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1标题动画初认识 |人教版(2015)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课认识新朋友教案1

板书设计
①计算机基本组成与功能
-显示器:展示信息
-主机:存储和计算
-键盘:输入信息
-鼠标:操作界面
②鼠标基本操作
-单击:选中对象
-双击:打开程序
-拖拽:移动或选择多个对象
③计算机桌面与窗口操作
-桌面图标:快速访问程序和文件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分析、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形成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了信息意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提高了信息安全意识。
4.创新与实践:
1.学生在阅读材料时,可以做好笔记,整理关键知识点。
2.观看视频时,注意跟随操作演示,动手实践,加深记忆。
3.遇到问题时,及时向教师请教,或与同学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教师在课后拓展环节,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桌面图标的作用;
-图标的打开与关闭。
4.掌握基本的窗口操作;
-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关闭;
-窗口的移动和调整大小。
5.学习简单的计算机安全知识;
-计算机病毒的认识;
-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
核心素养目标
1.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本信息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使学生能够主动关注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根据评价与反馈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课后拓展
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3篇(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3篇(人教版)【导语】信息技术是研究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和使用信息的技术。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制作一组幻灯片教学目标:1、会在演示文稿中添加新幻灯片;会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并输入文本。
2、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能修改项目符号。
3、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为每一张幻灯片设置一种切换效果。
教学难点:在设置切换效果之前要先选中幻灯片。
课前准备:1、制作好演示文稿范例——“动物之爱”。
2、提供动物图片(光盘里的“图片\动物”文件夹里)。
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制作一个作品通常需要几张幻灯片。
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组介绍动物的幻灯片。
二、新课教学1、制作封面(师演示)⑴启动Powerpoint。
⑵选择“简洁型模板”、“文本与剪贴画”自动版式。
⑶介绍封面的制作方法。
⑷介绍项目符号的修改方法。
2、新建幻灯片(师示范)选择空白版式进入幻灯片视图,依次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插入一张有关猴子的图片,拖出文本框输入“可爱的猴子为这张幻灯片加上标题,依次选择绘画工具栏上的[自选图形]、[标注]、白云,拖出一个标注框输入“玩累了,休息休息!”,修改字体格式,调整对象的位置。
3、学生操练(师巡回指导)4、增加幻灯片切换效果⑴选择[视图]菜单中的[幻灯片浏览],切换到幻灯片浏览视图,这时,我们可以看到刚才做好的四张幻灯片了。
⑵选中第一张幻灯片,单击幻灯片切换工具栏的切换按钮,弹出“幻灯片切换”对话框。
单击下拉按钮,选择[垂直百叶窗]。
最后单击[应用]按钮。
⑶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用右键单击幻灯片,从快捷菜单中选择[幻灯片切换]命令,也能打开“幻灯片切换”对话框。
⑷设置好所有幻灯片的切换效果后,不要忘记及时保存文件。
我们给文件取名为“动物的家”。
三、展示学生作品1、观看学生作品2、学生对所观看的作品发表议论。
四、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制作一系列的幻灯片,并且增加了幻灯片之间的切换效果让文字和图片飞起来教学目标:1、会打开已有的演示文稿。
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依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设计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留意:
8.创设有效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爱好。
9.教学过程应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来开展,分散难点,突出重点。
10.合理运用讲授法,讲授应具有启发性,坚决杜绝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11.教态亲切、自然,术语标准、正确,演示正确、娴熟。
12.应留意新旧学问之间的联络,问题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操作程度。
〔三〕学问窗。
复制或挪动文件〔夹〕时,都会在新的位置产生一样的文件〔夹〕。不同之处在于,挪动操作后会删除原来位置的文件〔夹〕,而复制操作后仍保存原来位置的文件〔夹〕。
〔四〕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生答,师订正。
板书设计
第二课 有条不紊管文件
文件〔夹〕新建、复制、挪动、删除。
第三课 轻轻松松管图像
⑶设计合理的问题和任务,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操作程度。
⑷设计多种有效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展评价。
⑸设计完好的课堂教学构造,过渡自然流畅。
教学设计内容要形成电子文档,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开展过程,学生操作练习内容,板书内容。
7.制作电子板书。设计并制作美观、清楚、简明的电子板书〔或课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
由图像组成,可以用来展示拍摄的照片、下载的图片、绘制的图画的演示文稿,就是一个电子相册呀!如今就让我们来学习吧!〔板书课题〕
二、进展新课。
〔一〕制作演示文稿。
把一组图片依次插入演示文稿的幻灯片中,就可以制作成一个简洁的电子相册。
〔二〕调整图片的款式。
16.课堂教学构造完好,过渡自然流畅。
四年级上册第一到四课信息技术教案 Scranio

多媒体网络教室、极域电子教室、Scraino软件
教法
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预设教学过程
补充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通过播放与中秋节有关的视频,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制作中秋贺卡。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添加多个背景,实现背景的动态效果
教师演示讲解:介绍从文件夹中依次添加多个背景的方法和“下一个背景”积木的使用效果。讲解“等待几秒”积木的作用和参数设置的方法。详细讲解控制模块中“重复执行”积木的重要作用。
(3)小结:搭建脚本的基本过程:选定角色—拖放控件—完成搭建—执行脚本。
3.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场景展示《小猫过马路的动画》。
小猫明明说了三次,为什么我们看不到这三次的效果呢?
