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转基因发展概况及几个热点问题
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机遇还是挑战
![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机遇还是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8a9744c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7.png)
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机遇还是挑战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已成为现代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的机遇与挑战,分析其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
我们将首先介绍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然后探讨其在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等方面的机遇,以及可能带来的生态安全、伦理道德和公众接受度等方面的挑战。
通过对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的全面分析,我们希望为决策者、科研工作者和公众提供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以推动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健康发展,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的机遇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已经成为农业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它不仅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且为现代农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为农业产量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通过转基因技术,科学家可以将某些具有优良特性的基因转移到作物中,从而使其具有更强的抗逆性、抗病性、抗虫性或高产性。
例如,一些转基因作物能够在干旱、盐碱等恶劣环境下生长,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适应性和产量。
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有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往往需要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这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破坏生态平衡。
而转基因技术则可以通过培育具有优良特性的作物,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压力。
一些转基因作物还具有更好的营养价值,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营养的食品。
再者,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了可能。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培育出具有特殊功能的作物,如富含特定营养物质的作物、具有特殊药用价值的作物等。
这些作物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农产品的种类,也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对于农业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转基因技术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它的发展将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
拥有自主转基因技术的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将更具优势,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农业产业和市场。
转基因技术的现状与监管
![转基因技术的现状与监管](https://img.taocdn.com/s3/m/2ff6563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6f.png)
转基因技术的现状与监管随着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环保意识的增强,转基因食品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具有许多优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食品的产量和品质,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争议。
本文将就转基因技术的现状与监管进行探讨。
一、转基因技术的现状转基因技术源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目前,已经有超过30个国家在进行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和种植。
在全球转基因种植面积中,主要分布于美洲、亚洲和欧洲,其中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印度等国家占据了转基因种植面积的绝大部分。
同时,转基因农产品由于其优越的生长特性和产量优势,也进入了中国市场。
目前,在中国境内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有棉花、玉米、大豆等几个品种。
而在食品方面,许多品牌已经推出了转基因成分的食品。
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主要集中在大豆、玉米、油菜籽等,几乎所有的转基因产品都以非食用转基因为主,食用转基因是非常少的。
但是,由于转基因技术存在潜在的危险性,也引起了许多争议。
其中,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更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二、转基因技术的监管措施为了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许多国家也建立了特定的监管措施,以确保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具体措施如下:1.严格的食品标示要求:欧洲、澳大利亚等国要求不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必须用“非转基因”标志识别;中国实施的是“中国食品安全生产标识”,要求对带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必须标注。
2.转基因食品审批制度:美国、中国等国对转基因食品的审批非常严格,必须经过专业部门的审批后才能上市。
3.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和农业组织等国际组织都有对转基因食品的标准。
4.生产工艺的监督:生产企业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转基因食品生产,生产工艺一旦被认定存在问题,就不允许上市销售。
但同时也有一些质疑,认为现有的转基因技术监管措施存在缺陷,比如审批流程过长、监管机构不足等。
转基因的发展与现状
![转基因的发展与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3e1901066c85ec3a87c2c531.png)
今年7月,61名两院院士联名上书国家领导 人,请求尽快推进转基因水稻产业化,再迟缓 就是误国。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13亿人 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在工业 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突破耕 地、水等资源约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和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归根到底要靠 科技创新和应用。推进转基因技术研究 与应用,是着眼于未来国际竞争和产业 分工的重大发展战略,是确保粮食安全 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
