立车间、浓缩之后近距离管道运输到养殖区域)、提取色素添加在饲料中,至于土塘泼洒,如何控制量、增氧和开口饵料这方面正在摸索,需要大家一起总结出经验。

今天我跟大家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藻种的工厂化规模化培育。

群里面应该很多人都培育过藻,大家都知道藻种的培育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培养,今天我是简单从一级、二级、三级培养过程可能中遇到的问题、日常管理、接种、藻种营养配方这些方面做一下简单的交流。

因各地环境气候、温度、光照、水质条件不同。

不同季节、藻种性质不同,单位水体养殖品种的需求量也不同。

所以培养条件、营养盐配方等各有不同。

今天我主要是以金藻为例,引申出其他藻种的营养配方,让大家学习一下其中的相似点。

国内大部分水产育苗企业,在育苗生产中都是自备微藻养殖设施,自行生产各类饵料用微藻。

但是一般育苗场都普遍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力量,只能利用各自的藻池和天然水体粗放培养,在饵料微藻种质、生产技术和应用方法上都各自为正,导致微藻种质混乱、供应不稳定、营养成分不平衡、饵料效价低、缺乏多品种集约化生产应用技术;同时,受限于微藻高密度养殖、采收技术和浓缩液保藏技术的限制,国内几乎没有统一的、专业化的饵料微藻质量标准和集中供应点。

所以工厂化育苗需要及时的补充藻种,开口饵料非常重要。

首先从工艺流程上来说一级培养:主要用于保种,主要用的仪器是锥形瓶,其能够完全消毒,所以应用在保种上面特别多。

二级培养:主要是用塑料白桶(聚丙烯材料),生产上也用20L的饮水桶,但是瓶口小,操作不方便,消毒也不彻底;而用氧气袋又易破裂。

在南方经常可以见到用玻璃制作的大型鱼缸和氧气袋。

培藻过程中所有的容器和工具,比如锥形瓶、矿泉水桶、搅拌棒等必须经过去污渍、肥皂等刷洗,之后再用消毒后的蒸馏水冲洗3-4遍。

微藻培养及其应用前景

微藻培养及其应用前景

微藻培养及其应用前景微藻是一种能够在水中进行自养繁殖的微小生物,通常具有高效合成生长和利用太阳能的能力,同时也具备较高的蛋白质、脂肪和多糖等营养成分,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

微藻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微藻培养技术微藻培养是指将微藻放置在特定的培养基中,通过恰当的灌注和环境控制,实现其生长繁殖的过程。

微藻培养分为淡水微藻培养和海水微藻培养两种,其基本原理类似。

对于淡水微藻,必须选用含硝酸盐、磷酸盐、硫酸盐、无机物和穀类等元素的培养基。

而海水中的微藻则需要特殊的海水培养基。

微藻培养的最佳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光照和饲料。

微藻培养可以应用于很多领域,例如生产鱼类和动物饲料、提取油脂、生产肥料、制作生物柴油和生产食品等。

利用生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微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进而实现微藻在多个领域的应用。

二、微藻在食品和保健品领域的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营养和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微藻所含的营养成分丰富,尤其是含有多糖、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素,因此微藻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保健品的制造中。

1、螺旋藻螺旋藻是微藻中一种常见的类型,它主要用于制造螺旋藻片、螺旋藻丝和螺旋藻芝士等食品。

螺旋藻除了含有高蛋白、多糖和脂肪等营养素之外,还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脂、降血糖和增强免疫力等功能。

2、绿藻绿藻是微藻中一种常见的藻类,其可以用于制造蛋白粉、蛋白饮料和营养补品等。

绿藻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多糖和抗氧化物质等,都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三、微藻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微藻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微藻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螺旋藻螺旋藻中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这是一种转化为维生素A的重要原料。

维生素A是维持视觉健康和皮肤健康所必需的。

此外,螺旋藻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叶绿素和生长激素等,可以抑制癌症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系统。

《海洋生物资源利用》课程教学大纲

《海洋生物资源利用》课程教学大纲

《海洋生物资源利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132M14B 学分:2学分周学时:2 总学时:34 开课学期:3.1开课学院:海洋学院英文名称:Marine Bioresource and Ultilization适用专业: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课程类别:专业方向模块课课程修读条件:生物生物学网络课程地址:课程负责人:徐年军所属基层学术组织:生物与海洋科学系二、课程简介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是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海洋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主要内容从有效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角度出发,对以鱼贝类、海藻类、微生物为主体的海洋生物的营养成分、生理活性物质、有毒物质等进行了系统论述,并重点对海洋食品的加工、海洋药物的开发以及海洋微生物的利用作了阐述。

全书除绪论外共由三篇组成。

第一篇主要论述海洋鱼贝类和藻类的营养成分、传统和现代海洋食品的加工、海产品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海洋食品加工新技术等;第二篇详细阐述了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海洋生物毒素、活性化合物的筛选、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海洋药物开发中的生物技术、药用海洋微藻的工业化培养等;第三篇主要介绍海洋微生物的基础知识、ω-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微生物生产、海洋微生物多糖的开发、海洋微生物抗生素以及其他活性物质。

《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既包含有相关学科的成熟经验,也反映了该领域的新近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学术参考价值。

可供高等院校水产、食品、海洋生物技术及海洋药物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产业的科技和生产人员阅读参考。

增加本专业学生对海洋生物制药和海洋生物资源的的了解,提高学生对海洋生物资源与海洋药物的兴趣。

本课程是海洋生物资源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

与其它专业知识一起构成学生的知识体系,重点侧重于海洋生物制药相关的知识和海洋来源的新药申报流程体系等。

三、教学目标总目标:从学生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兴趣和生物资源的利用入手,提高学生对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兴趣。

