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2013《自然辩证法》考卷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含答案和论述题)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含答案和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1371421db84ae45c3b358cdc.png)
1,___D____是古代自然观的基本特征:①猜测性、辩证性、逻辑性;②直观性、系统性、分析性;③思辨性、联系性、综合性;④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
2,构成系统具有整体性特征的原因之一是系统的要素之间存在着____B____。
①相加性;②协同性;③无序性;④同一性3、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D①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②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③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④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4、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D①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②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③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④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5、对于演绎方法条件限定不能成立的是:D①大前提必须包含小前提②如果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结论也应该是否定的。
③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④两个否定的前提能推出结论。
6、自然界中四种基本力包括:A①引力、强力、弱力和电磁力,②引力、强力、弱力和摩擦力③引力、强力、弹力和电磁力④引力、弱力、电磁力和摩擦力7、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C①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②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③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④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8、关于科学实验的认识论特点不正确的是B①科学实验对象的受控性使得实验认识方法更富有必然性②科学实验对象的选取受主观影响,因此具有偶然性③科学实验组成的特殊性结构充分反映了科学实验的认识具有主客体互动性④实验类型的多样化反映了实验认识模式的多元性9、对演绎方特点说法正确的是:B①可靠性小、创造性小②可靠性大,创造性小③可靠性大、创造性大④可靠性小、创造性大10、关于恒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①恒星的归宿与其初始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寿命越短。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33d37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2.png)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自然辨证法原理复习题一、解释以下概念自然观科技观范式人工自然系统与要素组织与自组织可逆与不可逆过程进化与退化有序与无序熵反馈科学方法论意象联想想象抽象证伪主义科学抽象科学问题科研选题科学事实观察方法机遇科学概念科学符号理想实验逻辑思维分析和综合形象思维相似块科学假说直觉公理化方法系统分析法信息头脑风暴法科学技术科学共同体学派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二、单项选择题1、科学认识的主体是:A、人民群众B、科学工作者C、文艺工作者D、经典作家E、知名学者2、亚历士多德在《工具篇》一书中,最为推崇的方法是:A、类比方法B、实践方法C、归纳方法D、演绎方法E、观察方法3、被恩格斯誉为向宗教发出“挑战书”、自然科学独立的“宣言书”的不朽著作是:A、《人体构造论》B、《天体运行论》C、《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D、《心血运动论》E、《新天文学》4、为捍卫和宣传日心说被宗教强制赴火刑的著名学者是:A、赛尔维特B、伽利略C、布鲁诺D、哥白尼E、维萨里5、近代自然科学独立并建立体系并获得重大成就,最为重要的原因是:A、科学实验的兴起B、理性与实验相结合C、人类思想获得解放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E、日心学说的出现6、在方法论的问题上培根与笛卡儿的不同在于:A、培根重视理论,笛卡儿重视经验B、培根重视归纳,笛卡儿重视演绎C、培根重视经验,笛卡儿重视数学D、培根排斥归纳,笛卡儿排斥演绎E、培根重视继承,笛卡儿重视创新7、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属于:A、科学方法B、哲学C、思维科学D、社会理论E、系统科学8、系统论最基本的观点就是:A、层次性的观点B、突变性的观点C、对称性的观点D、整体性的观点E、结构性的观点9、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在探索进化机制所依据的最重要的一对根本矛盾是:A、同化与异化B、个体与环境C、遗传与变异D、连续与间断E、整体与部分10、科学认识的对象是:A客观事实 B科技产物 C科学事实 D科学知识 E、历史事实11、最早系统提出“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的哲学家是:A、德国哲学家爱因斯坦B、法国哲学波普C、英国哲学家波普D、美国哲学家波普E、美国哲学家爱因斯坦12、系统的有序可表现为要素分布的:A、均匀性B、不均匀性C、平衡性D、不平衡性E、可重复性三、不定项选择题1、贯穿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始终的矛盾是:A、人与自然的矛盾B、吸引与排斥的矛盾C、生产与生活的矛盾D、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E、连续与间断的矛盾2、科学问题的来源有:A、实践是科学问题的根本源泉B、科学问题从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矛盾中产生C、科学问题从科学理论的内部矛盾中产生D、科学问题从不同学派理论的矛盾中产生E、科学问题从各个科学技术领域相互渗透的矛盾中产生3、1543年,自然科学领域联袂向宗教神学挑战,其代表作是:A、《天体运行论》B、《人体构造论》C、《新天文学》D、《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E、《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4、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包括:A、微积分中的辩证法B、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C、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D、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轮E、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5、被誉为古希腊时期著名的三大数学家的学者是:A、毕达哥拉斯B、欧几里德C、阿基米德D、阿波罗尼E、苏格拉底6、科学革命的主要特征是:A.直接性B.间断性C.创新性D.突破性E.