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极点与极线背景下的高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点与极线背景下的高考试题
王文彬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中学 344000) 极点与极线是高等几何中的重要
概念,当然不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也不属于高考考查 的范围, 但由于极
点与极线是圆锥曲线的一种基本特征, 因此在高考试题中必然会有所反映, 试题的命题背景 . 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 应当了解极点与极线的概念, 掌握有关极点与极线的基本性质, 破”试题中蕴含的有关极点与极线的知识背景,进而把握命题规律
1. 从几何角度看极点与极线
定义 1如图 1,设 P 是不在圆锥曲线上的一点,过 P 点引 两条割线依次交圆锥曲线于四点 E,F,G,H ,连接 EH ,FG 交于 N ,连接 EG,FH 交于 M ,则直线 MN 为点 P 对应的极线 . 若 P 为圆锥曲线上的点,则过 P 点的切线即为极线 .
由图 1 同理可知, PM 为点 N 对应的极线, PN 为点 M 所 对应的极线 .因而将 MNP 称为自极三点形 .设直线 MN 交圆锥曲线 于点 A,
B 两点,则 PA,PB 恰为圆锥曲线的两条切线 .
定理 1(1) 当 P 在圆锥曲线 上时,则点 P 的极线是曲线
在 P 点处的切线;
(2) 当 P 在 外时,过点 P 作 的两条切线,设其切点分别为 A, B ,则
点 P 的极线是直线 AB (即切点弦所 在的直线 ) ;
(3)当P 在 内时,过点 P 任作一割线交 于A,B ,设 在A, B 处的切线交于点 Q ,则点 P 的极线是动点 Q
的轨迹 .
自然也会成为高考
只有这样, 才能“识 定理 2 如图 2,设点 P 关于圆锥曲线 的极线为
①;反之,若有①成立,则称点 P,Q 调和分割线段 关于圆锥曲线
的调和共轭点为点 Q (或点 P ). 点 P 关于圆锥曲线 和共轭点是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点 P 的极线 .
推论 1 如图 2,设点 P 关于圆锥曲线 的调和共轭
2 1 1
点为点 Q ,则有 ②;反之,若有②成立, PQ PA PB 则点 P 与 Q 关于 调和共轭 .
可以证明①与②是等价的 . 事实上,由①有 211 PQ
PA PB .
特别地,我们还有 推论 2 如图 3,设点 的中心,则有 OR 2
证明:设直线 PR PR PA PB l ,过点 P 任作一割线交 于 A,B ,交l 于Q ,则 AQ BQ P (或点 Q )
的调
即可得 PR RQ RQ RQ
2
OR 2 OP
PR ,即点
P 关于有心圆锥曲线 (设其中心为 O )的调和共轭点为点 Q , PQ 连线经过圆锥曲线
OQ ,反之若有此式成立,则点 的另一交点为 R ,则 OR OP OR ,化简 OR OQ OR OQ OP PQ 与 OP
P 与 Q 关于 调和共轭 . OQ . 反之由此式可推出
P 与 Q 关于 调和共轭 . 推论 3 如图 4, A,B 圆锥曲线 的一条
P
图2
AB ,或称点 R
图 3
对称轴 l 上的两点 (不在 上),若 A,B 关于 调 和共轭,过 B 任作 的一条割线,交 于 P,Q 两点,则 PAB QAB .
证明:因 关于直线 l 对称,故在 上存在 P,Q 的对称点 P,Q .若 P 与Q 重合,则 Q 与P 也重合,此时
P,Q 关于 l 对称,有 PAB QAB ; 若 P 与 Q 不重合,则 Q 与 P 也不重合,由于 A,B 关于 调和共轭,故 A,B
为 上完全四点形 PQ QP 的对边交点,即 Q 在 PA 上,故 AP,AQ 关于直线 l 对称,也有 PAB QAB .
定理 3(配极原则 )点 P 关于圆锥曲线
的极线 p 经过点 Q 点 Q 关于 的极线 q 经过点 P ;直线 p 关于 的极点 P 在直线 q 上 直线 q 关于 的极 点Q 在直线 p 上.
由此可知,共线点的极线必共点;共点线的极点必共线 . 以上未加证明的定理,可参阅有关高等几何教材,如【 1】,其中定理 1 的初等证法可参阅文【 2】.
