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理解性默写精编版
(完整word版)赤壁赋理解性默写(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赤壁赋理解性默写(word文档良心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b5696a451e79b8968022658.png)
理解性默写1、苏轼《赤壁赋》中用,二句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这也正是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
2、《赤壁赋》中作者与客人共饮秋江之酒时引吭高歌的是,。
3、《赤壁赋》用,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逼真传神。
4、《赤壁赋》中用,写出经过月亮的银辉的浸染,雾气、江水、夜空浑然一体的景象。
5、《赤壁赋》中用,写出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
6、,;,写出《赤壁赋》中游人感受到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又仿佛要远离人世,升入仙界的情景。
7、《赤壁赋》中用比喻正面描写悲凉幽怨的箫声的句子是,。
8、《赤壁赋》中侧面描写箫声的句子是,。
9、《赤壁赋》中写曹操破荆州后率领军队沿江而下的盛况的句子是,。
10、《赤壁赋》中用,两句写出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饮酒吟诗的情景。
11、《赤壁赋》中客人认为他与苏轼不在官位,只不过在江岸水洲过着平凡的生活的句子是,,,。
12、《赤壁赋》中客人认为生命微不足道、渺小的句子是,。
13、《赤壁赋》中把人生与长江相对照的句子是,。
14、《赤壁赋》用,两句写出客人希望与仙人相交、与月亮同在。
15、《赤壁赋》中列举江水、月亮说明去留、增减的辩证关系的,;,。
16、“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赤壁赋》用,;,表明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并从中得到乐趣。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答案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5、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7、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8、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9、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10、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1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1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4、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答案版)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f53ec75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9.png)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1.《赤壁赋》中“,”两句交代了时间,而“”一句则包含了地点、人物和事件,用笔可谓简练。
2.《赤壁赋》开头第一层“,,”,交代游赏方式、时间、地点和人物。
这几句看去像一般游记散文的寻常格套,却并非闲笔,而是非有不可的必要交代。
3.《赤壁赋》中描绘出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
”4.《后赤壁赋》的创作时间与《前赤壁赋》只隔三月,但随着风景的不同,作品的气象也具有很大的差异。
前赋句句是秋景,而后赋则句句是冬景,此可谓“随物赋形”,各尽其妙。
“,”与“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至今被人们奉为描写秋、冬二景的典范。
5.在《赤壁赋》中,作者苏轼与客泛舟游赤壁,在“”后,大家一起“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以此来表达内心的快乐。
6.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用“,”两句,写自己与朋友泛舟游赤壁之下时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
7.苏轼《赤壁赋》中写面对清风徐来、秋江澄静之景,情不自禁吟诵《诗经·月出》之语,对柔和月色高歌的句子是:“,。
”8.《赤壁赋》中多处用典,其中与《诗经》有关的两句是:“,。
”9.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
苏轼《赤壁赋》中“,,”用星宿给月亮定位。
10.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月亮初上,挂于星空的句子是:“,。
”1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两句写月亮从东方升起而且似在缓缓移动,生动形象,如在眼前。
12.苏轼《赤壁赋》中,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的语句:“,。
”1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14.在《赤壁赋》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诗中景与眼中景圆满契合,“,”两句生动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
15.苏轼《赤壁赋》中,“,”两句写江上水汽弥漫,无边无际的江水和远方天际相接。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赤壁赋》理解性默写(学生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赤壁赋》理解性默写(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11262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d.png)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1.《赤壁赋》中“”交代了时间是七月十六,“”则交代了人物及活动。
2.《赤壁赋》》中作者用精炼的笔墨描写游览赤壁时风平浪静的句子是:“,”。
3.《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写在攻破荆州后曹操水军南下时阵容盛大,气势非凡。
4.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 ”,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5.《赤壁赋》中,写作者引吭高歌,吟唱《诗经》中咏月的诗句的骈句是:“,”。
6.《赤壁赋》中写客人听了苏子的一番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极尽赏饮之乐:“”一句以桌面餐具之情景衬饮酒之乐;“”一句以酣睡之场景衬超然之乐。
7.《赤壁赋》中写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与李白《襄阳歌》中“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都属于造物主,可以你我共享。
8.《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与远方的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9.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刻画出曹操在攻破荆州后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英雄形象。
10.《赤壁赋》中“,”两句写诗人任凭--叶小舟随意飘荡在宽阔的江面上,超然悠然,怡然而乐。
11.《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了人生短暂的感叹:“,。
”12.《赤壁赋》中“,”两句,表达客人理想的生活是同神仙一起飞行,与明月相伴终始。