添加“等待”积木,了解脚本程序的运行方式。
通过练习,掌握舞台坐标的划分。
三、感悟新知、综合练习
在红绿灯路口,三人在等绿灯,互相交流着,完成这个场景设计。
备课人
课题
1.初次登场打招呼
课型
新授
课时
1
目标
初步认识“Scraino”软件,了解其软件界面组成及功能;掌握应用“动作”“外观”“等待”积木实现角色移动和说话的方法;体验通过搭建“积木”编写程序的过程和乐趣。
重难
认识Scraino界面;掌握Scraino舞台坐标的概念;学会x、y轴划分。掌握应用“动作”“外观”“等待”积木实现角色移动和说话的方法。
板书
测测我的运算力
1.变量
2.随机数积木
3.问……并等待回答积木
教后
反
思
观看图片和视频,思考这些繁花似锦的线条图形是如何绘制的?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信息技术第一课教案(6篇)

信息技术第一课教案(6篇)信息技术第一课教案1教学目标:信息处理过程的主要环节有信息输入、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
教学重点: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工具,它通过硬件和软件的支持,对鼠标和键盘等输入设备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运算,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信息,通过显示器等输出,本课安排了“摸、看、听”,“涂涂画画”和“敲敲打打”三个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认识计算机,感受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认识计算机第一个活动是学生动手启动计算机,通过看、听、摸,感受计算机的启动是一个系统逐步、有序工作起来的过程。
在启动计算机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主机、显示器和键盘的变化,了解计算机系统自检的过程。
在开机时,学生通过打开显示器、主机开关的前后顺序,认识到主机是计算机信息处理的核心。
同时正确的开机顺序,能防止电流对主机的冲击,造成损坏。
2.体会鼠标输入,显示器输出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在“涂涂画画”的过程中,通过操作鼠标,观察显示器屏幕的变化,体会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过程。
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认识到鼠标属于输入设备,它在显示器上是以指针来表达的,从而明确输入设备在输出端是有表达的。
其中画图软件将鼠标输入信息转化为图形信息。
活动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尝试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和关闭等操作。
关于“使用完一个工具,就需要关闭它”,如果不关闭窗口,会有许多功能模块(软件)在同时工作,占有系统资源,降低计算机运行速度等,关闭即可使此模块停止工作。
活动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完成一个绘画作品,只要能体会鼠标和显示器之间的关系即可。
3.体会键盘输入,显示器输出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第三个活动是敲敲打打键盘在计算机中输入信息,此活动和“涂涂画画”类似,所不同的是使用了两种不同信息输入设备。
活动完成后,在“记事本”中不一定呈现成品,只要学生通过这个活动能体会到键盘的输入功能即可。
键盘上有一些功能键,在输入字符过程中,能够控制输入。
最新人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学生能够熟练使用Word软件完成电子作文、名片、表格等的制作。
2、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制作一份完整的电脑小报。
3、学生能够运用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等知识来研究身边存在的现实问题,并能够通过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演示、实践、探究、讨论等,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本课程分为15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如下:第一课:简简单单看文件研究如何打开、关闭文件,如何查看文件内容,如何保存文件。
第二课:有条不紊管文件研究如何创建文件夹,如何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如何重命名文件。
第三课:轻轻松松管图像研究如何插入图片,如何调整图片大小和位置,如何添加边框和阴影效果。
第四课:演示文稿巧妙播研究如何创建演示文稿,如何添加文字、图片、音乐等元素,如何设置动画效果和幻灯片切换方式。
第五课:随心所欲展图画研究如何使用画图工具绘制简单图形,如何填充颜色和添加文字,如何保存和打印图画。
第六课:演示文稿仔细做研究如何制作精美的演示文稿,如何设置背景、主题和字体,如何添加图表和动画效果。
第七课:图片文字排美观研究如何使用文字处理工具排版,如何添加页眉、页脚和页码,如何设置段落格式和字体样式。
第八课:放映效果我设置研究如何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效果,如何添加音乐和视频,如何设置自动播放和循环播放。
第九课:演示文稿巧编辑研究如何编辑演示文稿,如何修改文本和图片,如何添加注释和超链接。
第十课:电子邮件我收发研究如何使用电子邮件收发邮件,如何编写邮件正文和附件,如何添加收件人和抄送人。
第十一课:认认真真管邮件研究如何管理电子邮件,如何删除和归档邮件,如何设置邮件过滤和自动回复。
第十二课:即时通信真便捷研究如何使用即时通信工具聊天,如何添加好友和创建群组,如何发送表情和文件。
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精讲

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是培养孩子们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阶段,孩子们开始接触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学习使用电脑、键盘、鼠标等工具,掌握基本的文字输入和浏览网页的技能。
他们还将学习处理信息的一些工具,如画图、字处理和幻灯片制作工具。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的目的是使孩子们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
讲授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教案应该从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如开机、关机、如何使用鼠标等开始,以此建立孩子们的信心和对于学习的兴趣。
在教授这些基本操作时,老师应该致力于让孩子自己去操作,引导他们自主探索,这样,孩子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些工具,并逐渐掌握其使用方法。
教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信息素养和安全意识。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是全球面临的挑战,培养孩子们的信息素养和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网络的背景和局限性,让孩子们认识互联网的环境,学习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以及了解信息验证的基本技巧。