转基因生物产品标识问题
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8条规 定“国家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标识制度。” 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 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番茄。
除我国外的世界其他实施转基因生物标识 制度国家,大都设置了标识阈值。 欧盟:0.9% 韩国:3% 日本:5%
美国转基因情况 美国是转基因技术研发的大国,也是转基 因食品生产和应用的大国。据不完全统计,美 国国内生产和销售的转基因食品超过3000个种 类和品牌,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超过5000种。 美国对于转基因食品没有强制性标识要求。 美国人是吃转基因种类最多、时间最长的国 家。
转基因安全
关于长期食用的安全性问题,在实验过程中 借鉴了现行的化学食品、农药、医药的验证系 统,采取了大大超过常规食用剂量的超常量实 验,可以评价长期食用的安全性问题。 1989年瑞士政府批准的第一个奶牛凝乳酶基因 的转基因微生物生产的奶酪,到现在已经有22 年的历史;1994年,转基因番茄在美国批准上 市,迄今已有17年的历史;1996年,转基因大 豆、玉米和油菜大规模生产应用,迄今也有15 的历史。这些产品经过大规模长期食用,没有 发现任何安全问题。
•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是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转基因安全管理及几个热点问题(2014)
![转基因安全管理及几个热点问题(2014)](https://img.taocdn.com/s3/m/56cab6788e9951e79b8927c2.png)
技术支撑体系
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2004年11月30日,《关于成立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SAC/TC276)的复函》
➢ 负责转基因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的研究、试验、生产、加 工、经营、进出口及与安全管理方面相关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10
技术支撑体系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
➢ 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价工作。由从事农业转基因生 物研究、生产、加工、检验检疫、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专 家组成,每届任期三年。
➢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细化了上述要求。 ➢ 历届情况:
✓ 2002-2004年,第一届,58人 ✓ 2005-2008年,第二届,74人 ✓ 2009-2012年,第三届,60人 ✓ 2013-2015年,第四届,64人
截止目前共批准发放境外研发商5种作物37个转化体安全证书
棉花6个 (抗虫、抗除草剂) 甜菜1个(抗除草剂) 油菜7个(抗除草剂) 大豆8个(抗除草剂、品质改良) 玉米15个(抗虫、抗除草剂)
20
国际转基因标识方法
国际上没有任何国家对所有转基因产品标识
自愿标识:美国、加拿大等 定量强制标识:欧盟、澳大利亚等 定量规定范围强制标识:日本、以色列、泰国等 定性按目录强制标识:中国
转基因安全管理及 几个热点问题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
2014
基本概念
基因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它操纵和 调控一切生命的遗传性状,“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
转基因技术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人们 期望的目标基因,经过人工“离体”操作 ,从而改善生物原有的性状或赋予其新的 优良性状。
转基因发展概况及几个热点问题
![转基因发展概况及几个热点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295bf09b7360b4c2e3f6473.png)
用于研究和试验,引进单位
--用于研究,从实验研究报
--用于试验,从中间试验报
用于生产,境外公司,从中间试验报 用作加工原料或直接消费品,境外公司, 直接申请安全证书,中国境内检测
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管理程序
①
境外研发商提交进口用作加工原料安全证书申请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农业部受理,提交安委会审查
69.5 36.6 23.9 11.6 10.8 4.0 3.4 2.9 2.8 1.4 1.0 0.8 0.7 0.3 0.3 0.2 0.1 0.1
2012,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1.7亿 公顷, 比2011年增加6%
Source: Clive James, 2012.
2因小麦田间试验,进地拔除
转基因发展概况及几个热点问题
1
内容提要
一、基本概念
二、发展概况 三、基本制度
四、热点话题
基本概念
基因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它操纵和调控一切生命
的遗传性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转基因技术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人们期望的目标基 因,经过人工分离、重组后,导入并整合到生物体的基 因组中,从而改善生物原有的性状或赋予其新的优良性 状。
如符合要求,发放入境材料批件 试验材料进口 开展身份验证、环境安全及食用安全检测 申报书及综合评价报告提交安委会审查 如符合要求,发放境外研发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安全证书 境外贸易商凭研发商安全证书,办理每批次进口安全证书
生产许可制度
生产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 应当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 申请条件
截止目前,共批准发放7种作物安全证书 1997年 耐储存番茄(已过有效期) 抗虫棉花
转基因发展历程
![转基因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f016d7b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7.png)
转基因发展历程1. 转基因的定义和原理转基因是指通过人为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体中,使其具有新的性状或功能。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重组DNA技术,将不同种类生物的基因进行组合,进而改变目标生物体的遗传特性。
2. 转基因技术的起源和发展转基因技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如何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能力。
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转基因技术得到了迅速推广和应用。
1972年,保罗·伯格在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重组DNA”概念,为后来的转基因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1983年,美国一家公司成功地将人类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中,并实现了大规模合成胰岛素。
1994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销售第一种转基因食品——番茄。
此后,越来越多的转基因农作物被开发出来,如大豆、玉米等。
