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休闲运动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合集下载

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研究3页

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研究3页

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研究引言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个人身体健康与美好幸福生活,还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健康素质水平。

国内外专家以及体育工作者,对如何利用课外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育问题做出了大量工作与研究。

本人通过对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与综合剖析,找出了一些相应对策,希望有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与构建一个与谐社会做出更大作用。

1. 研究对象及方法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150位(男生75人女生75人)在校学生。

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在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图书馆、体育专业课本知识、网络、电视、新闻报纸等查阅、收集与本课题相关书籍与资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1.2.2访谈法调查访学生以及老师,了解本文研究相关疑难问题。

1.2.3观察法通过五个学期对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参与早操情况进行统计,这样比较了解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一些情况。

1.2.4问卷调查法随机发放给非体育专业学生(其中男生75人、女生75人)150份问卷,收回148份问卷,有效问卷145份(男生73份、女生72份),回收率98.6%,有效率96.6%。

1.2.5数理统计法:主要通过Word、Excl进行统计剖析,获得了结论,提出解决问题建议。

2. 研究结果与剖析2.1我国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现状根据对王华倬,刘玫瑾,于秀《我国大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剖析》论文了解到:现在我国大学生大约有70%左右人以不同方式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一般情况下男生参与课外体育运动高于女生。

而学业压力大、没有掌握锻炼方法、气候影响、无人指导、场地器材短缺等外在因素仍然是我国大学生参加课外运动主要制约因素。

2.2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现状2.2.1锻炼目通过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课外运动目”调查见“表1”表1 学生对课外运动目 N=145目男(人数)比例(%)女(人数)比例(%)提高健康水平3953.423751.38充实课外生活1621.911926.38缓解心理压力1013.691419.44提高运动技术水平810.9522.77从表1看出:大部分人选择为了提高自己健康水平而参加体育锻炼,这充分表明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比较单一,对体育锻炼目还不够透彻,不以专业角度去对待。

“非体育类”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非体育类”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 . 1 参加体 育锻炼对身体健康影响的认识 ( 见表 1 )
表 1 体 育 锻 炼对 身 体 是否 有 好处
体育活动以外 的时间所从事 的体育活动 , 是心理娱乐和身体锻
炼 的综合性活动 。它作为一种体育手段 , 具有 自主性 、 选择性 、 灵活 胜和娱 乐性等 特点 , 对 培养大 学生 的体育意 识、 兴 趣、 能 力、 习惯 ,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发展 , 充实大学生课余生活有着 重要作 用。因此 , 对该 学生 课余 体 育锻 炼现 状 , 应予 以高度
v e r s i t i e s i n J i a n g s u N a n j i n g ,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t r a i n i n g o b j e c t i v e , f o r m s o f a c t i v i t i e s , e x e r c i s e a n d t h e f a c t o r s
Ex e r c i s e o f No n- S p o r t s C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凌 勇, 郭发 明
LI NG Yo n g,GUO F a — mi n g

要: 通 过 对 江 苏 省 南京 市 1 4所 高校 “ 非体 育 类 ” 大 学 生 课 余 体 育锻 炼 现 状 的 调 查 研 究 , 分 析 探 讨 学 生
“ 非体 育类 ” 大 学生课 余体 育锻炼现 状调 查与对 策研 究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n d Re s e a r c h o n t h e Ex t r a c u r r i c u l a r Ph y s i c a l

安徽省本科院校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排球活动开展现状与建议研究

安徽省本科院校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排球活动开展现状与建议研究

安徽省本科院校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排球活动开展现状与建议研究摘要: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余排球活动作为高校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近年来高校学生中愿意和热爱打排球的人数越来越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排球活动的发展。

本文针对目前现状研究和讨论,找出限制课余排球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和应对措施,为安徽省本科院校课余排球活动更好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安徽省;本科院校;课余排球;开展现状;建议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7-0000-02一、前言高等院校是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点,对学生今后走入社会,能否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起着关键性作用。

学校体育是体育的基石,而课余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领域,课余排球活动作为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一部分,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的课余体育活动开展,直接影响到课余体育活动的氛围。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安徽省6所本科院校的部分教师和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三、研究结果与分析(一)学校重视程度分析。

从课余活动管理、组织排球比赛分析调查得知安徽省本科院校课余排球活动呈现无人管理的状态,课外活动时排球器材限制非体育专业学生使用,对于课余排球活动,主要集中在学校排球队的训练和全年一到两次的校排球赛上,学校的管理只停留在排球教学上,不把课余排球作为衡量体育活动开展好坏的标准。

调查显示,学生对渴课余排球活动管理不满意占58.8%,很不满意占11.2%。

同时反映出安徽省本科院校课余排球活动的组织管理很不完善。

竞赛是体育的推动力,也是推动学校体育广泛开展,比赛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整个学校的排球氛围,吸引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安徽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运动现状调查和对策分析

