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遗传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小体: 核小体 φ 100Å,由2分子的H2A、H2B、H3和H4 4种组 蛋白构成,及200bpDNA组成; 连接丝: 连接丝 DNA双链与 组蛋白H1组成。
组蛋白:H1 组蛋白
53个氨基酸 个氨基酸
H2A 129个氨基酸 个氨基酸 H2B 125个氨基酸 个氨基酸 H3 H4 133个氨基酸 个氨基酸 102个氨基酸 个氨基酸
第二章 染色体结构的分子基础
染色体 第一节 染色体的基本结构
一.染色质的化学组成: 染色质的化学组成: 组成
染色质:细胞分裂间期的染色体为染色质。 经0.7mNacl处理后,去除H1的染色质: 125A的粒子被12~20A粗的纤维连接着。 去H1的染色质用密度梯度离心可得: 重的部分:组蛋白和DNA组成—核小体(nucleosome) 轻的部分:用核酸酶处理后消失,即为裸露的DNA;
Fra Baidu bibliotek
染色体的二级结构) 1.螺旋管和超核小体颗粒(染色体的二级结构 螺旋管和超核小体颗粒 染色体的二级结构
2.超级螺旋线管模型与多级螺旋解释
2.超级螺旋线管模型与多级螺旋解释
问题:细胞分裂后,染色体解螺旋时,其转 速比高速离心机还快:产生高温 所以,从螺旋管到染色体的结构产生了一些 不同的假说: 非组蛋白骨架解释 放射环模型
H2A H2B H3 H4 H4 H2A H2B H3
松驰型
Weinters(1976) Weinters(1976)动态结构模型 1976
H2A H2B H3 H4 H4 H2A H2B RNA 转录 伸展型 H3
Weinters模型的依据和问题 模型的依据和问题
鉴于Kornberg模型难于解释DNA转录问题而提出: 认为每个核小体由二个分子的组蛋白组成 二者互相变动:紧缩型、松弛型、伸展型三种状态互变 DNA转达录好以后,其核小体由伸展型又回到紧缩型。 依据:2MNacl中,四种组蛋白组成一个亚单位, 而不是二聚体。 问题:H1没有必要,也没有地方
总之,染色体的一级结构是核小体,现有多种结构模型,都有 一定的理论依据,但普遍认为Chai模型较合理,但也有一些问 题。
二、染色体的结构模型: 染色体的结构模型:
染色体的二级结构) 1.螺旋管和超核小体颗粒(染色体的二级结构 螺旋管和超核小体颗粒 染色体的二级结构 染色体的一级结构是核小体加连丝,经螺旋化后形成 的螺旋管为染色体的二级结构 电镜下可以看到中空的管状结构,外径为300A,内径 为100A。 Bak(1977)提出:核小体为100A,每一螺旋高度为 100A,内径为100A,外径为300A,其结构完全相吻。
4、放射环模型
理论依据: A、由非组蛋白组成的骨架与沿骨架DNA和组蛋白环 在电镜下可以看到。 B、 Marleson(1979)用Helon细胞胀开后切成的薄片 看到其结构环,直径为30µm。
4、放射环与螺旋共存模型
Rathner(1985): 把染色体膨胀成200~300µm线后进行研究表明: 染色体实际上是200~300µm线螺旋形成,进一步在是 由放射环组成, 争认的焦点: 争认的焦点: 细胞学研究:观察到骨架,支持染色体骨架解释 细胞学研究:观察到 观察不到,则持否定
证据:电镜观察结构,去H1不改变其基本结构(H1存在于核心之间)
问题:RNA转录问题。
Weinters(1976) Weinters(1976)动态结构模型 1976
H2A H2B H3 H3 H4 H4 H2A H2B
紧宿型
Weinters(1976) Weinters(1976)动态结构模型 1976
染色体的二级结构) 1.螺旋管和超核小体颗粒(染色体的二级结构 螺旋管和超核小体颗粒 染色体的二级结构