3.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领域3.1 农作物改良转基因技术在农作物改良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通过导入抗虫、抗病、耐旱等基因,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对农药的依赖,同时降低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例如,转基因玉米可以抵抗玉米螟害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转基因水稻则可以提高产量和抗病能力,有助于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3.2 医药领域转基因技术在医药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通过将人类或其他动物的特定基因导入到细菌或其他生物中,可以大规模合成生物药物。
例如,通过转基因工程,科学家们成功地将人类血小板生成素(一种促进血小板生成的蛋白质)导入大肠杆菌中,并实现了大规模合成该蛋白质。
这种生物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帮助患者恢复血小板功能。
3.3 环境保护转基因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
通过改变植物的基因,使其具有降解重金属、吸收污染物等特性,可以用于修复受污染的土壤和水体。
此外,转基因技术还可以用于保护濒危物种。
例如,科学家们通过将北美豹的基因导入到普通猫中,培育出一种具有北美豹外貌特征的猫科动物,以增加北美豹的种群数量。
转基因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转基因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9e9b9d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3.png)
《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14 年11 月( 上)229转基因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李华玮,郑鸣(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生物工程系,郑州450011)中图分类号: Q78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7034( 2014) 11-0229-02转基因技术是起始于20 世纪70 年代的高新技术,是按照科研或生产需要在分子水帄上用人工方法提取或合成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 DNA 片段) ,用酶学的方法将不同来源的DNA 在体外切割、连接、组成一个杂合DNA 分子的技术。
或者在体外将目的基因插入病毒、质粒或其他载体分子中,构成遗传物质的新组合,并使之掺入到原先没有这些基因的寄主内,生产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产品或创造出生物的新性状,并能稳定遗传。
转基因技术为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基因表达后引起生物体性状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可遗传的。
经过此技术修饰的生物体称为遗传修饰生物,俗称转基因生物( GMO) 。
转基因技术能跨越生物学界限,在互不相关的物种间进行基因重组,广义上指所有生命形式在内的转基因生物,狭义上指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
在我国转基因生物的定义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用于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加工的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欧盟法规中指出,转基因是指通过某种方式改变基因组,自然、杂交或者重组无法达到这种方式。
1 转基因生物的发展概况1〃1转基因动物发展现状转基因动物技术是在经典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结构遗传学和DNA 重组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基因工程等试验技术手段,将分离得到的外源目的基因或重组基因导入动物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细胞中,使之整合到宿主细胞内,随着细胞的分裂而增殖,并稳定遗传给下一代的一种生物技术。
20 世纪80 年代,Jaenisch 等人首次应用反转录病毒感染胚胎,制备了转基因动物。
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转基因动物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之中。
利用传统转基因方法,如显微注射法、精子载体法、电穿孔法、脂质体介导法等,已经制备了转基因小鼠、大鼠、猪、牛、羊、鸡等多种转基因动物[1]。
转基因食品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转基因食品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98d97f05844769eae009ed11.png)
转基因食品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一、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1、定义: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物种基因组中嵌入了外源基因的食品,包括转基因植物食品、转基因动物食品和转基因微生物食品。
转基因的基本原理与常规杂交育种有相似之处。
但转基因比杂交具有更高的选择性。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至某种生物体,并使其具有效表达出相应的产物,这样的生物体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
2、分类:1)植物性:例如,面包生产需要高蛋白质含量的小麦,而目前的小麦品种含蛋白质较低,将高效表达的蛋白基因转入小麦,将会使做成的面包具有更好的焙烤性能。
2)动物性:比如,牛体内转入了人的基因,牛长大后产生的牛乳中含有基因药物,提取后可用于人类病症的治疗。
3)微生物:微生物是转基因最常用的转化材料,应用也最广泛。
例如,生产奶酪的凝乳酶,以往只能从杀死的小牛的胃中才能取出,现在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已能够使凝乳酶在体外大量产生,避免了小牛的无辜死亡,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3、利弊:优点:可增加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可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的耐贮性,延长保鲜期,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可使农作物开发的时间大为缩短;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四季低成本供应;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
缺点:增产,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灾害,也有可能减产更厉害。
且多项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对哺乳动物的免疫功能有损害。
更有研究表明,试验用仓鼠食用了转基因食品后,到其第三代,就绝种了。
4、安全性问题:1)毒性问题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
2)过敏反应对于一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一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
3)营养问题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当科学家把一个外来基因加入到植物或细菌中去,这个基因会与别的基因连接在一起。
2024年转基因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转基因产品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b86e3f8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b.png)
