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剖 麻 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剖麻雀
思维特质是指在特定情况下思维的意愿及运用思维的技能。

研究不同类型学生在地理解题中
思维特质的差异,有助于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建构知识及提取知识的规律,把
握学生解题的心理特质,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在指导学生解题时采取差异化对策,最终提高指导实效。

下面笔者以一道地理综合题为例,力求探究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解题心
理和解题策略。

【综合题例题】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图”,图中人均粮食产量围绕着趋势线在一个通道内
波动,从中间的趋势线到通道边沿的宽度,即为平均的波幅。

平均波幅与趋势值之比,表示
粮食产量稳定性的高低。

波幅越大,粮食产量越不稳定。

材料二: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

材料三: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
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1)材料一图中显示我国粮食生产稳定性较差的两个显著阶段依次是______和1996年至2003年,其中后一个阶段稳定性较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双项选择)。

A、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农业科技投入加大
C、生态退耕,耕地面积减少
D、农业结构调整
(2)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及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3)河南是中部地区的一个产粮大省,试评价该省粮食生产的气候条件。

(4)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可持续发展有何意义。

【答题实例】
学生A答案:(1)1956~1960年;C、D。

(2)人均粮食需求量增大;粮食总消费量增加。

原因:人口持续增加;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位于温带季风区,雨热同期,降水较
少且年差较大,易发生水旱灾害。

冬春寒冷,易发生冻害。

(4)有利于西部地区退耕还牧、退耕还草,减轻西部地区生态压力,减少荒漠化;有利于西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快西部
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发挥地区优势,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缓解西部粮食紧缺的
矛盾,解决西部“吃饭难”的问题。

学生B答案:(1)1961~1967年;A、C。

(2)我国人口总量大,对粮食的需求量大,而
近年来,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粮食产量下降,人均粮食需求量不足;对耕地的不合理开发
和利用,不仅使耕地面积减少,也使粮食产量减少。

(3)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地势
平坦,土壤肥沃。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技术水平高。

(4)增加就业,也可带动沿
线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且西部面积广阔,可开发的土地多,可以培养新技术在西部发展种
植业,促进人才的流动,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带动相关产业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

可以说,学生A和学生B代表了不同解题水平的两类学生,A学生已到达成熟水平,而且B
学生还仅仅属于新手型。

可以看出他们在解题中的思维特质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
四个方面:
一、对信息特征和有意义的信息模式的注意方面存在差异。

从答题情况看,成熟型学生(A
学生)与新手型学生(B学生)最大的差异不在于一般策略的使用上,而在于成熟型学生更
善于识别有意义的信息模式,并从中获得策略性的启示。

成熟型学生涉及有组织的概念结构
或图式的发展,这些结构或图式有助于说明问题的表征与理解方式。

从解题的过程和结构看,两类学生都注意到了“看图说话”、“看表组织回答”、“综合题文字表
述的多角度化”等基本策略,但在具体的信息识别及提取上差异很多。

如第1小题第一问,成熟型学生能通过材料一中的文字叙述明确粮食生产稳定性的定义,并根据问题中“1996~2003年”的示例,结合图像正确得出“1956~1960年”的结论;而新手型学生对上述信息关注不够,无法获得有用的策略启示,在“粮食生产稳定性”这一新名词前显得束手无策,仅看着图像凭
主观猜测来填写答案。

二、建立及应用有组织的内容知识方面存在差异。

三、有效运用问题解决策略方面存在差异。

四、问题解决的具体思维品质方面存在差异。

以成熟型学生的解题思维为范例,教师应多与新手型学生进行解题思想的交流,不断训练、
优化以提升新手型学生的解题思维,促进更多新手型学生向成熟型学生转化。

另外,教师也
应改变教育观念,通过建立新型教学文化,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增加学习情境的真实性,调
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寻求学生思维特质培养的突破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