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

合集下载

航空摄影技术计划

航空摄影技术计划

Step.5 – 确定重叠度
航线方向必须有三度重叠,用于立体模型的连接、选择
公共的定向点;
定向点离像片边缘大于1.5cm,…一般规定航向重叠度为 60%~65%,丌得低于53%; 旁向重叠度需保证相邻航线像片的正常连接,约为30% , 丌得低于13% ;
特殊地区对重叠度的要求可适当放宽。
B (1 qx ) l x 1)平坦地区应选择较短的焦距: 基高比 H f
焦距越短,基高比越大,有利于改善立体观测效应。
2)当测区为丘陵或高山地区时,选择长焦距航摄物镜。 以便减小左右视差较ΔP,提高高程量测精度和减少由于地 形起伏所需增加的航摄像片数量:
H P f m P h b b
划分摄影分区
需分区航摄的情况:

② ③ ④ ⑤
航摄区域面积很大,丌能一次完成
航线过长,难以保持直线性 地形高差过大,像片间比例尺差别超限 有两架以上飞机同时执行任务 任务的特殊需求
航摄分区原则:

② ③
分区边界不图廓一致,最小丌能小于一个图幅
分区最大高差丌能超过四分之一航高 同一分区要采用同一相机
测绘一幅地形图所需要的模型数N:
N
S S有效

Lx Ly M
2 2 2
(1 qx )(1 q y ) l m
在相同条件下,测绘一幅地形图所需要的模型数不图像比
的平方成反比,提高图像比将有劣于降低测绘成本,缩短
成图周期,提高生产率。
But,航摄资料的质量能否满足图像比的要求呢?
K的因素: 测绘一幅地形图所需要的立体模型数; 航摄资料的质量能否满足图像比的要求。
2、绝对方位元素的确定
2、绝对方位元素的确定

公路航空摄影测量设计书、飞行记录、资料移交书、清单(一)

公路航空摄影测量设计书、飞行记录、资料移交书、清单(一)

公路航空摄影测量设计书、飞行记录、资料移交书、清单(一)公路航空摄影测量是现代测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涉及到道路、桥梁、城市规划等方面,对于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公路航空摄影测量的整个过程中,设计书、飞行记录、资料移交书、清单是相当重要的文献资料,下面将分点进行论述。

一、公路航空摄影测量设计书公路航空摄影测量设计书是航空摄影测量项目实施的依据之一,其目的在于详细规划测区内的任务和工作要点,确保航拍任务的顺利完成。

设计书内容主要由测区分配、航拍原则、摄影计算、后续处理等方面构成,需要详细说明技术参数、航线设计等信息。

二、飞行记录飞行记录是公路航空摄影测量的一份重要文献资料,其目的在于记录飞机在空中的航线及其飞行过程中从机载摄影机上拍摄的图像资料。

飞行记录需要包含不同航线、不同高度、不同时刻的航拍数据,以保证测区内的全面、精确的建模。

三、资料移交书资料移交书是公路航空摄影测量的重要文献资料,其目的是记录测区内所留下的航空摄影测量的相关资料,便于后续的数据整理和归档。

资料移交书的内容主要包括航空摄影测量的原始数据、图像资料、处理报告等方面。

四、清单清单是记录测区内所使用设备的型号、数量、功能以及设备使用情况的一份文献资料,清单中需要包含航拍机型、航拍机器、航拍用胶卷等数据。

在航空摄影测量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清单是对现场设备和材料的一个详尽记录,便于更好的管理和后期的资料整理工作。

综上所述,公路航空摄影测量设计书、飞行记录、资料移交书、清单是公路航空摄影测量中不可或缺的四份重要文献资料,只有详尽的文献资料和规范的管理程序,才能使航空摄影测量工作更加准确、高效,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书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书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书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利用飞机或无人机等航空器进行摄影测量的技术。

它可以通过获取航空影像和航空数据来制作数字地图、三维模型、测量地形高程等应用。

本文将从设计书的角度,介绍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设计流程、设计要点和设计案例。

一、设计流程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设计流程包括摄影计划、航空摄影、后处理和产品制作四个阶段。

1. 摄影计划阶段摄影计划阶段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的第一步。

在该阶段,需要确定摄影区域、摄影高度、摄影角度、航线布局、相机参数、控制点等。

摄影计划应考虑到地形地貌、光照条件、数据精度等因素,以确保航空摄影数据的质量和精度。

2. 航空摄影阶段航空摄影阶段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的核心步骤。

在该阶段,需要根据摄影计划,搭载相机进行航空摄影。

航空摄影可以采用全色相机、多光谱相机、高光谱相机等不同类型的相机。

为了保证摄影数据的质量,需要选择适当的相机,并确保相机的曝光、焦距、感光度等参数设置正确。

3. 后处理阶段后处理阶段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的重要步骤。

在该阶段,需要对航空影像和航空数据进行校正、配准、三维重建、高程测量等处理。

后处理可以采用数字摄影测量软件、三维建模软件、遥感软件等不同类型的软件。

为了保证后处理结果的精度,需要选择适当的软件,并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4. 产品制作阶段产品制作阶段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的最后一步。

在该阶段,需要根据后处理结果,制作数字地图、三维模型、高程模型等产品。

产品制作可以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三维可视化软件、CAD软件等不同类型的软件。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精度,需要选择适当的软件,并确保产品的准确性和美观性。

二、设计要点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设计要点包括相机选择、航线布局、控制点设置、后处理流程等。