2024年转基因产品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医药和食品工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转基因产品已成为全球市场的一部分,其发展现状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转基因产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转基因产品的定义与分类转基因产品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体中,从而得到具有新的性状或功能的产品。
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转基因产品可以分为农业转基因产品、医药转基因产品和食品转基因产品等。
农业转基因产品市场农业转基因产品市场是目前最为成熟和广泛应用的领域之一。
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主要包括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棉花等。
农业转基因产品的主要应用包括提高作物的抗性、增加产量和改善农作物的质量等。
虽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引起了争议,但农业转基因产品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仍有稳定的增长势头。
医药转基因产品市场医药转基因产品市场是转基因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转基因技术,科学家们可以生产出具有治疗性能的新型药物。
目前,转基因药物已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遗传病疗法和免疫治疗等领域。
医药转基因产品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但是其研发和上市时间相对较长,对监管要求也更加严格。
食品转基因产品市场食品转基因产品市场是近年来兴起的领域之一。
转基因食品主要指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的农产品或食品加工产品。
转基因食品具有改善品质、增加产量和提高营养价值等优势,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存在争议。
食品转基因产品市场的发展受到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和透明度的关注。
转基因产品市场的挑战与机遇转基因产品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看法存在分歧,一些国家和地区对转基因产品采取了严格的监管政策,限制了市场的发展。
其次,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和环境影响等问题也成为了市场发展的挑战。
然而,转基因产品市场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和疾病治疗等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转基因研究的现状及发展
![转基因研究的现状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539df15aa00b52acec7cacc.png)
转基因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转基因作物是当今世界各国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研究的热点,中国的转基因生物技术发展一、我国转基因作物的发展现状迅速,由于科学界对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及生态环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诞生于年,是一境利与弊的争论,措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施对到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
世纪年代,其进行安全管理。
本文论述了转基因作物在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已逐渐成为各国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研国内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及生态环境的利与弊以及关于我国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究的热点。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1.在畜牧兽医中的应用应用于动物抗病育种转基因技术可以用于动物抗病育种,通过克隆特定基因组中的某些编码片段,对之加以一定形式的修饰以后转入畜禽基因组,如果转基因在宿主基因组能得以表达,那么畜禽对该种病毒的感染应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或者应能够减轻该种病毒侵染时对机体带来的危害。
(其用于遗传育种,不仅可以加速改良的进程,使选择的效率提高,改良的机会增多,并且不会受到有性繁殖的限制。
)例如Clements等将绵羊髓鞘脱落病毒的表壳蛋白基因转入绵羊,获得的转基因动物抗病力明显提高;丘才良把一种寒带比目鱼抗冻基因成功地转移到大西洋鲑中,为提高某些鱼类的抗寒能力做了积极的尝试。
2.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用于生产药用蛋白用转基因动物的乳腺生产重组蛋白(乳腺生物反应器)可能是转基因动物的最大应用,这也是世界范围内转基因研究的热点之一。
Swamdom (1992)用β-球蛋白的4个核酸酶I的高敏位点与人的两个基因相连,融合基因产生的转基因猪与鼠的原型相似。
目前,把转基因动物当作生物反应器来生产药用蛋白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不仅各国政府投资,一些私人集团也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加以研究和开发。
3.转基因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展望(1)转基因表达水平低,许多转基因的表达强烈地位受着其宿主染色体上整合位点的影响,往往出现异位表达和个体发育不适宜阶段表达,影响转基因表达能力或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从而使大部分转基因表达水平极低,极少部分基因表达水平过高。
转基因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转基因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f60c5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4.png)
转基因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在生物学领域中重要而有争议的技术。
它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目标生物体中,改变其遗传组成,从而获得特定的性状或增强其某些功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问题的关注,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医药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的作物品种,可以提高抗病虫害能力、提高产量以及改良农产品质量。
例如,转基因玉米、大豆和棉花等作物品种的广泛种植,显著减少了对农业化学农药的需求,同时提高了收成。
转基因技术还可以改良食品的口感、保鲜性和营养价值,为人类提供更加健康和丰富的食品。
然而,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一些人担心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包括对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的影响以及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其次,转基因食品也引起了一些人对健康和食品安全的担忧。
虽然现有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危害,但对其食用长期影响的研究仍在进行中。