渐进性7、由于发现天体运行三定律,被人们誉为“天空立法者”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伽利略C、开普勒D、第谷E、布鲁诺8、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区别在于:A、逻辑思维的“细胞”是抽象的概念B、形象思维的“细胞”是形象的意象C、形象思维过程的一般形式是运用意象进行联想或想象D、逻辑思维过程的一般形式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E、逻辑思维与形象无关,形象思维也不用概念9、科学事实的特征有:A、陈述性B、个别性C、真实性D、历史性E、可重复性10、下列哪些方法属于工程技术设计方法:A、头脑风暴法B、综摄法C、联想法D、检核表法E、逆向思考法11、对自组织现象的研究是解决如下那些代表人物的理论之间的矛盾的关键:A、恩格斯B、达尔文C、克劳修斯D、黑格尔E、毕达哥拉斯12、科学实验的基本要素有:A、实验者B、实验对象C、试验手段D、实验才能E、实验结果分析四、简答题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2、什么是头脑风暴法?3、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4、科学抽象应该遵循哪些原则?5、简述科研工作者捕获机遇应具备的素质。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及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63b634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8.png)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1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11、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12、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分支,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也是关于自然界辩证运动的整体认识。
2、自然辩证法强调的是对自然界总的认识而不是对细节的认识,所谓的自然界是广义的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被科学所认识的自然)、人工自然(被技术改造的自然)、社会自然(被产业产出的自然)。
自然界的辩证运动包括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地运动、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的运动、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的转化运动。
3、在转化过程中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有了认识即科学指把天然自然转化成人化自然的手段;技术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手段;工程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另一种手段;产业指把人工自然转化成社会自然的手段。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①学习自然辨证法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拓展了分析问题的视角,让我从以前的单面思考问题转变成有了总观全局的意识。
②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③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④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⑤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3个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分为运动自然观、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多题型)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多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5d167831b90d6c85ec3ac60d.png)
目 录鸣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提示...................................................................................................................................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序...................................................................................................................................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考试介绍. 0第2章及格篇(简答、论述题) 0..........................................................................................................................................................................................................................................................................................................................................................................................................................................................................................................一判断题10 1 10 杂乱二填空题10 1 10方法论为主三简答题 4 5 20四论述题 2 10 20 自然观、科技观为主第2章 及格篇(简答、论述题)本部分为老师预留思考题,谋求及格的根本,获得高分的基础。
矿大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采矿).doc
![矿大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采矿).doc](https://img.taocdn.com/s3/m/014b9f27a1c7aa00b42acb18.png)
仁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联系所学专业试分析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作用。
答:自然辩证法就其学科性质而言,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学性质的学科。
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是自然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以及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某一特殊现象、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某一特殊过程或者科学技术某一特殊学科的特殊规律。
联系我所学的专业一采矿工程,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作用也是很明显的(一)采矿工程中的联系和发展采矿工程中主体与客体的联系。
