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1)
15-16宏观经济政策

(2)价格稳定
价格稳定是指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一般 用价格指数来表达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
价格指数是表示若干种商品价格水 平的指数,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百分数时 间数列来表示不同时期一般价格水平的 变化方向和程度。如消费物价指数。
(3)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点时期内 经济社会所产生的人均产量和人均 收入的持续增长。 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 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衡量。
除了一般预算收入以外,我国政府以行政权力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集中的社会资源 还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等四 个部分。2003-2007年,我国政府财政收入从32605亿元增长到77608亿元,占GDP比重 从24%上升到约30%。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7)》公布的2006年数据计算,全 部51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平均为40.6%,21个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5.3%, 30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35.9%。这表明,当前我国政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仅低 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罕见!央行两个月内第三次降息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 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货币政 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财政政策效果;货币政策的效果;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一、经济政策目标
1.经济政策 :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对经 济活动进行的有意识的经济干预
2、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 (3)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h h
LM斜率:k/h
LM越平坦,收入变动幅 度越大,扩张的财政 政策效果越大。 LM越陡峭,收入变动幅 度越小,扩张的财政 政策效果越小。此时 位于较高收入水平, 接近充分就业。
2020年(财务知识)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财务知识)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壹、基本概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挤出效应投资的利率系数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货币幻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摩擦性失业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财政制度自动稳定器补偿性财政政策功能财政再贴现政策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政策二、判断题1.财政政策可影响总需求,从而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
()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使利率上升,收入减少。
()3.IS曲线越平坦,政府扩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小。
()4.LM曲线越陡峭,政府扩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大。
()5.于LM曲线呈垂直状的情况下,政府支出乘数和财政政策乘数相等。
()6.因为政府增加支出和增加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相反的,所以政府增加同样的支出和税收对国民收入没有影响。
()7.只要挤出效应小于100%,政府支出的增加就能刺激国民收入的增长。
()8.当政府支出水平既定时,只有实际利率上升,赤字才会产生对投资的挤出效应。
()9.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不敏感,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小。
()10.对政府来说,无论用货币筹资仍是债务筹资,其结果是相同的。
()11.于凯恩斯陷讲中,由于挤出效应等于零,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十分有效。
()12.财政制度内于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但不能消除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
()13.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大。
()14.IS和LM曲线的交点壹般位于中间区域,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有效。
()15.于凯恩斯区域挤出效应完全;于古典区域挤出效应等于零。
()16.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使用,会引起利率上升的同时产出增加。
()17.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意味着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8.政府主要依靠出售债券来筹款支付购买商品和劳务的开支。
()19.于凯恩斯主义出现之后,财政政策不以实现收支平衡为目标,而是为实现充分就业服务。
宏观经济学第十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价格水平
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时的价格水平,反映了经济中的货币 价值。
通货膨胀
货币价值的下降,表现为商品和服务的普遍和持续的价格 上涨。
关系
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价格水平上升,可能导致通货膨 胀;反之,当总供给超过总需求时,价格水平下降,可能 导致通货紧缩。
政策实践中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应用
04
政策含义与实践应用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货币政策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影响家庭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决 策,从而影响总需求。
财政政策
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影响家庭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影 响总需求。
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于经济环境和政策工具的运用,例如 在经济衰退时期,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刺激总需求。
3
相反,资源短缺或政策限制可能导致总供给曲线 向左移动,即在同一价格水平下,总供给量减少。
0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模型的假设条件
01
假设价格水平是灵活变动的,即 价格水平能够迅速调整以适应供 求关系的变化。
02
假设货币供应量是外生变量,不 受经济系统内部因素的影响。
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速度 保持稳定。
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均衡时,M=L 和 Y=C+I+G 相等,解这两个方程可 以得到总需求函数或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包括:政府购 买增加、税收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 等。
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表示经济社会在 更高价格水平下达到总需求量增加; 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表示经济社会在 更低价格水平下达到总需求量减少。