同时,教师也应该通过课程设计着重强调信息安全问题,例如通过使用特定的引导问答和案例框架,让孩子们辨别准确的信息来源,并帮助他们识别目的和意图。
创新教学方法是教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的重要方式之一。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化手段,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活泼。
例如,通过漫画、图像、动画和游戏的形式,来介绍一些基础的概念;又比如,使用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和故事情节,来设计课堂活动,增加趣味性。
这些都有助于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并获得关于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的课程主要是围绕基本计算机操作、信息安全、信息素养和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的。
因为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动态的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者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发展的需求,培养出更多的信息化时代人才。
信息技术四年级第17课《初识Scratch》优质教案

信息技术四年级第17课《初识Scratch》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第17课《初识Scratch》。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Scratch软件认识和基本操作。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1节 Scratch简介,包括软件界面、功能和操作方法;第2节小猫动起来,学习使用Scratch编程让角色动起来。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解Scratch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学会使用Scratch编程让角色动起来。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编程兴趣,提高他们合作学习、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Scratch编程基本操作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2.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Scratch软件让角色动起来,掌握基本编程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教师电脑。
2. 学具:学生电脑、Scratch安装包。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有趣Scratch作品,让学生初步解Scratch编程魅力,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2. 讲解Scratch基本功能(10分钟)介绍Scratch软件界面、功能模块,让学生对Scratch有一个基本认识。
3. 操作演示(15分钟)以制作小猫动起来动画为例,现场演示编程过程,讲解操作步骤。
4.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例题,详细讲解如何使用Scratch编程让角色动起来。
5.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随堂练习,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Scratch基本功能模块图2. 板书右侧:小猫动起来编程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简单Scratch动画,要求角色至少完成一个动作。
2. 答案:根据教材和课堂讲解,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教学效果,思考如何在今后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编程能力。
四年级(上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四年级(上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1.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学习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熟悉桌面、任务栏和开始菜单1.2 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学习创建、复制、删除文件和文件夹掌握文件夹的打开、关闭和移动1.3 常用软件的使用学习使用记事本、画图等基础软件熟悉软件的打开、关闭和基本功能第二章:网络世界2.1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作用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2 浏览器的使用学习浏览器的安装、启动和关闭掌握浏览网页、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2.3 电子邮件的使用学习电子邮件的申请、发送和接收熟悉邮件的编写、附件的添加和删除第三章:信息处理3.1 文字处理学习Word的基本操作,如字体、段落设置掌握文档的编辑、复制、删除和保存3.2 表格制作学习Excel的基本操作,如单元格、行列的设置掌握表格的创建、编辑、排序和筛选3.3 演示文稿制作学习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如幻灯片、动画设置掌握演示文稿的编辑、播放和保存第四章:网络安全与道德4.1 网络安全知识学习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掌握个人信息的保护方法,避免网络欺诈4.2 网络道德学习网络礼仪、文明用语和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第五章:创新与实践5.1 计算机编程入门学习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掌握简单的编程语句,编写简单的程序5.2 网络素养提升学习网络信息的辨别、筛选和整合能力提高网络应用水平,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5.3 创意作品制作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创作绘画、音乐、视频等作品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展示个人才华第六章:计算机图形与图像处理6.1 图形与图像的基本概念学习图形的种类、图像的分辨率等基本知识掌握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基本操作6.2 图形绘制与编辑学习使用绘图软件绘制基本图形掌握图形的变形、颜色填充、线条设置等编辑技巧6.3 图像处理与美化学习调整图片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基本操作掌握图像裁剪、旋转、滤镜应用等高级技巧第七章:音频与视频处理7.1 音频处理基础学习音频文件的基本知识,如格式、采样率等掌握音频编辑软件如Audacity的基本操作7.2 