采矿工程的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资源,主体反映和改造客体也依赖客体,而改造客体的目的又是为了服务主体。
主体不是一味地征服自然,而是合理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
充填采矿是这方面的典型,在工程上坚持主客体的统一。
采矿工程中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现在已经进入大科学、大技术、大工程的时代,许多工程都是相当大的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需要系统思维,例如在采矿活动时,开掘任何新巷道时,必须考虑它给整个矿井所带来的通风、运输、排水,供电等方面的变化。
采矿工程中内因与外因的联系。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本事物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矿工程学科也不例外。
一个好的工程的建设成功不光只需要工程师考虑工程的建设内因,而是要综合考虑其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
例如在进行采矿工程可行性研究时,不能只考虑矿石开采技术条件的优劣,还应考虑外部的交通运输及市场条件。
(二)采矿工程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所谓统一性,即矛盾双方相互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所谓对立性,即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互相否定的性质。
例如充填采矿中,充填材料的流动性与充填体的强度速度是一对矛盾,充填材料浓度低时,充填料浆流动性好,易于输送,但形成的充填体不能快速脱水,形成的充填体强度低。
反之,则充填料浆不易输送,但形成的充填体强度高。
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的运动,推动着整个充填采矿学科的发展运行,同时也推动着整个采矿工程界的演变和发展。
《自然辩证法》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测试卷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f86c7ef90f76c661371abf.png)
自然辩证法试题选择题贯穿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始终的矛盾是(A D)人与自然的矛盾 B、吸引与排斥的矛盾 C、生产与生活的矛盾D、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E、连续与间断的矛盾亚历士多德在《工具篇》一书中,最为推崇的方法是(D)A、类比方法B、实践方法C、归纳方法D、演绎方法E、观察方法被恩格斯誉为向宗教发出“挑战书”、自然科学独立的“宣言书”的不朽著作是(B)A、《人体构造论》B、《天体运行论》C、《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D、《心血运动论》E、《新天文学》为捍卫和宣传日心说被宗教强制赴火刑的著名学者是(C)A、赛尔维特B、伽利略C、布鲁诺D、哥白尼E、维萨里近代自然科学独立并建立体系并获得重大成就,最为重要的原因是(A)科学实验的兴起 B、理性与实验相结合 C、人类思想获得解放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 E、日心学说的出现在方法论的问题上培根与笛卡儿的不同在于(B)A、培根重视理论,笛卡儿重视经验B、培根重视归纳,笛卡儿重视演绎C、培根重视经验,笛卡儿重视数学D、培根排斥归纳,笛卡儿排斥演绎E、培根重视继承,笛卡儿重视创新由于发现天体运行三定律,被人们誉为“天空立法者”的科学家是(C)A、哥白尼B、伽利略C、开普勒D、第谷E、布鲁诺赖尔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产生所作的突出贡献是指出(C)岩石分类说 B、地质突变论 C、地质渐变论 D、岩石质变思想 E、板块构造论列宁称赞把生物学第一次建立在完全科学基础上的生物学重大成就是(D)林耐的人为分类法 B、细胞学说 C、拉马克生物进化论D、达尔文生物进化论E、分子生物学10、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在探索进化机制所依据的最重要的一对根本矛盾是(C)A、同化与异化B、个体与环境C、遗传与变异D、连续与间断E、整体与部分11、中国古代有著名的三大天体模型,它们是(B D E)A、天圆地方说B、盖天论C、壳层说D、浑天说E、宣夜说12、1543年,自然科学领域联袂向宗教神学挑战,其代表作是(A B)A、《天体运行论》B、《人体构造论》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D、《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E、《新天文学》13、到19世纪30年代,被恩格斯誉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诞生奠定基础的重大科学发现包括(BDE)A、牛顿力学B、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C、微积分创立D、有机化学成就E、地质渐变论14、被誉为古希腊时期著名的三大数学家的学者是(B C D)A、毕达哥拉斯B、欧几里德C、阿基米德D、阿波罗尼E、苏格拉底15、科学实验方法的基本分类其结果是(B E)A、析因实验B、探索性实验C、模拟实验D、验证性实验E、判决性实验简述题(共30分)简述古代自然观的特性。
中国矿业大学自然辩证法结课作业(附答案)
![中国矿业大学自然辩证法结课作业(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c218e8941ea76e58fa044e.png)
中国矿业大学2014~2015学年第2学期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考试试卷专业年级姓名学号任课教师成绩一、请根据自然观相关知识,通过事例或现象分别说明古代自然观、近代自然观和现代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并结合对自然观演变的学习,简单阐述你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悟。
(满分25分)答:古代自然观(以老子学说为例):古代自然观立足于对自然的观察,总体上认为自然界是有规律的,统一的,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
其基本特征如下:一、以对自然的整体考察为基础——古人通过观察发现了自然界发展的规律,老子的学说中的“道”便是此种规律,万物因“道”而生,循“道”发展,万物通过“道”普遍联系;二、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由于古代科学技术的落后,古人无法对自然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更多的是进行思考与总结,即“道可道,非常道”;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自发结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学说认为万物都是基于“道”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事物。
近代自然观:近代自然观产生于科学技术的大变革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说是机械自然观。
其基本特征如下:机械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的发展规律都是机械运动所产生的,试图用经典力学理论解释自然界的所有现象——简单粗暴的解释并改造自然,其部分逆自然规律的行为最终会被自然所报复,如《摩登时代》中人性的泯灭,雾霾、水污染等对人类生存的威胁。
但它也弥补了古代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开始尝试科学的方法解释自然规律。