1. 相机选择相机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核心设备之一。

在相机选择时,需要考虑到摄影区域、数据精度、数据量等因素。

全色相机适用于制作数字地图、三维模型等应用;多光谱相机适用于植被监测、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等应用;高光谱相机适用于矿山勘探、环境监测等应用。

1:500航测技术设计书

1:500航测技术设计书

河北泊头市1:500航空摄影测量设计书一、任务来源与地理概况“数字泊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建设将紧密结合泊头市特点,以满足泊头市委、市政府及政府各部门信息化工作为基础,以城市管理和领导科学决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数字泊头基础建设。

“数字泊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项目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大比例尺地形图、数字航空正射影像图、三维建模、地名地址等基础数据采集,以“三维建模”软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为支撑,建立泊头市多尺度、多分辨率、多种类的城市空间数据基础体系,构建统一的、权威的城市地理空间基础平台,促进地理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推动城市信息化进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为市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基于空间位置的应用服务。

随着“数字泊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的启动,20xx年5月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河北省第二测绘院为中标单位。

基础数据的准备是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根据“数字泊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工作内容及泊头市国土资源局对项目的工作安排和技术要求,编制了本项目控制测量、1:500地形图测绘及地名地址调查技术设计书,作为本项目实施的作业依据。

二、现有控制资料测区内有高等级平面控制点共有5个,分别为国家B级控制点1个:1149、国家C级控制点4个:C144、C152、C161、C164。

经检核,已有控制点精度良好,可以作为本次二等、四等平面控制网的起算点。

测区内有国家二等水准点13个:II沧沉121、II沧沉122、II沧沉123、II沧沉47、II沧沉46-1、II沧沉16、II沧沉15、II沧沉14、II沧沉9、II沧沉13、II沧沉48、II沧沉49、II高铁26,经检核,已有水准点精度良好,可以作为本次四等水准网的起算点。

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7°,投影面为参考椭球面。

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三、作业技术依据1、《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CH/Z 3001-20102、《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CH/Z 3002-20103、《低空数子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CH/Z 3003-2010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 3005-20105、《数字航摄仪检定规程》CH/Z 8021-20106、《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7、GB/T 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8、《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 ;10、《1:500 1:1000 1:2000 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15967-2008);四、作业流程4.1 平面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7°,投影面为参考椭球面。

第9章测绘讲义航空摄影

第9章测绘讲义航空摄影

第9章测绘航空摄影§9.1 基本要求(1)根据项目要求,编制航摄计划。

选择合适的航摄季节和航摄时间;根据测区的范围、地形、飞行平台等的具体情况,划定摄区、确定航摄分区基准面,以及航线敷设方法。

(2)根据成图比例尺、测图精度、测图仪器设备和测图方法等选择航摄仪,并进行检定。

确定摄影比例尺、焦距、像幅以及需要配备的航摄附属仪器。

(3)根据项目的精度和提供成果的要求,选择确定采用光学航摄或者数码航摄。

(4)根据航摄仪器的具体情况组织试飞或试摄,确定和调整有关参数。

(5)确定飞行质量和摄影质量的检查要求,并根据情况按航摄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对影像质量进行验收。

§9.2航空摄影案例样题简答题(1)根据背景材料,试计算以下摄影参数:一一摄影基准面;一一相对航高、绝对航高;一~摄区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重叠度;——能够满足规范要求进行航空摄影所需的最少分区数;‘——摄区航线条数、每条航线像片数。

(2)航摄项目成果质量检查包括哪些主要内容?(3)在什么情况下航摄仪需要检定?检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9.2.1 背景材料1.摄区范围摄区位于华北中部,范围东经114000’00'’~115030‘00’,北纬37000’00‘~38000‘00"。

摄区东西向132 km,南北向112 km,为一矩形区域,总面积为14 784 km2。

2.地理地貌概况测区地势西高东低。

全测区包含平地和丘陵两种地形,海拔高度平地最低点为23 m,最高海拔为247 m。

测区内低点平均高程为32 m,高点平均高程为198 m。

3.航摄仪本次航空摄影选用RC一30航摄仪,焦距选用152.4 mm,像幅为23 cm×23 cm。

4.航空摄影基本技术要求(1)航摄比例尺为1:2万。

(2)航向重叠要求为65%,最小不得小于60%;旁向重叠要求为35%,最小不得小于25%。

(3)航线敷设按常规的东西向敷设;航向覆盖超出测区边界线不少于2条基线,旁向覆盖超出测区边界线不少于像幅的50%。

注册测绘师-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第10章-测绘质量管理体系

注册测绘师-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第10章-测绘质量管理体系

[问答题]1.某测绘单位承担某测区1︰(江南博哥)5000数字线划图(DLG),数字高程模型(DEM)。

数字正射影像(DOM)航测成图中的像片控制点布测任务。

1.测区概况测区以丘陵为主,分布有河流、湖泊和水库,交通发达,公路、乡村路纵横交错。

测区内耕地比较多,水田以梯地为主,山坡多旱地,山丘上植被茂盛。

2.航摄资料情况2014年航空摄影的23cm×23cm影像。

沿东西方向航摄。

航向重叠度一般在67%左右,最小53%,旁向重叠度一般在36%左右。

摄区共有20条航带。

3.像片控制点布测方案(1)平面高程均采用区域网布点,示意图如下:图7-1平高控制点航向基线跨度不大于9条基线,旁向相邻航线最大跨度不大于3条基线。

(2)像片控制点尽可能选择相片上的明显目标点,便于正确地相互转点和立体观测时辨认点位。

(3)像片控制点利用测区已有的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CORS)联测平面位置,并用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进行高程改正。