音频剪辑与制作学习音频文件的剪辑、拼接、混音等基本技巧掌握制作简单的音频作品,如广播剧、音乐剪辑等7.3 视频处理基础学习视频文件的基本知识,如格式、帧率等掌握视频编辑软件如Premiere的基本操作7.4 视频剪辑与制作学习视频文件的剪辑、特效添加、字幕添加等基本技巧掌握制作简单的视频作品,如微电影、教学视频等第八章:信息素养与研究性学习8.1 信息素养的培养学习信息检索、信息评估、信息应用等基本能力8.2 研究性学习方法学习如何选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和分析数据等第九章:信息技术与生活9.1 数字化家居学习智能家居设备的使用,如智能音响、智能照明等了解数字化家居的优势和安全隐患,提高生活品质9.2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学习在线教育平台的使用,如网络课程、远程教学等掌握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效果9.3 信息技术与健康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电子设备,预防近视、颈椎病等疾病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应对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第十章:信息技术与未来10.1 概述学习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了解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等10.2 物联网与大数据学习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和关键技术了解大数据的发展背景、核心技术及其应用领域10.3 信息技术职业规划学习信息技术相关职业的基本要求和发展前景结合个人兴趣和特长,规划信息技术职业发展路径第十一章:编程逻辑与算法11.1 编程逻辑基础学习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掌握基本的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11.2 算法概念与分析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学习分析算法的效率,了解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11.3 常见算法实现学习实现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掌握查找算法(如二分查找)的实现第十二章:移动设备与应用12.1 移动设备的基本操作学习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基本使用方法熟悉移动设备的操作系统和应用商店12.2 移动应用的开发与使用了解移动应用的开发流程和基本技术学习使用移动应用,提高生活和学习效率12.3 移动设备的安全与隐私保护学习移动设备的安全使用习惯了解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学会保护个人隐私第十三章:跨媒介信息交流13.1 跨媒介信息传播的原理学习不同媒介(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的特点了解跨媒介信息传播的挑战和机遇13.2 社交媒体的使用学习社交媒体的基本操作和使用策略掌握社交媒体的沟通技巧,拓展人际关系13.3 网络合作与协作学习在线协作工具的使用(如Google文档、腾讯文档)提高网络合作能力,协同完成任务第十四章:信息时代的挑战与机遇14.1 信息过载与筛选学习信息过载的成因和影响掌握有效筛选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巧14.2 数字鸿沟与普及了解数字鸿沟的概念和表现学习如何缩小数字鸿沟,促进信息技术的普及14.3 信息技术的伦理与法律问题学习信息技术领域的伦理和法律知识提高信息道德素养,遵守法律法规第十五章:综合实践与创新15.1 信息技术项目实践学习项目规划、实施和评价的方法完成一个信息技术相关的实践项目15.2 创新思维与设计学习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结合信息技术,完成一个创意设计作品15.3 信息技术在未来社会的角色展望信息技术在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四年级(上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用计算机制作Flash动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Flash动画的基本概念,知道Flash动画的制作方法和流程。
2. 培养学生运用Flash软件制作简单动画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Flash动画的基本概念2. Flash动画的制作方法和流程3. Flash动画素材的导入和编辑4. Flash动画的帧和图层操作5. Flash动画的发布和输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Flash动画的制作方法和流程,Flash动画素材的导入和编辑,Flash 动画的帧和图层操作。
2. 教学难点:Flash动画的制作技巧,动画的流畅性和创新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掌握Flash动画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Flash动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优秀的Flash动画作品,引发学生对Flash动画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与演示:讲解Flash动画的基本概念,演示Flash动画的制作方法和流程。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Flash动画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Flash动画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准备1. 硬件准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设备。
2. 软件准备:Flash软件、教学素材。
七、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安排45分钟。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利用Flash软件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作品。
九、教学评价1. 学生Flash动画作品的创意、设计、制作质量。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1. 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四年级(精选)

。
03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
的问题。例如,学生能够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交
流、使用办公软件制作文档等。
教学内容与安排
计算机基本操作
学习计算机的开关机、鼠标和键盘 的使用、文件的保存等基本操作。 通过实践操作和任务式学习,让学
02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组成与原理
01
计算机硬件组成
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
02
计算机软件组成