现代自然观:现代自然观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用更加具有科学性的思维看待自然;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便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故二者需统一看待,人类活动需遵循自然规律;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诸多学科的发展(天文学,生物学,物理学等)使人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加深,人类能够更加深入的参与到自然的发展中去;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的能动性和生动性的统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能够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合理应用自然规律,这对人类本身及自然界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b0054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6.png)
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及答案自然辩证法试题一:绪论(1):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和研究范围自然辩证法主要是以科学技术以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研究范围:自然界,科学,技术,与社会(2):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1.自然辩证法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它的产生与发展同科学技术及其社会的相互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2.自然辩证法研究涉及的领域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对它的研究以辩证的观点出发并牢牢抓住系统中的科学技术。
(3)自然辩证法在自然观方面的新进展1.在自然观方面提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2.系统自然观深入揭示了自然界从微观到宇宙系统演化的自组织,自我运动,自我创造的本质和规律认为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的发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
3.生态自然观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
二:第一章(1):在人类的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种重要形态试评述古代朴素自然观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17世纪、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三个历史形态。
2.古代朴素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把自然界当做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并力图“在某种具有固有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去寻找这个统一”。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3.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开始了实验与理性方法相结合的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考题2013~2014学期
![自然辩证法考题2013~2014学期](https://img.taocdn.com/s3/m/daf7fc4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d.png)
自然辩证法考题2013~2014学期第一篇:自然辩证法考题2013~2014学期1、技术的含义及其特征广义技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手段、方法和技能的总和,包括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思维技术三大类。
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总体力量,技术包括工艺技巧、劳动经验、信息知识和实体工具装备,也就是整个社会的技术人才、技术设备和技术资料。
狭义技术:指自然技术,也是以自然为对象,以更好地利用自然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为目的一切工具和方法。
技术的特征:目的性、应用性和多元性。
① 目的性:技术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
而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也推进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② 应用性:技术的本质是利用和改造世界,技术活动作为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应用。
技术的应用性体现在技术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在于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即它的经济价值。
③ 多元性:指技术既可表现为有形的工具装备、机器设备、实体物质等硬件,也可表现为无形的工艺、方法、规则等知识软件,还可以表现为虽不是实体物质而却又有物质载体的信息资料、设计图纸等。
2、论述科技哲学的内容及你的认识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探索自然界和科学界发展的普遍规律,探讨当代科学、技术、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研究领域遍及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等基础研究领域的一门新兴综合交叉学科。
研究内容:⑴综合研究⑵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⑶自然观研究;⑷科学哲学与科学方法论研究;⑸科学哲学与技术方法论研究;⑹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⑺科学与文化研究;⑻科学技术哲学名著与科学技术哲学史研究。
学习科学技术哲学的意义:(1)有助于加强哲学素养,增强理论思维能力。
(2)有助于正确探索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综合发展规律问题。
(3)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研究方法:(1)学习经典原著,努力掌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含答案完整版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含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9b7bfee27284b73f3425037.png)
1、不属于近代机械的自然观科学背景的科学事件是:A. 哥白尼论证日心说B. 阿里斯塔克斯日心说C. 塞尔维特发现血液小循环D. 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2、关于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P98A.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B.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C.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D.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3、关于科学实验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过程,排除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素,使现象以简化的纯粹的形式出现,从而容易看到事物的真正的面目。