中国
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十五章 习题答案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货币供给增加使LM右移Δm·1/ k,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LM陡峭,IS也陡峭;B.LM和IS一样平缓;C.LM陡峭而IS平缓;D.LM平缓而IS陡峭。
解答:C2.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A.LM陡峭而IS平缓;B.LM垂直而IS陡峭;C.LM平缓而IS垂直;D.LM和IS一样平缓。
解答:C3.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k g·ΔG(k g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LM平缓而IS陡峭;B.LM垂直而IS陡峭;C.LM和IS一样平缓;D.LM陡峭而IS平缓。
解答:A4.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解答:B5.“挤出效应”发生于()。
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C.政府支出增加,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
解答:C6. 假设LM方程为y=500亿美元+25r(货币需求L=0.20y-5r,货币供给为100亿美元)。
(1)计算:1)当IS为y=950亿美元-50r(消费c=40亿美元+0.8y d,投资i=140亿美元-10r,税收t =50亿美元,政府支出g=50亿美元)时和2)当IS为y=800亿美元-25r(消费c=40亿美元+0.8y d,投资i=110亿美元-5r,税收t=50亿美元,政府支出g=50亿美元)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情况1)和情况2)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3)说明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为什么情况1)和情况2)中收入的增加有所不同。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第二版)下(宏观经济)-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三、课程目标任务及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任务根据宏观经济学课程所面对的教学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①掌握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②掌握GDP的核算方法,了解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各种收入恒等式和失业的类型;③掌握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从总需求变动角度说明均衡国民收入如何决定和产生波动,以及如何向均衡状态调整;④掌握IS-LM模型,在一般物价水平不变假定下,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分别达到均衡和变动的条件,以及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和变动所需的条件,重点是利率的决定以及利率在经济短期波动中的作用;⑤掌握AD-AS模型,掌握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含义及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涉及的基本经济效应、推到、政策变动的影响和不同情况下对总供求产生作用的理论分析;⑥掌握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原因,掌握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掌握经济周期理论;掌握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基本问题的分析方法,能够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开放条件下的效应;⑦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⑧掌握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区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掌握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了解宏观经济学对境内及增长理论进行的较有影响的研究,掌握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技能目标①能运用基本经济变量对宏观经济进行刻画;②理解宏观经济复合市场运行及其相互作用、影响规律,分析宏观经济现象的本质原因和影响;③掌握宏观经济分析基础工具与方法,能对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对经济运行结果的影响展开分析;④了解主要宏观经济学派,为今后深入学习宏观经济理论奠定基础。
(二)基本要求本课程重在讲授宏观经济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培养起学生对现代经济理论的兴趣和经济学思维,并能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P38013.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 4 800800总投资净投资3003 000消费960政府购买 30政府预算盈余 试计算:(1) 国内生产净值;(2) 净出口;(3) 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 个人可支配收入;(5) 个人储蓄。
解答:(1)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500=800-300,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 800-500=4 300(亿美元)。
(2) 从GDP=c+i+g+nx中可知nx=GDP-c-i-g,因此,净出口nx=4 800-3 000-800-960=40(亿美元)。
(3) 用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从而有T=BS+g=30+960=990(亿美元)。
(4) 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条件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y d=NNP-T=4 300-990=3 310(亿美元)。
(5) 个人储蓄S=y d-c=3 310-3 000=310(亿美元)。
14.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5 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 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 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亿元)。
试计算:(1) 储蓄;(2) 投资;(3) 政府支出。
解答:(1) 用s代表储蓄(即私人储蓄s p),用y d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则 s=y d-c=4 100-3 800=300(亿元)(2) 用i代表投资,用s p、 s g、 s r分别代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则s g=t-g=BS,在这里,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g代表政府支出,BS代表预算盈余,在本题中,s g =BS=-200。
s r表示外国部门的储蓄,即外国的出口减去进口,对本国来说,则是进口减出口,在本题中为100,因此投资为 i=s p+ s g+ s r=300+(-200)+100=200(亿元)(3) 从GDP=c+i+g+(x-m)中可知,政府支出 g=5 000-3 800-200-(-100)=1 100(亿元)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0
950 1010 y
图16-3(a)
0
950 993
y
图16-3(b)
(2)假设货币供给增加20亿美元,货币需求不变,由L=M 的条件易得LM′的方程:y=850+20r 与〔a〕、〔b〕 中的IS方程联立,可求得各自新均衡点的均衡收入和 利率〔如上图〕:
〔a〕r = 8,y = 1010; 〔b〕r = 7.1,y =992.9
〔2〕货币供给增加至220亿美元后,由L=m,得 0.20y=220,即y=1100
此即新的LM曲线,即LM曲线向右移动100单位
容易求出新均衡点E,对应的均衡收入和利率: y=1100,r=4
又易得,c=100+0.8yd=980亿美元,i=140-5r=120 亿美 元。
r LM LM′
8E
4E′
〔3〕为什么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线移动量?