2. 从代数角度看极点与极线
定 义 2 已 知 圆 锥 曲 线 : Ax 2 Cy 2 2Dx 2Ey F 0 , 则 称 点 P(x 0, y 0) 和 直 线 l : Ax 0x Cy 0y D(x x 0)
E(y y 0) F 0是圆锥曲线 的一对极点和极线 .
x x y y 事实上,在圆锥曲线方程中,以 x 0x 替换 x 2,以 x0
x
替换 x ,以 y 0y 替换 y 2,以 y0 y 替换 y 即可得
22
到点 P(x 0,y 0)的极线方程 .
特别地:
22
(1) 对于椭圆 x 2 y 2 1,与点 P(x 0, y 0) 对应的极线方程为 x02x y02y 1;
a
b a b x 2 y 2 x x y y
(2) 对于双曲线 x 2 y 2 1,与点 P(x 0,y 0) 对应的极线方程为 x02x y02y 1; a b a b (3) 对于抛物线 y 2 2 px ,与点 P(x 0, y 0 )对应的极线方程为 y 0y p(x 0 x) .
x 2 y 2
(4) 如果圆锥曲线是椭圆 2 2 1,当P(x 0,y 0)为其焦点 F(c,0) 时,极线恰为椭圆的准线;如果圆锥曲 ab
22 线是双曲线
x 2 y 2
1,当 P(x 0, y 0)为其焦点 F(c,0) 时,极线恰为双曲线的准线;如果圆锥曲线是抛物线 ab
y 2 2px ,当 P(x 0, y 0 )为其焦点 F( p ,0) 时,极线恰为抛物线的准线
2
3. 从极点与极线角度看圆锥曲线试题
2 x
【例 1】(2010 江苏卷文理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如图,已知椭圆 9 右焦点为 F .设过点 T(t,m) 的直线 TA,TB 与此椭圆分别 交于点 M(x 1,y 1),N(x 2,y 2) ,其中 m 0,
y 1 0,y 2 0 .
(1) 设动点 P 满足 PF 2 PB 2 4 ,求点 P 的轨迹; (2) 设 x 1 2, x 2 1 ,求点 T 的坐标;
3
(3) 设t 9 ,求证:直线 MN 必过 x 轴上的一定点(其坐标与 m 无关).
分析与解:前面两问比较简单,这里从略 . 对于(3) ,当 t 9时, T 点坐标为 (9,m) , 连 MN ,设直线 AB 与 MN 的交点为 K ,根据 极点与极线的定义可知,点 T 对应的极线经过 K ,
2
y 1 的左右顶点为 A,B ,
5
P
A
O K
B
N
又点 T 对应的极线方程为 95
1,即
my
x 5 从而直线 1,此直线恒过 x 轴上的定点 K (1,0) , MN 也恒过定点 K (1,0) .
2 x (2008 安徽卷理 22) 设椭圆 C : 2 a
2 2
y 2 1(a b 0)过点 M ( 2,1) ,且左焦点为 F 1( 2,0) . b (1) 求椭圆 C 的方程; (2) 当过点P(4,1)的动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B 时,在线段AB 上取点Q ,满足 uuu
uuu uuur uu AP QB AQ PB
,证明点 Q 总在某定直线
上 . 2 分析与解: (1) 易求得答案 x 4 uuur PB uuur ,说明点 P,Q 关于 BQ 2,点 Q 的轨迹就是点 (2) 由条件可有 AQ 2 y2
1. 2 圆锥曲线 C 调和共轭 . 根据定理 1y 2 故点 Q 总在定直线 2x y 2 4x P 对应的极线,即
4 1 ,化简得 2x y 0上.
x 2 例 3】(1995 全国卷理 26)已知椭圆 C : 24 0. 2 y 16 于点 R ,又点 Q 在OP 上且满足 OQ OP OR 2
,当点 是什么曲线 . 分析与解:由条件知 线与直线 OP 的交点 . OR 1, 直线 l : x
12 8 P 在l 上移动时,求点 Q 的轨迹方程 . ,并说明轨迹 1,P 是l 上一点,射线 OP 交椭圆 OP OQ 可知点 P,Q 关于圆锥曲线 C 调和共轭,而点 Q 可看作是点 P 的极 设 P(12t,8 8t) ,则与 P 对应的极线方程为
12t x (8 8t) y 24 tx (1 t)y 2 ③ 16 1, 化简得 又直线 OP 的方程为 8 8t x , 12t 化简得
2 2t y x ④ 3t 解由③④联立方程组得 6t
x 2
5t 4t 2 ,消去 t 得 2x 2
4 4t
x 2
5t 2 4t 2
x
3y 2 4x 6 y ,可化为 (x 51)
2
(y 1)2
5 3
1( x,y 不同时为 0) ,故点 Q
10 和 15 ,且长轴平行于 2
【例 4】(2006 年全国卷 II 理 21) 已知抛物线 uuur 的焦点为 F , A,B 是抛物线上的两动点,且 AF ( 0) ,过 A,B 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切
线,并设其交点 为 P . uuur uuur (1) 证明 FP AB 为定值; 的轨迹是以 (1,1)为中心,长短轴分别为 4y uuur FB
x 轴的椭圆, 但需去掉坐标原
点 F y B
P 图8
(2) 设 ABP 的面积为 S ,写出 S 并求 S 的最小值 .