B.可以强化研究对象,使研究对象处于某种极端的状态,从而呈现通常条件下没有出现的某种性质或规律。
C.可以重现或模拟自然现象,加速或延缓自然过程。
D.可以作为控制自然的一种直接手段4、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B.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C.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5、关于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不系统性B.非批判性C.反思性D.历史性6、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P85A.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B.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C.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D.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7、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P115A.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B.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C.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时产生先入之见。
D.仪器设备所造成的误差。
8、在穆勒五法中“分析结果,因果对应。
矿大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采矿
![矿大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采矿](https://img.taocdn.com/s3/m/09ac2ee165ce05087732132e.png)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联系所学专业试分析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作用。
答:自然辩证法就其学科性质而言,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学性质的学科。
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是自然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以及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某一特殊现象、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某一特殊过程或者科学技术某一特殊学科的特殊规律。
联系我所学的专业—采矿工程,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作用也是很明显的(一)采矿工程中的联系和发展采矿工程中主体与客体的联系。
采矿工程的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资源,主体反映和改造客体也依赖客体,而改造客体的目的又是为了服务主体。
主体不是一味地征服自然,而是合理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
充填采矿是这方面的典型,在工程上坚持主客体的统一。
采矿工程中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现在已经进入大科学、大技术、大工程的时代,许多工程都是相当大的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需要系统思维,例如在采矿活动时,开掘任何新巷道时,必须考虑它给整个矿井所带来的通风、运输、排水,供电等方面的变化。
采矿工程中内因与外因的联系。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本事物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矿工程学科也不例外。
一个好的工程的建设成功不光只需要工程师考虑工程的建设内因,而是要综合考虑其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
例如在进行采矿工程可行性研究时,不能只考虑矿石开采技术条件的优劣,还应考虑外部的交通运输及市场条件。
(二)采矿工程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所谓统一性,即矛盾双方相互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所谓对立性,即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互相否定的性质。
例如充填采矿中,充填材料的流动性与充填体的强度速度是一对矛盾,充填材料浓度低时,充填料浆流动性好,易于输送,但形成的充填体不能快速脱水,形成的充填体强度低。
反之,则充填料浆不易输送,但形成的充填体强度高。
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的运动,推动着整个充填采矿学科的发展运行,同时也推动着整个采矿工程界的演变和发展。
《自然辩证法》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测试卷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e3d87b9e31433238689325.png)
简答题:1、科学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2、如何理解科学与社会经济的复杂关系?3、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4希腊思想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影响?5怎样理解“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一时代”?6科研选题的原则有哪些?7简要说明科学争鸣及其意义8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9、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过程的四个阶段?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态有那些?10 科学假说及其结构,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11 不可逆性在演化中的作用如何?12自然辩证法对象,性质,内容,范围,体系?1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和发展,与自然科学关系14 何谓系统,系统基本特点如何15如何理解观察与理论的关系16、科学、技术各自的内涵、性质及两者的关系17为什么说牛顿力学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P30-3118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自然科学前提。
P35-3819、何谓演化与进化?怎样理解自然界的进化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P59\61-62)20阐述系统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P49-5021 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