微藻培养方法汇总

微藻培养方法汇总

微藻培养方法汇总微藻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或多细胞藻类生物,广泛存在于海水、淡水以及土壤中。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

为了有效培养和利用微藻,在实验室中需要采用一系列的培养方法。

本文将介绍微藻的培养方法,包括培养基配制、光周期控制、温度控制、培养容器选择、培养规模控制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研究者进行微藻培养。

一、培养基的配制微藻的培养基是提供营养物质供给微藻生长的溶液。

根据不同的微藻种类和需求,可以使用不同的培养基。

常用的微藻培养基包括滨液培养基、波利文氏培养基、圣外秧基和BG11培养基等。

培养基的配制需要参考相关文献或制备实验室的经验,并保证培养基的无菌。

一般来说,培养基的配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根据培养基配方中的化学品,称取适量的试剂。

2.在去离子水中溶解试剂,根据需要调节pH值。

3.将培养基溶液装入瓶中,并进行高压灭菌或自压灭菌处理。

二、光周期控制光照是微藻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环境因素,能够影响微藻的光合作用和生长速率。

光周期是指光照和黑暗轮替的时间间隔,通过控制光周期可以调节微藻的生长和代谢活性。

常用的光周期控制方法有以下几种:1.固定光周期法:固定光周期法是指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每天提供固定时间的光照和黑暗。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微藻的培养。

2.逐渐增加光周期法:逐渐增加光周期法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增加光照时间和减少黑暗时间。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光照变化较敏感的微藻。

3.梯度光周期法:梯度光周期法是指提供不同光周期的条件,通过对比不同光周期下的微藻生长情况来选择最适宜的光周期。

三、温度控制微藻的生长和代谢活性受温度影响较大,不同的微藻种类对温度有不同的生长适宜范围。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微藻的生长和产物积累。

常用的温度控制方法有以下几种:1.室温培养法:即在室温下进行培养,适用于耐寒性较强的微藻种类。

2.恒温培养法:通过恒温培养箱或恒温培养室维持恒定的培养温度,适用于大多数微藻种类。

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

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

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1. 材料准备将所需的培养基、微藻种子和培养容器准备好。

培养基的配制要按照所选用的微藻种类和培养条件来进行,通常包括碳源、氮源、磷源、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成分。

2. 种子培养将微藻种子悬浮于培养基中,对其进行预培养处理以促进其生长。

在适当的温度、光照和通气条件下,培养微藻种子并定期观察其生长情况。

3. 培养扩大待微藻种子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将其进行扩大培养。

这一步通常需要将微藻移至更大的培养容器中,并提供更多的养分和光照条件,以促进微藻大规模扩张。

4. 微藻收获当微藻生长到合适的密度且生长速度减缓时,可以考虑进行微藻的收获。

收获的方法包括离心、过滤等,将微藻与培养基分离出来。

5. 产品提取从收获的微藻中提取所需的产物,如蛋白质、藻油等。

提取方法可以包括溶剂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等。

6. 剩余物处理对收获后的微藻剩余物进行处理,包括回收利用、堆肥或焚烧等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以上即为微藻培养的一般工艺流程,不同的微藻种类和培养条件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微藻培养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艺。

微藻作为一类原始植物,其独特的生长特性和多样的功能性产物使得微藻培养备受关注。

微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物质和维生素等有益成分,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

如何实现高效的微藻培养以及提取其有价值的产物,是当前科研和工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下面将继续介绍微藻培养的相关内容。

7. 生物反应器的选择在微藻培养过程中,生物反应器的选择对于培养效果至关重要。

常见的生物反应器包括玻璃罩式反应器、平板反应器、搅拌式反应器、光纤反应器等。

不同类型的生物反应器适用于不同种类的微藻培养,选择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对于提高培养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8. 光照和温度控制微藻是光合作用生物,因此光照对于其生长至关重要。

在微藻培养过程中,需要准确控制光照条件,以保证微藻的正常生长。

实验一、海洋微藻的培养、观察与计数

实验一、海洋微藻的培养、观察与计数

实验一、海洋微藻的培养、观察与计数第一部分环境生物学实验黄健实验一、海洋微藻的培养、观察与计数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藻类生长的基本条件和方法,掌握海洋微藻的基本培养方法;2、显微镜下观察并识别几种常见海洋微藻;3、了解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原理,掌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方法。

二、实验材料:亚心形扁藻、小球藻、叉鞭金藻;三、主要实验仪器和器皿,(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计数器,(培养瓶(三角瓶),量筒;四、试剂,(培养液: f/2培养液,(碘固定液五、培养条件:光照强度:1200Lux、温度:20-23?、盐度:3%、光照时间:黑暗/光照=12/12六、方法和步骤1、前期准备:各种器皿的消毒、培养液的配制、准备并培养3种不同的海洋微藻:亚心形扁藻、小球藻、叉鞭金藻;2、接种:将不同的实验藻种分别接种到盛有培养液的不同三角瓶(100ml)中,接种的藻容量和新培养液之间的比例为1:2,1:3。

培养量与总容量的比小于2/3;3、培养 :按上述培养条件进行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每天摇瓶3次,使藻类充分见接触氧气和光照;4、换代:5-7天换代1次,换代浓度同上;5、固定:将藻液摇匀,用小三角瓶分别倒取一定量(20-30ml)的上述3种藻液加入几滴碘液,摇匀杀死细胞;6、取样:摇匀后,用吸管吸取上述不同的藻液分别滴到盖有盖玻片的学球计数板的边缘,使藻液慢慢进入盖有盖玻片的区域,避免盖玻片浮起,用吸水纸轻轻吸走多余的藻液,每种藻液取样2次; 7、观察计数: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的藻种并分别计数。

1)血球计数板计数原理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板的中部一“H” 型的凹槽,横槽两边的平台上各有一个有九个大方格的方格网。

