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S卫星接收系统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馈源:是在抛物面天线的焦点处设置一个收集卫星信号的喇叭,称为馈源,又称波纹喇叭。
主要功能有2个:一是将天线接收的电磁波信号收集起来,变换成信号电压,供给高频头。
二是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极化接收。
高频头:(LNB亦称降频器)是将馈源送来的卫星信号进行降频和信号放大然后传送至卫星接收机。
一般可分为
C波段频率 LNB(3.4GHz-4.2GHz)和
Ku波段频率LNB(10.7GHz-12.75GHz)。
LNB的工作流程就是先将星高频讯号放大至数十万倍后再利用本地振荡电路将高频讯号转换至中频950MHz-2150MHz,以利于同轴电缆的传输及卫星接收机的解调和工作。
在高频头部位上都会有频率范围标识。
质量低劣的高频头本振频率会产生漂移的现象。
高频头的噪声度数越低越好。
目前多使用一体化馈源高频头,安装调试时比较方便。
卫星接收机:是将高频头输送来的卫星信号进行解调,解调出卫星电视图像或数字信号和伴音信号。
卫星电视接收机好坏的标准为:门限值越低越好、解码速度越快越好、容错度越高越好。
传输线材:卫星天线与接收机的联线距离尽可能短。
天线与接收机的距离不要超过30米以减少因传输线过长而造成的信号损耗。
传输线的选择应考虑采用性能较好的75Ω同轴电缆。
我们在接收卫星节目时,必须要知道该节目的接收参数:下行频率、极化方式、符号率等。
极化是指电场的瞬时分量随时间变化的方式或方向。
极化大致可分为圆极化和线极化两种,圆极化又分为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它们用于早期的日本、韩国和俄罗斯卫星,现已很少使用,线极化又分为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两种,现在广泛应用于卫星信号传输当中。
高频头的种类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高频头,用户比较常用的有下面几种:
C波段双极化单输出单本振高频头
本振频率5150MHz
C波段双极化单输出双本振高频头
本振频率5150/5750MHz
Ku波段双极化单输出单本振高频头
本振频率11300MHz
Ku波段双极化单输出双本振高频头
本振频率9750/10600MHz
C/Ku波段多输出高频头
C波段双极化单输出单本振高频头,本振频率5150MHz
双极化单输出高频头可以认为是两个单极化高频头合用一个馈源的结合体,但一次只能输出一个极化。
这种高频头馈源筒内有两个互相垂直的极化探针,分别对应两个极化,水平振子和垂直振子永远呈90度垂直状态。
双极化单输出高频头通过判别卫星接收机送来的电压来确定是哪个振子输出信号。
当卫星接收机送来给高频头的工作电压为13V时,双极化单输出高频头垂直振子接收信号,接收垂直极化的信号。
当卫星接收机送来给高频头的工作电
压为18V时,双极化单输出高频头水平振子接收信号,接收水平极化的信号。
卫星接收机提供的13/18V电压不仅是高频头的工作电压,也是水平与垂直极化探针的切换电压。
高频头内部的工作电压一般为8V,由一块7808三端稳压器提供,垂直极化电压可在11V—14V之间,水平极化可在16V—24V之间,若其中的一个极化损坏,仍可当单极化头使用。
C波段节目的下行频率为3.4GHz-4.2GHz,经过高频头的下变频后输出为本振频率5150 –下行频率(4200 – 3400)= (950 – 1650)MHz
C波段双极化单输出双本振高频头,本振频率5150/5750MHz
双极化单输出双本振高频头通过使用两个本振来替代13/18V电压选择馈源筒内有两个互相垂直的极化探针,可以同时将两个极化方向的节目输出,有两种方式:
一、5150MHz对应水平极化,下行频率为
本振频率5150 –下行频率(4200 – 3600)= (950 – 1550)MHz
5750MHz对应垂直极化,下行频率为
本振频率5750 –下行频率(4200 – 3600)= (1550 – 2150)MHz
二、5150MHz对应垂直极化,下行频率为
本振频率5150 –下行频率(4200 – 3600)= (950 – 1550)MHz
5750MHz对应水平极化,下行频率为
本振频率5750 –下行频率(4200 – 3600)= (1550 – 2150)MHz
这样就在950 –2150MHz的全频段都有节目信号,对接收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好的高频段性能,更好的线性度
Ku波段双极化单输出单本振高频头,本振频率11300MHz
和C波段双极化单输出单本振高频头工作原理一样
Ku波段亚太区的大部分节目的下行频率为12.25GHz-12.75GHz,经过高频头的下变频后输出为:
下行频率(12250 - 12750)- 本振频率11300 =(950 – 1450)MHz
Ku波段双极化单输出双本振高频头,本振频率9750/10600MHz
这种高频头和C波段双极化单输出双本振高频头工作原理不一样,它的结构和单本振高频头类似,需要13/18V电压来选择不同的极化节目,同时它通过22K信号来选择不同的本振:
当节目下行频率在10.7 –11.7GHz 的时候,由机顶盒发出22K信号选择 9750MHz 本振
下行频率(10700 – 11700)- 本振频率9750 – = (950 – 1950)MHz
当节目下行频率在10.7 –11.7GHz 的时候,由机顶盒发出22K信号选择10600MHz本振
下行频率(11700 – 12750)- 本振频率10600 – = (1100 – 2150)MHz
这样不管选择哪个本振,就在950 – 2150MHz的全频段都有节目信号,对接收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好的高频段性能,更好的线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