(P9-10)22、从科学理论到技术开发可简单分为几个阶段?(P203)23、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P119)24、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主要区别有哪些(P142)25、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
(P267)26、科学理论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P174)27. 研究型大学体制的基本特点。
(P265)(问答,可以出成联系实际的问题)28.评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及其重大意义。
29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观点提出哪些重要的思想观点?(P6-8)30.试论述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
(P199-200)31、自然辩证法创立的意义?32、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301-30233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3)35论述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36 论述并比较古代、近代、现代科学发展的不同特点(10)37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论思想(11)38论述近、现代技术革命内容,并比较其不同特点(12)39现代科学革命对近代经典科学的冲击(13)4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41、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4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43、科学的社会规范的基本内容44、对在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谈一谈你的看法45、谈谈你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自然辩证法考试作业
![自然辩证法考试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b0699e73a26925c52cc5bfe0.png)
2013级硕士研究生《自然辨证法》课程考试试卷试卷和答题纸装订一起交回。
一、材料论述题(根据其中任意一段材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论文,题目自拟,要求有题目,摘要,关键词,以及可以有参考文献。
)1.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曾应邀到上海某监狱为数千名服刑人员举办讲座。
讲座中有交流对话部分,余先生在现场一次次产生迷感,因为对话者的丰富知识和缜密思考,一点也不低于他所指导的博士研究生。
他们的人数如此之多,他们的罪行如此之重,使他不能不得出一个结论:丰富的知识如果失去了正常的精神选择,将是一条极其危险的道路。
(引自:余秋雨著,历史的脸谱,2007年)请结合本段文字以及自身的体会论述硕士研究生开设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意义。
2.就SCI本身来说,其索引功能帮助了世界各地的科技人员获取最需要的文献信息,这也是创始人加菲尔德创办SCI的目的所在,即通过文献搜索的办法,方便各地的科技工作者掌握本领域或即将探索领域的研究数据,从而减轻了不必要的劳动,更好地结合现存的数据进行更一步的研究,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通过其引文功能,能很快地看到某篇论文是否被他人引用过,引文次数有多少,可以了解某一学科的发展过程。
另外,使用SCI还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如:有没有关于某一课题的评论?某一理论有没有被证实,某方面的工作有没有被扩展,某一方法有没有被改善,某一提法是否成立,某一概念是否具有创新性等等。
因此SCI也具有反映科技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功能。
SCI索引对科技工作者查阅最新文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科研立项以及在具体的课题研究时及时了解国际动态都有很大帮助。
就中国国内而言,将SCI作为科学评价体系,即科技工作者发表论文所在的刊物是否被SCI收录,其影响因子的高低是多少,来决定对学者理论和研究评价的标准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
这些积极意义包括纠正到国内学术界、科学界的裙带之风,门派之风,关系之风,SCI严谨、科学的评价结果,对我国科技工作者是一个重要的鞭策,一方面提高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视野,不再是“闭门造车”,另一方面,在与国际的接轨中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显著的科研成果。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6e284e33687e21af45a92e.png)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1、自组织P65答: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觉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2、生态危机P76答:生态危机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3、技术P184答:技术定义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4、科学实验P115答: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
5、科学事实P97答: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6、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顺序答: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7、科学技术人员学术声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P262答:⑴科学技术人员所在机构的知名度会影响其学术声望;⑵根据一位科学家所获得的奖励的声望,可以间接地显示出它的知名度;⑶科学家发表的论文数量及其被引证的次数是其学术声望的主要依据,也是知名度高低的测量标准。
8、科学的本质属性P94 简答如下,问答见书答:⑴客观真理性;⑵可检验性;⑶系统性;⑷主体际性。
9、高技术特点P248答:⑴在高技术创新的决策阶段,需要决策者善于捕捉市场行情和相关信息,需要对高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有所了解,需要具有大胆革新精神和风险意识;⑵在实施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阶段,投入(包括人力资源和经费资源的投入等)高,但结果如何是未知数,因此,需要创新者具有风险意识,需要有政府的政策方面的支持,需要社会为其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⑶高技术创新的周期比一般技术创新周期要短得多,因此,在研究与开发、规模生产和销售等阶段,都要求创新者有更高的素质,才能及时作出对策;⑷高技术创新扩散效率高,因此,需要创新者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素质的同时,还要有知识产权意识,以便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自然辩证法考试参考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考试参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32161a55270722192ef740.png)