每个大格:边长-4为,,,,深为0.1mm,容积为0.1mm3(10ml)。

中间大方格为计数室以计数室为中心,对角线两端各有一个有16个中格组成的大格。

2)计算藻细胞密度数出对角线上的4个大方格中的总藻数A,若藻液的稀释倍数为B,则计算公式如下:A4细胞密度,????×B×10(个,ml)4单位:个,ml七、实验结果按下表记录实验数据。

海洋藻类药用资源在研究开发的策略

海洋藻类药用资源在研究开发的策略

海洋藻类药用资源在研究开发的策略
海洋藻类药用资源在研究开发的策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海洋藻类资源调查和鉴定。

首先需要对海洋藻类资源进行广泛的调查和鉴定,了解其种类、分布和生态特点。

这可以通过采集样本并进行分析和实验室鉴定来实现。

2. 生物活性筛选和评价。

在海洋藻类资源中,可能存在具有药用活性的化合物。

通过对采集到的藻类样本进行生物活性筛选和评价,可以发现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物质。

这可以通过体外实验、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等方式来进行。

3. 提取和纯化。

对于具有活性的藻类成分,需要进行提取和纯化。

这可能涉及到研发和优化适合海洋藻类的提取技术和方法,以获得高纯度的活性物质。

4. 结构鉴定和活性机制研究。

在获得纯化的活性化合物后,需要进行结构鉴定和活性机制研究。

这可以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如质谱、核磁共振等进行结构分析,进一步了解化合物的物化性质和活性。

5. 药用制剂开发。

针对获得的具有药用活性的化合物,可以进一步开发适合临床应用的药用制剂。

这可能涉及到剂型的选择和优化、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等方面。

6. 临床试验和市场应用。

对于开发出的药用制剂,需要进行临床试验,并获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

同时,还需要进行市场研究和推广,以促进海洋藻类药用资源的应用和推广。

综合上述几个方面的策略,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海洋藻类药用资源的研究开发工作,推动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微藻培养工艺流程

微藻培养工艺流程

微藻培养工艺流程微藻是一类单细胞藻类植物,具有高蛋白、高油、高碳水化合物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生物燃料、化妆品等领域。

微藻的培养工艺是微藻生产的关键环节,下面将介绍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

一、微藻培养基的准备。

微藻培养基是微藻生长的基础,其成分包括碳源、氮源、磷源、微量元素和水。

常用的微藻培养基包括BBM培养基、F/2培养基等。

在准备培养基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配方将各种成分溶解在蒸馏水中,并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消毒处理。

二、微藻的接种。

接种是微藻培养的第一步,通过接种将微藻菌种引入培养基中。

通常采用液体接种法或固体接种法。

液体接种法是将微藻菌种直接加入培养基中,固体接种法是将微藻菌种均匀涂抹在含有培养基的琼脂平板上。

接种后,需要将培养瓶或琼脂平板置于适当的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

三、微藻的培养条件。

微藻的生长需要适宜的光照、温度、通气和搅拌条件。

通常情况下,微藻需要光照12小时以上,光照强度为5000-10000勒克斯;温度保持在20-30摄氏度;通气量和搅拌速度要适当,以保持培养基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充分混合。

四、微藻的生长监测。

在微藻培养过程中,需要对微藻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

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微藻的形态和数量变化,也可以通过测定培养基中的叶绿素含量、藻细胞密度等指标来评估微藻的生长情况。

五、微藻的收获和提取。

当微藻生长到一定密度时,可以进行收获和提取。

收获可以采用离心法或滤膜法,将微藻从培养基中分离出来。

提取则是将收获的微藻进行细胞破碎、溶解等处理,以获取所需的蛋白、油脂等产品。

六、微藻的再利用。

在收获和提取后,培养基中仍然残留有微藻的碎片和代谢产物,需要进行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高温消毒、生化处理等。

处理后的培养基可以再次用于微藻的培养,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综上所述,微藻培养工艺流程包括培养基的准备、微藻的接种、培养条件的控制、生长监测、收获和提取以及再利用等环节。

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可以实现微藻的高效培养和利用,为微藻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第十二章 药用海洋微藻的工业化培养

第十二章 药用海洋微藻的工业化培养
一、螺旋藻
①螺旋藻分类 ②螺旋藻发现的历史
(一)药理研究进展 1,增强免疫力作用 2,抗癌、防癌作用和癌症的辅助治疗 3,降血脂作用 4,抗氧化、抗疲劳作用
5,抗诱变、抗辐射作用 6,抗胃溃疡、抗疮疡作用 7,抗过敏、抑制血栓形成作用 8,毒副作用
(二)具体疾病治疗效果 1,螺旋藻对继发性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 口服螺旋藻胶囊治疗组—复方阿胶对照组
(二)杜氏藻的细胞组成 1,大量积累胡萝卜素时杜氏藻细胞主要成分
2,杜氏藻b胡萝卜素立体异构体
3,杜氏藻细胞结构和耐盐机理 ①细胞形态的调节 ②高盐—甘油—渗透调节剂 ③甘油的来源 淀粉—甘油
4,胡萝卜素积累的条件 ①高盐胁迫 ②氮含量 ③光照强度 5,胡萝卜素作用
(三)杜氏藻的大规模培养 1,杜氏藻非常适合大规模培养 2,杜氏藻高产突变株的选育 3,培养方式 4,杜氏藻养殖的特点
2,氮源 NaNO3、NaNO2、 (NH4)2SO4或尿素
3,矿物质及微量元索 ①Na+和K+ ②K2HPO4,KH2PO4、K3P04和过磷酸盐 ③N/P ④微量元素:CoCl2、NiSO4
4,pH ①对pH有一定耐受性 ②对盐度有一定耐受性 ③控制pH的方法
5,温度 ①最适温度:28一35℃ ②温度与生长率 ③温度与螺旋藻脂肪酸成分关系
(3)螺旋藻多糖的结构修饰与改性 ①硒 ②硒化多糖 ③ 螺旋藻硒多糖
二、小球藻 1,防治消化性溃疡 2,抗肿瘤 3,增强免疫 4,抗病原微生物 5,防治缺铁性贫血 6,抗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 7,抗辐射
第二节 药用海洋微藻的大规模、 高密度培养技术
一、高效率捕捉和利用光能 1,光饱和 2,光抑制 3,光限制 4,间歇光照效应 5,湍流