解:〔1〕L=0.20y,m=200,根据L=m的均衡条件,易得LM 方程:Y=1000
c=100+0.8y,i=140-5r,根据y=c+i的均衡条件,易得IS方 程:y=1200-25r
如以下图所示,LM曲线垂直于轴,易知均衡收入和均衡 利率分别为1000亿美元和8%。
〔1〕试求图〔a〕和〔b〕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
〔2〕假设货币供给增加20亿美元,即从150亿美元增加 到170亿美元,货币需求不变,据此再作一条LM'曲线 ,并求图〔a〕和〔b〕中IS曲线与这条LM'相交所得 均衡收入和利率;
〔3〕说明哪一个图形中均衡收入变动更多些,利率下 降更多些,为什么?
解: 〔1〕解方程组 〔a〕 y= 750 + 20r
11、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货币需求为L=0.20 y,货币 供给为200亿美元,消费为c=100亿美元+ 0.8yd,投 资i=140美元 - 5r。
西方经济学15章习题答案

(2)若政府支出从 亿增到 亿时,对 1) 2)而 若政府支出从50亿增到 亿时, 若政府支出从 亿增到80亿时 而 曲线都会发生变化. 言,IS曲线都会发生变化 曲线都会发生变化 1) :由y=c+ i+ g,IS曲线为 曲线为y=40 + 0.8 (y -t) + , 曲线为 140 – 10r + 80 =40 + 0.8 (y - 50) + 140 – 10r + 80,得新 曲线 = 1100 – 50r,与LM曲线 曲线y ,得新IS曲线 , 曲线 联立得方程组 y= 1100 – 50r y=500 + 25r 该方程组均衡利率r=8,均衡收入 该方程组均衡利率 ,均衡收入y=700, , 同理求 2):y=c + i+g = 40 + 0.8 ( y -50) + 110 – : 5r + 80 整理得新 曲线 =950 – 25r,与LM 整理得新IS曲线 曲线y , 曲线y=500 + 25r联立得均衡利率 联立得均衡利率r=9,均衡 曲线 联立得均衡利率 , 收入y=725。 收入 。
7、答:( )由c=90+0.8yd,t=50,i=140—5r,g=50,和 、 :(1) 和
y=c+i+g得IS曲线:y=90+0.8(y—50)+140— 得 曲线: 曲线 5r+50=240+0.8y—5r, , 整理得: 整理得:y=1200—25r 曲线0.2y=200,即: 由L=0.2y,ms=200和L=ms得LM曲线 , 和 得 曲线 即 y=1000 说明 说明LM曲线处于充分就业的古典区域 均衡收 曲线处于充分就业的古典区域,均衡收 曲线处于充分就业的古典区域 入 y=1000,联立 联立(1)(2)式得: 1000 = 1200 – 25r 式得: 联立 式得 得均衡利率r=8,代入投资函数: 得均衡利率r=8,代入投资函数: i=140 – 5r = 140 – 5×8 =100 × (2)其他条件不变,政府支出增 致IS曲线移动,由 其他条件不变, 曲线移动, 其他条件不变 政府支出增20致 曲线移动 y=c+i+g得新 曲线:y=c+i+g=90+0.8(y—50)+140— 得新IS曲线 得新 曲线: 5r+70=260+0.8y—5r, , 即:y=1300—25r 曲线y=1000联立解得:y=1000,r=12, 联立解得: 与LM曲线 曲线 联立解得 , , 代入投资函数: 代入投资函数:i=140—5r=80,均衡收仍为 ,均衡收仍为y=1000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1)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1)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过热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减少政府支出B.增加财政支出C。
扩大财政赤字 D。
减少税收2.在()情况下,挤出效应更有可能发生。
A. 货币需求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也有敏感性B. 货币需求对利率缺乏敏感性,私人支出也对利率缺乏敏感性C。
货币需求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缺乏敏感性D. 货币需求对利率缺乏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具有敏感性3.如果中央银行在增税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则( )。
A。
利率必然上升 B.利率必然下降C.均衡的收入水平必然上升 D。
均衡的收入水平必然下降4.若随着政府支出增加,实际收入增长而利率下降,则()。
A.IS曲线必然垂直B. LM曲线必然垂直C. 中央银行必然同时增加了货币供给D。
中央银行必然同时减少了货币供给5.在下述()情况下,会产生挤出效应()。
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支出B。
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C.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6.下列( )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A.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B.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C.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垂直D.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7.经济过热时期,政府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则LM曲线左移,如果要使得均衡收入的变动量接近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要()。
A. 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陡峭B. 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C。
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D。
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陡峭8.在凯恩斯极端情况下,当( )曲线水平,则( )政策完全无效。
