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综述
1前言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等,物流被看成是企业在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是“降低成本的最后处女地”,物流正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物流是指物资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物流动过程,物流成本是物资流转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是物资在实物流动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物流成本和物资流转量、流转环节成正向相关关系,即流转量越大、流转环节越多,物流成本越大。企业供应系统是指物资从采购、进厂,直至送达企业内使用单位的全过程。本文所说的企业供应系统的微观物流是指物资从供应商最初与企业之间进行商务洽谈→签订合同→物资进厂→卸货→送达企业内使用单位的全过程的全部物资流和信息流的总和,其具体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环节和领域。在现代钢铁企业中,无论是从高炉→炼钢→轧钢的长流程生产工艺,还是从电炉→炼钢→轧钢或从钢坯→轧钢的短流程生产工艺,其物资供应系统中的物资流转量少则几十万、数百万吨,多则数千万吨,其物资流转量大、微观物流环节多,物流成本高。本文通过探讨钢铁企业供应系统微观物流管理中容易出
现的问题,探索如何优化微观物流管理,寻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
2容易出现的问题
企业供应系统的微观物流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概括起来,可分为物流硬件、物流软件和人员管理三个方面。
物流硬件
本文是指在物流基础设备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类:
1)在项目设计中就存在物流硬件上的缺陷有的企业由于在物流基础设备设施设计中存在缺陷,在项目投产使用后,要么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没有很好的办法加以改变,要么因改造费用太高放弃改造,使得企业长期花费较高的物流成本。例如,鄂钢目前正在运行的4座30t转炉,由于在建设设计中没有对物流供应模式进行科学充分论证,导致在铁合金原料的卸车和流转等物流硬件上存在设计缺陷,将铁合金原料的受料环节全部设计为高0•8m的地上桶,铁合金只能从汽车上经人工卸车、装入铁桶内,再用天车把装满铁合金的桶用天车吊转到漏斗形的料仓内。这种人工卸车和天车吊转的物流方式,不仅会带来铁合金粉尘污染环境、铁合金容易被盗、天车作业繁忙带来安全隐患等问题,而且仅人工卸车费和汽车运输及待班待时费等物流费用,每年就增加约25万元。因受场地限制和需要高额的改造费,被迫放弃改造。
2)物流硬件的改造或发展与企业发展不同步
在我国现有钢铁企业中,很多是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其库房、料场、铁路专用线、港口码头等物流基础设备设施是按当时生产规模设计进行的。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有的企业,或受场地限制,或因企业资金困难等原因,其物流基础设备设施发展滞后,没有与生产同步发展,导致整个供应系统的微观物流在卸车、卸船、仓储、供应等方面,不得不用较多物流作业环节和高昂物流成本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例如宝钢在生产规模逐年发展后,其自有码头建设滞后于生产的发展。在宝钢马迹山矿石中转码头一期工程竣工以前,宝钢每年大约有800多万吨进口铁矿石需要从第三方物流———北仑港进行中转,每年需要承担进口矿石船舶的巨额压港费用和很高的海运费,从而增加了矿石成本,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物流软件
在物流管理的理念、方法、基础管理工作等方面,即物流软件方面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存在“重生产,轻物流”的思想
主要原因是企业上层领导未能体会或获取最优物流配置能创造多少效益的数据,从而没有加大对库房、料场、铁路专用线、港口码头等物流基础设备设施的更新和改造、对物流结构进行调整、对物流网点布局进行优化等投入力度,直接
导致或物流作业效率低下;或库房、料场与终端需求者之间布局不合理,存在转运距离远,交通不便利,作业环节多;或物流各环节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合理、不协调等问题出现,最终导致企业物流成本高。
2)缺乏物流供应链管理理念
物流供应链管理就是将物流和企业活动的相关联的全部作为一个过程来管理,注重各环节之间的合作,该过程是一个大的系统。将企业上下游客户关系理解为供应链关系比较容易被理解和接受,而在企业供应系统中,将各微观物流的作业环节视为供应链的,不易被理解和接受,那么用供应链的运作和管理模式来优化企业供应系统中微观物流管理的就更少,其结果是各供应环节可能会出现各自为政,为了各自的局部利益而牺牲整体利益,势必导致物流综合成本不是最低最优。
3)物流“效益背反”理论没有密切结合到物流管理实践
物流“效益背反”理论是指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亦然。例如,通过减少库存据点并尽量减少库存量,可以减少库存资金所占用的成本,其必然会使库存补充变得频繁,导致运输成本增加。对于这种此消彼涨,此盈彼亏的物流领域客观存在的事实,就需要企业各级物流管理人员用系统管理理念,研究物
流系统各个领域、各个部分、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采取措施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最低成本,实现最佳效益。但有的企业在实际供应系统的微观物流管理中,没有将物流”效益背反”理论与物流管理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在相关各部门或上下道物流环节中,出现各自为阵,为了各自的局部利益而牺牲整体利益,从而导致物流综合成本无法取得最低最优效果。
4)没有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来进行经济地供应不计成本地安排本企业内部的物流作业单位或队伍进行作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进行供应时,没有进行充分比较、好中选优、选择最佳方案,这都会增加物流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5)物流环节没有最大限度的减少某些工作(如信息、采购、物流作业等具体工作)没有做细,甚至可能是主观上工作粗糙、没有精打细算的意识,造成重复转运或额外增加物流环节而增加物流成本;少数企业没有对特定物资(如耐火材料等)实行科学整体承包性采购、供应、使用等一条龙作业模式,导致物流环节较多,物流成本高。
6)没有尽可能缩短物流路径
懂得“物流路径越长,物流成本越高”这一道理的人很多,但实际工作中还是会出现因物资流转过多路径而增加物流成本的现象,其原因是采购计划不周密或出现其他意想不到的事情等等,在近距离物资不能保证供应的情况下,不得不舍近求远,通过付出高额物流成本甚至较高采购价格的代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