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02

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02

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02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02微藻培养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进行大规模生产的生物技术,常用于生产食品、生物燃料、化妆品、药物等。

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菌种选育、培养介质制备、发酵体系构建、培养条件控制等几个主要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

一、菌种选育菌种选育是微藻培养的第一步,目的是从大量微藻株中筛选出适合生产的高产菌株。

常用的菌株筛选方法包括直接从自然环境中采集样品、购买已有的经过筛选的菌株、通过突变诱变法诱导微藻株的突变等。

通过对菌株的生理特性、生长速率、产物产量等进行评估,选出适合生产需求的菌株,作为后续培养的起始菌种。

二、培养介质制备培养介质是微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微藻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水分和光照等条件。

典型的培养介质成分包括碳源、氮源、磷源、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

常用的碳源包括葡萄糖、甘油、脂肪酸等;氮源可以用硝酸盐、氨盐、尿素等;磷源可以用磷酸盐等。

此外,培养介质中还需要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满足微藻的生长需求。

三、发酵体系构建发酵体系的构建是为了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和工艺条件,以实现微藻的高产和高质量生产。

一般来说,微藻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不同的微藻株对温度和光照的适应性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菌株的需求来确定合适的发酵条件。

同时,发酵体系中还需要提供适宜的氧气浓度和搅拌速度,以促进微藻的生长和产物积累。

四、培养条件控制在微藻培养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消毒操作,保证培养介质和设备的无菌状态,避免杂菌的污染;二是培养周期的控制,根据微藻的生长特点和产物积累速率,确定合适的培养周期,避免产物过早积累或生理老化;三是培养体系的优化,通过优化培养条件、介质成分和发酵设备等,提高微藻的生长速率和产物积累,降低生产成本。

总之,微藻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菌种选育、培养介质制备、发酵体系构建和培养条件控制等多个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控制,可以实现高效、高产的微藻生产。

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课件(PPT 45张)

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课件(PPT 45张)

3.固定化保种法
将藻液与褐藻酸钠凝胶溶液充分搅匀后制成胶-藻 混悬液,将悬液滴入CaCl2溶液中,约30min后形 成固化的褐藻酸钙胶珠,置于培养液保存。
(二)消毒
主要利用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
(1)物理消毒法包括:加热消毒法和紫外线消毒 法 (2)化学消毒法包括:酒精、高锰酸钾、石炭酸、 盐酸、漂白粉、洗液等常用化学药品消毒
3、接种的时间
一般来说,接种时间最好是在上午8—10时,不 宜在晚上。因为不少藻类晚上藻细胞下沉,而白天 藻细胞有趋光上浮的习性,尤其是具有运动能力的 种类更明显。上午8—10时一般是藻细胞上浮明显 的时候,此时接种可以吸取上浮的且运动能力强的 藻细胞做藻种,弃去底部沉淀的藻细胞,起着择优 的作用。
5、调节温度
对开放式培养系统来说无法控制温度,通常只能 顺从自然温度的变化。在夏季培养时,对开放式大 池遮阴并通风,既可以避免强光直射,也能起到降 温的效果。
6、防虫和防雨
晚上,有条件的室外开放式培养的池子须加盖纱 窗布,防止蚊子进入产卵及其他昆虫进入,早上把 盖打开。如果无法加盖,可在每天早晨把浮在水面 上的蚊子卵以及其他入侵的昆虫用捞网捞掉。刮大 风时应尽可能避免大量泥土和杂物吹入培养池。
2、藻种的数量
接种量和接种密度对提高产量甚为重要。接种 量是指藻种的绝对数量;接种密度是指藻种接种后 的密度。接种量,总的原则是“宜大不宜小”。室 内 利用三角烧瓶、细口玻璃瓶等进行藻种培养时,接 种的藻液量与新配制的培养液量的比例为1:2—4 二级培养和三级培养由于培养容器容量大,接种量 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但最少不低于1:50。 (一般我们三级接种是1:20)
1、搅拌和充气
在开放式培养微藻时,搅拌和充气是十分必要 的,当藻细胞密度高时更应该如此。与静止培养相 比,搅拌充气有很多优点,如防止微藻细胞沉降, 减少附壁或沉底;使培养液中营养物质分布均匀, 防止代谢产物在局部浓度过高;能使培养液温度上 下一致;有效的降低气体传导阻力,有利于光合作 用放出氧气和补充二氧化碳;防止水表面产生菌膜