A。
LM,财政 B.LM,货币C。
IS,财政 D。
IS,货币9.货币需求( )时,对于给定的货币供给增加量,利率将下降得( )。
A。
越富有弹性,越多 B.越平坦,越多C.越陡峭,越少D.越缺乏弹性,越多10.人们在下列哪种情形下倾向于减少手持货币?()。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第十五章 笔记

美国的货币政策滞后性为6—18个月,而我国的货币政策时间的滞后性为7—24个月。
4、资金的国际性流动影响政策效果
货币流通速度(V)=交易总价值/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MV=PT-->费雪方程式
M: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V: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
P:一般价格水平
T: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
3、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h越小,挤出效应越大
4、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d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挤出效应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和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IS曲线的中国特色:
我国的IS曲线与IS-LM模型的描述没有明显的不同,只是更加陡峭一些而已,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在于我国投资的利率弹性比较小,储蓄水平相对较高(意味着MPC的下降)。
一:
从IS-LM曲线上可以看出的效果:IS曲线平缓,则挤出效应大;IS曲线陡峭,则挤出效应小
政府投资增加,导致利率增加,使IS曲线越平缓,使d越大,导致投资对利率变化的反应越敏感,所以利率稍一提高,那么投资的减少就会很大,由此而得出如果挤出效应越大,那么政策效果就越小。
二:
LM曲线越平缓,则挤出效应小;LM曲线陡峭,则挤出效应大。
三:两个极端:1.凯恩斯区域:财政政策最有效,货币政策无效
2.古典区域: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最有效
三、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通货膨胀时,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扩张的货币政策往往不明显
紧缩性货币政策较适用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而不适用于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2、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从而影响利率,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
货币幻觉: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教学课件-适合一学期课程使用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 Business schoo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货币政策工具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在实际经济运行中,中央银行应该选择哪种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既定的货币政 策目标,需要根据具体的经济状况和金融环境来决定
IS曲线斜率与财政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效应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 对于正常IS曲线的既定变动,LM曲线越平缓,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的均衡国民收 入增加越多,财政政策效应越大;LM曲线越陡峭,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的均衡国 民收入增加越少,财政政策效应越小。
LM曲线的斜率与财政政策效应
© Business schoo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政的经济职能、保持整个经济稳定开展为目的的理论。 ➢ 按照功能财政的思想,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或降低税率使国
民收入增加的同时,也会减少政府的预算盈余或增加预算赤字。 ➢ 衡量财政政策方向一个方便的测度指标是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或赤字。充分就业
预算盈余衡量的是在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或潜在产出时的预算盈余。
财政政策效应的大小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的斜率越小,IS曲线越平坦,IS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 动的影响越小,财政政策效应越小;反之,财政政策效应越大。
r
r1 r0
E1
E0
E2
IS1
IS
O
Y0 Y1
Y2 Y
财政政策的效应
© Business schoo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r
o
y
IS1
IS2
IS3
IS4
y1
y2
y3
y4
图4—3 财政政策效果因LM斜率而异
思考:为什么政府增加同样大的一笔支出,在LM曲线斜率较大即曲线较陡时,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较小,即政策效果较小呢?相反,在LM曲线较平坦时,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量教,即政策效果较大呢?