13.《赤壁赋》中“,”两句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
14.《赤壁赋》中“,”两句写泛舟江上,心旷神怡,飘然欲举,像长出翅膀,超脱人世升入仙境。
15.《赤壁赋》结尾两句“,”既照应了开头,又生动地描绘了主客和衣而卧、乐而忘归的场面。
16.《赤壁赋》中“,”两句,写以桂树木兰等香木为桨,拍打着澄澈的江水,追逐着闪烁的月光,不仅前应“凭虚”之句,后伏第四段超然之哲思,且意境清雅,诗意盎然。
17.《赤壁赋》中苏子泛舟赤壁时心情很是高兴,于是“”以抒发其思“望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会吹洞箫的客人也“”,只是箫声过于悲伤,为下文主客互答伏笔。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附答案1)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附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d8467fe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0.png)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1、《赤壁赋》中,“,,,”句子是列举江水、月亮说明去留、增减的辩证关系。
2、《赤壁赋》中,“,”句子是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
3、《赤壁赋》中用“,”两句写出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饮酒吟诗的情景。
4、《赤壁赋》中,“,,,
”句子是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
5、《赤壁赋》中用“,,,
”表明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并从中得到乐趣。
6、《赤壁赋》中用“,”写出经过月亮的银辉的浸染雾气、江水、夜空浑然一体的景象。
7、《赤壁赋》中“,”句子是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
8、《赤壁赋》中,“,”句子是写曹操破荆州后率领军队沿江而下的盛况。
9、《赤壁赋》中,“,”句子是侧面描写箫声。
10、《赤壁赋》中,“,”句子是客人认为生命微不足道、渺小的。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答案)
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4、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5、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6、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7、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8、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9、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0、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附答案)1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附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667dfef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1.png)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1、《赤壁赋》中,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明智之人,他深知自己的想法不可能经常得到,只好通过箫声寄托在悲凉的秋风之中的句子是:“,”。
2、《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的名句是:“
,”。
3、《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的诗句是:“
,。
”
4、《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气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
5、《赤壁赋》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
”两句写箫声能使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孤舟中的寡妇听了落泪,从侧面写箫声的魅力。
6、《赤壁赋》中写泛舟江上让人感到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升入仙境一样的句子是:“,”。
7、《赤壁赋》一文中,写作者与友人在江中驾着一叶小船,饮着美酒的句子是:“,”。
8、《赤壁赋》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的诗句是:“
,。
”
9、《赤壁赋》中苏轼以“,”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曹操率领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能文能武、志得意满的一代英雄形象。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1、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3、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6、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7、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8、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9、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学生版+教师版)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学生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513b0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5.png)
1、《赤壁赋》中“客”的箫声悲凉异常,“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句极尽描写这一音乐声足以让天地万物为之动容。
2、《赤壁赋》中写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与李白《襄阳歌》中“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都属于造物主,可以你我共享。
3、《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句子是描写完月出美景之后,接着写月下江面的景象。
4、苏轼在《赤壁赋》中,“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句子是写作者与友人在扁舟中举杯共饮。
5、《赤壁赋》中苏子泛舟赤壁时心情很是高兴,于是“扣舷而歌之”以抒发其思“望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会吹洞箫的客人也“倚歌而和之”,只是箫声过于悲伤,为下文主客互答伏笔。
6、《赤壁赋》中苏轼用静止的眼光看待万物和“我”的问题,得出结论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7、《赤璧赋》中“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句子是客人在感叹人生短暂、渺小之后,亮明了理想的生活场景。
8、在《赤壁赋》中,苏轼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9、苏轼的《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句子是描绘秋江的爽朗和平静,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
10、《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写客人以虫为喻叹息生命短暂,“哀吾生之须臾”写客人感叹个人的渺小。