[2015年真题] 问题:1.举出本测区中作为像片控制点的优选地物,并说明林地中控制点的选取方法。

2.结合本测区摄影资料的规格和重叠度,说明对像片控制点在像片上的位置的要求。

3.根据本测区像片控制点的施测方法,说明在野外选择控制点位应考虑的因素。

参考答案:1.本测区中作为像片控制点的优选地物包括:(1)道路:公路、乡村路的直角拐点;(2)水系:河流、湖泊和水库的堤岸线直角拐点;(3)植被分界线的直角拐点;(4)居民区内的道路、打谷场和水泥地等直角拐点。

林地中控制点的选取方法包括:(1)优先选择林地内明显小路的拐弯处;(2)不同覆盖的林地类型的分界线的拐弯处;(3)林地内重要明显块状地块的边缘。

2.像片控制点在像片上的位置的要求包括:(1)像片控制点应布设在航向及旁向六度重叠范围内;(2)像片控制点距像片边缘不应小于15mm;(3)像片的四个基本控制点应选在像片的四角附近或四边中点附近;(4)平高控制点航向基线跨度不大于9条基线,旁向相邻航线最大跨度不大于3条基线。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毕业设计

湘潭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太浮山旅游公路1:2000数字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学院: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3年5月25日湘潭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XX公路1:2000带状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学号:姓名:专业:指导教师:系主任:一、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主要内容:1、航空摄影技术设计。

航空摄影基本技术指标和要求,航摄参数的确定。

2、基础控制测量。

包括四等首级平面控制网、一级导线加密控制网方案以及四等水准。

3、1:2000数字线划图(DLG)生产技术设计。

航空摄影测量实施方案,1:2000数字线划图(DLG)生产工作流程,像控点布设及测量,内业空三加密,数字线划图成果的制作。

基本要求:1、设计方案可行,精度合理,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2、应提供必要的技术设计图表。

3、应参照《测绘技术设计规定》并结合项目要求编写设计书的基本内容。

4、论文格式及文本要求应符合湘潭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文本要求规定。

二、重点研究的问题1、航空摄影方案设计2、基础平面和高程测量方案设计3、1:2000数字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方案设计四、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应收集的资料:测区范围、测区内地理概况、交通、气象、居民等情况说明;已有测绘资料情况;测区1:1万地形图;[1] 孔祥元,郭际明.控制测量学下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2]中国标准出版社第四编辑室.测绘标准汇编摄影测量与遥感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3]GB/T 18314-2009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4]GB/T 12898-2009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5]CH 1002-1995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6]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7]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CJJ 8-99城市测量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8]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JJG C10-2007公路勘测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9]赵吉先,吴良才,周世健.地下工程测量[M].北京:测绘出版社,2011[10]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王泽民.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11]CH 1002-1995 测绘产品质量检查验收规定.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12]CH/T 1004-2005 测绘技术设计设计规定.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湘潭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评阅表学号5 姓名周技专业测绘工程毕业设计题目:太浮山旅游公路1:2000数字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湘潭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鉴定意见学号:5 姓名:周技专业:测绘工程目录太浮山旅游公路1:2000数字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摘要:航空摄影测量指的是在飞机上用航摄仪器对地面连续摄取像片,结合地面控制点测量、调绘和立体测绘等步骤,绘制出地形图的作业。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技术设计书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技术设计书

密级: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技术设计书XXXX 测绘科技2022 年7月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技术设计书工程担当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批准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年月日目录1工程概述 (4)2测区概况 (4)3作业依据与根本规定 (4)3.1作业依据 (4)3.2根本规定 (4)4技术方案 (5)5航空摄影 (5)5.1无人机飞行平台 (5)5.2航空摄影技术参数设定 (7)6.3 航空摄影的实施 (7)5.4 摄影质量掌握措施 (8)6质量掌握 (9)6.1飞行质量掌握 (9)6.2摄影质量掌握 (9)6.3航摄成果质量检查 (10)7安全生产和风险躲避 (12)8成果提交 (12)1工程概述略。

2测区概况略。

3作业依据与根本规定3.1作业依据3.1.1《1:500 1:1000 1:2022 地形图航空摄影标准》GB/T 6962-2022;3.1.2《航空摄影技术设计标准》GB/T 19294-2022;3.1.3《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MH/T 1005-1996;3.1.4《航空摄影仪监测标准》MH/T 1005-1996;3.1.5《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根本要求》CH/Z 3001-2022;3.1.6《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CH/Z 3002-2022;3.1.7《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标准》CH/Z 3005-2022;3.1.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18316-2022;3.1.9《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CH1003-1995;3.1.10《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1995;3.1.11《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3.1.12《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1001-2022。

3.2根本规定3.2.1 平面坐标:承受 CGCS 2022 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3 度分带,投影面:0 米。

