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倾城之恋》看张爱玲笔下的人物性格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倾城之恋》看张爱玲笔下的人物性格特点

摘要:《倾城之恋》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对于书中角色的细致入微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揭示出人性的多面性和自私性。在众多的文学评论中,对于本作主要角色的评价是褒贬不一。本文通过对男主人公范柳原的分析及女主角白流苏的部分简析,探讨了张爱玲对其笔下人物的塑造原由和影响因素,进而揭示出范柳原的真实内心心理,体会张爱玲笔下真实的男性内心。

关键词:范柳原遗少私欲男权主义

张爱玲的小说,文笔总是细腻优美而又带着一些感伤和讽刺的。她的笔下人物,总是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或多或少的,让人去怜悯、去叹息。

张爱玲她不仅出身显贵,同时又有着因这身世所有的悲凉,她的笔下总是充满了苍凉与悲伤,还有爱情失败造成的无枝可依的迷茫感,这些都和她的人物塑造相关。她笔下的男性人物形象主要来源于生活中的实际原型,这些有着美好外表或者显赫身世的男人们,给了张爱玲极好的写作素材,也使她的作品中的男人们形象丰更加地丰满立体。

《倾城之恋》中的男主人公范柳原,其实很矛盾。说他自私冷漠,只懂得自我保护,却也能在生命最危难的时刻想到白流苏,与她一起共患难,虽然有过那么一丝自私残酷曾想要抛弃白流苏独自逃命的想法,可毕竟坚持下来了,因为这毕竟是每个人的人性自私。这一点自私,恰恰显示他是一个真实的人,因而更吸引读者的关注。

范柳原的塑造受到很多因素影响。首先是张的生长环境和家人对其的影响。张爱玲出身名门,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是一个典型的遗少,旧习气很深,性情也是很坏。她虽出身名门,却有着不太好的童年,生父和养母管教下的她,并未有

着太多快乐的童年生活。或许是这样的童年经历,对她以后的性格影响及她文学作品风格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但面对社会发生巨大变动,难免感到虚无和恐慌,甚至有沉重的压力感"张爱玲看到乱世中的父亲“独自坐在阳台上......听不清楚他嘴里喃喃说些什么。”①在张爱玲的笔尖下,男性们多是上流社会中的遗老和遗少,他们生活在社会荒凉的、令人觉得窒息的夹缝里,深受封建社会那些落后文化熏染,沾染了一系列的不良风气,可是自身却不自知,还用这些看似美好的东西造成了那些女人们的悲剧。范柳原,乔琪乔,振保等等,这些自以为能够操纵女人命运的男人们都是这样,充满了自私虚伪的变态性情,深刻地鞭笞了那些男权主义者的卑劣性。

失败的爱情也给了张爱玲很大的启迪。张爱玲早年与胡兰成的婚姻应该说是范柳原与白流苏的悲剧再现。张爱玲起初的热烈和投入让她对这份感情曾经充满了期待,就是因为这段爱情的圆满塑造了她作品中白流苏的看似成功的婚姻。胡兰成这么评价《倾城之恋》:“《倾城之恋》里的男女,漂亮机警,也竟如火如荼……结局只平淡的成了家室,但也有着对人生的真实的如泣如诉。”②“张爱玲是一支新生的苗,寻求着阳光与空气,看起来似乎是稚弱的,但因为没受过摧残,所以没有一点病态。时代在解体,她寻求的是自由,真实,安稳的人生。”“她对于人生,恰似少年人的初恋。因为她的爱有余,她的生命力有余,所以能看出弱者的爱与生命的力的挣扎。”③胡兰成是懂得张爱玲的。正因为懂得,所以才慈悲。小说中张爱玲如此安排是想在这一刻他们总是相爱着的吧。然而现实中他们之间的爱情毕竟失败了。范柳原代表了张爱玲笔下的一类男人,滥情却不负责任。这很明显是在影射胡兰成。他们赢得了女人的爱情,让女人承受痛苦,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着自己的快乐。这种人对女性而言是一种悲剧,是一种明知不适合却无力摆脱的悲哀结局。

自小所受的文化熏陶也对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范柳原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范是有些离经背道的纨绔子弟,但在他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对真善美的渴望和追求,追求感性自由。当然,倾城之恋只是一篇描写婚恋的短篇小说,范柳原的形象塑造上并不是全面立体的。范柳原的叛逆性格主要是由于他身处的文化背景造成的,具有更多的客观性和单一性。范柳原体现了自私和平凡,是张爱玲对于普通人的传奇叙述。

范柳原一出场,便给人以浪荡公子的形象。这是明显违背了社会道德规范的任务,但因为有钱,在婚姻方面才成为抢手人物,他却又偏偏不热衷这些。他是花丛高手,他的世界里,美女是用来欣赏的,但却不是用来娶回家当太太的。而接下来的故事似乎更加重了范柳原浪荡子的形象。白流苏第一次去香港,在海滩上,他们两人互相扑打蚊虫,不想流苏被得罪了而离开了海滩。便从这天起一连好几天,范柳原就故意整天跟妖艳的印度公主厮混。他还有意让别人误解他和白流苏发生不一般的关系,并无耻地对白流苏说:“你别枉担了这个虚名。”这是他的惯用伎俩,这不禁使人们对他的道德品性产生了怀疑。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不管从天子到庶民,都必须把修身养德作为根本,对自己对别人都得有责任意识,但是范柳原的表现给人的印象却是相反的,甚至有等同于“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刻之趣兴”的淫滥之徒的嫌疑,虽然这只是表象。④

说范柳原他所展现的这种既自私自利,尔虞我诈的情感斗争又爱着白流苏的矛盾体,这点很好地体现了真实的人。他的性格很复杂:有玩世不恭的一面。范柳原很清楚白流苏其实并不爱他,所以而他引用了《诗经》中的话: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但原文是“与子成说”。这一字之差,正好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他要的是只是一场恋爱,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份不必承担责任和后果的感情。可是白流苏不是这样,她经不起变老。她深切地感受到了时光如梭,岁月的紧迫。范柳原还有一种防备心理。他从始至终都没有完全的放松警惕,他就像一个猎人。虽然他对抓住白流苏有足够的自信心,但是其实他对白流苏始终怀有戒心。因而正如文中所述,他在那堵破墙下发出这样的感慨: “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地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塌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墙根地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⑤这番话说出了范柳原的心声,,他对白流苏是带着一种欣赏的态度,但是他清楚白流苏的心理,若不是他有优越的经济条件,白流苏也不会热帖着他亲近他,他也就带着一份戒备去恋爱。其实最重要的是他对于自我感悟的迷失。他渐渐地在人世中迷失了自己。由于范柳原看到了太多的了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所以对人情世故始终有着一份冷淡感,其实他在不与人真心相对的时候,也会感到悲哀,这世间并没有一个真正了解懂得他的知己。因而才会对流苏固执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