1、《赤壁赋》中“客”的箫声悲凉异常,“,”两句极尽描写这一音乐声足以让天地万物为之动容。
2、《赤壁赋》中写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 ,”与李白《襄阳歌》中“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都属于造物主,可以你我共享。
3、《赤壁赋》中“ , ”句子是描写完月出美景之后,接着写月下江面的景象。
4、苏轼在《赤壁赋》中,“,”句子是写作者与友人在扁舟中举杯共饮。
5、《赤壁赋》中苏子泛舟赤壁时心情很是高兴,于是“”以抒发其思“望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会吹洞箫的客人也“”,只是箫声过于悲伤,为下文主客互答伏笔。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1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1](https://img.taocdn.com/s3/m/930f5f31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01.png)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1.《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气弥漫,水的光色与天相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描写曹军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盛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赋》中,用蛟龙和嫠妇听到箫声的反应来表现箫声凄切、委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在《赤壁赋》中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漂荡在宽阔浩渺的江面上。
8.《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其思慕“美人”而不得的迷惘惆怅之情。
9.《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紧承“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把洞箫的哀音表现得形象真切。
10.《赤壁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针对客人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的感慨,苏轼在《赤壁赋》中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赤壁赋》理解性名句默写
![《赤壁赋》理解性名句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23d81acc28ea81c758f57873.png)
搜索枯肠
水乳交融
《阿房宫赋》理解性名句默写
1、文中极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 句子是—————— ,————————。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杜牧在文中用疑问的语气,形容长桥似龙的 两句是—————— ,————————。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3、文中写楼阁依地势而建,互相钩连、互相环 绕的句子是——————— ,———————。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4、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 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句子是————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 ,———————,———————。
2016天津卷
“双创特区”以围绕聚集青年大学生、高校 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海外人才、企事业人员四 类人才为重点,创新创业。
“围绕……”或“以……为重点”
Hale Waihona Puke 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背后,还是自信心不 够的表现。
“壮举是……表现”或“壮举背后 是……”
去掉“背后”或“的表现”
水仙子 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 心头。
夜雨一点点淋在梧桐树叶上,秋声难禁,打在芭蕉上,惹人 愁思不断。半夜时分梦里回到了故乡。醒来只见灯花垂落,一 盘残棋还未收拾,可叹啊,我孤单地留滞在新丰的旅馆里。靠 在枕边,十年的经历,远在江南的双亲,都浮上心头。
①下列对本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B A.“一声梧叶一声秋”一句,写秋雨绵绵,梧叶声声,烘托 出秋天萧瑟的氛围。 B.“三更归梦三更后”一句,写作者半夜才回到故乡,更显 出漂泊江湖的凄苦。 C.“一声”、“一点”、“三更”的反复咏叹,更使人感到 长夜难捱的凄凉和寂寞。 D.末句“都到心头”四字戛然而止,欲语还休,却有引人遐 思、令人回味之功。 ②“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三句不直接写自己 如何思念亲人,而以年迈双亲的忧思把自己的思念抒发得更加 深婉动人。下列诗句中使用了类似手法的两项是(3分)CE : A.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 薛道衡《人日思归》) B.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 宋之问《渡江汉》) C.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唐· 高适《除夜作》) D.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 张籍《秋思》) E.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唐· 白居易《邯郸冬 至夜思家》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83744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83744](https://img.taocdn.com/s3/m/05eab021ba0d4a7302763ad9.png)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一)1、苏轼《赤壁赋》中用,二句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这也正是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
2、《赤壁赋》中作者与客人共饮秋江之酒时引吭高歌的是,。
3、《赤壁赋》用,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逼真传神。
4、《赤壁赋》中用,写出经过月亮的银辉的浸染,雾气、江水、夜空浑然一体的景象。
5、《赤壁赋》中用,写出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
6、,;,写出《赤壁赋》中游人感受到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又仿佛要远离人世,升入仙界的情景。
7、《赤壁赋》中用比喻正面描写悲凉幽怨的箫声的句子是,。
8、《赤壁赋》中侧面描写箫声的句子是,。
9、《赤壁赋》中写曹操破荆州后率领军队沿江而下的盛况的句子是,。
10、《赤壁赋》中用,两句写出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饮酒吟诗的情景。
11、《赤壁赋》中客人认为他与苏轼不在官位,只不过在江岸水洲过着平凡的生活的句子是,,,。
12、《赤壁赋》中客人认为生命微不足道、渺小的句子是,。
13、《赤壁赋》中把人生与长江相对照的句子是,。
14、《赤壁赋》用,两句写出客人希望与仙人相交、与月亮同在。
15、《赤壁赋》中列举江水、月亮说明去留、增减的辩证关系的,;,。
16.写明月与清风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是,。
17.苏轼《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比拟手法借箫声写愁情。
18.苏轼《赤壁赋》中从听者感受的角度侧面写出琴声凄婉动人的句子是,。
19.苏轼在《赤壁赋》中阐述了“盈虚”与“水月”关系,从“变者”的角度看,两者关系应是,。