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03
计算机工作原理
二进制数制、存储程序控制等 。
计算机操作系统简介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操作界面。
常见操作系统类型
Windows、Mac OS、Linux等。
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四 年级(精选)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计算机基础知识 • 办公软件应用技能培养 • 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教育
目录
• 编程入门及逻辑思维训练 • 创意设计与多媒体应用拓展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
0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创意设计作品展示评价
作品展示准备
指导学生将自己的创意设计作品 进行整理和优化,为展示做准备
。
作品展示与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让其他 同学和老师欣赏并给予评价。评 价内容包括创意、技术、美观等
方面。
经验分享与反思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 的经验和心得,同时引导他们对 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找出不足
四年级上册计算机教案

第1课错别字无处藏身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Word窗口的主要工具栏。
技能目标:1、学会在Word中文本的修改。
2、能通过开始菜单打开Word,并能关闭窗口。
3、文本的插入与删除。
4、文件的打开与保存。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了解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是办公自动化的一种体现和趋势,感受计算机与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亲密关系(通过阅读教材,让学生明白我国在软件开发上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Word界面的认识,在Word中对文字进行插入、删除。
教学难点:新文件的保存方法。
课前准备:Word文章《找春天》学习过程:一、谈话引入1、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Microsoft Word,它能帮助我们进行文字处理。
2、问:有人用过吗?你知道它长什么样吗?二、认识新朋友1、出示Word的图标2、学生自己想办法打开Word和“写字板”。
(1)Word的打开方式:开始—程序—Microsoft Word,单击运行(2)比一比,找一找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认识界面:标题栏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文本工作区状态栏(用鼠标分别点到各个内容上,从出来的提示文字中想想它们分别有什么功能。
)(4)移动工具栏。
三、使用Word修改文章1、打开文件谈话:有一个同学老写错别字,今天我们就用“Word”来帮助他改正错误。
你能打开放在“我的文档”中的《找春天》吗?(1)学生尝试打开文件。
(2)方法:文件——打开,在对话框中找到相应的文件:找春天。
2、找找错别字(1)找找错别字,看看有什么规律。
(大多有红或绿的下划线)(2)比比谁找得最多、最认真。
3、改正错别字(1)试一试:你能把错别字改正吗?(2)反馈方法:A、光标移到“表”的前面,按Delete键,删除,输入“麦”。
B、光标移到“表”的后面,按Back Space键,删除,输入“麦”。
*C、尝试用“工具——拼写和语法”菜单来查找文章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在管理文件夹时,还需要掌握复制、移动和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1.复制文件或文件夹。
教师演示讲解:选中要复制的文件或文件夹,右键点击“复制”,然后在目标文件夹中右键点击“粘贴”即可。
2.移动文件或文件夹。
教师演示讲解:选中要移动的文件或文件夹,右键点击“剪切”,然后在目标文件夹中右键点击“粘贴”即可。
3.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教师演示讲解:选中要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右键点击“删除”,然后确认删除即可。
三)练一练。
1.新建一个文件夹,并在其中复制、移动、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2.在“回收站”中找回误删的文件或文件夹。
四)总结。
1.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内容?2.生答,师订正。
板书设计:第二课有条不紊的管文件一、新建文件夹二、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本文介绍了文件管理、图像管理和演示文稿制作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
首先讲解了复制、移动和删除文件的方法,以及路径的概念。
接着介绍了XnView图像管理软件的界面和基本操作,包括浏览、放映、复制和删除图像。
最后,介绍了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以及放映时使用放映笔的技巧。
本文的语言简明清晰,适合初学者阅读。
3.掌握演示文稿中文本框的添加与编辑。
4.了解演示文稿中的图表和图形的添加与编辑。
5.学会对演示文稿进行格式化处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演示文稿的基本结构、文本框的添加与编辑、图表和图形的添加与编辑、格式化处理。
教学难点:图表和图形的添加与编辑、格式化处理。
教学准备:计算机、投影仪、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引入。
演示文稿是一种非常好的展示工具,可以用来展示各种内容。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如何制作演示文稿。
二、进行新课。
一)演示文稿的基本结构。
演示文稿由多个幻灯片组成,每个幻灯片可以包含文本、图片、图表、图形等内容。
在制作演示文稿时,需要先了解演示文稿的基本结构。
二)添加幻灯片。
教师演示、讲解:添加幻灯片是制作演示文稿的第一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添加幻灯片,如复制粘贴、新建幻灯片等。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8放映效果我设置 |人教版(2015)

放映效果我设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使用“预设动画”和“自定义动画”两种方法对演示文稿中的对象进行动画效果设置。
2、演示文稿的自动播放
3、学会在演示文稿中插入音乐,并将它设置为从头到尾播放。
【能力目标】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对演示文稿进行动画效果、插入音乐、自动播放的修饰、完善,使演示文稿在播放的时候充满变化,以达到吸引观众注意的目的。
【情感目标】
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他们对演示文稿的学习和使用更进一步,并把自己关注、喜欢的东西通过动感的演示文稿更精彩的展现给大家。
教学重点:
1、设置动画效果
2、插入声音
3、自动播放演示文稿
教学难点:
1、演示文稿自动放映时,对切换时间的控制。
2、在插入声音的时,选对声音所在的幻灯片
3、从头到尾播放时,注意要在多媒体设置中选择好停放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四年级(上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四年级(上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开关机方法。
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组成部件: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开关机方法。
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组成部件。
示范法:示范开关机方法。
练习法:学生自行开关机,熟悉操作。
1.4 教学评价学生能说出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学生能说出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
学生能正确开关机。
第二章:操作系统使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熟悉桌面操作系统的基本界面。
让学生掌握窗口、桌面、菜单等基本操作。
让学生学会文件的基本操作。
2.2 教学内容桌面操作系统的基本界面:桌面、任务栏、开始菜单等。
窗口的基本操作:打开、关闭、最小化、最大化。
菜单的基本操作:选择、执行命令。
文件的基本操作:创建、删除、移动、复制。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桌面操作系统的基本界面和基本操作。
示范法:示范窗口、菜单、文件的基本操作。
练习法:学生自行操作,熟悉操作系统使用。
2.4 教学评价学生能熟悉桌面操作系统的基本界面。
学生能掌握窗口、桌面、菜单等基本操作。
学生能进行文件的基本操作。
第三章:文字处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让学生学会输入、编辑、排版文字。
让学生学会插入图片、表格等。
3.2 教学内容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打开、保存、关闭文档。
输入文字:键盘输入、语音输入。
编辑文字:选定、复制、粘贴、删除、字体、字号、颜色等。
排版文字:段落、行间距、对齐方式等。
插入图片、表格等:选择、调整大小、位置等。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辑方法。
示范法:示范输入、编辑、排版文字以及插入图片、表格等。
练习法:学生自行操作,熟悉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3.4 教学评价学生能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学生能进行文字的输入、编辑、排版。
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3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3篇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嬉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
我预备了以下教案,盼望对你有关心!演示文稿巧编辑教学目标:1.了解常用的视图模式,熟悉幻灯片中的对象;2.把握移动、删除、复制及插入幻灯片的方法;3.增加使用演示文稿表达思想观点的信念。
教学重点:了解常用的视图模式,熟悉幻灯片中的对象;教学难点:把握移动、删除、复制及插入幻灯片的方法;教学预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老师机掌握。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第一课时一、#教案# 导语引入。
直接导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一)切换视图模式1.老师讲解2.三种主要的视图模式:一般模式;幻灯片扫瞄和幻灯片切换。
(二)移动和复制幻灯片1.老师演示、讲解:2.打开名为“颜色”的演示文稿,然后切换到幻灯片扫瞄模式。
3.把第9张幻灯片拖动到第3张和第4张之间,观看幻灯片排列挨次的变化。
4.把第9张幻灯片一会原位。
5.按住ctrl键,拖动第2张幻灯片到第5张的后面。
观看变化。
(第2张复制到第5张的后面了。
)同学实际操作。
6.连续按要求复制幻灯片。
(三)插入幻灯片1.打开演示文稿“故事赏析”,把插入点移到演示文稿末尾。
2.打开“重用幻灯片”栏,接着打开演示文稿“古诗赏析-咏柳”。
3.单击“重用幻灯片”栏中显示的要插入的幻灯片,观看演示文稿幻灯片数量的变化。
4.把演示文稿“古诗赏析-独坐敬亭山”的幻灯片也插入进来,然后放映。
(四)编辑对象1.转变对象的尺寸和位置2.复制和删除对象老师讲解,同学实践操作。
(五)总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生答,师订正。
板书设计第九课演示文稿巧编辑一、切换视图模式二、移动和复制幻灯片三、插入幻灯片四、编辑对象放映效果我设置教学目标:1.把握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的操作方法。
2.能够设置幻灯片中图文的动画演示效果。
3.感受演示文稿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把握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的操作方法。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第1课 标题动画初认识 人教版

第1课标题动画初认识教学目标了解生活中的信息,并能识别有害信息,认识信息的重要性;了解信息技术的大致发展过程,了解信息的重要处理工具——计算机;树立信息意识,培养信息道德。
2、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信息交流让学生感知什么是信息,怎样感受信息。
3、通过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了解信息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4、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以及自主探索能力与相互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课带来的快乐。
2学情分析三至六年级各一个教学班,每班人数不等。
上课按照每班人数具体安排,如四年级学生较多,可将学生分组上课,确保每个学生一台计算机,已达到较好的实际操作练习。
3重点难点什么是信息;2、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教学难点:学生信息意识及信息道德的培养。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了解生活中的信息,并能识别有害信息,认识信息的重要性;了解信息技术的大致发展过程,了解信息的重要处理工具——计算机;树立信息意识,培养信息道德。
2、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信息交流让学生感知什么是信息,怎样感受信息。
3、通过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了解信息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4、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以及自主探索能力与相互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课带来的快乐。
