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业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农业发展概况

日本国是个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统称日本列岛。国土面积37.77万平方公里,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0.27%,相当于我国的1/25,人口1.2673亿(2001年),居世界第7位,其中城市人口1.0047亿(2001年),占总人口的78.92%。日本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属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

日本的资源比较贫乏,山地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0%,多火山、地震。最高峰富士山,海拔3776米。沿海平原狭小分散,关东平原最大。海岸线长而弯曲,约3万公里,多海湾和良港。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秋多台风,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上。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为1000-2000毫米。日本有大小湖泊600多个;河流短急,水力资源丰富,但不利于航行。日本土壤贫瘠,主要为黑土(火山灰)、泥炭土以及泛碱土,大部分冲积土已开垦为水田,形成特殊的水田土壤。根据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条件和生产特点,日本可划分为北海道、东北、北陆、关东和东山、东海、近畿、中国、四国、九州等9个农业区。

首都东京是国际性的大都市,人口1182万。它既是全国的经济、金融、商业中心(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又是全国的文化教育中心和最大的交通枢纽。东京聚集着全国11%的工厂,工业门类齐全。大阪是日本第二大城市,人口255万,地处阪神工业区的核心,是日本陆、海、空交通的枢纽,重工业和第三产业十分发达。横滨是全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亚洲最大港口之一,年吞吐量为1.1

亿-1.3亿吨。工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有许多西方风格的建筑,是华侨和华人居住最多的日本城市。

一、日本农业发展的特点

1、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生产处于停滞或下降状态。

2、规模经营小且兼业农户比重增大。

3、农户经营组织形式多样化,商品率高。1994年,销售农户占总农户的76.4%(自给农户也参与一定的销售活动)。主要农产品的商品率一般为95%左右,高者达100%,低者为75%。中、上层农户(拥有3公顷以上土地)的经营组织形式因地而异,形式多样。如北陆的水稻和冲绳的经济作物以单一经营为主(超过70%);九州有20%开展多种经营,如果加上准单一多种经营,其比重可达60%。

4、农业劳动力减少并加速老龄化。

5、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生产结构趋于协调。

6、农业技术进步。通过保温育苗、品种改良、农药和化肥改良等技术,日本的农作物亩产量大幅上升,通过塑料大棚、温室技术,使日本的蔬菜1年四季均可耕种。今后日本还将进一步发展转基因等生物技术,开发新品种。

7、肥料和农药使用下降。1997年度(当年7月至次年6月)日本肥料使用量151万吨。

8、公司和团体参与农业生产。

9、粮食自给率低。

二、日本农业生产

1、种植业近20年来,日本除稻米自给有余外(1993年例外),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逐年减少,自给率下降,进口增加。现在,日本的食物热量自给率只有46%,食用农产品综合自给率65%,主食谷物自给率66%,饲料自给率26%。

(1)稻谷和豆类。(2)蔬菜。(3)水果。(4)花卉。

2.畜牧业。

3.渔业。日本是世界第四大渔业国。在日本近海有世界三大渔场之一太平洋北部渔场,鱼类资源丰富。

4、林业。林业在日本的国土保护和涵养水资源方面的效益极为显著。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居世界前列,但每年进口木材占总需求量的75%左右。日本人工林约占森林总面积的45%,国有林占30%。

5、农产品加工业

三、日本农业对外贸易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日本的许多食品越来越多地依赖进口,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表1)。向日本出口的前八位国家和地区都地处环太平洋地区,即美国、中国、中国台湾省、澳大利亚、泰国、加拿大、韩国和印度尼西亚。

四、日本农业科学技术

1、农业科研体系。

2、农业推广体系。

3、有代表性的农业科研成果。1994年底,日本农林水产技术会议公布了1994年具有代表性的10大科研成果,其中包括:成功开发了日本独特的新基因导入方法,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可为培育新的动植物优良品种奠定基础;发现水稻能产生杀伤稻飞虱卵的分泌物,利用该特性培育抗稻飞虱的水稻品种;培育出水稻等作物的新品种,4个水稻新品种在农林水产省已登记编号;通过牛的初期胚的DNA鉴定,区分子牛雌雄的技术获得成功;水稻和番茄的基因重组技术,从1994年起进入到在一般田间进行试验栽培的阶段;成功开发了可应用于土地改良、治山、渔港建设、防灾等方面的电气探测技术;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开发了昆虫大脑信息传递的视觉化技术;等等。