20.苏轼《赤壁赋》中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中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21. 苏轼在《赤壁赋》中,阐明从变动的一面看天地万物,天地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停止的道理的句子是,。
22.叙写江水流时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句子是,。
,。
23.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事物不发生改变的角度来看待万事万物的名句是,。
统编版《赤壁赋》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统编版《赤壁赋》理解性默写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87bc5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7.png)
统编版《赤壁赋》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赤壁赋》中,苏轼写自己乘着风飞行,漂浮在天空中,飘飘欲仙,脱离了现实,不问前方,不知止地的一句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2.在《赤壁赋》中,苏轼之客期望自己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在客人的想象中,自己与仙人把臂同游,和日月同生。
3.《赤壁赋》一文,苏轼用“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两句着重描写了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婉转悠扬的悲戚箫声,它能“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釐妇”,想象奇特,笔力深刻。
4.《赤壁赋》中,苏轼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5.《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朗爽与澄净,泛不起一丝波纹,也恰好体现作者夜游赤壁时怡然自得的心情的语句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6.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回答客人,提出了对宇宙与人生的看法。
他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来攻破客人“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
如果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果从不变的角度观察,那么“则物与我皆无尽也”O7.《赤壁赋》中,写苏轼一行人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纵8.《赤壁赋》一文中,客人感伤个人在天地间短暂与渺小,用比喻的手法写下“寄蜉蜘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消极至极。
9.曹操的英雄形象历来备受文人称赞,苏轼在《赤壁赋》中,写下“丽酒临江,横象赋诗”两句,把曹操把酒临风,举矛吟诗的潇洒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10.在《赤壁赋》中,苏轼以“诵明月之诗,歌窃窕之章”两句写自己面对月下美景,兴之所至,吟咏明月之诗。
H.苏轼在《赤壁赋》中,开端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其中写月亮正升起时的美妙景色的句子是二a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1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泛舟江上让人感到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的句子是“飘职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二13.在《赤壁赋》中,苏轼看到月下美景,于是纵酒放歌。
第07练 必修上册《赤壁赋》理解性默写-2024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统编版) 解析版
![第07练 必修上册《赤壁赋》理解性默写-2024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统编版) 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aec8e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c.png)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60篇默写每日一练第07练必修上册《赤壁赋》一、易错字填空《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客,()明月之诗,歌()()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之所如,()万顷之()然。
浩浩乎如()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击空明兮()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不绝如缕。
舞幽()之潜蛟,泣孤舟之()妇。
苏子()然,正()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千里,()()()空,()酒临江,横()赋诗,()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以相()。
寄()()于天地,渺()海之一()。
哀吾生之须(),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之而成色,取之()禁,用之不(),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尽,杯盘狼()。
相与枕()()舟中,不知东方之()白。
【答案】属、诵、窈窕、苇、凌、茫、冯、舷、桨、溯、箫、袅袅、壑、嫠、愀、襟、缪、舳舻、旌旗蔽、酾、槊、固、麋、遨、骤、曾、惟、遇、无、竭、酌、既、藉、枕藉、既。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9e49a905f78a6529647d53c4.png)
1、苏轼《赤壁赋》中用,二句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这也正是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
2、《赤壁赋》中作者与客人共饮秋江之酒时引吭高歌的是,。
3、《赤壁赋》用,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逼真传神。
4、《赤壁赋》中用,写出经过月亮的银辉的浸染,雾气、江水、夜空浑然一体的景象。
5、《赤壁赋》中用,写出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二)6、,;,写出《赤壁赋》中游人感受到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又仿佛要远离人世,升入仙界的情景。
7、《赤壁赋》中用比喻正面描写悲凉幽怨的箫声的句子是,。
8、《赤壁赋》中侧面描写箫声的句子是,。
9、《赤壁赋》中写曹操破荆州后率领军队沿江而下的盛况的句子是,。
10、《赤壁赋》中用,两句写出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饮酒吟诗的情景。
11、《赤壁赋》中客人认为他与苏轼不在官位,只不过在江岸水洲过着平凡的生活的句子是,,,。
12、《赤壁赋》中客人认为生命微不足道、渺小的句子是,。
13、《赤壁赋》中把人生与长江相对照的句子是,。
14、《赤壁赋》用,两句写出客人希望与仙人相交、与月亮同在。
15、《赤壁赋》中列举江水、月亮说明去留、增减的辩证关系的,;,。