4.1.2学时重点什么是信息;4.1.3学时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教学难点:学生信息意识及信息道德的培养。
4.1.4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认识计算机一、师生交流,引入课题1、同学们,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信息技术课。
2、请同学们不要打开书,你们猜猜这门课程将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3、那么,上这门课要注意些什么呢?(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堂常规要求的讲解)。
二、认识信息,体验交流1、什么是信息?(1)教师播放短片——“走进大自然”(2)师:你是通过什么知道“春天来了”?(学生交流,讨论。
)2、什么是信息技术?师:请大家思考信息是怎样产生和传递的呢?想想刚才的短片。
2024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打印版

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网络基础知识与互联网应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使用技巧•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应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入门•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课程介绍与目标信息技术课程目的0102 03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提高信息素养。
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上册教材结构与内容教材结构本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课节,涵盖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网络基础和多媒体应用等内容。
教材内容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操作系统的使用、网络基础知识、多媒体制作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0102 03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操作系统使用、网络基础知识和多媒体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
教学目标与要求计算机基础知识硬盘(HDD或SSD)用于长期存储数据,是计算机的“长期记忆”。
内存(RAM)用于暂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是计算机的“短期记忆”。
中央处理器(CPU)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是计算机的“大脑”。
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等,用于向计算机输入信息。
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用于显示或打印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
如操作系统、编译器等,是计算机运行的基础软件,负责管理硬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编程语言如办公软件、游戏等,是直接为用户提供各种功能的软件。
如Python 、Java 等,是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
030201ABDC存储程序原理计算机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在内存中,并按照程序中的指令顺序执行。
二进制原理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制进行运算和存储,即0和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动画初认识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中的地位与分析
自定义动画的用法是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四年级下册中的教学内容。
它是POWERPOINT软件基本工具的使用中的重要部分。
由于课本中没有对这部分内容单独进行编排,但是这个工具又是PPT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因此我对这部份课程资源重新进行了开发利用。
2、教学目标分析
A、知识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会POWERPOINT软件中动画的基本操作方法;
(2)学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拓展。
B、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
C、情感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学会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
(2)培养学生通过实践和自主探索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意识和能力。
(3)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在掌握POWERPOINT软件中基本工具使用方法的基础上,掌握动画的操作。
教学难点:
(1)设置自定义动画。
二、教法分析
新课改提出:“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的教育。
” 因此,在教法设计上,我主要是运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讨论,通过对一定情境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其成为教学的主体,同时使用任务驱动、探究合作以及教师启发等有效手段,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创新和探究学习的效果。
三、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由于根据教科版小学信息技术知识体系,五年级学生在基本操作和基础知识方面积累较高,所以本学期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学生掌握规范的鼠标基本操作及任务窗口的基本认识和操作能力的同时,能够对计算机产生学习兴趣,并具备基本的个人操作和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
2、学法分析
从学法上分析,信息技术的知识学习重在过程的锻炼和经验的积累,正是《新课标》中所强调的“要把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转变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
因此,本节课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示范、自主探究为导向,让学生在一个轻松、自然的环境中来学习相关内容,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流程
1、情景创设及导入
大家喜欢科学家牛顿吗?