航空摄影的技术计划

航空摄影的技术计划

投影的面称为投影面。过物体上各点(A、B、C)的投影线与投影面
的交点称为这些点的投影。
地面起伏,使得一张像片不同 像点的比例尺变化。
比例尺:
1 f m H0
f
1 f m H 0 h1
1 f m H 0 h2
H0
h1
h2
… 比例尺的选择必然与成图比例尺或像片极限放大倍数有 关。…尽可能缩小摄影比例尺,…
包括每条航线所需要的摄影时间和航线间的转弯时间, 还有飞行时间(如机场至摄区飞行时间)。
4.2.3 航摄技术设计书编制 - 示例
第一章 摄区概况
1.1 任务的来源及目的
1.2 摄区情况 1.2.1 摄区范围
1.2.2 地理地貌概况
1.2.3 气候状况
1.2.4 降雨量及日照情况 1.2.5 航空摄影困难类别
Method 02:当采用立测法成图时,航摄仪焦距的选择要考 虑地形条件,分为平坦和丘陵高山地区两种情况。
全能法测图 是以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来建立摄区的
立体模型。它借助地区立体模型的量测以代替地面地
形测量,一次完成点位高程和平面位置的测定,从而
绘出地区的线划地形原图。其特点是适用于丘陵地区、 山区和高山区的测图。
Step.6 – 确定冲洗条件
通常选用全自动冲洗仪。 冲洗前在剩余的胶片头上晒印光楔,利用感光测定原 理评定航摄负片的曝光和冲洗质量。
Step.7 – 执行任务的季节和期限
根摄影目的选择合适的摄影季节:
用于测制全要素地形图的航空摄影,一般应选择在最有利于反
映摄区地形碎细特征的季节,尽量避免地表被浓茂的树叶遮盖、
地形特征、航摄系统质量(畸变差、胶片变形、压平精 度)和影像反差等各种因素对量测精度的影响,尤其是 原始航摄负片并不直接用于生产,都是经过扫描数字化 后使用,影像质量又将受到影响。

航空摄影技术

航空摄影技术
(1)航向重叠度
1.4.1 重叠度
(2)旁向重叠度
lx
py px
lx
航线方向相邻像片的重叠长 度与像片尺寸的百分比称为 航向重叠度。
qx
px lx
100%
相邻航线的重叠长度与
像片尺寸的百分比称为
旁向重叠度。
qy
py 100% ly
航空摄影技术
1.4.1 重叠度
(3)用地面距离表示重叠度
Bx
f
Px m px Lx mlx
航空摄影技术
1.3 航空摄影技术过程
用户单位
1
航摄委托书
3
申请升空权
航空主管部门
航摄单位
2
签订技术合同
4
制定技术计划
送审 6
5
航空摄影与处理
7
检查验收
航空摄影技术
1.4 航空摄影中的几个概念
1.4.1 重叠度 1.4.2 基高比 1.4.3 垂直夸大(超高感) 1.4.4 构架航线
航空摄影技术
mh
1.21H Bx 2
1 2R
R:空间分辨率(GSD)
基高比越大,高程精度越高,反之,越低。空间分辨率 (GSD)越高,高程精度越高。
1.4.3 垂直夸大(超高感)
生理视差:同一物体像点的左右距离之差
A F
B
f1、f2为视网膜中心
O1
O2
b1 +
--
+ a2
f1 a1
b2 f2
F点的生理视差为0,比F点远的A点,生理视差 <0,而比F点近的B点,生理视差>0。
h h 最 高 h 平 均 h 平 均 h 最 低 1 2 ( h 最 高 h 最 ) 低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技术设计书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技术设计书

目录1 项目概述 (4)2 测区概况 (4)3 作业依据与基本规定 (4)3.1作业依据 (4)3.2基本规定 (4)4 技术方案 (5)5航空摄影 (5)5.1无人机飞行平台 (5)5.2航空摄影技术参数设定 (7)6.3航空摄影的实施 (7)5.4摄影质量控制措施 (8)6 质量控制 (9)6.1 飞行质量控制 (9)6.2 摄影质量控制 (9)6.3 航摄成果质量检查 (10)7安全生产和风险规避 (12)8 成果提交 (12)1 项目概述略。

2 测区概况略。

3 作业依据与基本规定3.1作业依据3.1.1《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6962-2005;3.1.2《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GB/T 19294-2003;3.1.3《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MH/T 1005-1996;3.1.4《航空摄影仪监测规范》MH/T 1005-1996;3.1.5《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CH/Z 3001-2010;3.1.6《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CH/Z 3002-2010;3.1.7《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 3005-2010;3.1.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18316-2008;3.1.9《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CH1003-1995;3.1.10《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1995;3.1.11《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3.1.12《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1001-2005。

3.2基本规定3.2.1平面坐标:采用CGCS 2000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3度分带,投影面:0米。

采用105度中央经线。

3.2.2.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4 技术方案根据本项目的需求,本测区采用无人机低空高分辨率航空摄影,航拍地面分辨率优于0.05米。

本次航摄资料利用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数码相机拍摄,生产流程如下图:5航空摄影5.1无人机飞行平台1)八旋翼无人机长航时八旋翼无人机主要特点是飞行时间长,轻便简约的设计,使用便捷维护简单,大大降低使用成本。

2018年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注册测绘师《测绘案例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试题:测绘案例题案例1某市计划对本地区进行航空摄影,以测绘1∶5000比例尺地形图。

1.摄区概况摄区东西长13.2km,南北长11.2km,为一矩形区域,总面积为147.82km2。

全测区包含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地形,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约占整个测区80%的面积,主要位于测区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测区海拔高度平地最低点为8m,最高海拔为344m。

测区内低点平均高程为25m,高点平均高程为315m。

2.航空摄影基本技术要求航空摄影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23×575px,航摄仪焦距为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像片类型为真彩色。

航摄比例尺为1∶20000。

[问题]1.航空摄影项目包括哪些内容?2.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包括哪些内容?3根据案例计算一下摄影参数:摄影基准面,相对航高、绝对航高,航摄分区数。

4.航摄飞行质量检查主要检查哪几方面。

[参考答案]1.主要包括航摄空域的申请、编写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航摄比例尺的选择、航摄分区的划分、航空摄影、影像处理、成果质量检查和成果整理与验收等。

2. 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包括任务来源、摄区概况、主要技术依据、技术设计、实施方案、质量控制与保障、成果整理与包装、提交成果资料等内容。