LM陡峭(k大、h小),移动IS曲线,政策效果小(Y3Y4)
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当某一时期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政府既可以采取膨胀性的财政政策,也可以采用膨胀性的货币政策,即两种政策混合使用。如图所示。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两种政策混合使用效应的大小,有的是事先预知的,有的则必须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者的力量对比而定。如果IS和LM移动幅度相同,那么产出增加,利率也不会改变;如果财政政策大于货币政策的影响,即IS右移距离超过LM右移距离则利率就会上升;反之就会下降。可见,这两种政策结合使用时对利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02
例︰
假定政府考虑用这种紧缩性政策:一是取消投资津贴,二是增加所得税,用IS—LM模型和投资需求曲线分析这两种政策对收入、利率和投资的影响。
Y
IS1
IS0
LM
Y
Y0
I
I0
I1
I0
I1
I2
I3
r
r
r0
r
r0
r
解答︰
假设消费函数为︰
假设在比例税的情况下,税率为t
再假设投资为︰
政府购买为︰g
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为︰
LM垂直→h=0→L2=0→m全 用于L1→Y大幅度变化
续
三、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实行货币政策,对稳定经济、减少经济的波动是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的,但是,在实践中货币政策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1、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太明显。即使是从反通货膨胀来看,货币政策的作用也主要表现于反对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而对成本拉动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效果就比较小。 2、从货币市场均衡来看,增加和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的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如果这以前替补存在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就要大打折扣。 3、货币政策作用的外部的时滞性也影响政策效果。 4、在开放经济情况下,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的流动而受到影响。
(最新整理)高鸿业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ppt

h k
r
2021/7/26
29
LM垂直:货币政策完全有效
r
LM1 LM2
r1
r2 IS
Y1 Y2
Y
2021/7/26
30
二、古典主义极端
• IS曲线水平: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 d≈∞,投资对利率极其敏感,利率稍有变 动,会使投资大幅度变动。
•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稍有变动,将导致 私人投资锐减,“挤出效应”完全,财政政 策无效。
➢LM较平坦时,h较大,货币供给量M 变动, 利率r 变动较小,对投资和国民收入影响较 小,货币政策效果较小;
➢L利M率较r下陡降,很h较多小,,对货投币资供和给国量民r M收k入稍y 影有m响增较加,
2021/大7/26 ,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大。
h h 18
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果
• 货币政策效果与LM曲线斜率结论
• 货币政策完全有效; i edr
• 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y hr m
• P526 图15-8
Lkyhr
kk
r e g T 0 T r 1 (1 t)y
d
d
2021/7/26
25
图示:古典主义极端
r
2021/7/26
LM1 LM2 IS1(IS2) Y
IS水平,LM 垂直;
财政政策完全
2021/7/26
7
2021/7/26
8
case: 绿色信贷 vs 环境保护
– 国内严峻环境形势表明,少数专业部门减排手段
有限,必须与更多宏观经济部门联合起来,进行 制度创新。
– 07-7月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出台
《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1)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过热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减少政府支出B.增加财政支出C.扩大财政赤字D.减少税收2.在()情况下,挤出效应更有可能发生。
A. 货币需求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也有敏感性B. 货币需求对利率缺乏敏感性,私人支出也对利率缺乏敏感性C. 货币需求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缺乏敏感性D. 货币需求对利率缺乏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具有敏感性3.如果中央银行在增税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则()。
A.利率必然上升B.利率必然下降C.均衡的收入水平必然上升D.均衡的收入水平必然下降4.若随着政府支出增加,实际收入增长而利率下降,则( )。
A.IS曲线必然垂直B. LM曲线必然垂直C. 中央银行必然同时增加了货币供给D. 中央银行必然同时减少了货币供给5.在下述()情况下,会产生挤出效应( )。
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支出B.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C.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6.下列( )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A.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B.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C.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垂直D.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7.经济过热时期,政府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则LM曲线左移,如果要使得均衡收入的变动量接近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要()。