此外,转基因技术的专利保护和商业化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伦理和法律问题。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转基因技术将更加精确和高效。
现有的转基因技术主要依靠将外源基因整体导入生物体中,但未来将趋向基因组编辑和精准修改,可以实现单个基因的精确修饰,从而达到更好的遗传改良效果。
例如,CRISPR-Cas9技术的出现使基因组编辑更加简单和便捷。
其次,转基因技术将更广泛地应用于医药领域。
转基因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前景广阔,包括基因治疗、疫苗研发和药物生产等方面。
通过转基因技术,科学家可以研发出针对特定疾病的个体化治疗方法,并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例如,已经有多种基因治疗药物成功进入市场,并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第三,转基因技术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也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转基因技术可以应用于改良抗旱、抗盐和抗虫的植物品种,从而提高农作物在恶劣环境下的耐受能力,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
![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cee6187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7.png)
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将外源基因嵌入到生物体中,从而增强或改变其特定功能的方法。
自从转基因技术问世以来,它牵动着人们的心弦,引发了惊人的争议。
一方面,多数科学家和生产商认为,转基因农作物可以提高作物耐病能力和适应性,增加生产量,从而解决全球粮食短缺和营养不良;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动植物的影响还有潜在的人类健康风险问题等因素却成为了反对转基因技术的主要表述。
本文将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1. 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进展2006年,中国通过了第一个转基因大豆的商业化申请,标志着中国转基因技术商业化进程正式启动。
中国的转基因作物种类正在迅速扩展,种类已经包括棉花、玉米、水稻等多个品种。
近年来,转基因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趋势日益明显,逐渐形成了高效、安全的基因工程技术路线。
2. 转基因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科学家们正在不断探索基因组编辑技术,不仅可以准确地修改、删除和插入基因,还可以在不改变DNA序列的一些细微变化中精细调节基因表达,同时也可以增强技术的可重复性和效果。
例如,具有“修剪”功能的CRISPR-Cas系统,不仅用于研究和基因治疗,同时也代表了农业文明中的一个巨大的机遇。
预计,未来基因编辑技术将成为改良传统作物的一种新手段,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在转基因技术应用上,肯定还有更多的变化和挑战。
未来,人们需要进一步优化转基因作物品种的设计,以下导表达的肖像表达改进的抗逆性。
相信在人类长期坚持开放创新的方式下,拥有高效、精准和安全的基因工程技术是有可能的。
3. 转基因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在转基因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上,我们认为转基因肉类是一种非常值得探索的产品——尤其是用于参数环境下的生产。
从持续性视角来看,肉类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的主要经济命脉。
然而传统的养殖方法却面临了许多挑战,如临床病毒传染,(改进中的不善利用资源)。
纵观全球各地的转基因动物实验,许多科学家都表示,转基因养殖动物要么增加抵抗病毒的能力,要么提高粮食利用率,要么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甚至还可以在避免生荷尔蒙、激素和抗生素的使用,并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农业转基因知识科普_PPT课件
![农业转基因知识科普_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785f3fe009581b6ad9eb10.png)
转基因技术优势
基因来源更丰富、育种过程更精准、缩短育种周期
传统杂交育种
优良 基因
X 杂交
优良 基因
=
供体品种
基因工程育种
转化
优良基因
拟改良的品种
新材料
优良 基因
=
拟改良的品种
新品种
转基因技术主要应用领域
农业:抗病虫、耐除草 剂、抗旱耐盐、改善品 质、肥料高效利用
环保:污染物降解医药:源自苗、胰岛 素、干扰素3.9 3.9 2.9 2.7 1.6 1.0 0.8 0.5 0.5 0.3 0.2 0.1 0.1 0.1
少于50,000 公顷
洪都拉斯* 智利* 葡萄牙 古巴* 捷克共和国
罗马尼亚 斯洛伐克 哥斯达黎加*
孟加拉国*
* 发展中国家
2013年全球主要转基因作物种植率(%)
(百万英亩,百万公顷)
494 200 445 180 395 160 346 140 296 120 247 100 198 80 148 60
5. 加拿大 6. 中国* 7. 巴拉圭* 8. 巴基斯坦* 9. 南非* 10. 乌拉圭* 11. 玻利维亚* 12. 菲律宾*
13. 澳大利亚 14. 布基纳法索* 15. 缅甸* 16. 墨西哥*
17. 西班牙 18. 哥伦比亚* 19. 苏丹*
百万公顷
73.1 42.2 24.3 11.6 11.6
99 40 49 20
00
传统 生物技术
107
79% 大豆
34
70% 棉花
177
32% 玉米
34
24% 油菜
2014年美国、巴西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种植面积均已超过总面积的90%。
转基因发展存在的问题
![转基因发展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c1e7fa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c.png)
转基因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 生态平衡问题:转基因技术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例如,通过基因改造后的作物可能会对其他生物产生毒害,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2. 食品安全问题: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例如,通过基因改造后的作物可能会产生新的毒素或者过敏原,从而影响人类的健康。
3. 知识产权问题:转基因技术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例如,通过基因改造后的作物可能会被申请专利,从而使得农民和消费者需要支付高额的专利费用。
4. 经济利益问题:转基因技术可能会对某些农民和某些国家的经济利益产生负面影响,例如,通过基因改造后的作物可能会使得某些农民失去工作机会,从而影响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5. 社会接受度问题:转基因技术可能会受到社会公众的抵制,例如,一些人可能会认为转基因技术是一种“科学怪食”,从而不愿意使用转基因食品。
因此,在推广转基因技术时,需要考虑到上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不会对人类、环境和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政府和相
关机构需要对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进行严格的监管和管理,以确保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转基因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挑战与机遇
![转基因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挑战与机遇](https://img.taocdn.com/s3/m/a4dd63f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5.png)