3. 摄影基准面:h基 = (h高+h低)/2 = (315+25)/2 = 170m相对航高:h相对 = m×f = 20000×152×0.001 = 3040m绝对航高:h绝对 =h相对 + h基 = 3040 +170 = 3210m航摄分区数:该区的高差为344-8=336m,小于相对航高3040m 的1/4,该区只需一个摄区。

4.飞行质量检查主要检查内容包括:像片重叠度、像片倾斜角、像片旋偏角、航线弯曲度、航高保持、摄区(分区、图廓)覆盖保证、图幅中心线和旁向两相邻图幅公共图廓线敷设航线的飞行质量、控制航线(构架航线)、漏洞补摄和飞行记录填写等。

航摄技术设计书

航摄技术设计书

重大项目PL03项目航摄技术设计书审批单位(盖章)编制单位(盖章)审批意见:技术负责人(签字)审批人(签字):编制人(签字):年月日年月日1、摄区情况1.1摄区范围摄区地处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航摄面积9.76平方千米。

东经:106.857402~106.918464 北纬:35.380205~35.411759 1.2摄区地理、地貌特征1.3气候状况1.4飞行空域概况50千米之内没有机场,空域良好1.5航摄困难级别从地形及空域条件难度确定为中等。

2、航摄基本技术要求及技术依据2.1技术依据GB/T19294—2003《航空摄影技术规范》GB/T15661—200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CH/T8021—2010 《数字航摄仪鉴定规程》CH/Z3005—2010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T3001—2010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CH/T8021—2010 《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2.2摄区基本技术要求2.2.1航摄仪鉴定相机应按要求进行鉴定,鉴定项目和鉴定精度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并在鉴定有效期内使用。

2.2.2航线设计按照摄区范围和最高、最低基准面进行航线设计。

2.2.3航摄季节在规定的航摄期限内,选择云雾少、无扬尘、大气透明度好的时间进行航摄作业。

2.2.4航摄时间根据地形条件的不同,按照规范规定的太阳高度角选择航摄时间段。

2.2.5飞行质量严格按照技术设计书及航空摄影合同书进行航摄飞行,为保证GPS 数据质量,要求在飞行中尽量保持飞机姿态的平稳,转弯半径要大,飞机倾斜要尽量小,防止GPS信号丢失。

2.2.6重叠度控制为满足相片立体量测与拼接的需要,航向重叠应达到56%~65%,旁向重叠30%~35%。

2.2.7像片倾角控制俯仰角控制在5度以内,滚转角控制在3度以内2.2.8旋偏角控制尽量选择地面风速小于3级时进行飞行作业。

2.2.9影像质量为保证成图精度,应特别注意影像质量。

307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测绘案例分析--测绘航空摄影

307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测绘案例分析--测绘航空摄影

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测绘案例分析--测绘航空摄影1知识要点1.1航摄空域申请(P131)[掌握]:航摄空域申请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工作内容:(1)航摄计划制订。

根据航摄范围,编制航摄范围略图,航摄范围略图中应详细标注航摄范围线上所有经纬度坐标,并制订出完成该航摄计划所需要的时间计划。

(2)航摄空域申请。

由航摄项目所在的地方政府出具《航空摄影空域申请报告》,申请报告包括航摄范围和航摄所需要的时间计划等内容。

航摄范围略图作为《航空摄影空域申请报告》的必要附件一并报送航摄区域所属的大军区司令部。

应获得大军区司令部同意使用该空域的批复和大军区司令部下属空军司令部同意使用该空域的批复两份文件。

1.2编写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P131)[掌握]: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包括任务来源、摄区概况、主要技术依据、技术设计、实施方案、质量控制与保障、成果整理与包装、提交成果资料等内容。

1.3机型选择(P131)[了解]:1.4航摄仪选用(P132)[了解]:1.5航摄仪检定(P132)[了解]:航摄仪检定应由具有相应资历的法定检验单位进行。

根据每台航摄仪的稳定状况,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检定。

(1)距前次检定时间超过2年。

(2)快门曝光次数超过20000次。

(3)经过大修或主要部件更换以后。

(4)在使用或运输过程中产生剧烈震动以后。

航摄仪检定项目如下:(1)检定主距。

(2)径向畸变差。

(3)最佳对称主点坐标。

(4)自准直主点坐标。

(5)ccd面阵坏点。

1.6航摄季节和航摄时间的选择(P132)[了解]:(1)航摄季节应选择本摄区最有利的气象条件,并要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地表植被和其他覆盖物(如积雪、洪水、沙尘等)对摄影和测量的不良影响,确保航摄像片能真实、清晰地显现地面细部。

(2)选择航摄时间既要保证具有充足的光照度,又要避免过大的阴影,一般根据摄区太阳高度角和阴影倍数选定,详见表7.1.1。

表7.1.1 太阳高度角和阴影倍数1.7摄区划分(P132)[了解]:1.划分航摄分区应遵循以下原则(1)分区界线应与测图的图廓线相一致。

航空摄影实习设计书

航空摄影实习设计书

航空摄影实习任务一、工作内容1.1 工作任务为了满足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需要,黄河水院新校区指导教师彭维吉于2011年11月20日下达了航测黄校新区的任务,工期一周。

任务由组建黄河水院工测0905、工测0906航外项目部接受,现下达给工程测量0905班测量队,要求于规定工期内完成全部测量工作,提交成果资料。

1.2 测区概况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1400多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职业氛围浓厚、教育设施先进、校园风景优美。