16、“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赤壁赋》用,;,表明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并从中得到乐趣。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答案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5、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7、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8、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9、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10、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1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1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4、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教学课件 2024-2025学年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教学课件 2024-2025学年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98963b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e.png)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10.《赤壁赋》中描写完月出美景之后, 接着写月下江面的景象是:“ , ”。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11.《赤壁赋》中用“ , ””两句写出 了江_上水光与月光水气浑然一体的景象。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12.《赤壁赋》中,作者以“ , ”两句 表现任由小船飘荡于广阔江面时的潇洒 惬意。
60.《赤壁赋》中,苏轼以主客互答的形式, 借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人生感悟,抚慰 了客人的悲思,其中变的角度 是:“_, ” ;不变的角度是:“ , ”。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 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61.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如果从事物 变化的角度看,“ ”;如果从不变的角度 看,“ ”,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 生观。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36.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 句刻画出曹操在攻破荆州后春风得意、 踌躇满志的英雄形象。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37.《赤壁赋》中描写曹操吟其《短歌行》 一诗的情形是:“ , ”。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38.《赤壁赋》中“ , ”两句写曹操在 赤璧之战中于江边饮酒赋诗、踌躇满志 的场景,尽显豪迈伟壮的英雄之气。
驾一叶之扁舟,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4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的手法, 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的短暂和个体的渺 小的句子是:“ , ”。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44.《赤璧赋》中客人想到,像曹操这样 的英雄人物也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而 他们只是以鱼虾麋鹿为友,驾着扁舟举杯 相属的小人物,于是发出了“ , ”的感 叹。
《赤壁赋》全篇覆盖理解性默写
![《赤壁赋》全篇覆盖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58f7339027d3240c8547ef7d.png)
15.运用比喻写大小弦合奏时的诗句: 16.表现乐曲暂歇后突然激越雄壮的句子是: 17.曲终依然有很强的爆发力,却又戛然而止 18.通过环境侧面描写表现出琵琶曲让人回味无穷 19.运用比喻分别写乐曲粗重和轻细的句子是: 20.写音乐声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幽咽的诗句是 21.写音乐无声胜过有声、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22.描写音乐缓缓凝结以至于停住的两句。
2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23.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24.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25.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26.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27.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28.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29.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30.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31.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32.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2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2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25.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6.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2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8.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9.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30.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3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3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3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赤壁赋》 全篇理解性默写
1.交代人物,地点,事件的两句 2.作者夜游赤壁并不刻意为之,而是任凭小船飘荡 3.作者沉浸于美景中,仿佛脱离人世化为神仙遨游太空。 4.从自然景观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苏轼是夜游赤壁 5.作者和客喝酒吟诗,交代他们吟诵是《诗经》中的诗句 6.作者任凭小船飘荡,仿佛进入太空御风飞行一样。 7.夜晚的赤壁美景,首先让作者感受到自然的柔和静谧 8.交代作者游览赤壁的时间是初秋的两句 9.江面水汽弥漫,江水与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 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 尽的句子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 7. 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
。
• 8. 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
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
。