转基因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挑战与机遇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转基因技术逐渐成为农业领域的热点话题。
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改良农作物及畜禽的方法,既带来了许多挑战,也带来了许多机遇。
本文将从转基因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挑战和机遇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转基因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挑战1.风险扩大:转基因技术的引入让农业面临风险扩大的挑战。
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比如传播到野生植物中,导致有害物种的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2.食品安全问题:转基因技术在经历许多争议后,很多人担心转基因农产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长期食用转基因农产品会不会对人体造成潜在威胁,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农业多样性减少: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可能导致农业多样性减少。
农业生产集中在少数转基因作物上,可能影响到以往传统农作物的种植和保护,从而导致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下降。
4.影响农民利益: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农业也带来了农民利益受损的挑战。
由于转基因作物的特殊性质,农民可能需要购买种子和相关技术,这将增加他们的生产成本,并降低他们的收入。
二、转基因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机遇1.增加产量: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作物可以具有抗虫、抗病、耐旱等特性,从而提高产量。
转基因作物的引入对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口粮需求。
2.减少农药使用:转基因作物具有抗虫特性,减少了对农药的需求。
这有助于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同时减少了农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不良影响。
3.改善营养价值:转基因技术可以增加作物的营养价值,例如添加维生素或改善特定营养成分,从而提供更加丰富的饮食选择,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
4.应对气候变化:转基因作物的应用有助于农业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
通过转基因技术,育种者可以培育出对旱涝、高温等环境适应能力更强的作物品种,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
综上所述,转基因技术对传统农业既带来了挑战,又带来了机遇。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转基因技术的潜力和风险,并加强相关研究和监管,以确保其应用对农业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024年转基因食品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转基因食品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673baa8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b.png)
2024年转基因食品市场发展现状转基因食品是通过人工干预生物基因的技术手段而产生的食品,其广泛应用在农业领域,旨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耐病性和营养成分。
然而,转基因食品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关注,许多人关心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本文将探讨当前转基因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
转基因食品市场概览转基因食品市场在过去几十年里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转基因食品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0%以上。
这种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和人们对高产量、抗病性和营养丰富的需求。
转基因食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情况目前,转基因农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种植。
美国、巴西、阿根廷和加拿大是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
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是最常见的转基因农作物,它们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畜牧业。
除了转基因农作物,转基因食品还包括转基因微生物、转基因酵母和转基因动物。
转基因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和生产食品原料的过程中,而转基因酵母主要用于食品发酵和调味剂的生产。
转基因动物则主要用于生产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和开发。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尽管多个国际组织和科学机构已经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并发表了相关报告,表明转基因食品与传统农产品在安全性上没有显著差异,但一些人仍然担心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未知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严格的转基因食品管理政策和法规。
这些政策和法规要求食品生产者提供明确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和食品安全评估报告,以便消费者可以做出知情决策。
转基因食品市场的挑战和机遇尽管转基因食品市场取得了显著的增长,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质疑和担忧。
作为食品生产者和经销商,需要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科学宣传和教育,以增加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和接受度。
此外,转基因食品市场还面临着与政府监管相关的挑战。
转基因食品_发展前景及面临的挑战
![转基因食品_发展前景及面临的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dd379e966bec0975f465e27c.png)
一、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
目前,转基因食品中多是转基因农作物,全球的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在大幅度增长。
$’’(年为$$##万公顷,$’’&年为!###万公顷,$’’’年上升至!’’#万公顷,"###年底已达到))"#万公顷,其市场价格高达$##亿美元。
预计"#$#年可达"$##*"+##亿美元。
由此可见,转基因食品在未来的国际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我国在&#年代末开始发展农业的基因工程研究,目前已有番茄,延熟西红柿-、甜椒,柿子椒-两类食品的+个品种投入小批量生产,此外还有$+种食用农产品的近百个品种正处于实验阶段。
转基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近+#万公顷,但’#.为转基因抗虫棉花和含有抗生素药类的烟草。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优势。