开辟校内实验、实训场地255亩,有教学楼7栋,实训场馆5栋,假山1座,两个体育场,13栋宿舍楼等建筑物。

1.3 任务内容及要求1.3.1 像片索引图的制作:(1)索引图应反映摄区内全部像片资料情况。

索引图可以按分区或加密区域网的范围分幅制作,同一摄区内相邻索引图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重叠。

要求在索引图相关位置标注重叠度,并另纸书写重叠度计算书。

(2)索引图要确保能够辨认出每条航线的像片编号.(3)索引图按A4纸张绘制。

(4)索引图内应注出具有标志性主要地物的名称。

(5)索引图要标注像片调绘、清绘的工作分工。

要求每人按6度重叠、3度重叠、2度重叠选刺像控点不少于6个点(按电算加密要求)。

每人调绘、清绘2张像片(纸)。

1.3.2 像片控制测量1.3.2.1 像控点的布设(1)布点方案区域网布点、单航线布点、全野外布点(2)布点要求①航外像片控制点一般应布设在航向及旁向六片重叠范围内。

②选用的像片控制点,其目标影像应清晰、易于辨别。

③布设的像片控制点应尽量能共用。

④航外像片控制点距像片边缘不小于1cm(18cmx18cm像幅)或1.5cm(23cmx23cm像幅)。

⑤航外像片控制点距像片的压平线和各类标志不小于1mm。

⑥立体测图时每个像对四个基本定向点离通过像主点且垂直于方位线的直线不超过1cm,最大也不能超过1.5cm,四个定向点的位置应近似成矩形。

⑦控制点应选在旁向重叠中线附近,离开方位线的距离应大于3cm(18cmx18cm像幅)或4.5cm(23cmx23cm像幅);当旁向重叠过大,离开方位线的距离应大于2cm(18cmx18cm像幅)或3cm(23cmx23cm像幅),否则应分别布点⑧控制点在相邻航线上不能公用时要分别布点,此时控制范围所裂开的垂直距离不得大于2cm。

××市航空摄影设计书

××市航空摄影设计书

××市摄区航摄技术设计书摄区代号:YT用户单位:执行期限:2008.3-2008.10审批单位(盖章) 设计单位(盖章)审批意见:技术负责人(签字)年月日审批人(签字) 编制人(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1.任务概况任务名称: ××市数码航空摄影使用飞机:运-5使用机场:××机场摄影比例尺:1:13000(地面分辨率0.1m)摄影种类: 黑白 彩色摄影方法: 常规 沿图幅中心线地形特征: 山区 丘陵 平地 城市摄区类别: Ⅰ Ⅱ Ⅲ Ⅳ Ⅴ飞行方式: 东西飞行或南北飞行 不规则飞行技术依据: MH/T 1009-2000《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2.参加人员:领队:机长:飞行员:摄影员:质检员:领航员:机务人员:3.使用相机相机名称: SWDC-4 镜头号:焦距: 80.㎜相机检校时间: 2008.34.地图资料设计用图:卫片 1 套,共六幅.(比例尺:1:50000 )质检用图: 0 套,共XX幅.(比例尺: 1:50000 )航摄因子计算表摄区代号:YT 航摄仪类型:SWDC-4 焦距:82.3㎜机型:运-5 分区 1 备注地区分类Ⅰ面积 km2 1300摄影比例尺1:13000平均面(m)200平均平面上航高m 1050绝对航高(m) 1250合同规定航向重叠68%航线敷设方法东西基线 (m) 307摄线间隔 (m) 848分区宽度 (km) 40.7摄线条数48摄线长度 (km) 60.5基准面地面分辨率0.09(m)分区像片数(张)6197摄线总长度(km) 1878.3分区像片总数6197GPS 领航数据表(1区)分区航线编号西开机经度(东经)航迹纬度(北纬)东关机经度(东经)航摄航高(m)航线长度(Km)摄影片数(张)1 1 120.94715 37.71666 121.16490 1250 19.1 642 120.94715 37.70903 121.16490 1250 19.1 643 120.94715 37.70139 121.16490 1250 19.1 644 120.94715 37.69376 121.16490 1250 19.1 645 120.94715 37.68612 121.16490 1250 19.1 646 120.94715 37.67849 121.16490 1250 19.1 647 120.94715 37.67086 121.16490 1250 19.1 648 120.92296 37.66322 121.16490 1250 21.1 719 120.92296 37.65559 121.16490 1250 21.1 7110 120.92296 37.64795 121.16490 1250 21.1 7111 120.92296 37.64032 121.16490 1250 21.1 7112 120.92296 37.63268 121.16490 1250 21.1 7113 120.92296 37.62505 121.16490 1250 21.1 7114 120.92296 37.61742 121.16490 1250 21.1 7115 120.94715 37.60978 121.16490 1250 19.1 6416 120.94715 37.60215 121.16490 1250 19.1 6417 120.94715 37.59451 121.38610 1250 39.3 8618 120.96789 37.58688 121.38610 1250 37.5 12219 120.96789 37.57925 121.38610 1250 37.5 12220 120.96789 37.57161 121.38610 1250 37.5 12221 121.01282 37.56398 121.42066 1250 36.5 11922 121.01282 37.55634 121.42066 1250 36.5 11923 121.02319 37.54871 121.42066 1250 35.6 11624 121.02319 37.54107 121.02319 1250 51.7 17225 121.02319 37.53344 121.02319 1250 51.7 17226 121.02319 37.52581 121.02319 1250 51.7 17227 121.04738 37.51817 121.02319 1250 49.6 16528 121.04738 37.51054 121.02319 1250 49.6 16529 121.05775 37.50290 121.02319 1250 48.7 16230 121.05775 37.49527 121.67296 1250 54 17931 121.05775 37.48763 121.67296 1250 54 17932 121.06812 37.48000 121.67296 1250 53 17633 121.06812 37.47237 121.67296 1250 53 17634 121.06812 37.46473 121.73518 1250 58.4 19435 121.08195 37.45710 121.73518 1250 57.2 19036 121.08195 37.44946 121.73518 1250 57.2 19037 121.09232 37.44183 121.73518 1250 56.2 18738 121.09232 37.43419 121.73518 1250 56.2 18739 121.10268 37.42656 121.73518 1250 55.3 18440 121.10268 37.41893 121.73518 1250 55.3 184GPS 领航数据表(1区)分区航线编号西开机经度(东经)航迹纬度(北纬)东关机经度(东经)航摄航高(m)航线长度(Km)摄影片数(张)1 41 121.10268 37.41129 121.73518 1250 55.3 18442 121.13725 37.40366 121.73518 1250 52.3 17443 121.13725 37.39602 121.73518 1250 52.3 17444 121.16835 37.38839 121.73518 1250 49.6 16545 121.16835 37.38075 121.70753 1250 47.2 15746 121.16835 37.37312 121.69716 1250 46.2 15447 121.16835 37.36549 121.69716 1250 46.2 15448 121.27895 37.35785 121.69716 1250 36.6 122××市1:13000摄区航线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1测量内容及要求本项目1:2000地形图测图面积为360km2,按设计要求,地形图绘图等高距为1m。