A. 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陡峭B. 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C. 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D. 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陡峭8.在凯恩斯极端情况下,当()曲线水平,则()政策完全无效。
A.LM,财政B.LM,货币C.IS,财政D.IS,货币9.货币需求( )时,对于给定的货币供给增加量,利率将下降得( )。
A.越富有弹性,越多B.越平坦,越多C.越陡峭,越少D.越缺乏弹性,越多10.人们在下列哪种情形下倾向于减少手持货币?()。
A. 债券价格趋于下降B.债券价格趋于上升C.债券收益率不变D.债券价格不变11.IS曲线倾斜表示( )之间的关系。
A. 利率与利率影响下的均衡收入B. 收入与收入影响下的均衡利率C. 商品与货币市场均衡的收入与利率D. 政府购买与收入12.IS曲线表示满足( )关系。
A.收入--支出均衡B.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C.储蓄和投资均衡D.以上都对13.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5亿美元,会使IS曲线( )。
A. 右移15亿美元B. 左移15亿美元C. 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5亿美元D. 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5亿美元14.以下( )情况不会引起收入水平的上升。
A.增加自主性支出B.减少自主性税收C.增加自主性转移支付D.增加净税收15.政府购买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A.LM曲线平缓,IS曲线陡峭B.LM曲线垂直,IS曲线陡峭C. 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D. 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16.货币供给的变动如果对均衡收入的影响不大,是因为()A.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更敏感B.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更敏感C.支出乘数较大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17.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可以采取的政策有( )。
A.膨胀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B.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C.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D. 膨胀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18.下列( )不是影响货币供给的主要因素。
A. 货币流通速度B. 中央银行的作用C. 银行和其它存款机构D. 通货和活期存款等货币资产持有者19.在( )的情况下“挤出效应”可能很大。
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不敏感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20. 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导致()。
A.减少货币供给量,利率降低B.增加货币供给量,利率提高C.减少货币供给量,利率提高D.增加货币供给量,利率提高21.以下因素中,与"挤出效应"具有反向作用的是()。
A.政府支出乘数B.货币需求对产出的敏感程度C.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D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22.在古典区域中,下列哪种说法是对的()A.货币政策有效B.财政政策有效C.货币政策无效D.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有效23.对利率反应最敏感的是()。
A.货币的交易需求 B货币谨慎需求C.货币投机需求 D三种货币需求的敏感程度相同24.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一般效应为()。
A消费需求增加 B.投资需求增加C.总需求增加D.三者都有25.哪种财政政策对于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最小()?A.减税B.增加政府支出C.技资补贴D.多发货币26.当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但不十分严重的时候,可以()。
A.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组合B.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组合C.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组合D.只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27.如果政府的支出减少与政府税收的减少同时时,收入水平会()。
A.不变B.增加C.减少D.不相关28.以下因素中,与挤出效应具有反向作用的是()。
A.政府支出乘数B.货币需求对产出的敏感程度C.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D.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二、名词解释1. 挤出效应2. 宏观经济政策3. 财政政策4.货币政策5.凯恩斯极端6.古典主义极端7.自动稳定器8.需求管理三、简答题1. 什么是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它受那些因素影响?2. 试分析引起“完全挤出效应”的财政扩张情况。