安徽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运动现状调查和对策分析
1序 言 .
大学生是 祖国未来建设 的生力军 , 拥有 健康的体质无 疑对 其发展 起着关键性 的作用 。而高等师范学校体育教育 的任务是培养身心全面 发展 的人 民教师 , 安徽 师范大学作为一 所培养未来教师 的高等师范学 府有责任 使学生通过 在校的学习 , 掌握 体育基本知识 、 技术 , 增强其体 育意识 , 形成终生体育观 。因此 , 笔者认为终 生体育 观培养 的重点在学 校, 而高等师范学校则是重中之重。
传播和体 育保健 知识 的学 习。 3 学校在体 育教学 中存在 的问题 . 2 3 .体育项 目的设置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1 2 由调查分析 , 7 %的学 生对 现在的体 育项 目选择不满意 , 有 6 他们认 为从小就学 习 田径 、 足球 、 篮球等 , 没有 太大的兴趣 。希望 能够学习一 些具有延续性活动价值 , 能够适应职业所需体能 的运动项 目。 322 -_不重视对 体育态度 , 情感 , 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根据调查 过程和结果分 析发现 , 大学 生中有 6 %的学生 对体育持 0 消极 态度 , 他们不喜欢体育课 , 对体育没有 兴趣 , 没有养成 体育锻炼 的 习惯 。其 中还有 1%的学生害怕上体育课 。这些问题从隐性方面反 映 6 了学校体育 的不足 : 没有加强对体育态度 、 情感 、 兴趣和习惯 的培养 , 没 有 自我健 身管理 的能力 和 自我评价 的能力 , 这些问题应 归属于体育 隐 性课程 。因此建议加强隐性课程 的教学 , 以隐性促进显性 。
224 理 统 ‘ ..数 法

41 安徽师 范大学非体育专业 的大部分学生缺乏课 余体育锻炼 , .1 . 且每次锻炼的时间短。 41 安徽师范大 学非体育专业学 生参加体育锻炼 的动机 , .. 2 不利 于

潍坊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排球运动参与现状的研究与分析

潍坊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排球运动参与现状的研究与分析

潍坊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排球运动参与现状的研究与分析吴雷雷(潍坊峡山双语小学山东·潍坊261200)摘要排球项目在我国的三大球项目中是唯一一个获得过世界冠军的球类项目。

高校的排球运动不仅是学生体育锻炼的形式,还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与体育专业学生相比,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接触排球运动的机会很少,而且在学习排球技战术方面没有专业的指导,所以如何提高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兴趣爱好,是学校体育教学进一步完善的重要内容。

潍坊学院每年都有校排球联赛,在每年的五月中旬到五月底,潍坊学院都会组织全校师生的排球联赛,由体育学院负责,各个院系积极配合组织队伍参加比赛,比赛选出前八名进行奖励表扬,通过排球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排球运动。

课余时间,学院学生活跃在校排球场上,排球场地每天都有很多人在玩排球。

排球运动在潍坊学院校内受如此多的关注与热爱,在非体育专业学生中的参与现状如何,对此进行调查研究。

关键词排球非体育教育运动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潍坊学院非体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关于排球运动参与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得出学生对于参加排球运动的目的不明确;很多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就没有接触过排球这项运动,只知道有这项运动;参与排球运动的次数和时间少、参加课外的排球比赛少;学生获取排球比赛信息的途径单一。

通过对潍坊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排球运动参与现状的研究与分析,希望对潍坊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排球运动提出建议。

张凤玲在(2004年)“大学生课外参与排球活动的现状调查”的报告中显示:在黑、吉、辽三个省份的高校中,大学生最喜爱的体育运动,排球处于第四位。

由此可见,排球运动在高校学生中是受欢迎的;排球运动在各教学阶段普遍开展,虽然大部分的学生都有过排球运动的经历,但是参与的时间少、接触的时间晚、缺乏正确的指导;虽然参与的人数多,但是经常参与的不多,偶尔参与的较多。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比较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比较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比较摘要:本文对某大学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生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体育专业比非体育专业女生在对体育锻炼认识上较深刻,行动与思想认识出现的反差现象也较轻微。

整体上高校女生体育锻炼的人数、次数较少,体育锻炼的场所主要是校内的运动场和空地,对体育锻炼项目有选择倾向。

场地器材和学习压力大是制约女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客观因素。

据此,本文提出一些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体育专业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1研究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某师范大学学生共计共300人,其中体育专业女生90人,非体育专业女生210人。

1.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2 结果与分析2.1体育锻炼的目的和动机比较大学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是推动和维持进行锻炼的心理动因,是决定女大学生进行锻炼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了解大学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和目的,才能有效地引导和发展女生的正确动机。

2.2体育锻炼时间和形式的比较调查中发现,我校非体育专业女生除体育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多数在周一至周五的课余时间,只有少数女生在双休日参加体育锻炼。

这可能与女大学生双休日其它活动(如学习、交友、)较多有关。

经过分析,体育专业的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选择与非体育专业的女生一样,而且以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看,均以小强度和中等强度为主。

问卷统计结果表明,除体育课外,每周参加3次以上体育锻炼的女生占14。

93%,每周参加1—3次体育锻炼的女生占35。

82%,每周参加1次体育锻炼的女生占27。

36%,几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女生占21。

89%,反映部分非体育专业女生对体育认识不够。

通过比较分析,体育专业的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锻炼的频率要高于非体育专业;多数体育专业女生每次锻炼的时间持续在1小时左右,而非体育专业女生只能坚持0。

5小时或以内。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和朋友一起锻炼”是大学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首选方式,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分别占86。

我国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现状探析

我国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现状探析

问卷调查法 以及综合分 析法对我 国高校非 体育专业大 学生篮 能够 完成篮球 课堂 的学 习任 务 以及没有 利用业余 时间积极参
球运 动 现 状 进 行 探 析 , 并提 出相 应 的发 展 对 策 与 措施 。