6.3.2测量方法1:2000地形图成图方法:采用机载LIDAR航拍采集野外数据,外业调绘,内业成图。

6.3.3机载LIDAR测量地面配合机载LIDAR测量地面配合工作主要包括检校场测量、地面基站配合和测区内数据检校。

(1)检校场测量。

检校场选在地物多,植被少,交通方便,离测区近的地方,在地图上提前选好位置。

在测区内布置6个地面标志,用白色油漆涂成L型明显标记,以测区内四等GPS点静态联测地面点,统一平差计算地面点坐标,高程可以采用拟合方法测定;在测区内大路上每5m间隔用GPS-RTK方法或全站仪测量一个坐标点,将采集的数据提供给内业人员,便于图形纠正缩放工作。

(2)地面基站配合。

飞机航拍同时,在地面架设GPS接收机同步静态观测,数据采样率为0.5S,由于数据采集量大,使用加有内存卡的天宝5700接收机,供电电源连续工作10小时以上,并保证飞行期间不断电。

采集数据转成标准Renix格式,便于内业平差计算。

(3)数据检校。

航拍数据平差计算出来之后,外业采用工程测量方法在测区内采集数据进行比较,以检验成果的正确性。

6.3.4 航片调绘1:2000地形图地形、地貌要素以LIDAR航摄影像为准,按50×50cm打印出照片,便于外业调绘。

6.3.4.1调绘原则外业调绘的原则是定性。

调绘时做到判准绘清,符号运用恰当,说明清楚,各种注记准确无误。

对地物、地貌的取舍以成图比例尺及图面允许的负载量为准,既具有实地细部特征,又保持图面清晰易读。

6.3.4.2调绘内容(1)房屋不综合,逐个表示;房屋以砖 (石)木结构时,标注性质注记,层数注在房屋图形中心。

(2)围墙的宽度在图上大于0.5mm时用依比例尺符号表示:小于0.5mm用单线表示,黑块符号一般向里绘。

(3)植被界限调绘清楚,园地和树木调绘品种和高度。

(4)电力线分输电线与配电线;电力线、通信线调绘出电杆、电线架、铁塔、电缆标的位置。

(5)公路在图上每隔15~20厘米注出公路技术等级代码;国家干线公路注出国道路线编号;其他道路(大车路、乡村路、小路)全部用文字进行说明标注,并调绘其路宽和材质。

(6)沟渠、河流、干沟标出流向,对耕(园地)中不小于1.0m宽度的沟、渠、路和田埂以及单线表示的其他线性地物,逐条标注宽度,对用双线表示的线性地物以双线准确标明其宽度。

(7)图上所有居民地、道路(包括镇的街、巷)、山岭、河谷、河流等自然地理名称,以及单位名称,都调查核实,以法定名称为准,并正确标注。

6.3.5 图层、颜色、线型的规定图层、颜色、线型的设置按CASS9.1软件设置确定。

6.3.6地形图数据文件的命名及图廓整饰地形图数据文件保存为*.dwg,格式为AutoCAD2005格式,文件名为地块编号加分幅序号,如29-1.dwg,表示第29块地第1号图,对于在地块编号之外的地形图,地块编号从最末地块编号累积增加,顺序从北到南,先东后西。

图名由本项目名称加上具体工程名称组成,如:XXX王国国公省基里沙果县旅游项目机载LiDAR地形图。

图廓外左上角为接图表,正中为图名,右上角为保密等级,左侧为施测单位,左下角包含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图式,绘制日期等内容,下中为比例尺,右下角为植被附注情况。

6.4机载LIDAR点云数据处理(1)数据准备数据准备包括以下数据内容:1)点云数据;2)航迹文件(GPS时间、位置信息(X,Y,Z)与姿态信息(H,R,P)相对应的列表文件)等参考文件;3)地面检查点,即用于精度检测的野外实测数据;4)成果坐标系统与点云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参数;5)其他有关数据,如与数据处理、成果检验相关的数据。

6.5坐标系统转换利用转换参数,将点云数据由XXX坐标系转换至成果坐标系统。

利用测区控制网,采用七参数法求取WGS84的GRS80控制点在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由于测区较大所以采用分区求取。