3. 为什么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即投资的利率系数d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小?4. 为什么边际消费倾向越大,边际税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小?5.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同组合使用对产出和利率产生什么影响?6. 货币政策效果与IS和LM曲线斜率有什么关系?为什么?7. 财政政策对抵消各种干扰对经济运行的冲击有显著的作用,请问有哪些具体的财政政策?并简要说明它们的运用。
8. 为什么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四、计算题1.货币需求L =0.2Y-10r ,货币供给M=200,消费C =60+0.8YD ,税收T=100,投资I=150,政府支出G =100,求:(1)IS 和LM 方程、收入、利率和投资;(2)政府支出从100增加到120时,收入、利率和投资会有什么变化?(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为什么?2.假设某经济社会中,货币需求为L=0.2y-8r ,实际货币供给量为m =200,消费函数为C=60+0.8yd ,税收为t=200,投资需求为i=150-2r ,政府购买支出g=200。
(1)导出IS 和LM 方程,并求均衡国民收入和利率。
(2)其他不变,政府购买支出g 增加20,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3.假定LM 方程为y=500+25r,货币需求为L=0.2y-0.5r,货币供给M=100 IS 方程为95025y r =-,消费400.8d c y =+,税收50t =,投资14010i r =-。
求(1)均衡收人、利率、消费和投资;(2)当政府支出从50增加到80时,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水平各为多少?(3)为什么均衡时收入的增加量小于IS 曲线的右移量?4.已知:I=2500-240r , S=-1000+0.5Y ,m=3200,L=0.5Y-260r 。
求:(1)求IS-LM 方程.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
(2)若政府增加支出100亿美元, 货币供给增加300亿美元,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各为多少?(3)政府增加支出100亿美元时,挤出效应为多大?5.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货币需求L=0.20Y ,货币供给为200亿美元,消费为c=100+0.8Yd , 投资I=140-5r 。
求:(1)求IS 和LM 的方程。
(2)若货币供给从200亿美元增加到220亿美元,均衡收入、均衡利率、消费和投资各为多少?(3)为什么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线移动量?五、分析题1.你认为应当怎样正确认识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理论?这些理论对制定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有哪些借鉴意义?2.试述为什么凯恩斯主义与古典主义者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提出截然不同的观点。
前者认为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无效,而后者认为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
3.IS曲线和LM曲线怎样移动才能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又保持不变?怎样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混合可以做到这一点?4.当利率一直很高时,为什么通常有较大的盈余出现?政府财政处于盈余情况下,利率变化是否同IS-LM模型所预计的一致?第十五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D 3.D 4C 5.C 6.A 7. C 8.B 9.D 10.A 11.A 12、D 13、C 14、D 15、A 16、B 17、D 18、A 19、D 20.C 21.D 22.A23.A 24.C 25.D 26.C 27.B 28.C 29.C二、名词解释(答案略)三、简答题1. 什么是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它受那些因素影响?答: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支出减少,以政府的公共支出代替私人支出,从而总需求仍然不变。
这样,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作用就被削弱。
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会引起私人投资与消费减少。
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
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最大,即挤出效应为1。
也就是政府支出增加的量等于私人支出减少的量,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没有任何刺激作用。
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一般大于0而小于1,具体大小主要取决于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利率上升的大小。
2. 试分析引起“完全挤出效应”的财政扩张情况答:一般来讲,在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条件下,经济没有过剩的生产能力,这时政府增加支出会产生完全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其中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是决定性因素。
由于“挤出效应”与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性反方向变动,从而如果LM曲线呈垂直状态,即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性为0,则IS曲线向右移动,或讲政府增加支出,会导致完全的挤出效应。
3. 为什么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即投资的利率系数d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小?答:投资对利率变动越敏感,则政府扩张财政使利率上升时对私人技资的“挤出”就越多,从而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