与篮球 学习, 或者个人身体素质无法胜任篮球学 习等 多重原 因 导致 了部 分学生在参与 篮球学 习过程 中无法达 到篮球课程要
是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一种运动项 目, 大学校园群众 性篮球运动 课学 习后锻炼 效果评价 。根据我们 的调查 , 有一部分学生是 出
还 普及 , 各种类型 的 比赛活 动频繁 , 已成 为大学生活跃校 园文化 于对 篮球 运 动 的喜 爱而 参 与 学 习 的 : 有 一 部 分 学 生 是 因 为希

本文研究的对象与方 法
() 1 本文研究 的对象 。本文 以本 市的 6 高校非体育专业 求的身体锻炼效果。 () 所 2 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 与参 与业余 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 放学生 问卷 2 0 , 发 5 份 回收 2 0份 , 4 回收 率 篮球运动 的活动调查。我们通过调查的 6 高校非体育专业学 所 为 9 . , 5 0 有效问卷为 2 5 3 份有效率为 9 . %。发放教师 问卷 生每 周进行课余篮球活动频 率如下: 学校 男生每周参加篮 79 6所
业 大 学 生对 篮 球 场 馆 设施 的满 意 度 的调 查 中 , 们 得 知 这 6所 我
() 1 高校非 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公共体育篮球课 学习情况 高校 非体育专 业学生对 学校的篮球场地 场馆 的设施满意度 还
调 查 。 一 , 公 共 体 育 篮 球 课 的 兴趣 情 况 。 查 结 果 显 示 : 第 对 调 6所 是 比较高 的, 对场馆设施的建设规模和设施布局等方面评价较