坐标转换的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1mm。

6.6高程基准转换点云数据为大地高,进行高程拟合转换,将点云高程系统转换至成果高程系统,高程拟合转换采用七参数法。

高程系统转换中误差不大于高程中误差值的1/2。

6.7数据分块根据实际对点云数据进行分块。

每一个数据块为软件处理的一个单元,一般按矩形切块。

6.8点云滤波分类点类定义分类基本流程见下图:6.9噪声点滤除将明显低于地面的点或点群(低点)和明显高于地表目标的点或点群(空中点),以及移动地物点定义为噪声点。

在进行地面点分类之前,首先将这类点分离出来。

6.10点云自动分类(1)分类算法利用基于反射强度、回波次数、地物形状等的算法或算法组合,对点云数据进行自动分类。

(2)提取地面点云裸露地表处有且只有一次回波,此次回波对应的反射点即为地面点。

植被覆盖区域可能对应多次回波,正常的地面点是最后一次回波对应的反射点。

相对于地物点,地面点的高程是最低的。

从较低的激光点中提取初始地表面;基于初始地表面,设置地面坡度阈值进行迭代运算,直至找到合理的地面。

(3)非地面点分类根据点的高度及点云分布的形状、密度、坡度等特征,对非地面点云进行分类。

对于形状规则,空间特征明显的地物,可通过参数设置,利用软件自动提取,如建筑物、电力塔等。

6.11人工编辑分类结果对高程突变的区域,调整参数或算法,重新进行小面积的自动分类。

采用人工编辑的方法,对分类错误的点重新进行分类。

6.12数字高程模型的制作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点云中所有地面点均作为特征点进行数字高程模型构建。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带有高程信息的精确匹配的道路特征线、河流边线、面状水域(湖泊、水库、池塘等)范围线等参与数字高程模型生成。

6.13图幅裁切按分幅要求,对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裁切生成图幅数字高程模型。

图幅数字高程模型跨航带或跨块时,通过拼接确保数据完整,接边处地形过渡自然。

6.14空中三角测量(1)资料准备控制测量成果:项目区基础控制测量和像片控制点(像控点)测量等的全部成果资料。

(2)航摄资料航摄资料主要包括数码影像、测区航摄略图(包括航摄分区划分、航线分布、图幅分割)、测区影像索引图、数码航摄仪鉴定表、辅助航空摄影资料(导航GPS数据)、航摄质量验收报告、其它相关资料。

(3)资料分析查看和分析控制测量的基本情况,包括像控点的数量、分布、目标点位情况等。

查看和分析航摄资料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航摄比例尺、航高、航线方向、重叠度、航摄分区范围、测区覆盖率、航摄仪参数、航摄资料检查验收结论等;并检查飞行质量、摄影质量、航摄仪鉴定资料、影像数据和匀色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辅助航摄资料等。

6.15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正射影像图的生成:基于校正后的影像内、外方位元素和数字高程模型,对原始影像进行自动微分纠正,生成单片数字正射影像,对单片数字正射影像做匀光、匀色处理,保证区域整体影像色彩的平衡,对单片数字正射影像进行拼接,避免拼接线出现在房屋、立交桥、陡坎等地形有高差的区域。

图幅裁切:按照分幅要求对拼接后的正射影像图进行裁切,生成分幅数字正射影像图。

6.16区域网划分根据目前测区的实际情况,测区要分成1个以上的测区(根据航飞实际情况划分),每个测区建立区域网分别进行空中三角测量。

每个测区空三加密完成后要进行测区接边。

6.17内定向、相对定向相对定向精度按表中精度指标执行。

表6.17 相对定向精度每个像对连接点分布均匀,每个标准点位区应有连接点,连接点数不少于30个。

自动相对定向不能满足要求时,单个模型手工相对定向。

航向连接点应3度重叠,旁向连接点应6度重叠。

连接点距影像边缘不小于1cm。

自由图边在测区范围线外应有连接点。

6.18模型连接初始像方连接采用自动连接,航向或旁向自动像方连接失败时,人工进行增加连接点进行像方连接,直到精度满足要求为止。

像方自动连接样式应设置成5×5,从第5级开始计算,这样就会产生更加密集的点。

像方自动连接结束后,查看模型连接情况,若连接情况满足项目要求,就可以进行像控点量测了;若不满足项目要求,则进行人工干预,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6.19像控点量测根据外业提供的刺点片及像控点数据,在软件下进行立体量测。

6.20区域网平差计算区域网平差计算的基本定向点、加密点的精度按表中执行。

表6.20-1 基本定向点残差表6.20-2 加密点中误差6.21等高线、高程点数据采集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根据成图的比例尺、地形类别和等高距,计算生成等高线数据。

基于地面点云或数字高程模型采集高程注记点。

除等高线、高程点外,其它数据的采集基于点云或数字正射影像采集部分地物要素,点云或数字正射影像不能采集的要素(沟、坎等),要在VirtuoZo摄影工作站上补测,其测绘要求如下:地物测绘采用内业判绘和外业调绘相结合的测绘方法。

采集时,严格按照调绘片在模型上认真、仔细辨认、测绘。

测绘地物元素应做到无错漏、不变形、不移位。

测绘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时,以测标中心切准轮廓线或拐角打点连线;测绘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时,以其定位点或定位线确定。

模型接边差不大于地物点平面误差的两倍,当接边差在限差内时,平面各改一半,绘在差值的1/2处。

地物符号的表示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按相关规范执行。

6.22地形图编辑数据编辑数据编辑采用CASS9.1地形地籍成图软件,将测图矢量xyz文件输出为文本文件,采用CASS9.1地形地籍成图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