• 10. 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飞 行的句子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 11. 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 心境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12. 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13. 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 句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1. 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
接的句子
。
• 2. 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
状
。
• 3. 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
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
。
• 4. 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
小”的句子是
。
• 5. 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
。
• 6. 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
句子
。
• 7. 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 8. 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 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 斗牛之间。
• 9. 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 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曹操叹人生短暂“譬如朝露”,苏轼则云“哀吾 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庄子说人在宇宙中如一稊米,苏轼则说“渺沧海 之一粟”
• 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写信给孙权说: “今治 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赤壁赋》 中描写曹操水军南下的情形是舳舻千里,旌旗蔽 空
• 《赤壁赋》中描写曹操吟其《短歌行》一诗的情 形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 慨叹自身渺小是: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感叹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无穷的语句是: “哀吾 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 客人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是:
。
• 文中表达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 理的语句是
• 表达作者对待荣辱得失的豁达态度的句子
是:
。
• 赤壁的清风明月,让作者找到了解脱“悲” 的出路,作者Fra bibliotek到:“
”的盛大场面和
“
”的英雄气概。可是象曹操这样
的英雄“
”?真是“浪淘尽千古风流
人物”。
• 在【赤壁赋】中,针对客人对人生短促,生命无 常的感慨,苏轼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了逝者 如斯 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 《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 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 “驾一叶之扁舟 ”;曹操当时是酾酒临江,横槊 赋诗 ,而你我只是“举匏樽以相属”。这一段关 于历史人物人物的凭吊,写得画面鲜明、内容集 中,读起来音调铿锵,气势磅礴,再现了曹操当 年沿江而下时“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盛大场 面和“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可是 象曹操这样的英雄“而今安在哉”?真是“浪淘 尽千古风流人物”。
• 9. 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
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
。
• 10. 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飞
行的句子
。
• 11. 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
心境的句子
。
• 12. 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
。
• 13. 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
• 曹操叹人生短暂“譬如朝露”,苏轼则云
“
。”
• 庄子说人在宇宙中如一稊米,苏轼则说
“
”
• 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写信给孙权说: “今治 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赤壁赋》 中描写曹操水军南下的情形是
• 《赤壁赋》中描写曹操吟其《短歌行》一诗的情 形是:
• 慨叹自身渺小是:
。
• 感叹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无穷的语句是:
• 在【赤壁赋】中,针对客人对人生短促,生命无 常的感慨,苏轼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了
• 《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
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
“
”;曹操当时
是
,而你我只是
“
”。这一段关于历史人物人
物的凭吊,写得画面鲜明、内容集中,读起来音
调铿锵,气势磅礴,再现了曹操当年沿江而下时
• 客人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是: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 文中表达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 理的语句是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 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 我皆无尽也
• 表达作者对待荣辱得失的豁达态度的句子是: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 赤壁的清风明月,让作者找到了解脱“悲” 的出路,作者写到: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 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 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尽的句子
。
• 1. 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 接的句子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2. 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 状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 3. 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 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 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 4. 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 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