在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

在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

很高的积极性 , 以身心娱 乐为动机 , 以多种方式参与锻 炼为主 。影响 因素主要有体 育设施 、 师资力量和 家庭 因素等。 【 关键词 】 非体育专业; 大学生 ; 体育锻 炼 ; 现状 ; 调研 分析 ‘
第一 , 场 地器 材对 非体 育专业 大 学生体 育锻炼 的 影响 。经调查 得 出 随着 生活水 平的 提高 , 现在大 学在 体育场 馆 的建设 方面有 了一 定的改观 , 据统计 ( 以2 0 0 0 年为分界岭) , 体育场地占地面积由原 来的 3 . 5 % 提 高到 现在 的 1 6 . 8 %, 说 明体 育场馆 有 了很大 的改 善 , 只 是 现 在好 多 的体 育场 馆 是 以俱乐 部 的形 式存 在 , 大多 对外 营业 , 既 是本 校 的学 生也 缴纳 一 定 的费 用 。但 是 室外 的场 地一 般 是对外 开 放, 如篮 球 、 排球 、 足 球 等免 费开 放 的 占多数 。第 二 , 体 育 学 习的兴 趣对 非 体 育专业 大 学 生体 育锻 炼 的影 响 。根 据 调查 很多 学 生对 体 育 学习 课 程和 教学 意义 的 不满 意 , 主要 表现 在 : 所上 的体 育 课程 不 二、 研 究对象 与方法 能 如愿 选 取 , 很 多 学生 都是 被 迫选 取体 育学 习项 目, 学校 培 养和 学 l 、 研 究对象 生 的学 习 内容 不能 达 到共 识是 一个 主 要 因素 。还有 就是 所 学 习的 以 西北 工业大 学 , 长安 大学 , 西 安建筑 科技 大学 , 西安 交 通大学 体 育理论 部分 内容 过于 陈旧 , 不能 很好借 鉴国外 的先 进理念 进行 实 验 性教 学 , 启发 式 教学 。同时 , 非体 育专 业 大学 生参 加体 育锻 炼 的 在 校非 体育专 业大 学生为研 究对 象 。 2 、 研 究 方 法 课 时不 是 太 多 , 一般 是 一周 ~ 节 课 ,1 0 0 分钾, 课程 设 置有 一 些 问 ( t )文 献资 料 法 。本 文 主要 通过 陕 西省 图 书馆 、 中 国期 刊 网、 题, 与学 生 的需 求远 远 不相 符 。第三 , 家 庭教 育对 非体 育 专业 大学 万 方 数据 库 , 检 索与 本课 题 相关 的 文 献与研 究 成果 , 正 式发 表 的与 生体 育锻炼 的 影响 。调 查 中发现 , 家庭 中 的父母 或其他 亲人 有经 常 大 学 生体 育 锻炼 相关 的 文章 , 并 通过 购 买与 本 课题 有 关的 书籍 , 作 从 事 体 育锻 炼 的, 这 个学 生参 与 体 育的热 情 就 比较 高, 所 学 习体 育 为 本 课题 研 究 的理 论依 据 。( 2 )问 卷调 查 法 。对 在 校 大学 生 体育 技能 就掌 握的 比较快 , 协调 性都 比家 庭成 员中没 有从 事体育 锻炼 的 锻 炼现 状进 行问 卷调 查 , 先将 问卷交 给为 非体育 专 业选 修体育 代课 学 生要好 。这 说 明 家长 的体 育锻 炼 会影 响着 学 生体 育锻 炼 习惯 形 的 同学 下发 问卷 , 请他 们 发给 自己的 学 生进行 问卷 调查 。( 3 )数理 成 。父母 的行 为对孩 子有 着很 大的 内在因 素 。第 四 , 家庭经 济收 入 统 计 法 。调 查问 卷 回收 后 , 运 用 描述 性 统计 量 等统 计 方法 , 对 有效 对 非体 育 专业 大学 生体 育 锻炼 的 影响 。因 为现 在大 学 生上 学的 所 问卷的 数据进 行统 计学处 理 。在计算 机中运 用 E x c e l 表 格处 理得 到 有 费用基 本都 是靠 父母 的供给 , 由 于好多 体育项 目都 要花 费一定 的 的数据 并 制图 。( 4 )逻辑 分析 法 。运用逻 辑学 原理 , 结 合 以上研 究 资 金 , 如 游泳 场馆 要缴纳 场地 收费 , 找教练 学 习要缴纳 教练 费用 , 自 方法 , 对 本课 题研究 内容进 行分 析 、 推理、 论证 、 归 纳整理 。 己 需要 的运动 器材 购买 都需 要自 己指 出。有 一些器材 很 昂贵 , 像 网 三、 研 究结果 与分析 球拍, 羽毛球 拍子 , 高尔 夫球杆 等都 非常 昂贯 , 这都会 影响 对非体 育 专 业大 学 生参 加体 育锻 炼 的热 情 , 只 能退 而求 次 , 选 一 些花 费低 体 1 、 对非体 育 专业大 学生体 育锻 炼 的表 现 意 图分析 调 查发 现 通过 大 学 生对 自身 健 康状 况 的喜 欢 程度 来反 映 出大 育 项 目, 相对 所获 得体 育快感 就远 低于参 与自 己喜欢 的体 育项 目所 学生的体育锻炼意图的状况。统计显示,9 3 . 3 %的大学生喜欢参 带来 的乐趣 。 四、 结 论 与体育锻炼 , 喜欢运动, 通过运动能够给他们带来很多的快乐 , 而且 能够给 他们 带 了一个 强 迫的身 体 , 减少 疾病 的发生 。极 少数 的大学 大 学 生对 自身 健 康的 状 况反 映 出大学 生 对参 与体 育锻 炼 的喜 生表 示从 事 体 育活 动 , 感 觉体 育运 动 太累 , 容 易 受伤 。总体 上 非体 欢程 度 , 总体 上 大学 生对 体 育的 态 度是 积极 的 , 持消 极态 度 的占 很 \ 。 大 学生参 与体 育锻炼 的万式主 要有多种 , 被调 查的大 学生选择 育专业 大 学生对 体 育的表 现意 图是 积极 的 、 主动 的 。持 消极 态度 的 d 几乎 没有 , 表 明非体 育专 业大 学生对 参 与体 育锻炼 的表 现意 图积 极 上体 育 课和 自 发锻 炼 的形 式参 与体 育锻 炼 的人 数较 多 。大 学生 追 是大 学生 参加 体育活 动的 主要动 机 。体 育 的、 乐观 的 , 认 为体 育锻 炼能 给他 们带 来一个 好 的精神面 貌 , 再从 事 求 身心健 康和 休 闲娱乐 , 项 目场 馆 的开 放 情况 , 学校 体 育设 施 的具备 情况 , 体 育 师资 力量 和 其他 工作就 能事 半功倍 , 提高做 事 的效率 。 2 、 非体 育 专业 大学生体 育锻炼 的主要 方式 家 庭的 因素 , 对当 代大 学生培 养体 育锻炼 的能 力有着 积极 或消极 的 非体 育专业 大 学生参 与体 育锻 炼一 般是 直接 参加 , 直接 参加 的 影 响 。 统计 得知 占到 8 8 . 2 %。 非体育 专业大学 生们 直接参加 包括 上体育 课 、 社团 集体 组织 的体 育活 动 、 自己锻 炼 、 参 加培 训机 构 , 公 益性 的参 加 【 参 考文献 】 健身 宣传 等形 式 , 被 调查 的 非体育 专业 大学 生选择 上体 育课 和主 动 [ 1 ] 朱 建伟 , 陈玲 , 邹循 豪 .当代女 性健 康审 美偏颇 与健 身路 J J ] 2 0 0 9( 1 0 )3 1 . 参加锻炼的方式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占主要 , 少数是参加一个其他 径 选择 [ [ 2 ] 刘卫峰 , 田剑 . 普 通 高校 硕士 研 究 生体 育锻 炼现 状 与对 锻炼项 目的学生 。