第十二章微藻培养技术

第十二章微藻培养技术
胞在干生重 产下中降,优只有阴点天下是雨阳成光不足本时,低才补、充人工建光源造。 容易、操作简便、易于生产。
微藻还能吸收一定浓度,在挪威、日本早已开始研究培养微藻进行环境保护。
缺点主要有: (2)培养条件易于控制,除自然光难于控制外,其他条件均可实现自动控制,对微藻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非常有利。
天然β-胡萝卜素具有抑制肿瘤、抗辐射和升高白细胞等作用,尤其对萎缩性胃炎、口腔溃疡、皮肤疾病和放化疗患者有着明显的辅助
环境净化的作用 Chung P. 将废水处理和单细胞蛋白
(SCP)的生产结合,对沼气厌养发酵的猪粪 废水进行处理,螺旋藻产量为5g /m2 /d。
微藻生长脱氮除磷、难降解有机物、重金 属离子。微藻还能吸收一定浓度,在挪威、日 本早已开始研究培养微藻进行环境保护。
生物技术 微藻生长周期短,开发新型的微藻-生物
封闭式光培养反应器具有以下优点:
(1)培养效率高。该类反应器的光合效率最高可达16.6%, 微藻细胞浓度可高达每升几十克,藻体的采收十分方便。 (2)培养条件易于控制,除自然光难于控制外,其他条件 均可实现自动控制,对微藻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非常有利。 (3)污染少,易于实现纯种培养。 (4)生产周期延长,甚至可终年生产。 (5)适合于所有藻种的培养,尤其适合于藻类代谢物的生 产。
池内通常采用桨板轮、螺旋桨或空气喷射器等进行搅拌, 或者将池体隔成跑道(raceway),用泵使藻液循环以加 强液体的流动。经过多年的实际使用,敞开式跑道池培养 系统已成为最典型、最常用的敞开式培养反应器。
五、微藻光自养培养技术
优缺点主要有: ③合适的无机碳源(及其他无机营养物质)。
微藻的生长状况能直接反映水质情况,判断空气中的毒性气体,打破常规气体样品的分析和检测,Naessens. 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可通过下列方法对微藻培养过程进行优化: ①进行适于商用性生产的新型藻种的筛选。 微藻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所含核酸超过常规饲料和食品,人工培养用做浮游动物的饵料,成功地用在饲养鱼类或作动物性浮游生物(如 红虫、牡蛎等)。 Podola B等人改用调制荧光仪检测(PAM -2000)莱茵衣藻检测气体中的甲醇、甲醛。 只有当光照强度高于补偿光照强度时,微藻才能生长,光强度低于补偿光照强度时,不仅不能生长,而且还消耗体内储存物质,使细

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

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

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
《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
微藻是一类微小而又重要的生物资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巨大的应用潜力。

微藻培养是利用人工手段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微藻,以生产微藻相关产品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微藻培养的一般工艺流程。

1. 筛选微藻菌株:首先需要筛选出适合培养的微藻菌株,通常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和生产条件来选择。

2. 培养基配制:根据所选择的微藻菌株,准备适宜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配制包括添加适量的碳源、氮源、磷源、微量元素等,以满足微藻的生长需求。

3. 接种培养:将选定的微藻菌株接种到培养基中,通常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进行。

培养过程中需要控制适宜的温度、光照和通气条件,以促进微藻的生长。

4. 微藻培养过程调控:培养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控培养条件,保证微藻的良好生长。

具体包括控制pH值、碳源和氮源的补给、温度的调节等。

5. 收获微藻产物:当微藻达到一定的生长密度和含量时,可以采用离心、滤膜等手段进行微藻的收获。

生产的微藻产物可以用于生物燃料、营养品、医药等多个领域。

通过上述工艺流程,可以实现微藻的高效培养和产物的收获,从而实现对微藻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随着对微藻产物需求的增加,微藻培养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微藻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微藻培养方法汇总

微藻培养方法汇总

微藻的培养方式,有多种类型,现介绍一些主要的培养方式。

(一)纯培养与单种培养纯培养与单种培养是按培养的纯度来划分的。

纯培养:是指排除了细菌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条件下进行的培养。

纯培养要求有无菌室、超净工作台等设备条件,容器、工具、培养液等必须严格灭菌。

纯培养是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技术。

单种培养:生产性的培养中,是不排除细菌存在的,为了区别于纯培养而称之为单种培养。

(二)一次培养、连续培养和半连续培养该类培养是按采收方式划分的。

一次培养:又称有限培养,是在一定的容器中,根据藻类需要加入无机和有机营养,配成培养液,把少量的藻种接种进去,然后在适宜于藻类生长的环境条件(温度、盐度、光照、PH值等)下培养,待藻液达到一定的密度后,便一次性采收或作进一步扩大培养。

连续培养:一般在室内进行,采用自动控温、人工光源、封闭式通气培养。

在培养容器内,新的培养液不断流入,达到一定密度的培养液不断流出。

培养液的流入量和流出量可根据微藻的生长情况及需要进行人不控制,并保持平衡。

在培养过程中,营养物质浓度和藻类细胞相对稳定,产量高,在国外应用较多,我国目前生产上很少采用。

半连续培养:是指在一次培养的基础上,当藻类细胞达到一定密度后,每天收获一部分浓藻液,并加入新的营养液继续培养。

半连续培养是生产中常用的方法,每天的收获量根据育苗的需要及藻液的生长情况确定。

(三)藻种培养、中继培养和生产性培养该类培养是按培养的规模和目的来划分的。

藻种培养:在室内进行,一般采用一次性培养法。

培养容器为100-3000毫升的三角烧瓶,瓶口用消毒的纸或纱布包扎。

目的是培养和供应藻种。

中继培养:目的在于培养较大量的高密度纯种藻液,供应生产性培养接种使用。

中继培养一般在室内用大的玻璃容器或塑料大袋中进行。

根据需要可分为一级中继培养和二级中继培养。

一级中继培养的容器为10升的大口玻璃缸(南方各省多用)、10-20升的细口瓶或鱼苗袋,以封闭式不通气培养为主。

海洋微藻高效培养工程化技术

海洋微藻高效培养工程化技术

近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海洋渔业与滩涂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海洋微藻高效培养工程化技术集成示范”课题顺利通过专家验收。