基因技术的突破使科学家们得以用传统育种专家难以想象的方式改良农作物,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可降低生产成本。
一个品种的基因加入另一种基因,会使品种的特性发生变化,具备原品种所不具备的因子,从而增强了抗病、抗杂草或抗虫害能力,由此可以减少农药和除草剂的用量,降低种植成本。
,"-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一种作物的基因改良后,更容易适应环境,能更有效地抵御各种灾害的袭击,并使产量提高。
,!-可以使开发农作物新品种的时间大为缩短。
利用传统的育种方法,需要七、八年才能培育一种新品种,而利用转基因技术则可以使开发时间缩短一半。
因此,专家认为不出多少年,转基因技术将改变世界农业版图。
二、转基因食品带来的挑战随着转基因食品的兴起,世界各国政府及民众都在关注着它的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而转基因食品本身就是科技革命的产物,它给我们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挑战。
$%对消费者心理的挑战。
从消费者心理来说,$’’(年英国疯牛病和$’’’年比利时的二恶英事件,使一些人对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开奥秘的科学产生了一种说不清的恐惧感,把瘟疫、病毒、有毒化学物和基因混为一谈。
关于转基因技术的综述与思考
![关于转基因技术的综述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80e2a5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8.png)
关于转基因技术的综述与思考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将某种生物的基因导入另一种生物体内,从而改变其遗传特性的技术。
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转基因技术已在农业、医疗、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历程、优缺点及未来前景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
转基因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生物的遗传物质DNA。
1970年,科学家们成功地人工合成了第一个基因,这为转基因技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转基因植物和动物的研究和应用逐渐成为可能。
1983年,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植物——烟草被成功培育出来,标志着转基因技术的正式诞生。
此后,转基因技术不断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医疗、工业等领域。
提高产量:转基因技术可以通过导入优良基因,提高作物的抗病、抗虫、抗旱等能力,从而提高产量。
改善品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作物的营养成分、口感、色泽等品质特性,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保护环境:转基因技术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医疗应用:转基因技术也被应用于药物生产等领域,为人类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然而,转基因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和潜在风险:安全性问题: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尚存在争议,长期食用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生态风险:转基因植物可能对非目标生物产生影响,破坏生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减少:大规模种植转基因作物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知识产权问题:转基因技术的专利权归属可能引发社会伦理和法律争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基因技术在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政策法规方面,各国政府将逐渐完善转基因技术的法规体系,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环境安全。
科学研究方面,随着人类对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领域的深入了解,将会有更多具有特殊功能的转基因生物被研制出来。
社会影响方面,随着公众对转基因技术了解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也将逐渐趋于理性。
同时,通过合理引导和规范管理,转基因技术有望在解决全球粮食安全、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识制度——与安全性无关
标识目录
标识目录由农业部
强制标识
商国务院有关部门
定性标识
制定、调整和公布
趋势:定性-定量-自愿
36
我国第一批标识目录
确定原则:关注度、可行、方便、成本 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 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 油菜种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 棉花种子 番茄种子、鲜番茄、番茄酱 未批准新的转基因作物,因此,标识目录也未作调整。
37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无定论?
有定论:
✓ 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
真
食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遵循的是个案分
析原则,不能笼统地谈转基因食品的
相
安全性问题。
✓ 迄今为止,转基因食品没有发生一起 经过证实的食用安全问题。
反对转基因的声音长期存在
2012年转基因舆情波动图
① 境外研发商提交进口用作加工原料安全证书申请 ② 农业部受理,提交安委会审查 ③ 如符合要求,发放入境材料批件 ④ 试验材料进口 ⑤ 开展身份验证、环境安全及食用安全检测 ⑥ 申报书及综合评价报告提交安委会审查 ⑦ 如符合要求,发放境外研发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安全证书 ⑧ 境外贸易商凭研发商安全证书,办理每批次进口安全证书
致畸:精子致畸实验 致癌:Ames实验,即利用微生物做的致突变实验,排查
致癌作用
环境安全如何评价
基因漂移 杂草化 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对生态系统影响 靶标生物的抗性
什么是转基因食品
凡是原料采用进口的或者我国批准种 植的转基因农产品及其直接加工品的食 品都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技术运用领域
1. 转基因技术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农业、环保、能源等 领域。
2. 转基因技术的第一个浪潮是医药转基因技术,如应用转基 因技术生产重组疫苗、抑生长素、胰岛素、干扰素、人生 长激素等。
3. 转基因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纤维素的开发利用、 食品工业和新型抗生素的生产等,在食品工业方面,主要 用于乳制品发酵、单细胞蛋白质及酿酒工业等。
✓ 2000年成立生物技术食品政府间特别工作组,在转基因领域制定风险 分析原则和指南
✓ 安全是相对的,安全管理的核心就是如何把握风险的程度 ,实现安全使用。如电、飞机等。
安全评价内容
一、分子特征 二、食用安全 三、环境安全
食品安全如何评价
过敏性:一般能引起过敏的蛋白质,都会有一些特殊的
➢ 《安办评法》附录1:转基因植物在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 安全证书后方可作为种质资源利用。用取得农业转基因生 物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植物作为亲本与常规品种杂交得到的 杂交后代,应当从生产性试验阶段开始申报安全性评价。
转基因作物管理总体流程
安全 评价
品种 审定
种子 生产 许可
种子 经营 许可
生产 加工 许可
百万公顷
69.5 36.6 23.9 11.6 10.8
4.0 3.4 2.9 2.8 1.4 1.0 0.8 0.7 0.3 0.3 0.2 0.1 0.1
Source: Clive James, 2012.