《自然辩证法》考试参考题及答案一、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学科性质及其体系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办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科学技术及其社会的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现代,自然辩证法已经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以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与此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基本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表现形式之外,什么也没有,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即人脑的属性和机能,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他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处于永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处于不断的运动和转化过程中,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的特定领域发展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展开,使原有的自然部分领域不断得到认识和改造,于是出现了一个与外在于人的活动的“纯自然”所不同的具有新质的“人化自然”,这种人化自然也就是进入人类文化和或文明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特征:1、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2、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3、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4、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自然辩证法考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59804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e.png)
自然辩证法考题及答案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它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1. 主要观点:自然界是客观的物质存在,物质运动在量和质的方面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成为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基本方式;认识自然界要遵循客观性原则。
2. 主要特征:以实践论为基础,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统一,具有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等特点。
3、科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主要指狭义科学)是在人类探索自然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知识是人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获得的对自然的认识;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事实,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即一项成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的社会化事业;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4、技术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
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能技巧、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5、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主要特征(一)时代性(二)实践性(三)科学性(四)创新性(五)自主性(六)人本性一、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基本思维形式,逻辑思维是有序地进行创造的过程,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
自然辩证法考题2013~2014学期
![自然辩证法考题2013~2014学期](https://img.taocdn.com/s3/m/a9493a49336c1eb91a375d43.png)
1、技术的含义及其特征广义技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手段、方法和技能的总和,包括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思维技术三大类。
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总体力量,技术包括工艺技巧、劳动经验、信息知识和实体工具装备,也就是整个社会的技术人才、技术设备和技术资料。
狭义技术:指自然技术,也是以自然为对象,以更好地利用自然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为目的一切工具和方法。
技术的特征:目的性、应用性和多元性。
①目的性:技术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
而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也推进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②应用性:技术的本质是利用和改造世界,技术活动作为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应用。
技术的应用性体现在技术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在于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即它的经济价值。
③多元性:指技术既可表现为有形的工具装备、机器设备、实体物质等硬件,也可表现为无形的工艺、方法、规则等知识软件,还可以表现为虽不是实体物质而却又有物质载体的信息资料、设计图纸等。
2、论述科技哲学的内容及你的认识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探索自然界和科学界发展的普遍规律,探讨当代科学、技术、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研究领域遍及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等基础研究领域的一门新兴综合交叉学科。
研究内容:⑴综合研究⑵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⑶自然观研究;⑷科学哲学与科学方法论研究;⑸科学哲学与技术方法论研究;⑹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⑺科学与文化研究;⑻科学技术哲学名著与科学技术哲学史研究。
学习科学技术哲学的意义:(1)有助于加强哲学素养,增强理论思维能力。
(2)有助于正确探索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综合发展规律问题。