课题组针对人类对微藻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构建了二种自养微藻连续培养的生产工艺和示范基地,创建了异养-稀释-光自养串联高密度培养小球藻工艺并推广应用,构建了耦联光生物反应器+跑道池+开放大池的速生耐污型微藻规模化培养模式,为微藻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研制出步进式微藻连续培养光生物反应器并推广应用,该光生物反应器为柱形塑料袋,受光面大,可持续添充营养盐、CO2并调节pH,培养速度快,密度高,连续性好;可内置光源。

建成一个示范生产基地,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建有22组步进式微藻连续培养光生物反应器、海洋微藻常规实验室、藻种培养室和水处理设备间,完全满足海洋微藻生产规模中试基地条件。

首次在我国研制开发了高效的微藻光自养连续培养、自动采收、浓缩系统,取得了该领域的重要技术突破,改变了以土池和水泥池为主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使微藻生产呈现高效性、可控性和稳定性、高质性、立体化和节能减排等5 个新特点。

海洋微藻自养连续培养的生产工艺系统实现了自动连续化高效生产,比传统的开放式培养方式效率提高10倍以上,比国内的生产应用型光生物反应器的生产效率提高2—3倍以上,更节能。

由于是电脑自动控制操作,减少了人为污染机会,使连续培养时间达到100天。

构建了异养-稀释-光自养串联高密度高品质培养普通小球藻的生产工艺,该成果在国内外首创,已获得2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并成功应用于蛋白核小球藻、普通小球藻、椭圆小球藻等微藻的高密度高品质培养,具有规模大、成本低(仅为目前光自养培养的50%)、生产过程质量可控(藻细胞生长在发酵罐内、光诱导在玻璃房内优化后的大池内或光生物反应器内进行)等特点,产品质量达到欧洲著名的小球藻生产企业德国BlueBioTech 生物技术公司的质量标准要求。

该技术的产业化不仅有望彻底淘汰国内外现有的小球藻工业化培养技术,而且有望成为微藻培养技术领域的一项崭新的平台技术,适合于可异养培养但胞内活性物质在光照时才可大量合成微藻的大规模、低成本培养。