分析与解: (1) 显然,点 P 的极线为 P(x 0, 1),再设 A(x 1,y 1),B(x 2,y 2) , x 2x
2(y 2 y),由于 A,B,F 三点共线, 得 x 1x 0 2(y 1
1) ,两式相减得 x 2x 0 2(y 2 1) uuur uuur 又 FP (x 0, 2),AB (x 2 设 AB 的方程
为 y kx f( ) 的表达式,
AB ,故可设点 F,A,B 三 故相应的三极线共点
于 P(x 0,
点对应的极线方程分 别为 y 1) ,将 y (x 1 x 2)x 0 2(y 1 y 2). (2) 1 , x 1x 2(y 1 y) , 1代入后面两个极线方程 uuur uuur x 1,y 2 y 1) ,故 FP AB 1 ,与抛物线的极线方程 2 代 入 x 2 4y 并 1) , 把 y kx 1 12 AB FP 显然,当 k 0 时, S 取最小值 4. 【例 5】(2005 江西卷理 22)设抛物线 C: y x 2 的焦点为
F ,动点 P 在直线 l :x y 2 0上运动, 过 P 作抛物线的两条切线 PA,PB ,且与抛物线分别 相切于 A,B 两点. (1) 求 APB 的重心
G 的轨迹方程; (2) 证明 PFA PFB . 分析与解: (1) 设点 P(x 0,y 0),A(x 1, y 1),B(x 2,y 2), 与 y0 y x 0 x 对比可知直线 l :x y 2 0 对应的极点为 2 1 必恒过点 (1,2). 2 P(2k, S ABP
2(1 k 2) 4(1 k 2
) . k 1y 设 AB:y 2 k(x ) ,可化为 2
x 0(x 2 x 1) x 0x 2(y 0 弦长公 0. 2(y 2 y 1) y) 对比可知直线 AB 对应的极点为 式 得 AB 1 (2,2) 2 4(1 k 2 ) , 所 以 ,P 为直线 l 上的动点,则点 P 对应的极线 AB k k k k 2 x ,故直线 AB 对应的极点为 P(k 2,k 2 2) ,将直线 AB 的 方程代入抛物线方程得 的重心 G 的轨迹方程为 k x x 1 x 2 k 2 3 k y 1 y 2 2 3
y 1(4x 2
3 x 2). x 2
kx 0,由此得 x 1 x 2 k,y 1 y 2 k(x 1 x 2 1)
k 2 k 4 , APB
k 2
k
2 2
3
k 2 k 2
2 3
,消去 k 即得
22 (2) 设 A(x 1,x 12),B(x 2,x 22) ,由 (1) 知 x 1 x 2 k,x 1x 2 P(x1 x2 ,x 1x 2), 2 所以 uuur 2 FA (x 1,x 12 cos PFA uuu uu FP FA
uu ur FA uuu r FP x 1 x 2 2 x 1 uuur FP
uuur x x FP (x 1 x 2 2 14)(x 12 14) 44 x 12 (x 12 41)2 14), (x 1x 2 ,x 1x 2 (x 1x 2 1 2,又 F(0, ) ,由 4 1 uuur 2 ), FB (x 2,x 22 4 14)(x 12 41) 2 1
4 uuur 2 FP (x 12
) (1) 14) 4 1 4 FP kk 知 P(2,2 2) ,即
同理
1
参考文献
1】周兴和. 高等几何. 科学出版社,2003.9
2】李凤华. 圆锥曲线的极点与极线及其应用. 数学通讯[J],2012(4) 下半月cos PFB
所以有
uuur
uuur
FP FB
uu uuur
FP FB
x1x2
uuur 4
FP
PFA PF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