2012年全球主要转基因作物采用率
M Acres
445 180 395 160 346 140 296 120 247 100
4. 转基因技术的第二个浪潮发生在农业领域,包括农业转基 因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培育,特别是转基因植物发展速 度最快,培育了一批具有抗虫、抗病、耐除草剂等性状的 转基因植物。
5. 转基因技术还可用于环境保护,如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用 于能源生产,如利用转基因生物发酵酒精等。
转基因生物研发方向
➢第一代产品: 减少投入,抗病虫草 受益:农民、企业
Source: Clive James, 2013
2012年28 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
2012,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1.7亿 公顷, 比2011年增加6%
转基因作物主要种植国
大于5万公顷
1. 美国 2. 巴西 3. 阿根廷 4. 加拿大 5. 印度 6. 中国 7. 巴拉圭 8. 南非 9. 巴基斯坦 10. 乌拉圭 11. 玻利维亚 12. 菲律宾 13. 澳大利亚 14. 布基纳法索 15. 缅甸 16. 墨西哥 17. 西班牙 18. 智利
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 发放情况
截止目前,共批准发放7种作物安全证书 1997年 耐储存番茄(已过有效期)
抗虫棉花 (续)
1999年 改变花色矮牵牛 抗病辣椒 (已过有效期)
2006年 抗病番木瓜(续)
2009年 转植酸酶玉米 抗虫水稻 31
抗虫棉
抗病毒番茄
转CHS基因矮牵牛
耐储存番茄
进口审批制度
用途分类
研究和试验
生产
加工原料
引进单位
境外公司
申请主体
18
进口管理程序--审批制
➢ 用于研究和试验,引进单位 --用于研究,从实验研究报 --用于试验,从中间试验报
➢ 用于生产,境外公司,从中间试验报 ➢ 用作加工原料或直接消费品,境外公司,
直接申请安全证书,中国境内检测
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管理程序
转基因作物大记事
1983年 第一例转外源基因植物获得成功。 1987年 第一例转基因植物(抗虫西红柿)田间试验在美国进行。 1994年 美国第一例转基因食品-延熟番茄上市 1996年 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70万公顷 1998年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争议 2006年 全球转基因农作物年种植面积达1亿公顷 2009年 中国批准了抗虫转基因水稻和转植酸酶玉米 2012年 全球转基因农作物年种植面积达1.7亿公顷
转基因发展概况及几个热点问题
1
内容提要
一、基本概念 二、发展概况 三、基本制度 四、热点话题
基本概念
基因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它操纵和调控一切生命 的遗传性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转基因技术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人们期望的目标基 因,经过人工分离、重组后,导入并整合到生物体的基 因组中,从而改善生物原有的性状或赋予其新的优良性 状。
➢第二代产品: 增加产出,提高营养 受益:消费者
➢第三代产品:生物反应器 受益:多方
我国在研的主要转基因生物:
水稻、玉米、棉花、小麦、大豆 猪牛羊
安全评价实施成效
我国进口用作加工原料农产品安全证书[进 口]发放情况
截止目前共批准发放境外研发商5种作物37个转化体安全证书
✓ 棉花6个 (抗虫、抗除草剂) ✓ 甜菜1个(抗除草剂) ✓ 油菜7个(抗除草剂) ✓ 大豆8个(抗除草剂、品质改良) ✓ 玉米15个(抗虫、抗除草剂)
抗病毒番木瓜
抗病毒甜椒
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
转基因抗虫 水稻
对照
转基因抗虫 水稻
转植酸酶玉米
Transgenic corn
Non-transformed corn
我国进口用作加工原料农产品安全证书[进口] 发放情况
截止目前共批准发放境外研发商5种作物32个转化体安全证书
棉花6个 (抗虫、抗除草剂) 甜菜1个(抗除草剂) 油菜7个(抗除草剂) 大豆5个(抗除草剂、品质改良) 玉米13个(抗虫、抗除草剂)
经济
宗教 伦理
科学
道德
贸易
政治
反对转基因的目的错综复杂,要回归科学理性
4400
全球围绕转基因技术的争论
从未间断过并在世界各地无处不在
美国:在1970到1980年代初,曾经出现一批人围剿正在
起步的基因克隆和操纵技术。发明了一些迄今仍然常用的 基因克隆技术的 Maniatis教授,在哈佛不能做基因克隆。
4.43亿千克有效成分的杀虫 剂。
经济回报
2011年单独种子就有130 亿美元。
温室气体排放
减少190亿 kg CO2, 相当于一年在公路上除去 9百万辆汽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From ISSSA
转基因技术的优势
产生β-胡萝卜素的“金米”,食用这种转基 因“金米”使50万儿童免于失明。
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大增的转基因油菜, 富含深海鱼油的转基因大豆,对心血管有 利。 这些过去我们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转基因技术都可以实现
1996-2012全球转基因作物累积种植面积
M Acres
3954 1600
3459 1400 15 亿公项
2965 1200
2471 1976
1000
1亿公顷 = 中国国土面积
800
1482 600 988 400 494 200
5亿 公顷
10 years
5 years
3 years
0
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2
经营许可制度
经营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应 当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
申请条件 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经营档案 有相应的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条件
23
与其它法规衔接
➢ 《条例》第十七条 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 利用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的或者含有农业转基因生物成份 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农药、兽药、肥料和添加剂 等,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审定、登记或 者评价、审批前,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取得农 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安全 证书
品种 证书
种子 生产 证书
种子 经营 证书
生产 加工 证书
25
转基因技术是如何进行安全评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