海洋生物学思维导图之令狐采学创编

海洋生物学思维导图之令狐采学创编

海洋生物学思维导图1,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和毒素(1)常见的海洋生物1)海洋概述2)海洋生物概述3)海洋生物分类a.按生活习惯:海洋植物,动物,微生物b.按生态特征:浮游,底栖,游泳c.按分类学角度: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海洋动物,植物4)海洋微生物a.海洋病毒:噬菌体——烈性,温和两种b.海洋细菌:定义,基本特征,常见菌属,分布(G+沉积岩,G-海水),海洋菌与陆地菌的比较,海洋细菌的特点(嗜盐性,适冷性,适压性,低营养性,趋化性与附着生长,发光性),常见菌属具体介绍(假单胞菌属,弧菌属,希瓦氏菌属)c.海洋放线菌:定义,药用d.海洋蓝细菌e.海洋真菌:海洋酵母菌,海洋霉菌f.海洋古菌:形态接近真细菌,两界五大类g.其他海洋微生物:黏细菌,螺旋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原绿球藻5)海洋植物a.海藻:微藻,大型藻(绿藻,红藻,褐藻)b.海洋种子植物:海草,红树林6)海洋动物a.栉水母动物门b.腔肠动物门(刺胞动物门):水母,珊瑚c.节肢动物门:甲壳,藤壶d.海绵动物门e.软体动物门:贝类,头足类,海兔f.苔藓动物门g.棘皮动物门h.脊索动物门:海鞘,鱼类(2)海洋生物活性物质1)概述2)活性多肽a.概述b.抗肿瘤肽:藻类,海绵,海鞘,海兔,其他(黏球菌、蓝绿藻、鲨鱼软骨、海豹骨骼肌肉)c.抗菌肽:鲎素,鲎试剂,鱼精蛋白,其他(甲壳属,贝类,海鞘,海绵,鱼类,微生物)d.降血压肽e.抗氧化肽:氧化与生命衰老学说,分子基础,基本制备工艺,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几种重要的抗氧化肽(肌肽,谷胱甘肽)f.抗炎多肽3)活性多糖a. 概述b. 海洋植物多糖:多糖在藻体内存在的位置,藻体活性多糖的组成,海藻多糖的抗病毒作用,抗肿瘤作用,抗凝血作用,抗氧化作用,其他生理活性(溃疡,风湿病,肾结石,诱导成骨细胞分化),提取工艺,c. 海洋动物多糖:黏多糖及肝素,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甲壳素和壳聚糖(提取工艺,特性:成膜性、抑菌性,应用:果蔬饮料加工、食品工业废水处理、烘培食品、纺织、印染、医学敷科、药物缓释剂、仿制人造器官),海参多糖d. 海洋微生物多糖:单糖组成,生物学功能(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活性、抗凝血活性),构效关系(多糖分支度、多糖组成、分子量、溶解度、高级结构),4) w-3多不饱和脂肪酸a.概述b. DHA和EPA的生理功能:心血管,神经系统,抗肿瘤,抗炎c.生物来源5)其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a.萜类化合物:海绵中,珊瑚中,海藻及其他中b.大环内酯类c.甾体及甾体皂苷d.生物碱e.特殊氨基酸f.聚醚类g.皂苷(3)海洋毒素物质1)概述a.利弊b.分类:按结构(多肽类,聚醚类,生物碱类),按靶点,按作用c.来源:有毒藻类,有毒海绵动物,有毒腔肠动物,有毒软体动物,有毒棘皮动物,有毒鱼类2)河豚毒素a.结构性质b.来源c.作用机制d.应用e.提取:TTX微生物发酵法,组织浸提法,TTX粗品纯化技术f.检测:生物检测法,荧光,薄层层析,HPLC,免疫检测g.中毒与处理3)麻痹性贝类毒素a.概述b.结构与性质c.生物来源d.提取与检测方法:石房蛤毒素的提取,膝沟藻毒素提取e.中毒症状f.毒性机制g.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控制与降解h.石房蛤毒素及其应用4)腹泻性贝类毒素a.概述b.结构性质c.生物来源d.提取检测方法e.中毒症状f.毒性机制5)西加毒素a.概述b.结构性质c.生物来源d.提取检测方法e.中毒症状f.毒性机制g.应用前景6)其他毒素a.芋螺毒素b.短裸甲藻毒素c.海葵毒素d.水母毒素e.头足毒素f.海蛇毒素g.海兔毒素h.微囊藻毒素i.记忆缺损贝类毒素ASP (4)海洋微生物及其应用1)海洋微生物的基础知识a.概述b.微生物的分类单元与命名法则c.古菌:细胞壁,细胞膜,tRNA,核区,代表(嗜热酸古菌,嗜盐古菌,产甲烷古菌,d.真细菌:光能自养型,化能自养型(硝化细菌、硫化细菌、甲烷氧化细菌),化能异养型(G+、G-)e.真核微生物:真菌,真核微藻,原生生物(微小鞭毛虫,异鞭毛虫、混合营养型微小鞭毛虫、腰鞭毛虫,变形虫)2)海洋微生物的研究方法a.概述b.分离步骤:取样前准备,取样点选择,样品收集,分离培养,培养条件c.基于16SrRNA的研究技术3)海洋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大环内酯类,环肽化合物,环肽抗生素,生物碱,含卤化合物4)海洋微生物的应用a. w-3系不饱和脂肪酸的微生物产生a1.产EPA和DHA的海洋微生物(真菌,微藻,细菌)a2 微生物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途径(真菌与藻类,细菌)a3 影响微生物体内多烯不饱和脂肪酸和成因素(碳源、NaCl浓度,磷及微量元素)b.海洋微生物酶抑制剂琼脂酶,卡拉胶酶,纤维素酶,高内切葡聚糖酶,酯类水解酶,低温脂肪酶,褐藻酸裂解酶,蛋白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氢化酶,Taq聚合酶,Pfr聚合酶2,海洋药物学(1)海洋生物活性化合物的药理作用评价1)药理作用评价的基本概念a.药物与药理作用:药物,药理作用(药物作用的基本模式),药物的选择性b.药物活性与药物作用靶点c.药物安全性与治疗指数2)药理作用评价的一般技术和方法a.药物研究的基本原则(随机原则,对照原则,重复原则)b.药理研究的方法(离体试验,在体试验)3)常见药效评价技术和方法a.药效评价的目的b.药效研究的模型:模型的重要性,常见模型,模型选择c.主要药效学研究技术:实验方法(至少三种),观测指标,实验动物,受试药物,给药剂量与途径,对照,统计处理,结果总结4)药动学研究a.药动学概念b.药动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c.药动学研究的内容: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消除),速率论,药动学模型d.临床前药物的药动学研究:研究目的,实验动物选择,给药途径,生物药品中药物浓度的测定方法建立(灵敏度,特异性,重现性,精密度),标准曲线,回收率e.检测方法的选择f.药动学实验设计及其参数计算g.药物分布(小鼠大暑)h.药物排泄(尿排泄,粪便排泄,胆汁排泄)i.生物转化j.与血浆蛋白结合实验k.生物利用度令狐采学(2)药用微藻的工业化培养1)工业化药用海洋微藻的药理学研究进程a.海藻中的主要活性成分b.3大主要经济微藻:螺旋藻,小球藻,杜氏藻c.雨生红球藻2)药用海洋微藻的大规模工业化培养技术a.微藻的营养模式b.微藻的培养技术:光能自养型——敞开式培养,密闭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管道,光纤,平板);异养培养技术混养培养技术c.培养流程:保种(液体,固体培养基,固定化)——消毒——培养液制备(选择、制备)——接种——培养过程中日常管理及注意事项——采收d.微藻生产培养生物制品存在的问题3)微藻培养生产代谢产物应用举例a.生物柴油及w3系脂肪酸——影响因素(温度,光照,氮源,CO2,磷源)b.杜氏藻培养生产b胡萝卜素——应用(医药、食品添加剂、日用化妆品、饲料添加剂)——合成(化学合成,天然产物提取,生物发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5,理想的健美食品和减肥食品 6,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的保健食品 7,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的保健食品