对铜仁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研究

对铜仁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研究
的集体项 目,而女生主要参与其他 、羽毛球有一定活动量的 、 对 抗性弱且无身体 直接接触 的项 目。 跑步作为一项简单易行 、 锻炼 价值高的运动项 目,受到 了铜仁学院 2 .%的学生欢迎 ,在所 91 有可供选择的项 目中是最受欢迎的 。 值得注意的是 , 女生选择其 他项 目活动 的偏多。这说 明铜仁学院开设的体育锻炼项 目较少 , 不能从根本 上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 的需求 ,这 将会 影响学生参 与体 育锻炼 的兴 趣和学生 身体 素质的发展 。
2 3 大 学 生 参 与 课 余 体 育 锻 炼 的 频 度 .
识培养具有深远意义。因此 ,课余体育锻炼也 已成 为大学生业余 生活 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又 因为诸 多因素未能使课余体育 锻炼在铜仁学院很好 的开展 。为了了解铜仁 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 课余活动 的规律和锻炼现状 ,笔者对铜仁学院非体 育专业的 4 0 0 名学生 的课余体育锻炼进行 了问卷调查 ,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 了 分析 ,以便更好地 为铜仁 学院开展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活动提供 参考 ,同时也 为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2 铜 仁 学院非体 育专 业学生 课余体 育锻 炼 的现状
2 1 参 与 课 余 体 育锻 炼 学 生 的 自我 身 体 健 康 状 况 分 析 .
40 0 名被调查 的学生 身体健康状况处于 良好 占被调查人数 的 6 6%,身体健 康状 况处 于不太好 的 占被 调查 人数 的 1 % ,身 5 体健 康 状况 处于 比较差 占被调查 人数 的 1 % 。由此看来 ,铜 9

1 研 究 对 象 与 方 法
1 1 研 究 对 象
以铜 仁学 院非体 育教 育专业 学生 为研 究对 象。
1 2 研 究 方 法

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

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

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湖南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实情况,对影响原因进行探析。

研究发现:湖南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男生普遍认为课外体育锻炼非常有必要,经常参加的项目主要有田径和球类总比例占到60%。

湖南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1至3次,男生每30min左右;场地缺少是湖南文理学院影响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之一。

湖南文理学院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人数应进一步增加。

为湖南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提出科学的建议。

【关键词】湖南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现状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体现,是当代大学生业余兴趣爱好之一,也是大学生拓展素质、增进健康的重要途径。

但是目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也有很多相对复杂的原因,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必须要致力解决的。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每班抽取10人,一共抽取120非体育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进而对影响湖南文理学院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及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

旨在使大学生体育意识得到提升,促进更多的大学生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来,促进终身体育锻炼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供动力。

本研究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湖南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1.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年级、性别由表1明显可知,湖南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在调查人数中,有63%的男生认为课外体育锻炼非常有必要,女生仅仅占到37%,男生性格相对开朗敢于为树造健硕的体格而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女生性格较男生内敛在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容易受到影响。

从湖南文理学院实际情况来看,女生总人数比重大于男生,然而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男生比重却要大于女生,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引导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高职高专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

高职高专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

高职高专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体育健身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将体育锻炼纳入日常生活。

尤其是在高职高专非体育专业学生中,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通过调查分析探讨高职高专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和生活质量。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可,尤其是年轻人。

然而,由于现代人的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等原因,很难抽出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

尤其是在高职高专非体育专业学生中,由于学业繁忙和专业学习紧张,很多人往往忽视了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高专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为大学生锻炼健康奠定基础。

二、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班级进行抽样,发放了500份问卷并进行了回收。

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现状、体育锻炼的意义等方面。

三、研究结果1.个人基本信息在受访者中,男女比例大致相同,约三分之二的人年龄在20-24岁之间,多数人来自城市,学历多为大专和高职,在校人群中处于较为普遍的年龄阶段。

2.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现状在受访者中,有相当高的比例表示自己有体育锻炼的习惯。

其中38.6%的人进行了1-2次的体育锻炼,27.5%的人进行了3-4次的体育锻炼,而近一半的人则每周没有进行体育锻炼。

同时,相当多的人表示其体育锻炼时间在1小时之内,仅有少部分人将其锻炼时间拉长至2小时以上。

在体育锻炼的类型方面,多数人选择跑步、健身、球类运动等有氧运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自己并不擅长这些运动,而是选择了一些舒缓的运动,如瑜伽和太极等。

3.体育锻炼的意义大多数人认为进行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并能够增强体质、减压和提高心情。

同时,也有一部分人表示自己进行体育锻炼是为了强身健体、提高自信和释放压力。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高职高专非体育专业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也意识到了体育锻炼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摘要:采取问卷法,对西昌学院非体育专业400名学生和体育教育专业100名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1)与体育专业学生相比,非体育专业学生每次体育锻炼时间较短,锻炼强度较弱,锻炼频率较低,锻炼坚持性较差。

(2)非体育专业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存在显著差异。

(3)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锻炼时间、锻炼次数、锻炼强度存在显著正相关。

建议非体育专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进一步改善和促进身心健康。

关键词:大学生锻炼行为健康状况[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12)07-0089-02前言近年来,许多研究指出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淡漠,锻炼能力和锻炼习惯较差,体育锻炼活动仍存在各种问题。

本文拟对西昌学院大学生的锻炼行为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促进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提出建议,可以有效的改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进一步促进高校体育运动的良好发展。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西昌学院体育教育专业100名在读本科生和非体育专业400名在读本科生为研究对象。

问卷发放涉及各个院系,各个年级,具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

1.2测量工具相关数据的收集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包括对身体形态,身体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以及体育锻炼行为相关指标等内容,所涉及问卷信效度较高。

1.3研究方法1.3.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以前人的研究为理论基础,并提出新的观点。

1.3.2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76份,回收率为95.2%。

有效问卷为438份,有效率87.6%。

有效样本中,体育教育专业学生167人,占38.1%,非体育专业学生271人,占61.9%。

菏泽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

菏泽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9年(第9卷)第02期体育大视野DOI:10.16655/ki.2095-2813.2019.02.217菏泽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于状(聊城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聊城 252004)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等方法,对菏泽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形式、频率、项目及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目的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菏泽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程度是不相同的,也得出学生活动量不足,在锻炼的方式、锻炼项目选择上存在较明显差异的结论。