(3)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研究方法:(1)学习经典原著,努力掌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
(2)要扩充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史知识。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矿业大学
2012级硕士研究生《自然辨证法》课程考试试卷
一、材料分析题(在其中任意选择三个题目作答,每题20分,满分60分)
1、有市民反映从2013年3月5日起,上海松江区泖港镇泖港村北面的黄浦江面连日出现来历不明的死猪。
据悉,这已经不是当地居民第一次看到死猪了,附近居民称:多年来一直有死猪出现。
民众最为担忧的,不仅是持续上涨的死猪数量、部分死猪身上检测出的猪圆环病毒,而是死猪打捞地黄浦江上游,正是上海市饮用水的取水水源所在。
3月8号,农业部对死猪事件亦做出回应:已经责成上海和浙江的动物防疫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当地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动物疫情”。
3月17日,上海市环保部门和水务部门继续对相关水厂取水口和出厂水进行跟踪监测,确保出厂水水质安全。
根据当天发布内容,上海市疾控中心和上海市动物疾控中心最新检测结果显示,上述水厂进水原水和出厂水中加测的6种病毒及5种细菌均为阴性,水质稳定。
截至3月20日,上海市已累计打捞死猪10395头,浙江省嘉兴市清理、打捞死猪5528头。
2013年3月21日,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张学华律师本人向嘉兴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申请信息公开如下三项:①至2013年3月20日,嘉兴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对于上海市黄浦区死猪跨省污染事件所采取的防治措施。
②2013年3月1日至3月20日,黄浦江嘉兴市段所有水质检测点的每日水质检测数据。
③2013年3月1日至3月20日,嘉兴市所有自来水供应单位每日常规检验项目数据和非常规检验项目数据。
2013年3月22日今日,一位嘉兴水务集团的陈师傅用回电告知张律师:第①、②项不属他们管理范围。
第③项回复说:我们只管城区的水厂,且水都是合格的,我们的水是从西面来的,黄浦江死猪污染是东面的水域。
张律师问可否给一份所管辖范围的水质检测数据?告知水据都给建设和卫生部门了,你可问他们要。
张律师问可否书面回复不属你们回复范围?告知这个没有必要。
问题:基于自然观的视角,谈谈材料内容中所折射出来的突出问题。
2、每年的诺贝尔奖公布之日,总是国人的伤心之时,并且总会在国内各大媒体上和国人的心里激起阵阵喧哗与骚动。
这种喧哗与骚动往往是非理性的,混和着羡慕、抱怨、嫉妒、愤怒等等复杂的感情。
国人总是将中国拿不到诺奖归因于外在的某种原因,或者质疑评奖的公平性与公正性,认为诺奖评委对中国有偏见,评奖过程受西方政治势力的操控,或者干脆声明本国的某某人完全有实力获得诺贝尔奖……。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却很少有清醒而理性的自我反思。
问题:面对中国人对于诺贝尔奖的情结,根据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规律(汤浅现象),论述一下中国为了成为下一个世界科学中心,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
3、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科学的中心慢慢由相对发达和富足的英国转到了德国,为什么德国会成为世界科学中心?除去德国长期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优良传统,积极增加科研投入,注重人才培养,以及大批诸如爱因斯坦、普朗克、海森堡等天才科学家涌现等原因外,哲学在其中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如,德国的哲学率先脱离机械论和绝对论,发展了辩证法和唯物论,进而推动形成了:哲学为先导,数学为地基,理论与实验结合的良好的学术传统。
今天,在很多科技中也闪现着哲学的身影。
例如,大型桥梁、建筑中普遍存在的静不
定问题,在此时“静不定结构”反而恰好是稳定的。
像上海的“东方明珠”在设计施工中就设计了一定左右摇摆的自由度,摇摆幅度达到了1.7米。
这种工程技术很大程度就是利用了稳定和摆动的辩证法,是创新思维在工程科技中重大体现。
但在我国有很长一段时间哲学这种最需要自觉性、反思性和创造性的活动竟被作为按固定模式和框架进行归类与复制的重复性活动,结果导致大学中流行一种思想--哲学是用来“学和背”的,而不是用来“用”的。
问题:结合科学观和技术观的学习,谈谈你对“哲学在科技活动中的价值”问题的认识。
4、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日渐突出,苏丹红、地沟油、转基因食品,动物的速成现象:鸡、鸭、鹅等禽类生长周期被缩短至28〜45天,猪出栏时间被缩短至2.5〜4个月,凡此种种都严重违背了生物学的种植和养殖规律。
更有一些不法生产商逆食品安全法规而行,在食品中加入不利人体健康的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
问题:基于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谈谈在现代科技与商业伦理之间发展极不平衡的今天,你如何来看待技术伦理问题?
5、作为现代空中的核心,预警机将远程警戒雷达搭载于飞机上,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或者海上目标,指挥并可引导本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就像战斗机群的“眼睛”和“大脑”一样。
上世纪90年代和以色列合作,因美国阻扰未成,随后走上自主研发道路;购买俄方预警机作为实验平台,没有图纸全靠自己一点点测量;空警-2000、空警-200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
2006年中央发布《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问题:请谈谈你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性的认识?你认为当前哪些因素制约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6、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美国学术界兴起“publish or perish”之法。
这是说,或明或暗地,在大学任教职的,如果不按时发表文章,会被校方革职。
今天,“publish or perish”在中国的学术界也明确存在。
“publish or perish”也被人演绎了很多中国特色的翻译版本,诸如:“不发表毋宁死”、“要么发表论文,要么默默无闻”等等。
其实,就是本质上说,这个情景表达的是一种现实困境,就是说,如果不能发表,就无法继续待下去。
和它对立的一种生活情景是,纯粹出于学问的需要,自然写作,或会很快很多,但也可能会很慢很少。
问题:请结合科学观、科学技术与社会,谈一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这种现实困境的破解之道。
二、论述题(在其中任意选择两个题目作答,每题20分,满分40分)
7、科学选题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来讲至关重要,请你结合科学选题的基本原则和你的专业、工作实践,通过实例分析论述如何进行科学问题的研究。
8、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
9、回顾古代、近代、现代自然观的形成过程,谈谈认识其演变过程对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10.如今,各专业领域的科技人员每天都面对我国各类不同级别的科研基金项目的诱惑,科
研人员们要花费一定的精力竞相争夺有限的科研经费。
科研基金项目和真实的科学研究之间存在着何等关系?当前我国科研体制中存在着哪些弊端?
11、论述全球困境的现状及你的思考。
12、结合具体事例,说明生态自然观的整体性思想与近代自然观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