染色体的二级结构) 1.螺旋管和超核小体颗粒(染色体的二级结构 螺旋管和超核小体颗粒 染色体的二级结构 但有人认为核小体螺旋形成的不是螺旋管,而是超 小体颗粒(super-nucleosome)。超小体颗粒由6~8 个核小体形成: 主要依据:6~8个核小体结构很稳定。 川岛(1982):核小体是一段6~8核小体组成的超小 体螺旋管,超核小体结构为染色体螺旋化过程中的 中间过渡态。
组蛋白之间的结合力
H2A
H2B
H3
H4
组蛋白在进化上很保守,亲缘关系很远的生物差异 组蛋白 很小。 如H4 :牛、豌豆中均是102个aa (氨基酸),其中只 有2个aa 不一样。
3.核小体的结构模型
Kornberg模型(1974、1977、1981): 模型( 模型 、 、 )
H2A H2B H3 H4 H3 H4 H2A H2B 。
1、化学成分:
(1).DNA DNA:占染色质重量的30~40%; DNA (2).蛋白质 蛋白质:组蛋白(碱性蛋白)含量比例与DNA相 蛋白质 近,在染色质结构上起决定作用; 其它:为一些脂类。 (3).其它 其它
2.结构: 结构:
• 奥林斯(Olins A.L.,1974,1978) • 柯恩柏格(Kornberg R.D.,1974, 1977) • 钱朋(Chambon P.,1978) 提出染色质结构的串珠模型 串珠模型。 串珠模型
3、非组蛋白骨架解释
J. Painta & D. Coffey (1984) :
3、非组蛋白骨架解释
依据:细胞分裂中期用2MNacl除去组蛋白和大分子 的非组蛋白以后,在显微镜下可看到染色体 的形状。 Comings:用盐处理后产生的一种假象。 Laemmli的工作新进展: 1、组成染色体的骨架蛋白质仅占3~4%:主要是二种 高分子蛋白质和许多低分子蛋白质。 2、骨架并非最初的中轴,而是伸展构造,使螺旋管 绕之 3、 Ag染时,从Hela 细胞中找到了染色体的骨架 (直接证据)
Kornberg模型的问题及发展 Kornberg模型的问题及发展
模型的发展:
Baldwin:进一步提出,H2A、H2B、H3和H4组成内核,DNA在其外盘绕 1.5~2周的单位粒子模型。这样一个单位的核小体中有205个bp的DNA, 其中170 bp绕在蛋白质核上,35 bpDNA是单位核小体间的连接部份。 Finch(1978):根据电镜和X线衍射技术结果,提出:核小体的核心为 110*110*57A的粒子,140 bp的DNA在其上缠绕1.75圈,螺旋间距为28A。
共同点: 共同点: 1、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构造; 2、核丝构造(10~12µm); 3、由核丝形成的30µm染色线(螺旋管) 争论: 争论: 1、核小体的构造; 2、放射环与多级螺旋模型解释; 3、非组蛋白骨架存在与否。
Chai(1981)模型 ( )
Chai(1981)模型 ( )
以Weinters 模型为基础,解释H1 ,认为H1 为是结构蛋白,它能 到二个半球之间,控制它们的收缩和伸展。 Chai模型的理论依据: A、电镜观察到一个小体具有二个亚体和二条线; B、 碱性处理后,电镜下观察到中孔——H1的位置。
DNA 双螺旋化 为前一级长度的 ↓ H2 A1 、H2 B、H3 、H4 1/7 一级 核小体 ↓ 螺旋化 + H1 1/6 二级 螺线体 ↓ 超螺旋化和卷缩 1/40 三级 超螺旋体 ↓ 折叠螺旋化 1/5 四级 染色体 计1/8400 四级螺旋化后DNA双链长度 四级螺旋化后DNA双链长度 DNA 压缩8000 10000倍 8000~10000 可压缩8000 10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