希望被本研究为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菏泽学院 非体育专业大学生 课外体育锻炼 现状 对策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1(b)-0217-02众所周知,除了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锻炼也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课外运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校在力争学生在掌握较多体育技能的同时,也应加强校园体育运动的不断有序开展,从而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

学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

1 研究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菏泽学院150名非体育专业在校学生。

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根据撰写需要,利用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资源查阅相关文献和书籍,收集撰写所需要的资料。

在对所有有关的资料进行了详细的筛选、研究、分析之后,得到了可靠资料,以便为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根据需要,针对菏泽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进行调查而制定的问卷调查。

在菏泽学院随机选取了150位学生进行发放,回收146份,回收率为97.3%,其中有效问卷是138份,有效率为94.5%。

赣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赣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目录内容摘要 (1)关键字 (1)Abstract (2)Keywords (2)前言 (3)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4)1.1研究对象 (4)1.2研究方法 (4)1.2.1 文献资料法 (4)1.2.2问卷调查法 (4)1.2.2数理统计法 (4)2 研究结果与分析 (5)2.1赣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 (5)2.1.1非体育专业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知识的了解情况 (5)2.1.2非体育专业学生选择羽毛球运动的动机 (5)2.1.3非体育专业学生对羽毛球运动场地的选择 (6)2.1.4非体育专业学生对羽毛球锻炼时间的安排 (7)2.1.5非体育专业学生课外活动的赛事情况 (7)2.1.6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场地设施及器材使用情况 (7)2.2赣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羽毛球运动开展影响因 (8)3 赣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羽毛球运动开展对策 (9)3.1加强场馆设施的建设和利用 (9)3.2营造良好的氛围 (10)3.3加大宣传力度 (10)3.4加大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 (10)3.5增加各学院之间的羽毛球赛事 (10)4 结论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附件:问卷调查 (14)赣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通过对赣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羽毛球开展、羽毛球场地设施、对羽毛球价值的的认识、学生对羽毛球课余时间的安排等情况进行调研,从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视角阐述高校开展羽毛球运动的必要性。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赣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就制约学校非体育专业学生开设羽毛球运动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

提出了赣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羽毛球运动发展有更新认识,进一步调整和改进学生的锻炼时间、方法,加大场地设施建设,增加现有的场地设施并且提高其利用率,为推动赣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羽毛球改革提供了较为充足、详实的参考资料,也为羽毛球运动持续、健康、快速、有序、全面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大中专学生业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不足及对策

大中专学生业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不足及对策

大中专学生业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不足及对策然而成果属于过去,我们糊涂地熟悉到,目前我校业余体育训练开展仍面临许多问题,困难和冲突依旧非常突出,如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必将影响我校业余体育训练的进展,而且还会危及着我校体育运动成果和业余体育训练的开展。

同时,通过调查了解发觉我校所面临在很多清况在其他学校也是普遍现象。

一、当前大中专业余体育训练现状分析目前我校参加可与体育运动训练的同学有三类,一类的从事过专业运动系统训练的运动队同学,他们有省市个地方运动队训练后进入高校学习,其次类没有中断过学校文化课学习,始终在学校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同学,这类同学运动水平差距较大,专项或单项技能把握程度和娴熟度不对,身体条件较一般学粥虽并且运动热清也比一般同学高,第三类是已运动爱好和消遣性为主由学校各社团形式供应有较强专项偏向的一般同学。

这些高校生对某项运动有着深厚爱好,又有肯定基础,但由于天赋缺乏,缺乏相应钊}}练,而无法取得较好成果,但他们更贴近一般同学对广阔高校生形口向巨大,渴望展现自我,也渴望得到老师的指导和相对系统的训练。

二、当前大中专业余体育训练的制全够口缺乏文化学习任务和业余体育训练的冲突是阻碍业余体育训练在大中专类院校进展的最主要冲突。

理工类学校的同学往往在繁重的正常上课外和要有大量课日寸的实训课,实训课的上课和下课时间不固定,甚至每一周的课表都不一样,这钊}}练安扫滞来了很多困难,队员训练缺勤现象时有发生,难以保证钊}}练效果。

其次在校时间断,人员改变大,大中专院校学制为3年,同学在校时间只有2年,这对集体项目的技战术风丰各的形成很不利。

业余体育训练生源保障困难,经费支抖吸后勤服务投入缺乏相比以前,我校现有的学校训练的条件已经改善了许多,训练的场地、器材基本能够得到保证。

但是,训练投入少,训练条件差,物资待遇和后勤难以保障,高校运动训练设施差是长期困扰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的问题,各级地方类大专院校往往对运动设施投入缺乏,运动场地,器材简陋并且损毁严峻,受天气和外界因素影响大,随着体育竞技运动科学化的进展模式,如今的体育训练越来越注意科学训练,合理安排资源。

武汉地区普通高校非体育爱好者的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

武汉地区普通高校非体育爱好者的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
人,占总数的4 % 0 。根据率的u 检验 , l =
其 中:P =O3 5,P =0 0 , l . 4 2 . 4