18
(三)螺旋藻重要药用成分 螺旋藻多糖(糖蛋白) (1)提取:提取螺旋藻多糖时先将螺旋藻干 粉进行破壁处理,用低极性溶剂去亲脂性 成分,经热水抽提或碱液冷抽提(可采用微 波辅助提取),取上清液浓缩,乙醇醇析后 离心、干燥得螺旋藻粗多糖。
28
(二)微藻的大规模养殖模式 1,开放式池塘养殖模式 ①天然池塘:不能纯培养、细胞浓度低( 0.5g/l),收获后加工处理费用高 ②人工池塘:仅适合可以防污染的特殊藻种 。室内和室外两种模式。
29
2,封闭式池塘培养系统 ①二氧化碳供应足 ②易控制温度 ③易控制水分蒸发 ④易获得纯培养
30
3,封闭式光照反应器 ①可以无菌运转,避免污染; ②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较大,能有效地利用光照 ③具备二氧化碳供应系统和气体交换系统、有利 于细胞的生长代谢; ④有较好的温度控制系统、保持细胞适宜的生长 温度; ⑤避免水分蒸发,减少水的用量; ⑥对场地没有严格要求,安装容易 ⑦细胞浓度高,后加工处理花费低 ⑧投资大,运转成本高。
5
(二)、微藻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1,PUFA 2, 多糖 3,色素 4,藻胆蛋白 5,生长因子
6
(二)美容化妆用品 (三)废水净化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四)养殖动物饲料
7
三、功能微藻中代谢产物 1,抗生素类化合物 2,毒素 3,高不饱和脂肪酸( PUFA) 4,微藻色素 5,微藻生物燃料
8
第一节 工业化药用海洋微藻的药 理学研究进展
38
6,光照度 ①最适生长光照度 ②提高光照度的方法 ③光照度作用
39
7,生物因子 纯培养促进因素 ①最适培养条件 ②一定细胞浓度
40
8,流动培养 ①通过搅拌藻体获得高生物量 ②搅拌的作用
41
二、杜氏藻 ①杜氏藻分类、形态 ②生活习性、分布
42
(一)杜氏藻的营养 1,碳源 ①光合自养:CO2 ②杜氏藻对CO2的富集
23
第二节 药用海洋微藻的大规模、 高密度培养技术
一、高效率捕捉和利用光能 1,光饱和 2,光抑制 3,光限制 4,间歇光照效应 5,湍流
24
微藻高密度培养 ①高效光生物反应器的透光性能 ②搅拌速率 ③通CO2速率 ④其它理化因素:温度、pH等。
25
二、微藻的营养 1,H2O:水质 2,CO2:一般需要量为5% 3,有机碳源:糖、有机酸和醇类 4,矿物质营养:氮、磷、钾、镁、钙、硫、 铁、铜、锰、锌、氯、镉、钴
47
6,温度及pH ①温度耐受范围宽 ②pH偏碱,积累胡萝卜素最佳为9
48
(二)杜氏藻的细胞组成 1,大量积累胡萝卜素时杜氏藻细胞主要成分
49
2,杜氏藻b胡萝卜素立体异构体
一、螺旋藻
①螺旋藻分类 ②螺旋藻发现的历史
9
10
(一)药理研究进展 1,增强免疫力作用 2,抗癌、防癌作用和癌症的辅助治疗 3,降血脂作用 4,抗氧化、抗疲劳作用
11
5,抗诱变、抗辐射作用 6,抗胃溃疡、抗疮疡作用 7,抗过敏、抑制血栓形成作用 8,毒副作用
12
(二)具体疾病治疗效果 1,螺旋藻对继发性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 口服螺旋藻胶囊治疗组—复方阿胶对照组
第十二章药用海洋微藻的工业化培养
1
一、微藻具有如下特点: 1,高效的光能生物转化系统 2,细胞分裂繁殖,生长迅速。 3,不需用淡水养殖。 4,食品、油料、化工原料来源。 5,生物活性物质来源。
2
二、化学组成 1,必需维生素 2,必需氨基酸 3,藻胆蛋白 4,多糖 5,不饱和脂肪酸
3
4
三、商业应用 (一)营养保健品 1,营养价值: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微 量元素、藻蛋蛋白 2,微藻粉、微藻片
34
2,氮源 NaNO3、NaNO2、 (NH4)2SO4或尿素
35
3,矿物质及微量元索 ①Na+和K+ ②K2HPO4,KH2PO4、K3P04和过磷酸盐 ③N/P ④微量元素:CoCl2、NiSO4
36
4,pH ①对pH有一定耐受性 ②对盐度有一定耐受性 ③控制pH的方法
37
5,温度 ①最适温度:28一35℃ ②温度与生长率 ③温度与螺旋藻脂肪酸成分关系
43
2,氮源 ①无机氮:硝酸盐、亚硝酸盐 ②有机氮:尿素、谷氨酰胺
44
3,磷 杜氏藻生长的最适磷浓度 0.02一0.025g/K 2HPO4,当浓度高于5g/l时 会抑制生长。
45
4,钙、镁及其它阳离子 ①钙、镁 ②铁 ③微量元素
46
5,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 ①硫酸根离子 ②氯离子有助于胡萝卜素的积累
31
4,异养培养系统 能异养的微藻种类不多,小球藻等。
①设备简化,节约厂房 ②容易灭菌 ③微生物的高密度发酵技术适用用微藻发酵 。
32
第三节 常见药用微藻的培养
一、螺旋藻的培养 (一)螺旋藻营养类型分类 1,光合自养型 2,化能异养型 3,混合营养型 4,营养缺陷型
33
(二)螺旋藻营养条件 1,碳源 ①无机碳:CO2 、 NaHCO3 ②有机碳:葡萄糖 ③光合自养和混合营养
26
5,氮源:硝酸盐、铵盐、氨基酸、尿素 培养基中氮源不超过2g/l 6,络合剂:EDTA、烷烃亚硝基盐、次氮三 乙酸、乙酰氨基环庚三烯酚酮。
27
三、微藻大规模培养工艺 (一)为什么大规模培养微藻 ①微藻的光合效率较高 ②藻的生长受季节影响较小; ③微藻可以在非常广阔的区域范围内培养; ④微藻在许多方面都有应用前景
19
20
(2)螺旋藻多糖活性研究 1,抗辐射、抗衰老作用 2,抗肿瘤作用 3,刺激免疫作用 4,抗病毒作用
21
(3)螺旋藻多糖的结构修饰与改性 ①硒 ②硒化多糖 ③ 螺旋藻硒多糖
22
二、小球藻 1,防治消化性溃疡 2,抗肿瘤 3,增强免疫 4,抗病原微生物 5,防治缺铁性贫血 6,抗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 7,抗辐射
13
2,螺旋藻对高血脂症的疗效
14
口服螺旋藻胶囊治疗组---口服月见草油胶丸 对照组
15
3,螺旋藻对缺铁性贫血的疗效 口服螺旋藻胶囊治疗组—复方阿胶对照组
16
(二)螺旋藻的保健作用 1,促பைடு நூலகம்乳酸杆菌增多 2,提高铁的生物有效性和调理贫血症 3,有清除体内毒素和清洁直肠的功效 4,螺旋藻的美容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