他在科学上有什么重大的发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苹果是怎么掉到牛顿的头上的?(教师演示苹果落地的动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自定义动画。
2、新授
今天老师,就把牛顿请进来,让我们一起感觉一下,苹果是怎样掉到牛顿的头上的。
先请一个同学说一下,PPT是怎样打开的?学生操作后,复习一下图片是怎样插入PPT里面的。
学生练习(1)
教师演示:
插入图片的方法有好几
种,第一种,格式——背景——
填充效果——图片——确定。
这种操作方法的特点是,不用调整图片的大小,PPT有多大,图片就显示多大。
第二种,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这种操作方法的特点是,要调整图片的大小。
由于我们现在只是要插入牛顿的图片,所以最好用第一种操作方法。
牛顿请进来以后,我们也找一个熟透苹果吧,看看它是怎么样掉到了牛顿的头上,第二次插入图片,就不能用第一种方法了,我们要使用,插入——图片——来自文件的方法。
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因为我们要调整苹果的大小及位置。
打开我们的自定义动画,找到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
选中我们要让它动的苹果,我们就把苹果先要选中,找到添加效果——动作路径——向下。
我们播放看一下,能不能掉到牛顿的头上。
然后调整动画的长度,让它到达牛顿的头上。
学生练习(2)
龟兔赛跑的故事同学们都听说过了,我们今天就来做一做,它们是怎么比赛的。
插入乌龟和小兔的图片。
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添加效果——动作路径——向右。
做好后,请同学仔细观察,播放的效果,你发现了什么?通过放映同学们就发现,两个小动物不是一起跑的,我们要怎么样才能让他们一起跑呢?我们先来看动画效果下面,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一共设了两个动画,第一个动画,前面标着
1,说明它是第一个出来,第二个动画前面标着2,说明它是第二个出来,要让第二个和第一个一起出来就必须把2变成1。
我们先要选中2的动画,找到右边的设置效果栏,就可以找到开始选项,把它选为“之前”,就可以把2变成1,通过这个设置同学们都知道了,要让两个物体一起出来就必须把第二个物体的动画序和第一个一起出来。
3、展示交流
使用教师教学软件的“学生演示”功能,将大多数学生设计的万有引力、龟兔赛跑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寻求一定的成就感,也借鉴了别人的优点及创意。
4、作业创新、分层教学与提高
在完成龟兔赛跑动画后,将更多的自选图形展示给学生,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对图形的观察,让他们根据不同的图形做出不同的动画,为学生创造一个相互交流、共同探索的一个空间,在此期间教师将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以达到分层教学及小班教学的相关要求,让学生都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
学生练习(3):自主探究及任务预设
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能让我们的画面动起来,你能让我们的这些图形都跳出不同舞姿吗?根据自选图形,做出不同的动画。
5、综合反馈评价
再次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并做出相应评价,给学生以鼓励,让学生真正体验自主创新的成就感。
6、教学小结与分享
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添加效果
7、课堂延伸
嫦娥三号,预计将于2013年12月初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同学们今天放学回家后有电脑的同学可以试一下让我们嫦娥三号提前升空。
做一个优秀的航天科学家。
五、教学板书
插入图片的方法:格式——背景——填充效果——图片——确定
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插入动画的方法:
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添加效果——动作路径——向右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由于准备了很多素材学生做起来也不困难,学生很感兴趣,很快就能进入状态进行动画设计。
学生做出的作品效果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