= .9 03 5
=1 5 9 . 8 4
2 , 0
=8 代入分式计算 :
结 表 l= . 8( 1 6 果 明 U 159 = . 4 u 9 J
强对学工部和班 主任进行体育价值观的教育宣传 ,制定减轻学生学 习负 担 的有效 措施 ,将 每学期综合测评 的奖学金 、评三好生 与体育成绩挂 钩, 使学生变压力为动力 自觉锻炼 。 4 对 策 与建 议
41加 强体 育理论知识教学 . 对高校学生来说 , “ 知”是激发行为的真正动力及情感 和 自 觉性基 础。要根据其心理 、生理、知识水平等开设具有针对 陛的理论课程 。理 论教学要突 出全 民健身的意义 、内容及与高校体育的关系 , 科学锻炼方 法 、体育评价、医疗保健与运动处方等。
2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资料3余篇 , ) O 并进 行分析研究 ,为研究 课题提供科学依据 3 访淡法: ) 对四所院陵饵 部1 唷 1 位教师和2 名学生} 除 羞 行面对 4)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所得的结果利用E el xe ̄行统计分析 。 j 3 结果 与分析
31 大学生对体 育活动的兴趣调查 .
对3 名非体育爱好 者的调查结果显示 :2 . % O 1 3 每周参加三次以上锻 4 炼 ;5. % 3 7 每周锻炼 12 ; 2% 5 —次 5 不锻炼 。表明非体 育爱好者周活动频 率极低 ,因此 ,提高健身意识 ,培养他们 自 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 是体育
课教学 的重点。 非体育爱好者每次 活动时间较短。1 小时 以上的有 1. %,3 . % 76 8 5 1 7

休闲、休闲体育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休闲、休闲体育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休闲、休闲体育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休闲和休闲体育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休闲不仅是人们追求身心放松、调节生活节奏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生活质量、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

休闲体育作为休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如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培养兴趣、增强社交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本文首先将对休闲和休闲体育的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休闲体育的内涵和特点。

随后,将分析休闲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包括其对个体身心健康、社会交往、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探讨休闲体育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包括政策支持、市场潜力、公众参与程度等方面的变化。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本文旨在为人们更好地理解休闲体育的价值,以及推动休闲体育在中国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休闲体育的全球发展概况在全球范围内,休闲体育的发展态势日益显著,其影响力不断扩大。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已经深入人心,并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和专业化的特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体育已经成为现代人追求健康、愉悦和高质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欧美发达国家,休闲体育的发展尤为突出。

这些国家在体育设施、体育组织、体育活动等方面投入巨大,为民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休闲体育选择。

例如,美国的休闲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体育俱乐部、健身房、户外运动场所等遍布城乡。

同时,这些国家还重视休闲体育的教育和普及,通过学校体育、社区体育等方式,培养民众的体育兴趣和习惯。

在亚洲地区,休闲体育的发展也呈现出蓬勃的态势。

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休闲体育。

例如,中国的休闲体育市场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各种体育健身场所、体育赛事和活动层出不穷。

亚洲国家还注重将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休闲体育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休闲体育文化。

咸阳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网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咸阳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网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访问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咸阳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网球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提出网球运动发展的相关对策,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学习、认识、及提高,并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认为:网球运动的开展(1)可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及运动氛围。

(2)可以多层次全方位地了解学校学生对网球运动的看法和认知。

(3)总体分析学校开展网球运动选修课所存在的问题。

(4)得出网球运动开展的影响因素。

(5)采取响应的措施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咸阳师范学院网球运动非体育专业现状对策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s of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makes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nnis sport of non sports majors in Xian yang Normal Universit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tennis sport,and further improves the students’understanding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of tennis sport ,and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Research think:The development of tennis can (1)develop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sportsatmosphere(2)and understand the school students'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 of tennis sport.(3)Overall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nnis Elective Course.(4)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ennis development.(5)Response measure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Key words: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tennis non sports major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目录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92325283" 摘要 IHYPERLINK \l "_Toc92325284" Abstract IIHYPERLINK \l "_Toc92325285" 1 前言 1HYPERLINK \l "_Toc92325286" 1.1 选题依据 1HYPERLINK \l "_Toc92325287" 1.2 研究意义 1HYPERLINK \l "_Toc92325288"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HYPERLINK \l "_Toc92325289" 2.1 研究对象 2HYPERLINK \l "_Toc92325290" 2.2 研究方法 2HYPERLINK \l "_Toc92325291" 3 开展与现状 3HYPERLINK \l "_Toc92325292" 3.1 网球师资及投资现状 3HYPERLINK \l "_Toc92325293" 3.2 非体育专业学生对网球运动的认知现状 3 HYPERLINK \l "_Toc92325294" 3.3 咸阳师范学院网球课的开设及教学状况 5HYPERLINK \l "_Toc92325295" 3.4 网球选修课的学习及比赛情况 6 HYPERLINK \l "_Toc92325296" 3.5 网球场地、器材及利用 7HYPERLINK \l "_Toc92325297" 3.6 学校网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 7 HYPERLINK \l "_Toc92325298" 3.7 网球课外活动 7HYPERLINK \l "_Toc92325299" 3.8 网球文化发展 8HYPERLINK \l "_Toc92325300" 4.1 结论 8HYPERLINK \l "_Toc92325301" 4.2 建议 8HYPERLINK \l "_Toc92325302" 参考文献 9HYPERLINK \l "_Toc92325303" 谢辞 11HYPERLINK \l "_Toc92325304" 附件 121 前言网球这一体育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众多锻炼身体的方式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休闲运动的现状和发展对策休闲运动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保留了体育强身健体的本质功能,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等功效,而且减少了竞技体育的功利性和竞技性,扩大了体育运动自主性、娱乐性、实效性,增强了休闲运动活动形式的灵活性,活动时间和场地的自由性,以及运动强度的舒缓性。