4、发展农业科技的四条新对策。

七、日本加入WTO后对农业的保护政策

(一)、战后日本对农业高度保护所走过的主要历程

日本是一个农业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农产品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1984年开始成为世界最大的食品进口国,其国内消费的食品60%依赖进口(但居民消费的口粮始终基本自给),相当于全国7500万人口的食品消费量。1990年其农产品纯进口额达275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目前按热量标准的食品自给率为40%。这一国情使战后日本成为世界各国中少数对本国农业保护程度最深、保护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

(1)1955年至1994年

自1955年加入“关贸总协定”至1994年的40年间,日本政府直接管制农产品的内外贸易,对本国农业与农产品贸易流通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支持保护政策。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等一些农业发达国家要求日本开放农业市场,日本与这些国家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谈判,力求最大限度地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和

扶持本国农业的发展。直至1994年“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乌拉圭农业协定”(即WTO农业协定)之前,日本政府对本国农业和农产品市场的主要保护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对粮食的国内流通和价格管理经历了从高度集中统一到逐步放宽并引入竞争的过程。

二是对以大米为重点的国内主要农产品生产给予巨额财政补贴。

三是采取渐进的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政策。

(2)1995年至2000年

(二)、加入WTO后日本对农业高度支持保护政策的主要做法

(1)主要农副产品关税化方面

在WTO农业协定中,日本承诺至2000年农产品的平均关税率降为12%,列入关税目录中的主要农产品“一次税率”平均为20%,但不同的品种减让幅度差别较大。如规定牛肉的关税从1995年的50%降低至2000年的38.5%;鲜橙(冬春季)从40%降至32%;其他如小麦、大麦、乳制品等要求6年间关税减让大约15%。尽管大多数农产品进口实行了差别税率的关税化政策,但大米被允许实施“关税特别措施”,至2000年大米最终关税率为490%,同期最低大米进口量占其国内消费量的比重应从1995年的3%提高到5%,即年进口量从37.9万吨增加到72万吨(这6年间实际进口大米量338万吨),大米仍然受到较大程度的保护。

(2)“绿箱”政策保护与财政补贴方面

1995年开始,日本较大幅度调整了对农业的财政支持政策。主要是在WTO 规则允许的“绿箱”政策范围内,从过去以补贴生产、流通环节转向支持农业的公共性服务、农业基础设施及支持生产结构调整等方面。以1997年为例,政府的农业预算用于“绿箱”政策范围内的资金补助达220亿美元,其重点补助对象主要是涉及政府职能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研发与普及推广、动植物防疫与检疫、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重要食品的公共储备(主要是大米、小麦、大豆、饲料谷物)及国内的食品援助(主要是学校用米),其次是补助农业生产者,包括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农业灾害救济及生产结构调整等方面的补助。上述“绿箱”政策补助占当年政府农业预算支出的90%,表明其农业的财政补贴已经绝大部分用于WTO农业协定所允许的保护范围内。

(3)“黄箱”政策保护与农产品价格支持方面

日本政府的“黄箱”政策主要采取进口加价或提高国内批发价的方式,使得农产品国内销售价大大高于进口平均价,从而达到间接保护本国农民利益和农业生产的目的。1995年以来,该政策所产生的庞大价差,涉及的资金规模(尽管财政直接补贴仅占很少比例)甚至超过“绿箱”政策。仍以1997年为例,当年“黄箱”政策涉及的总金额达271亿美元,其中大米、麦类、肉制品、牛奶等主要农产品的国内外价差(农民间接受益)达254亿美元,占93.6%(大米的价格保护又占其中的79%);其余由财政直接支付农业生产的补贴为17.3亿美元,占“黄箱”政策涉及金额的6.4%。从主要农产品受“黄箱”政策两种手段保护的构成比重看,大米、肉制品、牛奶及小麦、砂糖、大豆等的价格保护比重分别占96%、85%、75%和97%;由财政直接支付给生产者的比重分别占4%、15%、25%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