本文对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生活方式、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时间、内容、形式;影响我校大学生休闲运动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为提高我校大学生休闲运动活动质量。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400名大专生(中文、外语、数理、计算机、美术、政管系)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400份,收回40吩,其中有效问卷396份,有效回收率为99%;男生199人,女生197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检索,查阅国内外学术期刊等相关文献,对当前我校大学生休闲运动活动的研究进行研究和分析;
1.2.2 问卷调查法:设计了调查问卷。

采用当面填答和发放到寝室的形式,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统计,
1.2.3 数理统计法:对所调查的数据运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我校大学生对休闲运动作用的认识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对休闲运动的认识是丰富,休闲运动的健身是非常有效的;由于大学生接受了多年的体育教育,大多数认为休闲运动对健身的有效性认识较高;休闲运动作为课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大多数学生接受,由于在一些项目中需要集体配合,从而认识到体育活动可以增加人际交往。

,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参加休闲运动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达标,而是从观念上摆脱了陈旧思想(为了健身而运动);真正认识到休闲运动的健身性、娱乐性。

2.2 大学生休闲运动的现状
2.2.1 大学生休闲运动活动的时间、空间、形式
从表3中可以看出,我校参加休闲运动的学生人数较多,有61,36%的学生在双休日参加休闲运动活动,大多数学生参加休闲运动(周一至周五)在1“3次之间,而且不参加休闲运动的人比较少,反映出大学生对休闲运动意义的认识度较深,他们参加休闲运动的自主性较高。

表4显示,我校大学生休闲运动活动空间受生活环境因素的影
响,反映出休闲运动主要在校园场馆进行,而在校外活动空间的利用比较少,但是有小部分人在住所附近锻炼。

我们学校部分场馆不对学生开放或收费,这是大学生选择就近休闲和走出校园的原因。

从表5中可以看出我校参加休闲运动的主要伴侣是朋友、同学,独自一人参加休闲运动的人数却不多,这是因为休闲运动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小群体中进行的学生通过结伴参与活动,学生之间交往更加频繁,多方面兴趣相似和彼此间心里相容、交流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2.2 我校大学生休闲运动活动内容
从表6中可看出男女身体素质,心理特点及运动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在休闲项目选择上呈多元化,男生偏爱于对抗性和激烈性强的体育项目,而女生偏爱于对抗性小的、运动量小的、技巧性项目。

而女生还有一个最特别的就是偏爱健美操,这是因为她们的审美意识提高。

他们参加的项目大多数还是教学考试内容,而学校的教学项目大多场地要求不高。

在表7看出,我校目前开展的休闲运动项目中占学生希望能够开展的休闲运动项目的一部分;游泳、网球、交游等项目是学生们最想参加的休闲运动,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后能经常接触到的休闲运动项目,这些项目与我校大学生在休闲时间里经常参加的休闲运动项目存在很大差异,虽然我校开设了乒乓球、跆拳道、健身(美)操少数的项目,但远远不能满足我校大学生休闲运动所需。

2.3 影响我校大学生休闲运动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主要影响我校大学生参加休闲运动的主要因素有兴趣爱好、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体育设施、学校运动氛围、运动技能的掌握水平、休闲运动的组织形式、社会因素、时间因素,由此可以看出时间因素不再是最重要的。

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大多数均喜爱休闲运动,对于休闲运动锻炼持积极态度,对增进健康,丰富生活,休闲娱乐的休闲运动有较大的统一性,而且他们对休闲运动认识较高,参加休闲运动的自觉性也较高。

但我校大学生还未树立正确的休闲运动消费观,而且大学生在休闲运动中的消费水平不高。

所以学校要以大众休闲化休闲运动发展就要提供无偿服务的场馆,以有偿场馆为辅、共同发展。

3.2 建议
3.2.1 建立学生体育协会。

发展休闲运动协会;在学生体协下设立各运动项目的俱乐部,协会要制定出规章制度并由学生自己负责组织管理,培养学生的休闲运动组织和管理能力。

3.2.2 增加我校的基础场馆设施的建设。

体育场地器材是开展休闲运动的有力保证,面向社会收费开放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利用社会人员在学校里的影响促进我校休闲运动的发展。

在学校中向社会开展一些休闲运动教育;可以利用邻近院校的优势,合作举办一些休闲运动协会或俱乐部。

3.2.3 加强学生的多元化学习。

培养学生健康的消费理念,加强对学生的休闲内容、休闲理念、休闲方式和消费观念的培养,学校起到导向作用,使休闲运动时尚化、流行化,以满足学生追求时
尚、流行的心理需求,使休闲运动更深人民心。

参考文献
[1]吴玉华,刘霞.试论高等学校大学生休闲体育[j].
[2]徐奕宏,朱玉芳大学体育开展体育休闲娱乐管窥[j].
[3]邵晓春.学生体育俱乐部实施办法的探讨[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